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岸決勝中守備步兵營之敵情威脅
作者:孫文仲
提要
一、前蘇聯在一九七九年莫斯科奧運會舉辦前一年,仍然不顧國際間反應揮兵入侵阿富汗,卻因地形不熟導致挫敗;而阿富汗反抗軍因掌握地形、擅用游擊戰術,最終獲得勝利,現階段我應秉持並充分發揮「以弱擊強」之精神,從事戰備訓練規劃。
二、營級為基本戰術單位,如何利用現地地形,因應敵情,妥善規劃兵火力運用,進而運用欺敵之作為,達成灘岸決勝之守備任務,為守備部隊各級幹部應積極就現地思考之課題。
三、我陸軍各營級部隊應積極提升目標獲得及監控之能力,並加快進行戰力整合,以最堅強、最完備之作戰部署,發揮「以逸代勞」,進而達成「堅守強打」之灘岸決勝作戰任務。
------------------------------------
壹、前言
在中共剛取得二○○八年奧運主辦權之際,解放軍立即宣布並公開的在東山島周邊地區實施三軍聯合登陸作戰演習,從中共在國際上的相關說明與解釋,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同其外交部發言人所言,是例行性的軍事演習,實際上,研判其主要目的,乃是因中共認為國內部分團體、學者與歐美先進國家及其他國際上研究中共之各相關單位,一致認定在中共爭取奧運成功後,自該日起八年內,台海之間必無戰事,中共擔心此一論調將誤導國內獨派人士,有機會利用大陸在全力準備舉辦奧運期間「搞台獨」,且國內年底即將舉行「縣市長及立法委員」選舉,而事實上,中共為了急欲彌平、彰顯其堅決「反台獨、粉碎台獨」與「國家統一之決心」之立場,藉由年度例行性演習,檢視其「質量建軍」、「科技建軍」之戰備整備成果,利用大規模的「三軍聯合登陸作戰演習」提升其作戰能力,驗證其年度內攻台軍事整備成果,「東山島演習」又再一次成為顯示中共高科技融入解放軍戰力之展示場,在在顯示其「武力奪台」之野心,其背後積極謀我之意圖不言而喻。
鑒於當年前蘇聯在奧運開辦前一年(一九七九年),依然入侵阿富汗的戰史前例下,我陸軍各級部隊必須認清中共國家戰略意圖,建軍備戰絕不可為其他不切實際之輿論左右,適值我陸軍積極整備戰力整合之此時,本篇研究,針對灘岸決勝中,對我第一線守備步兵營構成之敵情威脅作一簡介,期使各級官兵能瞭解敵軍,掌握敵情,做到「帶著敵情練兵」之訓練要求,提升訓練成效。
------------------------------------
貳、守備步兵營之任務
依據「陸軍作戰要綱」中明確律定指導,守備部隊作戰主要目的在確保所要地形,摧破地區內敵軍登(著)陸企圖;或阻止遲滯、削弱、敵軍戰力,以利打擊部隊作戰。而守備步兵營主要是在旅之編成下,利用地形、障礙、工事、阻絕設施與周密之準備,併用火力及逆襲擊退甚至殲滅登(著)陸之敵軍。當任務律定明確、權責區分清楚後,各守備營指揮官在平時,除了加強部隊官兵訓練外,必須就旅之企圖與賦予之任務,針對各守備區之地區內各類型兵要情資進行調查外,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敵情,須知作戰以殲滅敵軍為主,而敵軍在哪裡?部署多大之兵力?編組哪些類型部隊?有多少配屬與支援部隊?投入部隊與增援部隊數量?作戰能力為何?對我構成多大威脅?守備部隊這些資料,均需在戰前,利用兵要調查之時機,將守備區域內之天候、地形可能對我作戰產生之影響、戰時可應急調用支援之人員、器材、糧秣、裝備、物資、車輛等位置、數量、支援時機、支援方式與可供用途,預先完成各項兵要情報整備並隨時修訂,維持最新狀態(情報絕不能靠「臨時抱佛腳」「急就章」的產生),各級幹部應瞭解戰場狀況瞬息萬變,情資之處理與運用,須滿足作戰之時效性、正確性與可靠性,是否可及時配合戰況演變及滿足作戰需求,平時參二情資之建立、處理與運用絕非僅靠眾多的簡報板,情報官心中對作戰地區現地天候、地形、敵情及戰地人文之瞭解、掌握與情報作業之融會貫通,恐怕遠比帶了一大堆參考資料卻來不及查閱與運用來的重要,故切忌化簡為繁,徒增情報官之作業困擾而影響作戰,儘早做好作戰地區分析,並結合敵情先期完成戰場情報準備,方能運籌帷幄,正確研判,掌握敵可能行動,提供適時、準確、可靠之最佳戰場情報給指揮官及參三,研擬最佳我軍行動方案,一舉殲敵,所以各級部隊千萬不可忽略參二人員培訓及運用之重要性。
------------------------------------
參、灘岸決勝中守備步兵營當面之敵情威脅
一般官兵概念中,把所有敵軍陸、海、空及二砲部隊全部涵蓋在敵情威脅內,而實際上並非如此,須知共軍登陸作戰為三軍聯合作戰之模式,為達成其任務,勢必有其一定必經之過程,兵、火力之威脅亦有其一定之效程,至於威脅守備營實際當面之敵情到底為何?以本島各灘岸地形研判,缺乏敵軍師級部隊展開正面之登陸場,主要以團、營級展開正面為主,而依據共軍四戰叢書、登島戰役教則與共軍師、團級登陸作戰相關準則結合我軍守備營防禦正面(三至六公里)計算,判斷於一個步兵營守備區當面首波登陸之敵初期兵力約一個加強團,而團通常在師的編成內遂行登陸作戰任務,可擔任主要突擊上陸部隊或次要突擊上陸部隊,奪取和鞏固登陸地段,保障師縱深攻擊部隊上陸,擔任縱深攻擊部隊,擴大和鞏固師登陸場,有時也可擔任先遣突擊部隊,負責攻佔灘頭要點,保障突擊上陸部隊順利上陸;團在突擊上陸時,通常殲滅敵兩個連左右之兵力,登陸正面通常為二至四公里,任務縱深達二至四公里;而此篇研究針對守備營任務,考量敵登陸作戰程序及編組,以初期(首波)登陸之敵作分析研判,其對我守備營將產生影響之戰力及可獲得之支援如下:
一、登陸編組:
登陸編隊進行戰術展開:
登陸編隊航行至展開線時,通常按掃雷艦艇隊、火力支援船隊和登陸輸送隊的順予依次展開。掃雷艦艇進行掃雷並標示航道;火力支援艦船進入各自陣地,掩護登陸輸送隊展開,惟此時距我守備營火砲射擊最大射程尚有一段距離,非我守備營任務,故不序研討;在敵海軍運兵之登陸輸送隊,自展開線到衝擊出發線(距岸3,000公尺左右)止,逐次展開成登陸序列和隊形,衝擊出發線距岸約一至三海浬(約1,800至5,500公尺),已進入我守備營火制範圍內,故就守備步兵營作戰任務而言,可對敵船團及登陸舟波編組造成威脅之距離應是從敵完成展開及衝擊編組,到達衝擊出發線後開始考量。
船團編組:
團登陸時通常以兩個營級部隊任第一線正面突擊舟波部隊,編入擔任首次突擊上陸的步兵營通常編成四至五波,第一波為破障分隊、掩護分隊及水陸坦克,第二波為首次突擊上陸的混裝第一梯隊步兵連及加強兵力,第三波為連續上陸的步兵連、營指揮所和火力支援隊,第四波為營第二梯隊及戰勤隊。
二、登陸兵力:
共軍登陸團級戰力與我守備營首先接觸之相關編組為突擊上陸群、先遣突擊群,除建制之步兵團以外,登陸團可能得到的加強如下:
配屬:
水陸坦克兵二個連至一個營。(以六三式水陸坦克及水陸兩棲裝甲輸送車為主)
壓制砲兵一至三個營。(以一五二、一二二榴砲或自走榴砲為主)
反坦克砲兵一個連至一個營。(以「七三式、八六式」100公厘滑膛反坦克砲、「八九式」一二○公厘自走反坦克砲為主)
高射砲兵一個連至一個營。
工程兵一個連至一個營。
防化兵一個排至一個連。
支援:
攻擊直昇機一至二個中隊。
運輸直昇機一個中隊。
轟炸航空兵一個大隊至一個團架次
轟五:(攜行2,200磅炸彈2枚、1,000磅炸彈枚、550磅炸彈8枚、220磅炸彈12枚等各型炸彈。)
轟六:(攜帶攻陸武器包括公斤各型炸彈。)
殲轟七:(可攜行攜帶攻陸武器包括 5,000公斤各型炸彈,另外57、90公釐火箭莢艙各2具,另可攜帶導向炸彈。)
強擊航空兵一至二個團架次:(強五及蘇愷二十七為主)
強五:攜行4枚550磅炸彈及子母彈、反跑道炸彈,可對地面我灘岸守備、重要軍事設施實施炸射,造成嚴重的威脅。
蘇愷二十七:(如附圖)酬載能量達13,228磅,可攜帶各型炸彈(攻陸武器包括 6,000公斤炸彈,另可攜帶效能極高之高阻炸彈及油氣彈)對地面之各種目標(含部隊)實施炸射。
船載砲兵一至三個營。
(以一五二、一二二榴砲及各型火箭砲為主)
三、支援火力運用:
區分預先火力準備及直接火力準備:
預先火力準備:
由戰役指揮員組織,以空軍突擊兵力為主,陸、海軍和二砲相關兵力參加,對敵採取導彈火力突擊、航空火力突擊和艦砲火力突擊。通常在團上陸前數日或數週前開始,和奪取制海制空權同時進行。主要突擊敵海、空軍基地、導彈發射場、雷達站、指揮機關、海岸防禦陣地、後方基地和交通樞紐等目標,破壞敵水際灘頭障礙物配系,削弱敵整體防禦能力,此非共軍登陸團級部隊能力所及,且團級部隊火力並不參與,故不予研討。
直接火力準備:
直接火力準備通常持續二小時以上:
由登陸戰鬥聯合兵團指揮員統一組織、計畫,在預先火力準備基礎上進行,由支援師登陸戰鬥的戰役戰術導彈火力、空軍航空兵火力、師船載砲兵群火力、海軍艦砲火力、陸軍航空兵火力及團泛水的水陸坦克、船載反坦克導彈火力所組成,結合「軟殺傷」(以電子戰及煙幕為主)手段,削弱敵精確制導武器的打擊效果,為登陸兵搶灘上陸、提供可靠的火力掩護和保障。(團砲兵一般不參加直接火力準備。)
於登陸兵展開換乘之直前或同時,重點突擊敵淺近縱深內的海岸防禦陣地、破壞防禦工事、對敵海岸防禦體系,尤其是對指揮所、縱深預備隊、砲兵導彈陣地、防禦要點、水際灘頭陣地、工事、障礙等目標實施猛烈突擊,並掩護破障隊破除障礙。
直接火力準備一般要求,對敵第一線連有生力量和工事須毀傷達五十%(含預先火力準備對敵毀傷十%)。
共軍師、團級登陸作戰時,艦艇火力支援區分:
登陸艦艇制式武器多為制空防護武器,支援登陸作戰火力有限,殺傷力弱,故中共為克服此一困難,採取革命戰法,以民用商貨輪(三千噸以上)裝載陸軍砲兵支援,中共軍方雖宣稱經多次演訓驗證其射擊精度已達九十%以上,合理研判該精準度仍具爭議,雖然大部分評論均認為「船載陸砲」受限船艦上下左右晃動之影響,針對灘岸固定之目標射擊成效幾乎屬「亂槍打鳥」不易命中之型態,但個人認為恐怕指的是「單一陸砲對單一目標」之射擊效果,如果將多個「船載陸砲」射擊單位同時對同一定點射擊,其各砲射擊之彈著點及彈幕所造成之殺傷涵蓋面,是否即可摧毀我守備部隊之灘頭陣地,同樣達到其艦砲對岸射擊之效果,值得觀察及討論,故在此階段,判斷守備部隊將必須面對之作戰船艦支援火力威脅如下:
遠距離支援火力:
驅逐艦二至四艘(武器一三○公厘艦砲×4)及船載砲兵(一五二、一二二榴砲、多管火箭砲等九至十二個營)。
面積三十至六十平方公里,平均落彈數每平方公里約五九五至一千發。
共軍一般一三○公厘主艦砲射程約二十五至二十八公里。
近距離支援火力:
護衛艦三至六艘(武器一○○公厘艦砲×2)、船載砲兵(一二二榴砲六至十二個營)。
面積十八至三十六平方公里,平均落彈數每平方公里五、五八一至六、○二七發。
共軍一般一○○公厘主艦砲射程約二十至二十五公里。
直接支援火力:
艦砲、船載砲兵、反坦克導彈三至五連(紅箭七三或紅箭八)、反坦克
砲二至四連(一○○、一二○砲)。
面積十二至二十四平方公里,即每平方公里落彈數六百至一千二百發。
落彈數以艦艇武器計算,因其射擊時無法使用全艦火力指向同一方向,我守備部隊特須防範作戰艦艇或船載陸砲直射武器威脅。
直前掃雷破障及開闢通路:
登陸之直前掃雷破障配合直接火力準備同時進行,每個登陸編隊應開闢三至四條航道,每條航道的寬度以能滿足一個第一梯隊營展開、編波和向島嶼衝擊需要為原則:
通常水雷及浮游障礙由海軍負責,在航空兵、登陸兵的協助下,於直接火力準備前或同時將其排除。
水際及灘頭障礙由師前進指揮所指揮,在海、空軍的協助下,師先遣突擊群具體實施,時機選擇在低潮時,於高潮前二至三小時完成破壞及排除。
登陸編隊中的登陸輸送隊數量,應力求與師的戰鬥部署相適應,通常一個海軍輸送隊可一次輸送一個加強團的登陸兵,開闢通路之數量,依據突擊上陸群突擊上陸的戰鬥隊形,同時抵攤的登陸工具類型、數量、登陸點的數量、寬度和開闢通路的能力決定。當換乘完畢,船團依序進入衝擊出發線待命衝擊,此時,登陸序列與隊形判斷如下:
營與營間距約五○○至一、○○○公尺。
團與團間距約一至二公里。
每個營級規模之突擊上陸分隊通常須四至六條單艇通路,通常開闢四條通道,各通道寬約三三至七五公尺,各通道間距約一二○至二六○公尺;或開闢二至三條雙艇通路,每條通路寬度約六十至八十米,各營正面達五○○至一、○○○公尺,前後波間距約一、五○○至二、○○○公尺。
突擊上陸後,一般開闢陸上坦克通路約五公尺以上。
四、空中火力運用:
地對地導彈、巡航導彈:
中共陸軍雖已組建配備射程三○○公里之「東風十一(M-11)」戰役戰術導彈旅及部署相關攻地巡航導彈,隸屬於軍區或重點集團軍,可裝載傳統高爆彈頭、集束群子彈頭或戰術核彈頭,可增強共軍地面部隊在先期作戰及預先火力準備時期對我指管通情設施、雷達戰、飛彈基地、機場、港口、後方補給站庫與交通樞紐設施等縱深目標之打擊能力。然因其攻擊目標非針對我守備步兵營部隊,故在此不加以研討,惟需特別注意者,共軍在突擊上陸,若遭我軍頑強持久抵抗或其攻勢頓挫時,亦不排除使用戰術核武(含中子彈)或化學戰劑,運用核化武器造成並擴大突破口,以迅速結束戰局,我守備部隊切勿被中共統戰宣傳所誤導,須及早因應敵核化攻擊,就現地完成戰備訓練,以免屆時各部隊因平時疏於演練,導致戰時無所適從,指揮慌亂而挫敗。
空軍:
目前中共空軍及海軍航空兵支援突擊上陸作戰時,具對地攻擊能力之戰機以轟五、轟六、殲轟七、強五、及蘇凱二十七為主,未來蘇凱三十交機成軍後,勢必將投入台海戰場;當共軍於登陸作戰中奪取制空權後,在殲擊機之掩護下,以轟五、轟六、殲轟七等轟炸機投入於主要作戰方向及重要時機,採高空飛行,選定最佳接近路線,並以避開我防空武器直接危害之接戰方式與高度,向我灘頭守備部隊及縱深陣地、雷達等實施轟炸,破壞我設置之工事、障礙及主要灘頭陣地,為敵登陸部隊開闢陸上通路,削弱我守備戰力,進而摧毀我縱深高價值及指管通情系統等重要目標、與我打擊部隊;同時間,另以強五攻擊機為首之小編隊,以多批次、多層次、採低空、超低空方式,針對我守備陣地、砲兵陣地,快速接近後躍升攻擊,全力突擊對上陸影響最大之目標;部隊登陸後,集中主要兵力對我實施縱深打擊,阻我之增援部隊。
武裝直昇機:
米十七、直八、直九、直十一及瞪羚直昇機為主要機種,在敵缺乏直昇機母艦之時,以改裝貨輪等載台輸送,主要武器以機砲、紅箭八及 HOT反坦克導彈為主,機砲攻擊目標為主要登陸地域守備陣地之敵及兩側工事內、反斜面之敵與多人操作武器及指揮所、砲陣地等,各型反坦克導彈攻擊目標則為戰甲車、堅固陣地與工事等。
運輸直昇機:
共軍首波登陸部隊區分突擊上陸群、先遣突擊群,為達成先期突擊上陸,將使用運輸直昇機搭載以輕裝步兵為主編成之機降分隊,超越我於水際岸灘設置之障礙物,實施機降著陸,奪佔我灘頭要點,制止我預備隊機動、襲擊我指揮所、砲陣地及後方設施,接應主力登陸,確保其一舉登陸成功。
氣墊船、地效飛行器:
氣墊船:(如附圖)
依目前蒐獲情資,中共氣墊船研發並配備部隊使用之機型如下:
大估級722型(可搭載150人或15噸物資)。
722Ⅱ改良型(可搭載一個輕裝步兵連或12.5噸之物資或輕型火砲)。
716Ⅱ型(可搭載40人或四噸物資)氣墊船為主。
因其具備速度快、穩定性、高障礙超越力強、多用途之優點,在中共近幾年之登陸作戰演訓中,多次發現運用氣墊船快速、直接之特性,搭載步兵演練突破並超越防禦設置之工事及障礙,於水際岸灘障礙物中開闢通路;目前中共受制於氣墊船發展現況及數量,研判其尚無法全面使用氣墊船實施登陸作戰,但敵可能於泊地完成換乘後,利用氣墊船運載主攻部隊,於主要奪取之灘頭實施排除水雷、開闢衝擊航道及搶灘登陸,擔負首波衝擊上陸之任務,對登陸之灘頭發起衝擊,直接越障奪取、搶佔我守備部隊之灘頭陣地與地形要點,並伺機向縱深陣地強行突穿,分割我守備地區;或者搭載特戰(偵察)分隊、襲擊分隊、穿插分隊由河川出海口進入內陸,對我守備陣地翼側行襲擾破壞或者藉其行穿插分割,撕裂我防禦體系,並進而奪取、控制縱深要點,阻制我實施反擊。
地效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是一種利用機翼貼近水或地表面運動時,產生的表面效應,形成的動態升力,來支承艇重的超低空高速運載工具。其航速可達一百節以上,速度為一般艦艇之十至二十倍,具有快速、省油、載重大、在水面及地面均能起降等優點,區分為氣翼艇、衝翼艇兩種型式。地效飛行船在跨海登陸作戰中,除可以時速二百公里來回載運人員、裝備,縮短作戰時間改變兵力優劣態勢外,並可飛越傳統灘頭陣地,直接進入敵縱深地域;另因其可貼海航行,為雷達探測死角,不易偵測預警,適宜擔負海上兩棲突擊作戰任務,若結合夜航裝備進行特攻突擊,可對重要指管通情實施滲透破壞造成癱瘓:
中共在獲得俄羅斯技術支援後,研判發展運用之地效飛行器如下:
信天翁(XTW)-3型(如附圖):
設計時速240公里、試航時速130公里、航高約1.5-2公尺、航程1,900公里,可載運100人。
天鵝號動力氣墊型(如附圖):可載15-20人。
二○○○年中共宏圖飛機廠仿俄「伏爾加」型建造之DXF-100型(如附圖):時速200公里、航高1-3公尺、可載十六人。
目前中共現有地效飛行器就酬載與戰術性能考量,僅適用於營級以下小部隊遂行滲透突擊作戰,但由於具備耗油量低、經濟性能好、速度快、荷載量大、安全可靠、多用途之優點,研判敵使用地效飛行器之時機與方式如下:
於登陸作戰初期,在加裝先進之電子通信設備時,運用高速、靈活、可超越障礙之特性,在我海岸守備陣地前緣擔負偵察、搜索之任務。
在突擊上陸時期,可藉其打開登陸通道、突破我灘頭障礙,甚至超越水際灘頭與障礙、工事,直接突擊上陸,衝擊我第一線守備陣地。
搭載特戰(偵察)部隊、襲擊分隊或穿插分隊,快速穿越我守備陣地間隙地區或繞越我守備陣地側方,由河川出海口進入內陸,對我守備陣地翼側、後方及縱深陣地內之指揮所行突擊、襲擾、破壞,並藉此行穿插分割,撕裂我防禦體系,並進而奪取、控制縱深要點,阻制我實施反擊。
------------------------------------
肆、對守備步兵營現階段戰備整備之建議
一、落實幹部現地偵察、熟悉作戰地區地形:
各守備步兵營之幹部因平時駐地與戰時守備區並非同一地點,為充分掌握作戰地區現地地形、地物實況,以利用兵,守備部隊各級幹部(包括連排級)對守備區內之地形與地圖是否相結合?兵、火力之編組與部署位置是否適切?是否滿足固安作戰計畫及上級任務之需求?絕不可僅依賴圖上偵察來掌握地形,當年前蘇聯憑藉著強大兵力入侵阿富汗,卻忽略該國為山地複雜地形,作戰部隊進入山區後,受制阿富汗部隊預先挖掘之山區坑道與游擊戰術,最後俄軍因地形不熟悉,導致受挫於落後貧窮之阿富汗反抗軍而倉惶撤兵;在二十一世紀之現在,美國因 911恐怖攻擊事件出兵阿富汗,同樣的作戰場地、同樣的國家、同樣的戰場環境,在前蘇聯失敗之戰例教訓下,雖有高科技、威力強大之武器與偵察裝備及技術作支持,美軍仍不敢因輕敵而貿然出兵,即為一例,顯見妥善運用地形,在高科技戰場對作戰之成敗仍有一定之影響,如何瞭解守備區地形及其特性、掌握地形、進而妥善運用地形,為守備部隊應積極且用心準備的課題。
二、建立完整地區兵要、瞭解地區後勤支援:
熟悉各作戰地區內各地形、地物之位置及其戰術特點後,後勤設施之位置及各項後勤物資補給路線及方式須預先評估、規劃及擬定,戰時共軍必運用大量武器彈藥,對我守備地區行密集攻擊與轟炸,企圖利用空襲摧毀我防禦計畫與指管通情體系,為避免九二一地震之時,後勤、糧秣、補給缺乏統籌與無法適時支援,指揮、通信無法保持通聯之窘境於戰時再度發生,戰時後勤系統的維繫相當重要,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多重、細緻、確實之後勤支援計畫,為維繫戰時後勤支援、確保戰力之重要憑藉。
三、掌握器材裝備資源、先期規劃工事障礙:
由於台海兩岸平時處於承平時期,反登陸作戰之各類型工事及障礙無法同金馬外島於平時便可構建並逐步加強完成,故各級幹部須利用平時兵要調查蒐集、整理而成之兵要情報內容,將守備區內及周邊可用物資作一完整調查,包括構建各類工事、障礙、完成偽裝欺敵作業所需之材料來源、位置、數量、運送至第一線之時間、運用方式及存放與製作地點、製作人員徵調方式及位置、各類工事、障礙製作與設置完成時限等,均需依賴守備營各級幹部精心計算、確實規劃,在避免因時間不足造成「陣地不設防」,但卻為打贏防衛作戰下,各部隊只有在平時儘早針對構築器材及人力資源妥善規劃、統計及分配,做好工事阻絕與欺敵計畫,方能達成「避實擊虛」之戰術目標。
四、熟悉敵軍編裝戰法、預置有效地空火網:
共軍於登陸作戰中,其陸、海、空及二砲部隊為打贏台海一戰,勢必早已擬定作戰計畫(包含船團編組、兵力部署、支援武器配屬及運用、指管通情及海、空、地火力如何支援與配合登陸作戰),並且利用多次演訓機會,研練並提升三軍聯合登陸作戰與部隊奪取任務目標之能力,故我陸軍及守備部隊各級幹部應著眼共軍強化「新三打三防」訓練之模式,籌建高科技偵蒐及作戰裝備,儘早蒐集並掌握敵軍戰術戰法與敵可能襲我之武器、裝備的種類、諸元、作戰效能及接近路線、方式與航高、航速,避免造成無謂且無效之射擊而浪費彈藥(如守備部隊之步、機槍是否能擊穿突擊上陸氣墊船之摺裙?),在現階段先行整合現有武器系統之效能,包括對海、對地、對空威脅(尤其本島西海岸沿海地區作戰環境與十年前截然不同,十年前為散居之平房農村、稻田,十年後的今天,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同樣的地區,可能早已變為樓房、城鎮甚至新興都市,除敵二砲M族導彈外,不論敵空中攻擊或任何攻陸武器,即便是解放軍之巡航導彈、再先進的主戰坦克或者配備再強之對地攻擊飛行器,如強五、蘇愷戰機或各型直昇機、地效飛行器等,因其各須考量「地形目標辨識」問題以選定適當之對我接近路線,且均須自沿海進入,故第一線守備部隊須加強敵作戰武器效能及限制因素之認識,檢討防空攔截武器編組部署與對海、對地之火網編成是否適當、有效的置於敵接近路線上,攸關我陸軍地面部隊戰力保存及灘岸決勝任務之達成),妥善部署作戰兵力與兵器,在敵可能來襲之兵、火力接近路線上,預置有效之攔截火網(如考慮如何在接敵前,以最快速、最短的時間將防空機槍或機砲架設並隱藏於瀕海第一線,且武器射程涵蓋敵主要接近路線上之高樓頂,以攔截敵空攻武器,甚至巡航導彈),並結合偽裝與欺敵作為,消耗、阻止敵戰力與對我攻擊之預期成效,方能有效達成戰力保存。
五、提升偵蒐指管能力、完成戰場情報準備:
戰時我守備營級部隊,除海巡部隊交接留下之平面雷達外(亦非各營級均有),對空中、海上之臨機目標,甚至敵突擊上陸後之地面目標,均缺乏空對地或電子偵蒐及監控之目標直接獲得能力,預警及管制能力嚴重不足,故在陸軍 C4ISR系統建構及戰力整合尚未完成之前,如何在適當位置派遣觀測哨,以及為避免造成誤擊,平時的敵情教育、目標識別、情報傳遞及營級戰場情報準備便顯得特別重要;現實的戰場上,在與敵砲火猛烈之激烈接戰狀態下,是否仍有機會從上級處獲得敵軍即時之飛行器、船團與部隊位置及戰況情資,尤其是聯兵旅級情報科含科長僅四員、營級情報官僅一員,又要管制並追蹤各情蒐機構及目標、又要將各項情資實施標圖與登記於各簿冊上,又要回報上級與協調友軍,又要鑑定研判各情資之正確性與可靠性,及提出即時之參二報告,是否有能力以現有編制完成任務?若然,只要無法即時獲得敵情並管制、監控目標之位置,為打贏灘岸決勝提供即時、正確、可靠之情報,恐怕加強情報編組與簡化情報作業流程及高科技的情蒐與目標管制之裝備獲得,應為最優先考量,立即籌建;另偵搜部隊之人員運用受限裝備,無法發揮應有效能,亦應一併納入檢討。
六、做好地區軍民關係、統籌發揮民力物力:
須知平時演習可事先依據指導計畫或作戰需求,準備及徵用器材、裝備,圓滿達成任務,因一般官兵及百姓缺乏實戰經驗,無法體會戰況危急之景況;戰時若共軍藉由演訓名義之名,突然轉向行突擊本島之實,屆時一旦動員令下達,在戰況緊急、時間壓迫的作戰條件下,各守備步兵營正積極準備動員事務之同時,共軍為掩護其登船團能平安渡海而發起衝擊,必將運用其預先火力準備與直接支援火力準備之各型武器,全力對我守備陣地發動猛烈之攻擊,雖已做好萬全規劃,但卻可能因不間斷的砲火,難有機會順利完成補給與支援,屆時各級幹部已無多餘時間及兵力可運用於工事構築及障礙設置上,故須於平時做好軍民關係,構建良好之溝通管道,協調地區相關單位,檢討戰時遭敵砲火猛烈攻擊,後勤無法適時支援時,地區內經營民生必需品之店家、百姓、與器材裝備如何配合守備部隊完成人、物力支援,恐須結合政戰系統納入全民國防,方可做好後勤之應急支援,以利作戰任務之遂行。
------------------------------------
伍、結語
守備步兵營為灘岸決勝中地面決戰之第一線,也是陸軍地面部隊最早與敵接觸之單位,其是否能在上級部隊統籌指揮下,承受共軍登陸作戰第一梯隊之攻擊兵力與火力,進而拒止敵後續梯隊並配合打擊部隊圍殲敵軍於水際灘頭,攸關防衛作戰之成敗,故對人、地、物之戰備整備規劃與執行,必須於平時實施長期性之戰場經營與檢驗,孫子兵法有云:「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各守備營須秉持「平時不留汗、戰時就流血」之訓練精神,儘早規劃並謀求完善之海岸防禦,在上級戰力整合完成之前,持續落實建軍備戰之訓練要求,奠定戰鬥部隊之作戰實力,自然可提昇防衛力量,達成陸軍灘岸決勝之守備任務。
------------------------------------
參考資料:
一、陸軍作戰要綱。
二、共軍編「四戰叢書」。
三、共軍編「登島戰役教則」。
四、共軍編「聯合戰役砲兵作戰」。
五、總部情報署每日、每週、每月情報。
六、中共陸、海、空軍武器裝備圖冊。
七、共軍師團級登陸作戰教材。
Sunday, February 3,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