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3, 2008

被連宋胡會改變的美中台戰略方程式

被連宋胡會改變的美中台戰略方程式
05/23/2005
作者 賴怡忠
內容出處 台灣日報「國際現場」專欄 2005/05/18

美中台三角關係出現根本變化

紛擾了近一個多月的連宋兩位主席「返中之旅」於日前閉幕。這齣由胡扁連宋合力演出的荒謬劇,加上美國在此事幾次近乎戰略白痴的發言,其結果不僅影響了兩岸關係的前景,還對台灣民主的發展投下重大陰影。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上,美國失去了台海現狀的主導權,胡錦濤成為大贏家,而台灣則「輸到脫褲」,是這三角關係最大的輸家。

連戰為中共「五一七聲明」背書

首先,連戰訪中不僅沒有傳達台灣反對「反分裂法」,台灣民眾對於武力威脅的不滿,反而在中共的壓力下,「中華民國」成為歷史存在的遺跡,或自動消音,只敢在紀元上,以類似日本「昭和四十年」、「平成十五年」的提法,用「中華民國第X年」偷偷的講出「中華民國」。而其認為「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在此行更被證明是前陸委會主委蘇起自己的杜撰,面對胡錦濤公開以「一中原則」為前提定義「九二共識」時,連戰不僅未公開提出異議,同時也未藉此場合提出自己「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

更糟糕的是,在連戰於北大的演講,以及國民黨對外發表的「連胡新聞公報」中,連戰都認同是台獨導致戰爭。這種不把中國對台武力威脅視為台海緊張的起因,反而附和中共打台獨有理的說法,是與人民有免於恐懼的選擇自由相違背的。而細看「連胡新聞公報」可以發現,其根本是中共去年對台「五一七聲明」的重述,中共沒有在此表現出任何對台立場的讓步。因此可知「連胡新聞公報」事實上,是連戰挾持整個國民黨為中共「五一七聲明」背書的傑作。

宋楚瑜接受中共「一中三段論」

至於為大眾矚目的宋楚瑜表現更是荒腔走板。有著「扁宋十點」的尚方寶劍,使得宋楚瑜訪中與連戰的「歷史之旅」相比,意義自然不同。但是宋楚瑜依然無法面對中國的壓力,進入中國沒多久即高呼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只有面對已退休,在中國處理兩岸關係上「德高無權」的汪道涵時,勉強擠出「中華民國」,但在清大演講,以及面對胡錦濤時,又將其一向捍衛的「中華民國」自動消音。我們可以不處理宋楚瑜認為「台灣意識」與台獨無關的解釋,但卻必須指出,宋楚瑜在這樣一個大好時機,依然沒有喊出台灣人民拒絕中國脅迫,反對反分裂法的心聲。與一九九八年第二次「辜汪會談」辜老強調「民主」與「對等」相比,握有「扁宋十點共識」的宋楚瑜顯然表現是不及格的。

更糟的是,連戰無膽,所以不敢公開在胡錦濤面前提出「一中各表」,同時去擁抱中共去年的「五一七聲明」,但宋楚瑜反而更糟糕。因為宋楚瑜的冒進,其沾沾自喜對「九二共識」提出新解釋:「兩岸一中」,這造成親民黨為中共「對台新三段論」定義台灣地位背書的效果。

宋楚瑜意圖將「兩岸一中」強詞奪理為「兩岸各自表述一中」,但是胡錦濤對「兩岸一中」的定調是「一個中國原則」,意即對台新三段論中的第二句:「(兩岸)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宋楚瑜將原本說不清楚的「九二共識」變成了「兩岸一中」,加上其反對兩個中國的立場,已經形成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中國對台新三段論之意涵承認。更糟糕的,由於同樣的語句也是中國「反分裂法」的前提,這也坐實外界對宋楚瑜及親民黨為中國「反分裂法」背書的指責。

中共直接介入台灣內政

在連宋胡會後,胡錦濤可以在不花任何代價下,不僅由國際對「反分裂法」反彈的壓力解套,更成功使台灣兩大在野黨接受中國的「五一七聲明」,以及對「反分裂法」的實質承認。不管胡要不要與民進黨會談,現在台灣已經出現附和共產黨對台政策的島內政治力量,以現在的情勢看來,未來胡錦濤所面對的不是台灣整體的民意,而是個別政黨的社會支持基礎,胡錦濤已經達到孤立陳水扁的效果。在一九九六以及兩千年時,台灣整體社會對中國反彈的情景可能已經變成往日雲煙。會造成今天這樣的狀況,執政黨團隊的領導要負很大責任。

此外,胡錦濤不僅透過泛綠與泛藍的政黨對立分化台灣,也支配了泛藍內部的勢力消長。原本在扁宋會後被孤立的連戰,因其最配合中共的演出而獲得最大獎賞,中共還答應未來要和國民黨舉行定期黨對黨協商,使得連戰的政治生命振敝起衰。相對而言,胡錦濤未與親民黨進行類似活動,基本上也是對親民黨前景不看好,幾乎可以確定宋楚瑜此後的政治前途堪虞。

原本扁宋會面使連戰邊緣化的政治情勢,因為中共的加碼挹注,反使連宋的情勢易位,親民黨在國大選舉的慘跌,可說是這樣發展的註腳。中共的影響不僅壓制了扁政府主導政治議程的能力,使陳總統提早跛鴨,更可能在未來透過對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分而治之的策略,成為掌控台灣政治發展的關鍵因素。屆時不需要一兵一卒,台灣就自動被香港化。目前沉溺在國大勝選氣氛的泛綠陣營,必須有此警覺。

美國失去台海主導權

連胡宋會後的另一關鍵發展是美國失去台海的主導權,這也是為何國務院發言人在日前,會說出美國因為無意掌控,所以無法掌控台海情勢的主因。這與美國在「反分裂法」起草後主導國際對中國政策,逼使歐盟暫緩解除對中武禁,以及讓日本公開同意「台海和平解決」為「美日共同戰略目標」時相比,這兩個月的發展真是不可同日而語。而美國之所以會落入今天的慘狀,除了胡錦濤厲害,連宋無膽,台灣政府領導慌亂外,美國自己的傲慢與愚蠢也是主因。

坊間一直有傳聞,當美國駐台單位與泛藍會面時,泛藍政治力量以訪中後支持軍購來緩和美國的關切,加上外界傳說連宋與胡錦濤的會面有助於未來的扁胡會,所以美國也未公開表示憂慮。過去泛藍擋軍購案美國拿他們沒辦法,現在又可以算是被泛藍以幾近要脅的方式以軍購取得赴中國的通行証,我們看到不管軍購案過與不過,美國都被泛藍吃的死死,這是美國第一個失算。

對於連宋訪中所形成的中國熱,剛開始美國還不清楚,誤信「連宋胡會」可以幫助「扁胡會」,所以還一廂情願的說「連宋胡會有助於兩岸對話」,並加一句中共必須與扁政府打交道的話,而給予外界美方對連宋訪中背書的印象。美國在此不僅未指出中國對台武力威脅無助於台海和平,也沒有強力重申對台灣民主的支持,並對於「連宋胡會」的結果未表示「須被台灣人民接受」的期待,自然對於會談過程無法掌握,結論無法預期,並給了胡錦濤一張直接影響台灣民主發展的空白支票。美國第二個失算在於太過輕忽連宋胡會。即使華府其後發現不妙,也只能摸著鼻子,悻悻然承認美國無法掌控台海情勢。

當連宋的公開演講,以及與胡會面所出現的公報,造成泛藍政黨為胡錦濤對台定位及政策的背書後,自此兩岸關係的分歧線,由台灣海峽的東西分斷,向東延伸到台灣島內,變成沿著大安溪的南北分隔。胡錦濤對台影響力跨過了台海中線。由於美國過去之所以能夠主導台海情勢,除了本身的軍事投射力量外,還包括台灣民主不願意接受中共威權體制政治安排,基於維護台灣民主使得美國的介入有正當性。但現在因胡錦濤開始深入台灣的政治議程,藉由掌握泛藍獲得與美國相同的正當性後,使得美國主導台海的能力被解消。從今後美國不再是「定義台海現狀」的支配者,而淪為與中國競逐對台政治影響力的競爭者,日後有無「扁胡會」,其意義已經不大了。

被外在環境與反分裂法雙重限制的台灣民主

台灣民主在這齣連宋胡演出之荒謬劇受創最大,不僅日後團結一致對外的難度更高,而「反分裂法」單方面定義台海現狀,以武力威嚇台灣民主選擇的效應,也開始透過親中政黨在國內發酵。傳統居主導地位的美國,現在也已經無法掌握台海情勢的發展,變成要與中國競爭對台灣的政治影響力。台灣現在外有胡錦濤主導台海情勢,內有「反分裂法」透過民主政治威脅民主的情形,我們面臨的處境十分險惡。

老實說,如果執政國安團隊有自己對兩岸情勢的獨立判斷,以及揚棄靠對中和解來換取台美關係的奇怪政治算數,就不會因過於依靠美國而喪失對兩岸政策的主動性,也不會因對「扁胡會」抱持期待而進退失據。連宋訪中的問題不是可不可以訪中,而是訪中時機是否合適,訪中發言的內容有無違背民主基本原則,有無表達台灣人民的心聲等問題。在江丙坤、連戰等人訪中時執政團隊未在第一時間透過批判,規範台灣對訪中人物言行的期待,反而為了「扁胡會」能否成局而束手縛腳。這不僅無法拉出台灣對中國談判的戰略縱深,在台灣民意的壓力下進一步牽制宋楚瑜的發言,同時也形成泛綠陣營由於不清楚方向,產生對領導的懷疑,其他與此無關的政治矛盾也藉此引爆,使執政團隊面臨內外交征的慘狀。

雖然胡錦濤厲害、連戰無膽、宋楚瑜冒進、美國誤算,但如果當時執政國安團隊在長遠的戰略思考下能沉的住氣,發揮領導的角色,胡錦濤這招與連宋會面的險棋,可能成為繼國際反對「反分裂法」後,對中國的新一波壓力,而這波壓力也能成為國內藍綠政黨團結愛台的基礎。換句話說,執政團隊應扮演主導性的角色。在此主導能力不在於「宣稱誰能主導」,而在於對議題設定的定義能力。

這些問題不會因為泛綠政團在國大選舉獲得勝利而消失,因為決定台海現狀的美中台三角結構已經被改變,通過第一階段修憲後,台灣的嚴峻挑戰才剛要開始,關鍵是我們能否記取這次的教訓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