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地緣政治

來源:wiki

----------------------------------------

1.Geopolitics(地緣政治學):

是一種探討個人、組織或團體,因為空間分佈等的地理因素,經營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用於軍事、外交等戰略分析方面較多。常常以地理因素為底,經濟,社會,軍事,外交,歷史,政治等為面進行分析。

20世紀以來,由於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地緣政治理論,並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

A.T.馬漢強調海權對國際政治的影響,認為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對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峽的控制。

H.J.麥金德則提出陸權論,認為隨著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

50年代,A.de塞維爾斯基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蘇空軍控制範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

  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作為基礎,但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而近年來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視。



--------------------------------------------
2.Political geography(政治地理學):

政治地理學為研究人類社會政治現象的空間分佈與地理環境關係之一學科,其著重分析政治區域之結構及功能,與政治區域之間的相互關係,為人文地理學及政治學之一學科分支。

政治地理學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和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早期主要研究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對政治制度和人的政治行為的影響。

19世紀以後轉為研究地緣政治、國家的領土、疆界、首都、行政區劃、海外屬地等政治現象及國際政治關係格局與發展變化趨勢等。

Political geography可將地緣政治學包含於內,又無法完全包括軍事地略與戰略部份。



----------------------------------------
3.Military geography(軍事地理學):

軍事地理學既是地理學一的個分支學科,也是軍事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其主要是依據國農政治和軍事戰略和考慮,全面分析同戰爭有關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因素所構成的綜合地理環境對國防建設、軍事行動的相互制約和影響的一門學科。

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領域是戰爭所要涉及的陸、海、空環境,為制定國防政策、軍事戰略方針、指導軍事訓練等提供可靠的地理情報資料。



-------------------------------------------
節錄自:http://taiwantp.net/


U235  於 2002/07/26 20:08
政治地理學-地緣戰略(地緣政治)簡介

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

  地緣政治學是起源於政治地理學的一種理論。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預測世界或地區範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地緣政治學它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這種觀點為國際關係理論所吸收,對國家的政治決策有相當的影響。

  20世紀開始以來,由於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出現了各種地緣政治理論。


人物與簡史

一、馬漢及海權論(略)

二、賴則爾(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Friedrich Ratzel 1844-1904),1896年發表《國家領土成長的規律》,1897年發表的《政治地理學》,提出“國家有機體學說”,以後又發表有關“生存空間論” 的論文,把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優生劣汰的生物概念應用到國家的成長和發展上,認為國家像有機體一樣有興盛、衰亡的過程,國家的興盛需要廣闊的空間。

 學說概述:

 (一)認為國家、人民與土地的聯合就像生物一樣,是一個有空間性、會成長的有機體,這個有機體為求自己本身的生存,就必須掌握適當的生存空間,一個國家必須根據其能力適當地擴大或縮小他的生存範圍,因此有成長能力的國家就必須向外擴大其國境。

 (二)一個國家若要求發展,勢必要擴展該國的疆界,因此國家的疆界是隨時變動的,而國家向外擴張的結果必然會引起戰爭。

 (三)一國併吞他國領土的行為會影響他國,在弱肉強食的兼併行為中,最後將只剩下一個國家獨霸於地球上。

 (四)一國的生存空間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有些國家的衰落或滅亡係由於對空間觀念淡薄所致。

三、麥欽德

(英國-麥金德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1947),曾任倫敦大學地理學教授、英國國會議員、倫敦經濟學院院長、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副會長。提出“陸心說”,認為隨著陸上交通工具的發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成為最重要的戰略地區。他的這種“陸權論”的地緣政治理論對世界政治產生深遠的影響。

   其主要貢獻在其具有獨到的對大陸與水域分佈意義之卓見。強調歷史的根本在於陸上霸權與海上霸權的鬥爭。1904年在皇家地理學會發表〈歷史上的地理樞紐〉刊載在當年的〈地理學報〉上、1919年發表〈民主的理想與現實:重建政策的研究〉、1943年在美國季刊上發表〈圓球世界與和平的贏得〉等論文。

 影響:

 (一)首先實踐陸權論的國家為德國,豪斯佛禾依據麥欽德的理論,慫恿希特勒擴張侵略,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蘇聯亦承麥欽德的理論,發展陸權擴張思想。史達林協助中共侵吞中國大陸,並大肆向外擴張侵略。

 學說概述:

 (一) 麥氏將歐、亞、非三洲大陸視為擁有廣大面積土地的『世界島』。他指出地球上有75%面積被廣大的水域所佔據,陸地面積僅佔25%。就陸地總面積而言,『世界島』佔全部陸地總面積的17%,而其餘大陸(美洲、澳洲)僅佔8.3%。同時『世界島』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數的88%。

 (二)『世界島』的「心臟地區」或「地理樞紐地區」,西自伏爾加河、東迄大興安嶺以西、南自喜馬拉亞山、北至北極海。樞紐地區在1904年原始定義為:河川流入北極洋和內陸海(指裏海和黑海)的地區,同時也是歐亞大陸上海權所不能到達的地區,是一個完全大陸性的地區。1919年麥氏用「心臟地區」來取代「地理樞紐地區」,其範圍略有差異;即從波羅地海到黑海之間的地岬向東延伸2,500哩到葉尼塞河;從北極海向南到土耳其與蒙古之間的山地屏障線。1943年麥氏即明確指出蘇聯的領土相當於心臟地區,該地區包括歐陸全部、印度、東南亞、中國的大部分,是人口及經濟資源最發達的地區。在他的週邊就是「內新月地區」,那是一個部份海洋性和部份大陸性的地區,最外圈就是「外新月地區」,那是由各島國(英、日、澳洲、美洲、…)所組成,陸權難以直接威脅。

  (三)心臟地區的東北面為勒那河地區(lenaland),是西伯利亞東部的一片險惡山地,面積達3,750,000平方哩;東面為阿爾泰山和天山山脈;南面為興都庫什山地和阿富汗及伊朗高原;在裏海和黑海之間有高加索山地;西南面的喀爾巴阡山地構成一道天然防線;在西面為波羅的海。只有在西面夾在喀爾巴阡山地與波羅的海之間為一條可以直接攻入心臟地區的門戶,因此只有東歐才能控制心臟地區的門戶。

 (四)心臟地區在世界島而言,居於中央位置,控制心臟地區的國家,除西面外,幾乎不怕任何攻擊,若能利用其豐富的資源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重工業國家,就能運用快捷、廉價的內陸鐵、公路,就能逐步的征服歐洲、中東、印度和遠東,控制歐、亞、非大陸(世界島),並且憑藉其優勢的資源和人口及內新月地區一切海軍基地,陸權也能建立壓倒性的優勢海軍,去征服外新月地區的海權國家。(部份海權與新月地帶海權與部份心藏地區陸權的資源合作,亦能建立壓倒性的優勢空陸海軍,去征服「心臟地區」的陸權國家)。

 (五) 麥氏深信世界戰略形勢主要為海權與陸權的對抗,心臟地區不但幅員廣大,且其位置距海洋甚遠,不受海權的威脅,如有一個強大民族能統治此廣闊領土,即可轉變世界權力的均衡。而且麥氏深信廉價的陸上運輸(尤其是鐵路)最後一定可以抵銷海權國家便捷的海上運輸,陸權國家能依賴陸上運輸以支持長距離以外的軍事行動。(事實上已有一部份轉變,來自於相互影響的部份陸權與部份海權的合作,如:東協與東南亞、日本-臺灣-菲律賓與中國、中國與美國、南北韓與中國)。

 (六) 麥氏認為內新月地區若與心臟地區結合,利用歐亞這塊世界島的豐富資源,必能征服世界,因此除擔心中國征服俄羅斯帝國外,更擔心蘇聯與德國合作,因此主張英國應聯德制俄。他認為德國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但憑其優異的軍事和管理天才,可能不久就會恢復元氣,並企圖建立另一個帝國,若德國統治了東歐,則有控制心臟地區的危險,因此建議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之間建立一道由緩衝國家所組成的隔離線,將德、俄隔開,以阻止德國進軍東歐。西方國家在第一次大戰後也確實建立一系列的東歐緩衝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緩衝國卻成了侵略的犧牲者。(事實已有內新月地區與外新月地帶及海權的合作;而前蘇聯共產黨的分解與歐洲共同市場的結盟,形成歐洲內新月地區對「心臟地區」的威脅)。

四、克則倫

(瑞典學者-謝倫Rudolf Kjellen1864~1922),1916年發表《國家的生活方式》一書,其後又發表《像生命形態的國家》、《一個政治系統的基礎》二書,首先提出 “地緣政治學”這一名詞。他認為一個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條件是:廣闊的空間、對全體國民的控制和自由的活動權力。

 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學者豪斯霍弗利,用“國家有機說”和“生存空間論”及英國地理學家麥欽德,的“陸心說”,為納粹德國侵略擴張服務。

 學說概述:

 (一)在《像生命型態的國家》、《一個政治系統的基礎》兩本書中,把國家看成是活的器官,領土看成是身體,有其繁榮衰退的過程。例如首都和行政中心就如腦、心、肺;河川、道路、鐵路是動、靜脈;資源與農工商業,如手、足、腸胃,具有提供所需的原料和生產成長食物的地方。

 (二)主張國家為了自給自足的必要,有支配自己所需資源的權利,而且為了成長所需,可以不斷的擴張。因此歐、亞、非將產生幾個超級大國,而德國最後會統一歐洲,並成為唯一橫跨三洲的大國。

 (三)相信武力係國家最重要的特性,國家的武力較其法律更為重要。

五、豪斯佛禾

(德國-豪斯霍弗Dr.Albrecht Haushofer1869~1946)畢業於德國軍事學院。1908年被德國參謀本部派往東京,擔任軍事觀察員研究日本軍事,次年升為武官,並擔任日軍炮兵教官,駐日期間開始研究日本的地緣政治,研究日本的亞洲擴張政策並發表的評析獲德國地緣政治學界的注意,並成為太平洋與遠東問題專家。先後到過印度、緬甸、韓國、俄國和中國。1912年回國後獲慕尼黑大學獲頒『最榮譽博士』學位,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末,獲德皇擢升為陸軍少將,德戰敗後卸下戎裝,以少將階級退休,執教於慕尼黑大學。後在慕尼黑大學開設地理學和軍事學講座,傳播其地緣政治觀點。認為德國缺乏必需的生存空間和足夠的自然資源,主張重新分配世界領土,而戰爭是解決生存空間的唯一方法。此外,他把世界劃分為幾個泛區域,其中整個歐洲、非洲和亞洲西部廣大地區作為屬於德國勢力範圍的泛歐區,德國是該泛區域的核心。由於他把地緣政治學與希特勒的第三帝國聯在一起,遭到地理學界的唾棄,致使地緣政治學名聲不好而一度衰落。1924年於慕尼黑創辦〈地緣政治學雜誌(時報)〉,專門討論地緣政治問題。公開主張國家是一個必然擴大或滅亡的有機體,可以不顧一切“全力開發自己領土的國家”的主權,由地緣政治學來規定其“生存空間”。1933年希特勒任德國總理掌握政權後,任命豪氏為慕尼黑大學地緣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和德國中央科學研究院院長,之後更成立地緣政治研究所於慕尼黑,為研究地緣政治學的最高機構。其地緣政治思想成為納粹德國思想體系的組成部分,被推崇為“國家科學”。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為戰犯,曾在紐倫堡受審,於1946年3月13日與其妻於巴伐利亞.魏爾海姆附近的寓所自殺。主要著作有《太平洋的地緣政治學1924》、《日本及日本人1936》、《地緣政治學原理、實質與目的》等。1960年克裏斯托夫提出應當恢復作為科學的地緣政治學的聲譽,認為地緣政治學是政治學與政治地理學之間的媒介,其研究應當對自然環境對政治的影響進行客觀分析。

 影響:

 (一)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許多章節中,反映出他受豪氏的理論影響甚深。明白聲言,德國欲變成強國,必須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

 (二) 豪斯禾佛所主持的地緣政治研究所中所研究的成果,在德軍所獲得的勝利中,佔有極大功勞,德軍將領對於地略因素作審慎的考慮,而獲得許多的勝利。如隆美爾元帥在歐洲訓練其北非遠征軍時,將他們置於灼熱的兵營中,供應適合沙漠作戰的伙食及要求士兵穿著長綿衫,以抵抗沙漠日夜溫差距大的問題,致隆美爾部隊在非洲戰場作戰有極佳的戰果。

 (三)豪斯禾佛在1939年即預言,英國在新加坡的海軍基地可自陸上擊破。果然,日本在1942年的西南太平洋侵略戰爭中,從馬來半島泰國頸部的宋卡、北大年登陸,從陸上擊敗英軍,奪得新加坡。

 學說概述:

 (一) 理論基礎沿襲賴則爾的『生存空間』理論及克則倫的『自給自足論』,強調擴張的理論,並將世界區分為四個泛地區,每個泛地區都能自給自足並有一超級大國所領導(大東亞共榮區為日本領導、泛俄區由蘇聯所領導、泛歐非區由德國所領導、泛美區由美國所領導),各區將會因領導國的擴張而趨於統一。

 (二) 受麥欽德陸權論的影響,深信陸軍具有佔領空間的性能,所以仍將為決定戰爭的力量,德國如欲征服世界,第一主要目標係先求鞏固心臟地區,欲達到這一目標,主要必須對付蘇聯;次一目標係對中西歐的控制與非洲殖民地的獲得。控制了世界島之後,最後的目標係摧毀反抗德國海權國家,主要為英、美。

 (三)控制心臟地區的首要步驟為先控制自芬蘭到希臘一線的緩衝國家,才能打開蘇聯西邊邊界的門戶。

 (四) 掌握西歐邊緣地區,對德國未來的地位關係極大,丹麥、比利時與荷蘭等西歐小國必將註定滅亡的命運;法國雖係德國在西歐的唯一障礙,但其生機與政治上均趨凋萎,非德國之敵;義大利的地理環境已限制了他的自由活動,可以不必介意;非洲的殖民地也非難事,應列為主要目標。

 (五)豪氏深感海權的重要,宣稱世界上最具有決定性的政治潮流係激勵強國向海洋發展,他相信世界霸權最後係由同時擁有強大的陸軍與海軍而又有空軍為輔的國家所取得。

 (六)認為太平洋係世界最重要的區域,將成為過去地中海與歐洲時代與大西洋時代的繼承者。在1924年出版的《太平洋地緣政治學》一書中即預言未來將是太平洋時代。


近代主要理論-補充(略)

 30年代,意大利杜黑(Gen Giulio Douhet1869-1930)為倡導“空權論”的鼻祖,也是主張空中制勝論的第一人,將陸、海軍歸類為防禦武力,而攻擊任務則專責於空軍。認為空軍必須把握兩個因素:一為空中交通,不僅較陸海上距離短,且無地理上之障礙,較為活動自如。

 40年代,美國國際關係學者史派克曼(斯皮克曼Nicholas J.Spykman1893-1943),強調“邊緣地帶”的重要性,提出“陸緣說”。他的學說被稱為陸權論中另一派地緣政治理論。
 50年代,美國戰略學家塞維爾斯基(俄國人Alexander De Seversky 1984-1974),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蘇空軍力量控制範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

 該理論被稱為:“地緣政治學的空權論”。

 1973年,美國地理學家科恩提出“地緣政治戰略區模型”,將世界分為海洋貿易區和歐亞大陸區兩個地緣戰略區。海洋貿易區包括5個地緣政治區:北美-加勒比地區、西歐-馬格裏布、東亞諸島-大洋洲、南美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歐亞大陸區包括:“心臟地帶”和東歐、東亞兩個地緣政治區。

 此外,被稱為破碎帶,兩區之間夾有南亞、中東和東南亞3個區,其中南亞是潛在的地緣戰略區,而中東和東南亞處於超級大國的勢力範圍之間,各國相互對立,缺乏政治一致性。(前蘇聯之分解,在北歐-中亞-西亞形成一破碎帶)。

 1982年,科恩修改這一模型,指出原屬戰略政治區的西歐、日本、中國已發展為世界大國,與美國、蘇聯構成多核世界。印度、巴西、奈及利亞(尼日利亞)的作用和地位上升,撒哈拉以南到南非的地區則轉變為第三個破碎帶。

陸權論:麥欽德(略)

陸心說(heartland theory)

  麥欽德提出的關於心臟地帶的政治地理學學說。他最初在1904年發表的《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文中提出“樞紐地區”,在1919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與現實》一書中,又提出“心臟地帶”以代替“樞紐地區”,心臟地帶的範圍比樞紐地區大。這一學說認為:在經濟和軍事上自給自足的歐亞大陸的中心遠離海岸,是世界島的核心。這一學說被稱為“陸心說”,曾對全球戰略和外交政策有相當大的影響。

  麥欽德把歐亞大陸稱為世界島,把從東歐到中西伯利亞的這一歐亞大陸中部地區稱為“心臟地帶”,其外圍則依距離的遠近分為兩個新月形地帶:“內新月形地帶”,包括德國、奧地利、土耳其、印度和中國;“外新月形地帶”,指歐亞大陸以外的大陸和海島,其中包括英國﹑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等等。他的中心論點是:世界政治的樞紐區(即心臟地帶)不僅人力和物力資源豐富,而且由於船無法駛入,幾乎與外界隔絕,海權國家的勢力無法進入,因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壘。在歷史上,居住在這一地區的機動性強大的遊牧民族曾多次向外征服邊緣地區,給周圍的文明帶來極大威脅。現代鐵路的發展,形成新的機動性,俄國取代了蒙古帝國,樞紐國家俄國與德國的結盟,有可能向歐亞大陸邊緣地區擴張,形成世界帝國。東歐則是進入心臟地帶的大門。

  麥欽德把他的全球戰略觀點歸納為如下名言:

“誰統治東歐,誰就能控制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控制世界”。

  這一思想反映出,作為海權國家的英國面臨著陸權國家興起的嚴重挑戰,需要修改戰略和外交政策。陸心說的出現為此提供了理論基礎。

  陸心說對國際戰略和政治地理思想有強烈影響《歷史的地理樞紐》曾被譽為改造世界的巨著之一。雖然它的世界戰略觀點後來為德國的豪斯霍弗所承襲,而且他的學說忽視了北美,因而受到一些非議。但是,陸心說畢竟是第一次把歷史、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結合起來,提供世界地理背景下的全球戰略概念的嘗試。

陸緣說(rimland theory)

  美國的斯皮克曼在陸心說基礎上提出的關於邊緣地帶的政治地理學學說。在1944年出版的《和平地理學》一書中提出。

  斯皮克曼認為陸心說的內新月形地帶,即心臟地帶周圍的外緣地區擁有大量的人口、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農業資源,而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自然環境比較嚴酷,人口稀少、經濟落後,所以他認為主宰世界的關鍵地區不在心臟地帶,而在這個內新月形地帶,他稱之為陸緣地帶(邊緣地帶)。他還認為陸權國家無法壟斷歐亞大陸腹地,而陸緣地帶國家如果聯合起來,則可通過天然通道進入心臟地帶。

  斯皮克曼仿照麥金德提出戰略名言:

“誰控制陸緣地帶,誰就能統治歐亞大陸;誰統治歐亞大陸,誰就能控制世界”。

  斯皮克曼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和日本的軍事推進是想統一陸緣地帶的嘗試。其陸緣理論反映了德國失敗和蘇聯強大的事實,並為了適應美國遏制蘇聯的全球戰略而提出的。在戰後世界大國外交政策中可以看到陸心說和陸緣說影響的痕跡。陸緣地帶作為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的接觸地帶,是爭奪激烈的地區。而在兩個或多個敵對強國或國家集團之間,一般存在著一個起到緩衝作用的國家或地區,稱為緩衝地帶。

  實際上,陸緣地帶在歷史上和現在都是世界上政治最破碎的地帶,而且陸緣說未考慮制空權,尤其是洲際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其對全球戰略的影響,未考慮邊緣地帶內部地理差異很大。因此陸緣說已被,海洋政治結構區域同盟所取代。

海權論:馬漢(略)

空權論:賽維斯基(略)

制空權:制空權者,在海陸上作戰中,保持絕對之優勢。二次大戰德國進攻波蘭,在開始後第八天,德國已掌握波蘭之制空權,取得勝利把握。二次大戰末期,德損失飛機二千四百餘架,制空權盡失,致遭失敗。

  1.影響制空權的條件有二:一為空軍數量與性能,一為空軍基地之優良及數量。

  2.飛機工業生產能力:飛機工業是高度精密工業,有雄厚的生產能力,才能生產品質佳,數量多的飛機。
  3.飛機續航力:飛機續航力關係著飛機的作戰半徑,尤其是轟炸機,作戰半徑越長,其攻擊的威力就越大。目前已普通使用空中加油機,續航力問題已獲改善。

  4.飛機轟炸力:要發揮轟炸力,必須活用距離與時間,尤其在現代所謂的核子武器戰爭及按紐戰爭時代,時間的掌握更為重要。轟炸的目標當以工業、人口、交通及軍事中心為主。

  5.戰略空軍:一國之空軍必須擁有戰略空軍方可實施戰略性轟炸,而戰術空軍乃地面部隊之武器。(特倫查德、米契爾《有翼防禦》、賽維斯基《空軍致勝論》《空權-生存的關鍵》)略。

洋際聯盟(島權論):(麥欽德、馬漢、克萊恩《世界國力評估》)

 另請自研亞洲、東亞、中亞、東南亞、太平洋、印度洋、東海、黃海、渤海、臺灣海峽,地略、軍略與經濟資源、美、韓、日、台、菲、馬、新、印、澳。

太空權(略)


研究意義與未來發展趨勢:

  地緣政治學已經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作為基礎,但分析的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經濟、社會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也日益重視。而由地緣政治學發展的軍事地理學(military geography),在現代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引起戰爭規模、作戰樣式的不斷變化。新的戰略思想使人們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也有發展變化。為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軍事地理學的研究範圍將由地面、水面進一步向地下、水下和大氣、外太空擴展(如:在海洋水下及海底、低中高空大氣層、外太空間建立戰略基地等),建設和發展太空與海洋水底戰場,為軍事地理學的研究開拓新的領域。採取衛星遙控技術觀測和收集地理資訊的手段將進一步得到推廣,電子計算機的普遍使用,使地理資訊的處理、存儲、檢索、傳輸和顯示實現系列自動化,以為軍事分析判斷決策與執行成為先導。一個由外太空到大氣到陸地到地底到水面到水下到水底,兼顧政治、經濟、軍事,以資訊協調聯繫,使各種載具為人類行為服務的時代已然形成。

  然而,概觀古今西方戰爭歷史,以陸權之發展,仍優於海權;過去的海權發展,如古埃及、雅典、波斯-大流士、馬其頓-亞歷山大、迦太基-漢尼拔、羅馬-凱撒.屋大維、拜佔庭、伊斯蘭教-穆罕默德、葡萄牙、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日本等,所採行之強權殖民主義,爾今又如何?資源與聯盟的大小,才能給予陸權及海(島)權擴張的能力,亦決定擴張的範圍與持續力。當今之社會發展,仍取決於陸(島)上能源之供應;除非由科技與政策的改變,由海上與空中取得更有效經濟的能源,而改變陸權的優勢。由具備能源優勢的海(島)權籌組與建立,擁有無限或足夠的能力,而能擴張統治世界者,史未有也,亦無能久也,人性之難能也,資(能)源之未有也!



--------------------------------------------

<<補充一些觀點>>

兄對斯皮克曼的介紹我認爲不正確,地緣政治學最初的兩種學派是馬漢的海權說和麥金德的陸權說。

而斯皮克曼的學說是對這兩者的修正,可以說是美國指導冷戰的重要學說。

1.即陸權說的心臟地帶(說的明確就是蘇聯)地理位置最爲有利,但人力物力資源都不足以控制世界。

2.而海權說的控制海洋就可控制世界(美國)也不全對,關鍵是陸海邊緣。

1).陸海兩大勢力誰能控制邊緣地帶就能掌握世界。
2).還必須警惕邊緣地帶本身出現新的勢力。必須掌握陸海邊緣地帶。美國和蘇聯在整個冷戰中爭奪的也就是這個地帶。(東亞、西歐、中東三條線)

而空權學說在地緣政治學中影響仍然很弱,不是主要學說。因爲控制了海洋和陸地就可以控制天空。你可以說過高的估計了空權說的意義。

所謂陸緣說未考慮制空權,尤其是洲際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其對全球戰略的影響,未考慮邊緣地帶內部地理差異很大,因此陸緣說已被,海洋政治結構區域同盟所取代。這是錯誤的,海洋政治結構區域同盟這種構想不能和陸緣說相比。這一點建議看看美國布熱津斯機的《競爭方略》和《大棋局》主要仍然是陸緣說。

《競爭方略》是在美蘇冷戰中寫的,主要是爲美國擊敗蘇聯出謀劃策。而《大棋局》是在冷戰後的作品非常精彩。

至於陸緣地帶在歷史上和現在都是世界上政治最破碎的地帶,這個你忽略了歷史上的阿拉伯帝國和現在的歐盟和中國。我認爲斯皮克曼的遠見最重要的就是建議美國注意中國,那是在二戰還未結束的時候提出的。他認爲不能讓處在陸海邊緣地帶的中國做大威脅美國。

最後,用陸緣說完全可以解釋中國的活動,中國面臨的兩個方向勢力-陸心(蘇聯-俄羅斯),海洋-(美國)。(印度由於有喜馬拉雅的隔離問題不大)

中國最忌諱的是遭到陸海夾擊,如鴉片戰爭後和20世紀60年代。而中國比較有利的是面積大自成一個世界。本身就是阻止這種夾擊出現的武器。

中國正是既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蘇聯比),又有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美國比,美國的位置防禦有利但進攻不利,因爲必須跨越大洋)的國家,因此正是美國必須防禦的國家。

中國要想向海洋發展就必須處理好和陸心的關係,也就是要麽結盟要麽征服(德國當年也是如此),然後才能向海洋發展。而海洋方面關鍵是三個區域中南半島、朝鮮、臺灣。(也因此這三個地區正是熱點地區),把地緣學和中國50年的歷史對照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