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4, 2008

再談全球化

斯威齊
Paul M. Sweezy(1910.4.10—2004.2.27)

保羅·斯威齊(Paul M. Sweezy),1910年生於紐約,父親為華爾街銀行家。 1937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提出了著名的需求曲線,成為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本人也成為西方經濟學界的青年才俊。 30年代經濟大蕭條後迅速轉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此遭到西方主流經濟學界的排斥。 1942年出版成名作《資本主義發展論》,同時也因此而遭到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圍剿,並丟掉了在哈佛大學的教職。此後,他曾先後擔任康奈爾、耶魯、斯坦福、曼徹斯特等大學的客座教授。 1949年創辦左翼雜誌《每月評論》。陸續發表了大量揭露和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的文章和專著,其中最著名的有《作為歷史的現在》(1953年)、《壟斷資本》(與保羅·巴蘭合著,1966年)、《繁榮的終結》(與哈里·麥格道夫合著,1981年)、《革命後社會》(1982年)、《馬克思主義四講》》 (1982年)。這些論著有非常廣泛的影響。日本現代經濟研究會曾把斯威齊列為自魁奈以來30位大經濟學家之一。



----------------------------------------

再談(或少談)全球化

文/保羅.斯威齊

 

近幾年論全球化之文已多,我無意贅述,只想把全球化置於我所理解的資本主義發展史中來作一番考察。

所謂全球化,它既非一種狀況,也非一種現象,而是一個已進展很久的過程,它在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穩定的社會形態問世以來的四、五百年裡,這個過程一直在進行中;(資本主義始於何時,是一個頗有意思的問題,但與本題無關,故不論。)有關的並且重要的是:人們要明白,資本主義從最核心的本質上講,是一種對內對外都不斷擴張的體系。一旦生根,就必然要成長和擴大。最早對資本主義這種對內對外雙重擴張運動進行分析的當然是馬克思的《資本論》。

然而馬克思沒有研究徹底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即無擴張余地之資本主義--是否能繼續存在下去的問題。因為他認為資本主義在遠遠尚未佔領全世界之際,就會被推翻,並被另一種社會制度所代替。所以他沒有提出,當然也沒有回答全球化了的資本主義是否能夠僅靠對內的擴張生存下去的問題,惶論能否繁榮下去的問題。

這個問題及其它相關問題留給了馬克思的追隨者去思考爭論。羅莎·盧森堡的力著《資本的積累》(1912年)是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最大膽、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最有意思的嘗試。她的理論是:資本主義從一開始就靠--也必須靠--向周圍的非資本主義空間不斷擴張來生存。她的結論是:一旦資本主義用光了向外擴張的空間,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最後的危機。

與盧森堡相反,列寧的著眼點不是作為整體的資本主義,而是資本主義列強為控制弱國,其中包括非資本主義地區而進行的競爭。這是他的《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的核心。他的書寫於第一次大戰期間,大戰無疑為他的書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例證。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競爭,削弱了作為整個體系的資本主義,為來自下層的革命,特別是俄國革命,鋪平了道路,使資本主義的生存受到威脅。資本主義體系最後還是得以起死回生,但戰後帝國主義國家又重新開始自相殘殺,蘇聯作為一個非資本主義國家的存在,使這時的情況更加複雜化。帝國主義國家間的自相殘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達到高潮,引發了又一輪革命,特別是中國革命,並使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分為兩大部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部分,和以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的非資本主義部分。這兩個部分之間的衝突,世稱冷戰,一般被認為是兩個不同國家集團之間的衝突,實際上要比這更複雜,既有主要的熱戰,又有游擊戰,既有革命的嘗試,也有成功的反革命。

冷戰持續了幾乎整個二十世紀的後半葉,以資本主義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復辟、全面勝利而告終。然而到達這個結局,資本在其傳統領域之內和之外的擴張所經過的的絕不是一個平滑的過程。各種方式的暴力起了巨大的作用,許多先前的非資本主義地區,宣布實行資本主義,資本主義被合法化、被精心培植起來,但是完全沒有保證說,資本主義能在這些國家紮根並正常地發展起來。另外在傳統的資本主義心臟地帶(如美國,歐共體,日本和先前的被殖民國家),資本主義隨著其不斷成熟也在發生著變化,為冷戰結束後資本主義的持續擴張將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提出一些很重大的問題。

我這裡想要談的是從1974-75年經濟蕭條以來的資本主義近期歷史中所呈現的三種重要趨勢:(1)整體增長速度減緩,(2)壟斷性質的(或少數寡頭控制的)跨國公司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繁延壯大,(3)我稱之為資本積累過程的金融化的現象。在交通運輸和通訊手段的改善的刺激下,這個時期的全球化速度加快了。然而上述的三種趨勢並不是由全球化造成的或推動的。恰恰相反,這三個趨勢都始於資本積累過程內部之變化,這些變化始於一百年前的集中化和中心化運動,標誌著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早期的競爭資本主義向晚期的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這個過渡被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餘波所打斷,但這個過渡所產生的衝擊力,在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中充分顯露出來,資本主義無法從這次大蕭條中自我解脫出來,充分顯示著新一輪的經濟停頓與衰退的開始。然而世界大戰再一次挽救了資本主義。二戰及其結局,以及後來的冷戰,製造了所謂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1950年-1970年)。1974-1975的經濟衰退結束了這個黃金時代,隨之而來的是始於本世紀初的三個趨勢重新出現,並變得更加激烈:經濟成長減緩,壟斷加劇,資本積累的金融化。

這三個趨勢之間有著複雜的內部聯繫。壟斷產生了兩個互相矛盾的後果:一方面壟斷創造了大量的利潤,另一方面,隨著對市場的控制不斷加強,對再投資的需求降低:於是利潤越來越大,投資機會卻越來越少--這種組合導致資本積累減緩,進而減緩靠資本積累為動力的經濟增長速度。

本世紀二十年代所發生的一切與上面的描述相吻合。二十年代的特點是:一個接一個的產業部門的生產能力過剩程度持續增加,最後導致1929-1933年的大崩潰。在當時,找不到有利可圖的真正資本形成的出路的利潤,已經有轉到純粹的金融和投機渠道的趨勢。因而有二十年代股市暴漲與暴跌的狀觀景象。真正投資機會減少、金融資本膨張這個雙重過程在二戰後的黃金時代重新出現,一直持續到今天,而且在不斷加劇。

當然上述的情況是在全球化這個大背景中發生的,於是全球化給上述幾種過程加上了特有的烙印。但全球化本身並非動力。在我們稱之為現代歷史這個階段,動力仍然是:總在擴張的、且常常是爆發性的資本積累過程。註釋:1.二種不同的投資形式,真實投資和金融投資,當然是互相聯繫著的,但不是主流經濟學家所想當然的那種簡單的(也基本上錯誤的)聯繫。

關於這個問題的詳細討論,參見哈里·馬格道夫和保羅·斯威齊《經濟停滯與金融爆炸》(Stagnationand the Financial Explosion)每月評論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