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4, 2008

社會主義序言

著作名稱:台灣民族革命及社會主義
 章  節:02.01.01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3:23
 章節主題:蘇聯、東歐的共產主義體制分崩瓦解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1917年11月,俄國的所謂「無產革命」成功,列寧(Lenin, Nikolai, 1870~1924)在帝俄社會開始建立一黨專政的所謂「蘇聯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治體制。不過,當時的俄國社會,還在很落後的農奴制度之下,經濟工業化、社會近代化根本尚未就緒。在這後進的帝俄社會,其「社會革命」雖然是在列寧及其布爾塞維克黨(Bolsheviki--少數者黨,1918年改稱為「蘇俄共產黨」)所領導,並以馬列主義為理論基礎所實行的武裝革命。但是,從馬克思革命理論原則來說,該階段的俄國革命並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應該是屬於前一階段的「民主主義革命」(打倒俄國帝制與農奴制度,解放農民與土地,推進經濟工業化,推進社會近代化為革命使命)才是。關於這點,列寧在當時也重複的強調著。然而,他及其布爾塞維克黨,革命一旦成功,卻不按照這個馬克思革命原則做下,反而跨過了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一下子就往「無產階級社會革命」衝上去。而且,他們隨即繼承帝俄傳統的秘密恐怖手法,創立了「革命並鎮壓破壞全國非常委員會」(Cheka,以恐怖暗殺政治哄動一世的斯大林的秘密特務機關GPU的前身,後來改為KGB),以此為革命的大本營,不但消滅了革命對象的俄帝一族、貴族、地主等統治階級,連新興資本家、小資產階級與中產階級(富農、中農、小工商業者)也遭到鎮壓和消滅,尤其是以暗殺、處刑的手段來消滅其政治上的異己份子(免塞維克--Mensheviki,當時的多數派、無政府主義者--Anarchist、社會革命黨--SL黨,民粹派的後身)特甚。列寧在革命的初期,對非革命對象所採取的這種恐怖暗殺手段,不外是後來發展為斯大林的「法西斯」個人獨裁的禍根。

1924年 1月,列寧去世,其高足的斯大林(Stalin, Iosif Vissarionovich, 1879~1953)繼之掌握黨政軍大權。他表面上是標榜「馬克思列寧主義」,但是在實際上,卻實行了暴戾任意的「法西斯政策」,亦即「以黨官僚制為基礎的個人獨裁」(Nomenklatura)。斯大林即以「勞動者革命階級」的名義來獨裁人民大眾,再以「勞動者階級先鋒隊蘇聯共產黨」的名義來獨裁勞動者階級本身,最後即以「黨的唯一領袖」而來個人獨裁蘇共以下一切的人民大眾。斯大林這樣的違背馬克思革命的精神、理論及方法,也完全蔑視了蘇俄的社會現實,一意孤行的推進法西斯的「假」社會主義,動輒進行大屠殺,特別以暴力消滅他認為意見不同的大小黨員或被認為是政治敵人(托洛茨基、布哈林等大幹部都在內),也經常壓制境內的少數民族(蘇聯境內有一百多少數民族),所以,在斯大林當權的30餘年間,被殺害的大小黨員與蘇聯人民,據統計為數達4千萬人以上。因此,在斯大林壓制下的蘇聯社會像活地獄似的,恐怖政治滿天下,經濟停頓,社會生產力降低,大眾生活塗炭,道德敗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東歐共產諸國家也同樣,盡遭共產黨的法西斯迫害,政治、經濟、社會也同樣的一蹶不振。

1953 年斯大林死亡,到了1956年2月召開的第二十屆蘇共黨代表大會上,當時的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Khruchev Nikolaj, 1894~1971),才起來開了「批判斯大林」的第一砲,揭發斯大林蔑視人性的一大堆罪惡暴行,而為解脫法西斯獨裁打開了門扉。但是,桎梏仍在,從此還得經過30年的歲月,直到1986年2月,蘇共書記長戈巴契夫(Gorbachev, Mikhail,1931)斷然採取「改革政策」(perestroica)和「情報開放政策」(glasost)之後,蘇聯、東歐才鬆下了一些法西斯獨裁的羈絆。由此,以戈巴契夫所採取的改革政策為開端,1989年11月起,東西德國人要求民主、自由的聲勢洶湧澎湃,終於摧毀了繼續28年的「柏林圍牆」。柏林圍牆的解除再成為打倒共產黨法西斯獨裁政治的導火線,竟使蘇聯本身及東歐各國都像骨牌效應般的相繼受到民主化、自由化的怒濤所淹沒,轉瞬間,打倒了多年來的共產黨法西斯獨裁政治。即︰

①波蘭在1989年10月 ②匈牙利1989年2月

③羅馬尼亞1989年2月 ④保加利亞1990年11月

⑤捷克斯拉夫1988年11月

通通各自修改憲法,改國號及解散共產黨或改變其名稱等,如此,東歐諸國猝然打倒法西斯的一黨獨裁制,決然與「馬列主義」訣別,而向民主主義的社會主義方向,即向擁有人性的社會主義方向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隨之,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統治東歐共產國所設置的「蘇聯東歐五國經濟相互援助會議」(COMECON, 1949年9月成立),及「華沙條約機構」(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1955年3月成立,軍事規約),也相繼被解散。

當然,這種要求自由化、民主化、獨立化的大潮流也像決堤河川似的衝盡了「多民族國家」(multi-national country,主要的民族有104)的蘇聯國內。即在蘇聯境內,1990~91年間,以「波羅托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的獨立宣言為突破,其他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系統的12個共和國相繼宣佈「民族獨立」,終於使長達74年的「蘇維埃聯邦」在旦夕間土崩瓦解。隨之,1991年 8月24日,戈巴契夫辭去蘇聯共產黨書記長之職,等於宣布解散「蘇聯共產黨」,共產黨的理論和實踐的指導原則--「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名稱是斯大林所創造並講起的),並以此告終。

同在此時,仿效了斯大林法西斯主義的東方共產大國--「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國內的政治、經濟也都相繼分崩離析,12億人民開始不相信中國共產黨所做所為,要求自由、民主的浪潮洶湧,50多個少數民族也紛紛起來追求「民族獨立」,所以中國共產黨的法西斯一黨專政在目前也正在搖搖欲墜的窘境之下。

原來,在過去百餘年間,馬克斯理論是和世界的工業化、近代化互為表裡,有時成為人類進步的燈塔,有時成為革命的理論支柱,有時也成為殖民地解放的理論先導,而是此時代的進步精神的先鋒。然而,這個革命的、進步的馬克思思想,卻因蘇聯、東歐諸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謂「二十世紀一個龐大的歷史實驗」中的挫敗,而遭到嚴重的打擊。

「共產主義,在蘇聯惹起社會不安,在東歐又被拒絕,在中國更加走進商業化,所以,馬列主義在世界上,已喪失了做一個思想(Ideologie)的先導,連黨員之間也失去做為重建社會的指針,結果,共產主義在國際上的將來性已威信掃地」("The Grand Failure" by Brzezinski, Zbigniew 波蘭裔美國人,國際政治學者,蘇聯研究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28~)。

~~~~~~~~~~~~~~~~~~~~~~~~~
章  節:02.01.02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3:26
 章節主題:「社會主義」滅亡了嗎?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那麼,蘇聯馬列主義體制的崩潰及中共的挫折可算是「社會主義滅亡」(perish of socialism)了嗎?或能說是「資本主義的勝利」(triumph of capitalism)嗎?是否「馬克思理論在歷史上已告終」(end of Marxism's history)?社會主義的backbone(骨架)的馬克思經濟學已經破產了嗎(failure of Marx economic theory)?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蘇聯、東歐及中共的社會「體制」上的失敗,並沒有使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運動」滅亡,資本主義並沒有獲得勝利,馬克思思想也沒有告終。

「蘇聯和東歐」的確已告政治失敗和經濟崩潰。但是,這並不等於資本主義的勝利。……馬克思所創始的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在理論、運動上並無錯誤,不但沒錯誤,而且幾乎是完善的。……馬克思分析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法則和其規律,至今仍無人能出其左右。……若是讓資本主義繼續佔據著優越地位,則在其體制下永遠照顧不到的一大群人,就不得不老是被困於飢餓和貧窮之境地裡。……」(東京「週刊現代」1989年12月28日號--『並不是資本主義的勝利』,by Galbraith, John Kenneth 〔1908~,著名的美國經濟學者,Professor at Harvard University,曾任美國國防諮詢委員會經濟顧問,國務省經濟保障政策局長,美國駐印度大使,美國經濟學會會長等要職,1977年著有世界名著 "The Age of Uncertainty" 其他著作很多〕)。

「現今的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體制諸國,不能說是『真實正確的社會主義』,它們不過是恩格思在其著作『從空想到科學』所批判的『空想社會主義』之一種而已。…… 1917年10月蘇俄革命以來70年間的蘇聯,及1949年中國革命以來40年間的中國,可說是從列寧的個人獨裁所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而已。馬克思所說的社會主義社會,乃是民主主義完全成熟、勞動者在道德上及理論上的涵養能勝過資本家之時,才能實現。……馬克思在青年時代所描述的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生產力進到足夠的高度階段才能實現。所以,農民大眾仍佔了80%的1917年革命時期的蘇聯,那能成功的實行完全的國有、國營及計劃經濟的共產主義政策呢!?後來,列寧很快就認識到這點錯誤,才在1921年立即把這個錯誤的共產主義政策拉回來,改為所謂『新經濟政策』(Nep=Novaya Ekonomicheskaya,就是市場化政策),而來修正原來的共產主義計劃經濟。……列寧不久在1924年就去世,然而,其繼承人斯大林,卻以法西斯獨裁的所謂『蘇聯型』的社會主義,重新走上列寧曾經認為是錯誤的國有、國營、完全計劃經濟之道,並把其稱為「馬列主義」。……這就是和馬克思思想似是而非的『假』馬克思主義。蘇聯、東歐所奉行的社會主義,不外是『假』的錯誤的社會主義,所以必然失敗」(日本的馬克思經濟學泰斗,九州大學名譽教授高橋正雄講述)。

「在歐美,是不把蘇聯型社會主義叫作『社會主義』(socialism),而都稱為『共產主義』(communism)或『布爾塞維克主義』(Bolshevism)。這個『蘇聯型』共產主義確實是告失敗了。但是蘇聯型共產主義或布爾塞維克主義的失敗,並不等於馬克思社會主義的失敗」(日本經濟學者,東北大學教授大內秀明講述)。

「讀過"The Grand Failure" by Brzezinski的結果,我認為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而是蘇聯型中央集權制和中央指令制(個人獨裁)的失敗」(日本、中央大學教授鶴田滿彥講述)

~~~~~~~~~~~~~~~~~~~~~~~~~
章  節:02.01.03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3:29
 章節主題:蘇聯型社會主義在高等科技競爭的失敗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1989年以來,在蘇聯、東歐的社會主義諸國出現了這樣破天荒的大變革,實在令人驚心動魄。這種蘇聯、東歐的毀滅性失敗,除了馬列主義在革命理論上所犯錯誤之外,蘇聯、東歐在其所謂政治體制上,從初就有兩大缺陷所導致的。一個就是在政治權力的中央集權絕對體制下,極端壓制了人民的自由和人權,這個錯誤竟然招來政治上、社會上的大危機。馬克思思想原來是以尊重人權及自由與回復人性為理論基礎的革命理論。再一個是眾所周知,不外是經濟上的破滅性大失敗。

前述的Brzezinski(參考P.65)說蘇聯型共產主義體制是︰「若想使政治安定,就必然招來經濟停滯,若要期待經濟成功,就要犧牲政治安定。這種『相互矛盾』(dilemma),就是蘇聯型共產主義失敗的真因。」

曾在1957年,蘇聯的人造衛星 "Sputnik" 勝過美國之際,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即得意洋洋的說︰「在經濟發展競爭上,蘇聯將會打敗美國」。那麼,蘇聯為何在最近15年間,其國內經濟卻墜落於經濟停滯以至崩潰的窘境呢?思想起來,其原由是偏在社會落後且擁有廣大地區的蘇維埃聯邦,完全蔑視了社會現實條件而一下子就要實行百分之百的共產主義經濟計劃,才得採取以黨官僚主義個人獨裁制所導致的必然結果。譬如說把全國一切的政治、經濟大權都集中於蘇聯中央政府手裡,每年都得決定千千萬萬種類物資的統一價格,同時也要分配原料、決定成品的交換關係,並且是單憑機械的,陳舊的所謂「五年計劃」想來實行,所以其效率之底劣顯而易見。相反的,資本主義在自由競爭的市場原理之下,其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產品品質日新月異,尤其是高等技術(high technology)或先端技術(tip technology)進步快且多種多樣,所以蘇聯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生產技術的優劣勝敗,不言而喻。

關於這點,在1989年11月26日的蘇共機關紙「真理報」(Pravda),戈巴契夫書記長也說過︰「社會主義,終於不能佔取社會改造(Perestroica)上的領導地位。現在擔任這個任務的,是先進資本主義工業諸國家。……我們實在過遲認識到資本主義世界所進行的科技進步、節省能源、節約原料等生產構造上的改造。今日,我們就是在賠上這種過信自己和認識錯誤所招來的損失」(OㄇEPE CTPO йKEN HOBOM MBIIU. JIEHNN M.C TOP6AㄐEB -- 日譯本「ペレストロイカ」)

~~~~~~~~~~~~~~~~~~~~~~~~~
章  節:02.01.04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3:37
 章節主題:馬克思經濟學今後尚有效用嗎?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無論是稱為「馬列主義」,或「蘇聯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或「中央集權指令型社會主義」,都在蘇聯、東歐諸國完全抑壓人民在政治上、人權上的自由,毀滅人性,以致經濟呈現了極端的停滯狀態,這已是無可否認,所以近代的正統性馬克思學者,一聽到戈巴契夫主導的「改革政策」(Perestroica)和「情報公開政策」(Glasost)之際,都給予肯定的評價。同時,許多人即以「蘇聯、東歐社會主義的失敗」為反面教師,開始摸索所謂「新」的社會主義的方向。也有一些人則以蘇聯、東歐共產主義的個人獨裁和急進政策失敗,認為是在歐洲社會所進行的「修正主義」(rivisionism)的「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 -- 1865年拉薩爾(Lassale, Ferdinand, 1825~1864)派社會主義最早使用這個名辭,後來1869年馬克思派相繼使用了「社會民主主義勞動黨」),及「民主社會主義」(democratic socialism--19世紀末,提倡修正主義的柏恩斯坦〔Bernstein, Edward,1850~1932〕)開始使用這個名辭)才有現實性、可行性的根據。

那麼,社會主義理論基礎的「馬克思經濟學」,今後是否仍舊會發揮其原來的效用嗎?

「歷來的許許多多所謂馬克思主義者,乃從馬克思著作裡頭任意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部份來說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甚至拿來反對其他不同於自己的馬克思學說解釋者。這種偏向,常常被當做是信奉馬克思主義者當然的權利」(Galbraith, J.K., The Age of Uncertainty)。Galbraith(加爾布雷斯)在該著作也說過︰1883年馬克思臨終時,恩格思(Engels,Friedich, 1820~95)在他身邊。從此在歷史上,自穆罕默德(Mahomet Muhammand, 571~632, 回教始祖)以來,去世後尚能維持其影響力的人物,只有馬克思一個人」。實際上,沒有像Karl Marx(1818~83)這樣在後世被解釋為各種各樣,而且仍然具有影響力所以頗受爭論的社會科學者。

高橋正雄教授(參考P.68)說︰「馬克思全集是馬克斯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著作。然而,連這個馬克思全集都不知道有否讀過之輩,卻自稱為馬克思主義者,這種人是多得不可勝數。所以,必須把「馬克思全集」和所謂「馬克思主義者」分開來看,不然,會大失所望。不但是在現實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全集本身也相當複雜而不單純。譬如說,青年馬克思(1848年,30歲)所著的「共產黨宣言」,和他完全成熟的人生後半所撰寫的馬克思思想集大成的「資本論」,二者在內容上就有大幅的不同。結果,對於「馬克思全集」的解釋也因人而產生各種不同的傾向。然而馬克思所提出的「社會主義社會」的藍圖不太明確也是一個問題。特別在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理論,關於私有刖的問題,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商品經濟、貨幣的存廢問題等,都沒有很明確的結論。所以,現實的社會主義「體制」的蘇聯型社會主義所帶有的機械性、硬性、不效率性,或者抑壓政治自由等問題,大半起因於馬克思社會主義藍圖的不明確。那麼,基於「馬克思思想」的不單純,由於此次「蘇聯型社會主義體制失敗」,馬克思思想就喪失了其對未來的「先見性」(tranzendentale Apperzeption)了嗎?

雖然有了這些缺陷,但是,馬克思經濟學對於未來的展望,仍然是充分有效的,其理論基礎仍然存在而且屹立不搖。

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之際,雖然把資本主義的「否定」(negative)面認為觀察的焦點,但是同時也重視著其「肯定」(Positive)面,即資本主義的「強韌性」(tough)的一面。也就是說,馬克思經濟學,不但對於資本主義的矛盾有所批判,對於資本主義的調和面也給予應有的剖析。這點(全面的抽出資本主義特質),也就是馬克思經濟學比其他的經濟學說先進的所以然,也就是馬克思經濟學能續存的原由」。

「學習馬克思經濟學最容易瞭解資本主義的特質。這點是馬克思經濟學者覺得最得意的地方。馬克思經濟學者另一個的好處,就是能夠確實的認識到資本主義所產生的勞動過程商品經濟化(把人的勞動力當做商品=物品來交易)、也能深刻的看到勞動力的商品化造成人性的「疏離」(alienation, Entzremdung, 即人性漸漸被廢滅)」(東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山口重克講述)。馬克思經濟學的根底,擁有在所謂「近代經濟學」(modern economics,以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90),李嘉圖(Ricardo David, 1772~1823)為始祖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古典派經濟學」傳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由英國的凱因斯(Keynes, J.M. 1883~1946)的「國家計劃、完全就職、福利政策、金融操作」為主要政策的所謂「凱因斯理論」所繼承,第2次大戰後,再由美國的撒沐爾遜(Samuelson, P.A.,1915~)接棒的近代的資本主義經濟學主流)的市場分析論所缺欠的「人性」「社會關係」等觀點,所以能「總體」(Totalitat)的理解資本主義。

「馬克思經濟學」,如上所述,經常對資本主義是擁有「悲觀」(pessimistic)的看法,相反的,對社會主義是懷著「樂觀」(optimistic)的展望。

那麼,馬克思經濟學,真正還存有著能透視或主導21世紀人類社會的力量嗎?換言之,馬克思經濟學針對資本主義矛盾所指摘出來的問題,譬如︰導使資本主義生產下降的「利潤降低」,或「大眾窮亡化」,或者「恐慌發生」等因素,今後也必然會繼續發生嗎?

試看今日的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比勞動者工資更大的機械設備的投資而來高度化資本構成的結果,勞動者所產生的剩餘價值(被資本家剝削的部份)卻就相對的減少。資本的有機的構成高度化若能提高生產性,資本家的利潤也隨之會上昇,勞動者的雇傭、工資也會提高。這種現象,無論在所謂「混合經濟」(mixed economy,具有資本主義特質和社會主義特質的經濟制度,但這種用辭不太恰當),或所謂「修正資本主義」(revised capitalism),主張不變革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也能改良或修正貧困、失業等資本主義社會弊病的資本主義學說),都能看得見。因此,面對這種社會現實,若是還和過去同樣,機械的、教條的把「資本主義崩潰」的言論大放厥詞,是不合乎「馬克思」的精神、理論及方法論。

~~~~~~~~~~~~~~~~~~~~~~~~~
章  節:02.01.05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3:40
 章節主題:資本主義的疏離人性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一般來說,馬克思經濟學是可從兩個觀點來看資本主義問題。

一個是看「關於資本主義本身即市場經濟的客觀分析。再一個就是「探討資本主義發展去向的思想(Ideologie)領域」。

日本、帝京大學經濟學教授降旗節雄,即把上述的「思想領域」,再分為︰

⑴以「資本論」為基礎的資本主義一般均衡論

⑵「唯物史觀」的思想領域

⑶思想(Ideologie)的政治鬥爭。

一般人,大體把馬克思經濟學看做是以「資本主義的矛盾、崩壞」為思想前提,而來企圖革命或政治變革的理論。

然而,「蘇聯斯產主義」的失敗,一下子使一般人對社會主義的革命或政治變革發生了很大的疑問。所以,這種對社會主義革命產生不信任,同時發展為對馬克思經濟學本身的有效性的不信感。

舉個例子來說,對於資本主義的決定性矛盾即「恐慌」必然發生的看法,是否正確?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經濟本身必然發生恐慌而使之「崩壞」的馬克思這種看法,是否正確?關於這點,大部份的馬克思經濟學者都仍然表示「在資本主義經濟下恐慌必然發生」。特別是日本的學者,乃特別強調「尤其是經濟達成完全雇傭的地步,勞動枯竭且工資開始上昇的條件之下,信用機構倘若動搖,恐慌一下子就襲來」(東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山口重克講述),「恐慌雖然不一定一下子就引起革命,但是,發生『黑暗的禮拜一』(Black Monday,1987年1月19日,紐約的股票市場大暴跌瞬時波及於全世界),是必然有的」(高橋正雄、大內秀明、降旗節雄等教授講述)。

關於「資本主義的矛盾及其具體表現的『恐慌』以致崩潰」的分析,就是馬克思經濟學的理論核心。

然而,馬克思去世後,人類社會已經過了百餘年的歷史過程,在這歷史過程中,資本主義使之生產力再加一層的巨大化、強韌化。而且,資本主義本身也產生了一套政策性(人為的)彌補辦法,使其恐慌引起某些形態變化或進度慢性化、緩和化。即,1930年代世界大恐慌後,羅斯福(Roosevelt, F.D.=F.D.R., 美國第32代總統,1882~1945)的所謂「新政策」(New Deal)以來,資本主義先進諸國政府,為了進行所謂「社會自我救濟」(Salvation by society),繼續採取各種「對策」。到了現在,如從1975年發展為每年召開的「主要先進國首腦會議」(summit meeting)而決定防止擴大恐慌、防止通貨暴漲、安定外匯、失業對策、經濟成長、能源及原子能等問題,或者召開「五國財政部長會議」(G5= Group of five)而討論並修改國際通貨問題,或者1986年以來,及時召開「七國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會議」(G7=Group of seven)來解決緊急的國際或各國的通貨關係或經常交換經濟情報等,而想避免世界資本主義的動盪,企圖避免大恐慌的危險。

實際上,經過資本主義諸國家陣營的生產技術革新、凱因斯政策介入、國際上的政策協調、工會勢力增大、實施社會政策、實施新殖民政策等,第2次大戰以後的資本主義的體質,的確是有見到若干的變形和強韌化,使現代的資本主義較能應付自19世紀初葉以來的周期性經濟大恐慌。

但是,重要的,是如何的伸長生產力,如何的採取政策上的彌補協調,如何的發展技術或政策等,招來資本主義不太像19世紀馬克思所想那樣容易的發展為大恐慌以至體制崩潰,然而,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及其具體表現的恐慌(即資本主義崩潰的原因)是今後仍會存在,而且能變成更為深刻的,例如︰「呆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景氣停滯和物價上漲的兩個相反因素一起發生)是其一個例子。同時,先進資本諸國家間的金融政策修改或外匯協調(如召開 summit meeting, G5, G7等,到頭來,不過是把資本主義矛盾集中於後進國地區,嫁禍於殖民地國家的政策而已)。

同時,更要注視的,是在社會主義方面,即馬克思去世後的這百年以來,所謂世上的「馬克思主義者」,卻把馬克思內涵在其理論與實踐的「可能性」,變成不可動彈的狹隘化,機械化,教條化的教義體系(蘇聯、東歐的所謂社會主義體制的崩潰,不外是這種似是而非的馬克思主義的崩潰)。

現代社會主義的再一個問題,就是資本主義巨大化,人人的生活水準提高,所謂「富裕感」產生。但富裕感愈發展,人的主體性(subjectivity)就愈受到「疏離」,這是因為勞動與人本身更加受到資本的控制所使然。這樣的情況深刻下去,就可能導致人性的毀滅和生活下降、道德頹廢。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的巨大化、強韌化,是以人及人性隸屬於非人格的「資本」為代價而得來的。這個問題,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以「人的勞動力的商品化」論述,並為了解決這個「人性疏離」的矛盾,才找到「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

~~~~~~~~~~~~~~~~~~~~~~~~~
章  節:02.01.06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3:45
 章節主題:資本主義發展與馬克思、恩格思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古典派經濟學創始者亞當史密斯(1723~1790),是活在18世紀資本主義勃然成長,將以英國「產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industrielle Revolution, 1760~1830年代)為跳板,由「手工業工廠制」(manufacture)轉化為「資本主義機械大工業」(great industry, grosse industrie)階段的過渡時期。史密斯認為資本的利潤追求、資本積蓄及自由競爭,才是新時代(市民社會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關鍵。所以,他主張個人經濟活動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和「國家不干涉論」(polis state, freiheit von staate, 排除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涉,所謂「夜警國家」)。就是說,國家必須保障資本主義能順利發展的自由,同時,極力反對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桎梏的「封建制」(feudalism, feudalismus)殘餘勢力及「重商主義」(merchantilism,絕對王權、貴族及大商人所推行的商業資本原始積蓄)的特權勢力。

從亞當史密斯的資本主義初期時代算起,經過了一百年之後,馬克思(1818~1883)、恩格思(1820~1895),乃基於「辯證法唯物論」(dialectical materialism, dialektischer Materialismus)的哲學原理,創始了「社會主義經濟學」(「馬克思經濟學」)。然而,馬克思、恩格思所生存的19世紀年代(德國哲學上18世紀以來的所謂 "Sturm und Drang"〔疾風怒濤〕後期,編者按:台灣多翻譯作狂飆運動),是百年發展下來的資本主義生產體制在論理上、歷史上,已在西歐近代民族諸國家間(尤其在英國)發展到成熟的高度階段。資本主義生產體制不但以「商品」的生產為資本家致富(資本再生產、資本增殖)的手段,同時也把人的「勞動力」商品化,並以「商品交換法則」使用於勞動者身上,而來剝削其勞動成果。其結果,一方面造成擁有龐大資本的資本家階級,同時在另一方面,則造成了由失業、貧困、疾病、社會腐敗及人性疏離所圍繞的勞動者階級。並且資本家階級乃壟斷了該體制內的「國家權力」(擁有軍隊、警察、法院、牢獄及斷頭台等制度和機關)和「分配財富的權利」,而成為統治階級。所以,所謂「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在實際上,不外是基於資本主義體制內的統治階級即資本家階級的利益而已。反而勞動者階級卻被拒絕參加自國政治,並被排除於分享國家財富之外,換言之,勞動者階級卻被排擠於「國民」之外。當時,英國維多利亞王朝的議會政治家狄斯拉累(Disraeli Benjamin, 1804~81),即把勞動者階級的這種處境說成「兩種階級」,說穿了,即是形成了『兩種國民』(two nations)」。因此,勞動者階級在這種悲慘的資本主義體制下,逐漸領悟了自已的「階級意識」(klasse fur sich),因而發展為勞動者階級的「國際團結思想」(international solidarity),所謂「勞動者沒有祖國」就是據此而言的。上述的資本主義體制成熟期,在英國是1832~67年,法國是1830~48年,德國的資本主義發展較後進,雖然自由主義曾排除王朝的絕對主義,然而在1880年代自由主義卻曇花一現,到了19世紀末葉--20世紀初,才在帝政下資本主義化才上軌道。

然而,歐美資本主義從19世紀中葉開始,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在國內轉化為所謂「金融寡頭獨佔資本主義」階段之後,資本主義生產愈發展,資本集中獨佔就愈巨大化,反而國內市場卻愈趨狹隘化,並且,過剩資本遽增,資本利潤率降低,經濟恐慌縮短其周期間隔及經濟危機深刻化,同時在另一方面,階級對立愈來愈尖銳化起來,社會主義運動頻繁且激烈等,所以資本主義體制終於呈現著岌岌可危的末期狀態。此時,馬克思認為這就是不可避免的「社會革命」將要到來,而說︰「資本家階級在初使用於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革命),現在卻反過來將其槍口對準資本家階級本身。資本家階級不但是製造了這個必會帶來滅亡的武器,還造成能使用這個武器的一群人--就是近代的勞動者,即,勞動者階級」(「共產黨宣言」--馬恩全集青木日譯版4卷,)後來恩格思也說過︰「資本主義生產,卻引起本身的沒落」(Die Kapitalistische Produktion erzeugt ihren eigenen Untergang -- 1892年9月22日恩格思給Danielson, F.N.的信)。

當然,從18世紀亞當史密斯的時代以來,自由主義的原理對於西歐資本主義體制下的社會生產諸力的發展是擁有很大的效能。事實上,隨著西歐歷史的進展,資本主義生產諸力是達成飛躍的發展。然而,這時期的自由放任體制,後來卻變成生產諸力發展的障礙,結果,竟由新的社會構造所取代。即,從19世紀中葉(馬克思去世的前後時代),由於生產諸力愈來愈擴大,西歐市場也愈成為狹隘化,所以西歐諸國資本家階級乃不得不在西歐社會圈之外覓尋別的市場(尤其是投資市場)。這種所謂「新」的市場,只有在未開發的亞洲、非洲等地才有可能尋求得到。因此,19世紀後半的西歐資本主義諸國家,為了解除自國資本主義體制的危機並進而擴大其發展,即把其國家的政治機能擴大化,同時從自由主義體制轉化為帝國主義體制,而來進行殖民地分割,或資本主義諸國間的武裝對立等。因為這樣,所以自此之後若是仍然將勞動者階級大眾排除自國的國家圈外,對於將要遂行的帝國主義政策必然產生很大的障礙,因此,各國統治階級即資本家階級,為了獲得勞動者階級大眾對自國帝國主義政策的支持,乃把從殖民地掠奪或剝削得來的部份財富分配於勞動者階級大眾。同時在政治上,也給予勞動者階級大眾一定的選舉權。勞動者階級因此便在經濟上受到生活水準的最低保障,在政治上也獲得參與國政的機會,也就是說,勞動者已成為「國家」的成員了,已有了「祖國」了。

當然,這些生活上和社會上的遽變給予勞動者在階級意識上是很大的衝擊。從此,勞動者階級乃逐漸提高對「國家」的歸屬意識,並把「國民團結」(民族團結)逐漸擱在「階級團結」之上,其政治立場終於由「社會革命」(social revolution),轉化於「社會改良主義」(social reformism)的方向去。勞動者階級原先所有的「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也趨向脆弱化以至崩潰,並由「民族主義」(nationalism)所取代。屬於近代概念的所謂「民族主義」,本來就好比兩刃之劍,它擁有兩個相反的屬性,一側面是志向獨立、解放、進步、民主、革命的思想與行動,另一側面則意味著抑壓、侵略、反動、專制、反革命的意圖與行動。19世紀末葉開始的帝國主義性歐洲資本主義諸國的「民族主義」,當然是屬於後者的侵略的民族主義。相反的,在亞洲、非洲各地區的殖民地,卻和西歐資本主義諸國形成了新的統治階級(即剝削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即被剝削階級)的「國際性」階級關係。換言之,歷來在西歐諸國內的階級對立已由所謂「國際性」(帝國主義諸國與殖民地的剝削關係)階級對立所取代,所以,具有國際性階級鬥爭的「殖民地解放革命鬥爭」「民族解放革命鬥爭」乃成為「世界資本主義體制」上的主要矛盾關係。不用說,殖民地解放鬥爭的理念的「民族主義」,當然是上述民族主義兩個屬性之中的前者,即解放的、進步的、革命的、理直氣壯的。而且,這種對於殖民地的割據、抑壓、掠奪及剝削,竟使西歐先進資本主義諸國不但能避免其資本主義體制的危機和崩潰,也能導致資本主義更加擴大的發展並穩定其「世界資本主義體制」,同時在其西歐本國也起了緩和自國內階級對立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西歐先進資本主義諸國家轉化為「帝國主義」而救濟了自國資本主義崩潰的過程,若在歷史事實裡看來,以英國為例,帝國主業政策是開始於1870年代後半至1880年代。此時,國內的勞動者階級的階級鬥爭,即以1867年獲得選舉權為重要契機而逐漸激烈化。繼之,基於國際政治(殖民地爭奪戰)緊張和英國工黨崛起,到了1914年第1次大戰爆發,勞動者階級才爭取到廣泛的社會改良政策。同時,由於從殖民地流入本國巨大的所謂「利潤」,勞動者階級的生活水準才更加上昇,因而英國勞動者階級在世界上,終於成為所謂「勞動貴族」(Labour aristo-crat)。相反的,在德國,到了俾斯麥首相(Bismarck, Otto Edward Leo-pold von, 1815~98)時代的最後10年間,即1880年代,自由主義被放棄之後,「社會保障制度」(social security system, sozialversicherun-gawesen)才和帝國主義政策同時受到採用。就是說,「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同盟,是從俾斯麥時代開始」 (Carr, Edward Hallett, Nationalism and after, 1945)。但在另一方面,到第一次大戰爆發的40年間,「第2國際」(Second International, 1889~1914)的核心存在的「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he Partei Deutschlands=SPD, 1863~),卻逐漸染化了改良主義性民族主義色彩,而在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其多數派都傾向於戰爭。戰後,這些多數派雖然樹立了共和國,但全然沒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意圖,他們在勞動者階級壓倒多數支持下,竟然和「斯巴達卡斯團」(Spartakusbund,共產主義派)分裂。這種改良主義派社會民主主義和少數派共產主義政黨的對立或分裂,在第1次大戰後以來的西歐資本主義諸國是極普遍的現象。從此,世界資本主業境內的「階級解放革命鬥爭」的中心已不在西歐社會諸國,而轉移於遭到帝國主義侵略的亞、非、拉殖民地的「國際階級鬥爭」(和「民族解放革命鬥爭」表裡一體)。

馬克思主義在當初,是和1848年西歐各地革命發生與資本主義稱霸世界(此時所謂「世界」,大體上是指西歐世界)同時期出現於西歐社會,其後,長期構成著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大潮流。馬克思主義的創始者馬克思(1818~1883),是生於德意志西部的古都市托利爾(Trier)的猶太人律師的富裕家庭。恩格思(1820~95)則是德國萊茵州(Rhein)巴爾門市(Barmein)紡織工廠主之子。

馬克思畢業於波昂(Bonn)大學與柏林(Berlin)大學。1842年就任「萊茵新聞」主編。此時才和投稿者的恩格思相識。馬克思在1843年辭職萊茵新聞而移往巴黎(Paris)。在巴黎時才放棄黑格爾(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的「觀念論辯證法哲學」,而開始進入自己的思想形成的路程。恩格思則在英國親眼看到勞動者的悲慘境遇之後才趨向「共產主義」,他在 1844年8月至巴黎訪問馬克思,從此兩人乃思想一致心意相投,開始構築共產主義的新理論而成為終生的革命同志。

馬克思、恩格思最初組成的革命運動組織,是1846年8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bruxelles)的「共產主義通信委員會」。翌年1847年5月1日,又在倫敦(London),組成「共產主義者同盟」(Bund der Kommunisten, 1853年解散)。恩格思在此時撰寫其綱領草案的「共產主義原理」(Grundsatze des kommunismus),但在此時沒有發表(1914年才由柏恩斯坦出版於柏林)。當時基於同盟的委托,馬克思、恩格思在1848年共同寫了「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 Partei),當做同盟的綱領。

1848 年4月,馬克思、恩格思由巴黎返回德國參加「三月革命」,1849年8月馬克思亡命於倫敦,11月恩格思也亡命倫敦。從此時以後,馬克思乃一直居住於倫敦而未曾離開過英國。恩格思則移住於曼徹斯特(Manchester),從事於家業的工廠經營,並終生幫助馬克思的生活與研究。馬克思乃在1867年出版「資本論」第1卷,而第2卷、第3卷則在馬克思去世(1883)後,由恩格思編集完成出版(第2卷1885年,第3卷1894年)。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說明了資本主義在西歐世界史的成立過程,並指出︰

①資本家階級在西歐世界的變革過程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今後也將繼續扮演。

②資本家階級破壞了封建、家長制關係,為資本主義發展開闢大道。

③資本家階級透過西歐世界市場,給予資本主義諸國家的生產和消費世界主義化,資本家階級也以自己的社會形態為典型而創造了西歐世界。

④資本家階級使農村屈服於都市的支配。

⑤資本家階級將原本分散的生產手段所有及人口集中於都市。

⑥資本家階級造出比過去世代的總數量更大規模的生產諸力,等等

(「共產黨宣言」--馬恩全集日譯大月版,第4卷)。

以上都是馬克思、恩格思對於歷史與社會很正確的認識,也是一種對於未來的明確的預測。馬、恩兩人在另一方面,把勞動者階級認為是資本家階級的「掘墓人」。馬克思終於在「資本論」,指出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內的運動法則和基本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所有權私有化與生產社會化的矛盾,資本家階級和勞動者階級的階級矛盾),結論則為資本主義的末日和社會主義到來的歷史必然性。

「勞動者沒有祖國」「勞動者除了被纏在身上的伽鎖之外,再也沒有可喪失的其他東西」「勞動者將要君臨於世界,萬國勞動者團結起來吧!」這樣,把革命與社會主義推廣於西歐世界,最終將推廣於全世界。這一點就是馬克思理論最大的吸引力。

馬克思同時以「唯物史觀」(「史的唯物論」,historicsher Materialismus)的原始共同制、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制,及物質生活上的生產諸力和生產諸關係的矛盾律來說明人類史上體制轉化的基本理論,而來說明如從封建制必然轉化於資本主義制,資本主義制將會轉化為社會主義制,皆是人類史上的必然性。所以,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的「資本論」(Das kapital),乃成為馬克思思想的最大的成果,也就是馬克思經濟學的集大成。馬克思雖然完成了「剩餘價值學說史」(Thorien uber den Mehrwent),但是他並不強調或絕對化所謂「勞資關係的非妥協性」(這點在後代都遭到誤解)。馬克思從此才產生了徹底、激烈、緊急的「革命理論」。

由於有了這種全貌的馬克思思想(雖然還存有共產主義的空想性和社會主義的抽象性),到了第1次大戰後,才拓殖了推翻帝俄的「無產革命」。但是,「社會主義」在歷史上通常可區分為「思想」「運動」「體制」的三個革命過程,然而,馬克思、恩格思在世之時,兩人所從事的是思想和運動的前兩個階段。他們在資本主義逢著危機的時代,尚未看到西歐資本主義從1880年代開始突破西歐市場狹隘化而在亞、非地區激烈從事殖民地割據來使資本主義借尸還魂、起死回生的歷史階段,所以他們相信資本主義以此告終而頻喊「現在是革命的前夜」,沒有強調「資本主義未來的生產強韌性」。由於馬克思、恩格思沒看到後來列寧、斯大林在「體制」上的革命實踐,所以也不可能看到蘇聯「國家社會主義」的一黨、一個人的強權法西斯支配或社會主義諸國家間的武力衝突竟使20世紀的社會主義和馬克思原理所重視的革命理想即「人性解放」「國家消失」產生了很嚴重的乖離,終於失敗於蘇聯、東歐等共產主義諸國家的現代史階段。

~~~~~~~~~~~~~~~~~~~~~~~~~
章  節:02.02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3:49
 章節主題: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社會主義」(socialism)這句名辭,若以柯爾(Cole G.D.H., 1889~1959,英國的社會學者,經濟學者)的敘述,最初是出現於義大利1803年的出版物。當然,在當時所說的意思是和後來完全不同。

以現行的意思的「社會主義」頭一次被使用的,是在1823年,歐文(Owen, Robert, 1771~1858,英國的著名初期社會主義者)的社會主義派社會主義機關誌 "Cooperative Magazine" (合作雜誌)裡頭。繼之,1827年,列羅(Leroue, Pierre, 1767~1874,法國的早期社會主義者,聖西蒙派的重要幹部),在聖西蒙(Saint-Simon, 1760~1825,法國的著名初期社會主義者)的機關誌 "Le Globe"(地球)上面,也使用了Socialisme,其後,從法、英、德急速推廣於全西歐世界。

當時所謂的「社會主義者」,主要是指著法國的聖西蒙派和傅立葉派(Fourier, F.M.C., 1772~1837,法國初期社會主義者),及英國的歐文派而言,並意味著︰「把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勞動大眾生活塗炭認為是最不正義、最不道德且最緊要的問題,為了拔掉其禍根即資本主義體制內的「競爭原理」(Principle of competition),必須以「合作原理」(theory of co-operation)取代之。特別是聖西蒙派乃最激烈的主張要廢除「財產繼承權」(inheritances)。傅立葉派主張要限制合作社出資者的分紅,並對財產要課以累進稅。歐文派主張要把資本利潤限制於一定的利率。這三派認為將來所要達成的社會新秩序,是以教育和說服的方法就能實限,所以,他們都反對以革命和階級鬥爭為社會改變的方法。

然而,從 1830的「七月革命」(Revolutionde Juillet,打倒法國復古王政的革命)以來的動亂中,在法國產生了「共產主義」(communisme)的新語。1840年代以後,人人都把這句新語和socialisme一起使用。"communisme",含有兩種意思,即︰commune(公社)和communaute(共有)。當時的卡貝(Cabet, Etinne)及其一派,就被稱為是擁有communisme思想。有一些秘密結社(secret society)主張廢除階級和私有財產的政治團體,也被稱為共產主義者。但是,從當初,「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就被區別為兩種不一樣的政治思想。

馬克思、恩格思在初期,不使用「社會主義」,而自稱為「共產主義者」(kommunisten)。他們兩人所加盟的國際性勞動者姐織在第一屆成立大會,也定名為"Bund der kommunisten"(「共產主義者同盟」),馬克思、恩格思撰寫的其同盟綱領,稱為"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 Partei"(共營黨宣言))。如上所述,馬克思、恩格思的「馬克思主義」,是主張以革命方法而來終極的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從現在的資本主義制都化為共產主義制)。但是,馬克思、恩格思關於共產主義制(從現在的資本主義制轉化為共產主義制)。但是,馬克思、恩格思關於共產主義制(或社會主義制)的具體情況,卻沒有很明確的說明。若是看到下述的文章,就更加難解馬克思為何沒有詳細說明他所期望的理想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即:

「法國資本家階級能達成其所期望的體制,在18世紀以前,到底有了如何的法國人能先驗(a-priori)的,或者從其其一小部份來預測到?(沒有出過預言者。若是對未來的革命行動綱領在純理論上說出幻想性預言,就只有能使人人從現在的革命鬥爭逃避而已。關於世界末日漸漸迫近的一些預言,的確使原始基督教徒燃起了向羅馬帝國世界鬥爭的熱情,也給予他們勝利的自信。現有秩序(資本主義)的支配在眼前不可避免且不斷的在崩潰,大眾受到舊政府的亡靈挑撥所以更加掀起激情,生產手段也以巨大步調確實的發展著,等等——對於這些事實若有科學的洞察的話,那麼,當無產階級革命真正的爆發之瞬間,對直接的,當面的行動方式的保證,這樣就很夠了吧」(Marx. Engels. Werke. Bd. 35)。

事實上,「共產營宣言」曾簡短敘述了革命成功後的行動展開。即,勞動者階級必須利用其政治支配,逐漸奪取資本家階級的「資本」,集中一切生產工具於國家,而使生產諸力急遽發展。為了實行這種具體方策,對資本家生產關係進行「專制的干涉」,最後,必須實現「所有生產方式的變革」。所謂「具體方策」,馬克思即列舉了下述10項辦法。即:

①沒收土地、地租歸國庫。

②徵收強度的累進稅。

③廢止繼承權。

④沒收亡命者及叛變者的財產。

⑤由國確資本及獨佔性銀行,把信用集中於國家。

⑥集中一切運輸機關於國家。

⑦由國有工廠、生產工具增加、共同計劃而進行土地的耕地化和改良化。

⑧強制所有人民皆從事勞動,編成產業軍(Errichtung industrieller Armen)。

⑨結合農業與工業的經營,緩和都市和農村的對立。

⑩對一切兒童行免費公共教育,廢除如今日形態的兒童工廠勞動,使教育和物質生產相結合。

(「共產黨宣言」,國民文庫日譯本)

但是要注意的,就是上述馬克思、恩格思在初期主張之中,卻完全沒有提起「貨幣廢止問題」。這也可以說,馬克思關於這點相當曖昧模糊。

馬克思、恩格思認為由以上的10項方針,隨著生產更加發展,階級差別就會消失。生產一旦集中於「有組織的個人」的手中,公權力(國家)的政治性格也就會消失。勞動者階級若是廢除舊的生產關係(資本主義體制),就會廢除階級上對自己的支配。取代資本家社會就必然產生「協業體制」(Assoziation)。這樣一來,「各人的自由發展,就是萬人自由發展的條件」。以上就是馬克思、恩格思關於他們所想的「理想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或社會主義社會)說明的大概。

馬克思到了晚年——比較成熟的1875年(馬克思57歲),關於其「理想社會」,才在「格達綱領批判」(kritik des Gothaer Programms——「馬克思、恩格思全集」,大月書店日譯版),再次提起。然而,在此,馬克思基本上仍說得很少。他提出:「國家組織在共產主義社會裡,會遭到如何的轉變?」的問題。但是,答案照樣很簡單,只有:「關於這個問題,只能以科學找出答案」而已。

馬克思也談了「資本主義社會和共黨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在政治上的革命轉化」。他說這個時期的「國家」,是非使用「無產階級革命獨裁」不可。然而,馬克思對於「無產階級獨裁」的說明仍然是很抽象的。

馬克思在這個「格達綱領批判」裡,特別談到所謂「共產主義的兩個階段論」。他區別了「發展了的共產主義社會」和「剛產生的共產主義社會」。

關於後者,是「在所有的方面,即經濟上、道德上及精神上,都帶有其所延續的舊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母班」,是個個的生產者,「生產者給予社會和得自社會的物質是完全相等的」,即所謂「各盡所能,各取所得」。這就是所謂「革命後第一階段」的目標。這個「口號」(slogan),原來是馬克思從聖西蒙派的口號借來使用的。馬克思把這第一階段的目標,稱為是「在第一階段不可避免的『權利不平等』的缺陷」。

至於「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即最高度的第二階段,馬克思說明如下,即:「個人不再是從屬於分工的奴隸,精神勞動和肉體勞動不再有對立情況,勞動本身成為第一的欲求,隨著個人的全面發揮,生產力也擴大起來,公社的財富 湧,而後,此時,……社會才能標榜——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即,Jeder nachseinen Fahigkeiten, jedem nachseinen Bedurfnissen」。這個「口號」,也是向卡貝(Cabet, Etinne, 1788 ~ 1856,主張財產、教育等的平等,法國初期社會主義者)及路易布朗(Louis Blane, J.J.C., 1811~82,領導1848年「二月革命」的法國初期社會主義者)借用的。馬克思的「兩個階段論」,結合了當時的初期社會主義者的各種主張,但是,也指明了「第二階段」是很難以達成的,所以具資本主義因素的「第一階段」還得繼續存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資本主義的特點就是在於擴大生產力。在18、19世紀,西歐社會的生產力的確有重大發展,馬克思最大的優點,是能對資本主義社會、近代市民社會作敏銳的分析和批判,也在於以能強有力的急進主義政治主張和世界史的使命觀來鼓舞大家進行艱鉅的革命鬥爭。但是,馬克思最大的缺點,卻在於對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敘述過於簡短、抽象,致使後世所謂的「共產主義者」以似是而非的「假」馬克思主義大放厥辭,而禍害人類(如蘇聯、東歐、中共等)。然而,缺點反過來說,也可說是優點,由於馬克思,對共產主義(包括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說明不詳細且不具體,才造成改革現實的急進思想,而成為近代化革命的一股力量。

「空想的社會主義」(Utopian socialism, Utopie Sozialism)。恩格思在其著作「從空想至科學的社會主義發展」(Die Entwicklung des Sozialismus von der Utopie Zur Wissenschft, 1880)之中,即把馬克思、恩格思的「共產主義」即「第二階的論」,稱為「科學的社會主義」(scientific Socialism Wissenchaftlicher Soialismus),斯大林時代是稱為「科學的共產主義」,而把「第一階段論」稱為「空想的社會主義」,也稱為「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即將聖西蒙主義、傅立葉主義、歐文主義、卡貝主義等等馬克思、恩格思以前的「初期社會主義」及其他所謂「小資本階級社會主義」(petit-bourgeois socialisme)皆包括在內。

「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 Sozialdemocratie)這個名稱,本來是為對抗「無政府主義」(anarchism, Anarchismus)所產生。即,第二國際(1889-1914)時代的右派馬克思主義者組織了所謂「社會民主主義者」(social democrats)的黨,它在第一次大戰與俄國無產革命以後,放棄了馬克思主義革命方法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立場,而轉化為「(reformism, Reformismus),否認在勞動者運動上的暴力革命。這在英國又稱為meliorism。

「社會主義」(socialism, Sozialismus)和「共產主義」(communism, Kommunismus)。列寧在其著作「國家與革命」(TOCY凡ACTBO UPEBOJIIOIINR. 1918)中,才把「第一階段論」稱為「社會主義」,並巴「第二階段論」稱為「共產主義」。

但是,自從1917年蘇俄無產革命之後,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學界、報界等,都把蘇聯及其他共產主義國家稱為「共產主義者」(communist)或者「布爾塞維克」(Bolseviki),而不以「社會主義者」稱呼之(東洋都稱之為「社會主義者」較多)。相對的,把英、德、法及斯堪的那維亞(Scandinavia)等國,稱為「社會主義者」(socialist)或「社會民主主義者」(Social Democrat)。

「馬克思列寧主義」。1924年列寧死後,斯大林為了假借馬克思的理論和運動,及列寧的理論、運動、體制,而來實行他的法西斯個人獨裁,才開始使用這個名辭為他的招牌。

「殖民地社會的社會主義」。第1次大戰後,亞、非的殖民地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為了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殖民地鬥爭(民族鬥爭),在莫斯科的「第三國際」的支持下,而來反對「舊殖民主義」(政治統治、經濟剝削)。繼之,在第2次大戰結束後,殖民地民族達成「政治獨立」但在經濟上仍然受到帝國主義國家的支配(新殖民主義)。他們和民族主義相結合,建立具有民族解放或宗教色彩的社會主義運動。這些殖民地社會主義的共通特點是:

①思想上有從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思想)、社會民主主義、初期社會主義(Utopian socialism)等借來的各種綜合特性,

②戰略戰術上是和民族主義表裡一體

③有的也和宗教信仰密切聯繫。從1960年代以後,是成為所謂「南北問題」(North-South Problem)的一翼,在亞、非、拉的「第三世界」(third world)發展為對抗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急進運動。

「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原理,各國家、各民族應該都一樣。但是,各國家各民族所釀成的民族性格(國民性格)及其文化、傳統等,乃產生了革命的過程、性格、形態及進度上的特殊性和多樣性。其中,殖民地社會主義(階級關係具有國際性格)的民族解放的運動過程,必然的經過「革命之道」,才有可能達成終極目標。

~~~~~~~~~~~~~~~~~~~~~~~~~
章  節:02.03.01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28
 章節主題:馬克思原理和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的相異性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的原理及其實踐,在本質上,至今還不必更改,還可以涉及到多種方面,也還擁有無上的發展可能性。由於馬克思生存於19世紀,當然受到當時的社會和歷史所影響,但是,他的思想卻能超越這個時代,所以,他還是個能經得起反複檢討的大思想家。然而,馬克思去世後,經過百年的所謂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反而把馬克思的原理和實踐所含諸多可能性,局限狹隘的一個框框裡頭,使之成為某種「教義」(「聖典」,這是馬克思在世時最為厭惡的)。如今,為了檢驗馬克思在「現代」的意義,必須把馬克思理論和百年來所謂的「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截然分開,也要把其從「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的羅絆中解放出來。

馬克思死後所產生的「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質,一言蓋之,不過是所謂「生產中心主義」(經濟中心主義)而已。近代西歐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特質,也就是「市民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受到經濟(生產)的全面抵制,所以近代社會比任何都是屬於經濟中心(生產中心)的社會。因為是這樣,「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不但不能影響(克服)近代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尚且在其思想和實踐兩面都無形中受到近代資本主義社會日常的實踐及其所釀成的思想很深刻的影響。

當然,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及其經濟理論體系極為重視經濟(生產),尤其是集其理論之大成的「資本論」,乃針對資本主義經濟及其運動法則加以剖析,進而明確的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然而,當他分析、描寫資本主義社會(近現代社會)的「唯經濟中心主義」(唯生產中心主義)時,並未把經濟(生產)當做社會唯一的本質來贊揚。反之,馬克思不但不贊同經濟(生產)為社會生活的中心,而且徹底的警告世人必須防止因「生產(經濟)中心主義」(也就是資本中心主義)的一元化(monism, Monismus)而限制了人的自由和多樣的行為。

擁有19、20 世紀歷史經驗的現代人,都很厭惡生產(經濟)中心主義的「禁慾主義」(asceticism, Asketismus),也很反對因自我中心而來以暴力強制他人。無論是西歐資本主義或歷史的馬克思主義都一樣,兩者在思想(Ideologie)上所有的對立,不過是觀念性的(Verslellung, idea),本質(essence, Wesen)上,雙方都不過是以「生產中心主義」為本質而已。

把自然、人、物等一切物質包裝為商品、貨幣、資本的所謂經濟價值形成,並消滅所有的異質性和個體性,就是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行動模式,而這個行動的基本動力,乃是生產「技術主義」及把其特權化的左右派思想(Ideologie)的意識形態。所以批判這種主義、特權及思想的馬克思留給後世的這種貢獻,可說尚未消熄。尤其是馬克思死後才產生的「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使生產中心主義所釀成的暴力性和悲慘性百弊叢生之際,更需要馬克思原來的理論和實踐。

馬克思的經濟(學)批判,主要目的是要揭發「近代經濟」所醯成的「同質化」(homogenize)的欺瞞性,並揭露所謂「思想」(Ideologie)所隱蔽的社會現實若要建立人的自由、自立及尊嚴,並不是把萬人同質的平等化,而是要使各種各樣的才能,全在實踐中盡量發揮出來。妨害這種發揮的最大障礙,就是人的勞動力在近代(現代)經濟價值上遭到一元化、同質化所影響。為了打破勞動力的一元化、同質化,不但是要廢除以一元化、同質化為佳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解除一元化、同質化的「經濟構造」(economic mechanism, Okonomisher Methanismus),廢除由生產技術主義所糾纏的「勞動觀」(「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不過是把這種思想擴大而成的),同時重建勞動力之多元化,實為當務之急。恢復個人與集團兩面勞動力的世界,是關聯到消除支配近世的效率原則(efficiency)而建設穩定的社會生活的問題。明瞭「生產力上昇」絕對化的悲劇的現代人,已到達了要檢討對自然和人間的想法做法的時候了。當然改革勞動世界要緊,但是非先充實勞動世界,不可能改編整個的社會生活。馬克思理論的現代意義,誠是在於此。

~~~~~~~~~~~~~~~~~~~~~~~~~
章  節:02.03.02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29
 章節主題:新從屬理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去世後百餘年的今日,關於他在歷史上所扮演角色的議論愈來愈喧鬧。並且,時逢蘇聯、東歐共產諸國崩潰瓦解、中共國內形勢動盪不已,世界資本主義不景氣的情況之下,對馬克思經濟學鳴鼓而攻的聲調再高一層。但是,其批判的內容,仍然脫不了「世界革命的預測失敗!」,或者,「勞動者階級的貴族化保守化」等老問題。這些批判在今日仍然有傭俗的效果是不可否認的。但是,這些批判者若把這些批判自以為是學問上的挑戰,是難免言過其實,因為馬克思的研究和理論水準,可說已是高他人一級的。職如,「第三世界」的殖民地矛盾,確實是「現代危機」的重要契機之一,這點現已有目共睹。第三世界促使世界危機的深刻化,是遠超過能源危機或國際金融不安定等問題。並且,第三世界問題的背後,有了10億人口對於「絕對飢饑」和「資源枯瘠」的政治鬥爭。現代馬克思研究者、「第三世界論」(theory of third world),把第三世界問題在經濟學上,是先進國家(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強制後進國家實行「不等價交換」(exchange of non-equivalents, Austausch von Nicht-Aquivalenten,其結果是後進國的財富無限制的外流)所招來的趨勢。關於這點,馬克思在世中,已有了明確的預見。他在「資本論」第1卷已經敘述著:從西班牙開始的西歐諸國的殖民地支配,正是造成西歐資本主義發生的「原始積蓄」(primitive accumulation. Akkumulation ursprungliche,資本與勞動的原始積蓄)的一大條件。

但是,問題還在後頭,馬克思在「印度通信」(News from India,馬恩全集,大月書店日譯版,第12卷)敘述著,英國的支配乃促使印度解除其共同社會的停滯,而完遂了為生產力發展解除障礙的進步性使命。馬克思的本意是強調著印度人民必須掌握這個發展生產力。然而,對馬克思這一段的敘述卻被認為是在其他著作所出現的所謂「資本的文明化作用」的具體表現,所以成為許多馬克思研究者爭論的問題。其典型的擁護者瓦倫(Wallen, B.)卻把其認為是「帝國主義的進步的一面」。另一方面,批判馬克思的許多研究者的這種說法,則把其印度論認為是「肯定殖民地主義的」。小谷汪之(日本人馬克思研究者)乃詳細分析馬克思有關印度共同體的錯誤。這些批判,都是最近對馬克思歷史觀的發生史檢討的結果。

~~~~~~~~~~~~~~~~~~~~~~~~~
章  節:02.03.04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31
 章節主題:所謂「異端者」的復權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蘇聯、東歐轉瞬間崩潰之後,從來是受到斯大林主義徹底迫害的所謂「異端者」(heresy, Haresie),即,盧森堡(Luxemurg, Rosa. 1871-1919)、格拉姆齊(Gramsci, Antonio, 1891-1937),盧卡奇(Lukacs, Gyorgy, 1885-1971)、托洛茨基(Trotsky,Leon, 1877-1940)等各國的著名馬克思主義者的研究或著作復刊叢生,他們才從自稱為「正統派」的教條主義的咒縛解放出來,回復了受到後代的尊重和探究。

盧森堡是波蘭女性馬克思理論家及運動者,波蘭社會民主黨創始者。後來流亡瑞士,並取得德國國籍,1919年領導「斯巴達卡斯團」 (Spartakusbund,德國共產黨前身)的柏林暴動失敗之後,被捕遇害而橫死於革命戰場。她身背所謂「三苦」(出生在『俄國支配的波蘭』『猶太人』家庭,又是『女性』),所以具有廣泛且雄厚的社會主義理論涵養和豐富的鬥爭經驗。她對於任何「獨斷主張」(dogma)都加以嚴厲的批判,連馬克思本身,列寧等也不能例外。她特別厭惡列寧、斯大林的個人獨裁傾向。但是她也遭受所謂『正統派』時常謾罵為「修正主義者」「觀念論者」。蘇聯垮台的今日,一般馬克思研究者乃把她的主張和現代世界變革相結合,舉行研究會,或把其名著「資本積蓄論」(1913,青木文庫日本版),「經濟學入門」(1910,岩波文庫日本版),「書簡集——給友人的信」(論創社日本編版)等相繼復刻或新出版,而來供給大家參考。

格拉姆齊是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也擔任書記長,創刊「新秩序」(L'-ordine Nuovo,1919),1926年被捕,1937年出獄即去世。他以馬克思理論批判所謂「馬列主義者」的假冒性。蘇聯垮台後,一般對他的學說的關心才復活,研究會、出版物頻繁出現。最新的刊物有「格拉姆齊的世界」(勁草書房日本版)。他的現代意義,就是主張人的能動性精神可能改變歷史和社會。所以,現代的格拉姆齊研究者漸由環境問題或勞動運動和他的理論結合起來,採用了他的馬克思理論來做為剖析現代資主義的武器,並提出:「從馬克思出來,再超過馬克思而造成"Post Mark Economics"」。

盧卡奇是匈牙利的哲學者,文學家。自1933年居住莫斯科,研究馬克思文藝理論,1945年返國任教,1956年參加了匈牙利反蘇暴動,而被追放於羅馬尼亞。近年研究盧卡奇的學者不少。在日本也復刻了他批判第三國際的「歷史與階級意識」(1923,未來社日本版),「存在主義或馬克思主義?」(1948,岩波現代叢書日本版),其他,「青年歌德」(1948),「理性的破壞」(1954),等也是研究者所珍貴的盧卡奇的遺著。

托洛芝基是「真理報」(Pravda,1912創刊,蘇共機關紙)的創刊者,1917年俄國大革命後任國防委員而建立蘇俄紅軍,也任外交委員。1924年列寧死後,1929年就被斯大林追放於國外,1937年移住墨西哥,1940年創「第四國際」,同年遭斯大林的秘密警察(GPU)暗殺。他有名著「不斷革命論」(1929年)等著作很多。蘇聯崩潰後,在莫斯科的同志準備編版「托洛茨基全集」,各處也產生他的研究會。在日本,1990年以被暗殺50年紀念而成立了「托洛茨基研究所」,並復刻他的著作「不斷革命論」(河出書房「日本版」),「蘇聯向何處去?——遭判變的革命」(現代思潮社日本版),「俄國革命史」(1915,角川文庫)。Gorkin, Julian的「托洛茨基的暗殺」,也重新被復刻。Deutscher, Isaac(道依徹1907-1967,波蘭出身,英國的共產黨專家)著有「托洛茨基三部著作」(武裝的預言者托洛茨基,被追放的預言者托洛茨基,托洛茨基永久革命時代)也受到重視。

~~~~~~~~~~~~~~~~~~~~~~~~~
章  節:02.03.05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33
 章節主題:蘇聯、東歐失敗的經驗與今後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歷史哲學(唯物史觀),其重點大體有三,即,

「經濟生活是整個社會的基本」

「一切都得從現實出發」

「看問題要全面的,即論理的、歷史的」。

自從馬克思、恩格思創始「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革命運動)以來,已經過了一百餘年,其中,「社會主義革命」與「資本主義發展」,也隨著歷史現實與社會現實的變革而經過不小的變化。馬克思也曾說過:「社會真理有時空的制約」。所以,因為馬克思的基木原理雖然不變,但其理念缺陷及革命的方法、過程、進度等,也必然的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化。

關於蘇聯、東歐和中國共產黨等其他所謂「共產國家」今後必須改正的途徑,以下有了兩篇文章可以做為參考。即:

一個就是「民主的資本積蓄」(喀薩Kaser, Michall, 1926——英國、牛津大學蘇聯東歐革命研究所所長講述)。

「社會體制為何失敗?社會主義體制崩潰的歷史事實,反而證明了馬克思理論的正確性。馬克思曾經特別強調著非有經濟成功是不可能有政治的成功」。他看到19世紀資本主義的成功,是由階級關係所招來的。然而,社會主義導入蘇聯並在第2次大戰後導入東歐以來,在人的資源方面與科學技術方面,都做了令人不可想像的很大浪費。結果,明確的證實了在經濟上社會主義沒有成功之際,政治上的權力構造也隨之趨於崩潰。從此,使我們學到在目前的資本主義體制是能有效的使用經濟資源的唯一辦法。

但是,現在,純粹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地球上已經沒有存在。人類有的不過是加強國家權限或使經濟擁有計劃性的歷史而已。英國在第2次大戰後,主要是應國民的要求而進行了國有化計劃,但是沒有拋棄「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和「私有制」的兩大原則。這兩個原則現在乃成為西方產業制度最為重要的因素。

然而,東歐或舊東德,一下子就冒然採用這兩個原則的結果,竟然在社會上、經濟上引起很大混亂。原來,從完全國有制轉化為基於市場原理的資本主義體制,是不可避免的會引起嚴重的經濟蕭條和深刻的失業,同時,也會發生以掠奪來積蓄財富的資本主義問題。馬克思曾在言及資本原始積蓄過程之時,也指出這點弊病。的確,古時的資本家曾經從印度等殖民地掠奪財富而進行資本積蓄。然而,現在的東歐諸國正在努力於社會民主化,國民也對於平等、公平及有競爭機會的經濟體制抱著很大的關心。雖然有了擁有很多錢財的人,其錢財若不是以暴力手段(Mafia)或獨佔得來的,那麼,其資本主義轉化可說是有了成功。

薩佳(Thatcher)前英首相曾經進行了民營化與稅制改革,這是否削弱了所得再分配機能並擴大了社會的不公平?薩佳前首相是要縮小在經濟和社會之中的國家機能,才採取此種政策。並且,這也是當時的大部份人的想法。但是,雖然這樣子,但,並不是說在東歐也要以民間資本來取代國家支配。這個辦法是基於各國的社會情況和國民的意志才能決定」(東京。朝日新聞,1990年9月登載)。

再一個論文是「蘇聯的改革」。這個論文證實了「計劃經濟的弱點」(海爾布勒那〔Heilbroner, Robert L., Prof. at New School of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New York,經濟思想史學者〕),即︰

「蘇聯的經驗並不使社會主義思想趨於崩潰,但是它卻證實了計劃經濟的困難性和資本主義的有效性。換言之,蘇聯的失敗是在經年累月之中,證實了中央指令計劃經濟不是容易的,也不是有效果的。由此,拒絕資本主義體制下的不平等思想的社會主義並不崩潰,但是平等社會能以中央計劃達成的想法已是過於樂觀。那麼,計劃經濟失敗的原因何在?失敗是起因於官僚政治制度。也就是說,從上而下的命令方式,卻導使經濟墮落並且阻礙其發展。特別是特權階層不准廠長掌握實權,所以不能發揮其企業家精神。經濟力量的泉源的市場也被否認,所以產業陷於沒有競爭的寡佔狀態。

近來,蘇聯開始轉變為市場經濟,所以國民就不得不承受包括物價變動和失業危機的新生活方式。這是好似從封建社會轉化為資本主義般的,國民大眾必會為許多痛苦所困擾。例如東西德統一後的舊東德所遭到的大量失業,就是一個例子。

近來也有人主張必須以日本為蘇聯改革的樣本。日本經濟雖然把政府部門和民間部門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但是,日本的經濟制度是基於日本的文化特質而成的,所以,其制度不可能輕易的輸出於任何國家。

從世界資本主義來說,今後的資本主義,卻成為唯一具有現實性的生產方式。除了中國或印度之外,在我們眼前的都是各種形態的資本主義而已。例如,瑞典型、日本型、德國型、美國型等,特別是美歐日展開了激烈競爭。但是,到了不久的將來,資本主義必會透過環境問題和技術發展而開始變化,比如能源部門歸國家管理,或者生產的主體由小規模的合作社(公社)取代等情況必然發生(這不外是意味著到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入口)」(東京產業經濟新聞,1990年10月登載)。

~~~~~~~~~~~~~~~~~~~~~~~~~
章  節:02.04.01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34
 章節主題:「論理的」方法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在「資本論」敘述著︰

「當然,敘述方法必須和研究方法截然分開。研究,要把素材(matter, Stoff)仔細瞭解而使其成為自己的東西,必須分析其相異性的發展形態而來認識其內在的(immanence,Immanenz)紐帶(連繫)。這個工作完成之後,才能把其根據現實來敘述。若是這件工作完成之後,這個素材若是當做觀念(idea, Idee)使之再次表現的話,這樣,好像是處理先驗性(a-priori)的被構成的東西了吧」(「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第1卷,P.31)

萬人皆知,經濟學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的學問。在我們面前,有了樣樣色色的所謂「經濟」現象。這些現象其實是尚不能夠說成是「經濟」,只有是慣例上,這樣的被稱為「經濟」而已。這些現象,是從我們的「意識」(consciousness, Rewksstsein)獨立著的客觀存在。我們起先就是想要認識這些客觀存在。

如此,所謂「經濟」的諸現象,例如,商品、貨幣、銀行、工廠、企業、勞動、工資、利息、利潤等等的這些現象,我們將要詳細的一一把其分析。我們就是要把這些諸現象所能成立的諸條件,諸現象的相異性(difference, verschieden)和同一性(principle of identity, Identifizierung),及這些諸現象的相互作用(reciprocal action, Wechselwirkung)等加以研究。這樣,經過諸研究之後,我們企圖要探討諸現象之間的「統一性」(unity, Einheit)。

凡在一切社會現象之間,當然是一定有其統一性。但是,這種現象的統一性是必然成立於諸相異性之間。然而,這種「相異性」,是存在於社會諸現象之間的各種變化之中,必然是透過辨證法的(dialectical, dialektischer)發展而成立著。此時,我們所看到的一定的諸現象間的相異性(變化性),同時也就是能看到諸現象的統一性。這個「統一性」,不外是諸現象所構成的所謂「經濟」的本質。

如此,對於社會諸現象的詳細的研究,竟然使你終極的發現到什麼是這些社會諸現象的「統一性」。並且,最後可以徹底追求這個統一性本身的特質。現在所說的是在一切經濟現象一般都具有的統一性,所以最為抽象且單純的性格。但是,我們若是一旦能成功的瞭解這個抽象且單純的統一性,我們就能以此為出發點,把一切的社會現象不是分散的,而是當做互相關連的,互相結合的統一物來看。也就是說,即以這些現象的「內面紐帶(關連)」,把好比魚網般的互相密切相結合的諸現象當做「經濟」,就是當做「統一的全體」(united whole, Einheiten Ganze)來理解。這樣,從前是以紛雜的一大堆「素材」排在眼前的經濟諸現象,現已基於客觀存在的內面的統一性,即統一的全體重新出現於我們的「觀念」上面。從此,我們才能得到關於「經濟」的知識體系。

你當要敘述這種知識的體系之時,你就不能以混混沌沌的(沒有統一的)事實積累的混合物為出發點,如果不這樣,你就不能捕捉到這些事物的體系,以致不能正確的說明這些諸現象。

說明事物的工作,不外是要明確化諸現象間的相互關係,及統一這些諸現象的原理。所以,由此,並不是要知道分散的,沒有相關連的諸現象,而是要站在同一的基本的「運動法則」來理解這些現象。因此,其組織乃成為一個體系。因為是這樣,所以像這樣有體系的敘述,「看起來……好像是要處理先驗的(a-priori)被構成的事物般的……」(「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第1卷,P.31)。

馬克思在他的「經濟學批判」(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序說之中說︰

「從實體(substance, substanz)的,具體的(concrete, Konkret)的事物開始,就是說,從現實(actuality, Wirklichkeit)的前提開始。例如在經濟學的研究,從全體社會生產行為之基礎開始,若是意味著從其主體(subjectivity, Subjektivitat)的人口開始,看起來這樣做好像很正確。然而,若是把其再挖深一層來觀察,就能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譬如說,若從人口除去其所能構成著的諸階級,就不過是一個抽象(觀念)而已。這些諸階級也同樣,若不知道成為其基礎的工資勞動(wage labour, Lohnarbeit)、資本等等諸要素,也是一個空話。工資勞動、資本等等是以交換、分工、價格等等為前提才能存在(人是要活著,人是成群才能續存,所以「人是社會的動物」,光算其人數,不可能知道人的本質)。例如,資本若是缺欠工資勞動,乃是等於『無』,若是缺欠價值、貨幣、價格等,也是等於『無』(不可能存在)。所以,你倘若直接從人口研究開始,這不過是全體的混混沌沌的一種「表象」(idea=presentation. Vorstellung)而已。你必須更加詳細的規定之(規定「人口」的種種社會分類),並加以分析,而來逐漸獲得更為單純的諸概念。也就是說,從表象的,具體的事物(現象)進到最簡單的抽象現象,進而一定必能達到更加單純的諸規定。從此,才能再開始前後重複的研究問題,最後,才能重新認識人口的問題」(馬克思「經濟學批判」,岩波文庫日譯版,P.311-312)。

換言之,我們研究社會科學,必須從直接所碰到具體的諸現象挖深到抽象的根底而到達最單純,最抽象的諸規定(=限定,determination, Bestimmung),從此,再繼續進行向上的研究,這樣,最後才能再回歸於從此出發時的具體現象。當然,回歸後的我們對具體現象的認識,已不是當初所碰到時的粗淺的認識了。

總之,當我們要研究「經濟」之際,

①首先要收集其諸現象(商品、貨幣、銀行、工廠、市場、勞動、工具、材料、工資、利息、利潤等等)

②研究各現象成立的諸條件

③找出其中所派生(derivation, Ableitung)的現象

④區別其「異質性」和「同一性」

⑤觀察這些諸現象的「相互關係」

⑥透過辨證法而發現諸現象的「統一性」

⑦從其統一性能看到這些諸現象的必然性(contingency, Zufslligkeit)、法則性(law, Gesetzlichkeit)

⑧認識諸現象的「體系」(system, System)即認識其「全體現象統一的基本運動法則」(階級關係)

⑨再回歸於原來的具體諸現象(商品、貨幣……)

⑩認識這些諸現象及其全體和這些諸現象在全體之內的

「定位」(position, Lagcempfindung)與

「特質」(Characteristic, Besonderheit)。

因此,若不知道諸現象統一的運動法則,就不可能知道,商品、貨幣……諸現象的「特質及其在全體所佔地位,即不能理解「經濟」。

以上就是所謂「論理的」科學研究方法。

~~~~~~~~~~~~~~~~~~~~~~~~~
章  節:02.04.02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36
 章節主題:「歷史的」方法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今日所謂的「經濟學」,或者「理論經濟學」,不外是進行「近世市民社會的理論分析」(恩格思)。馬克思也敘述過︰「資本論」的終極目標是「要明確化近世社會的經濟的運動法則」。換言之,「現實的資本主義,要求大家要理解其經濟的運動法則(發展法則)」。

馬克思給庫格爾曼(Kugelmann, Ludwig, 1828-1872,醫師,民主主義者,獲得馬、恩很深的信賴)的信中所說︰「對於有必要證明價值概念的問題必須多發言,這是關於問題的性質與其科學方法都完全無知所招來。不必說一年,只有數個禮拜,若是在此間停止勞動,那麼其國民盡會滅亡,這種情況連小孩都知道。同樣的,為了擁有能應付個個慾望的生產物的量,必須有各各一定的社會總勞動量,這點也眾人皆知。如此,社會勞動有一定比率來分配的必要性,絕不是由社會生產的一定形態所能解決,只有改變其出現方法(表現方法)才能解決,這點也是自明之理。原來,自然法則(natural law, Naturrecht--基於自然、社會、人的本性所發生的法則或規範,而不是由習慣、立法等人為所造出來的法律),是不可能毀滅。在歷史上的種種形態之中可能變化的,只是這些法則(自然法則)所貫徹的形態而已。並且,社會勞動的關連性在以個個人的勞動生產物的私的交換(private exchange, privat Austausch)為其特質的這種社會狀態之下,也就是社會勞動的一定比率的分配所貫徹著的形態之下,才能產生這些生產物的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 Tauschwert)。把價值法則如何的貫徹的狀況逐一明確化,才是科學」(大月書店日譯版,第32卷,P.454)。

馬克思屢屢以「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而來批判不理解「歷史的重要性」,同時,表示關於和自然法則有區別的歷史法則(historical law, historische Gesetzlichkeit)的基本看法。並且,他更認真的強調著︰「歷史的實踐,不外是人向自然所做的勞動」。

馬克思,一方面把自然和社會區別,同時在另一方面則認為兩者是一個統一物。他進而認為這兩者統一的基本上的成立,是由勞動所招來。也就是說,非從自然獲得素材(財富),社會是無法續存和發展。勞動,是把自然和社會相結合的紐扣。所以,為了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為滿足個個的需要,必須這樣的處理其社會的總勞動是當然的,是應該的。並且,把這個社會總勞動根據其社會的需要必須分配於各生產部門,也是當然的。這種情況,並不為了社會形態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有了社會的存在,這樣做是不可或缺的必需條件。這點就是屬於社會續存的「自然法則」。即,不管是古代社會,或中世紀社會,或資本主義社會,或者是社會主義社會,無論什麼社會都非有這種情況不可。

譬如說,在社會主義社會,為了滿足社會的總慾望,是由社會的中心機關有計劃的確保和分配這個總勞動。所以,生產手段(means of production, Produktions mittel)、材料和工具必須由整個社會來共有。

但是,在商品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是基於私有財產制和社會分工來進行社會生產。在此商品社會,由於生產手段是私有制(private ownership, privatvbesitz),所以各成員,沒有隨著全社會的意志從事生產,而是服從各個人的意志來進行生產。同時在另一方面,各生產者都進行著社會分工(division of labour, Teilung der Arbeit),所以其生產品並不是要滿足自己的需要,他自己的需要卻得依靠他人的生產物。也就是說,自己生產他人所需,自己所需要卻由他人生產。他們是除了互相交換自己的生產物之外,沒有其他能滿足各自的慾望的辦法。並且,各人都認為使生產物交換對自己最有利時,才互相競爭(competition, Konturrenz)而進行交換。

在這種社會,生產物的交換就成為重要的問題。同時,生產物也成為「商品」(commodity, Ware)。非透過「交換」(exchange, Austausch),生產物無法交給需要者手中。也就是說,和在計劃經濟的社會生產物分配由中心機關的有計劃的決定相反,在社會分工和私有制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物是由生產者的自由意志決定交換,交給需要這個生產物的社會成員。生產是商品生產,是在私有財產制的基礎上獨自進行著,也是當做個別成員的私事而孤立的進行。各人要生產多少,要生產什麼生產物,也由個個人的「自由的」意志所定。所以,他們的生產物是否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或者其生產物的量到底是比社會所需要的多或少,這些事情誰都不能正確的預測出來,只在進行生產之後,交換完了後才能明瞭其過多或過少。也就是說,現實上總要進行交換,才能知道每次的生產是否正確(適當數量)。

因此,在這種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社會生產就不可避免的受到無政府主義(anarchism, Anarchismus)所支配。換言之,商品生產的無政府主義性就是這個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秩序(order, Ordnug)。因為是這樣,所以商品生產者好像是享有獨立自由,但在實際上卻是非獨立非自由。再一次詳細說明,就是他們不能預測到其他生產者的情況之下,從事生產。而且,他們各自生產的生產物是要滿足他人的需要,是依靠他人的意志決定。然而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卻得依靠他人的生產。這樣,不得不互相依靠,不得不和他人進行勞動協業(co-operation, Kooperation),但是不能預測他人意志的決定。這無非是最非自由最非獨立的。關於這點就是說,若不能支配自然,人是沒有自由,若是愈能認識自然的法則並愈能適應之,人就愈能從自然獨立、自由。

無論是怎樣形態的社會,如馬克思給庫格爾曼信(參考P.98)所說,在社會上有必要確保所需勞動和進行分配。這是「自然法則」。這個必然性,在商品生產的社會必須貫徹到,社會才能生存。但是生產勞動假如是和商品生產同樣的沒有社會全體的計劃,生產全體總規也得必須滿足社會全體的需要。所以,各自生產勞動的全體,必須成為勞動的協業體。這種勞動協業,不管社會生產是否無政府狀態,也得成立,也得貫徹著,才能滿足社會全體的需要。

這種社會能續存,完全是依靠「交換」。同時,交換在遂行這種任務之際,生產物即成為「商品」。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代謝」(material  metabolism)(生產--消費--消費……),是由交換才能實現。然而,交換是沒有社會的計劃性所招來的,所以交換(市場)並不是社會的人人所能規制,交換的法則乃在人所不能控制的領域所成立。這個交換也不是基於社會成員預先決定的計劃,而是根據市場任意的決定的結果所成立的。

如此,交換關係從人人來說,是一個客觀存在,不但不受人人支配而是要支配人。也就是說,交換是人的創造物,然而相反的是要支配人的社會行為。所以,「交換法則」(規則交換的法則),是以「自然法則」的必然性來命令社會所成立的法則(生產過多乃以破產=恐慌支配之,生產過少則以勞動重新分配支配之,這種勞動的再改編即是以交換比率價格變動為準繩所決定)。交換法則是不管人人的意志如何而市場自己盲目的起其作用。在資本主義體制下的商品生產,竟然把勞動也當做商品而全面的發展起來。

恩格思關於交換法則說明如下︰

「如此,以生產物交換為媒介把社會結合起來的個別生產者,即向此商品生產者的社會裡,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樣式,mode of production, Produktions Weise)侵進來。並且,以一切商品生產為基礎的所謂「社會固有」的性格,就是這個社會的生產者喪失了對自己本身的支配力。各人乃孤立並以自己的偶然的生產手段,根據自己的慾望而來從事生產。那時候,誰也不能知道和自己同樣種類的生產物多少將被搬到市場,並且也不能知道到底其中的生產物多少能由一般人所使用,同時,誰也不知道其個別的生產物到底能不能找到實際上的需要者,更不知道這到底能不能償還成本,也不知道這個生產品一般的是能不能賣出去。在此(市場)的支配者,原來就是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雖然是這樣,但是和他的一切生產形態同樣,商品生產也擁有固有的,不可分離的獨特的法則。同時這些法則,不管是否被置於無政府狀態之下,或者也同樣的被置於透過這個無政府狀態之下進行。這些法則,乃出現於社會關係唯一續存狀態的交換之中,並對個個的生產者成為強制性的競爭法則(law of competition, Rechf les Kurrenz)。所以,這些法則,當初連這些生產者也不知道,生產者只有經過長期的經驗,才能逐漸體會之。因此,這些法則,從生產者是保持獨立,並對生產者執行法則,而且成為盲目的自然法則而執行之。就是說,生產物緊緊的支配著生產者」(「反杜林論」--"Anti-Duhring",大月書店日譯版,馬恩全集,第20卷,P.281)。經濟學的課題,就是在於探討這個盲目作用的法則。

支配整個社會的商品交換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如下︰

A商品X量=B商品Y量

這個方式的意思就是︰A商品的X量的「價值」是等於B商品的Y量的「價值」。商品在交換時,是由這個「價值」的關係來進行。整個社會的勞動及其適當分配的自然法則,在商品生產是透過被置於「價值」關係的商品的運動來實現。整個社會的整個人的關係之勞動協業的果實,是附貼在所謂「商品」的交換比率上面。原來為了整個社會續存而進行勞動,是在任何社會都必然的存在著。當這種勞動成為規制物質交換而出現之際,這種勞動即成為價值的實體(substance, Substanz)。人的勞動只能是勞動,是不能發生價值。馬克思說︰「這(勞動)在凝結(congeal)於生產品的狀態之下,以商品為對象的形態而成為價值」(「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第1卷,P.95),也就是說,以

「A商品X量=B商品Y量」的方式,勞動的社會性質若是被表現出來,此時,人的勞動才成為價值。社會的整個勞動的保持和分配,非以整個的勞動來認識其平均的抽象的側面,是不可能瞭解。

「A商品X量=B商品Y量」,是表現整個社會的總勞動的原始形態,也可以說是總勞動的細胞形態。這就是以總勞動的部份來表示最單純形態的總勞動的性格。

無論怎樣的社會,為了把勞動分配於不同種類的個個生產部門,必須要衡量其數量。勞動若是把個個的拿起來看,個個都有其各自的個性。譬如織布的勞動和做靴的勞動的性格是互不相同。但是,如果把其當做是不特定的全社會的整個人的勞動,織布、做靴都一樣,都可以平均的人的勞動來看出其所支出的勞動數量,而把其社會勞動「數量化」。也就是說,若是把其認為是社會所保有的總勞動的一部份,我們就可以把其當做總體之中的平均的一部份,在這種解釋之下,個個的具體勞動就可以認為是一般的抽象的總勞動之一部份。「A商品X量=B商品Y量」的這種方式,是最單純的表現著社會所需的總勞動。為了把兩種商品的一定數量置於同等的關係,結果,兩種商品必須含有共通的因素(抽象勞動)。那麼,「共通」的因素就是「沒有個性」的二者。為兩種商品有著共通的社會關係,人的勞動,就是其抽象(沒有個性)側面的表現物。所以,人的勞動成為社會總勞動的一部份而在兩個商品進行交換之時,兩個商品都表示了其平均的抽象的共同性格。另一方面,在商品生產時,若是不透過物質的交換,社會總生產就不能成立。所以勞動的平均的抽象的共同性格出現於商品交換的場合,如上所述勞動才成為價值的實體。價值是人的勞動「凝結」於產品上面才能成立的。

恩格思把上述的關於勞動和價值的問題,如下說明的︰

「經濟學是商品,即,--無論個人所有,或原始共同體所有--擁有互相交換的契機之時,才開始。進入交換的產品成為商品。然而,其產品成為商品,是由物,即生產品,結成兩個人或兩個共同體的關係之際,不是結合在同一個人之中,是結成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才能成立。從此,我們立即可以知道全經濟學擁有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諸頭腦所引起的有害的,乾脆的一個特有之事例。換句話說,經濟學並不是以『物』為研究對象,而是以『人』和『人』的關係為研究對象,由於人是社會的動物(馬克思),所以終極是以階級關係為研究對象。這些人的關係,經常是和『物』相結合,並以『物』具體表現出來」(「資本論綱要(其他四篇)」,岩波文庫日譯版,P.325-326)。

總規,「理論經濟學」(theoretical economics, Theorie Okonomie),是把付貼於生產物的人和人的關係為研究對象,最後是以階級關係為研究對象,並且,使這種研究方法可能實現,就是「發展的方法」(「歷史的方法」)。因為發展的方法論,不但是「論理的」來研究經濟,也是以「歷史的,論理的方法」來研究經濟。因為這個方法是以最單純、最抽象的東西來構成知識的體系,並內涵著「歷史的」因素。也因為這個知道人的經濟運行擁有「歷史的」因素,所以,研究社會現象必須以「歷史的」方法。在此所謂的「抽象」 (abstraction, Abstraktion),就是馬克思所謂的「歷史的抽象」,他說,必須把最單純的最抽象的東西在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之中加以認識。這個分析方法,畢竟也是不超出商品形態。並且商品形態就是把其他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的社會形態加以區別的最好的界限(尺度)。怎樣的來理解這個界限?只有由馬克思的「發展的方法」(「歷史的」方法)來理解而已。以上就是以「歷史的」來看問題的方法論。

~~~~~~~~~~~~~~~~~~~~~~~~~
章  節:02.04.03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40
 章節主題:「論理的、歷史的」方法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從馬克思來說,「發展」(development, Enwicklung),並不意味著只是一個存在物的量的擴大。發展是「社會的一定矛盾招來『質』的變化」的意思。人類社會的發展,並不是原始人的經濟生活本身沒有招來某些「質的變化」而只有擴大而傳下到今日。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為了社會繼續存在生產所必要的財富),和原始人時代的社會形態是有了天淵之別。所以,馬克思即以生產素材的財富的資本主義形態為研究對象,而在「資本論」拿出解答出來。亞當史密斯是以「諸國民的財富之性質……」(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國富論」,1776)為研究對象而來表示肯定資本主義形態發展。相反的,馬克思,是以「諸國民的財富之形態」為研究對象。關於「發展的方法」(歷史發展的方法),馬克思是強調要以下述的態度來接觸「近代社會」,即︰

「所以,我若是想從人口開始研究(量的研究),是全體的混沌的表象。我若是根據更詳細的規定,我就經過分析,而可能逐漸發現更加單純的諸概念。也就是說,我即可能從表象的具體形態逐漸進入更稀薄的抽象形態,終於能到達最單純的諸規定」(「馬恩全集」,大月書店日譯版,第13卷,P.627)。然而,馬克思到達這個「最單純的諸規定」之後,卻不想再挖深一層。其所謂最單純的諸規定,就是停止於單純的「商品分析」,也就是停止於分析「價值法則」。所以他說︰「批判」是只有關於「最單純的經濟學的範疇,例如交換價值」(「馬恩全集」,大月書店日譯版,第13卷,P.628)。果然在「資本論」起頭的文字,就是從此開始的。馬克思認為若把社會的分析推進到財富生產一般的消費,而且把其抽象化到人類最初的歷史行為來想,那就不能理解社會的發展(歷史發展),這不過是看到量(quantity, messen)的擴大的社會發展而已。這種研究方法,譬如說,好比只知道從弓箭的生產進入熔礦爐和機器設備,而不理解「人類史」是在物質生產力(productive forces, Produktiv-krafte)的發展打破了舊生產關係(relations of production, Produk-tions Verhaltnisse)而造成新的社會形態的歷史發展「質」(quality, Meterie)的變化的歷史。理解量的發展的歷史並不是社會發展的真實的理解。

馬克思在「資本論」的序文之中說︰

「研究,是把素材詳細瞭解而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而後必須分析其相異性的發展形態而來探討其內在的紐扣關係(連帶關係)……」。

為了詳細探討素材並分析相異的發展形態來認識內在的紐扣(連帶性),我們必須確立一定的態度(方法)。馬克思的歷史態度(歷史方法),當然,是從對自然和社會的詳細的研究、分析發展的形態,及內在紐扣的認識所產生的,同時把這種方法集中於資本的分析。所以,馬克思的「歷史的態度(歷史的方法),乃由「資本」的分析獲得考證,進而證實了其正確的認識力量。

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並不是無限制的使用「抽象」。他乃停止於為成本而資本的所謂「商品生產」的方法的界限內。

「資本論」開頭的頭一句話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支配的社會之財富,是以『龐大的商品集積』而出現,個個商品是以此財富的構成形態而存在著。所以,我們的研究是從商品的分析開始」(「資本論」,大月書店日譯合本版,P.47)。所謂「從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的財富的研究,也是資本的自我增殖的研究」開始,另外,在「資本論」序文中也敘述著,「要解明資本家社會的經濟運動法則」。從這兩種敘述,就能知道「資本論」的目的。而且,他認為這個研究必須從「商品」的分析著手,因為在資本主義,財富是以「龐大的商品集積」出現的。

商品,不但是以社會分工而生產,也成為私有生產手段的集團的生產物而獨立並相對著的情況下,又在成為私有生產手段的個人的私勞動生產物而相對著的情況下而生產。勞動生產物,最初是在原始共同體的末期獲得其商品性。這個商品性是隨著私有制發達,才發展於手工業者或自營農民之間,進而在近代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力也成為商品,尤其在資本主義社會,隨著生產力發達,生產物的商品性,乃進行全面展開。並且,在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生產的特質是最大的被發揮出來,商品的「物神性」也最為顯著的發展。

(註)物神性(fetishism, Fetischismus)。

以不可抵抗的力量來支配個人的意志和行動的超越性力量,如「自然法則」等。人對這種支配力量的根源或實體尚未有認識時,就把這種力量當做「神」來思考、崇拜及恐懼之。在商品生產者的世界,因社會生產關係不以人和人的關係出現,而必然的以物和物的關係表現出來。所以在商品世界,原來不過是人親自生產的商品或貨幣等,一旦被生產,卻被看做是擁有獨自的生命的獨立物而竟然反過來支配人本身。馬克思乃把在商品上或貨幣上能看到的這種特別的性格稱為「物神性」。

在資本主義體制下,勞動成為商品,剩餘勞動成為剩餘價值。資本與勞動力都有移動的自由,凡有的資本都為了更大的增殖進行競爭。這個競爭基於資本的大小,帶來各資本的平均利潤。這樣,成立了所謂「生產價格」(在競爭上所確定的是交換價格)。生產價格的成立,原則上,使商品以本身的價值為準的交換不可能進行。

(註)剩餘勞動(surplus labour, Mehrarbeit)。

在資本主義體制之下,勞動可以分為剩餘勞動和必要勞動。勞動者所做勞動之中,為自己要維持生活所必要的勞動(有償勞動)叫做必要勞動,超過必要勞動而多生產的,被剝削去的無償勞動部份,叫做剩餘勞動。

(註)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 Mehrwert)。

在生產過程中超過資本家所投下資本的增殖部份的價值。就是由剩餘勞動增值並由資本家所剝削為己的部份的價值。

(註)生產價格(Price of production, Produktionspreis)。

生產價格是商品的價值形態,面費用價格(生產手段費用和勞動費用)及平均利潤的共計。生產價格的成立,使商品不可能以此生產價值交換為原則。

但是,「資本論」起頭的商品分析,是按照價值交換的分析開始。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卷說︰「商品的價值,不但只在理論上,在歷史上也認為是先於生產價格,這點是完全正確」(「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第6分冊,P.277)。同時也說著︰「總規,諸商品按照其價值,或按照和其價值相近的價值而交換,這比較以生產價格交換,在歷史上是很早的一個階段就有」(「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第6分冊,P.276)。這麼一來,「資本論」起頭時所分析的商品(「資本論」第1卷第1篇第1章),到底是具有如何的性質?這個問題在此必須提起研究。

馬克思認為無論是單純的商品(中世紀時代的商品),或者資本主義的商品,都得以其「商品性」來認識。所以,馬克思說要分析資本主義,在具體上是,分析了價值法則上的商品,即分析單純的商品。這點,因為是單純的商品,即資本主義商品,在較抽象的商品性之上是雙方(具體的商品和抽象的商品)都沒有兩樣。並且,資本主義的商品,是把單純的商品所具有的性質給予較複雜化而已。在歷史上,資本主義的商品,也是以單純商品生產為前提所發生。所以單純的商品的價值法則,以一定的限度適合於資本主義的商品是理所當然。資本主義並不是揚棄(克服)商品生產本身,只不過是把其更加複雜化而已。資本主義,是基於生產物的商品性,即基於勞動的商品性,從其他一切的生產形態產生區別,並當做特定的歷史階段而成為特質化。因此,馬克思把其敘述如下︰

「古典派經濟學(以亞當史密斯為泰斗),是從商品,特別是從商品價值的分析開始。然而,他們不能發現使交換價值成立的價值形態,這就是這個學派的根本欠陷之一。亞當史密斯或李嘉圖(Ricardo, David. 1772-1823,亞當史密斯的古典經濟學派的繼承人,英國出身,名著「經濟學及課稅的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是在這個學派的最盛時的代表者,他們連價值形態都認為是不重要或和商品本身的性質離著很遙遠的東西。其理由,不僅是在他們的注意完全被價值量的分析所吸盡,而是在其所擁有的更為深層的缺陷所導致的。原來,勞動生產物的價值形態,是資本家生產方式的最抽象、又是最為一般的形態。這種生產方式,由此,被當做是社會生產的特別的種子而把其特殊化,所以在歷史上也被特殊化(當做和其他不同來看),因此,若是一般人把此看錯為社會生產的永久的自然形態(若是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做是永久不變的生產方式),就必然的會忽略價值形態的、商品形態的、更發展的貨幣形態的資本形態等的特殊性」(「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第1分冊,P.145-146)。如此,生產物在交換價值即價值形態的理解,就等於理解了(資本主義)的商品形態特殊的歷史性格。

以上引典馬克思「資本論」的這一節,就明瞭「資本論」開頭所敘述的「商品」的性格的具體內容。

(註)價值法則(law of value, Wertgesetz)。

商品的價值的大小,在社會上,是由商品生產所必要的勞動的量(勞動時間)的大小所規定。以這種商品價值規定為基礎,支配商品的生產和交換的法則,稱為價值法則。馬克思批判古典經濟學派的商品價值的規定法,而認識了商品生產的歷史性格,並分析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交換價值),勞動的雙重性(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價值形態等,才最早發現了科學的商品價值規定。

價值(value, Wert)。商品擁有兩個因素。即使用價值(value in use, Gebrauchswert)和價值(交換價值)。商品第一是「物」,具有滿足人的慾望的性質。這個有用性,稱為使用價值。商品再一個的性質就是和其他東西進行交換。這就是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 Tauschwert)。在此交換價值的根底的本質,就是「價值」。換言之,交換價值就是價值的現象形態。價值的量,是以生產此東西的勞動的量(勞動時間)為其量。

在資本主義社會,也要保持著滿足整個社會的總勞動。這個總勞動,得適當分配於各生產部門,非這樣做,社會不可能存在與發展。這點,資本主義社會,和其他階段的社會(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都不會不同。資本主義社會的確是商品生產的社會,所以,總勞動的分配是透過商品交換而進行。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上的「A商品X量=B商品Y量」的成立是和其他社會不同,因為規制這個交換方式的最終尺度是「價值」,是抽象的人的勞動。但是,為了資本的競爭所進行的剩餘價值的各資本平等分配,是從根據價值法則的交換,轉化於成立在價值法則基礎上的生產價格的規制(商品的交換是根據價值法則,剩餘價值的分配是根據生產價格之意)。

「資本論」的當頭所謂的「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最單純的因素,所以經濟學必須從這個商品的研究開始。商品的分析,為何不停止在生產價格而必須再挖深到價值法則(商品本身的價值即交換價值)的發現呢?因為停在生產價格,就不能達到規制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最單純的出發點(要透過「市場」的交換來進行資本再生產=獲利)。如果只停留在生產價格的分析,就不能理解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如果是這樣,非有價值法則就不可能發現剩餘價值法則,所以也不能發現生產價值法則。這個道理,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卷說明著(大月書店合本日本譯本的第3卷,或岩波文庫日譯本第6冊以下)。

然而,如有把商品所擁有的基本性格追求到最單純的層面,只有這樣的挖深到單純的商品層面,別無其他辦法。並且,只有這個單純的商品層面,才能最純粹的理解商品所擁有的規定。這個「規定」(性格),當然基本上在資本主義商品也存在著,由此,「生產物」在資本主義體制下才成為「商品」。但是,資本主義是生產著更複雜且更發達的商品,所以在這點,單純的商品所擁有的規定卻受到其複雜且發達的制約作用。「資本論」起頭的商品分析,是挖出商品最單純的規制(性格)。但是這個所謂「單純」的性格,並不是抽象思維(抽象觀念)的產物。它所謂的「抽象」,當然是以歷史現實上存在著的條件為基礎而成的。所以,最單純的商品必須是現實所存在的商品的映象。所以,非有歷史現實上的存在,我們的抽象力,就不可能造成(發現)商品最單純的規定。就是說,歷史的「唯物論」(materialism, Materialismus),使我們的抽象成為歷史性抽象。

關於商品生產,恩格思也說︰

「一言蓋之,馬克思的價值法則,只要經濟法則是適當的,一般來說,在單純商品生產(資本主義以前的商品生產)的,整個時期都能擁有,即,到單純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的生產形態出現而受到變化之時為限,也都有著。到了這種變化之時,價格,乃影響馬克思在法則(價值法則)所規定的價值的所謂『重心』,並且,以這個價值為中心而運動。所以,單純商品生產愈展開,就愈不受外部的強制性擾亂而中斷生產。另一方面,比較長時間持續存在的平均價格,在可以不重視的界線之內,愈來愈和價值一致。馬克思所說的價值法則,是這樣從會把生產物轉化為商品的交換的當初到公元15世紀的期間,就擁有經濟上的適應性。原來,商品交換是從有史的當初就開始。……也就是說,價值法則支配了5千年到7千年的人類的時代。但在這時代之間,以一般的直接能適應的價值,商品卻不能照這樣賣出去,或者被稱為不能賣出的價值,所以,連具有如垢泥般的細小的常識的經濟學者,也絕不會去研究這句話的羅李亞(Loria, Achille)的高見吧!」(「資本論」,第3卷補遺,岩波文庫日譯版,第9冊,P.136)

「資本論」起初宣言要提出商品的價值法則,是如此在現實已有實行。隨著現實所展開的法則,是跟著資本主義出現而起了變化。由於價值法則現實的存在著,所以「資本論」乃解明價值法則即是資本主義的現實的基本運動法則。由此,也解明剩餘價值的法則即以生產價格的形態規制了資本主義商品交換的情況。

資本主義本身,不擁有提出價值的條件。因為只有把勞動力造成商品,為了整個社會的剩餘價值的區分而資本進行競爭的條件之下,單是價值法則是不會發揮作用。當「資本論」發刊之時,宋巴特(Sombart. Werner, 1863-1941,德國經濟學者)說︰在「資本論」第一卷所敘述的價值法則,這不外是論理上的一個偽作或者假定而已。恩格思為了指出宋巴特的這種錯誤看法才寫出「資本論第2卷補遺」。恩格思說︰「因為歷史上有了在現實能進行的條件,所以,才能把單純的商品或者價值法則做為構成資本主義分析的出發點與理論的中軸。」

為了避免價值法則成為只是偽作或假說,單純生產在歷史上必須有其存在才可以。這種生產形態,並不是說做為歷史發展的一定的階段而全面的支配了社會。但是,為了排除假「設」的說法,歷史上必須有其事實存在,並必須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前提條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旦成為支配者時,這個單純的商品生產,必須發展並轉入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裡。也就是說,資本主義一旦在現實出現,資本主義體制社會內是不可能再有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異的單純商品生產方式存在。也就是說,單純生產方式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成立的前提並成為其出發點的意思,是基於一定的條件(社會情勢)的變化,而單純的商品生產發展並轉化於資本主義生產的意思。同時,這種轉化,必須在歷史現實上被證明。即,要證明單純生產如何的成立其價值,同時這如何的成立生產價格的方式。並且,以解明這種成立的條件是怎樣的東西,而來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所抽象出來的商品的單純性格並不是純粹的抽象,也不是純粹的論理過程,而是有關歷史過程的內面連繫的論理追求的單純性格。在這個意思上,論理的追求之中,包含著歷史上的追求。就是單純商品生產的歷史現實的存在證實著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之下,可能瞭解純粹的價值法則。在此,資本主義社會所發現的單純商品的抽象性,才能獲得現實的唯物基礎。恩格思在「資本論第3卷補遺」,很熱衷的追求這個問題(商品生產在論理的追求之中包含著歷史上的追求)。所以,我們絕不能忘掉問題絕不只是論理上的操作而是關連到現實的歷史過程,及關鍵到在歷史過程的「思惟說明的反映」(恩格思)的所謂「唯物論」。

(註)單純商品生產

(simple commodity production, enfeche Warenpraduktion)。

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capitalist commodity production, Kapitalistische Warenproduktion)一般的說,商品生產是互相獨立的生產者,自然發生的形成了社會分工的社會組織。在其組織中,生產物成為商品而進行交換。商品生產是區別為單純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

單純商品生產(小商品生產),是自己私有生產手段,由自己或家屬的勞動進行生產,並進行生產物交換。單純生產在歷史上,是在原始共同體的解體期(末期),和新共同體之間開始商品交換,其後,在奴隸制,封建制社會,才成為屬於個個的支配性生產關係而逐漸發展起來,到了封建制末期,以小農民或手工業者的形態而出現於歷史上。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特質不但是如單純商品生產而產品成為商品,勞動力也被商品化,從此發生剩餘價值而受到資本的剝削。資本制生產方式乃全面的發展了商品生產,社會生產也由商品生產所進行。如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在特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出現,也是成為歷史上特殊的生產方式,並以遠超過單純商品生產發展的歷史條件為前提。資本主義制是生產手段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在勞動市場找到因封建社會崩潰的結果造成出來的自由的勞動力販賣者之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才能開始發展,而成為社會生產的支配形態,並成為特殊歷史的社會生產方式。

因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之中,把價值法則行使的條件說明如下︰

「價值法則」,這在當初是生產手段尚屬於勞動者的手裡。這種狀態,是可以在古代或近代,自己從事勞動的土地所有農民及手工業者之中能看到。在這種狀態(封建狀態),我們先前所闡述的情況即生產物發展為商品,是從不同的共同體之間的交換而發生,這和不是在同一個共同體的構成員間的交換發生的情況是一致的。這和對原始狀態同樣,對於奴隸制及農奴制為基礎的世代,並對於手工業的Zunft(德意志中世後期的都市手工業者的同業合作社)也同樣。在這個情況之下,只是固定在各生產部門的生產手段很難從一個部門轉移於其他部門而已,只是各部門問都好似他國或共產共同體那樣相對立著。這種狀態是適應其社會條件的」(「資本論」第3卷第1部,岩波文庫日譯版第6冊,P.277)。

並且,馬克思把這個價值法則的諸條件,和「資本論」當初所說的商品分析及和資本主義的關連性,在「資本論」的遺稿之中,也敘述如下︰

「我們從商品,從生產物的這個特殊的社會形態--從成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及前提的商品開始的。我們拿起各個的生產物包括商品來分析,並把其認為是商品的形態規定。在資本主義生產以前,生產物的大部份是不成為商品生產,也不成為商品。如此,進入生產的大部份不是商品,也不是當做商品進入生產過程。繼之,生產物轉化為商品只在某些個個的狀態之下才能發生。生產剩餘也是只在生產的某一個部門(manufacture, Manufaktur)才發生。以前,生產物從全容量來說,也不能進入商業品的過程,從其全工作人數來說也不是從這種生產過程出來。但是,一定限度內的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及從此達到一定程度的商業,是資本形成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也是其出發點。我們就是要研究這種前提的商品。是要研究從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單純因素的商品,(才這樣做)」(「資本論綱要(他4篇),岩波文庫日譯版,P.243)。

恩格思說︰經濟學是要研究關於付貼於物質而出現的人和人的關係,終極是要研究階級間的關係。但是,在現實上,我們如何的接觸所面對著的資本主義生產物,也不能感到所謂的「階級性」。只有碰到如罷工那樣的歷史事件,才能親眼看到階級性。然而,關於從階級性的根源,並這個根源是如何的和資本主義本身的機構(mechanism)相結合,物質上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對立在此是如何的貫串等問題,儘管看到罷工也不可能瞭解。為了知道這些問題,我們就必須從研究價值法則出發。價值法則,是由我們的探究侵入商品單純的性質來分析,才能理會。

然而,為了分析商品的單純性質,必須認識在擁有這種單純性質的條件下的商品,而來獲得其法則。這種商品若是在現實上不存在,這種發生就不可能。但是,我們已能在歷史現實上發現這種商品,已經能知道這種商品的存在是資本主義存在的大前提。所以我們可以在歷史上知道在單純的商品現實上起作用的價值法則已經發展並轉化於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之中。並且,這種法則能分析由勞動力的商品化所成立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的情況。從這種研究乃能知道資本主義性階級和階級鬥爭的必然性(關於「價值法則」參考P.108)

「論理」是人的思考形式,所以不能缺欠論思考的科學。我們的論理思考積累的結果,一旦論及變化和發展(歷史的思考),就不得不想及「矛盾的論理」。

資本成立當初的必要條件,是一方面擁有一定程度的貨幣的積蓄(原始積蓄),另一方面存在著勞動力以外沒有任何可售出的一定量的勞動者。

但是,貨幣及商品不可能從初就成為資本,所以,為了資本的成立,有了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必要,那麼,為了貨幣轉化資本,必須一方有以自己所擁有的價值物(貨幣)購入他人的勞動而來增殖其價值的必要的貨幣、生產手段及生活手段的所有者,他方則有了自己勞動的販賣者的自由勞動者的存在。這兩個不同種類的商品所有者相結合,才能使貨幣轉化為資本。

這樣,資本主義社會體制才在人類史上開始出現。馬克思在「資本論」說,為了理解這種資本主義體制社會的成立與發展,有必要「理解近世社會的經濟的運動法則」。恩格思也說必須「論理的分析近世市民社會」。

如上所述,任何種類的社會都非有人的勞動是不可能存在。這點,資本主義社會也不能例外。所以,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運動法則,當然也是關於人的勞動問題。這樣,在資本主義生產體制下,商品生產才達到最高度發展。如馬克思所說,社會勞動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得有其分配方法,只有透過勞動生產物的「私的交換」(商品交換)來分配。這就是資本主義體制的特點。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規制生產各部門的勞動分配,就是「價值法則」。所以「資本論」乃從價值法則的分析開始。價值法則,就是透過商品交換所進行的社會勞動分配的法則,即「A商品X量=B商品Y量」的法則。為了使這個法則成立,其尺度的價值實體的勞動,必須擁有抽象一般意思的人的勞動的性格(不是使用價值而是交換價值=抽象價值)。同時,決定價值的「人的勞動」,是社會一般所必要的「勞動時間」(例如造一雙靴要10小時勞動,一件衣服要20小時等)。所謂「勞動時間」就是,「以現存的社會正常的生產諸條件和勞動的熟練程度的社會平均,製造了某種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第1冊,P.74)。

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也是商品,資本主義社會是生產手段的支配者和除了售出勞動以外別無他途的勞動者所存在的「階級社會」。這和中世紀同樣,「勞動剝削」經常進行著。資本主義社會不外是階級社會。但是在此,一切生產物都成為「商品」(勞動力也是商品),同時是以「商品交換」為社會勞動分配的手段。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剝削也以「價值」的形態進行。這就是所謂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的法則,就是勞動力也成為商品的社會的價值法則的論理展開。由這個論理展開,才能明確的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性格。

剩餘價值法則的論理的歷史展開,就不得不追求到資本主義的資本積蓄(資本再生產)的一般法則的展開。但是,資本主義的資本積蓄的一般法則,在一方面是成為資本的積蓄、集積、集中,但在另一方面則出現了貧窮的積蓄、集積、集中。即︰「橫領、獨佔這個過程的一切利益的大資本家的人數不斷減少。同時,窮亡、抑壓、墮落、剝削的程度不斷的增大,並且,不斷膨脹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機構所訓練所組織的勞動者階級的反抗也不斷增大」(「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第3 冊,P.415)。資本主義的內面發展,表現在資本積蓄的一般法則(資本愈來愈增大愈集中),這個法則,對勞動者階級成為所謂「窮亡化法則」而起了重大作用。由此,勞動者階級的反抗也愈來愈增大。

這樣,資本的運動絕不是單純的重複,而是量的發展。量的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就激化「量的發展轉化為質的發展」。這個「轉化」是由人進行。「人的行動」是基於資本主義積蓄一般法則的認識(勞動者階級的階級覺醒,階級意識提高),及基於其方法所擁有的條件(階級鬥爭及革命)而造成「歷史」(歷史變革)。資本主義,「是不管產生何種社會,也不會日日趨於崩潰,而是隨著資本主義的內在法則所造成的條件,必然的使社會主義成立。社會主義的必然性是在資本主義之中」(馬克思「經濟學的基本問題」之中所引典的Shumpeter, Joseph Alois, 1883-1950,德國經濟學者之言)。

「資本論」的方法是「歷史的論理」的方法。資本主義的歷史性的認識,必然的發展為徹底追求展開於歷史性的資本運動的論理性。從這個論理會認識到資本的歷史性的界限。但是也能解明其運動、變化及發展。這種發展是意味著內在於資本的矛盾的發展。所以,資本的論理的徹底追求,會瞭解資本從量的變化轉化為質的變化的飛躍性條件成長。這是法則的必然。向必然的自由轉化看,是理解法則的必然。向必然的自由的轉化看,是理解法則的必然性的人的行為,是合乎法則之然的人的歷史行動。

「資本論」的方法,在資本的歷史性的認識與這個歷史性的論理的追求的意思上,是歷史的論理的。並且,這個追求到達資本主義本身的否定的論理的發現就會理解在社會無限發展的的意思上,是歷史的理論的性格。這可以說是「唯物辯證法」的方法上所擁有的當然的結論。

~~~~~~~~~~~~~~~~~~~~~~~~~
章  節:02.05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42
 章節主題:範疇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恩格思認識問題,極為重視所謂「範疇論」的哲學概念,所以我們將進入本題以前,對此也要略加理解。

「範疇」,希臘文categorie,羅馬文praedicameatum,英文category,德文Kategorie,普通主要是以德文使用之。

範疇,的一般定義是所謂「最高的類概念」。我們可以把這個字眼簡單的認為是「部門」(branch, Abteilungen)或「分類」(classification, Klassifikation)的意思。

範疇論,是在有史以來,屬於和「哲學史」同等舊的概念。「範疇」的希臘語,日本人把其從中國古代的「洪範九疇」(尚書)引典而翻譯為其辭句。

希臘語的categorie本來是「訴訟」的意思。後來轉化為︰「規定事物一般的分類」之意。這是指有關哲學最根本的問題之一,其問題涉及廣泛,例如︰範疇的本質、對象、領域及其他問題等。

一、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w, B.C.582-497,古代希臘的哲學者,數學的始祖,宗教家,他認為森羅萬象的根源是「數」)。

他的學派確立了對(pair)的概念。即,有機、無機,有限、無限,奇、偶,一、多,左、右,男、女,動、靜,直、曲,明、暗,善、惡,方、矩等等。

二、柏拉圖(Platon, B.C.427-347,「理想國家Respublica」等著作多,希臘的著名哲學者)。

他提出︰有(on)、同(tauton)、異(eteron)、變化(kinesis)、持續(stasis)等為最高範疇概念。

三、亞野斯多德(Aristoteles, B.C.427-347,古代希臘的著名哲學者)。

他在其名著「論理學」(Organon--獲得知識的工具),敘述︰「範疇是關於敘述存在者的普遍的基本形式,同時也是內涵著存在者的最高概念。並把其分為實體(ousia)、量(Prosti),性質(poion)、關係(prosti)、場所(pou)、時間(poto)、位置(keisthai)、狀態(echein)、能動(poitein)、被動(pashein)等10種類。這樣,範疇由他的手,才展開為範疇「論」。

四、斯托維克學派(Stoic School, Stosthe Schule)。

第一創始者折濃(Zenon ho Elea, B.C.490-430)。第二創始者克留始波斯(Chrysippos, B.C.286-208)。中期即由爬乃托斯(Panaitios, B.C.185-110)等人,導入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學說,成為一學派而普及於羅馬。到了後期,羅馬帝國主義時代,羅馬宰相塞奈介(Seneca Lucus Annaeus, 5-65),伊比克提托斯(Epiktetos, 60-138,奴隸出身的哲學者),及羅馬皇帝安東妞斯(Antonius, Marcus Aurelius, 121-180),即把範疇論,減約為實體、性質、狀態、關係的4種類,同時把範疇認為是本質上的存在,是最顯示著「實在」(reality, Realitat)的形式。

五、康德(Kant, Immanuel, 1724-1804)

康德創始「先驗論理學範疇論」(transcendental logical categology, transzendental logisch Kategorie)。

康德把「認識形式」(form of cognition, Form des Ekkenutnis--把直觀intuition, Intuition,感性Sensibility, Sinnlichkeit,思惟thinking, Denken,悟性understanding, Verstand),和「質料」(matter, Materie)的區別起來,同時,把「思惟」的形式稱為「範疇」的純粹悟性概念(pure understanding concept, rein verstand Begriff),並把亞里斯多德的範疇論認為是基於經驗所集積,所以不完全。

康德乃基於「形式論理學」(formal logic, formale Logik)的判斷表(judgement table, Urteil tables),確立了著名的「四項十二目」的範疇表。康德以此想要論證「範疇」的客觀性,也想要論證範疇能成為「先天的綜合判斷」(Synthetisches Urteil a-priori)的基礎。

六、費希特(Fichte, Johann Gottlieh, 1762-1814)

德意志的哲學者,發表著名的「告德意志國民」(Reden andie Deutache Nation),是初期的德意志民族主義者。

七、黑格爾(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18、19世紀德意志的著名哲學者,完成「德意志觀念論辯證法」)。

他和費希特的德意志哲學兩巨頭在19世紀初葉,完成了「思惟的形式」和「實在的形式」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s, Metaphysik)的範疇論。黑格爾批判了康德在其範疇論的諸項目之間缺乏論理上的必然關係。他把綜合的方法適應於諸項目之間,也把全體認為是倫理的展開過程。

八、文德爾班(Windelband. Wilhelm, 1848-1915,新康德派哲學者,著名的哲學史研究家)。

他認為「範疇」是在各科學的論理基礎的先天的(先驗的,a-priori)方法論的概念,而回復了康德的「先驗的觀念論(transzendentaler Idealismus)的思想方法(如︰數學的數的概念,自然科學的因果性的概念,社會科學的價值概念等)。屬於現代的他的繼承哲學者,有了黑爾托曼(Hartmann. Nicolai, 1882-1950,德國哲學者)。

九、馬克思(Marx, Karl Heimrich, 1818-1883)。

馬克思在大學時代是屬於黑格爾左派。後來,他在思想上開始轉變,徹底批判黑格爾範疇論缺乏綜合性的必然關係。同時從黑格爾的根本思想(觀念論辯證法)止揚(克服)其觀念論因素,並以馬克思自己獨特的「唯物論辯證法」的立場,構築了他自己的「範疇論」,從此發展為人與自然、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奴隸主與奴隸、領主(地主)與農奴、資本家階級與勞動者階級、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有償勞動(必要勞動)與無償勞動(剝削勞動)、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相對剩餘價值與絕對剩餘價值、商品與貨幣、量與質……等等在經濟學上的範疇體系。

馬克思認為諸科學的範疇,是特定領域的「實在」(reality, Realitat)的反映。但是,哲學上的範疇是共通的範疇。如︰物質與意識(概念)、偶然與必然、原因與結果、全體與部份、本質與現象等等。

這些範疇,都是人類的認識(理論)與實踐在長久過程中所形成,同時未來也將不斷的繼續形成新概念的範疇。

這樣,哲學的諸範疇是反映了世界全體的構成(construction, Konstruktion)和運動(motion, Bewegung)的各各側面,所以,諸範疇必以一定的必然性排列著,而成為全體的一個體系。因此,諸範疇必須在全體之中,確實的把握哲學所佔的位置和界限,及其互相連繫。

哲學的諸範疇有體系的編成,就是「辯證法論理學」(dialectical logic, dialektische Logik)的問題。

~~~~~~~~~~~~~~~~~~~~~~~~~
章  節:02.06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44
 章節主題:概念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概念(concept, Begriff)。

表示事物一般的本質或關係的觀念,是由感性(sensibility, Sinsibilitat)所感到的活的具體表現,是事物的反映。概念從另外一角度來看,也就是從事物的具體表現取掉特殊的,偶然的現象部份,只有取其一般的,必然的本質部份(所謂「實質的真理」material truth, materielle Wahrheit--認識和對象一致時所擁有的其認識的特性的反映)來看,例如,概括狗、馬等稱為「動物」(概念),概括花、樹等稱為「植物」(概念)。

諸科學的諸概念,都得從「實在」(reality, Realitat)抽出來,是「實在」在本質上的反映,而不是從主觀的虛構或假定所產生的。但是,「概念」也不是和「實在」完全相同。關於事物的認識,最要緊的是要找到其本質即概念,所以在認識上的實在和概念的一致,必須在論理上,歷史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和媒介,才能獲得。

「概念」和「語言」相結合而成的語言上的表現,稱為「名辭」。

「概念」成立之際,若是其哲學上的立場不同,其所說明的內容也不盡相同。譬如,在「經驗論」(empiricism, Empirismus)上所成立的概念,就被認為是從經驗上所表現的共通內容獲得的。若是在「合理論」(rationalism, Rationalismus)上所成立的概念,就被認為有了在經驗上得不到的內容。概念,是由「理性」(reason, Vernunft)或「悟性」(understanding, Verstand)產生。如康德的所謂「純粹理性概念」(Concept of pure reason. Begriff des reine Vernunft),是悟性的先驗性(a-priori)所擁有的概念,所以是構成經驗之認識的基礎。

普通的「形式論理學」(formal logic, foraml Logid--研究推論一個事物是否正確的學問)所想出來的概念,是必須經過被「抽象化」,才能獲得其普遍性(universality, Allgemeinheit)。

但是,黑格爾在哲學上所主張「概念」是要把其「具體化」(concrete, Konkret),才能成為普遍的概念,就是所謂的「具體普遍性」(concrete universality, Konkret Allgemeinheit)。

在社會學、歷史學是由現實的事物出發,所以有必要從某些理論上的範圍觀察對象,否則,難於把握現實。因此,在社會科學上,必然要以「概念」為把握現實的工具(方法)。

對於同一個事物各人可能有各人所擁有的獨特的概念,所以那個概念具有真實性,是由那個把握著現實的「有效性」(effective, effektvoll)而定,所以依靠大家的「合意」或「瞭解」的因素很大。

現實是比理論豐富的,所以往往以一個概念說明不了,因此,要構成「人」的事物的概念時,必須要擁有「謙虛」(modesty, demutig)的態度。

為了防止「概念」脫離現實而在行動上一意孤行,必須把概念經常和現實「對照」(comparison, Einander),並時常加以「修正」(amendment, Korrigieren),同時,必須努力於造出新的理論概念。

概念,是「人工的」(human work, durch menschliche Arbeit),所以,當然受到歷史的規制,同時也受到個人的「價值觀」(view of value, Idea des Wert)的參與,所以,這種情況導致在研究社會科學或歷史學時,在嚴密的意思上無法採取絕對中立的態度。

~~~~~~~~~~~~~~~~~~~~~~~~~
章  節:02.08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45
 章節主題:法則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法則(law, Gesetz),是事物諸過程的必然的關連性。任何事物都在生成(becoming, Werden)、發展(development, Entwicklung)、擴大(Spread, VergroBern),滅亡(death, Tod)的運動過程中,並在一定的條件之下,其諸側面諸過程都受到安定和反復的法則支配著。

例如,古典力學的法則,資本主義的價值法則等。但是,這些法則,若從更深一層看來,都是相對的(relativism, Relativismus)的法則。例如古典學法則,是被包括在「艾因斯坦法」(law of Einstein=相對性原理,theory of relativity, Relativitatstheorie)的特殊場合之內。價值法則到了資本主義滅亡,就隨著滅亡。在這種意思之下,「法則是沒有不變的」「法則是受著時空的規制」。也就是說,每個法則都是偏面的,一時的,過渡的,有條件的。「事物是發展的矛盾物」,所以,這表明諸發展的諸過程的必然轉化的法則,必須受到再高一層的法則的規制,即受到「辯證法」(希dialektike,英dialectic,德Dialektik)的規制。辯證法是質與量的變化的法則,對立物的矛盾和統一的法則,否定的否定的法則,是統一全面、全過程的法則,也是過程的法則。辯證法是以特定的形態出現於自然和社會,在各部門加以全面認識和無限的接近而來獲得有關自然和社會的法則性。

~~~~~~~~~~~~~~~~~~~~~~~~~
章  節:02.09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45
 章節主題:馬克思理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理論(marxism, Marxismus),是馬克思、恩格思的思想及學說的體系。其內容大體是,自然和社會的發展法則的科學,被壓迫、被剝削的勞動者階級勞苦大眾的階級革命的科學,社會主義勝利的科學,及願望共產主義建設的科學。

馬克思理論,並不是固定化的「教條」(dogma, Dogmatismus),是隨著歷史發展與階級鬥爭的發展而進行無限的發展的科學。

馬克思理論,絕不是抽象的「思辯」(speculation, Spekulation),而是經常成為革命行動的指針。關於這點,就是馬克思、恩格思不斷強調的要點。

原來,馬克思理論,並不是從馬克思、恩格思的觀念(頭腦)所編成的假空的學說。

馬克思理論,是在新時代的階級(勞動者階級)以自己的歷史使命(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己)出現於世界史上的時代所成立的。

即, 19世紀的30年代前半,法國的勞動者在里昂(Lyon)起義暴動,數日間支配了這個都市。在1830年後半,英國的「憲章主義者運動」(Chartist Movement, 1837-1848,急進主義的勞動者、小商工業者進行的世界最初的勞動者運動)的政治鬥爭發展。1840年代,德國束勒認(Schlesien,德國中北部)的紡織工人起義暴動。1848年是歐州諸國各地方全般動亂之年,同時,也是馬克思初期的名著「共產黨宣言」發刊的一年。從此,馬克思乃看到勞動者階級解放的意義,終於打定了階級解放的基本理論。

但是,馬克思理論到後來,受到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人的歪曲、竄改,終於被認為是1917年以後所謂「共產主義諸國家」的錯誤和失敗的象徵影象。(參考P.1-11)。

~~~~~~~~~~~~~~~~~~~~~~~~~
章  節:02.09.01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47
 章節主題:馬克思理論的三個泉源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若是只以近代的勞動者階級的新的階級意識為底子,他的科學體系卻不過是屬於單純的自然成長的性格而已。他為了使其成為統一的世界觀,必須正確的攝取人類在過去所集成的科學與思想的歷史遺產。

馬克思理論是解放勞動大眾的理論武器,同時,也是人類最進步的理論成果。

這個馬克思理論的形成,是以 

①德國的古典哲學

②英國的古典派經濟學

③法國的社會革命理論,為其理論泉源。

第一泉源 德國的古典哲學

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德國哲學。黑格爾一方面以「觀念論」(idealism, Idealismus),另一方面特別是以人類的「辯證法」(dialect, Dialekt)使德國哲學發展。繼之,費爾巴赫(Feuerbach, 1840-72,德國著名的唯物論者),繼承了法國18世紀啟蒙時代的「唯物論」(materialism, Materialismus),而來批判了黑格爾哲學的觀念論性格。

馬克思哲學乃貫串了這個唯物論的立場,把所謂「顛倒著」的黑格爾辯證法(’),使之倒過來而正常的站立起來()。同時在另一方面,以正常的辯證法來克服脫離了社會、歷史的費爾巴赫的機械的唯物論(mechanical materialism, mechanistschel Materialismus)。

馬克思這樣的使從來的機械、形而上學(metaphsics, Metaphysik)的唯物論,飛躍的推進於「唯物辯證法」或「辯證法唯物論」(dialectical materialism, dialektischer Materialismus)的新的一個階段,進而把這個「辯證法唯物論」適應於人類的歷史發展,終於創出「唯物史觀」或「史的唯物論」(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ischer Materialismus)。

第二泉源 英國的古典派經濟學

從亞當史密斯(Smith, Adam, 1723-90)到李嘉圖(Ricardo, David, 1772-1823)的英國經濟學,是開闢了「勞動價值學說」(labour theory of value, Arbeitswerttheorie,商品的價值是生產這商品所使用的社會必要勞動的「量」所決定。當然是已有了剩餘價值,剩餘勞動的立論)的端緒。

馬克思即把這個「勞動價值學說」的理論適用於「人」的勞動的所謂「商品」上。這樣,成立了馬克思經濟學基本理論的「剩餘價值論」(theory of surplus value, Theorien uber den Mehrwert)。

第三泉源 法國的社會革命理論

法國的社會主義者聖西蒙(Saint-Simon, 1760-1825),或英國的社會主義者歐文(Robert Owen, 1771-1858)等人,雖然尚有「理想、空想」(Utopia)的特性,但是,這些早期的社會主義者,已是唆烈的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矛盾和禍害,並舉起社會主義運動的理念。

馬克思繼承他們的理念,並在其政治學主張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動力」(drivng force, Macht)並不是在社會上層階級的自覺或反省,而是在勞動者階級鬥爭之中。從此,發現「階級鬥爭理論」(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Theorien uber den Klassen Kampf)而打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scientific socialism, wissenschaftli-cher Sozialismus)基礎。

另外,關於階級鬥爭的革命方法,馬克思也受到巴倍夫(Babef, francois, Emile, 1760-97,法國早期的共產主義者),及布朗基(Blanght, Louis Auguste, 1805-81,法國早期的革命家)的很深大的影響。

~~~~~~~~~~~~~~~~~~~~~~~~~
章  節:02.09.02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48
 章節主題:馬克思理論的三個構成部分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上述的馬克思理論的三個泉源,也是馬克思理論的三個構成部份。

但是,馬克思理論並不是這三個泉源的集合體,而是有批判的攝取了這三個部份的「一個統一體系」。因為這三個泉源,不外是人的生活的三個基本價值(思想,經濟,政治)的基本側面,所以人的整個活動的理論構成,當然是一個統一體。從此,有了充分的理論根據來說馬克思理論就是他的整個的「世界觀」(world view, Weltanschauung)。

第一構成部份 辯證法唯物論

馬克思即把黑格爾的精神的(spirit, Geist)、觀念的(idea, Idee)的「辯證法」,改造為物質(matter, Materie)的最深刻且最豐富的辯證法。

這個辯證法唯物論或唯物辯證法,不單是把人的意識(希syneidesis,英consciousness,德Bewusstsein)認為是人的頭腦特定的物質的產物,進而把一般的物質認為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的事物。這種物質的發展,不單是進行著漸次進化的發展,又是物質本身內部所擁有的「自相矛盾」(contradiction, Widerspruch,羅contradictio)所引起的飛躍的變革發展,即所謂「突然變異」(mutation, Mutation)。

近代,現代的自然科學方面的新發展(例如,生物的進化,或者原子論等),更加證實了辯證法唯物論的正確性。

原來的「唯物論」將要解釋人的社會、歷史之際,都陷於「觀念論」的旋渦裡,但是馬克思乃把「辯證法唯物論」適應於人的歷史與社會。

由於馬克思確立了「史的唯物論」或「唯物史觀」(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ischer Materialismus)的理論,才能把人的觀念產物(哲學、宗教、道德等的見解,及政治、法律的制度及其理論),認為是人在社會的物質經濟構造上的產物,或反映,而來解明。

第二構成部份 剩餘價值論

資本家階級經濟學者都把商品生產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認為是「物」和「物」的關係的社會。然而,馬克思即把在商品背後的「人」和「人」的關係來解釋這個社會。

若是把商品生產當做「物」和「物」的關係來看,在往下的商品交換的背後,也是有著由「貨幣」交換的個個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係出現。資本出現之際,人的勞動力也成為商品之一,所以「工資勞動者」(wage labour, Lohnarbeit)都得把其中勞動賣給資本家。然而,勞動者不但是造出自己改及家屬為了維持最低生活所必要的價值,同時也造出歸於資本家所有(不償返於勞動者)的「剩餘價值」。這就是資本家階級所有(獲得)財富的泉源。馬克思經濟學即以這個「剩餘價值論」為中心,展開了「資本積蓄」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kkumulation der Kapitals),「生產的無政府性」(anarchy of production, Anarchie der Produktion),「恐慌」(crisis, Krise)等的理論,同時,也爆光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生產社會化與生產物私有化的矛盾,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矛盾)。這個矛盾的解決,按馬克思說,是必須由生產手段私有轉化為社會所有(社會主義社會),才有可能。

第三個構成部份 階級鬥爭學說

除了「原始共同社會」之外,把人類的歷史認為是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所謂「階級鬥爭學說」,乃是馬克思政治學的基本態度。

「國家」(nation, Nation),是某階級為了支配其他階級的「暴力」(violence, Gawalt)的機關。關於這點,資本家階級國家也不能例外。資本家階級社會的階級鬥爭,不外是勞動者階級反抗資本家階級的鬥爭。這個鬥爭,終於由勞動者階級取勝而奪取國家權力機器。

然而,勞動者階級獲到國家權力後的國家形態,一般的是國家的終極階段。馬克思的政治學就是從這個觀點出發,而來展開其「階級鬥爭論」「國家論」「革命理論」,同時,也涉及勞動者階級鬥爭的戰略、戰術問題(strategy and tactics, Kriegsplan und Taktik)。在「共產黨宣言」裡頭,已提到領導勞動者階級革命鬥爭的「前衛黨」(advance guard party, Vorhut Parti)的「革命綱領」(revolutional program, rivoljucionnaja Programm)。

馬克思、恩格思即在他們的一輩子裡,都是一貫的在研究勞動者階級革命的戰略、戰術問題。

當然,馬克思隨著年華而思想漸趨現實化、成熟化,終於在他的晚年,完成了他的哲學、經濟、政治、社會一系列的集大成,就是「資本論」(Das Kapital)。

~~~~~~~~~~~~~~~~~~~~~~~~~
章  節:02.09.03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51
 章節主題:馬克思理論小史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1848年到1871年的西歐社會,是馬克思理論的發展與普及最盛旺的時期(1848年是在西歐各地的革命運動高潮時期,也是馬克思、恩格思發刊「共產黨宣言」之年)。從此,恩格思所說的「空想社會主義」(utopian socialism, utopistischer Sozialismus),即「早期社會主義」逐漸喪失其當初的氣勢。1871年「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出現,所謂資本家階級的改革運動幾乎消沈。

1872 -1904年,所謂「資本主義和平發展」抬頭,在西歐社會產生了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工會和工人政黨。在此時期馬克思理論也繼續發展,但在另一方面卻產生了對資本主義的議會主義的幻想,以致所謂「修正主義」(revisionism, Revisionismus)抬頭。

1905 年是第一次「俄國革命」失敗。此時期西歐資本主義已達到高度階段的所謂「帝國主義」(imperialism, Imperialismus),所謂「列寧主義」在這個歷史條件下產生,取代馬克思理論而成為新的勞動者階級革命鬥爭的指導原理。1917年「俄國無產革命」成功。其後,在1919年,列寧創立了「第三國際」(Comintern)。此時,「世界革命」的重心已經轉移於亞、非、拉的殖民地解放鬥爭(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列寧死後的蘇聯,卻由斯大林(1879-1953)實行了和馬克思思想完全背道而馳的「黨官僚為基礎的個人獨裁政治」(Nomenklatura)。第二次大戰後,毛澤東(1893-1976)在中國也走斯大林的後塵,施行「個人獨裁政治」,結果,如上所述,到了 1990年代,蘇聯及東歐諸國的共產主義制度土崩瓦解,共產中國也正岌岌可危的末期狀態,導致馬克思理論在全世界威信掃地。現在,馬克思理論必須先回歸「原點」(origin, Ori-ginal),進而尋找正確且合乎時代現實之道。

把話說回於馬克思自己的思想歷程。

1818年,馬克思生於普魯士(Preussen,德意志)萊茵地方(Rhine)的托利爾市(Trier),富裕的猶太人律師家庭。

1835年,馬克思進入波昂(Bonn)大學,進修法律學。

1836年,轉於柏林(Berlin)大學,進修歷史與哲學。

馬克思在大學時代是一個很優秀,很用功的青年學徒。初早,他是不太喜歡當時的大哲學者黑格爾的學說。但到後來,轉變為竭力研究黑格爾哲學的的結果,成為黑格爾左派的同路人,並加入鮑爾(Bauer, Bruno, 1807-82,黑格爾左派)所主持的「自由人俱樂部」(自由思想家,學者,文人等為會員)。

但是轉移於柏林大學之後,馬克思對於黑格爾左派只停在批判神學的領域感到很不夠,他認為必須有衝破其界限的革命精神才可以。馬克思在柏林大學的畢業論文,是「德模克利特斯(demokritos, B.C. 460-370,希臘的唯物論者)與伊璧鳩魯斯(Epiluros, B.C.342-271,希臘Herenism時代的哲學者)的自然哲學(phylosophy of nature, Naturphilosophie)的相異性」(1841)。馬克思乃從「自然哲學」抽出了「人」的意志(will, Wille)和行為(conduct, Handlung)而加以分析。

1841年,馬克思柏林大學畢業後,想在波昂大學教書,但未實現。

1842 年,馬克思乃就任「萊茵新聞」(Rheinische Zeitung)的編輯,同年11月昇任主筆。此時,恩格思(生於Barmen地方紡織工廠主的家庭,進修於高等學校和商業學校,20歲以前就和黑格爾左派人士有交往,後來,1841年入柏林的軍隊,此時也到柏林大學聽講哲學,同時出入於「自由人俱樂部」,但尚未和馬克思相見),因在前往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其父的織織工廠之途中,所以順便到科綸(Koln),訪問萊茵新聞,在編輯室和馬克思初見面。據恩格思說,這次見面時兩人並沒有討論過特別的問題。

馬克思在萊茵新聞的時期,他不但是忙於對抗反動政府的抑壓政策,也和光講急進而一事不做的「自由人俱樂部」同人開始對立和鬥爭。由於政府對自由主義派的萊茵新聞採取彈壓政策,新聞社股東卻主張緩和論調,所以,1943年,馬克思竟然辭職主筆職務,當年5月萊茵新聞終被禁刊。

1843年6月,馬克思即與同鄉的基尼(Jenney)結婚(大學時代就定婚),而後兩人一起前往巴黎。

1844 年2月,馬克思在巴黎,協助路給(Ruge, Arnold, 1802-1880,德意志急進政論家),辦理「德法年誌」(Deutsch-Franosische Jahribucher)。馬克思在該雜誌上登載了他自己的著作「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序說」(Zur kritik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ie. Einleitung),「論猶太人問題」(Die Debatte uber den Jacobyschen Antrag),恩格思寫的是「英國的狀態--過去與現在」(Die Lage Englands--"Past and Present" by Thomas Carlyle--卡萊爾,1795-1881,評論家,歷史家)。然而,「德法雜誌」僅出刊第1、第2合併號就停刊。

1844 年8月,恩格思從英國將返德國的途中,來巴黎訪問馬克思。兩人一起談論10天的結果,對於歷史與社會的理論完全一致,從此,馬克思、恩格思兩人在社會革命問題之上,成為志同道合的畢生的同志。兩人最初的協作就是一起批判鮑爾(Bauer, Bruno)。即1844年馬克思、恩格思共著了「聖家族--別名--批判的批判的批判」(Die heilige Familie oder Kritik der Kritischen Kritik. Gegen Bruno Bauer und Kon-sorten)。他們兩人在此文中,主要是論述了關於「唯物論」的見解。馬克思在此年的再一本著作,就是「經濟學、哲學的手稿」(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Erstes Heft)。

馬克思從此時(1844年下半年),乃開始熱衷於研究英、法的「古典經濟學」,同時也開始接近法、德的社會主義者。也就是說,馬克思、恩格思從此時已成為社會主義者,即承認「階級鬥爭」在歷史上的意義,及勞動者階級在社會革命上的重要性。

馬克思在此時也和著名的德國詩人海涅(Heine, Heinrich, 1797-1856)有深交,馬克思的「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 Humani-tarianismus)和「社會主義」思想深刻的影響了海涅,使他相繼發表了革命詩作。

馬克思在「聖家族」,把資本主義體制下的人的「自我疏離」(alientation, Entfremdungstheorie)和「窮苦化」(poverty, arm)結合起來。人的疏離就是人喪失了「人性」(human nature, menschliche Natur)。也就是說,「人」自己造成出來的事物,反過來支配「人」。例如,人所造成出來的貨幣,為了積蓄貨幣而做出「非人性」的事情,金錢的支配力使人忘掉了人的生命的尊嚴等。資本家定要剝削勞動者,否則,就無法致富。一般奪取他人財物是被叫著「盜賊」,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剝削別人的勞動,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反而若有人批判這種制度,卻被辱罵為壞人。勞動者被剝削而趨於貧窮化,被認為是「善」(good, Gwte),所以資本家剝削人卻不知道是「惡德」(bad, Buse)。勞動者因貧窮喪失了做人應有的尊嚴,所以愈來愈陷於「非人性化」的地步,即被「疏離」的地步。

馬克思在初期,就是以「疏離」這句語言,在其著作之中暴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但是馬克思在初期,尚未有堅定的社會主義立場,他因為受到黑格爾的思想影響,所以在萊茵新聞的論說,幾乎是以黑格爾理論為基礎的論調。他乃驅使了「辯論法」,而來反駁檢閱制度,自由貿易制度、木材盜伐等問題。

馬克思在其著作中,常常談及所謂「物神性」。

(註)物神性(物神崇拜-fetichism, Fetischismus)。

因信仰某些事物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所以熱誠崇拜之,這在原始宗教都是共通的傾向。馬克思的「物神崇拜論」,是從法國的唯物論者德部洛斯(De, Blos)的「動物崇拜」(zoolatry, Tierkultus,自然崇拜的一種)引用的。

馬克思到後來,在「資本論」之中,論述著︰由於資本主義體制的特殊性,所以人所造成的社會現象(商品、貨幣等),都不是由人來支配,相反的來支配人。這就是馬克思所謂「商品、貨幣、資本的『物神化』和人的『疏離化』」。

馬克思在撰寫了「聖家族」「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年8月)之時,就是以這種「自我疏離」的概念來說明資本主義的社會現象。馬克思、恩格思就在這兩本著作的論述裡,才現出堅定的社會主義立場。所以,在這兩本書裡,才很明確的指出階級與階級鬥爭在歷史發展上的意義,及被疏離的勞動者階級是革命的歷史要因。

馬克思在法國,初次接觸了社會主義思想與早期社會主義者。但是不經過多少時間,馬克思、恩格思很快就超過這些早期社會主義思想。他們以尖銳的眼光,隨時看破了所謂「空想社會主義」的缺陷。但是,使馬克思養成這個眼光的思想基礎,不外是黑格爾的「辯證法」。譬如,黑格爾的名著「法哲學要綱」(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1)的序文裡有一句名言,即︰「理性(Verstand)的東西才是現實(Wirklichkeit)的,現實的東西才是理性」。

馬克思在「聖家族」(1844),認為抵抗是資本和勞動者階級,或私有財產和勞動者階級的對立、鬥爭。這點本身是正確的。但是關於隨著物質的生產力發展而必然發生的階級與階級鬥爭的理論,馬克思在此時尚未有明確的說明。

這種資本主義發展的機構(mechanism, Mechanismus)及其機構和階段、階級鬥爭的必然性,是在後來的「資本論」(1867-1894),才明確的說明出來。恩格思到後來所說︰「當時尚無經濟學的觀點」。也就是說,1840年代的年青馬克思、恩格思,雖然是超過了早期社會主義思想的社會主義者,但兩人是還沒有「經濟學」理論的社會主義者。所以,尚不成為後來的「馬克思思想家」,也就是說,還沒擁有所謂的「科學的社會主義」(scientific socialism, Wissenschaftricher Sozialismus)。

馬克思、恩格思從早就受到費爾巴赫的「唯物論」很大的思想影響。馬克思在1843年3月,閱讀了費爾巴赫的「將來的哲學的根本問題」(Grundsatze der Philosophie der Zukunft, 1843)之後,從此吸收了很多東西,同時在「聖家族」裡評估費爾巴赫很高。

費爾巴赫(Feuerbach, Ludwing Andreas, 1804-72),是德意志黑格爾學左派的唯物論者,宗教批評家。他厭煩人的社會關係,隔離社會而獨自住在田園,專心於著作。他和夫人居住於孤單的生活環境之中,產生了其「唯物論」的哲學理論。所以,他的唯物論是自然的「唯物論」,是拒絕發展的,是靜的,是固定的「唯物論」,是缺乏歷史、社會觀點的「唯物論」。雖然是這樣,但是不能把費爾巴赫的「唯物論」的歷史意義估計過低。但是,由於費爾巴赫的唯物論缺乏人的歷史,人的行為的觀點,所以,關於社會和歷史的人的行為,卻不得不依靠「觀念論」來說明。

費爾巴赫,在「三月革命」(1848)時,也參加了普魯士(Preussen)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Frankfurter Nationalversanmlung, 1948年5月18日開始,決定德意志民主主義改革,但被解散,三月革命失敗)。他原來是民主主義者,但是由此對議會感到失望,才再返回田園生活。他自認是「觀察家、批判家」。他有一句名言,即,「人是吃東西的東西」。

馬克思繼承了費爾巴赫的「唯物論」,但是和他相反的,帶著夫人,很堅強的投入革命的怒濤狂浪。馬克思不是光等著從大眾之中產生新的政治思想和新的行動的人,而是熱衷思考著如何才能在大眾之中創出新的政治革命的熱血漢,就是站在大眾的面前從事鬥爭的革命實踐家。馬克思在其著作「對費爾巴赫的提議(Thesen uber Fererbach, 1849,於比利時有魯塞爾)之中,即以「哲學者只是以各種方法說明世界,但是要緊的是在變革世界」這句名言為這本書的結論。

歷史的前進,只有向要阻止前進的力量鬥爭,才能實現。費爾巴赫對1848年的人們所做的政治上的愚蠢(stupidity, dumm)失望,竟再回歸自己的鄉村生活。馬克思則超越過革命的愚蠢,再和更大的愚蠢鬥爭,而把其一輩子奉獻於人類的進步,即奉獻於和要妨礙歷史前進的支配階級及其權力與思想的鬥爭。馬克思在凡有方面與現實的愚蠢鬥爭,但他並不感到任何失望。他是廣讀、強記、深思且強鬥的人。他教給我們:人若是要對於人類進步忠實,不但是要認識、思索、批評,更要把自己放在任何鬥爭之中而來行動。馬克思的一輩子就是為了他的這種思想而消耗殆盡。

凡是人的一輩子,不管有意識(consciousness, Bewusstsein)或無意識(unconsciousness, Unbewusste),可說是對自己的鬥爭,也是對社會的鬥爭。對於自己的「惡」(缺點,黑暗面)的鬥爭,也是對「社會惡」的鬥爭,沒有為了社會進步的鬥爭,就沒有對自己進步的鬥爭。

馬克思即如上述以社會進步就是為自己進步的哲學態度,在一輩子寫了如下的主要的著作︰

①「獨法年誌」(1844)

②「聖家族」(馬克思、恩格思共著,1844)

③「德意志思想」(Die deutsche Ideologie,馬、恩共著,1845-46,1932年公刊)

④「哲學的貧困」(misere de la philosophie, 1847)

⑤「工資勞動與資本」(Lohnarbeit und Kapital, 1847年演講,1849年出刊)

⑥「共產黨宣言」(1848,馬恩共著)

⑦「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Zur kritik der politschen Okonomie, Eystes Heft, 1859)

⑧「資本論」(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1867-1894)

~~~~~~~~~~~~~~~~~~~~~~~~~
章  節:02.09.04 日  期:2002/11/26 下午 04:52
 章節主題:馬克思17歲時的文章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但是,當要選擇地位時,成為我們的響導就是人類的福利與我們本身的完成(這兩個問題的利益,如果認為是互相對立著,即一方否定他方的話,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人的天生是為了其時代的進步和福利而努力,這樣做,才能完成自己,這種想法才是正確的。

人,假如是光想自己,雖然能成為有名望的學者,或很聰明的人,或卓越的詩人,也絕不能完成真的偉大的人。歷史是把為了社會全體效勞而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稱為最偉大的人物。

我們,假如能選擇為了最大多數的人而來奮鬥,雖然為此在肩上負有很大的重擔,也不會為此遭到挫折,因為這不外是為了全部的人所受的犧牲。所以,我們絕不是以貧弱、狹小、利己的喜悅為樂。

我們的幸福是屬於萬人的,我們的行為是很清靜,但是永遠不會停止生存,我們的骨灰必有高貴的熱淚所濡濕。

個人的完成,就是在對社會的個人實踐之中」。

馬克思就在科學之中追求上述的人生問題,並把真理付諸實踐。

國際政治變革中的台灣2

著作名稱:台灣人四百年史
作者:史明
國際政治變革中的台灣

2 美‧日‧中(共)三極大國下的台灣


~~~~~~~~~~~~~~~~~~~~~~~~~~~~~
a 美國對台灣的初期政策
~~~~~~~~~~~~~~~~~~~~~~~~~~~~~


(1) 美國為蔣介石政權撐腰與其敗退大陸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對於台灣的政策的演變、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即:

(一) 第二次大戰結束到蔣家政權敗退大陸(一九四五--四九年)

(二) 中國內戰結束到韓戰爆發(一九四九--五○年)

(三) 韓戰爆發到發表「上海公報」(一九五○--七二年)

(四) 「上海公報」到中(共)美國交正常化(一九七二--七九年)

(五) 中美國交正常化以後(一九七九--)

美國戰後在遠東最大的緊要問題、就是為蔣介石政權撐腰、使其建立統一的中國、而成為美國在亞洲戰略上重要的一環。因此、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成立後(蔣家政權行政院長宋子文赴莫斯科簽定)、美國為了阻擋國共內戰、即派駐華特使馬歇爾將軍(George C. Marshall)、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到中國、在重慶成立了所謂「馬歇爾三人小組」(馬歇爾‧張群‧周恩來)、從事調解各地的國共軍事衝突、而在一九四六年一月八日簽定了「第一次國共協定」。

然而、蔣介石妄想要以優越的軍事力量、趁機殲滅中共的武裝部隊、雖在同年六月六日成立「第二次國共協定--一五天休戰協定」、但其後、居然開始對共軍全面攻擊、所以美國隨即終止對國共的調解工作、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遂在一九四七年一月三日調回馬歇爾將軍。

但因蔣介石進行了「世界上最笨拙的軍事指揮」(參閱派駐中國美軍軍事代表團團長巴爾少將即David Barr在----Richard H Rovere & Authur Schlrsinger, Jr., The Mac Arthur Controversy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65, p.333所說)、反而讓中共解放軍攻下東北、並在極短期間內、相繼席捲了華北‧西北‧華中‧華南‧西南‧海南島等全國地區、蔣介石及其殘餘份子、終於在一九四九年全面敗退大陸、逃亡台灣。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共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的成立。

根據美國國務院發表、及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在美國參議院的證言、美國政府自日本投降的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八年的四年間、給予蔣介石政權的軍事援助一○億美元、經濟援助一○億美元、合計達二○億美元的緊急援助。一九四八年四月、美國國會又通過「對華援助法案」(China Aid Act of 1948)。但其中、軍事援助的武器‧彈藥等軍需品的七五%、均落在中共手中(參閱U. S. Dept. of State, United States Relation With China, 1949 p.1042 John W Spanie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 p.83)。


~~~~~~~~~~~~~~~~~~~~~~~~~~~~~~~~~~~~~~
(2) 美國重視台灣的戰略地位

本來、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開始注目「台灣」在東北亞細亞的戰略地位。

曾在一九四四年七月下旬、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赴火奴魯魯(Honolulu)召開「軍事會議」。當時、陸軍元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 Arthur)主張登陸呂宋島、但海軍提督尼米茲(Chester W. Nimitz)主張先佔領台灣。後來、因羅斯福著重於政治考慮(菲律賓是屬於美國領土)、才決定登陸呂宋島、而放棄佔領台灣案(參閱Chester W. Nimitz, and E. B. Potter, The Great Sea War--實松讓‧富永謙吉日譯「ニミッツの太平洋戰史」一九六二年P.287--289)。

但是、美國政府自戰爭爆發的當初、就令美國陸軍情報部的摩根上校(Cal. Morgan)負責對台灣的情報‧謀略等工作、所以、戰爭一結束、即派遣軍事人員赴台從事調查工作、並設置海‧空軍基地等、即:

一九四五年

 九‧1  美軍趁早派遣軍官三人(帶領蔣家軍統局特務的中國人二人)、登陸基隆(參閱George H. Kerr, Formosa Betrayed, 1956, p.68)

 九‧5 美艦駛入基隆港、將在台灣的聯合國俘虜一千三○○人、載往馬尼拉(參閱Ibid, p.67)

 九‧10 駐昆明的「美國戰略局業務局(OSS)」、派遣美國軍官一五人赴台、從事調查工作(參閱Ibid, p.69) 

 九‧15 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魏德邁(AlbertC. Wedemeyer)、派遣「美軍基地調查隊」赴台、調查在台軍事設施、及搜索聯合國俘虜死亡者的墓地等(參閱Ibid, p.70)

一九四七年

 四‧26  美駐華大使(Leighton Stuart)為抗議蔣家政權在二‧二八大革命時大屠殺台灣人、即交給蔣介石「關於台灣情勢的備忘錄」(Memorandum the Situation inTaiwan----(參閱U. S. Dept. of State, United States Relation With China, 1949, p.923)

 五‧  美國海軍由蔣家政權獲得高雄‧基隆兩港的使用權、及澎湖島的馬公港為美海軍基地(參閱莊嘉農「憤怒的台灣」一九四九年p.147)

 六‧3  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魏德邁中將)、派遣二○餘軍官赴台工作(參閱前揭書p.145)

 八‧11 魏德邁率領「美軍調查團」由南京赴台、調查軍‧政、及社會狀況、並對台灣省參議會議長黃朝琴聲明:「美國對台灣沒有領土的野心」(參閱George H. Kerr, Formosa Betrayed, 1965, p.345)

 八‧13 美空軍由琉球抽調B轟炸機‧P戰鬥機及偵察機等進駐台北松山機場、從此「松山機場」「新竹機場」「台南機場」均隸屬美國太平洋第一三航空隊指揮(參閱莊嘉農「憤怒的台灣」一九四九年p.146)

 八‧17 魏德邁將軍向國務卿艾奇遜提出有關台灣的報告書、言及台灣人願由聯合國託管台灣(參閱U. S. Dept. of State,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1949,p.309)

 八‧22 魏德邁出席美國國家安全保障委員會與美國政府閣員的「聯合會議」、證言蔣家政權在台灣施加特務政治、屠殺政治犯(參閱Ibid, p.761)

一九四八年

一一‧4 「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派詹生上校(Col, Jensen)赴台北、準備將該團移台北(參閱莊嘉農「憤怒的台灣」一九四九年p.147)



~~~~~~~~~~~~~~~~~~~~~~~~~~~~~~~~~~~~

(3) 美國停止對蔣援助、但在東西冷戰下仍重視台灣的戰略地位

美國總統杜魯門、認為蔣家政權敗退大陸並非美國的援助不夠、而是起因於蔣家政權本身的腐敗與無能才導致中國人心靠攏中共的結果(參閱Harry S. Truman, Memoir by Harry S. Truman, Vol. II, 1946--1953. 1956, p.95)。

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國務卿艾奇遜通知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執行委員會說:「台灣可能即將落入中共手中、一切外交上或經濟上的援助、已無濟於事」。八月五日、國務院繼續發表「對華白書」、指出蔣家政權的腐敗與無能、並重申將不再介入國共內戰及終止對蔣援助。又在八月十六日、美國三軍統合參謀本部、表示不同意美軍干涉中共攻台的軍事行動(參閱Military situation on Armed Services and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 Unites State, 82nd Congress, lst Session, 1951, p.1671,2371)。

如上所述、美國政府在一九四九年蔣家政府逃亡台灣後、即轉變向來的中國政策、而決定放棄蔣家政權。但是、美國政府當局的內心、並不否認台灣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地位(美國一貫就把太平洋當為自國的「內海」、為了保衛這個內海而不允許敵性國家的擾亂。位於西太平洋上的日本‧沖繩列島‧台灣‧菲律賓等地、均是不可缺欠的重要堤防)、因而早在四、五月中、關於台灣問題的處理政策、已成為美英兩國在磋商世界戰略上的重要問題。例如:「據消息人士說、美國政府在現階段、最為迫切待解的遠東政策、即是台灣問題。為了防止台灣落入中共手中、應採取的必要措施、其決定刻不容緩。關於這個台灣問題、比美國更加關心台灣的英國、也被認為定會與美國採取共同政策」(參閱UP六月三日華盛頓電----田中直吉‧戴天昭共著「米國の台灣政策」一九六八年p.190)

尤其是美國國會方面及有識人士等、因為此時東西冷戰逐漸激烈化、美蘇兩超級大國的世界政策尖銳對立的時期、所以均對台灣將被中共攻取的局勢表示擔憂、因而極力反對美國政府採取所謂「旁觀政策」。當時國會方面的所謂「軍事干涉論」、與政府所表現的「台灣放棄論」、在此時爭執不已、即:

一九四九年

一一‧29 美國總統特使熱薩布(Philip C. Jessup)命令第七艦隊司令庫克(CharlesM. Cooke)、停止對蔣家政權供給軍需品(參閱田中直吉‧戴天昭共著「米國の台灣政策」一九六八年p.192 )

一二‧1 美國參議院議員蘇密斯(Alexander Smith)、在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提出旅行遠東的報告說:「麥克阿瑟(Douglas Mac Arthur)才能給我國有關遠東政策統一方向的唯一人物、他為了防止共軍侵略台灣、已同意派遣美軍對抗、蔣介石也可能容認美軍佔領台灣」(參閱 George H. Kerr, Formosa Betrayed, 1965, p.382)

一二‧3 國務卿艾奇遜聲明、不承認蔣家政權的海軍封鎖大陸沿海(參閱Forest Davis & Robert A. Hunter, The Red China Lobby, 193, p.56)

一二‧7  參議院議員法加遜、旅行世界歸途中、在夏威夷‧火奴魯魯(Honolulu)發表談話說:「無論如何、美國必須防止中共佔領台灣、大多數陸軍指揮官均表同意、只恐國務院將承認中共、任其進攻台灣。台灣若落入中共手裡、美國在太平洋防衛上的全盤計劃必遭打擊。美國的西太平洋防衛線、應是在日本‧沖繩‧台灣 ‧菲律賓‧印尼等的島嶼線上、若是容許中共佔領台灣、整個太平洋防衛線將趨崩潰。美國應該像對蘇聯封鎖柏林時採取空中輸送那樣、竭力確保台灣才是、若是放棄台灣、美國必然招來重大損失。」(參閱日本「讀賣新聞」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九日、十日)

一二‧8  蔣家政權聲明在台北設立臨時首都時、美國政府召開國家安全會議、重申美國無意佔領台灣、‥ ‥假使美軍佔領台灣、實際上也不可能增強美國的戰略地位、‥ ‥日本投降後、台灣已在中國託管統治之下、所以佔領台灣將給予中共宣傳美國侵犯領土主權的藉口、‥ ‥台灣獨立運動尚很微弱、沒有足夠理由來正當化美國派兵台灣(參閱AFP華盛頓特電----日本「朝日新聞」一九四九年一二月十一日、十一日夕刊)

一二‧14 國務卿艾奇遜會見記者、表明美國倘若懷有干涉台灣的企圖、實際上也很困難、從國際法的地位上‧台灣已由聯合國信託蔣家政府統治、以至和平條約為止‥ ‥」(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夕刊、十七日)

一二‧17 美國聯合參謀會議擬從純「軍事性」來檢討台灣問題、請求杜魯門派遣「軍事調查團」前往台灣、但因遭國務院的「政治考慮」、遂未果(參閱Tang Tson, 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1945 50, 1963, p.528)

一二‧23  美國務院秘密通告在外公館所謂「台灣政策的情報」(Policy Information Paper--Formosa)、強調中共若是開始進攻台灣、也不應介入國共糾紛(參閱Ross Y. Koen, The China Lobby in American Politics, 1960, p.253--Fred W. Riggs, Formosa under Chinese Nationalist Rule, 1952, p.34)

一二‧27 參議員蘇密斯再次敦促艾奇遜與台灣省主席吳國楨磋商美軍佔領台灣問題(參閱Tang Tsou, 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1941|50. 1963, p.529)

一二‧29 參院外交委員會委員長克那里(Tom Connally)發表談話說:「使日本回復對台灣的主權、比落入中共手中較好」「關於台灣問題的法的地位與承認中共問題、必須等到現正在遠東考察旅行中的總統特使熱薩布調查完畢、才可決定」(參閱日本「讀賣新聞」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夕刊)

一二‧30  親蔣派的參院議員諾蘭(William F. Knowland)表示贊同蘇密斯等參議員的意見、再次提議政府應派遣「軍事顧問團」赴台灣(參閱中國研究所調查部〈日本〉「台灣問題と台灣經濟」--中國資料月報第三號p.11)

一九五○年

 一‧2  參院議員諾蘭公開前總統互琶(Herbert Hoover)的書簡、主張反對承認中共、及美國必須防衛台灣、受此書簡的影響、共和黨領袖的參院議員多福特(Robert Taft)即表示為了防衛台灣、不辭動員美國海軍(參閱Joseph W. Ballantine, Formosa, 1952, p.118)

 一‧3  因上述國務院發出的秘密文書「台灣政策的情報」內容被揭露、導致共和黨的台灣防衛派議員集團開始給予國務院猛烈的反擊

其中、特別不能忽略的是「親蔣派」(China Lobby)的存在。它歷來就對美國的「中國政策」行使了不小的影響力。本來、所謂的China Lobby即是在一九四三年、宋子文‧宋美齡為爭取更多美國的援助而前往華盛頓時、拉攏了一批所謂有力的「美國朋友」、即合布金斯(Harry Hopkins--羅斯福總統的親信)‧莫根漱(Henry Morgenthau--當時的財政部長)‧路西(Henry Luce--Time‧Life報社社長)‧俄爾色布(Joseph Alsop--評論家)等人士而組成的。戰後再由孔祥熙‧陳之邁‧俞國華等蔣家巨頭赴美加強其力量、爭取更多的美援‧操縱親蔣的美國輿論‧反對中共加入聯合國。其所謂「美國朋友」、廣泛的包括了一批國會議員‧銀行家‧企業家‧貿易業者‧新聞記者等、例如、有名的杜威(Tomas E. Dewey--共和黨巨頭)‧諾蘭(William F. Knowland--參議員)‧麥卡錫(Joe Macarthy--參議員)‧尼克森(Richard M. Nixon--參議員、後來的總統)‧柔度(Walter H. Jadd--眾議員)‧扣爾比爾克(Alfred Koulbery--貿易業者)均包括在內。他們在此時、當然是替蔣家政權大肆策動、攻擊國務院的「國府放棄論」、而主張「台灣防衛論」。


~~~~~~~~~~~~~~~~~~~~~~~~~~~~~~~~~~~~~~~


(4) 杜魯門‧艾奇遜的台灣不干涉聲明

由於「台灣問題防衛問題」一下子成為美國國內政治論爭的中心題目、各界議論沸騰、所以、杜魯門為了闡明政府的基本方針、即在一九五○年一月五日、對新聞記者發表了所謂「台灣不干涉聲明」、其內容大體是:「美國對於台灣或其他中國領土、絲毫沒有侵略的意圖。現在美國也不想使用武裝部隊來干涉台灣的現狀。美國政府不願意被捲入中國的國內紛爭、同樣的、也不願意對台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或給予助言」(參閱U. S. Dept. of Stat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50--55. Basic Documents 2 Vols, 1956,p.2448 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年一月六日夕刊)。

杜魯門的聲明一發表出來、一貫主張保衛台灣的共和黨議員、均紛紛給予激烈的反擊、其中最甚者、例如有:

參議員多福特指責杜魯門聲明說、其與美國曾向世界表明要阻擋共產主義者勢力對外擴張的基本國策發生矛盾(參閱Joseph W. Ballantine, Formosa, 1952, p.121)

參議員田憋爾克(Arthur Vandenberg)主張:絲毫不考慮台灣人的人權而倉促決定放棄台灣是不智的、台灣的法的地位雖然未定、但也應由台灣人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命運才是(參閱Arther H. Vandenberg, Jr., The private Papers of Senator Vandenberg, 1952,p.538)

然而、美國政府的「台灣放棄論」、並不因這些共和黨議員等的反對而有所改變、不但如此、國務卿艾奇遜又在一月十二日的新聞記者招待會上、甚至於發表說、美國的西太平洋防衛線、已後退到北自阿留申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南至菲律賓、所以台灣已在這防衛線之外。這個新防衛線後來被稱為「艾奇遜防線」(Acheson Line)。艾奇遜並且提到中蘇紛爭在不久的將來必會發生、美國為了牽制中共不向蘇聯一邊倒、才決定放棄台灣。因此、美國政府的「放棄台灣」已成定論 (John W. SpAnier, The Truman--MacArthurControversy and the Korean war, 1959, p.84)。




~~~~~~~~~~~~~~~~~~~~~~~~~~~~~~~~~~~~~
b 韓戰爆發與美國轉變為防衛台灣
~~~~~~~~~~~~~~~~~~~~~~~~~~~~~~~~~~~~~

如上所述、美國民主黨的杜魯門政權、已決定放棄台灣、但因國內有共和黨在國會積極策動反共、以及麥卡錫(Joe Macarthy)推行驅逐國務院內的所謂「共黨份子」、有親蔣派(China Lobby)對各方面施加陰謀詭計等、竟然獲得美國人廣泛的支持、因此、杜魯門為了確保民主黨繼續執政、並爭取國會的多數支持、乃不得不採取妥協政策、結果、雖然在國策上決定放策台灣、但也避免不了對佔領台灣的蔣政權繼續給予經濟援助。這就是杜魯門改變其「台灣放棄政策」的開始。

另一方在國際上、一九五○年二月十四日、中蘇兩國突然發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成立、導致美國國務院所主張的要防止中共向蘇聯一邊倒的論調受到打擊、於是、逼得杜魯門非得重新估計台灣的戢略地位不可。同年六月二日、國務卿艾奇遜強調定要防止共產主義在國際上的伸張時、出乎意料的涉及到美國有必要確保台灣。更且、於同年六月中旬、當國防部長詹森(Louis A. Johnson)、與統合參謀總本部議長布萊德雷(Cmar Bradley)考察遠東防衛之際、因受到在東京的麥克阿瑟的影響(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而返國後向杜魯門建議、為了保衛台灣必須盡早給蔣家政權一定程度的軍事援助。因此、杜魯門才對於台灣的觀點做了一八○度的轉變、為防止中共的進侵而決定防衛台灣。

~~~~~~~~~~~~~~~~~~~~~~~~~~~~~~~~~~~~~~~~


(1) 韓戰爆發與杜魯門的「台灣中立化宣言」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突然爆發、導致西太平洋地區的國際政治發生重大變化。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立即召集會議、結果、斷定北韓的武力進攻為侵略行為 (六月二十七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以此為背景、一方面派遣美軍直接介入戰爭、另一方面則發表了所謂「台灣中立化宣言」(六月二十七日)、下令美國第七艦隊防守台灣海峽、堅決表示不讓中共侵佔台灣。

「從此次北韓攻擊南韓的戰爭行動、可以明白的看出共產主義者不只是進行破壞行動、而居然訴諸武力侵略與戰略手段想來征服他國。在這種情況之下、台灣如果落入共產主義者手裡、將會直接的影響到全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我已令第七艦隊必須防止任何對台灣的武力攻擊。另一方面、我也對在台灣的中國政府(蔣家政權)呼籲停止向中國本土全部的海空作戰行動。台灣將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的安全回復、即對日本的和平條約成立之後、或者聯合國有決定之後、才能確定」(參閱U. S. Dept. of Stat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50--1955, 1957, p.2468 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夕刊、二十九日)

由此可見美國藉韓戰而表明:(一)台灣的法的地位未定、(二)救了蔣家政權的一命、並也牽制其所謂「反攻大陸」的軍事行動、(三)阻擋中共侵犯台灣。

對於美國的對台措施、中國(中共)隨即由外交部長周恩來發出聲明(六月二十八日)、指責美國以武力侵略「中國領土」的台灣、妨害中國統一、並反對「台灣的法的地位未定」的說法。蔣家政權則發表了歡迎「台灣中立化聲明」、但與中共同出一軌的反對台灣地位未定的說法(六月二十八日)。然而、無論如何、從此在實際上、造成了「兩個中國」的局面。

繼之、七月八日、聯合國任命日本駐留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元帥為「聯合國最高司令官」。九月十五日美軍即聯合國軍登陸仁川‧群山而開始反攻。十月二十五日、在蘇聯的軍事‧經濟上的援助之下、「中國(中共)人民志願軍」參加韓戰、而加入朝鮮半島的戰鬥。於是、中(共)美兩軍在戰場兵戈相見、而成為不共戴天的仇人。這種局面的急速變化、竟使美國從根底改變其原來的遠東政策、而趨於強化對中共在軍事上的「圍堵政策」。

再者、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日、由美國領導而所創立的「對共產圈輸出統制委員會」(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Control==COCOM)、就是為了禁止及統制向共產圈輸出戰略物質的一個輸出統制機構、這也被強化其機能、即與「對中共輸出統制委員會」 (China Committee==CHINCOM----西歐諸國對共產圈戰略物資貿易統制機構的諮詢委員會之下部機構)合併、重新設置本部於巴黎、而成為「圍堵政策」的經濟上的執行中心。


~~~~~~~~~~~~~~~~~~~~~~~~~~~~~~~~~~~~~~~
(2) 麥克阿瑟來台佈置與杜魯門的台灣防衛政策

韓戰爆發三天的六月二十八日、蔣介石向美國政府表示有意派遣蔣軍三萬三千人參加韓戰、但遭國務卿艾奇遜拒絕(參閱Harry S. Truman, Memoir by Harry S. Truman, 1956,p.361 神谷不二「朝鮮戰爭と國府軍使用問題」--日本「法學雜誌」第九卷第三、四號)。

然而、在東京的麥克阿瑟、乃在七月三十一日親自前往台北、與蔣介石舉行軍事會談、決定派遣「美軍軍事聯絡組」駐在台北(此小組在八月四日來台、同時美軍第一三航空隊也開始飛台駐紮)、其後、發表聲明說:

「我此次訪問台灣、主要目的是在考察台灣若受攻擊時所能使用的防衛能力。台灣與澎湖島不許受到軍事侵略的防衛政策已被策定。因此、當敵性國家要以武力來攻時、我所指揮的美軍部隊與國府軍隊之間的協力體制已達到協定。我衷心稱讚蔣總統要徹底抵抗共黨支配台灣的堅強決心。蔣總統的決心、與相信太平洋地區的全體人民都想保持自由而不願做奴隸的美國人民、在其利害關係與目的均相互一致的」(參閱Douglas MacAthur, Reminiscences, 1964, p.339--津島一夫日譯「マッカ--サ--回想記」一九六四年、下卷p.224 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年八月一日、一日夕刊、二日、二日夕刊、三日、四日)。

但如此超過「台灣防衛」的軍事範圍而涉及到具有「反共」政治意義的麥克阿瑟的發言、加上後來想把朝鮮半島的局部戰爭擴至中國大陸全面戰的戰略思想(使用蔣軍‧封鎖中國沿海、轟炸中國大陸的軍事及產業設施等)、竟成為總統杜魯門與前線司令官麥克阿瑟在韓戰遂行上的重大爭執、而終於發展到前者免職後者(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一日)的嚴重結果。

雖然經過如的曲折、但杜魯門總統與艾奇遜國務卿、以及三軍首腦對台灣政策的重心、已改為把台灣從中國大陸割開、因此、一九五二年三月八日、美國國防部發表把台灣‧菲律賓的指揮權、自日本駐留美軍總司令官利其威(Matthew B. Ridgway)、移交給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官拉特福特(Authur Radford)管轄之下、並表示韓戰結束後也要繼續防衛台灣(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二年三月十四日夕刊、十五日)。

從此、美國僅在自一九五一年至六五年的一五年間、不但以第七艦隊把台灣從中國大陸割開、而鞏固了其西太平洋戰略體制、並使蔣家政權高枕無憂的盤據於台灣島上、而一九五一年二月簽定「美華(蔣)軍事援助協定」、並在台北成立「美軍顧問團」(第一任團長蔡斯少將、一九五一年成立、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廢止)、並給予蔣家政權高達四○億美元的軍事‧經濟援助、使其做為殖民地統治台灣的本錢、並使美式武裝的蔣家特務軍警任意屠殺壓迫台灣人、至今尚未終止(參閱本書第十一章9 「美援」與新殖民主義p.1024--)。

關於英國此時的對台灣政策、乃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次於印度承認中共(同年十二月三十日)。英國政府於翌年的一九五○年一月六日、由當時的阿托利(C. R. Attlee)工黨內閣承認中共(歐美資本主義大國之中最早承認中共)。但是、英國認為台灣的法的地位未定、所以、中共建交後也沒有澈消台灣淡水的「英國領事館」、在北京也只有置代理公使而已(這種情況繼續到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才有所改變)。阿托利在杜魯門把台灣中立化後、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赴美與杜魯門會談。他向杜魯門提案:「我方想把台灣在一定期間使之中立化」(參閱C. R. Attlee, As It Happens, 1954--和田博雄‧山口房雄日譯「アトリ--傳」一九五九年、下卷p.274)

二者會談後、於同年十二月八日發表「美英公報」、其中有關台灣問題說:「我們相信台灣問題必須依據和平手段解決、同時、要尊重台灣人的利益」(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年十二月九日夕刊)。

一九五一年九月五日召開「對日和平條約會議」時、英國即支持美國的主張、而不規定台灣的歸屬問題。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保守黨內閣成立後、首相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於翌年一九五二年一月赴華盛頓、在美國兩院議會演講時、談及台灣問題說:「台灣必須以非共產國家的手加以保護」(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夕刊)。

英國一貫的基本方針、就是如此在一方面承認中共為正統的中國政府、讓其加入聯合國、另一方面、將由台灣住民的人民投票而來決定台灣的地位。

再者、一九五一年五月十七日、聯合國政治委員會決議「對中共戰略物資禁止輸出案」(CHINCOM==China Committee)、後來與一九四九年成立的「對共產圈輸出統制委員會」(COCOM)合併、在經濟上加強對中共的「圍堵政策」。

韓戰戰局一進一退、到了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日、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就任美國總統、杜勒斯(Jone F. Dulles)就任國務卿、同年三月史大林死亡、東西冷戰開始變化後、於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遂成立「休戰協定」。




~~~~~~~~~~~~~~~~~~~~~~~~~~~~~~~~~~~
c 美國對日和平條約與台灣的地位未定
~~~~~~~~~~~~~~~~~~~~~~~~~~~~~~~~~~~


如上所述、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東西兩大陣營更加尖銳對立。於是、美國在此情況之下、認為有需要趕快再武裝日本、使之成為太平洋反共防衛線(也是美國遠東戰略基本)的重要一環、因此、加緊進行「對日和約」的準備工作。

一九五○年九月、國務院顧問杜勒斯、以美國代表的資格出席聯合國大會、與有關各國代表商討對日和平條約的問題。其後、杜勒斯又提出具有七項條款的「對日和約大綱」、其中的第三項涉及到台灣‧澎湖島的歸屬問題、而表示:「美國將同意美‧英‧蘇‧中(蔣家政權)的共同的結論。但如在一年之內沒有達到結論的話、再提到聯合國解決」(參閱日本‧國際學會「平和條約の綜合研究」一九五二年、上卷p.87)。這不外乎是重新闡述杜魯門在台灣中立化宣言中所提到的解決辦法。

但美國所提出的辦法、竟遭主張台灣問題在「開羅宣言」(一九四三年)及「波茨坦宣言」(一九四五年)已告解決的蘇聯所反對。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杜魯門再次任命杜勒斯為特使、與英國‧澳國‧紐西蘭等太平洋上的主要國家重新商討的結果、於同年三月三十日共同擬成「對日和約草案」、而分發給有關國家。這個草案經過幾次爭執(美國與蘇聯)、及研討(美國與英國)之後、美英兩國遂共同

擬成最後的「對日和平條約成文」、再分發給有關各國。

但因早在一九五○年一月六日已承認中國(中共)的英國、與依然承認中國(蔣家政權)的美國、對於「中國的代表問題」最後還是沒有達到結論、所以、雙方妥協的結果、在此成文中、所要邀請參加簽署的國家之中、「中國」乃被除外(第二三條)、就是:

「美英商討對日和約時、最難決定的、就是中國代表的出席問題。因美國堅持不與現正在侵略朝鮮的中共同席簽署和約、英國則主張中國的兩個政府之中、應讓已獲得遠東委員會參加國三分之二所承認的政府出席簽署才是。在此、雙方不能取得步調一致的情況之下、決定將來由日本本身所選擇的政府、另簽和約為妥協案。結果、此次的條約簽署會議不邀請中國的任何政府參加」(參閱吉田茂「回想十年」一九五七年、第三卷p.33)。

一九五一年九月五日、在五二個國家代表參加之下、舉行「對日和談會議」於舊金山(San Francisco所以也被稱為「舊金山會議」)。繼之、九月八日、除了蘇聯‧捷克斯拉夫‧波蘭三國之外、共取得四九國代表簽署條文、由此、對日和平條約終告成立(參閱日本‧每日新聞社「對日和平條約」一九五二年p.302)。

在開會中、杜勒斯說:「對於因國共兩政權分裂而使中國代表不能參加一事表示遺憾、並指出只有等到將來由日本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中華民國政府為中國代表、而後再另簽和約之外、已別無他途」(參閱吉田茂「回想十年」一九五七年、第三卷p.495)。

蘇聯代表葛羅米柯(Andri Gromyko)說:「此條約侵害了台灣‧澎湖群島‧西沙群島歸還中國(中共)的應有權利。此條約只規定日本放棄對這些地區的權利、而不再進一步的確定這些地區的將來的命運。然而、實際上台灣及上述諸島、已被美國所佔、美國想把這些侵略行動在此和平條約中給予合法化。雖然如此、但是這些地區的命運還是有必要給予明確化、也就是說、必須把其歸還給這些土地的主人、即中國人民」(參閱上揭書p.520)。

但英國代表揚葛(Kenneth Younger)說:「此條約、只是規定日本必須放棄對台灣‧澎湖群島的主權、所以這條約本身、並不決定這些島嶼的將來所屬。關於台灣的將來已在開羅宣言闡述過、這開羅宣言上、已包含著領土不可侵犯及否定對領土的野心、及有關朝鮮的各條項。所以、中國中共在實際的行動上、若不承認這些條項與原則、對於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恐怕無法達到」(參閱上揭書p.504)。

特別是薩爾瓦多(EL Salvador)的代表卡斯楚(Hiector. David Castro)、埃及(Egypt)代表羅亨(Mohammed Kamil Bey, Abdul Rahin)、敘利亞(Syria)代表柯里(Faiz. El. Khouri)、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代表法丘(Sheik. Asad. alFaquh)等、均紛紛起來表示:「條約上除了規定日本得放棄台灣等地區之外、對於其將來沒有下任何決定。這第二條所定的歸屬問題、將來必須根據人民自決的基本原則、而聽取該地區住民的意志、才能決定」(參閱上揭書p.287)。

由上面的引例可見、世界列強均由自國的利益出發、而想來處理台灣問題、反而、只有弱小國家卻都堅持「人民自決」的原則、主張應該由台灣住民來自己解決、這可以說人類的良心永遠是屬於弱者這一邊的印證。

如此、對日和平條約的第二條上、只有規定:「日本應放棄台灣與澎湖群島的權利‧權限以及請求權」、除外、對於台灣的最終歸屬問題、並沒有任何決定。也就是說、台灣自一九五一年的日本和約以來、有關所謂「法的地位」迄未有所決定。

中國(中共)對於日本和約從初就表示反對、即在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及一九五一年八月十五日、中共外相周恩來提出二次抗議、表示:「沒有中國參加的對日和約的準備‧成文‧簽署均是非法的、無效的」、並要求明確化台灣歸屬中國(中共)(參閱日本‧アジア政經學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資料總覽」一九六○年 p.799--805)。

再者、美國在同日的九月八日、並與日本簽訂「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確定支援日本在軍事上、及經濟上由戰爭的疲敝復興起來、而成為美國在太平洋戰略體制上的「安定因素」。




~~~~~~~~~~~~~~~~~~~~~~~~~~~~~~~~~~~
d 日華(蔣)和平條約與台灣地位未定
~~~~~~~~~~~~~~~~~~~~~~~~~~~~~~~~~~


一九五一年九月八日「舊金山對日和約」成立後、同年十一月十八日、日本國會隨即批准。

然而、杜斯勒在十二月赴日見日本首相吉田茂時、向他提議:「日本應及早與佔領台灣的國民政府簽定和約、不然、舊金山和約恐不容易獲得美國參院的批准」。

據吉田茂著作的「世界と日本」(一九六三年)所述:

「當在昭和二十六年(一九五一年)秋、舊金山和約批准案在美國參院被審議時、據聞、關於日本到底要選擇中國的那個政權(中共或蔣家政權)為國交對象的問題、竟成為參院是批准條約的主要關鍵。‥‥‥又時逢韓戰正在激戰中、美國對中共的國民感情極為惡化、並且為了台灣的安全問題、美國政府正在銳意對付中共的武力上的威脅之際、在以史無前例的寬大政策而成立了這舊金山和約的情況之下、日本若是選擇中共政權、美國外交必遭嚴重的打擊。因參院關於這點特別憂慮、所以期待日本能提示使美國不致陷於窘境的一種保障。‥‥‥日本政府當然希望與國府修好外交關係、並經濟關係上加強發展。同時、也想要避免因與蔣家政權過於深入而導致否認中共政權的結果。‥‥‥可是、雖然對中共政權在將來懷有建立關係的希望、但為了使既成的舊金山和約盡早獲得美國參院的批准、日本就不得不選擇國民政府為講和對象」(參閱吉田茂「世界と日本」一九六三年p.145)。

如此、受到杜勒斯軟硬兼施的勸告之後、日本遂不得不與蔣家政權簽定和約。於是、吉田茂在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以給予杜勒斯書簡的方式、非公式的表明日本政府已選擇蔣家政權。但這所謂「吉田書簡」、在杜勒斯與吉田茂的商討之下、明確的表明著以下兩點:

第一點就是:「日本政府總歸也是希望與鄰邦的中國樹立全面的政治和平及通商關係」、也就是說、日本希望與能代表全中國的政府為和約的對象。

第二點就是:「兩國間(日本與蔣家政權之間)、所要簽定條約條款、有關中華民國的範圍、應是限定於中華民國政府現正在支配、及將來可能支配的領域為限」、也就是說、和約對象的蔣家政權、只能代表現正統治著的台灣地區、而不能代表全中國本土(參閱吉田茂「回想十年」一九五七年、第三卷p.74)。

一九五二年一月十六日、國務院顧問杜勒斯把這「吉田書簡」提出美國參院後、舊金山和約終獲得參院批准。

中共在一九五一年一月三十日、以外交副部長張聞天的名義、指責吉田茂出賣日本的民族利益、私自簽定舊金山和約與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又給帝國主義保證要與中國國民黨的反動殘餘締結和約(參閱清水董三「中共覺え書」一九六一年p.172)。

於是、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日本代表河田烈與蔣家政權代表葉公超開始和約的交涉。

「交涉中、最大的爭點、就是條約的根本問題。對方(蔣政權)想以包括全中國大陸的代表政權的資格來簽定和約、然而、我方(日本)則把國民政府認為是局部性的政權、而想與其修好關係。這點從初就成為雙方最大的思想差距、為了填補這個差距、竟然費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參閱吉田茂「回想十年」一九五七年、第三卷 p.75)。

結果、由美國駐華公使藍根(Karl. Lott. Rankin--一九五三年四月升為大使)的介入調解、日本才不得不對蔣方讓步、終在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舊金山和約發效之日)、簽定了「日華和平條約」(八月五日生效)。

在這日華和平條約上、有關領土處理的問題、在其第二條規定著:「日本國、基於一九五一年九月八日在美國舊金山簽署條約第二條所規定、放棄對台灣與澎湖諸島、及新南群島‧西沙群島的權利‧權限及請求權」。這不過是重新確認「舊金山對日和本條約」的第二條六項、只是表示放棄台灣而已。至於向誰放棄一事仍然沒有任何規定、所以台灣的歸屬問題依然未被解決、其「法的地位」仍然未定、因此、蔣家政權只不過是繼續代替「聯合國」統治台灣而已。

從此、日華和約成立之後、日蔣關係竟然急速密切起來、日本即以美國軍事援助台灣為背景、給予所謂經濟援助、恢復了台灣舊殖民地的經濟支配、而施加「新殖民主義」、以低工資來剝削台灣勞工。蔣家政權則由日本政府獲得巨大政府貸款與日本資本的投資、而鞏固了其殖民統治與剝削體制(參閱本書第十一章10舊蔣家殖民統治的新支援p.1036)。



~~~~~~~~~~~~~~~~~~~~~~~~~~~~~~~~~~~
e 美華(蔣)共同防禦條約與金門砲戰
~~~~~~~~~~~~~~~~~~~~~~~~~~~~~~~~~~~

(1) 美國廢止「台灣中立化政策」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驍將艾森豪威爾、被美國共和黨推舉而就任美國總統、他任命杜勒斯為國務卿。當時在朝鮮半島的韓戰即將休戰(同年七月二十七日休戰)、但南方的中南半島戰線、在蘇聯‧中國(中共)的軍事支援下、愈打愈激烈、所以艾森豪威爾與杜勒斯、在共和黨領袖多福特的支持之下、為了牽制中國(中共)的軍事行動、把前民主黨總統杜魯門對中共的「圍堵政策」、再進一步的積極推進、提倡所謂「反擊政策」(Strike Back Policy)這個反擊政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解除杜魯門時代的「台灣中立化」、而容許蔣介石進攻中國大陸、使之構成第二戰線、想來牽制中國(中共)在朝鮮與越南的軍事擴張。

艾森豪威爾在同年二月二日、給國會的「國情咨文」(State of Union Message)裡說:

「一九五○年六月北韓開始侵略戰爭時、美國政府命令第七艦隊阻止中國(中共)攻擊台灣、同時也保障台灣不會成為攻擊大陸本土的作戰基地。這不外乎是等於美國海軍成為防衛共產主義中國不會受到侵犯的一翼。‥‥美國發出這種命令之後、中共軍隊侵入朝鮮、在此攻擊聯合國軍隊。在這情況之下、中共始終拒絕聯合國所提出的休戰提案。

因此、我們要求為中共擔任防衛責任的美國海軍、不再繼續造成共軍不受到損失而能在朝鮮殺傷美軍及聯合國軍士兵的條件。

我將命令第七艦隊不再成為共產主義中國的保鏢。‥‥總之、我們絲毫沒有任何義務保護在朝鮮與我們戰爭的國家」(參閱長谷川才次「アメリヵ外交の新基調」一九五三年p.70 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三年二月三日夕刊、四日)。

如此、艾森豪威爾乃宣言廢除「台灣中立化政策」。

中國(中共)隨即指責:「美國將要使已滅亡的政權再次君臨於中國人民頭上」。蘇聯也指責艾森豪威爾將擴大遠東的戰爭。英國等西歐方面則擔憂此喪失朝鮮休戰的機會。

但在實際上、由於中國(中共)從東北等地方調來大軍移駐台灣的福建沿海地區、所以一向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ngence Agency==CIA)的黑色機關即「西方企業公司」(Western Enterprise)支持下、而進行所謂「大陸游擊」的蔣家軍隊、卻無法再搞這種只有宣傳性的游擊兒戲。並且、蔣家政權受到美國壓力而不得不派正規軍防衛金門‧馬祖、以及大陸沿海的幾個小島。


~~~~~~~~~~~~~~~~~~~~~~~~~~~~~~~~~~

(2) 美國創立「東南亞條約機構(SEATO)」與中共砲擊金門

中共統一中國大陸後(一九四九年十月)、隨即參加朝鮮半島的韓戰(一九五○年十一月)、韓戰休戰後(一九五三年七月)、再把軍事餘力調往中南半島而支援越戰。相形之下、美國在東南亞地區軍事力量極為薄弱、所以、驚恐自中國的共產主義化開始、將招來越南‧寮國‧高棉‧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等東南亞諸國一個個相繼受到中共勢力的滲透、而成為共產主義國家。因此、國務卿杜勒斯乃把這種預測、比喻的說為「骨牌理論」(domino theory)、而主張所謂「反骨牌理論」(anti-domino theory)、號召與東南亞具有利害關係的資本主義國家、應一致形成共同防衛線、並與東南亞諸國創立一種集體安全保障機構。

於是、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在馬尼拉、由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泰國‧巴基斯坦等八國創立了「東南亞條約機構」(South-- 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SEATO)。這可以說是「北大西洋條約機構」(NATO)在亞洲的翻版。

然而、中國(中共)當局預先接到「東南亞條約機構」將成立的消息後、唯恐其與台灣的蔣家政權相結合、而在國際政治上造成「一中一台」的既成事實、所以在同年八月一日「中共建軍二七周年紀念典禮」上、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的「台灣解放宣言」為先聲(參閱北京‧人民出版社「台灣問題文件」一九五五年 p.64)、而在「東南亞條約機構」成立的前五天、即九月三日開始砲擊蔣政權佔領下的大陸沿海的金門島與馬祖島。

美國政府接到中共砲擊金門‧馬祖的消息後、聯合參謀本部(議長Admiral Auther Radford)隨即建議總統艾森豪威爾應容許蔣家空軍及命令美國空軍轟炸中國大陸。國務卿杜勒斯也同意這個建議。但同年九月十二日在美國丹佛 (Denver)所召開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上、艾森豪威爾以「轟炸中國大陸可能發展為大戰並恐怕再引起美蘇戰爭」理由、反對聯合參謀本部的建議。結果、杜勒斯的提案被採擇、即把大陸沿海諸島問題提出於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請其介入而來停止台灣海峽的砲火(參閱Dwight D. Eisenhower, The White House years, Mandate for Change 1953--56, p.464)。

~~~~~~~~~~~~~~~~~~~~~~~~~~~~~~~~~~~~

(3) 「美華(蔣)共同防禦條約」成立

以韓戰‧越戰都不如所願的擴大為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極抱不滿的蔣介石、一聽到艾森豪威爾採擇杜勒斯的提議、即以和平手段將要由聯合國來收拾金門砲戰的消息、居然表示反對。蔣介石覺得金門危機若被提到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來是恐會惹起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問題、二來是趁機要把美國牽入中(共)美戰爭的企圖將歸失敗。於是、蔣介石決意主張締結美華(蔣)間的軍事條約、以期後日的機會(參閱Ibid p.465)。

原來、美國從早就想把蔣家政權編入「東南亞條約機構」、但遭英‧法兩國及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國的反對、而未得實現。因此、對美國來說、為了防止台灣落入中國 (中共)手裡、蔣介石所主張的「美華(蔣)軍事同盟」案、即成為其所能接受的唯一辦法(參閱「日本經濟新聞」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九日夕刊)。

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二日、美國助理副國務卿羅波杜遜(Walter Robertson)訪問台北、開始交涉美蔣之間的條約問題。這也與日蔣交涉和平條約時同樣、蔣家政權主張包括全中國大陸為條約適用的範圍、而美國卻主張連金門馬祖等大陸沿海島嶼都要除外、以致交涉費時兩個月。

到了同年十二月一日、雙方才達成協議、而發表「共同聲明」如左:

「一、美國與國府完成了為締結共同安全保障條約的交涉。該條約將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所締結的其他安全保障條約同樣形式。該條約將承認條約國雙方對於台灣‧澎湖島及美國管理下的西太平洋諸島安全保障是利害一致的。並且、關於在條約雙方管理下的其他領土、協定在這條約中、將留下把其包括在內的餘地。同時、該條約是準備對付所包含地區的安全保障受到武力攻擊的威脅、若發生這種威脅或攻擊之際、決定對此將隨時商討。

一、該條約必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其他諸國業已締結的種種集團防衛條約所形成的集團安全保障機構結合、並給予強化的作用。同時、這些協定將形成把西太平洋地區對共產主義侵略防衛所不可欠缺的堡壘。美國與國府之間的這條約、與甚他條約同樣、本質上是在防衛。並且、雙方再確認由此條約將由聯合國憲章的目的及其原則有所貢獻」(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夕刊、三日)。

翌日的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日、由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與蔣家政府外交部長葉公超、在華盛頓簽定「美華(蔣)共同防禦條約」。其內容如左:

「此條約的締結國、再確認對國際聯合國憲章的目的及原則的信念並要與所有的國民及所有的國家和平共存的願望、並且、希望強化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機構、同時、互相自豪的想起兩國國民在前次戰爭中以同情及互相的理想為紐帶、對帝國主義侵略者共同對抗及鬥爭而團結的關係。為了使任何的潛在侵略者不能錯覺締約國的一方在西太洋地區陷於孤立、希望公然且正式的宣言兩國團結的意識與對來自外界的武力攻擊將進行自衛的共同決意、並且、在西太平洋地區更進一步的安全保障制度迄未發展之間、希望強化對於維持和平與安全的集團防禦的兩國現有的努力、而協定:

第一條(紛爭的和平解決、禁止行使武力) 締約國約定基於聯合國憲章、以不危害國際和平‧安全及正義的和平手段來解決自國被捲入的國際紛爭、並在其國際關係上、不以與聯合的目的不兩立的方法來以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

第二條(防衛力發展) 締約國為了更加有效的達成此條約的目的、由自助及互相援助、單獨及共同、維持且發展對締約的領土保全及政治安定的來自外界武力攻擊及共產主義者的破壞活動的、個別的及集團的抵抗能力。

第三條(互相協力) 締約國約定為了強化自由諸制度並促進經濟進步及社會福利、而互相協力、並為了達成這些目的個別的及共同的繼續努力。

第四條(協議) 締約國關於實施此條約、透過自國外交部長或其代理隨時進行協議。

第五條(對武力攻擊的行動) 各締約國認為在西太平洋地區對任何一方締約國領域的武力攻擊、即危害自國的和平及安全、且基於自國憲法手續、宣言為了對付共同的危險而行動。

前述的武力攻擊及因此所採取的措置、得立即報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上述措置、安全理事會若恢復和平及安全、及為維持和平及安全採取必要措置時、得終止之。

第六條(領土‧領域的範圍) 第二條及第五條所規定的適用上、所謂「領土」及「領域」、中華民國是指台灣及澎湖諸島、北美合眾國是指在其管轄下的西太平洋屬領諸島。第二條及第五條的規定、也適用於互相同意所決定的其他領域。

第七條(美軍的配備) 關於在台灣與澎湖諸島及其周圍、為了防禦所必要的美國陸軍、空軍及海軍、基於互相同意所決定、中華民國政府許諾其配備的權利、美國政府予以接受。

第八條(與聯合國的關係) 此條約、對維持基於合憲章的權利及義務或國際和平及安全的聯合國的責任、不給予任何影響、同時不可解釋為給予任何影響。

第九條(批准‧效力發生) 此條約、必須由美國及中華民國、根據各自憲法上的手續予以批准。此條約、兩國在台北交換批准書時、同時發生效力。

第十條(有效期限) 此條有期限、定為無期限。若有任何一方締約通告他方締約國時、可以使此條約在一年後終止」(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夕刊 朝日新聞社「戰後二十年‧世界の步み」--「朝日年鑑一九六六年別冊」一九六六年p.246)。

同時、這條約在同年十二月十日、經過杜勒斯與葉公超的左列「交換文書」、表明此條約是屬於防禦性的、並且蔣家政權若要行使武力時、必須預先與美國協議、即:

「鑑於對這些地區(在國府管轄下)的任何武力行使、將會影響對方締約國。這種武力行使、必以具有明確屬於行使自衛的固有權利之緊急行動為條件、雙方同意認為是屬於共同協議的問題」(參閱Dwight D. Eisenhower, The White House Years, Mandate for Change 1953--56, 1963, p.466)。

觀諸上述「美華(蔣)條約」的全文、可算是一篇堂皇的外交文章、但其重點、在於第二‧第六‧第七各條、也就是說、美國志在把台灣在軍事政治上從中國大陸(金門‧馬祖等沿海諸島在內)割開。

然而、這條約簽訂後、美國的國際法專家科含(Benjamin U. Cohen)即向參院外交委員會提出所謂〝Cohen Note〞指出:(一)此條約締結本身、卻是把台灣‧澎湖諸島承認屬於中國領土、(二)根據大西洋憲章及聯合國憲章的精神、不能如此蔑視台灣島民的意志與利益、及住民自決的宗旨、(三)此條約可能給予中共進攻台灣說成是內戰的藉口、(四)蔣介石不進攻中國大陸的保障沒有明文記載於條文上、所以此條約的批准、對美國可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參閱「東京新聞」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二日)。

於是、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國務卿杜勒斯在參院外交委員會證言「一九五四年九月九日杜勒斯訪問台灣與蔣介石會談時、蔣介石完全且率直意識到、以現有兵力不可能進攻大陸、並以文書誓約非有美國同意、不做任何攻擊大陸、台灣非有美國在軍事上‧經濟上的援助、不可能存在」(參閱一九七八年美國政府公布「美參院外交委員會一九五五年秘密聽證會議紀錄」p.724)。

同年二月七日、或參院外交委員會當要通過此條約之際、聲明它認為該條約不是會影響或改變其所適用地區的法的地位、而表明不把該條約當做是最後處分台灣‧澎湖諸島的法的地位問題(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五年二月八日夕刊)。

中國(中共)政府外交部長周恩來、於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八日發表「關於美蔣共同防禦條約的聲明」:

「美國政府不顧中國人民歷次的反對和警告、竟在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逃竄在台灣的蔣介石賣國集團簽訂了所謂〝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政府企圖利用這個條約來使它武裝侵佔中國領土台灣的行為合法化、並以台灣為基地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和準備新的戰爭。這是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的一個嚴重的戰爭挑釁。‥‥‥

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只有把台灣蔣介石賣國集團的暴政下解放出來、中國人民才能完成自己祖國的完全統一、才能進一步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一切關於所謂台灣〝獨立國〞、台灣〝中立化〞和〝託管〞台灣的主張、實際上都是割裂中國領土、侵犯中國主權和干涉中國內政、都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同意的。‥ ‥」(參閱北京‧人民出版社「台灣問題文件」一九五五年p.95)。


~~~~~~~~~~~~~~~~~~~~~~~~~~~~~~~~~~~~~~

(4) 中共佔領一江山島、美國國會決議「台灣決議案」

一九五五年一月、中國(中共)為了試探「美華(蔣)條約」締結後的美國對華(蔣)態度、砲擊及轟炸了蔣家政權駐有武裝部隊的大陸浙江省沿海的大陳島‧一江山島(比福建省沿海的金門‧馬祖離台灣更遠)、進而在同月十八日、佔領了蔣軍一千餘人駐守的一江山島(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九日)。

繼之、同年一月二十四日(中國時間)、中國(中共)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出關於美國政府干涉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聲明:「‥ ‥美國政府和它的追隨者策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蔣介石賣國集團之間的所謂停火、實際上就是干涉中國內政、割裂中國領土。它們企圖用戰爭威脅和原子武器的恐嚇、強使中國人民容忍美國侵佔台灣、承認美蔣〝共同防禦條約〞、容許美國利用台灣作為軍事基地、準備新的戰爭。這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容忍的。這是中國人民堅決反對的。為了保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了保障中國的安全和遠東的和平、中國人民必須解放台灣、美國必須停止對中國內政的干涉、美國的一切武裝力量必須從台灣海峽撤走」(參閱北京‧人民出版社「台灣問題文件」一九五五年p.115)。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一月二十四日(美國時間)、向國會提出「特別咨文」(specialmessage)、要求:(一)為了保衛台灣‧澎湖諸島受武力攻擊、給予總統使用武裝部隊權限、(二)此權限包括總統認為必要並適當的其他手段。同時也表示:「國會給予的總統權限、將只為對台灣‧澎湖諸島主要部份所受攻擊的一部份或明確被認為是其準備行動而行使」。於是、參議員喬治(Walter George)與參議員紐伯卡(Richard L. Nebuerger)把關於台灣海峽的軍事行動給予總統無制限的權限的決議案、即所謂「台灣決議案」、分別提出於參眾兩院。國務卿杜勒斯隨即在參院外交委員會秘密聽証會上做了上述的証言、結果、眾院在翌日的一月二十五日、以四一○對三的絕對多數決議通過。在參院、雖有主張美軍的使用必須限定於防禦台灣‧澎湖諸島的意見、但也在一月二十八日、以八三對三的絕對多數通過議案(參閱一九七八年美國政府公開「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一九五五年秘密聽證會記錄」 p.274 Dwight D. Eisenhower, The White House years, Mandate for Change 1953--56, 1963, p.468)。

此時、台灣海峽更加趨於緊張、同年一月二十七日、美空軍發表:「第一八轟炸隊移駐台灣」(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觀諸上述、中(共)美雙方雖然對於台灣海峽的戰事均聲勢浩大、但在美國國會「台灣決議案」通過後、使人意料不到的、乃是雙方都從此盡量避免擴大軍事衝突。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向中華民國(蔣家政權)外交部長、督促蔣軍立即撤出大部份所認為美國可能適用「台灣決議」的大陳島。蔣介石雖然對此大表憤怒、但也無可奈何、終於二月五日至十一日、在美國第七鑑隊及空軍的援護下、把蔣軍撤出大陳島。中國(中共)方面也同樣、與其先前的大力宣傳相反、蔣軍撤軍之中、並沒有絲毫的行動(Dwight D. Eisenhower, op.cit., p.469)。

由此、美國以行動表現了其「美華(蔣)共同防禦條約」及「台灣決議」均只防禦台灣‧澎湖諸島而已。同時、關於蔣軍所佔領的其餘大陸沿海諸島、即金門‧馬祖、杜勒斯於同月十六日、在紐約的外交政策協會的演講時、對於此問題的質問、始終避免表示明確的答覆(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七日夕刊)。


~~~~~~~~~~~~~~~~~~~~~~~~~~~~~~~~~~~~~~
(5) 聯合國討論有關台灣海峽的和平解決與美國勸解蔣軍撤退金門‧馬祖、及英國對台灣的看法

在聯合國方面、於同年的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五日、蘇聯副代表索波列夫、向安全理事會主席提出了:「指責美國對中國的侵略行為、勸告由台灣地區撤退陸‧海‧空軍」的決議案(參閱日本‧內閣調查室「ソビエト年報」一九五八年p.336)。由此、安全理事會即在一月三十一日召開會議、討論蘇聯決議案。此時、紐西蘭代表馬樂(Leslie Knox Maro)也向安理事會提出:「台灣海峽停戰決議案」、獲得美‧英代表的同意(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五年一月三十一日夕刊)。並且、在安全理事會上、同時通過邀請中國(中共)代表的紐西蘭提案。

於是、聯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紹(Dag Hammersjkold)、即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派出代表出席安理會、以便提出意見。但在二月三日、周恩來電覆聯合國、反對干涉中國內政的「紐西蘭決議案」、並表示除非討論「蘇聯決議案」並驅逐蔣家政權代表、不能同意派代表參加(參閱北京「台灣問題文件」一九五五年p.116)。「人民日報」也在二月五日的社論「中國人民堅定的立場」上、表示為消除美國在台灣地區和遠東其他地區所造成的局勢奮鬥。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同年二月四日、否決蘇聯再次的提議(討論蘇聯決議案)、結果、宣告休會(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五年二月五日夕刊)。

艾森豪威爾看到在聯合國不可能解決台灣海峽的戰爭、乃決意進行最後的一著、即勸解蔣家政權撤退金門‧馬祖、擬把國共的武裝部隊隔開於台灣海峽的兩邊。因此、在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日、他乃派遣聯合參謀本部議長雷德福特(Admiral Author Radford)與副國務卿羅波杜遜(Walter Robertson)赴台、說服蔣介石撤兵金門‧馬祖、但遭蔣介石嚴拒、而沒有達成目的。後來、美國因顧到蔣介石的威信及蔣軍的士氣(恐會演變成國共合作、或蔣軍投降中共)、終於沒有再進一步的逼迫(參閱Dwight D. Eisenhower, The White House years, Mandate D. Change 1953--56, 1963, p.480) 。

此間、英國國會也在討論「台灣問題」、伊典外相於一月二十六日、及二月三日在下院發言時、把台灣的地位與大陸沿海諸島峻切的分別、並說:「沿海諸島本來就是中國大陸的一部份、但台灣在過去半世紀未曾屬於中國領土」「一九四五年九月、台灣的行政權是在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的指令之下、由日本手裡被中國接收、這並不是領土的割讓、所以其行為本身並不是主權的變動。‥ ‥一九五二年四月的對日和約上、日本放棄台灣‧澎湖諸島的一切權利、這也不是把台灣的領土權移讓於中共或國府。‥ ‥台灣‧澎湖島的法的主權仍是未確定、即屬於未決定的領土。相反的中國大陸沿海的蔣軍支配下的諸島嶼、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參閱日本‧時事通信社「世界週報」第三六卷第六號p.57)。


~~~~~~~~~~~~~~~~~~~~~~~~~~~~~~~~~~~~~~~~~
(6) 「AA萬隆會議」與中(共)美接近

然而、中國(中共)的外交手段卻高於美國一手、周恩來看到國際輿論對中共不利、同時也看到美國與蔣政權之間有隙可乘、乃於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在印尼萬隆召開的「AA會議」討論台灣問題的「八國代表會議」上、表明:「中國人不想與美國打戰、為了和平解決台灣海峽的危機、提倡召開中(共)美會談。‥ ‥你們若能斡旋中美紛爭以和平方法解決、對於遠東的緊張緩和與迴避世界大戰必有很大的貢獻」(參閱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一九五四--五年、第三集、一九六一82 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艾森豪威爾接到消息後、隨即與副國務卿護波(Herbert Hoover Jr.)檢討、並下令國務院表示:「只要周恩來聲明是誠實的、我們不吝表示歡迎。但關於台灣的任何討論、都得有國府的參加」(參閱Paul E. Ainner ed, Docunments 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 1955, p.308)。

然而、中共號召中美和談、本是試探性的外交手段、所以、周恩來到翌日的二十四日、卻表示不能放棄武力「解放台灣」、因此、中美會議將成為空中樓閣(參閱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一九五四--五五年、第三集、一九六一年p.254)。

主要是:(一 )「AA會議」的積極推進者即巴基斯坦首相居中調停(參閱U. S. News & World Report, May. 6, 1955, p.137)、(二)英國外相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及印度首相尼赫魯(Pandit Jawaharlal Nehru)從側面斡旋(參閱Geffrey Barraclough &Rachel F. Wall, Wurve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55--6, p.13)、(三)蘇聯外相Molotov V. M.、受杜勒斯之託、為了避免戰爭、而向中共施加壓力(參閱Dwight D.Eisenhower, The White House Years, Mandate for Change, 1953--56, 1963, p.482)、(四)美‧英‧法‧蘇四大國為了避免核子戰爭的悲劇、於同年五月十五日召開「維也納會談」(簽訂奧地利國家條約)、同年七月十八日又召開四大國「首腦會議」於日內瓦、商討德國問題‧裁軍‧歐洲安全保障等、在這些國際緊張漸趨鬆弛的情況之下、中共的強硬態度也不得不緩和下來、結果、同年八月一日、第一次中美大使級會談才召開於日內瓦。

同時、中共對蔣家政權向來的強硬政策、隨即轉變為軟式的「統戰」聲調、過去的「蔣氏」立即變成「蔣介石先生」、而號召進行和談。周恩來在同年七月三十日開始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說、中國政府準備與台灣地方的責任當局會談、並提倡「第三次國共合作」(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再者、「美中會談」自一九五五年八月一日開始、斷斷續續、拖拖拉拉的延續到一九七二年尼克森訪問北京為止、會談次數達二○○餘次、美國代表換了再換、即詹森 (UralAlexis Johnson)‧米孟(Jacob Dyneley Beam)‧柯勃特(John Moors Cabot)‧葛羅諾斯奇(John A. Gronouski)等、中共也由王炳南換為王國權(參閱Talk‥ ‥Talk‥ ‥Talk, Story of 67 U. S. Meeting With Chinese Red----U. S. News & World Report, June. 1, 1958 p.66)。

其間、交涉了一些中共扣留的一一個美國飛機駕駛員的釋放問題、留美中國學生的歸國問題、記者交換訪問問題等、同時、例如、一九五八年‧一九六二年的台灣海峽危機時、雙方都利用這個唯一的接觸點、為緩和緊張、的確是發生了某一限度的作用(參閱KennethT. ypung, American Dealing with Peking--Foreigh Affairs, Oct. 1966, Vol, 45,No, 1p. 81, 82)。

一九六○年九月八日的「人民日報」、中共在其社論「中美大使級會談百回」上、表示強硬態度:「今後的會談將討論基本問題(台灣問題)、不再涉及副次的問題(記者交換等問題)」。

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最主要的解決台灣問題、或改善中(共)美關係、終於未有什麼成果。

但是、從蔣家政權來說、中(共)美會談所給的影響非同小可、因有這個中美的通氣筒、美國對蔣家政權的支持就不像過去的那樣具有絕對性的。中共則儘量把其利用為擴大美蔣間的矛盾對立、並向蔣家政權進行「國共合作」的統戰攻勢、使其內部動搖不安。蔣家政權積憤美國接近中共、終於利用美國軍人殺人事件(劉自然案件)、在台北爆發反美騷動、「美國大使館」及「新聞情報中心」均被襲擊、一三個美國人被毆打受傷。美國駐台大使藍根、雖然否認這次事件具有政治性、可是、參加騷動的所謂「群眾」、大部份是換了便衣的蔣經國爪牙的軍人及特務(參閱「自由中國」第一六卷第一一期p.3第一六卷第一二期p.7 Karl Lott Rankin, China Assignment, 1964, p.301)。


~~~~~~~~~~~~~~~~~~~~~~~~~~~~~~~~~~~~~~~~~

(7) 一九五八年中共再次砲擊金門‧馬祖

一九五○年代後半是美蘇兩極超級大國對立的末期。一九五五年五月六日、西德加入圍堵共產圈的歐洲構「北大西洋條約機構」(NATO--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成立)後、蘇聯隨即召集七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成立了「華沙條約機構」(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四日)。於是、美蘇對立更加緊張起來、雙方進行核子武器的製造競賽、並以中東地區為互相擴張勢力的角逐場。時逢埃及首相納塞(Gamal Abdel Nasser)宣布蘇伊士運河的國有化(一九五五年七月二十六日)、英法軍出兵攻擊埃及(同年十月三十一日、受到蘇聯等世界輿論的抨擊、英法遂在同年十二月十五日聲明撤兵)。又在另一方面、蘇聯國內、赫魯雪夫上台(一九五三年九月就任蘇共第一書記、一九五八年三月兼任蘇聯首相)後、於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召開的蘇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秘密上、批評史大林、並決議「和平共存路線」。此時的中蘇關係已是「蜜月時代」的末期、但在一九五七年十一月毛澤東出席莫斯科召開的「世界共產黨‧勞動者代表會議」時、他在會議上(十一月十八日)演講所說的「東風壓倒西風」乃聞名一時、形容中蘇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堅固、力量強大、將勝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

一九五八年五月六日在中東‧黎巴嫩(Lebanon)的黎波里(Tripoli)發生親蘇反美暴動及反政府運動。艾森豪威爾為了防止黎巴嫩落入親蘇派手裡、於同年七月十五日、發表「黎巴嫩出兵特別咨文」、而命令美海軍登陸黎巴嫩、翌日的十六日英國也派陸軍傘兵降落黎巴嫩。

蘇聯共產陣營藉此指責美軍侵佔他國、並要求即時撤兵。特別是中國(中共)、因此時正在召開中共第八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七月二十日--)、劉少奇報告將要推進「大躍進」「人民公社」「總路線」等毛澤東的「三面紅旗」國內急進政策、所以為了製造對外紛爭而來利用為拉緊國內的民心、藉此大為宣傳「反美英侵略中東」、並加上「台灣解放」。因此、在同年八月二十三日開始大舉砲擊金門(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八月二十七日北京電台播送:「中國人民解放軍決意盡早解放台灣與大陸沿海諸島、將要登陸金門」。

此時、赫魯雪夫訪問北京(七月三十一日--八月三日)、與毛澤東‧周恩來商討反美策略、但不同意中共武力解放台灣而在台灣海峽製造危機(參閱「人民日報」一九六三年九月一日社論--中蘇對立後的文章)。

蔣家政府則:(一)以此為從美國拉出更多軍事援助的好機會、(二)企圖把美軍牽入台灣海峽的危機、以至擴大戰爭到中國大陸、(三)藉此利用為更嚴厲的對台灣島內施加統治剝削、所以、大發「台灣海峽瀕臨大危機」的言論、而隨即應戰。

但在美國方面、雖然把大兵集中於台灣‧沖繩島、並命令第七艦隊在台灣海峽採取非常措施、同時也派陸軍部長波洛卡(Wilber M. Bracker)等到台灣與蔣介石談、但是、艾森豪威爾卻不表示將與蔣軍共同防禦金門‧馬祖等大陸沿海諸島、只有發言:「國府現在的武裝部隊的三分之一配備在澎湖諸島以西、因此、這些島嶼的防禦問題與台灣是比以前更加密切」、表明只限於台灣‧澎湖諸島、或才負有與蔣軍共同防禦的責任(U. S. Dept.of State, American Foreign, Current Documents, 1958, p.114)。

杜勒斯在同年的一九五八年九月四日、發表聲明、其主要內容即:

(一) 台灣‧金門‧馬祖也同樣、未曾在中國(中共)的權力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一三年間、這些島嶼均被置於自由中國即中華民國的權力之下。

(二) 美國根據條約而負有防禦台灣受武裝攻擊的義務、總統為了確保並防禦金門‧馬祖等有關地點、由美國議會授予使用美軍的權限。

(三) 中共企圖佔領這些地點或其一部份、乃是違犯了世界的秩序所依憑的原則、即「無論任何國家都不能使用武力想來獲得新領土」。

(四) 中共在二週之間、對金門島加以猛烈砲擊、並以這砲火及小艦艇、妨害了對為數達一二萬五千人的金門島住民及軍人的補給。北京電台重複的說、這些軍事作戰的目的在於以武力奪取金門‧馬祖兩島以及台灣。

(五) 中共至今雖有不少言論與行動、但其目的、是否要實際的佔領台灣及大陸沿海諸島、現在還不能預料。另一方面、受到美國大規模軍事補給的國府軍的勇氣與純粹的防禦努力、是否能夠擊退現在或將來的中共的軍事作戰、也不能預測。

(六)  美國國會共同決議的第一條、乃是:「由友邦政府確保以台灣為其一部的西太平洋列島、這對美國及太平洋上、以及其鄰接的整個友邦國家、均是不可缺欠的最大利益」。該決議不但是為了防衛台灣、並為了友邦手中的地區及其關連的地點及領土的防衛、且為了確實的防衛台灣為目的、給予總統認為必要且適當時、能使用武裝部隊的權限。關連到前項略述的情勢、總統為了確實的保衛台灣、迄未下必要且適當的決定。但是總統為了達成共同決議的宗旨、若是認為有必要、絕不猶豫的會下此種決定。我們承認防衛金門‧馬祖、對防衛台灣是愈來愈不可忽略。這點中共方面也如此承認。美國現所進行的軍隊配備、是為了總統下決定時、能夠隨時採取適當且有效的行動。

(七) 總統與我、衷心希望中國的共產政權不再重複朝鮮的前例、而蔑視了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則、即不得以行使武力來滿足對領土的野心。此種露骨的武力行使、無論如何會超越大陸沿海諸島、以致惹起有關台灣的安全問題。此種軍事行動、也是將要在遠東的廣大範圍使用武力的預告、那可能使自由世界的生死問題及美國的安全瀕臨危機、若是默認這種武力行動、將會威脅整個世界。我們相信絕不會把對文明世界的公然的軍事征服當做合法的政策手段而放其過關。

(八)  但是、美國對於中共不會蔑視人類關於和平所懷有的意志之事存有希望。這種希望、並不因中共對我們的要求不當就會放棄。我想起或在跟中國的代表自一九五五年至今年、於日內瓦所進行的長期的交涉中、有關台灣地區、除了自衛問題之外、我方特別努力於提議宣言互相放棄武力行使。這種宣言的提議竟遭中共所拒絕。但是我們相信那種做法才是任何人都能容納的文明的措施。中共只要不以相反的行為來逼迫我們為了防衛整個愛好和平的諸原則而不得不起來反抗之外沒有選擇餘地、美國今後將繼續進行如此的做法(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八年九月五日夕刊 U. S. Dept. of Stat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urrents Documents, 1958, p.114)。

中國(中共)因砲擊金門的目的大體上已達到、所以周恩來雖然仍在指責美國製造台灣海峽危機、擴大對中國(中共)的侵略、但在另一方面、卻很巧妙的抓住杜勒斯聲明(第八項主張雙方應發出放棄武力的宣言)、而表示同意以和平手段解決台灣海峽的危機。

於是、中斷了九個月的「中(共)美會談」、在同年的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五日及十八日、由米孟(Jacob Dyneley Bean)大使與黃華大使相繼召開於波蘭首都的華沙。在會上中國(中共)要求美軍撤退台灣、美國則主張先要進行停戰(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夕刊、十九日夕刊)。

蔣家政權看到中(共)美轉為和談、唯恐以撤退金門為主題、即由副總統陳誠在九月十五日、與「韓國時報」(Korea Times)記者會談上發表意見說:「希望中(共)美會談不要涉及放棄大陸沿海諸島的問題、‥ ‥我們不要撤退金門」。同日在蔣家政權的國民大會上、決議轟炸中國大陸。九月十八日、外交部長黃少谷又發表聲明、表示絕不承認將損害「中華民國」主權與利益的任何決定(參閱China yearbook Editional Board, Chinayearbook 1958--59, p.2)。

中共方面則由外交部陳毅在九月二十日發表談話說:「中國(共)要奪回金門‧馬祖、完全是屬於正當且必要的措施」(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

(8) 杜勒斯‧蔣介石宣言與放棄「反攻大陸」

如上所述、中(共)美兩個正在進行邊打邊談的時候、美國的國論即逐漸傾向於放棄金門‧馬祖。

杜勒斯在九月三十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中共若在實際上停止金門砲擊、使國府大軍駐紮金門並非上策」(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夕刊)。這無非是改變原來的態度、要求中國(中共)停止砲擊(杜勒斯九月四日宣言、並使在華沙會談中的美國大使要求)、再進一步的暗示了有意撤退金門‧馬祖。

當時的副國務卿哈達(Christian A. Herter)、又更一步的批評蔣家政權說:「看地圖就會明瞭金門‧馬祖對台灣防衛上是不必要的。然而、國府對這島嶼卻懷著病態性的執迷」 (Chester Bowles, The China Problem Reconsidered----Foreign Affairs, April,1960, p.481)。

總統艾森豪威爾在同年十月一日的記者招待會上、也表示:「中共若以武力威脅、我軍是絕不退縮、但如實現停戰、在金門‧馬祖駐留大兵就不算合理」(參閱U. S. Dept. of State, The White House Years, Waging Peace, 1950|61, 1965, p.694)。

英國政府首相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在九月二十七日、批評美國在大陸沿海諸島政策上的錯誤(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夕刊)。

蔣家政權看到美國的大陸沿海政策將要轉變、乃驚慌不已。因此、蔣介石即在九月二十九日的記者招待會上發表談話說:「金門‧馬祖並不是反攻大陸的基地、也不是要把美國捲入戰爭的陷阱、而是為防衛台灣‧澎湖諸島不可缺欠的軍事要點」(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八年九月三十日)。副總統陳誠與美國駐華大使 Everett F. Drumright會見時、也表示絕不撤退大陸沿海諸島、並反駁杜勒斯的談話(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蔣介石又在十月一日、與美國通信社記者模薩(Spencer Mooser)會見時、再次表明反對撤退大陸沿海諸島及變更蔣軍地位(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八年十月二日)。

然而、中共方面卻在七月六日早上、由北京電台播送彭德懷的「告台灣同胞書」、其中談及美國即將遺棄蔣家政權、真正的敵人是美國帝國主義者、並表示國共紛爭是內政問題、再次號召「國共合作」、同時聲明今後七日間將停止砲擊金門、只要美軍停止護航、共軍不阻擋蔣軍的海上補給金門。又在同日的一九五八年十月六日香港「大公報」(中共在港機關報)、登刊蔣軍降將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委員會副主席‧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員會副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張治中的文章、邀請陳誠‧蔣經國前往大陸參觀祖國建設。這當然是中共企圖離間美蔣關係、並展開巧妙的統戰政策、尤其是要主張台灣問題是屬於中國內政問題。

美國方面則於十月六日(美國時間)就有反應、由美國副國務卿哈達談話、表示歡迎彭德懷的聲明、並說只要中共停止砲擊、美軍也停止護航蔣軍的運輸船(參閱U. S. Dept. of Stat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urrent Document, 1958, p.114)。

但是在台灣、蔣介石也在十月六日對美國NBC電台記者說:

「中共的停戰聲明不外乎是一種陰謀、同時是虛偽的宣傳。我希望美國國民不要為此所迷惑。我們將仍舊進行對金門的補給、同時期待美國也繼續護航。此種聲明無非是共軍承認攻略金門的失敗、他們可能在近日中將再開始軍事行動、國府與美國必須更加提高警惕」(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五年十月七日)。

蔣家政權行政院新聞局沈錡、正式表示不理彭德懷聲明。

但是、共軍停止砲擊金門的一週期限終了後、中國(中共)當局卻再次聲明再延長二週。

原來、中國(中共)砲擊金門等地、在戰略政策上有兩個前提條件、即:(一)為了避免戰爭擴大到中國大陸、定要續開中(共)美會談、以維持與美國的接觸路線、 (二)為了防止打斷中國與台灣的政治關係、不使它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局勢、以致失去奪取台灣的機會、定要防止蔣介石被迫撤退金門等大陸沿海諸島、因此、共軍的砲擊金門、如一旦達到其戰爭目的(對內是利用為拉緊民心、對外則顯示台灣問題是內政問題、中國(中共)一定解放台灣、並表示反美帝等)、就得抓緊機會進行停戰。

如此、艾森豪威爾接到中國 (中共)有意實現停戰的信號、乃在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二日、派遣曾經提出過撤退金門建議的國防部長麥克爾勒(Neil H. Mcelroy)赴台、他與蔣介石的會談、雖然沒有發表、但可能涉及有關削減沿海諸島的軍隊、或提到撤退金門的問題(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三日)。

杜勒斯又在同年十月二十一日訪問台灣、自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的三天之中、舉行「杜勒斯‧蔣介石會談」共達四次、參加會談者、美國方面是國務卿杜勒斯‧助理副國務卿羅波杜遜(Walter Robertson)‧美國駐華大使Everett F. Drumright、蔣家政權方面則有總統蔣介石‧行政院長陳誠‧總統府秘書長張群‧外交部長黃少谷‧駐美大使葉公超(參閱China Yearbook Editional Board, China yearbook, 1958--59, p.4)。

結果、於二十三日發表「美國‧國府共同公報」、其主要內容為:「金門‧馬祖的防衛、密切關連到台灣‧澎湖諸島的防衛問題。‥ ‥兩國政府再確認要為聯合國憲章盡力。::兩國政府也再想起規定兩國政府行動的兩國間的條約是防衛性的。中華民國政府以恢復中國本土民眾的自由為神聖的使命。‥ ‥為了達成這個使命在原則上的方法、相信是適用孫文的三民主義、而不在於行使武力」(參閱China Yearbook, 1958--59, op. cit., p.5 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原來、蔣家政權是與中國(中共)同樣、不能放棄金門‧馬祖等大陸沿海諸島。因為它雖然亡命於台灣、但仍掛著代表全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的招牌、並以全中國性的「國民大會」(中國人各省國大代表佔其九○%以上)、及「立法院」(中國人各省立法委員佔其九○%以上)、而做為殖民統治台灣的「法」的根據、所以、如果失去金門‧馬祖等蔣家政權在大陸本土上所保持的最後的「領土」、台灣‧大陸間在政治上完全被割開、而成為名符其實的「一中一台」、將導致其殖民統治體制的垮台。

因此、在杜勒斯蔣介石會談中、蔣介石對於主張撤退金門‧馬祖的杜勒斯、不得不以放棄「反攻大陸」「復歸中國本土」的主張為代價、而來爭取美國承認:「大陸沿海諸島與台灣‧澎湖諸島的防衛是具有密切關係」。

另一方面、中共雖然指責「杜勒斯‧蔣介石會談」及其公報為美國把國共的內政問題變成中‧美、及美‧蔣之間的國際紛爭、並以全面戰爭來恐嚇中國(中共)、但是、為了証實蔣介石的主張、即金門‧馬祖對於防衛台灣具有密切關係、而牽制蔣軍不撤退金門、乃以美國軍艦開始護送蔣軍為藉口、於美‧蔣會談中(二十二日)、又砲擊金門。並且在二十五日、中共宣言金門的隔日停戰、即轉變為單日砲擊金門(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日 China Yearbook, 1958--59, p.3)。

一九五八年九月三十日、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在美國‧大衛營與艾森豪威爾會談(討論美蘇和平共存)後的歸途、訪問北京(名義上是參加中共建國一○周年國慶典禮)時、與毛澤東密談、主張有必要改善中美關係‧並指出「台灣問題」成為國際政治緊張的一個因素。但是、赫魯雪夫的意見未得毛澤東的同意、結果、未發表公報。從此、中蘇對立 (當初是思想上的對立)在政治上逐漸趨於表面化(參閱「人民日報」一九六三年九月一日、在社論暴露赫魯雪夫‧毛澤東秘談的文章)。

一九六三年八月五日、美‧英‧蘇三國在莫斯科簽定「部份核停條約」後、同年九月六日的「人民日報」、猛烈攻擊蘇聯與美帝主義勾結、企圖由兩國來解決一切的世界問題、所以、中蘇關係更加惡化。此時、蔣家政權也同樣反對核停條約。

一九六○年六月十八日艾森豪威爾訪問台灣時、中共再度對金門‧馬祖猛烈砲擊、以示抗議。


~~~~~~~~~~~~~~~~~~~~~~~~~~~~~~~~~~~
f「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中台國」等議論沸騰
~~~~~~~~~~~~~~~~~~~~~~~~~~~~~~~~~~~

(1) 甘迺迪主張「一中一台」

甘迺迪(John F. Kennedy)在公眾面前最初提到「台灣問題」、是一九五九年九月十六日、在奧克拉荷馬(Okulahoma)的演說會上。他說:「美國要防衛台灣。‥ ‥金門‧馬祖得置於聯合國信託統治之下、或使其非武裝的中立化、這才是要迴避戰爭危機的最現實的解決辦法」(參閱John F. Kennedy, The Strategy of Peace, 1960----細野軍治‧小谷秀二郎日譯「平和のための戰略」一九六一年p.180)。他在一九六○年七月三日、與英國Sunday Times記者的會見時說「台灣可能被承認為獨立國家」(參閱北京外交出版社「反對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一九六二年p.119)。

後來在總統競中、甘迺迪也表明他對金門‧馬祖問題的見解、即:

「我相信防衛台灣是很有必要的。金門‧馬祖靠近中共治下的大陸海岸僅有五、六哩、但卻距離台灣百哩以上。我們未曾說過金門‧馬祖本身若遭攻擊時定要防衛、但中共對它的攻擊若是屬於對台灣全面攻擊的一部份、我們就要給予防禦。然而、關於這個問題很難判斷。一九五八年、前副國務卿哈達曾經說過金門‧馬祖在戰略上是不容易防衛的。海軍上將斯波連斯(Raymond A. Spruance)及克倫斯(Joseph Lawton Collins)在一九五五年的會議上、也曾主張過這些中國大陸沿海島嶼不應予以保衛。前陸軍參謀總長利其威(Mathew. B. Ridgway)也說過同樣的主張。‥ ‥若是為了防禦台灣的必要而起來進行戰爭、必須劃定明顯的防衛線才行。‥ ‥我與多數人同樣、覺得為了難於防衛的島嶼、並且對台灣防衛並非不可缺欠的三島、而被捲入可能發展為世界大戰的戰爭是不智的。我國當然有著必須遵守約定的義務。我相信我國必須遵守有關柏林的協定、我覺得對台灣也應該一樣的守信。而且、對於我國約定要給予安全保障的任何國家都得守信。但是我們是否要起來防衛的一線、並不是畫在這些島嶼、而是劃在台灣。一九五四年對於遠東的〝艾森豪威爾主義〞(Eisenhower Doctrine)發表以來、我一貫認為金門‧馬祖對台灣的防衛既然不重要、我們的防衛線必須畫在台灣周遭的海域才對」(參閱Sidney Kraus, The Great Debates, 1962--NHK放送學研究室日譯「大いどる論爭」一九六一年p.473)。

因此、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美國民主黨的甘迺迪就任總統後、中國的中共與蔣家政權均感困惑、恐怕美國新政府將採取把中國大陸與台灣徹底割開的政策。

加上、甘迺迪政權的要員都是很早就主張「兩個中國」的著名政治家。例如、副國務卿保爾斯(Chester bowles)已在刊物上發表意見、即現在的台灣海峽的政治情勢下、要承認中國(中共)或推進「兩個中國」都有困難。但是美國必須停止支持蔣家政權是代表全中國的說法及「反攻大陸」神話。美國應該使蔣家政權改變為代表台灣人民的獨立國家即「中台共和國」(參閱Chester Bowles, The China Problem Reconsidcred--Foreign Affairs. April, 1960)。

新任駐聯合國大使史蒂文生(Adlai E. Stevenson)、曾在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一日、CBS電視談話上、表示反對美國阻止中國(中共)加入聯合國的政策、並對台灣問題說:「台灣的地位必須在聯合國的監視下、由住民投票才能決定」(參閱Adlai E. Stevenson, Putting First Thing First--Foreign Affairs, Jan. 1960)。

如此、關於蔣軍撤退金門、或兩個中國等甘迺迪政權的政策、均遭中共及蔣家政權所反對。周恩來反駁「中台共和國」為美國將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蔣介石則對記者說:「沿海諸島是中國(蔣家政權)不可缺欠的一部份、我們將死守到最後的一兵一卒」。

甘迺迪上台後、覺得美國繼續支持台灣的蔣家政權為代表全中國是非現實且不合理的、所以想要接近中國(中共)來解決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他在一九六一年三月七日的中(共)美大使會談上(甘迺迪政權成立後的第一次會談)、使美國大使保持親善態度、並根據過去所決定的兩國記者交換計劃、提出了希望訪問中國大陸的美國記者三二人名單、並要求釋放現正被扣留的美國人。然而、中國(中共)大使卻以美軍撤退台灣地區為先決條件、而拒絕美國的提議。於是、甘迺迪即把這個會談的經過在同年三月八日的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並表示:「美國的確是希望對中共採取和平政策、但不為此而勉強採取屈服的態度」(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六一年三月九日夕刊)。

因為中共的態度強硬、所以、甘迺迪有關聯合國的中國代表問題、無法變更原來的政策、而仍舊表示支持蔣家政權的中國、而反對中國(中共)加入聯合國。

同年四月五日在華盛頓的美英會談中、英國首相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也提議應讓中國(中共)加入聯合國、同時把台灣置於聯合國的信託保障之下。即蔣介石在世時由聯合國統治台灣、實行民主政治、等到蔣介石死亡後、才由住民投票、而任其決定獨立、或由聯合國繼續信託保障、或與中共合併(參閱Arthur L. Gavshon, U. K. View on Red China--The Japan

Times, April 2, 1961 日本「每日新聞」一九六一年四月七日)。本來、英國自大戰結束後就一貫採取「台灣地位未定論」。

甘迺迪雖然認為英國的主張才是辦法、但因戰後一直支持蔣家政權為中國的正統政府、並遭中國(中共)的強硬態度、所以一時無法將舊有的政策轉變過來。在美英會談後、甘迺迪在記者會上說:「美國明確的表示將繼續與台灣的人民與政府進行公務來往」(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但是、如此甘迺迪不以「中華民國」、而以「台灣」來稱呼國府、當然是給予蔣家政權很大的衝擊、同時也給予中國(中共)愈來愈警戒美國在進行「一中一台」、而在暗中與蔣家政權取得步調一致來反對美國的「一中一台論」。後來、甘迺迪的這種說法、竟把原來是兩個存在的「台灣」與「蔣家政權」混在一起、而以「台灣」一個名稱不合理的當做蔣家政權的代名詞。

甘迺迪在同年五月十四日、派遣副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赴台、向蔣介石表示甘迺迪政權將按照原來的方針繼續支持蔣家政權、並仍舊給予經濟等支援。詹森同時要求「蒙古人民共和國」(蔣家政權主張外蒙古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領土)申請加入聯合國時(美國以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為交換條件、取得蘇聯也支持非洲的茅利塔尼亞== Mauritania的加入聯合國)、不要行使否決權、但遭蔣介石拒絕(參閱Richard P.Stebbins, Documents 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1964----鹿島守之助日譯「世界情勢と米國」一九六一年p.211)。

但另一方面在國際上、自一九五八年以來、中(共)蘇兩國、因互爭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領導權等問題開始、逐漸趨於不協調的關係、並且發展為:(一)一九五九年六月二○日蘇聯取消「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一九五七年十月五日簽訂)、而拒絕提供原子彈生產技術、(二)蘇共第一書記兼首相赫魯雪夫訪問、反而使中蘇對立表面化、(三)一九六○年七月十六日蘇聯通知中國在一個月內將調回已派遣在中國的全部技術人員一千三○○人、並取消數百個協定與契約、(四)一九六一年十月七日開始的蘇共第二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出席大會的周恩來等中共代表團、因抗議赫魯雪夫指責阿爾巴尼亞(與中國是同盟關係)、立即退場歸國、蘇聯與阿爾巴尼亞斷交(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阿爾巴尼亞指責蘇聯為「社會帝國主義」(此語即是由此產生、後來變成中共指責蘇聯的慣用語)、中國附合等。從此、中蘇結下不共戴天之仇、不但在思想上、而在政治‧國家等方面的對立也急速的激烈化。

相反的、美國與蘇聯在世界戰略上雖有許多的對立矛盾、但經過了:(一)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五日艾森豪威爾‧赫魯曉夫的大衛營(Camp David)會談、(二)一九六一年六月三日甘迺迪‧赫魯雪夫的維也納會談、(三)一九六一年八月二十日美蘇成立「全面完全裁軍八個原則協定」等、兩個為了避免核子戰爭而維持「恐怖的均衡」、逐漸走上具有協調的一面的外交關係。

從此、甘迺迪減少後顧之憂後、即能堅強的對付中國的中共及蔣家政權兩方面。


~~~~~~~~~~~~~~~~~~~~~~~~~~~~~~~~~

(2) 中國代表團問題與「繼續國家論」「重要事項指定方式」

同年的一九六一年六月、在美‧日會談上、由美國提出所謂「繼承國家論」(據說是美國副國務卿保爾斯==Chester Bowles作成的)、即是現在的中國已分裂為中共與蔣家政權的兩個國家、所以聯合國應給雙方都有議席。這種給中國兩個議席的辦法、被認為經過「聯合國加盟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同意、並在聯合國大會獲得多數同意後(由此、不經過安全理事會而不會遭到蔣家政權的行使否決權)、而給予中共議席即可實現(參閱 Newsweek,July 10, 1961)。

然而、這個「繼承國家論」、因基本上是根據「兩個中國論」而產生的辦法、所以、又遭中共與蔣家政權雙方的猛烈反對。

六月二十一日周恩來向訪問北京的日本人說:「美國想把台灣割裂而造成獨立、如此的〝兩個中國論〞、不但是遭北京反對、蔣介石集團也表示反對」(參閱日本‧朝日新聞調查研究室「台灣--その國際環境と政治經濟」一九六五年、下卷p.117)。又在七月十四日「人民日報」在社論「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上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不可分割的中國領土之一部份、並不是一個國家‥ ‥」。

蔣家政府外交部長沈昌煥在立法院說:「依據〝兩個中國〞方式想來解決聯合國的代表問題的任何企圖、我們都絕對不能容認」。

如此、美國所推進的「繼承國家論」遭到兩個中國的反對而無法實現。在這美‧蔣關係急速惡化的情況下、甘迺迪為了實現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參加聯合國(否則蘇聯會阻止茅利塔尼亞的加盟、結果、恐會導致非洲二四國傾向於中共而反對蔣家政權代表中國)、不得不訓令駐華大使E. F. Drumtigat攜帶他的函想說服蔣介石。美國大使即在七月三日會見蔣介石、交給他甘迺迪的「親函」(autograph letter)、其內容的重點就是:(一)希望國府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對於蒙古加入聯合國問題不要行使否決權、(二)希望國府削減軍費與兵力。

蔣介石一看、即大發雷霆、當場拒絕了美國的提議。並進一步恐嚇的說:「若使蒙古加盟、國府立即退出聯合國」(參閱日本‧朝日新聞調查室「台灣--その國際環境と政治經濟」一九六五年p.118)。七月三十一日、蔣介石又派副總統陳誠赴美、直接向甘迺迪表示反對、終於逼使甘迺迪共同發出繼續反對中國(中共)加盟聯合國的公報(參閱台灣「聯合報」一九六一年七月四日)。

然而、蔣家政權的存在完全依靠美國的支援、這是無可否認、但是善於耍弄權術及討價還價的蔣介石、到了安全理事會將要召開的十月二十五日前夕、才緩和下來、即訓令駐聯合國大使蔣廷黻放棄決議權、而對蒙古加盟問題的票決採取棄權、結果、十月二十七日、蒙古人民共和國與茅利塔尼亞的加盟乃一起實現(參閱日本‧アジア政經學會「中國政治經濟綜覽」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聯合國第十六次大會開始審議阿爾巴尼亞提出的「中國代表權問題」。甘迺迪指示美國代表史蒂文生(Stevenson)激烈反對中國(中共)的加盟。十二月十五日、美國為阻止中共加入聯合國的所謂「指定中國代表權問題為重要事項決議案」、以贊成六一、反對三四、棄權七、而決議通過(參閱日本「每日新聞」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夕刊)。此舉又使蔣家政權繼續苟延殘喘於聯合國。

一九六二年二月、蔣介石趁著中國大陸因毛澤東的「大躍進政策」失敗而社會動盪不安、加上中蘇對立深刻化之際、即在國防部增設「戰地政務局」、行政院增設「經濟動員委員會」、並召集後備軍人、進而在同年四月增徵「臨時特別防衛捐」等、表示將進行「反攻大陸」。

甘迺迪看到蔣介石蔑視現實而一時聲勢凌人、乃在同年三月六日、調換親蔣的駐華大使E. F. Dramright等駐華使館人員、並在三月二十日、由美國國務院發表一九四三年以來的「關於中國的外交文書」(共有九○一頁)藉此以打破蔣家政權在過去虛設的一些神話(例如、蔣家政權宣傳敗退大陸是起因於美國援助不夠、或駐華美國外交官親中共、蔣家政權才是代表中國唯一的正統政府等)、同時也暴露了當時的蔣家政權的腐敗與無能。甘迺迪在另一方面、透過華沙的中(共)美大使會談、表示美國對於蔣家政權的反攻大陸將不給予支持、並要求中共不要侵攻台灣。因此、甘迺迪與蔣介石的關係愈來愈惡化。

同年的一九六二年七月五日、新任美國駐華大使卡克(Alan G. Kirk)到台時、正式發言的說:「誰也無可否認美國將要遵守美華共同防禦條約所定的義務」、並把甘迺迪的親函交給蔣介石。其內容即:(一)美國對中國問題政策不變、(二)美國在現狀下、不支持反攻大陸、(三)美國希望國府不要呼號對中共帶有挑撥性的反攻大陸(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六二年七月七日)。

美國與蔣家政權的關係如此一直惡化、到了翌年的一九六三年九月三日、蔣經國受美國國務院招待而赴美、與甘迺迪會談後、美蔣關係也沒有見到改善。

因此、於同年(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美國時間)、甘迺迪在德克薩斯(Texas)的達拉斯(Dallas)被暗殺、蔣介石算是鬆了一口氣、而在二十五日舉行的總統甘迺迪葬儀式上、全世界九五個國家均由元首‧首相或外相參加出殯的情況之下、蔣家政權卻只有指派駐美大使蔣廷黻出席而已(參閱朝日新聞調查研究室「台灣--その國際環境と政治經濟」一九六五年、下卷p.123)。


~~~~~~~~~~~~~~~~~~~~~~~~~~~~~~~~~~~
(3) 詹森政權與美國輿論界的台灣民族自決論

甘迺迪被暗殺後、副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繼任總統。此時、由於法國與中國(中共)即將建交(翌年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正式發表建交、二月十日與蔣家政權斷交)、所以、擔任遠東事務的助理副國務卿嗄爾斯漫(Roger Hilsman)、於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日、在舊金山做了題為「美國確認對中國政策」的演講、正式表明詹森政權將繼承甘迺迪的中國政策、即:「觀察中國 (中共)的表現如何、美國有意重新檢討對中國政策」(甘迺迪曾在同年十月十四日對記者說過)、並闡述:(一)希望大家不以感情用事、毋寧以現實的看法來觀察中國問題、(二)現在我們不能想像共產主義者的政權會垮台、(三)中國新興勢力的抬頭、可能會引導中共改變其仇視態度(參閱Richard P. Stebbins, Documents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1964----鹿島守之助日譯「世界情勢と米國」一九六四年p.234)。

然而、嘎爾斯漫的政策演說、卻受到中共的猛烈攻擊、例如、同年十二月十五日「人民日報」的社論、即將指責為仍想製造兩個中國的偽善的陰謀。同樣、蔣家政權也責難詹森政權繼承甘迺迪的中國政策、並以不打倒北京政府為前提而決定中國政策路線(參閱台北「中央日報」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五日)。

美國向來絕對支持蔣家政權、但自甘迺迪政權開始、至詹森新政權上台後、美蔣之間逐漸產生距離、同時其關係愈來愈冷淡。一九六四年三月、美國通知蔣家政權可能在一九六八年結束其經濟援助(其實、美援實際上提早在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就已停止)。這個通知給予蔣家政權很大的打擊。

繼之、同年二月二十五日、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傅爾布來特(James W. Fulbright):「重要的是實際上沒有所謂的〝兩個中國〞、有的是在共產主義者永續支配下的大陸的中國而已。若是承認這個事實、就有辦法考慮與大陸中國建立較正常的關係的各種條件。一個條件、即是中共必須公然或在暗默中放棄要征服‧合併台灣的企圖。在現狀之下、也許一下子不可能有此大轉變、但在實際的政治上、已有過比這種轉變更為驚人的政策轉變的例子。所以、北京與台灣的新的領導階層、也許有可能結束中國內戰、而在遠東地區造成新國際關係的典型」 (參閱Jules Davids ed, Documents 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1964, Harper & Row, 1965, p.28)。

一聽到傅爾布來特的這種說法、蔣家政權又手忙腳亂起來、立即動員政府的機關與報紙給予全面反擊。蔣介石隨即在記者會見上反駁說:「傅爾布來特參議員對今日的中國本土的實際狀況完全陌生、維持著共產政權的不外乎是暴力、也就是人民被槍桿所支配。共產政權完全失去人民的支持、它絕不可能永續、它在今日也許可以存在、但明日將會滅亡」(參閱Richard P. Stebbins著、鹿島守之助日譯「世界情勢と米國」一九六四年p.152)。

美國當局並不把蔣家政權的一些憤懣當作一回事、所以、同年四月六日、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參加馬尼拉的東南亞條約(SEATO)會議的歸途訪台時、雖然與蔣介石會談達三次之多、但除了發表仍舊支持蔣家政權之外、並沒有發出其他公報。

另外中國(中共)方面、哄動一時的「大躍進」政策雖然失敗、但軍事工業上仍然急速發展、終在同年的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第一次原子試爆成功。這導致各大國在軍事力量平衡上開始發生根本變化、所以、與法國承認中國(中共)時同樣、使蔣家政權在國際上更加趨於孤立。

翌年一九六五年二月十七日、因北越攻擊南越的百里居(Pleiku)基地、詹森隨即下令美軍對北越同海(Dong Hoi)做了報復性的大轟炸。從此、「越戰」急速激烈化、以致戰事逐漸擴大到寮國‧高棉等整個中南半島。因中國(中共)在幕後積極的支持北越等中南半島各國的共產主義勢力、所以、與直接介入戰爭的美國、實際上已與中國共軍成為針鋒相對的戰爭狀態。

越戰的激烈化、對於在國際上漸趨日落西山的蔣家政權來說、無異是窮途末路中喜逢救星、同時、也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一重要因素。蔣介石以這一場戰事靠近中國本土為藉口、向美國請求使他的軍隊出兵參戰。但是、詹森政權憂慮已成為原子彈保有國的中國(中共)也會藉口直接參戰、所以拒絕蔣介石的派兵意願。

美國在國內、因越戰擴大而不得不重新檢討美中關係。於是、一九六六年三月八日開始、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舉行一連串關於中國問題的聽證會、邀請了許多中國問題專家、讓他們申述有關中國‧台灣的現狀及其對策。這些專家的大多數、均主張美國應該繼續推進「一中一台」的政策、並堅持民族自決的原則、而讓台灣獨立、才能真正的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例如、加州大學教授史卡拉必諾(Robert A. Scalapino)說:「美國的台灣政策不是要基於美國本身的國家利益、更應該要合乎台灣人民的利益才是。關於這個問題、若是聽聞台灣人民的意見的話、我相信他們定會以壓倒多數來選擇他們本身的獨立的立場」(參閱Hearings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 U. S. Senate, 89th Congress; on U. S. Policy with Respect to Mainland China, March 8, 10, 16, 18,21, 28, 30. 1956 U. S. Gov't Printing Office, 1966, p.579, 586)。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把奈特(A. Doak Barnett)也說:「關於聯合國的美國政策的轉變--實際上、美國對北京的方針若有起了重要的變化--在美國對台灣國民黨政權的政策上、就有必要加以某些修正。基於政治‧戰略‧道義上等的許多理由、美國對台灣、必須繼續防衛其來自外界的攻擊。並且、對於住在台灣的一千三○○萬住民、也應該堅決的支持他們的自決的原則。同時、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不應該繼續支持國民黨政權說他們才是代表中國本土的政府的這程虛構」(參閱Ibid., p.14)。

哥倫比亞大學另外一位教授喳哥里阿(Donald S. Zagoria)也說:「對台灣具有意義的且最終的解決辦法、畢竟也是台灣的自決。台灣島內、不是最近才從中國大陸渡來的人們、佔總人口的八○%以上。他們均渴望著從中共與現在的國民政府的雙方都能獲得獨立。所以、應該可以有著由台灣人所創的政府。美國已向台灣保證、如中共或任何來自外界的侵略行為、必定會給予保衛。今後也應該這樣才是。同時、美國對於台灣人、也應該遵守民族自決的原則。民族自決在台灣、畢竟也是表示台灣人想從國民政府或中共的無論那個中國都要爭取獨立的願望」(參閱Ibid p.391)。

哈佛(Harvard)大學教授費正清(John K. Fairbank)又說:「我從早就關心台灣將來、因為台灣從其本的權利來說、我認為它有資格成立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且、台灣擁有自己本身的資源與生活。事實上、台灣有一千二○○萬至一千三○○萬的人口、比三分之二的聯合國加盟國還大。‥ ‥台灣加盟聯合國是理所當然。因此、應該有很多方法、可以造成這種情況」(參閱Ibid., p.177)。

同年三月十六日、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也在眾院外交委員會證言、他提出一○項基本方針、闡明美國政府今後的中國政策、即一方面再確認保衛台灣與確保蔣家政權在聯合國的議席、以及維持向來的圍堵政策、並表示對於在中國威脅下的亞洲各國給予援助(中國的原子彈已急速發展)、另一方面則表明對中國(中共)將推進雙方的外交接觸、而尋找和平的途徑、同時表示不企圖武力攻擊中國等。這與過去的圍堵政策相比、因強調號召中共參加和平共存、所以被稱為「不給孤立化的圍堵政策」(non-- isolate Containment----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六六年四月十八日)。

如上述在美國參眾兩院所進行對於「中國政策」的證言、當然是受到兩個中國雙方的猛烈攻擊、中共把其怒罵為「騙子」(參閱香港「大公報」一九六六年四月十九日)。蔣家政府也指責為「反共意識薄弱」「姑息主義」(參閱台北「中央日報」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
(4) 法國承認中共與蘇聯企圖接近蔣家政權

法國因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法軍叛亂、導致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獲得重登政治舞台的機會(一九五八年六月一日)。他向來就不喜歡美‧蘇兩超級大國操縱並壟斷國際政治、所以一上台、就企圖接近中共、藉以利用為恢復法國在國際上的權威。於是、戴高樂就任命前首相佛爾(Edger Foure)為特使、指示他在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訪問北京。佛爾在北京滯留三天、與毛澤東‧周恩來‧陳雲等要人會談、由此、中法兩國開始商討建交問題、終在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法國政府發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但不涉及有關台灣的法的歸屬問題)。戴高樂在一月三十一日待記者會上、正式發表承認中共說:「在亞洲大陸不可想像沒有中國(中共)參加的和平或戰爭」(參閱日本「朝日新聞」一九六四年二月一日----嬉野滿洲雄「ドゴ--ルの言葉」一九六四年p.147)。

再有一個就是、一九六○年代後半、中蘇對立更趨惡化、兩國相罵得很厲害。例如、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蘇共機關紙「勃拉烏達」(HBPHa)指責毛澤東為「反列寧主義」。一九六七年九月七日勃列日涅夫在匈牙利首都的布達佩斯、指責中國文化大革命為「反革命」。另一方面、一九六七年二月二日在北京的「反蘇遊行」激烈化、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周恩來在「羅馬尼亞建國紀念會」上、指責蘇聯已墮落為「社會帝國主義」與「社會法西斯」。如此在中蘇對立惡化的情況之下、蘇聯為了對抗中共並進出西太平洋地區起見、企圖接觸蔣家政權。於是、在一九六八年一月、蘇聯派遣其國家保全委員會「克格勃」(KGB)英國人情報員路易斯(Victor Louis)、以「倫敦晚報」(LandonEvening News)記者的身份、透過行政院新聞局駐日參事虞為、秘密訪問台灣、並與蔣經國用俄語長談兩次。路易斯於一九六九年三月二十日、在「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Post)發表「訪台觀感」、稱讚台灣的產業建設。莫斯科也邀請蔣家政權派遣記者訪問蘇聯。蔣家方面則密令駐歐洲地區的各地使館、加緊與蘇方外交人員接觸、同時在島內、把「反共抗俄」的口號上的「抗俄」兩個字去掉。中共對於這點並沒有發表過具體的意見、但據第二次訪問中國的尼克森感觸的說:「中國是不會讓蘇聯侵入台灣的」(參閱少鳴「尼克森談與毛澤東的會見」--香港「七十年代」一九七七年十月第九三期p.43)。



~~~~~~~~~~~~~~~~~~~~~~~~~~~~~~~~~~~~~
g 尼克森上台與中共加入聯合國‧中美公報‧中日建交
~~~~~~~~~~~~~~~~~~~~~~~~~~~~~~~~~~~~~

(1) 尼克森就任美國總統與「尼克森主義」

一九六○年代後半、由於:

(一)  美國掉入第二次越戰的泥淖而不能自拔(一九六五年二月美機開始「北炸」‧一九六六年六月美機猛烈轟炸河內‧海防等北越的心腹地區‧一九六七年一月美國國防部發表參加越戰美軍達四七萬三千人‧同年七月底特律==Detroit發生史上最大的黑人大暴動‧同年十月國內三○都市反戰大遊行‧一九六八年三月詹森提倡停止部份北炸而進行和談‧同年五月召開美越第一次「巴黎和談」‧同年六月國內黑人貧民遊行至華盛頓召開一○萬人大集會‧同年十月詹森發表「北炸」全面停止等)。

(二) 蘇聯陣營續起變化(一九六四年十月赫魯雪夫第一書記兼首相被解除、布列日涅夫繼任第一書記、柯錫金繼任首相‧一九六八年八月六○萬蘇聯東歐聯合軍侵入捷克斯拉夫‧一九六八年阿爾巴尼亞退出「華沙條約機構」等)。

(三)  中共開始文化大革命、國內動盪不安(一九六五年八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同年九月林彪高倡「人民戰爭勝利萬歲」‧同年十一月姚文元批評「海瑞罷官」‧一九六六年二月田漢與吳 ? 15=等文化界人士被鬥爭‧同年四月科學院長郭沫若自我批評表示得焚燬過去一切作品‧同年五月鬥爭「三家村」‧同年六月北京市長彭真被撤職、北京市黨委被改組‧同年六月紅衛兵五大將的聶元梓、蒯大富、韓愛晶‧王大濱、譚厚蘭在學校開始武鬥‧同年八月百萬紅衛兵在北京舉行文化大革命慶祝大會‧同年十一月設置「中央革命小組」、小組長陳伯達、第一副小組長江青‧一九六七年一月羅瑞卿、賀龍等老幹部被捕‧同年七月發生「武漢事件」、謝富治與王力等文革幹部被扣禁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與黨中央宣傳部長陸定一被黨永久除名等)。

(四) 中蘇對立深刻化(一九六四年十月中共初次原子試爆成功、又在一九六七年核子試爆成功、引起中蘇力量互發生變化‧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中共拒絕在越戰與蘇聯共同行動、蘇聯指責中共為分裂主義‧一九六六年八月蘇聯指責中共在文化大革命從事反蘇運動‧同年十一月蘇聯指責毛澤東「反列寧主義」‧一九六七年九月勃列日涅夫指責文化大革命為反革命‧一九六八年七月周恩來指責蘇聯為「社會帝國主義」與「社會法西斯」‧一九六八年蘇聯在中蘇國境開始駐留大兵、雙方軍事緊張等)。

其他、印度‧巴基斯坦戰爭(一九六五年九月)、印尼共產黨「九‧三○事件」失敗(一九六五)、香港反英戰鬥(一九六七年五月)、緬甸反中國(中共)運動(一九六七年六月)、「東南亞諸國聯合」 (ASEAN)成立(一九六七年八月)(ASEAN)成立(一九六七年八月)、以色列‧約旦戰爭(一九六八年三月)、羅勃甘迺迪被暗殺(一九六八年六月) 等、震動世界的事情相繼爆發、

所以、各國對於「台灣問題」好似無暇顧及、爭論一時後就冷靜下來。

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問題」、也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於大會上由美國等一五國提出的「指定中國代表權問題為重要事項決議案」通過之後、這幾年來都照例通過、所以迄未有所更改。

然而、這個「台灣問題」在國際政治上的停頓狀態、因為權謀政治家(Machiavellian)尼克森

(Richard M. Nixon)的上台、再度被推上國際政治舞台上。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尼克森打敗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韓福瑞(Hubert, Hunphrey)、就任第三七任美國總統後、美國對外政策即開始大轉變、國際政治也隨著急速發生變革。

尼克森在:(一)越戰美軍愈打愈無法收場、(二)美國與社會主義大國蘇聯‧中國的外交關係急速惡化、(三)國內的人權‧反戰運動激烈化、(四)美國經濟漸趨衰落(一九七一年二月十六日美國商

務部發表國際收支記錄史上最高的赤字即九八億美元----參閱日本「サンヶイ新聞」一九七一年二月十八日)等情況之下、他首先就是任命以權謀外交專家著稱的季辛吉(Henry A. Kisinger)為總統助理(擔任國家安全保障問題)。第二個著手的是採用透徹於現實主義的所謂「連鎖戰略」(linkage strategy)、例如、與蘇聯交涉「限制戰略武器」(SALT)時、把貿易擴大的問題、越戰‧中東‧柏林等問題連結在一起交涉的外交戰略(參閱 Nixon's Memoirs by Richouse Nixon,1978----松尾文夫‧齊田一路日譯「ニクソン回顧錄」一九七八年、第一卷p.37 )、又在亞洲政策上、為了解決慘敗的越戰、就把中美建交‧中國代表權問題‧台灣地位問題等連在一起交涉的外交戰略等、想來打開美國在國際上所遭遇的僵局。

於是、尼克森在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即登陸月球的人造衛星「阿波羅一一號」(Apollo 11)將歸還地球上的時候、乃飛往西太平洋海域予以歡迎、而後、從此地開始世界一周旅行(訪問關島‧菲律賓‧印尼‧泰國‧南越‧印度‧巴基斯坦‧羅馬尼亞 ‧以及英國等地)、他此次的旅行、也有想要利用做為季辛吉與北越代表蘇安托初次秘密會談於巴黎的幌子。

尼克森在同年七月二十六日至關島(Guam)後、對記者發表了美國今後的亞洲政策、即所謂「關義」(Guam Doctrine)、其所發表的內容雖然是:(一)與同盟國推進友好關係、(二)對威脅美國重大利益的國家將以「武力」對付、(三)以交涉達成和平、但他又表示:「過去的美國政策、是為了援助要對抗侵略者的國家、送給武器‧兵員及軍用物資等、這就是美國在朝鮮及越南等地所採取的政策。但在今後、將改為對為了有自衛熱誠且願意動員兵力的諸國家、只供給軍用物資與軍事‧經濟援助、而不再派遣美軍兵力參加戰鬥」(參閱上揭書p.91)。也就是說、將從亞洲的紛爭地區全面抽還美軍的一個新政策(美國國內本來就有一個相當堅強的歷史傳統、即「美洲孤立主義」==Monroe Doctrine==Isolationism)。這與尼克森曾在同年五月十四日對巴黎和平會議所提出的八項條件恰巧相符合、即休戰條件若是談好、美國立即撤兵、進行「軍事越南化」(Vietnamnization)、也就是「軍事非美化」(de|Americanization)。這個著名的關島政策、後來在一九七○年二月十八日、尼克森送給美國國會的「外交咨文」(diplomatic message)上、把其擴大為適用於全世界的新外交戰略、被改稱為「尼克森主義」(Nixon Doctrine)、強調美國的同盟國應加強自助精神、與美國分擔反侵略戰爭的責任(參閱日本「サンケイ新聞」一九七○年二月十九日夕刊)。由此可以窺看到尼克森權謀外交的「真髓」、即美國只願意付出美元與大砲、但亞洲人就得賠命、而來擁護所謂「同盟國利益」、也就是美國的利益。這不外乎是「代理戰爭」 (war by proxy)的規格化政策。

尼克森就是如此、以徹底的現實主義即一切都從美國的利益出發、並以權謀專家季辛吉、運用其所認為傑作的「連鎖戰略」、想來結束越戰。因此、這必然會連繫到中美建交‧中國代表權問題、或連繫到日本的安全保障‧經濟貿易等問題、又必然的關連到台灣地位問題。也就是說、尼克森將進行的「台灣問題」、並不是從台灣本身的利益出發、而是美國想從打敗戰的越戰逃脫的問題(導引出來的附屬問題被當做討價還價的籌碼)。

以下是尼克森於一九六九年上台後、所進行的有關越南‧中國‧日本‧台灣等所謂亞洲問題的過程、從此先了解整個問題的關連性之後、再來敘述「中共加入聯合國」「中美建交」「中日復交」等問題:

一九六九年

 一‧20 尼克森就任第三七任總統、季辛吉被 任為總統助理(負責國家安全保障問題)

 三‧18 美軍開始轟炸高棉

 五‧14 尼克森對「美越巴黎和談」提出八項提議、約定休戰條件談好後、立即撤兵

 六‧8 美‧南越首腦「中途島會議」(MidwayIS. Conference)、尼克森發表第一次撤兵計劃(至八月底將撤退二萬五千人)

 七‧26 尼克森發表「關島主義」(Guam Doctrine)

 七‧31 美國政府對中國旅行‧貿易的限制

 八‧2 尼克森訪問羅馬尼亞、向總統趙歇斯克表示渴望實現「美越和平」

 八‧4 季辛吉在巴黎開始與北越代表秘密會談

 九‧3 北越總統胡志明去世

 九‧16 尼克森表第二次撤兵計劃、至十二月十五日撤兵二萬五千人

一○‧15 在華盛頓百萬人參加「越戰終結集會」(Vietnam Moratorium)

一○‧20 尼克森在白宮向來訪的蘇聯大使杜布路易寧通告將改善中國關係

一一‧24 美蘇批准「防止核子擴散條約」

一二‧11 中美大使級會談在華沙召開(停止過二年餘)

一二‧15 尼克森發表第三次撤兵計劃(將撤退五萬人)

一二‧19 美國政府許可非鐵金屬戰略物資輸出中共

一二‧ 美國第七艦隊改為隨時巡邏台灣海峽(向來是常時巡邏)

一九七○年

 二‧18 尼克森把亞洲政策的「關島主義」擴大為適用於全世界的外交戰略、被改稱「尼克森主義」(Nixon Doctrine)

 三‧15 美國國務院發表廢止美國旅行共產中國的大部份禁止措施

 四‧20 尼克森發表第四次撤兵計劃

 四‧14 美國國務省表緩和對共產中國的貿易制限

 四‧30 美‧南越聯合軍進攻高棉

 五‧1 美國再開始「北炸」

一○‧13 加拿大與中共建交(與蔣家政權斷交)

一一‧6 義大利與中共建交(與蔣家政權斷交)

一二‧10 毛澤東與史諾(Edgar Snow)會談時、表示希望改善中美關係、並歡迎尼克森訪問

一九七一年

 一‧1  美國太平洋海軍司令部(在夏威夷)、發表擴張管轄範圍為太平洋‧新嘉坡‧印度洋‧波斯灣(因蘇聯海軍開始進出印度洋、並對亞洲‧中東‧非洲諸國家提倡簽定「亞洲集團安全保障條約」、及與印度‧伊拉克‧索馬利亞‧安古拉‧莫三比克等國簽定「友好協力條約」、並與孟加拉‧馬來西亞‧伊朗‧衣索比亞‧利比亞‧ 敘利亞‧土耳其等國發表「共同宣言」)

 一‧5 尼克森命令駐留越南美軍全面停止軍事行動

 一‧27 「越南和平協定」成立

 一‧28 「越南和平協定」生效、越南全面停戰

 二‧8 南越軍在美軍支援下、侵攻寮國

 二‧16 美國商務部發表國際收支史上最高的赤字即九八億美元

 三‧15 美蘇在維也納開始交涉「限制戰略武器」

 三‧25 史諾在「生活」(Life)雜誌發表毛澤東希望與尼克森會談

 四‧7 尼克森發表第五次撤兵計劃(至年底駐留越南美軍剩下一八萬四千人)

 四‧7 中共發表歡迎旅日中的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乒乓外交」開始)

 四‧10 美國乒乓隊訪問中國、受到熱烈歡迎

 四‧16 尼克森發表希望能訪問中國

 四‧24 華盛頓五○萬人參加「統一反戰大集會」

 四‧30 美國「生活」(Life)雜誌刊登史諾談話說:與毛澤東會談中、他表示在準備與美國政府首腦會談

 五‧3 華盛頓反戰大集會遊行、被捕者七千人

 五‧27 奧地利與中共建交(與蔣家政權斷交)

 六‧13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揭露美國國防部的「越南秘密文書」

 六‧17  美國‧日本簽定「返還沖繩協定」(包括釣魚台列島)

 七‧1 在「巴黎擴大和平會議」上、南越臨時革命政府提出七項提議

 七‧9 季辛吉、經過巴基斯坦、潛赴北京住三天、與周恩來密談(可能談及越戰‧中

美‧中蘇‧美蘇‧中國代表權‧台灣等一切的有關問題)、其結果、決定尼克森訪問中國

 七‧15 尼克森宣佈至翌年五月之間、將親訪中國(從此中國也做了一八○度的轉變、

接近美國、結果、產生了「蘇聯主敵論」)

 七‧16  蔣家政權對於尼克森發表訪問中共一事、對抗的高喊:「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外長周書楷說:「不惜與魔鬼握手」

 七‧19 北越共黨機關紙「娘傘」、指責中共邀請尼克森訪中

 七‧21 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決議廢除「台灣防衛決議」(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四日艾

森豪威爾時成立的)

 八‧15 尼克森發表「八項美元防衛政策」、停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造成世界經濟的

大衝擊、被稱為「美元衝擊」(Dollar Shock)或「尼克森衝擊」(Nixon Shock)

 九‧13 林彪計劃奪權(五五七一工程紀要)失敗、逃亡蘇聯途中、於蒙古上空墜死(一九七五年中共一○全大會時周恩來報告)

一○‧10 季辛吉第二次訪問北京

一○‧12 尼克森發表十二月及翌年一月撤兵四萬五千人計劃

一○‧22  印度(蘇聯支持)‧巴基斯坦(美國‧中國支持)戰爭、孟加拉(Bengal)獨立

一○‧25  聯合國第二次大會上、否決美‧日等國提案的「中國代表權問題反重要事項決

議案」、通過阿爾巴尼亞提出的「邀請中共、驅逐蔣家政權決議案」、蔣家代表在票決前

表示退出、中國遂加入聯合國

一二‧26 美機再開始「北炸」(一九六八年八 月十一日停止以來的最大轟炸)

一二‧26 尼克森與英首相進行在大西洋上的「百幕達島」(Bamuda)會談

一九七二年

 二‧12 美B大型轟炸機、初次轟炸北越

 二‧21 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季辛吉第三次訪中)、與毛澤東‧首相周恩來會談

 二‧27 中美兩國發表「上海公報」

 三‧13 美中大使級會談協議改善兩國關係

 三‧21 英國結束台灣淡水的領事館、由台灣完全撤退

 三‧24 尼克森指示季辛吉停止「巴黎會談」

 三‧30 北越再開始對南越的大攻勢

 四‧6 美空軍加強「北炸」

 四‧16 美空軍轟炸河內‧海防中心區

 五‧2 季辛吉在巴黎與北越顧問列‧克‧特密談

 五‧8 尼克森發表封鎖北越全港口、及北炸全土

 五‧22 尼克森訪問莫斯科(至二十九日) 、與書記長勃列日涅夫會談、簽訂「限制戰略

武器協定」「限制彈道迎擊飛彈」(ASM條約)

 六‧17 「水門事件」(Watergate Case)發生

 六‧19 季辛吉第四次訪問北京

 七‧7 日本田中角榮內閣成立

 七‧9 周恩來表示歡迎日本首相田 角榮發表要努力於中日復交的談話

 八‧3 聯合國公書文件等、從此不記載「台灣」項目

 八‧12 周恩來接見居留美國的「台灣人訪問團」

 八‧25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議孟加拉加盟案、但遭中國使用否決權

 八‧29 美‧越艦艇在東京灣交戰

 八‧29 尼克森發表美軍最後撤兵計劃、至十二月一日只留駐南越兵力

二萬七千人

 八‧31 尼克森‧田中角榮「夏威夷會談」

 九‧22 蔣家政權外交部聲明「中(共)日協定」無效

 九‧25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北京(至三十日)、與主席毛澤東‧首相周恩來會談、

簽定「中日國交正常化聲明」、從此、中共一八○度大轉變、取消向來攻擊日本軍國主義

復活、進而改為支持「美日安全保障條約」與日本再武裝、日本則對於中共主張台灣是中

國領土的立場表示「認識」(aknowledge)、並堅持基於波茨坦宣言第八項的立場

 九‧29 蔣家政權宣佈斷絕中(蔣)日外交

一○‧3  美蘇批准「限制戰略武器條約」(SALTI)

一○‧11  西德與中國建交(與蔣家政權斷交)

一一‧7 尼克森再次當選總統

一一‧27 ASEAN五國外相會議、發表「和平宣言」

一二‧1 日本設立「日台交流協會」(日蔣關係聯絡機關)

一二‧2 蔣家政權成立「亞東關係協會」(蔣日關係聯絡機關)

一九七三年

 一‧27 美國‧南越‧北越‧南越臨時革命政府四外相、在巴黎簽訂「和平協定」與「

議定書」

 二‧15 辛吉第五次訪問北京、與毛澤東會談、並決定互相設立「中美聯絡辦事處」

 二‧1 國卿羅吉與外相姬鵬飛、為了解除中美貿易的障礙、同意解決有關資產問題

 三‧29 美軍由南越撤退告一段落

 四‧12 鄧小平復權、就任副首相

 五‧14 「美國駐北京聯絡辦事處」處長到任

 五‧29 「中國駐華盛頓聯絡處」處長黃鎮到任

 七‧1 美國決定中止對蔣家政權的無償軍事援助

     (參閱日本「朝日新聞」「每日新聞」Nixon Memoirs by Richard Milhouse Nison|松尾文夫‧齊田一路日譯「ニクソン回顧錄」第一卷、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