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8, 2008

資本論以後

~~~~~~~~~~~~~~~~~~~~~~~~~~~
第一節 恩格思


~~~~~~~~~~~~~~~~~~~~~~~~~~~
第二節 霍布遜

著作名稱:台灣民族革命及社會主義
 章  節:10.02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30
 章節主題:霍布遜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霍布遜(Hobson, John Atkinson, 1858-1940),生於英格蘭的產業都市Derby,在牛津大學研究古典派經濟學。他認為當時的資本主義是在「過少消費」(underconsumption)和「過剩貯蓄」(over-saving)的狀態之下。即,資本主義社會由於財富分配不均及消費的保守傾向強化,同時過渡貯蓄和過度投資的結果,資本積蓄和商品生產超過社會消費,而招來普遍的生產過剩。這就是周期性經濟恐慌的根源。另一方面,所得不均,若從人道主義來說是不道德的,所以使經濟不景氣更加發生,這不外是「惡分配」(壞的分配)。為了避免這種消費、生產的不均衡和經濟不景氣,必須修改惡分配,所以他主張高工資、累進稅、擴充社會投資等。

霍布遜所撰寫的名著「帝國主義論」(Imperialism, London, 1902),雖然是站在資本家階級改良主義與和平主義的立場,但是他乃始終批判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成為科學的研究帝國主義的經濟和政治的古典派先驅者。他認為分配不均、過剩生產、過剩資本、金融寡頭制就是帝國主義發生的主因。

後來,凱因斯(1883-1946)的主著「雇傭、利息及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1936),及列寧的「資本主義最高階段的帝國主義」(1917),都是以霍布遜的經濟學和帝國主義論為理論基礎。

~~~~~~~~~~~~~~~~~~~~~~~~~~~
第三節 希爾費汀

章  節:10.03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31
 章節主題:希爾費汀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第三節 希爾費汀

「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SPD, 1863年5月開始)的指導者,希爾費汀(Hilferding Rudelf, 1877-1941)生於維也納,年青時加入「學生社會主義集團」,維也納大學學生時是其領導者,大學畢業後一方面做開業醫生,另一方面則研究馬克思經濟學,所謂「馬克思經濟學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

1904 年,和亞得拉(Adler, Friedrich, 1879-1960,奧地利的社會主義者),共同編集「Marx-Studieren」第1卷,產生了「奧地利馬克思學派」(Österreichsche SchuleWinnerschule)。這個所謂「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m),從正面從事於批判「修正主義」(revisionalism, Revisionismus)。1902年以來,他連續投稿於1883年考茨基(Kautsky, Karl Johann, 1854-1938)創刊與編集的德國社會民主黨理論機關誌「新時代」(Neue Leit,在斯徒加特Stuttgart出刊)。他在1906年離開維也納,往柏林,擔任「中央黨校」的教員,1907年兼任中央黨機關紙「佛爾別爾咨」(Vorwärts)的編集局員。

希爾費汀從早就研究20世紀的資本主義,並企圖批判所謂「修正主義者」的柏恩斯坦(Bernstein, Edward, 1850-1932)。他撰寫名著「金融資本論」(Das Finanzkapital, 1910)。

第1 次大戰開始後,他卻採取「和平主義」(Pacifism, Friedenm),1915年被奧匈帝國徵調,做軍醫出陣義大利戰線。終戰後,就任德國社會民主黨機關誌「布雷骸托」(Freiheit)的編集長,再兼任黨機關紙「利益社會」(Gesellschaqt)的編集長。1924年,及1928-29年,擔任德國共和國的財政部長。但是他採取通貨膨脹政策失敗。1927年,在「社會民主黨Kerl大會」上,報告「有組織的資本主義論」,這成為黨的指導理念。1933年「納粹」抬頭,「威瑪共和國體制」(Weimarer Republik)崩潰。其後,他在過著亡命生活當中,批判「納粹」,也批判了「斯大林主義」。1941年遭納粹逮捕,死於巴黎的獄中。

希爾費汀的「金融資本論」,雖然被認為有了所謂「流通主義」(distributionism, Zirkulationimus)的缺陷,但是,即以「股份公司論」(theory of 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 Aktiengesellschaft),「獨佔的競爭論」(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加特爾下的恐慌理論」(theory of crisis under the cartel),「帝國主義政策論」(theory of Imperial policy),而把馬克思理論發展為適合於當時的近代化社會形勢。尤其是在經濟學史上有價值的,就是他把「產業」和「銀行」結合起來,產生在20世紀成為巨大存在的「金融資本」的理論。由此,促進了馬克思經濟學的高度發展(雖然其理論主要是限於西歐大陸的金融資本主義)。

希爾費汀的修正馬克思經濟理論,和柏恩斯坦不同,他是堅守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立場,而來追求資本主義轉化為獨佔資本主義的構造上的變化。當時的歐洲馬克思主義者,乃批判他在方法論上是受到「新康德派」(New kantianer,形而上學的觀念論者,批判唯物論,有了Cohen, H., 1842-1918., Liebman. O., 1840-1912., Hickert, H., 1863-1936等德國哲學家)的影響,所以擁有傾向於缺欠信用機能論和金融資本論概念的論證。

希爾費汀雖然在當時和德國共產主義急進派的盧森堡(Rosa Luxemburg, 1871-1919)的「資本積蓄論」在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到後來,卻給予列寧的「帝國主義論」(1917)和布哈林(Bukharin, Nikolai Ivanovich, 1888-1938)的「世界經濟與帝國主義」(1918),很大的影響。

~~~~~~~~~~~~~~~~~~~~~~~~~~~
第四節 盧森堡

章  節:10.04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36
 章節主題:盧森堡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盧森堡(Rosa Luxemburg, 1871-1919),生於波蘭Zamose的女性馬克思主義者。她在1888年往德國,從考茨基學習馬克思理論。她反對波蘭社會主義黨的民族主義傾向,主張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創立「波蘭社會民主黨」。

盧森堡後來亡命瑞士,在蘇黎心(Zurich)大學學哲學、自然科學、法學及經濟學。她一輩子以波蘭、德國、俄國為舞台,從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特別在「德國社會民主黨」,和考茨基袂別後,站在極左派立場,擔負理論和實踐的領導作用。她反對列寧的第三國際,批判俄共的獨裁,著作「資本積蓄論」(Die Akkumulation des kapitals, 1921)。她死後由別人刊行她的著作「經濟學入門」(Einführung in die Nationalökonomie, 1925)。第一次大戰中,和李卜克涅西(Liebknecht, Karl, 1871-1919),成立「斯巴達卡斯團」(Spartkusbund),從事反戰運動而屢次遭當局逮捕。因1918年11月德國爆發「11月革命」,她被釋放之後,以斯巴達卡斯團為主體,創設「德國共產黨」。但在1919年1月,在「柏林武裝鬥爭」當中,和李卜克涅西遭殺害。

她的名著「資本積蓄論」,是在學校講義經濟之時,把對馬克思的「再生產」發生疑義,加上對帝國主義論理解所撰寫的盧森堡對馬克思的再生產所表示的批判,是基於︰

①原來就是充滿矛盾的資本主義,在「資本論」第3卷卻使其再生產表式以為了生產而生產的形態,沒有矛盾的展開之。

②這乃是因為不考慮到歷史的具體現實,把社會總資本和個別資本同一視所招來的結果。

她認為這種缺陷因是在表式中只設定資本家和勞動者的兩大階級,在現實上排除其他的人群,在擴大再生產又排除具體的生產力發展的諸因素所招來的。她認為若是考慮到這些問題,剩餘價值的積蓄部份的非現實問題必須提起在表式上。她進一步的主張這個非實現部份由於在非資本主義環境實現的結果,非資本主義的環境受到侵蝕,在這過程中,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才會表現出來。但是,盧森堡的這個理論的缺點,乃在︰

①生產規制消費。

②但是在其過程中,沒有充分瞭解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展開。

特別是在以均衡為前提的表示,卻把不均衡認為是矛盾為最大的缺陷,所以,招來把抽象理論的再生產表式和直接現實的帝國主義的把握相結合。之後,關於盧森堡這個理論的是否正確的問題,展開了再生產表式的一大爭論。

盧森堡的上述理論,後來受到布哈林的批判,但是,若從盧森堡的學說的全體看來,她所提起的論點,是要使大家注意非資本主義領域及世界市場的重要性,所以具有帝國主義論上的先驅的意義,是和希爾費汀、列寧以資本集積、資本集中、生產社會化為基礎的帝國主義論的系譜成為相對照的。

~~~~~~~~~~~~~~~~~~~~~~~~~~~
第五節 柏恩斯坦

章  節:10.05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32
 章節主題:伯恩斯坦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柏恩斯坦(Bernstein, Edward, 1850-1932),是所謂馬克思理論「修正主義」(revisionism, Revisionismus)的代表性理論家。他是貧寒的猶太人鐵路勞動者之子。1872年,參加「社會民主勞動黨」(後來的社會民主黨)。他在「社會主義者鎮壓法」(Sozialistengesets, 1878-90,是德國社會民主黨鎮壓法)的前夕,亡命瑞士,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1880年,他擔任黨的非法機關報「Der Sozialdemokrat. Organ der Sozialdemokrafie deutscher Zunge,蘇黎世,倫敦」的編集人。

他在倫敦時(1888),以恩格思為老師,並和考茨基交往,學習了馬克思理論,成為黨內有數的理論家。

1895 年恩格思去世後,柏恩斯坦看到西歐資本主義飛躍發展(資本主義諸國家往外爭奪地球上的各地殖民地的結果),對於1890年的「哦乎爾托綱領」(Erfurter Programm考茨基起草,在哦乎爾托大會通過後,排除拉薩爾--Lassalle, Ferdinand, 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者,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者的共產主義者,1862年發表「勞動者綱領Arbeiter Program」,創立「全德勞動者協會」,1864年為愛情決鬥而死--的一派,提倡絕對性的馬克思主義)。他認為這個綱領和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不能適合,所以把1986年的有關社會主義諸問題的論文,發表於「新時代」(Neue Zeit)。到了1899年,他再把這些論文體系化,出版「社會主義的諸前提和社會民主主義的任務」(Die Voraussetzungen des Sozialismus und die Aufgaben der Sozialdemokratie)。柏恩斯坦在這本書中,強調︰「19世紀後半的資本主義發展的現實,和馬克思在資本論所敘述的有差距,特別是在積蓄論有所不同」。從此,柏恩斯坦終於否定了「基於勞動者階級貧窮化的資本主義崩潰論」,進而主張把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修正為「社會民主黨」的議會主義政黨論。

因此,柏恩斯坦乃和正統派馬克思主義者的考茨基或盧森堡等人之間,展開熾烈的「修正主義爭論」。但是這種爭論,雙方都沒有解決理論上的決定性論理,而不了了之。

柏恩斯坦在1901年返德國,1902年以後當選德國議會議員,同時成為黨內右派的元老,另一方面,乃編集馬克思和恩格思的來往書簡集,也編篡「拉薩爾全集」「德國勞動運動史」及他自己的「自傳」。

~~~~~~~~~~~~~~~~~~~~~~~~~~~
第六節 考茨基

章  節:10.06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34
 章節主題:考茨基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考茨基(Kautsky, Karl Johann, 1854-1938),是「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c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SPD,其前身是在1863年由拉薩爾創立的「全德意志勞動者同盟協會」Allgemeiner Deutscher Arbeiterverein,經過1875年以李卜克涅西為中心,改稱「社會主義勞動黨」,1890年才改名「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Second International, 1889-1914)的代表人物。

他生於捷克斯拉夫的首都布拉格(Prague=Praha),在維也納大學研究歷史學,在學中加入「德國社會主義勞動黨」。他當初是信奉「俗流社會主義」(Uulgärsozialismus),埋沒於馬爾撤斯(1766-1834)的「人口論」(1792),後來受到恩格思著作的啟發,又到倫敦受到恩格思親自薰陶,並和柏恩斯坦親交,終於傾注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其後,才竭力努力於其解釋和普及化。

考茨基從1883年,創刊「新時代」(Neue Zeit),自己也發揮健筆,積力宣傳馬克思思想。同時,他著作「資本論註解」(Karl Mark's Ökonomische Lehren),也發表「惟物史觀」的著作。

1890年代初,他終於被公認為首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1891年起草新的「黨綱領」(在哦乎爾托大會通過),並撰寫了「哦乎爾托綱領註解」(Das Erfurter Programm, 1892)等著作,一貫努力於馬克思主義的普及化。

其後,柏恩斯坦等右派主張「修正主義」之際,考茨基乃以馬克思主義的「正統派」(Legitimacy, Legitimität)自居,和修正派做了正面的爭論。他乃在此時,撰寫主著「農業問題,近代農業的諸傾向的概觀和社會民主黨的農業政策」(Die Agrarfrage. Eine Üversicht Über die Tendenzen der modernen Landwirtschaft und Agrapolitik der Sozialdemo-kratie, 1899),和「對修正馬克思主義的反駁」(Bernstein und das Sozialdemokraische Programm, 1899),逐一批判修正主義者的錯誤。他同時指出「資本論」,特別是其積蓄論所敘述的法則,雖說和現實的資本主義在形態上有些差異,但是「資本論」所展開的資本主義發展法則仍然貫澈於現實資本主義的本質上。

原來,和修正主義的爭論上,是有必要解明隨著資本主義高度發展而轉化於「帝國主義」所必然產生在經濟學上的諸現象。然而,考茨基卻相反的把帝國主義階段的特性,將要解消於資本主義一般論之中,所以,終於不能積極的克服修正主義。

他因為擁有這種方法論上的缺陷,所以到後來,在其「帝國主義論」(Der Imperialismus--Neue Zeit, Jg.32. bd.11, 1913-14)等著作,卻不能解明諸資本主義國家的帝國主義及其對立的根據,反而,把這主張為偶然現象的所謂「超帝國主義論」(theory of ultra-imperialism, Ultraimperialismus theorie,不把帝國主義在論理上歷史上認為是資本主義發展所必然的結果,而當做可能選擇,可能變更的金融資本的政策上的偶然結果),因此,他遭到激烈的批判。

1905年,俄國第1次革命爆發所影響,「德國社會民主黨」內的左派勢力日漸增強。考茨基為了抑制這種傾向,卻接近右派的修正主義,所以和左派的盧森堡等引起深刻的對立。他雖然公稱採取「中立派」立場,然而在思想上,已由馬克思主義逐漸變成所謂「社會和平主義」,所以,在他的著作「權力之道」(Wegzur Macht, 1909),雖然主張在德國獲得權力由和平手段是不可能,但是在實際上,他是相反的想以議會主義來達成社會主義。

1914年第1次大戰爆發之際,考茨基卻以「超帝國主義」來解釋大戰爆發的原因,所以,同意第二國際諸黨參與大戰。對他的這種處置,列寧乃批判「超帝國主義」是想把帝國主義政策從經濟問題分開,是以空言想來隱蔽現存諸矛盾的謬論。

考茨基到了大戰末期(1917),才加入反戰的「獨立社會民主黨」。他在同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之際,乃加以批判和攻擊的言論,所以,遭到列寧非難為「判教者」(apostasy, Apostasie)。

考茨基,之後,到了1932年才恢復「社會民主黨」黨籍。後來他標榜「反布爾塞維克」(Anti-Bolschewismus)。1938年,遭納粹追放於捷克斯拉夫,從此地再逃亡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1941年在阿姆斯特丹去世。

他在學問上的其他貢獻,就是發展馬克思的「經濟學批判序說」(1903),編集「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史」(1905-10),刊行「考茨基版『資本論』」(1914-29)。

~~~~~~~~~~~~~~~~~~~~~~~~~~~
第七節 列寧

章  節:10.07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44
 章節主題:列寧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蔡虹如(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社會主義革命通常是可以分為思想、運動、體制的三個範疇。但是這種分法,是在抽象認識的次元才有可能。實際上,問題是不怎麼簡單,因為思想、運動、體制,大約都進行互相作用,互相關連,才是革命的現實。

不用說,思想在社會主義革命是具有最長的歷史過程。以「社會主義」為名銜的思想,是從1830年代在西歐社會開始。隨之,社會主義思想才成為社會主義「運動」而廣泛的掀起「革命高潮」。那麼,社會主義發展為「體制」,而在現實起作用,是在「俄國1917年革命」成功以後。

如此,先有思想,發展為運動,最後才成為體制的順序,才在歷史的階段關係上,能把「革命」置於思想、運動、體制的歷史區分。

馬克思、恩格思是為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運動做了史無前例的一大貢獻。列寧則不但在思想和運動,他乃在體制上也做了獻貢的工作。但是列寧的失敗也是在最終的體制建設的這一段工作上面。

經過上述簡單的思考之後,才來研究列寧在馬克思主義上面的功罪。

列寧(Lenin, Nikolai, 1870-1924),生於菠爾噶河(Volga River)河畔的辛逼爾斯克(Simbirsk)。他在大學時學到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思想。1893年移住聖彼德堡(St. Peterburg)後,就領導當地的馬克思主義者,向民粹派(Narodniki)和「合法馬克思主義」鬥爭(當時在俄國有三個革命潮流,一個就是否定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民粹派」及想把資本主義矛盾合法化的「合法馬克思主義者」,另外一個就是主張科學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從此,他乃成為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指導者,開始參加革命運動,他一輩子的諸著作,都是在「布爾塞維克」(Bolshviki)的革命實踐當中產生的。

一、列寧一輩子的三個階段︰

①第1期(1893-1907),把俄國革命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創立「列寧主義」,及建立黨組織,其中,在1897-1900年遭流刑於西伯利亞(Siberia)。

②第2期(1908-17),第2次亡命生活開始,革命運動退潮,第1次大戰爆發,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成功,列寧同年4月返國。

③第3期(1917-24),革命後奪取國家權利,建立所謂「社會主義國家體制」,但不經多時,他的命已告終。

二、列寧主義。

列寧和他所領導的布爾塞維克黨的理論和實踐的總體,是把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思想相結合,被稱為「列寧主義」。

斯大林到後來,把列寧主義定義為「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盧森堡曾經評估列寧主義的積極側面,但是她又指出,列寧主義內涵著「獨裁主義」的因素,所以具有脫離馬克思主義的可能性。

俄國思想家比爾者易夫(EepRHeB, 1874-1948,貴族出身,參加革命運動,莫斯科大學教授,1922年亡命巴黎),即把列寧主義認為是以基督教「救世主」(Messiah)的信仰情緒為泉源的俄國土著革命思想的繼承和再生。

當然,「列寧主義」是涵有馬克思主義的因素和俄國土著思想的因素相關連著,但是尚未能解決的許多問題存留著。

列寧在初期,為了和「民粹派」和「合法馬克思主義者」鬥爭,撰寫「關於所謂市場問題」「人民的友人是誰?」(1894)等,即把「資本論」適用於俄國資本主義的現實分析,並撰寫「俄國的資本主義發達」(1899),而來具體的分析經濟構造,並闡述勞動者階級在革命上的任務。

到了20世紀初葉,即第1革命時期,在革命運動瀕臨危機之際,列寧認為要給予農民在革命的農民問題展望的必要性,乃發表了「1905-07年的第1次俄國革命的社會民主黨的農業綱領」,解明在勞動者階級的領導下的「勞農同盟」的理論,並展開在帝國主義侵略下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戰術問題。

三、列寧主義的經濟學說

列寧的經濟學在基本上是繼承馬克思的「資本論」,但是和馬克思以「資本論」為畢生的學問結晶不同的,就是列寧採取多元性,較混雜的注重於分析現狀及其理論。

列寧的資本主義分析,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① 市場理論階段。這和列寧的第1期(1893-99)相符合。他透過徹底批判民粹派浪漫的小資產階級思想而來分析俄國資本主義,特別是確定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要完成的革命使命。同時,他努力於把馬克思的再生產論正確的適應於資本主義分析,並以此為武器而來分析俄國19世紀末葉的資本主義發達(這和民粹派的俄國資本主義沒落論相對立)。列寧乃撰寫「經濟學浪漫主義的特殊化」(1897),「在俄國的資本主義發達」(1899),都是以「市場理論」為出發點,驅使了龐大的統計資料,構築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著作。

② 兩個路線論的階段。這和列寧的第2期(1900-17)相符合。在此時期,列寧提起「勞農同盟」問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新理論)。列寧在「1905 -1907年第1次俄國革命的社會民主黨的農業問題」(1907),「19世紀末的俄國的農業問題」(1908),把在農業的資本主義發展(普魯士型)的俄國方式和美國方式的不同的理論為基礎,而來分析土地所有關係和農奴遺制。他因限於農業部門,雖然在認識俄國能看到其資本主義發展的若干特殊性,但是,從俄國整個的資本主義發展來說,也難免只能看到其部份而已。

③ 「YKπa-A(烏克拉度)」的階段。這是此一時代的社會構成的特點。複合形成的個個的生產關係之意。這就是和列寧的第3期(1917-24)相符合。俄國在「十月革命」之後,其經濟內容,不能按照列寧所想的一舉把其社會主義化,由於俄國社會內的「烏克拉度」,使列寧不得不屢次改變了其革命政策,所以最後,即以強催強徵「糧食說」(1921),而來收拾現實的破綻。

關於農業理論,列寧是竭力批判了所謂「修正主義」的小農理論。他為了解明資本主義的資本積蓄法則,從1890年以後,也為了批判「修正主義農業理論」,乃和考茨基採取共同戰線,注重了農民階層解體的分析。為了這個問題,他寫了「農業問題和馬克思批判家」(1901),和「在農業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法則的新資料」(1914-15)等。

四、列寧主義的「帝國主義論」

在馬克思以後的世界史發展中,把20紀資本主義認為是資本主義最高的發展階段=帝國主義階段,並以其必然性的根據求之於在生產過程的深部所顯現的獨佔成立和支配,同時規定帝國主義為資本主義的矛盾最深刻的滅亡階段,這個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是馬克思以來的經濟學發展之中,最富有歷史性的且普遍性的一個貢獻。

列寧為了寫這本「帝國主義論」,充分的利用了霍布遜對於英國金融資本的寄生性的實證分析,同時也利用希爾費汀的金融資本論。

列寧要寫「帝國主義論」時,他很重視「獨佔概念」,特別是注重於獨佔資本集團。他一方面援用「資本的集積、集中」的原理規定,另一方面是重視「獨佔體」的具體構造。

然而,在「帝國主義論」撰寫當中,列寧把這種嚐試,卻棄於半途而廢。其主要原因,可以歸因於他將要解明諸事實的「因果關係」(casual relation, kasualer Zusammenhang)之際,所援用的事實本身或理論本身有了問題。所以,導出很性急的、很極端的資本主義「垂死論」「崩潰論」,及無產階級革命的「前夜論」「速勝論」。

此時,列寧乃完全倣效了希爾費汀,在理論規定的延長線上,來說明帝國主義。但是他卻和希爾費汀不同,從「獨佔體的成立」開始說明。他的所謂「獨佔體成立」,不外是從資本集中馬上導致的論理上的結果。他這樣的先說明「產業獨佔」,之後,才說明適應於此的「銀行獨佔」,從此,再來說明銀行和產業融合或勾結的「金融資本」。金融資本一旦成立,由於資本巨大化和大眾的貧困(缺乏購買力),導使「過剩資本」,造成「輸出資本」,以致衝破了西歐先進資本主義的舊社會圈,而侵進於未開發的非資本主義地域並加以侵略、統治、剝削為殖民地。

然而,西歐資本主義諸列強,經過一番激烈殖民地爭奪戰之後,隨著「資本輸出」增大,在海外的「勢力圈」擴大,各列強的「獨佔體」乃形成了「國際加特爾」,以世界性協定來進行「世界性經濟分割」和「世界性政治分割」,或者相反的引起「殖民地分割鬥爭」以致「帝國主義戰爭」。

列寧說,「帝國主義」乃是包括下述「五個基本標幟」的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①造出「獨佔」的高度發展的生產和資本的集中。

②「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相勾結,成立「寡頭金融制」。

③資本輸出比商品輸出特別重要。

④國際性資本家成立「獨佔團」,分割世界。

⑤世界資本主義列強重複演變殖民地分割、再分割。

如上所述,列寧重複的強調「獨佔資本」才是帝國主義發生的經濟基礎。這點並沒有什麼不錯。然而,他要談起獨佔資本時,脫落了20世紀獨佔資本成立的一個媒體,即「股份公司制度」。這點比希爾費汀的「帝國主義論」有落空。並且,關於金融資本的資本積蓄成立機構也一言不提。原來,說明資本輸出之際,雖然是看到帝國主義階段的資本過剩,但是其資本過剩的必然性,並不能單以金融資本的積蓄來說明。就是說,列寧畢竟是說「帝國主義,不外是獨佔資本主義的外號」。他又說︰「獨佔體的成立是資本集積、集中的結果,關於這點在『資本論』也有說過」。

然而,「獨佔資本」,不只是資本集中就能成立。原來,「資本集中」,非說明「不變資本」的巨大化及由此為媒介的「產業循環」是無法做著其完全的說明。在這階段乃是產業循環的變容使不變資本的更新或廢棄招來困難而資本集中合併,加上股份資本形成,才能使資本進行集積和集中的。但是,這只談到資本集中的「概念規定」,另外一個重要的「階級規定」尚未提到。

為了說明「階級規定」,必須分析世界史上的資本主義列強的具體的史實,否則,是把「階級規定」取消於「概念規定」的廢墟裡去。所以,若如列寧,只把銀行和產業的結合來抽象的規定「金融資本」,就不能很具體的把各個資本主義列強的不同歷史的階段規定來說明金融資本的成立(其最顯著之點,就是列寧對「國際加特爾」完全沒有涉及到,如果是這樣,就更不能解明20世紀帝國主義發展結果的第2次大戰後的今日的新帝國主義的國際狀況。)

總言之,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的確在第1次大戰以後的國際政治、經濟舞台上,是掀起很大的影響,尤其在地球上的各各殖民地社會是成為「殖民地解放」「民族解放」的理念上的大動力。但是,其「帝國主義論」在理論上的不少缺陷,特別是在第2次大戰後,有以所缺欠的「階級規定」重新構築的必要。

五、列寧主義在「體制」上的錯誤

馬克思和恩格思,做一個有品質的「社會主義革命者」,是立場堅定,立論正確,所以,對於資本主義體制是毫不妥協,是好比嚴刑峻法似的加以論斷、批判及指責其基本矛盾和毀滅人性的本質。

但是,他們處於經過所謂「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社會環境之下,無論對於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或對政治理念不同且經常加以批判和理論鬥爭的其他革命陣營人士,都保持所謂「無產階級民主主義」的原則和態度。例如,1864年馬克思起草其創立宣言和規約的「第一國際」,兩人是和巴枯寧(Bakunin, Mikhall Aleksandrovich, 1814-76, 俄國出身的無政府主義者),及拉薩爾(Lassale, Ferdinand, 1825-64,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者,「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前身的德國「勞動者協會」的創始者」等人,一起創立的。又對於1871年崛起的「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的主要原則,馬克思、恩格思研究很多,他們認為「巴黎公社」是可以使勞動者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形式,這個「新」的全面民主的形式就是︰

①取消常備軍(除了對外來侵略之外)。

②實行人民代表和公職人員向選民負責,人民實行共同監督,凡屬重大公共事務都由人民共同決定,對不稱職的代表和公職人員由人民隨時罷免。

③一切代表和公職人員領取相等於勞動者的工資。

這樣,馬克思、恩格思,認為上述巴黎公社所要採取的民主形式,就是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後,必須具備的政治形式條件(這是關於「革命後的體制」問題,兩人唯一的意見發表,同時,(列寧在其「國家與革命」中,把馬克思、恩格思的所謂「無產階級民主形式」也有提過)。

然而,自認是馬克思主義正統的忠實信徒的列寧,卻蔑視了馬克思理論原則及戰略戰術的最重要部份,即「一切都得從現實出發」(這就是「唯物論」的重要形式),及「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誕生的母胎」,而在資本主義尚未發達的,落後的農奴制度下的俄國社會(應該是實行「民主革命」,先打倒俄國封建制度與農奴制度,解放農民和土地,及推進經濟工業化和社會近代化、民主化,同時,列寧也再三再四的這樣強調著),但是,他及其布爾塞克黨,革命一旦成功並抓到國家權力後,卻不按馬克思理論的基本政策去做,反而跨過「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一瞬間,傾注於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因為這樣,大不符合俄國社會現實,俄國人民不接收列寧的脫離現實的做法,所以他們乃毫無遲疑的繼承了俄國傳統的秘密恐怖政治手段(所採取的政策不合乎俄國勞動者,農奴大眾的要求),所以,為了強迫「社會現實」,指示親信的若爾壬斯基(1877-1926),接收惡名昭彰的帝俄秘密警察,而創立了「革命鎮壓破壞國非常委員會」(CK=Cheka,斯大林秘密特務機關GPU的前身,後來的KGB),以此為革命的大本營,不但是俄帝、貴族、地主、資本家,連小資產階級(中農、富農、中小工商業者)也遭殺害,尤其是政治上的異已份子(孟塞維克、社會革命黨=以前的民粹派、無政府主義者等),都毫無例外的遭到暗殺和處刑。這點就是由列寧著手,到後來產生所謂「以當官僚組織為基礎」的斯大林「法西斯個人獨裁」的禍根。

馬克思是為了解除資本主義體制所產生的毀滅人性而竭立主張「社會主義革命」。然而,列寧在「體制階段」,卻種下比資本主義更直接的毀滅人性的禍根(蘇聯在斯大林時代據聞大屠殺幾千萬人,毛澤東拿到政權後也大殺幾千萬人,高綿總人口500萬人許之中,遭赤棉Khmer Ruche大屠殺的有200萬人以上)。

「同志克爾斯基(kuruski)!以我見,槍斃處行必須擴大」(1937,黨機關紙「布爾塞克」所公表的「列寧指令」)。「減少對不勞動的人的食糧配給,增加對勞動者的配給,也許會失掉數千人的生命,但是國土會被救濟。……住民若是破壞油礦,毫不置疑的虐殺不餘……」(Wells, herbert Geroge, 1866-1946,英國著名小說家,文明批評家,「透明人」的作者所說的列寧指令)。這一段是從「Nomenklatura」(Voslensky, Michael PS.1980)引用的。

總言之,列寧及其布爾塞克黨,在理論階段和革命運動雖有了一些功績,但是他在現實認識上和「體制階段」上,是犯了嚴重的大錯誤,而種下了70餘年後導使蘇俄的所謂「共產主義建設」分崩瓦解,也使馬克思理論和社會運動的聲望遭到重大打擊。

列寧對於和馬克思、恩格思時代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不同的20世紀資本主義的認識,有了如下的現實認識上的錯誤︰

①他對現代資本主義的看法缺乏客觀性和理論性,光以主觀主義來看資本主義壟斷的消極側面,而忽略了其另一側面的積極性,所以,才產生「現在是革命的前夜」的狂妄思想。

②他根本不看到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利用高度的科技革命,招來勞動者生產率提高,以致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飛躍發展。

③他把國家出面修改舊的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造成好似將從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於社會主義的錯覺。

④他忽略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都或多或少的採取改良主義,經濟上實行福利政策,及提高勞動者階級的物質生活等。

由此可知,只以「壟斷性」來評估現代資本主義的列寧主義,其實是陷於形而上學的唯心論的漩渦裡,這和馬克思、恩格思的基本理論是有著根本的脫節。


~~~~~~~~~~~~~~~~~~~~~~~~~~
第八節 托洛茨基

馬克思的資本論

著作名稱:台灣民族革命及社會主義
 章  節:09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27
 章節主題:馬克思「資本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在世的時代,可說是「產業資本」發展為第1次爛熟的全盛時代。在此時期,他以上述的畢生大著「資本論」,究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和運動法則,並論證其生產方式所內在的「基本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物私有化的矛盾,資本家階級和勞動者階級的矛盾),在典型的大工業生產的社會性格和私的所有的資本主義形態之中正在發展,所以,資本主義的歷史性過渡性格,是使之靠近不可避免的沒落的日子,同時也表示歷史向社會主義階段的必然性(關於這點,由於馬克思去世的前後,西歐先進資本諸國家衝破西歐舊世界的圈子,而向亞、非等後進地區爭奪殖民地,才解脫了馬克思所說的西歐資本主義將要沒落的危機,所以,馬克思的資本主義將會沒落的所謂「預言」,才能延緩。當然,馬克思的時代要預測到其後的資本主義的強韌性是相當困難)。

的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其後是一步步的更加深刻化,但是,以第1次大戰為分水嶺,資本主義諸國家乃有意圖的、有計劃的以種種方策來延緩或變形其危機,結果,原來的自由競爭逐漸進到資本獨佔階段,進而成為帶有國家獨佔或國家介入的所謂「國家資本主義」或「混合資本主義」,在殖民地則發展為「帝國主義」。從此,對於新階段的研究,成為馬克思經濟學家的重要題目。尤其是對於在馬克思尚未完成的世界市場、外國貿易、帝國主義、殖民地、國家等問題的論理上歷史上的研究,或者新生產技術(生產手段的新發展)都是有關資本主義體制的重要問題。

~~~~~~~~~~~~~~~~~~~~~~~~~~~~~
章  節:09.01 日  期:2002/12/23 下午 12:07
 章節主題:馬克思、恩格思的出發點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近代資本家階級的「經濟學」(modern bourgeois economy),幾乎都受到資本主義制生產之中的「物神性」(fetishism, Fetischismus)的影響。馬克思在「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對於這種「古典經濟學」(亞當史密斯為始祖)批判的說,「(在他們的學理),把私有財產的概念和人合併,認為私有財產就是人的本質,……把人置於私有財產的規律之下。所以,以勞動為其原理的資本主義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徹底否定人性」。這樣,馬克思暴露了在資本主義體制之下,對人和勞動的支配和「疏離」(alienation, Entfremdung)的事實。

馬克思、恩格思,就是痛感到資本主義體制生產下的「物神性」「疏離」,正在毀滅「人性」,所以,他們兩人決心要回復所受到毀滅的人性,才熱衷於研究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及其發展法則,同時也熱衷於當時的革命運動實踐。這就是馬克思、恩格思研究學問科學的出發點。「資本論」就是其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的集大成。

當時的資本家,都以「平均」(average, Mittelwert)的低工資,平均的教育,平均的情報……造成平均的「人」(勞動者),所以人都成為平均的動物,而喪失了各各人的「個性」(individuality, Indevidualitat)。馬克思在「資本論」說著,勞動時間的縮短,是人能進入自由的世界,並造出新的歷史的必要條件。如果是這樣,人的知識和素養才會提高,同時,各人都能養成富於全面的和有調和的個性。但是,人要實現這樣富有個性,在資本主義體制下是很困難。為了實現這種理想社會,必須長期的努力於造出其物質的,意識的技術條件才可。資本主義社會,無非是從落後的「封建社會」發展為較近代的高層次社會。然而,資本主義社會卻擁有更深刻化的社會矛盾。這個社會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本身是無法解決的矛盾。而且,資本主義愈發展,這種矛盾是愈擴大化,愈尖銳化。

「資本論」,是徹底的揭露這種資本主義矛盾,同時也教給我們應該怎樣辦才好。

(註)物神性(fetishism, Fetischimus)

人,乃相信自己改造自然所創造的物質(商品)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而來崇拜。

馬克思把商品或貨幣所規制的這種獨特的性格,叫著「物神性」。他以「物神崇拜」,做為批判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方法。他在自己的「經濟學批判」體系的全過程,全面的,從根底的批判西歐資本主義的物神崇拜。他在其一輩子的理論上的努力,就是企圖把這個發展於整個世界的物神崇拜給予內在的,歷史的理論批判。「資本論」第1卷第1章第4節「商品的咒物(物神性)性格及其秘密」,就是把商品世界的物神崇拜,以世界性價值形態的批判為媒介,給予理論上的解明。繼之,在「資本論」第3卷最終一篇的第1章的「三位一體模式」,概括的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即以「市民社會」的外形,表現出「物神化」的展開而完成了資本的物神諸形態和「資本物神概念」。這點的論述,是「資本論」末章的精髓。

馬克思批判「物神性」的要點,是在近代社會,勞動力和勞動生產物以「商品」形態出現,再以貨幣資本的歷史性的社會形態出現,然後,由這些形態,自己才具備各個獨自的諸形態的力量。這些形態互相之間,形成了特殊社會的「物象」關係。這個特殊社會的諸關係(價值關係、貨幣關係、資本關係等),只有透過這些關係來形成社會個人的互相關連,才能看出個人的「人格關係」從本質上被「疏離」的形態。在此,無論那個人的意識,都受到這些「物象」滲透,以致把其「諸觀念」錯覺為「自然」。如此的「物神崇拜」,是在客觀上以商品生產的「勞動雙重性」為基礎。這樣成立的「商品物神性」,乃再促進「貨幣物神性」的成立,從此成立的「貨幣」,乃透過「原始積蓄」而成為資本。總言之,「商品」的物神性格,使人的勞動的社會性格成為生產物本身的自然屬性,並把總勞動的生產,當做存在於人的外部諸物質的社會關係,反映於人的視覺。如此,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係,應該是他們自己的商品的價值關係,然而,卻單以物和物的關係的幻影出現。

貨幣的「物神性格」,就是抓著人人當做虜囚,使人以為貨幣是天生擁有的把任何商品都可以交換的自然屬性。

資本的性格,是在資本主義生產剩餘價值之際,勞動者所發揮的分工和協業的社會生產力不被認為是勞動本身的生產力,以此,價值實現於市場(流通過程)。

但是在這種「資本的流通過程」是基於下述的兩個因素,呈現著生產物價值不僅是在流通過程實現,而且,在這流通過程也會表現別的外觀。兩個因素,就是︰

①交易的利潤是依存專門知識、熟練或千變萬化的市況,及詐欺手段等。

②剩餘價值的數量,是受到資本流通期間的長短的影響,所以,呈現著和勞動時間完全無關的其他因素所介入的外觀。

各個資本,是經過競爭,各個的資本才以「平均利潤率」(average rate of profit)分到利潤。就是說,各各資本,是基於平均利潤率,從社會的總剩餘價值之中,獲得「配分」(allotment)。如此,資本的物神性格,即以競爭=均等化過程,隱蔽了剩餘價值的存在和其真正的性質。

(註)疏離(alienation, Entfremdung)、自己疏離(Entfremdung seiner selbst)

這是黑格爾的用語。某一個存在,把自己內涵著的東西,以自己的本質加以「外化」(entaussern),並把自己加以外化的東西,當做自己是以外的東西、對自己很不感覺(fremd)的東西、和自己對立的東西、和自己背離的東西。這就是黑格爾給予「疏離」的定義。

黑格爾的「理念」,是意味著「神」的世界創造的藍圖,就是意味著「理念是真正的存在的精神」。但是,理念以內部矛盾的發現,成為反對物的自然,所以喪失了原來的自己而在自然之中進行轉變。這就是所謂「理念的自己疏離」。神創自然,然後,就創造了人即精神。這就是所謂「精神回返精神」,也是「理念返回自己」的意思。這就是黑格爾認為是「從疏離回恢」之意。這些問題,黑格爾稱為是「自己內面的歸回」。如此,「疏離」,對黑格爾的學說的形成,是具有根本的意義。繼之,這個「疏離」的概念,由費爾巴赫所繼承,從費爾巴赫的自然主義,人性主義的立場,他和黑格爾相反的,認為「神是人的疏離」。

「自我疏離」的概念,對馬克思的思想形成是起了很需要的作用。但是,他認為「自我疏離是歷史性的概念」,人受到宗教、政治、經濟的各種條件影響的結果,自己不能做自己的主人,相反的被當做是一種「物」,成為「物」的奴隸。這點,和黑格爾認為「自我疏過」和「對象化」是同義語。但是,馬克思認為人本來的活動的「對象化」,必須和「自我疏離」區別。馬克思在其著作中,「疏離」的用辭頻繁出現是他的初期時代。後來,他成熟了之後的馬克思的著作,就很少看到這句用辭。於是,要承認初期的疏離論到底,或者,要取成熟後的馬克思已從他的哲學中放棄了「疏離」的概念,這兩論都一直各走不同的路。一般是要把馬克思思想看著是「人道主義」,或者把其解釋為是「科學」,由此,這兩個見解才成為上述馬克思對「疏離」的評估的分岐點。

「自我疏離」概念在今日,「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Existenzialismus)或「神學」,常在其根本問題上出現,這是現代哲學的中心課題。

馬克思在經濟學上說,「勞動」原本是人對自然作用,使「物質代謝」維持、發展的,這點是很合乎人性的活動。然而,隨著勞動的分割(分工)和私的所有的發生,勞動的人,不能所有自己所勞動的生產物。人人在人格上的連繫成為物和物的關係而表現出來。勞動的生產物、社會諸關係,及從生產脫離而形成的國家、法律、思想等,都成為和人疏遠的諸力量,而來支配人人的諸力量的產生,卻導致人喪失了諸力量。人的活動成為非人的活動,所以勞動成為痛苦的行動。人和自然的物質代謝被擾亂,人所建立的和自然的關係也趨於荒廢,這就是「疏離」的歷史和社會的現象。「疏離」是從勞動的分工和私的所有所帶來的歷史、社會現象,也可以說是人類發展所必然的一個階段。然而,在「疏離」的歷史、社會形態之下,大工業發展,普通的社會的質量標準轉變,普通的能力體系(馬克思的用辭)的形成等迫使揚棄(Aufheben)「疏離」的存在。以這個體系為前提,「勞動的轉變」取代「勞動分割」「私的所有」,「疏離」才有可能付予「揚棄」(克服)。

參考文獻

‧Ollman, Berteli. "Alienation", 1976. Camridge University Press.

‧芝田進午「疏離」--マルケス主義研究入門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1篇,第3卷第7篇

‧Maddon, A.C., Magic and Fetishism, 1908

~~~~~~~~~~~~~~~~~~~~~~~~~~~~~
章  節:09.02 日  期:2002/12/23 下午 12:10
 章節主題:馬克思的思想路程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生於一個猶太人律師富裕的家庭的馬克思,1841年畢業柏林大學時,他的博士論文,是「德模克利特斯(B.C.460?-370?故代希臘的唯物論者,樹立唯物論哲學體系)的自然科學和伊壁鳩魯斯(B.C.341-270),Herenism 時代的希臘哲學家,提倡原子論)的自然哲學的差異」(Diffrenz der demokratisichen und epikureischen Naturphilosophie nebst einem Anhange--Doktordissertation)。此時期,他的思想傾向雖是屬於所謂「黑東爾左派」(Linkshegelianer),但是對黑格爾的觀念論(大理想),已開始發生疑問。此時期(青年時代),馬克思還沒有學到「經濟學」的理論,也尚無像後來那樣激烈的革命思想。他只擁有對「經濟、社會、政治等現實是在不斷的轉形過程中」的這種想法的信念。也就是說,他相信一個社會組織或制度、體制,一旦獲得某些權力或有了卓越的地位,隨之必然的產生別的新組織或新制度、新體制來向它挑戰。從此挑戰、抗拒之中,竟然產生了新的綜合(synthesis, Synthese)、新權力。但是,這個新總合、新權力,跟著來,又是必然的受到後來的別的新組織的挑戰。譬如,在歷史上,新興商人(資本家)起來向舊領主(地主)支配階級挑戰。繼之,獲得新綜合、新權力的新資本家階級(新興產業家),削弱舊貴族權力,達成新的整個綜合、新權力的新資本家階級(新興產業家),削弱舊貴族權力,達成新的整個綜合、新的整個權力。再往下,已經又有資本家階級為了謀利潤所眾集的勞動者成為再新的挑戰者。這就是馬克思在青年時代受到德國「黑格爾哲學」的影響之下,所懷有的信念(辯證法)。

1842 年,馬克思踏出所謂「把禁欲的哲學的僧衣,換為輕快的普通服裝的第一步」,就職「萊茵新聞」(Rhinishe Zeitung for Politik, Handel und Gewerbe)於科綸(Kolin)。此時期,馬克思,開始就碰到時事的經濟問題,即「山林盜伐問題」「自由貿易或保護關稅的問題」。他在大學是研究哲學和歷史學,所以有了「哲學必須往外界的實會祉進出,而來改變世界,同時也改造自己」的想法。然而,在現實社會所碰到的是「經濟」為基本的政治問題,這對他來說是很大的難題。所以,他在此時就痛感到政治或政策的問題是有必要從經濟問題著手,才能得到實際的解決辦法。此時他接到恩格思來訪。

1843 年,馬克思為了記事問題和上級保守派鬥爭的結果,辭職「萊茵新聞」,和同鄉望族出身的真那(Jenny, von Westphalen. 1814-1881)結婚後,立即「從奴隸的國家德意志,往社會主義為中心的巴黎去」。在巴黎頭一個著手研究的,是以前他最厭惡但後來感到最有必要學習的「經濟學」和「市民社會」(bougreois society)。

1844 -45年,馬克思在巴黎創刊「德法年志」(Deutsch-Franzosische Jahrbucher)。他在刊物上發表了「黑格爾哲學批判序說」(zur kritik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chen Staatsrechts),及「經濟學、哲學草稿」(Okonomisch-Philosophish Manuskripte)。此時,馬克思才26歲。他在著作裡,把自己的觀點稱為「現實的人文主義」(realistish Humanistish)。這是費爾巴赫先前用過的用辭。所以,「經濟學、哲學草稿」到1932年再版之時,一般引起了激烈的議論,一方面認為馬克思表現的是思想尚未成熟以前所站的立場。另一方面認為「草稿」這篇文章,是尚未達到馬克思應有的理論水準之前的寫作。

當時,馬克思是一個歷史家。他認為歷史不能只停留在研究對象之上,而人是活在歷史上,人人要共分其命運的現實。美國傑出的馬克思思想家斯依紀(Sweezy, 1910-)說,馬克思的歷史感覺,才能把和其他不同的智慧付予他的經濟思想。所以,後來正確的馬克思思想家,都把自己本身和思想當做是歷史的一部份來看。

馬克思到巴黎之後,所碰到的頭一個重要事,就是接到恩格思第2次的來訪。他們在巴黎才能詳細討論各種問題,結果,馬克思和恩格思成為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恩格思從此時開始,畢生成為馬克思在思想上的同路人、校訂者、協力者、親密的友人及經濟面的支援者。「我們的意見,在整個理論的部門都能完全一致。所以我們的共同作業就是從此時開始」(Friedrich Engels quoted in Mclellan, op. cit., vol.1, p.52)。假如沒有恩格思或明或暗的協力合作,馬克思受到社會讚揚的工作的大部份,也許不能完成。恩格思在英國費了21個月,經過和勞動者個人的接觸,才知道他們的志向和苦惱及喜悅是什麼。他把剝削的諸形態及其結果整理為一篇報告,並付予「在英國的勞動者階級的狀態」的標題,在1845年出版於德國的來不錫(Leipzig)。此時恩格思是24歲。在這本書可以知道他最注意的是勞動者的悲慘生活及兒童勞動的慘境等。

馬克思一到巴黎,第二個重要事,就是熱衷於讀書和研究。巴黎時代,也許是他的一輩子裡最認真努力於吸收既有的學問或科學的時代,後來能夠支配馬克思的腦筋裡的思想,可以說是在此時期形成的。

馬克思的讀書學習之中,對他意義最深的就是他從以前就想必須要學的有關「經濟」的學問。他閱讀的經濟學書籍涉及廣泛,尤其是「古典派經濟學」(classical economy, Klassische Okonomie)的亞當史秘斯(1730-90)和李嘉圖(1772-1823)等的著作,及「重農主義」(phisiocracy, Physiokrat)的創造者奎內(Quesnay, Francois, 1694-1774,法國重農主義經濟理論的始祖,他所著作的「經濟表」--Tablean Economiuce, 1758,是古今經濟學家必讀的名著),都受到馬克思有批判性的重視。眾所皆知,馬克思在經濟學的出發點,不外是「勞動價值說」(Labour theory of value, Arbeitswertheorie)。但是,勞動價值說是亞當史秘斯奠定基礎,然後李嘉圖把其進行理論性的發展。就是說,只有人的勞動能創出「價值」,所以各個商品的價值,是為了其商品的生產所必要的勞動量而決定。然而,亞當史秘斯和李嘉圖等「古典派經濟學」,「是以均衡(equilibrium, Gleichgewicht)為傳統」。所以被稱為「均衡論經濟學」(equilibrium economic theory)。在這個理論上,資本家和勞動者之間,即土地、資本、勞動等之間的基本關係是不會有變化(永久的)。勞動或資本供應也許會變化,但是,這種變化與其說帶來新的均衡,勿寧說是破壞均衡的原則。所以,確定並研究終極的均衡,就是經濟學的的實際內容。這就是古典派經濟學的主張。

(註)均衡理論(equilibrium theory)

從和古典力學相結合的形而上學均衡觀的立場,認為諸力的互相作用自動造成均衡狀態的理論,否定運動是均衡和不均衡的統一。近代經濟學,特別是新古典派,從這種均衡觀的立場,認為在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的需要和供給,是基於價格的自動調節作用,經常能保持均衡。

「經濟學家……是認為「經濟學」把不變的基本的制度或關係的知識加以改善和熟練的學問(就是說資本制是不變的)。相反的,馬克思和古典派、新古典派是相對立的。他認為經濟的制度或關係必須有不斷的變化,對這種變化,經濟學家或經濟學說必須適應之(就是說資本主義制必然有變化,不是永久的)。這種看法就是黑格爾和馬克思的遺產。從這種看法,就會瞭解,經濟制度(勞動工會、法人企業、國家的經濟活動、經濟政策、階級鬥爭等等)都是時時在變化之中,同時也是社會變革的基礎。相信均衡……不得不走向敗腐」(加爾布雷斯--Galbraith, John Kenneth. Economics in Perspective, 1987--日譯版「經濟的歷史學」,P.184)。

馬克思就是吸收了亞當史密斯和李嘉圖所發現的「勞動價值說」,把其以唯物史觀剖析的結果,才發現了勞動價值說的根源,即「剩餘價值」的理論基礎。

除了如上述的馬克思自己學習「資本主義經濟學」之外,恩格思從英國來訪時,帶來當時資本主義的所謂「祖國」英國社會的實際狀況傳給馬克思,也使馬克思研究「經濟」的實際受益很多。

馬克思在巴黎,第三個重要的收獲,就是學到法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潮和運動。有人錯認社會主義開始於馬克思、恩格思。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馬克思到巴黎時,社會主義已成為當時主要的革命思潮。所以,有了各派社會主義者頻繁討論社會主義的理念和方法(雖然他們後來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者」)。如上所述,當時,聖西蒙(法,1760-1825),傅立葉(法,1772-1837)及歐文(1771-1858),都可說是馬克思的先導。布朗基(法,1805- 81)、路易布朗(法,1811-82)、普魯東(法、1809-65)及拉薩爾(德,1825-64)等,都是和馬克思同一時代的社會主義革命者。這些人都在思想上給予初期的馬克思不小的影響。

馬克思到後來支配著自己腦筋裡的思想的大部份,可說是都在巴黎的此時期形成。

在人類史上,馬克思、恩格思,是以「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者」留名於後世。然而,從古代,已經有了廢止「私有財產」並採用「公的財產」的主張存在著。但是,「社會主義理論」能發達,還是要等到19世紀「產業資本主義」開始之後。近代的「工資奴隸」的命運,是苦惱了當時的有心人的問題。這些苦惱著的人,為了實現健全的世界的觀念之時,依據「理想主義」(Utopia, Utopie)的就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以「現實主義」(actuality, Aktualitats)為出發點的,就成為「科學社會主義」。

當時,在馬克思的母國德意志,李斯特(List, Friedrich. 1789-1846,「國民經濟學national ecnonmy, Volkswirtschaft」的創始者)主張打倒封建所有制,建立德國資本主義,並批判英國經濟的自由主義。但是,馬克思當時已打定了做一個社會主義者的理論基礎。所以,他所熱衷的是人的解放問題。「有了財產才有人?還是有了人才有財產?」的問題。所以,從馬克思來說,李斯特的主張是次要的問題。馬克思當時已認識財產對人的支配最極端的是「資本主義制」,並認為把這個資本主義所內涵的矛盾最具體表現出來的是當時的英國和法國。馬克思的這個觀點,一直貫串於一輩子的思想發展。這樣,當時的經濟學研究,使馬克思對歐洲社會掙開了眼光,同時明白了「資本家階級民主革命」(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的限定性和解放全人類的「勞動者階級」(Proletariat)的崇高使命。但是,當時,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歷史意義和其強韌的生命力,尚無充分的認識。

1845年2月,馬克思從他自己收獲豐富的巴黎被追放,得移住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oxelles)。是年在德國出版馬克思、恩格思共著的「聖家族」--批判的批判的批判的,駁鮑烏亞及其伴侶(Die heilige familie oder kritik der kritischen kritik. Begen Bruno Bauer und Konsorten)。這本書是馬克思在「猶太人問題」裡公然批判大學時代的舊老師Bruno Bauer開始,其後Bauer一派做了反批判的文章,那麼,馬克思再著這篇文章批判Bauer。這篇文章,就是馬克思、恩格思表明最接近費爾巴赫而標榜他的立場(唯物論)。

在布魯塞爾,馬克思、恩格思開始共同執筆「德意志思想」(Die dentshe Ideologie)別名是「最近德國哲學對其代表者費爾巴赫、鮑烏亞、修提爾涅及德意志社會主義及其各種預言者的批判」(Kritik der neuest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in ihren Reprasentanten Feuerbach, Bruno Bauer und Max Stiner, und des duetschen Sozialismus in Seinen Verschiedenen Propheten)。這本書,是包括馬克思著「關於費爾巴赫的綱領」(1845),馬克思、恩格思共著「德意志思想」(1845-46),恩格思著「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的三部份,主要是表明馬克思、恩格思的世界觀即「唯物史觀」。

1846 年初馬克思和恩格思踏出「社會主義」實踐的第一步,設立了「共產主義通信委員會」。繼之,同年8月,恩格思轉居於巴黎,在巴黎的「義人同盟」(Bund der Grechten,在國外的德意志人的革命團體,1832-1874,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前身),鼓吹共產主義思想。

(註)義人同盟(Bund der Gerechten)

「1834 -1840年,在德意志國內的公然的運動一切都死亡了」(恩格思)。這些運動者都逃在國外,以巴黎為中心,繼續其運動工作。這都以從祖國的政治亡命者和國外流浪的手工業工人為主要成員。1832年2月在巴黎成立「德意志人協會」。1834年4月成立「亡命者同盟」(Bund der Geachteten),發行機關誌「Der Geachtete」,論述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對立,貧困增大,資本家財富的集中等,給予居住巴黎的德國勞動者很大的影響。勞動者自覺之後,1837年成立「義人同盟」。同盟是秘密組織,1838年年底,出版「人類,其現況和未來像」,確定「財產共同體」為同盟的目標。1839年參加布朗基(Blanqui)的巴黎暴動,失敗後,同盟組織一時潰滅。後來,分為倫敦和瑞士再建同盟。1939年失敗後,經過曲折的發展之後,1847年實際上發展為「共產主義者同盟」。

1847年1月,馬克思、恩格思加入「義人同盟倫敦委員會」。後來改為「共產主義者同盟」(Bund der Kommunisten. 1874)。

1847 年7月,馬克思在布魯塞爾出版法文的「哲學的貧困」(Uiber "Misere de la philosophie")。這是對法國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普魯東發表「貧困的哲學」(a "La Philosophie de la misere". 1846),馬克思給予反駁的文章。馬克思是藉批判普魯東對德國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的瞭解淺薄,及其社會主義的小資產階級傷感性,而來展開馬克思自己的「史的唯物論」。

1848年2月,在倫敦出版「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宣言」是組織活動的綱領,馬克思在此時已深入革命實踐活動。這個「宣言」是馬克思為了他已經參與的「正義者同盟」(過後改名「共產主義者同盟」)所寫的。同時,這個「宣言」也是馬克思出國以來的思想(共產主義思想)發展的總結。這個小冊子,是獲得空前絕後的大成功。其文章比起馬克思初期的著作是有了很大的進步,是很清楚並有魄力的文章,可說是文辭並茂的歷史文件。

「到今天的整個社會的歷史,是階級鬥爭的歷史」「……近代的國家權力,只不過是處理整個資本家階級的共通的事務的委員會而已」「資本家階級,由全生產工具的急速的改良,由無限制的交通,把一切民族,把任何民族都引進文明之中。他們的廉價商品是等於重砲隊,把其一打出,連萬里長城都被破壞……」「共產主義者,公然宣言只以強有力的顛覆現有的一切社會秩序,就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勞動者階級經過革命,除了珈鎖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失掉。他們所獲得的只有世界而已,萬國的勞動者團結起來吧!」「共產黨宣言」給予當時的政治極大的效果,是改變了政治活動的方式。馬克思所斷定的,積極的鬥爭方式,其後,成為一切革命者潛在的強烈的意識。

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是他的理想,當然要達到最後理想,必須經過許多社會階段。所以馬克思在後來,隨著他的思想的成熟,就從現實出發而研究並論述要達到「理想」的各階段的步驟和方法。

1848 年,從馬克思來說,也是浪濤起伏的一年。同年3月,馬克思又被比利時政府追放,所以不得不往回巴黎。同年4月,馬克思、恩格斯為了參加德意志「三月革命」,乃從巴黎歸回德意志的科綸,在科綸復刊「萊茵新聞」,改稱為「新萊茵新聞」(Neue Rheinishe Zeitung, Organ der Demokratie)。

1849年5月,當時的普魯士政府,再次發出追放馬克思的命令,也命令「新萊茵新聞--民主主義的機關紙」停刊。

1849年,馬克思不得不再次亡命,所以8月25日,終於渡過多佛海峽(Strait of Dover),亡命於倫敦。同年11月,恩格思也亡命而到達倫敦。馬克思是年僅31歲,倫敦終於成為他畢生定住之地。

在倫敦,馬克思乃在「大英圖書館」(British Museum),努力於發掘經濟學古典書籍,著手研究人類發展史和資本主義工廠發展的矛盾。他在圖書館一貫熱衷於讀書和寫作。他的不朽的名著「資本論」3卷,就是在此寫上的。

1959 年,馬克思出版「經濟學批判」(Zur Kritia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Erstes Heft),這本書成為後來的「資本論」的導論。「資本論」這個大著,任你如何要把它概括其內容,都很難得到滿足的結果,因為這本書是這麼龐大並且內容這麼的深厚。所以,大體上,都是從「資本論」之中,摘出自己樂意接收的部份,或者把它的內容幾乎更改,這就是從馬克思死後的,後世的所謂的「馬克思主義者」的弊病。但是,如果有了普遍的敏銳腦筋的人,且立場正確,就能體驗到「資本論」之中是含有關於資本主義發展法則則及資本主義體制的深明大義。

如上所述,古典派經濟學的李嘉圖是「勞動價值學」的創始者。即商品是以其生產所需要的量和質而進行交換。並且,關連到這個勞動價值說,也談到所謂「工資的鐵則」(iron law of wage, elemes lohnqestetz)。就是說,工資具有跌落到為了維持生命或保存種族所必要的最低水準的不可避免的傾向。但是李嘉圖的立論,就是到此停止。

然而,馬克思是從李嘉圖的停止點為他的出發點。馬克思是從勞動價值說開始,再把其挖深下去,結果,才發現勞動者的勞動所付與的價值。在勞動者和生產手段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的結果,勞動者所受到分配的部份以外的部份,就是所謂「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在資本主義體制下,就是成為資本家的所有。然而,工資是根據失業者的多少(產業預備軍的多少),受到壓制。資本家即把所得的剩餘價值拿取再投資。但是,再投資的連續是會急速增大資本,所以,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遭到「利潤率」的低落。結果,以這個剩餘價值為基礎,大資本家就以弱肉強食的方式,吃掉小資本家,這就是「資本的集積的集中」(concentration and centralization of capital, Konzentration and Zentralisation des Kapitals)的資本主義制必然的過程。這種過程中,少數的資本家愈來愈強大。但是從整個資本體制看來,其基本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物私有化的矛盾,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矛盾),是愈來愈趨於大。這個資本主義的基本弱點,和利潤率低落和恐慌激烈化合併起來,就成為資本主義本身愈來愈靠近自我崩潰的最後終點。資本主義制度自己造成的忿怒的勞動者階級和資本家階級的鬥爭,就是揭開資本主義崩潰的布幕。

「橫領、獨佔這個獨佔一切利益的大資本家的人不斷的減少,反而,勞動者的窮苦、抑壓、隸屬、墮落是不斷的增大,同時,由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的機構受到訓練,被集結被組織的勞動者階級的反抗,也壯大起來。這樣,資本獨佔反而成為其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桎梏。另一方面,生產手段集中和勞動社會化,竟然到達和這些資本主義的外衣不能調和的地點。外衣被爆破,就是告知資本主義私有的末日將要來到的弔鐘之聲,最後就是「收奪者被收奪」(Karl Marx,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Chicago: Charles H. Kerr & Co., 1926, P.836-837)。

以上就是「資本論」所要強調的資本主義發展法則和結果的概論。

「資本論」第1卷的德文的原文題是︰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von Karl Marx. Erster Band, Buch 1: "Der Produc-tions Prozess des Kapitals" (Hamburg: Verlag Ven Otto Meissner)。

馬克思在1867年親自使第1卷出版後,在1883年逝世。

「資本論」的第2、3卷,是他的親密的同志恩格思把馬克思所留下的原稿和雜記,加以整理之後,1880年出版第2卷,1887年出版第3卷。恩格思是在1895年逝世。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大月書店日譯本

‧"Capital" by English,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 Marx,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Moscow

‧Marx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馬克思「經濟學批判」,岩波文庫日譯版

‧Okonomen Veranden die Welt. by Paul-Heinz Koesters, 1983

‧Economics in Perspetive, by Galbratith, John Kenneth. 1987

‧ Carr, E.H., Karl Marx--A Study in Fanaticism, 1934(未來社日譯版)

‧佐藤金三郎「マルクス遺稿物語」,1989

‧Max Weber, Der Sozialismus, 1924(日譯本「社會主義」)

~~~~~~~~~~~~~~~~~~~~~~~~~~~~~
章  節:09.03 日  期:2002/12/23 下午 12:12
 章節主題:馬克思的「人性觀」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的「人性觀」(View of Human Nature),從1844年,就能看到在「經濟學、哲學草稿」的著作之中。馬克思寫這本書時,他當然是尚未確立他的思想原理(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同時也尚未解除費爾巴赫思想體系的機械論側面。他曾表示他是肯定「現實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所以引起當時的議論。

美國的精神分析學家、社會學家弗洛姆(Fromm, Erich. 1900-1980),德國出生的猶太人,1934年被納粹追放,亡命並歸化美國,新弗洛依德--Froud, Sigmund, 1856-1939,精神分析學家--的代表者,人性主義的社會主義者),把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發表於他的著作「社會主義者的人性主義(人文主義)」(Socialist Humanism, 1965),及「正義的社會」(The sane Society, 1980)。

弗洛姆認為「愛」和「人性」的尊嚴所貫串的「生產志向」(Productive Orientation),才是健全的「人」的本質,同時,時常努力於回歸這種「真的自己」,才是最高的「人性主義倫理」。關於這點,「社會」也同樣,要改造並保持能夠維持「人的本性」的社會,並由人的理性化教育,同時勞動者能參加經營企業,以創造和自立性來建立「人性主義共同體社會主義」(Humanistic Communitalian Socialism)為要。

弗洛姆的基本思想是以「觀念論」為其哲學基礎。

但是,他特別強調「馬克思在哲學上的意圖,是要解放在資本主義體制下被疏離而喪失了人性的勞動者」。關於這點,弗洛姆可說是有看到馬克思思想的一面。

弗洛姆,把「經濟學、哲學草稿」,認為是馬克思的「人性主義(人道主義)(humanism)的人生觀最明確表現著的著作。從此出發,他認為馬克思是在其對勞動者階級的熾烈的正義感和人類愛之中,一直到晚年保持著「人道主義」於其思想體系裡頭。關於這點,弗洛姆,把馬克思原來就有的思想體系,和從後來所歪曲而成的,硬化的,教條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者」截然分開。因為這樣,所以,弗洛姆終於遭到這些「教條主義」的,似是而非的馬克思主義者惡意的中傷和攻擊。原來在過去和今日,以「黨」或「工會」的名義,並以「假」馬克思主義來攻擊意見不同的人是錯誤的。況且,以「假」的馬克思主義來威脅或打擊別人,而把真正的馬克思理論打進威信掃地四面楚歌的漩渦裡去是不對的,甚至於是罪惡的。這種罪惡的人,如蘇聯共產黨斯大林主義或中國共產黨毛澤東主義,也有以蓋蒂(Gedo, Amdras,他著有「被疏外的馬克思--Der enfremdate Marx, Akademic Verlag, Berlin, 1971)為代表人物的反馬克思主義者。

頑固的教條主義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者」,最喜歡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戰鬥性的階級鬥爭理論」。這點並沒有錯。但是,階級鬥爭的哲學基礎就是要在物質上,精神上把被抑壓者被剝削者解放出來,所以,這才是人性解放的終極目標。

馬克思的哲學認為要把「人」從「私的所有」所造成的抑壓、剝削解放出來,「人」才能成為自己「個體」(individual)的主人。這就是馬克思的「人性解放」的目標。這樣做,「人」才能超越所謂「必然的王國」(Reich der Notwendigkeit, the kingdom of necessity),而到達所謂「自由的王國」(Reich der Freibeit, the Kingdom of freedom)。這就是馬克思所說,人從「疏離」被解放,而成為「人原來應有的狀態」。

衣食住等物質生活,如馬克思所說,是「人」要活下去的大前提。但是,這些生活所需要的資料的「生產方式」(mode of production),在今日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所生產的是「商品」。但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是以「資本的論理」,連「人」的勞動力也把其「商品化」,所以,「人」必然的遭到「疏離」。資本是屬於「私的所有」,資本高於一切,所以「所有」的原理支配一切。

但是,如果在「社會主義」之下,「人」是指向解放的方向,社會主義的理想是關於「生產手段」的使用,人人都是「自由」「平等」。也就是有「存在」(to be)就有「所有」(to have)。

馬克思的全部著作,都以早期的「經濟學、哲學草稿」的「人性觀」貫串著,「資本論」當然不例外。

~~~~~~~~~~~~~~~~~~~~~~~~~~~~~
章  節:09.04 日  期:2002/12/23 下午 12:21
 章節主題:社會與勞動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一、什麼是「社會」?

人的生產物,沒有一個不具有某些「社會」的意義,因為「人是社會的動物」(馬克思),所以不可能有缺欠具體的「社會生活」的人,也不可能有抽象的「人」。

但是,馬克思所謂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以促成「全面發達的,有調和的人」為終極目標。這從今日的資本主義社會看來,是還很遙遠的「理想社會」(Utopia)。人類是有無限的前途,有無限的可能性。然而,人不可能有完人,因為「完成不外意味著終焉。這種人的影像,譬如,「資本論」的著者馬克思所說,是,能盡其所能而勞動,同時對於藝術、音樂等也有深切的理解力。雖說是這樣,但是,任何人都幾乎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自然科學家,或是社會學家,或是最高的音樂家。不過,人都有自己的「個性」(individuality, Individualitat)。這種人的個性,使人人認識到自己及別人在社會上各部門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是對於別人的事情是會有理解才能促使整個社會做了較有「調和」(harmony, mischen)的發展。如果是這種社會,這樣,例如自然科學者,因為瞭解能在動物世界難免有著的「自然淘汰」(natural selection, naturliche Znchtwahl),有著自然性的「競爭」(competition)和「殺戮」(massachre),所以,他們不會說社會一定要是資本主義社會,也不會說要變革資本主義社會是不可能。這種人,愈有充分的專門知識,就愈深的知道專門知識的界限,他們愈知道知識的界限,就愈能知道各人互相結合的必要和技術。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Gothaer Programm)說,「在共產主義社會較高階段,分工之下的個人的奴隸性、從屬性消滅之後,就是精神勞動和肉體勞動的對立消滅之後,勞動不只是生活的手段而成為生活的第一要求之後,及個人一起全面發展的生產諸力成長共同合作社的財富的泉源盈滿之後--此時,狹隘的資本家階級的權利的地平線才完全被跨過,同時,社會的幟旗就能這樣寫上,即,各盡所能,各得所需!」(新潮社日譯版「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9卷,P.146)。這樣的社會,才能「各個人的自由發展,成為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共產黨宣言」,岩波文庫日譯版,P.69)。

但是,特別要注意的,就是這種高度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從今日看來仍然是一個「理想社會」(Utopia)。並不是從今日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馬上就能達到(蘇聯、中共等所謂共產主義國家,都是以強迫的從今日就一定要衝上理想社會,結果是自己社會趨於分崩離析)。

從今日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變革所能實現的社會,在「哥達綱領」是叫著「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把這個階段的社會,才改稱為「社會主義社會」。所以,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社會」分成「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從資本主義發達的結果所實現的下期的進步的社會。在社會主義社會,是以「各盡所能,各得所值」來說明其社會構造。「共產主義社會」,是所謂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以「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來說明其社會構造。因此,從今日資本主義社會看來,社會主義社會可說是能看得到。不但是能看得到,從第1次大戰以來,世界上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都是或多或少的引進了「社會主義因素」,想來延緩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的終極的爆發,所以,未來的人類社會是愈來愈靠近「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人類史發展的必然性。然而,「共產主義社會」,從今日的資本主義社會看來,還是在很遙遠的,相差很大的未來世界,所以還看不見,只有當做遙遠未來的「理想社會」而已,還不能當做當前的革命實踐的具體目標。

把從資本主義社會發達而成的「社會主義社會」,馬克思敘述如下︰

「在此我們要做問題的,並不是在其本身的基礎上所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相反的,是從資本主義社會剛成立的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所以,這個社會在凡有情況之下,都帶有在經濟上、道德上、精神上從其母胎內所產生的舊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母班。因此,個個的生產者--把此扣除之後--把他給予社會的東西都會確實的拿回來。……只要商品交換是「等價交換」(exchange of equivalents, Anstausch von Aquivalenten),在此,和規制商品交換同樣的原則,明白的支配著。其內容和形式有變化,是因為情況有變化,所以,誰也不給予自己的勞動以外的任何東西,同時在另一方面,除了個人的消費手段以外,誰也不能把任何東西轉化為個人的財產」(新潮社日譯版「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9卷,P.144- 457)。

創造歷史的不外是「人」。但是,人並不能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造成社會主義社會。只有在一定的社會的、歷史的條件之下,這個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實現。「資本論」並不是敘述指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人的希望,而是說其實現的必然性。就是說,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面矛盾的發展,表示著社會主義實現必然到來。「資本論」就是敘述其必然性。

在歷史上,有了「偉大的人」完成「偉大的事業」。但是,使其偉大的人能完成偉大的事業,確實是其時代的歷史條件所給予的。只有在擁有歷史發展的可能性的歷史條件之下,向優秀的個性給予一定的任務,並使之完成任務,才有可能實現偉大的事業。

在人類社會如上是先有「生產物」(Product, Product),而在一定的歷史的、社會的諸條件之下,後來,使其生產物有必要交換,才成為「商品」(commodity, Ware),並且,「商品交換」才在某些條件之下,產生了其交換手段的「貨幣」(money, Geld)。

人的社會,非有生產是不能存在。沒有生產而只有消費的社會是永遠不可能存在。

在今日的資本主義體制之下,佔有生產手段(生產工具)的,就是「資產階級」(資本家階級,Bourgeoisie),沒佔有生產手段,就是「無產階級」(勞動者階級,Proletariat)。資產階級是利潤寄生性或利息寄生性或地租寄生性的存在。無產階級是只靠賣出自己的勞動力而來維持低水準的生活。

因此,沒有生產手段共有的社會,就不可能有共同消費的生活。任其如何發達的社會,也不可能有著消費手段共有的生活。譬如,別人的衣服或使成為自己的衣服,或者沒有受到允諾而任意使用人家的鋼筆等狀況,是不可能維持社會應有的秩序。

在「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各成員的必需品,是社會無償的供給之。這種社會,如果沒有以「生產力全面的高度發展」為前提是不可能存在。所以,從今日的社會看來,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雖然是人類終極的目標,但是,這種社會是還在遙遠的「理想」的世界。

(註)等價交換、不等價交換說(exchange of equivalents, exchange of nonequivalents, Austausch von Aquivalenten, Austausch von Nicht-Aquivalenten)。

擁有同等價值量的商品或貨幣的交換,就是等價交換。不等價交換就是不等價值量的商品的交換。在商品生產者互相競爭的無政府性生產之下,市場的商品價格,由其商品的需要和供給的關係,雖然是以其商業的價值量為中心,但是不斷的和價值量分離而變動。然而,商品生產者之間的自由競爭如果有了支配的地位,從價值量的分離是一時的,所以長期的看來,商品的價格(Price)是會和其價值(value)一致的。因此,自由競爭支配時,商品的等價交換的傾向就出現,獨佔支配時,就出現不等價交換。馬克思認為以不等價交換所產生的「賣」和「買」的利得和損失,社會上是會相抵消,所以整個社會的剩餘價值的發生,理論上是要以等價交換為前提,才能明瞭,才能瞭解資本所造成的剩餘價值是以等價交換為基礎。

二、人的勞動

「人」,從何時才成為「人」?就是說,動物在何時進化為「動物的人」?動物的人何時成為所謂「人」的動物?這些古代社會的問題是很難於完全知道。但是,以腳步行,同時手從步行被解放之時,可以說就是「動物的人」的出現。這個「動物的人」,以幼稚的簡單的樹枝或石頭為「生產手段」「工具」的時候,就是動物的人發展為「人」的動物的時期。因為這樣,所以這個「人」的動物,從此開始擁有和別的一般動物不同的發展方法(參考圖16)。

生產手段,在初期任其如何簡單的樹枝或石頭,都比起從前以前腳或嘴來捕捉消費手段之時,是有了革命性的進步。人類從此,雖然是依存自然但也能保持獨立。但是,人類的文化如何的大發展,也不能使人完全從自然獨立。在人的身體之外自然是擁有無限的力量。人只是一步步的稍微認識到自然的這種力量和性質而已。人為了使消費富裕化,或是為了更簡單的獲得消費手段,是可以選擇生產手段,所以,人在這種選擇的過程中,能夠經驗到自然的性質。這當然不是以科學而是靠生產活動來經驗。在很長很長的日子裡,所做的生產手段的選擇,使人的社會生活進步發展。譬如,石片發展為石斧,發展為器具,發展為以土燒為土器,土器再加上紋樣,或者工具由樹枝發展為銅,再發展為鐵的工具等等。到了今日,已以原子能利用為生產手段了。這種生產手段的發明,增加了物理或化學等自然科學的重要性,已經有了如「自動式」的生產手段也看到發明。

法蘭克林(Franklin, Benjamin, 1706-90)說︰「人是製造工具的動物。」人是開始製造工具(生產手段),才使人類發展。除了人之外,沒有能製造歷史的動物。人類就是製造歷史的動物,這是開始於能站立地上之時。

台灣的交通關係的勞動者也好,或者通信關係的勞動者也好,假使他們停止勞動,那麼,台灣的政治、經濟都會停止,甚至於開始混亂以致社會崩潰。原始社會,或中世紀社會,或資本主義社會,或社會主義社會都是同樣,那個社會沒有人的勞動,那個社會就不能繼續存在。人的勞動,是使依存於自然的社會成立並繼續存在,是使社會依存自然而從自然獨立。

把非以自然為基礎就不能存在於人的社會,和自然結合,適應於自然的法則,使之從自然相對的獨立,造成並發展自然所不擁有的人的歷史,就是人的勞動。

勞動的生產力愈發展,人的社會發展的基礎就愈鞏固。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是端賴於人對自然法則的理解和適應法則的技術發達,古代是依靠人的經驗的積集,現代則依靠科學及其技術發展。

因此,人的歷史,也必須擁有能適應人的物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的法則性。

~~~~~~~~~~~~~~~~~~~~~~~~~~~~~
章  節:09.05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2:17
 章節主題:新的「經濟學」的成立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如上所述,馬克思在1847年寫了「哲學的貧困」,批判所謂「無政府主義之父」普魯東(1809-65)關於哲學和經濟學的著作「貧困的哲學」。在19世紀的西歐社會,特別是拉丁系歐洲,普魯東有了很大的思想影響力。馬克思批判普魯東這本書的經濟學,是比「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更加精密,更加有系統的。但是,在此書,馬克思表現著還脫不了李嘉圖(1772-1823)的影響。

然而,其後的馬克思經濟學是有了很大的進步。從1849年4月4日在「新萊茵新聞」連載,並在後來合訂為小冊子的「工資勞動和資本」(Lohnarbeit und Kapital),可以看到已由李嘉圖的影響跳出後的初步「馬克思經濟學」的面貌。這雖然沒有後年的「經濟學批判」「資本論」的精密和壯大,但是可以使人看到馬克思一步步除去不純物而逐漸築成自己的經濟學體系的狀況。

「工資勞動和資本」出版以前,在1848年2月,馬克思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是向1948年德意志的「三月革命」投下的新的世界觀及當時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盟員的行動綱領。在「宣言」把正義的熱氣和階級的忿怒,以馬克思的有力的文章明確的發表出來,而把讀者毫無置疑的牽入於馬克思、恩格思的整個世界觀裡去。其最後的一句,就是以「萬國的勞動者團結起來!」結束之。所以,無論如何,若要瞭解馬克思思想,必須從「宣言」著手,較能正確的體會他的崇高的革命熱誠。

到了1850年代,馬克思竭力為了完成新的經濟學埋頭苦幹。他每天都費了8小時,在大英圖書館整理經濟學書籍和資料(他的女婿Lapargne, Paul, 1842-1991之言)。譬如,在「資本論」第1卷裡,能夠察覺到馬克思有關社會科學的書籍涉及很廣泛,從古代希臘亞利斯多德(B.C. 384-322)的古典語書籍開始,以致英、法、義、俄、德各國的經濟學、社會科學的著作都有閱讀過,關於自然科學的書籍也看得很多。

馬克思亡命到倫敦的當初(1849),立即發刊雜誌「新萊茵-政治經濟評論」(Neue Rheinishe Zeitung, Politisch Okonomische Revue, 1850)後來,出版了「在法國的階級鬥爭」(Die Klassenkample in Frankreich, 1848-1850)。

在倫敦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內部,馬克思和威利黑(Willich, A.)意見對立,所以分裂為馬克思、恩格思,和威利黑、蕭呸爾(Schapper, K.)的兩派。從此,馬克思、恩格思等人,從「德意志勞動者協會」、「亡命者委員會」總撤退。所以,馬克思能有充足的時間把全精力投入於經濟學、社會學的研究。

但是,生活方面倒是苦了馬克思很深刻。所以,血美國的「紐約每日新聞」(New-York Daily Tribune)寄稿。然而,馬克思的英文能力為了寫文章是不太充分,所以差不多都是由恩格思幫助翻譯才能完稿。譬如,1850年夏,馬克思寄到紐約的稿件,後來成為「在德意志的革命與反革命」(Germany, 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的論文。這篇文章本來是恩格思寫的,所以後來編為恩格思著書之中。但是,只靠美國報紙的稿費是不夠維持生活,所以,恩格思才和他的父親妥協,在曼徹斯特(Manchester)他父親的工廠上班,而來補助馬克思一家的生計。在這極貧的環境之下,馬克思不但是百屈不撓的一直沈下於研究經濟學,同時也時常欣賞了荷馬(Homeros,前9世紀,古代希臘的敘事英雄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義大利詩人,「神曲」Diviona Commedia, 1307-1321的作者)、莎士比亞(Shakespeare, William, 1564-1616)、哥德(Gothe, Johann W.Von, 1749-1823)、海涅(Heine, Heinrich, 1797-1956)等世界著名的文藝作家的作品,到晚年還加上普希金(Pushkin, A.S., 1796-1837)、郭戈利(Gogoli, N.V., 1809-52)等的俄國文學作品。

馬克思在這種貧困之中,也不懈怠的往復大英圖書館,一味為了創立新的經濟學體系埋頭苦幹。其間,也寫了「路易、波拿巴特的Brumaire(革命曆的11月 18日)」(der achtzehnte Brumaire des Louis Bonaparte, 1852),表現歷史應有的寫法。其他,還有「德意志農民戰爭」(Der deutshe Bauernkring),及「在法國的內亂」(Zweiter Entwurf Zum Burgerkrieg in Frankrieich)。

馬克思研究經濟學能看到成果,就是1859年所寫的「經濟學批判」的第1分冊(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Erstes Heft)。

此書的序文,是馬克思關於「史的唯物論」最著名的文章。

「我的專門是法律學。但是我,不過是在學習哲學和歷史學的空隙,副次的研究法律學而已。1845-48年,就任『萊茵新聞』的編輯時,才最初對於物質的利害問題發言感困惑。森林盜伐及關於土地所有的細分的萊茵議會的討論,……最後是關於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的討論,這些問題,即給我開始學習經濟問題的最初的端緒。……

從我的研究產生了這樣的結果,即,無論法律諸關係或國家諸形態,並不是從其本身就能理解,同時,也不是從所謂人的精神的一般發展所能理解。這些問題都是起因於物質生活諸關係之中。……我把這個經濟學的研究,從巴黎開始,為了奇柔(Guizot, Francois, P.G., 1178-1874)所發出的追放命令,我才移往布魯塞爾,在此再繼續研究。這樣,(經濟學)成為我的囊中物,一旦得到之後,成為引導研究起了作用的一般成果,可以簡單的概括如下︰(「經濟學批判」,岩波文庫日譯版,P.12-13)。

「經濟學批判」出版的1859年,也是達爾文(Darwin, Charles, 1809-1882)的「種之起源」(Origin of Species)出版的一年。馬克思是解明「人類的歷史發展的法則」,達爾文則解明「自然界發展的法則」。把「種之起源」最早閱讀的就是馬克思、恩格思,並且,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12章,把達爾文的「種之起源」稱為是「劃時代的著作」,同時承認他們的世界觀的基礎之一就是達爾文的這本書,並且把「資本論」第1卷贈送於達爾文。

恩格思說,馬克思的「史的唯物論」和「剩餘價值論」的發現,竟使社會主義成為「科學」(Science, Wissenschaft)。「經濟學批判」,雖然尚未進到「剩餘價值」成立的說明,但是在「工資勞動和資本」及其他著作所示,馬克思確實是已經把他的理論體系化,所以已到達能說明剩餘價值成立的水準。關於這點,從馬克思的「經濟學批判」的遺稿可以證明。

「人,在其生活的社會生產,結成從自己的意志獨立的特定的必然關係,即結成適應於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特定的發展階段的生產諸關係。這個生產諸關係的總體就是構築社會的經濟構造。這個經濟構造,乃是法律的並政治的上層構造所依據的現實的基盤,特定的社會意識,也適應於這個經濟構造。基於物質生活的生產力方式,社會的,政治的及精神的生活過程一般才能決定。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的存在,相反的,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諸力,一旦到達某些階段,和自已至今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諸關係陷於矛盾,或者和其法律表現的所有諸關係陷於矛盾。這些諸關係,以前是促進生產諸力發展的形態,然而,後來卻變成生產諸力的束縛。於是,「社會革命」的時期開始發展。經濟基礎一旦變革,隨著,龐大的上層構造全體就慢慢的或急遽的開始變革。當要觀察這種變革之際,必須經常區別在經濟的生產諸條件能加以自然科學的正確的確認的物質變革,和人的意識這種鬥爭想要戰鬥到底的諸形態即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者哲學的,就是思想的諸形態。如某一個人是什麼的問題,是不能從這個人自己怎樣來判斷,這種變革的時期也不能從其時期所擁有的意識來判斷。相反的,從物質生活的諸矛盾,從社會生產的諸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現存的鬥爭等來說明這個意識。某一個社會構成,若不到其生產諸力發展到其社會構成為生產諸力不擁有充分的寬度時,是絕不會沒落。同時,新的、更高的生產諸關係,若是其物質的生存諸條件不在舊社會本身的胎內孵化,絕不會被取代。因此,人類只是自己能解決的課題才有提出。因為,更正確的思想一下,課題本身,是其解決的物質諸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起碼在其生成的過程之時,才能存在。大概的說,能把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及近代市民(bourgeois)的生產方式,說是經濟的社會構成的前進的諸時代,市民(bourgeois)的生產諸關係,是社會的生產過程的最後的敵對的形態。所謂敵對,不是意味著個人的敵對,而是從個人的社會的生活諸條件產生敵對的意思的敵對,在市民(bourgeois)社會的胎內發展的生產諸力,同時,造出為了要解決這個敵對的物質諸條件。所以,以這個社會構成,「人的社會的前史就告終結」(上揭書,P.12-15)。

以上是「經濟的批判」序文的一節。這是把著名的「唯物史觀」或「史的唯物論」簡約說明,也是馬克思世界觀的最高綱領(these,參考圖14、15、16)。

馬克思寫這「經濟學批判」之時,如後來在「資本論」所說,他已整理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運動法則。在這本書裡,關於「貨幣」的敘述,比「資本論」更為詳細。但是,在「資本論」很精緻描述的「價值形態論」,在這本書裡是受到簡略化。然而,「經濟學批判」並不是「資本論」的說明書。這本書是包含著史的唯物論要綱的獨立的很好的一本書。

如上所述,「經濟學批判」的初版,是在1859年發表。後來,1897年,由考茨基(Kautsky,Karl, 1854-1938)公刊新版。1907年再公刊新版的第二版,並改稱為「經濟學批判序說」(Elinleitung "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因為考茨基把馬克思基於史的唯物論的經濟學的「一般的序論」(未完的遺稿)當做附錄編入於這本書裡頭,所以才改為這個名稱。

在這短短的未完稿的「序說」裡,馬克思是想要解明︰唯物辯證法是怎麼樣的理論?所謂生產、消費、分配、交通(交流),相互是以如何的辯證法關係造成社會的經濟構造?所以,經濟學要從什麼學起?物質生產力,和經濟構造,和一般的社會的文化,有如何的必然關係?等等。

「資本論」第1卷是1867年,在德意志的漢堡(Hanbrug)的書店出版。馬克思,當初是想把他的經濟學的大著,以「經濟學批判」的書名繼續寫下去,所以在1859年才出版其第1分冊。這點已敘述過。但是,後來馬克思把這種構想變更,才以「資本論」的書名重新開始敘述。如在「資本論」第1卷序文所說,「資本論」,其內容是「經濟學批判」的續卷。當然,在「資本論」的構想,是更為發展,更為壯大,各部份的分析也更加精緻。但是,其基本原理的軌道,是在「經濟學批判」所鋪設的。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大月書店日譯版,43卷)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改造社日譯版,52卷)

‧資本論(大月書店合訂日譯版)

‧資本論(岩波書店日譯版,9卷)

‧ マルクス經濟學字典

(Marxlexikon Zur Polit. Okonomie--大月書店,10卷)

‧資本論綱要(馬克思著‧岩波書店日譯本)

‧「經濟學批判」(岩波書店日譯本)

‧馬克思「經濟學批判」(國民文庫日譯本)

‧共產黨宣言(岩波書店日譯本)

‧共產黨宣言(國民文庫日譯本)

‧佐藤金三郎「マルクス遺稿物語」

~~~~~~~~~~~~~~~~~~~~~~~~~~~~~
章  節:09.06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2:22
 章節主題:「資本論」以前的問題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所謂「資本主義社會」,是以「私有財產制」(Private Property System, System des Privateigentums)為基礎的社會之一種。但是,資本主義社會是和以前的社會擁有大不相同的特質,是在近代的,是在資本主義性私有的,獨自的所有形態之下,社會生產擴大發展。

所謂「所有」(ownership, Eigentum),私有財產制當然是從古代就存在著。就是從太古的時期就以種種的形態有了私有財產制度,有了私的所有的精神。然而,種種的私有財產制度之中,彼此所擁有的「私的所有」的意思最分明,並且這種情況廣泛涉及於整個部門,尤其涉及於生產的基本的「勞動力」和「生產手段」(工具,材料)的各部門,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也就是說,要覓尋能以高價購買勞動力的對手的勞動力所有者,和擁有生產手段的資本家,互相以完全自由的所有者身份而在「市場上碰頭」,即,生產手段和勞動力都成為「商品」並以「商品的論理」來交易,像這樣的私有財產制,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才有存在。並且,以這種近代的私有制的所有形態為媒介,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這點也是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特點,結果,在市場上,集積了龐大數目的「商品群」(crowd of commodities)。

商品群裡頭,是含有為了物資消費和滿足心的慾望所必要的物質,同時也含有為了生產這些生活手段(消費手段)所必要的「生產手段」(原料、工具)。

人,以「商品」的方式,從「市場」購買生活手段,同時也以「勞動商品」的所有者名義,在「勞動市場」和資本家碰頭。資本家則從勞動者以商品的方式購進「勞動力」,同時從別的資本家同樣以商品方式購進「生產手段」,而來生產「商品」。如此,一切東西都成為商品,一切人都成為商品所有者而進行自由交易。另一方面,商品的量之龐大,就是表現「生產力」的高度發展。

「資本論」的本文,就是把上述情況,以很著名的一句話開始。即,「資本制的生產方式所支配的諸社會的財富,是以一個『龐大的商品集積』而出現,個個的商品,是以財富的原型形態而表現。所以,我們的研究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關於「商品集積」(collect of commodities),在「資本論」的本文的後頭有了註解,而特別強調著這句話是在「經濟學批判」裡馬克思最初使用的事實。也就是說,財富是以商品的形態存在著,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商品的「價值」的擔負者,所以馬克思強調商品的分析最重要。

馬克思就是這樣強調之後,再以「價值法則」為最普遍的最單純的武,而在「資本論」的第1部「資本的生產過程」,第2部「資本的流通過程」,第3部「資本制生產的總過程」,以獨特的構成來分析「資本主義」。

一、商品是「人」的鏡子

原來,商品是人從生產的,所以商品之中,內含著人的諸活動的成果。但是,生產商品的諸過程,卻埋沒於成果之中,使人不能看見。只能說的,就是商品是人的鏡子。

人若是站在「市場」,就看到這些商品群。此時,他必須判斷他要買什麼商品。但是,他的判斷的範圍和場所,是由對所帶著的「錢」的量所控制著。這樣人的諸群,是由商品的諸群所圍繞著。

人的「慾望」(desire, Verhangen),對於「財富」(goods, Guter)是有兩種目的,一種是要滿足肉體的需要,另一種是要滿足精神(心)的要求(誇耀慾望,滿足豐富感的慾望等)。

人是從事社會生活的動物。這樣很能動的(active),有意識的(conscious),社會的(social)的人,其慾望的寬度或大小,都完全以「商品」表現出來。商品的「使用價值」,也是滿足人生的這種「心的慾望」(desire of mind)的對象。所以,龐大的「商品群」,就是人的慾望的具體表現。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現實。

「資本論」的開始,是簡潔的考察了價值的擔負者商品的使用價值的諸群。那麼,這個商品是擁有什麼使用價值?要買的商品的使用價值到底是什麼?把這些問題加以觀察並斷定,就是人的諸群。因此,這種人的諸群的研究,不外是「資本論」原來的研究課題。為了要研究「人」,為了要具體的把握「人」,馬克思才把問題重複的抽象化(概念化、科學化),而下降到所謂「商品」的單純的範疇而來加以剖析。並且,隨著「資本論」的論理發展,從商品的單純的範疇逐漸具體化,最後,竟然涉及於「諸階級」的問題。

因此,當要研討「資本論」時,如馬克思所指示,讀者的腦筋裡,必須時常想出具體物的人的諸群,雖然具體面對的是「商品諸群」,但是「商品諸群」所表現的,不外是「人的諸群」。

二、價值論‧價值法則

商品的論理,其基本是「價值」(value, Wert)的理論和「價值法則」(law of value, Wertgesetz)的問題。商品擁有兩個性質的價值,即

①使用價值(value of use, Gebrauchswert)

②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 Tauschwert)--「價值」是交換價值的本質。

「使用價值」是能滿足人的某些慾望(衣服要穿,米要吃)的物質的性質。「交換價值」是物與物以量的一定比率互相交換(一斤肉換三斤米)的物質的性質。交換價值,換句話說,就是「價值」的表象(價值是交換價值的本質)。

這是由古典經濟學泰斗的亞當史密斯(1723-1790)所發現,後來馬克思才繼承並發展之。

「價值」的實體是「勞動」(labour, Arbeit)。價值的「量」,是由人的「抽象勞動」(腦筋、肉體、神經的抽象的勞動)的量的大小來決定。

抽象勞動的「量」,是由社會上平均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所決定(一雙靴要勞動6小時才能完成,一張衣服要勞動20小時才能做好等)。

譬如︰10斤米,可以換1丈長的布,就是用同等的價值量交換。這兩個商品,就是以「復元」(reduction)於同質(same quality)的價值,而來進行交換。什麼是「同質的價值」?這當然不是使用價值(米有米的使用價值,布有布的使用價值),商品的同質價值,就是所謂共通的價值。這個共通的價值,就是交換價值的本質(essence, Wesem)。交換價值就是「價值」的現象形態(Phenomenon appearance, Phanonmen Erscheinung),所以,商品,有著價值的現象形態的「交換價值」和具體使用的「使用價值」的兩個側面。

那麼,複數的「商品共通價值」是什麼?如上所述,米和布的使用價值是各不相同(米要吃的,布要做衣服),所以,以使用價值不能交換。於是,把兩個商品不同的使用價值的性質「捨象」(abstruction),所剩下來的只是「勞動生產物」(working product)。這就是任何商品都具有的共通的本質,就是「價值」。所以,這個生產生產物的「勞動力」的表象,因為勞動力是價值的實體,那麼,商品要交換時,一定要「價值」的形象的「交換價值」才能進行。

「勞動力」也有兩種性質。

①製造商品的使用價值的「具體的勞動」(concrete labour, konqrets Arbeit)生產米有農業的具體勞動、生產布有紡系、織布等具體勞動。

② 無論製造什麼東西(米、布…),都有一切都共通的,無差別的「人」的一般的勞動。這種勞動是從「人」的腦筋、肉體、神經等勞動力所活動的勞動。這個勞動就是人的「抽象的勞動」(abstract labour, abstrakt Arbeit)。所以,勞動的「量」,就是從這個抽象勞動,才能衝量其多寡。那麼,生產種種產物(衣、布……)是由這個抽象勞動的量,才能衝量其價值多寡。如上述,抽象勞動的量是以「勞動時間」(資本論。稱為「勞動日」,working day, Arbeitstag)來決定,所以,在交換產品時,才能以勞動10小時所生產的10斤米,來換勞動10小時所生產的1丈布。

人和人之間,是由「商品」的關係才能互相起作用。由商品人才能接觸和結合。這樣,「商品的論理」才能貫串於「經濟外的強制」(non-economic compulsion, au Berokonomischer Zwang, 由人格、社會地位、政治、暴力等的強制),這是在正常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場合是不可能存在。

資本主義制成立,就是擁有能當做「資本」通用的最少限度的貨幣的個個「產業資本家」,只以貨幣的力量,購買商品的生產手段和商品的勞動力,把兩者結合起來(這叫著「有機的」結合)而經營龐大的生產。從這些資本家的諸企業生產的龐大的商品群,有的是由賣了自已勞動力的勞動者買去(生活手段的購買),有的是由諸企業買進去(生產手段的購買)。繼之,消費了生活手段的勞動者,再成為勞動力商品的賣手而再來市場。如此,基於「商品之論理」,生產手段和勞動力再次結合在資本家的手中,再造成更龐大的商品群。

但是,資本家之中直接從事生產是產業資本家,其他的種種資本家(商業資本家、銀行資本家)及土地所有者,是從全產業資本家從整個勞動者所剝削的全剩餘生產物,基於商品論理所展開的經濟法則而受到分配。整個生產都由產業資本家經營,所以,生產的基本,是有總體的產業資本家和總體的勞動力者進行。從此生產的剩餘生產物的分配,才有包括產業資本家在內的諸資本所有者。

馬克思就是在「資本論」第1部,指出生產勞動者和產業資本家的總群,把剩餘生產物的生產方式以第1編所展開的價值法則為武器加以分析,並把其剩餘生產物向諸所有者的分配的問題剖析在第3部。

馬克思把勞動者的工資,不擱在生產物的「分配」之中。因為他認為,資本主義不過是先有財產所有者而後才有人類的,是私有財產制度的一個形態而已,並不是先有人類後有財產。所以,不把工資當做全生產物的分配部份而和地租或利潤湊在一起。這點,就是馬克思當要分析資本主義時,為何以剩餘價值的範疇為基礎,為何把馬克思的「價值論」(剩餘價值的最單純的一般範疇),從其他的價值論或價格論區別的這些大問題的根本理由。

三、資本主義社會是「前史」的最後階段

馬克思把這個擁有龐大的生產力的資本主義社會,認為是在人類悠久的歷史之中的人真實受到解放以前的,就是所謂「人類前史」的最後一個階段。這樣把整個歷史階段(包括社會主義社會在內)的因素,把種種私有財產制度共通的因素,把其中的資本主義獨特的因素,就是把這三個因素加以特別注意,並分析在私有制之下所展開的社會生產的矛盾(contradiction, Widerspruch),而來檢出轉化社會主義的條件,就是馬克思「資本論」的主要目的。

從和馬克思相反的方向研究資本主義,就是亞當史密斯(1723-1790活在馬克思百年前的時代)。

「國富論」(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就是他的最著名的大作,同時,一提到他就想出︰「亞當史密斯是價值論的先驅」。史密斯和馬克思同樣,並不從初就是經濟學家,而是法學家;歷史學家,所以,他是以「法律及政治的制度和經濟是怎樣關連著」為畢生的研究問題。同時他絕不把「資本主義」(他沒有用過這句用語)認為是從古代就有的制度,不但不這樣想,還把資本主義認為是只在西歐的一部份地區發展的,從全體世界看來是一個例外的社會制度。所以,他才研究從尚未有「所有」「階級」「國家」的未開社會是如何發生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對人類是具有如何的意義等問題。這樣,在歷史發展之中來解明資本主義,並注意法律和經濟而來研究「人」的問題,同時,以「價值法則」來說明在私有制度之下所展開的龐大的生產力,這就是史密斯畢生的研究問題。關於這一點,亞當史密斯和馬克思有很相類似之點。因為其研究的課題很相類似,所以,同時反過來,就能很明顯的看出兩人在方法論上的不同。

史密斯在分析問題時擁有他獨特的方法論,所以他的研究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我們可以從史密斯的觀點來瞭解馬克思。馬克思分析問題也有了他特別的方式方法。他以他自己的方法論來定位「資本主義社會是在人類很長的歷史之中,將要到達能創造自由的歷史社會以前的最後階段」,即「前史」的最後階段。這樣,馬克思,一方面在歷史上對資本主義社會有獨特的看法,另一方面,即把史密斯曾經批判資本主義以前的封建社會的原理即「價值論」繼承下來,並加以改造和發展,就是「資本論」的體系。

假使從史密斯的觀點(追求自由的人的精神戰勝了野蠻的奴隸制,才到達資本主義社會)看來,馬克思在「資本論」體系之中所謂的「前史的最後階段」,可說是異常的說法。但是,從馬克思的觀點看來,資本主義,在一方面是和過去的奴隸制等其他階段社會是同樣的財產支配人的制度,資本主義,在另一方面則和過去的奴隸制等階段社會有了不同的獨特的財產支配人的制度,再往下的社會主義階段是將把包括資本主義制在內的一切財產支配人的制度完全消滅而實現人支配財產的自由的社會,所以才結論是「前史的最後階段」。

馬克思認為和過去各階段的奴隸制、封建制的階級社會比較起來,是具有「肯定」(positive)側面和「否定」(Negative)的側面。關於這個問題,因為馬克思說明的不太深切,所以使人難於瞭解。於是,在下一節想來把肯定資本主義的史密斯的觀點,和對資本主義具有「肯定」「否定」兩面的馬克思的觀點比較一下,而來瞭解馬克思所研究的資本主義的現實,資本主義在歷史上的意義等諸問題。

(註)價值法則(law of value, Wertycestz)

①價值法則,是商品的價值的大小,是由該商品生產所必要的勞動的「量」而定。這是商品生產社會所擁有的基本法則。這個法則是由「勞動時間」的大小所規定。也是由勞動的價值所規定。

所謂「勞動價值說」(labour theory of Value, Arbeits-werttheorie),就是說勞動是一切商品價值的實體的學說。這是以由勞動量的價值所規定的意思上,以價值法則為根本的法則。

② 古典派的史密斯、李嘉圖,在其理論體系,雖然是以「價值法則」為基礎,但是不能理解商品生產社會的歷史性格,也不能理解勞動的兩面性,所以,不能認識「活的勞動」和「過去的勞動」的區別和關連。並且,因為是把勞動一般看著是價值的客體,所以其價值法則的認識發生缺陷,以致不能解明資本和勞動的互相交換,不能解明為何能產生「剩餘價值」。也不能解決不管同等的資本及其資本所充用的勞動是多少,不能理解同等的時間之內產生平均的同等利潤的所謂「平均利潤法則」和價值法則的矛盾,所以不得不招來理論的停滯。

③馬克思認為,在私有限制的歷史的生產條件之下,私的生產者的勞動力生產物,必然成為商品形態。私的生產者的私的生產勞動,只有勞動生產物=商品的價值,才能獲得社會意義。人的勞動力的流動,在其具體的,有用的勞動的一側面上,造成勞動生產物=商品的使用價值,同時,抽象的人的勞動力的一側面上,造成勞動產物=商品的交換價值=價值。由這個「勞動的兩面性」,才能正確的認識「價值法則」。從此,才能有體系的解明資本制的商品生產的全部。

馬克思所解明的「價值法則」,認為是為了生產「使用價值」,社會所消耗的勞動的分量,就是社會為了生產所必要的「勞動時間」。所謂「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是以社會現存的生產諸條件,和勞動的熟練度和強度為標準的「勞動平均度」。這就是為了生產「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對象化(注入)於商品的價值,為了獲得社會意義,私的生產者的勞動,必須擁有社會的、平均的勞動的性格,必須成為社會的平均的勞動而來使用。

這樣,定式化的「價值法則」的大要,絕不在價值的量的規定,而在形成商品價值的實體的勞動本身的質的規定。規定了社會的平均勞動的「質」,就是上述的勞動的熟練度的社會平均度。所謂「勞動的強度」,是在「單位時間」所支出的勞動量,就是「勞動的密度」。所謂勞動的「熟練度」,是以一定密度所支出的勞動。勞動能對象化於使用價值量的多少,就是勞動的「使用度」。規定價值的勞動的「廣」,就是從這種「密度」和「使用度」來規定。就是說,形成價值的實體的勞動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只是對象化於「使用價值」的勞動力,才成為「商品價值」,所以,商品價值的「量」,是由對象化於單位商品的勞動「量」而決定。

④內含在「價值法則」的幾個內容。

1.「價值法則」,是基於私有商品社會的固有的,最基本的經濟法則。私的所有的生產關係,是由「價值法則」才能持續,才能再生產。其生產和交換的諸法則,都是基於「價值法則」。

2.「價值法則」表示只有人的勞動的支出,只有「活的勞動」的支出才能製造商品價值。社會生存的勞動生產物,是由人的勞動力為主導,才能生產。

3.但是「活的勞動」本身沒有任何價值,這就是要對象化(轉入)於擁有社會的使用價值的勞動生產物,才能成為「社會勞動」。這才能產生價值。

4.在私的所有的社會,只要適應於其所有的價值,就能從社會或別人獲得財富。

5. 擁有「活的勞動力」但是不擁有「對象化」所必要的「生產手段」的無產的勞動者,若不提供「價值」,就不能從社會獲得任何東西。他們能提供的商品,只有「活的勞動」。這個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的平均生產費所決定。資本家以所積蓄的貨幣投下,自由的購進商品=勞動力,把其結合於生產手段,把其能產生比自己買來的價值更大的價值的「活的勞動力」,投下於價值的增殖,剩餘價值的生產,是必然的產生。

由於人的勞動力,只以「對象化」(移入)的形式才能成為價值,其價值的大小是由社會的必要勞動時間才能決定,所以,「過去的勞動」(生產手段)的價值,支配「活的勞動」(現在的勞動)。並且,產生比本身更大的價值,所以,「價值增殖」的必然性才產生。

這樣,「價值法則」是「剩餘價值的法則」的基礎。

(註)「活的勞動力」「對象化的勞動」

(過去的勞動--living labour、objectiqied labour, Lebendige Arbeit、Vergegen 、Standichte Arbeit)。

在勞動過程中,勞動是不斷的從活動的形態轉化為存在的形態,從運動的形態轉化為對象性的形態。證實活的人的勞動力,就是說,現在在活動、運動著的勞動力叫著「活的勞動力」,被包含於某些對象物的過去的勞動,叫著「對象化的勞動」。在價值形成=價值增殖的過程中,造成一定的價值是「活的勞動」,對象化於生產手段的過去的勞動,不過是轉化於新生產物而已。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大月書店日譯版)

‧資本論(大月書店日譯單行本)

‧宇野弘藏,「經濟原論」(上、下,岩波書店,1950-52)

‧城塚登「若きマクスの思想」(勁草書房,1970)

‧廣松涉「資本論的哲學」(現代評論社,1974)

‧佐藤金三郎「マルクス遺稿物語」(岩波新書,1974)

‧Oiserman, T.I. Die Entyremdcengals historische Kategorie, Berlin, 1965(樺俊雄,マルクス主義と疏離,1970)

‧藤田登「社會主義價值法則」(日本評論社,1967)

~~~~~~~~~~~~~~~~~~~~~~~~~~~~~
章  節:09.07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2:31
 章節主題:史密斯與馬克思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史密斯(1723-1790)是出生於蘇格蘭的卡克蒂(Carkody),進學格拉斯哥大學(Glasgow University, 1737-40)和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 1746-51),畢業後,就任格拉斯哥大學教授(1751-63),一畢子獨身。他的主要著作,有「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 1789),「道德感情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1759)。史密斯的時代是「英國資本主義」剛剛見到成立,社會富裕,但是,絕大多數的國民是貧民、日傭工人、乞丐、流浪者、小偷等的時代。史密斯的青年時,陪伴著某公爵遊歷歐洲大陸,年老時擔任過愛丁堡(Edinbargh)的高級關稅委員。史密斯受到英國倫理學者哈特遜(Hutcheson, Francis, 1694-1746)的「倫理學」,休謨(Hume, David, 1711-1776)的「人生論」(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739-40)及「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等的很大影響。他在巴黎,也受到奎內(Quenay, Francois, 1694-1744)的「重農主義經濟學」的不少影響。他以人的「本性」為出發點,並以休謨的「貨幣均衡論」(收支能自動的成為均衡),並支持「自由貿易」(free trade)「自由國際競爭」(fre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他認為人是以「想像」(imagination)為媒體,才發生「共感」(sympathy),才形成「共同社會」(community),而來維持「生存」(existence)。史密斯認為人要追求「私利」(self-interest)和「個人富裕」(individual wealth),是生產進步的動力,但是也主張要阻止無限制的「利己主義」(egoism)。史密斯在哲學上是站在「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的立場,在經濟學上是主張「國民的年年的勞動,就是國民供給消費的泉源」「使國民和帝王富裕的是國民的勞動」「經濟的中心理論是市場理論和保障市場的自然價格」。「自由市場」就是「經濟諸法則」。「經濟諸法則」(economic laws)就是「看不見的手」(be invisible hand),這在自由市場經濟是和

精密的自然科學同樣的確實作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是生產發展的關鍵」「只有勞動者創造商品價值,提供於資本家、地主分配」「勞動者雖受剝削,但資本主義發展,也會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準」。

資本主義經濟學家稱史密斯為「古典派經濟學之父」「馬克思思想來源之一」。另一方面,馬克思稱史密斯為「關於資本家體制的生理(生命過程)的研究的先知,也是工廠手工業(manafacture)時期最有包含性的經濟學者」。

「國富論是基於使國民和主權者(帝王)得富」的理念。同時,其中心問題就是「市場理論」。

但是,史密斯和馬克思,在「歷史觀」,在「對資本主義的現實的看法」,在「分析社會的方法」,都不相同。但是,肯定資本主義並批判舊有的財產制度的,史密斯,和以「唯物史觀」為方法論的馬克思比較一下,對解明馬克思的視角是很有用處。

一、史密斯,肯定「私的所有」和「資本主義」

史密斯是批判過去的財產制度和封建制度,並肯定以「私的所有」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制度。即,以社會全體的勞動,並由商品交換來結合,就是社會發展的原因,同時以「私的所有」使人能完全自由處分財產(商品),這樣,生產力就愈能社會化,生產因此而飛躍發展。他以上述為「公式」(formula),並以這個公式來整理「世界史」。

勞動,不是孤立進行就有利,而是以「分工」才有利。他以很有名的「小工廠手工業」(Pin-Manufacture)為例子,而來說明他的「分工論」。

「現在的勞動」(勞動力)和「過去的勞動」(生產手段)的分工相結合,「工廠內的分工」和「工廠外的分工」也相結合,這些結合的媒介就是「貨幣」。

史密斯反對「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反對「絕對王制」(Absolutism),提倡「自由放任」(laissez-faire)。

(一) 關於上述史密斯的說明,馬克思,起碼指出兩個特點,

①第一就是工廠內的分工和工廠外的分工雖然有區別,但是在意識上是統一著。

②第二就是現在的勞動和過去的勞動雖然有區別但是也有意識的統一著。

馬克思認為雖然是自由但是無計劃的、無政府的社會內分工,和雖然是有計劃的但是存在著權力、服從的工廠內分工的「對抗性格」必須解明才能瞭解「分工」的基本特點。過去的別人的勞動成為「資本」而和「活的現在的勞動」對立,前者支配後者,使後者勞動而前者取其成果。這樣,過去的別人的勞動所產生的資本繼續循環而趨於無限的擴大化。

畢竟,要分析在私的所有之下的社會生產力,並分析發展的事實的「國富論」的史密斯「分析方式」,和要分析近代私有的獨特的私有財產制度之下所展開的社會生產力的矛盾的「資本論」的馬克思「分析方式」,顯然是大不相同。因此︰

1.史密斯肯定資本家發財,同時認為勞動者的生活也會提高,所以不管有無「剝削」的社會「正義」的問題。

1'.馬克思則反對資本家發財(獨佔)和勞動者貧窮的結果為貧富懸殊,認為社會有剝削、有經濟不均是「不正義」,是社會的「基本矛盾」,必然會往「社會主義發展」。

如上所述,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有「分工」「私有財產制」「階級剝削」,是史密斯和馬克思的共通的看法。但是,史密斯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半永久的,不會變。馬克思則認為社會的「現實分析」是關連到「歷史問題」,「歷史問題」再關連到「社會現實問題」。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問題是其基本矛盾,所以「資本主義社會」必然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社會」。

二、史密斯對問題的看法和分析法。

史密斯在出版「國富論」的十幾年前,寫了「國富論草稿」(manuscript of the Wealth of Nation)之時,敘述著︰

① 不但是資本主義社會,文明社會的私有財產制度或階級、國家,史密斯認為從人類歷史開始就存在。他認為在最初的「狩獵社會」(hunting society),沒有私有財產制,也沒有階級和國家。但是,人的慾望和範圍相當大,不能長久滿足於自然物,所以,人類從初就把自然加上勞動而來資於消費,以滿足慾望。這樣,人的消費品幾乎是勞動的生產物。但是,從太古,人的勞動的對象或場所都不屬於任何人的所有。因為是無生物,誰也不能所有,若是沒有勞動就不能所有。在古代,所謂「先佔」(先以勞動從自然獲取)幾乎是「所有」唯一的根據。並且,一般沒有財產所有的觀念,所以所有的觀念是始終以先佔為基礎。這種狀況,一旦進到社會發展,勞動生產物積成豐富,對過去的勞動所產的財產,發生了所有的觀念。如此過去的勞動的積蓄進展,私有財產制度發生的最初階段就是牧畜社會(stock society)。同時,擁有大量生活手段(有時是生產手段)的畜群,和為了獲得生活手段所以隸屬於畜群所有者的人,在此未見到「階級」的分化。再進一步,為了保護畜群所有者的財產所有,「國家」也見到成立。從此,過去勞動的積蓄的所有,已經不是財產所有者自己的勞動。因此,「私有財產制度」,一般是從活的別人勞

動的成果構成,並成為私有財產所有者的所有,其一部份被積蓄。繼之,這種由過去的別人勞動所積蓄起來的勞動,成為他人的私有財產,然後,再以某些方式來構築再次吸收活的別人的勞動的制度。

② 史密斯認為和上述的「未開社會」(Primitive society,牧畜社會,私有財產發生,成立國家)對比的,就是「文明社會」(civilizational society)。文明社會分為,以「土地」(生活和生產的手段)為「私的所有」的對象,就是「農業社會」(agricultural society)。以勞動成果為商品,以包含在商品的過去勞動為資本,購進勞動力和生產手段來進行生產,把其成果當做商品處分,就是「商業社會」(commercial society)。

史密斯說,由交換產生分工,在狩獵社會就有其萌芽,但是到了農業社會,就相當廣泛的發展。史密斯說雖然在現代(18世紀)的商業社會,並不一定是「商品論理」所貫徹的純粹的商業社會。在古代是人對法的意識(所有的觀念)尚未發達,所以沒有適合於商業社會的法律或制度成立的基礎。但是,到近代,「法」意識確立之後,因為支配階級或政治家的偏見或利害關係做祟,所以商業社會的展開受到阻礙以至今日(史密斯時代)。商業社會的開展也要等到今後的歷史發展才能發展。

所謂「商業社會」滿面開花的狀態,就是勞動的所有者、土地的所有者及資本的所有者,各人在各階級之間,或各階級之內部之間,沒有任何限制或特權,各各都以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對待的社會。那個所有者都能自由處理自己的財產。但是財產所有者之間有了「自由競爭」(free competition),所以財產所有者不能安住於財產,必須活用財產(資本)來不斷的增加財產的所有。只有透過新的生產而來增加財產,才能滿足財產所有者的野心(利己心)。也就是說,端賴於貨幣的「資本主義」時代,從財產所有者來說,是不能安住於財產的嚴酷的時代。這樣,各各的財產所有者被趕到這種立場,每年努力於增大資本並有效的利用資本的結果,就是龐大的社會「分工」,而產生龐大的「商品群」。繼之,其商品群乃重新投下更大的「生產」的經濟活動。如此投下社會全體的生產的「過去的勞動」(原料、機械),和「勞動」(生產勞動者)就愈來愈巨大化。如上述就是史密斯所展望的純粹的商業社會的「自然的自由」。

「文明社會」,就是這種純粹的商業社會和某些社會的複合社會。於是,根據史密斯的說明,階級剝削和龐大的社會生產力發展,就是文明社會比較未開社會時所見到的特質。文明社會的這兩個特質之中,一方面有生產力很大發展所以雖然有了階級剝削但是財富豐富發展到底邊的文明社會,另一方面有生產力幾乎都不發展並且階級剝削深重所以顯示很落後的文明社會。因此,把這種落後的文明社會如何的使之富裕化,也是史密斯的問題。以這種問題所構想的就是上述史密斯的「分工論」和「歷史論」。

根據史密斯的理論,生產「剩餘價值」(m)的大小,是由「生產力」的大小而定。然而,生產力的根底是「分工」。這個由分工產生構成生產力的大小的條件,所以,把過去的勞動生產力不加以消費而積蓄起來並再投下於生產,而成為購買生產手段和勞動力的更多的基金。有了這種條件,勞動才能產生剩餘價值。因生產手段也是過去勞動所生產(v)。

本年度的生產物的價值,就是v(生產手段)+ V(勞動力)+ m(剩餘價值)的總和。但是生產力如果擴大,同一勞動時間的生產物(使用價值)就跟著擴大,所以同一時間的生產物v+V+m,雖然價值是一樣,但是物量(使用價值)就擴大起來。因此,投下生產的v+V若是愈大,生產就愈大,現在的勞動一單位,也生產愈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產生更多的使用價值形態的剩餘價值。在此,就是只有現在的勞動產生剩餘價值的想法,和一單位的勞動所產生的剩餘生產物會增大,是社會全體的v+V增大促使生產力增大為條件的想法,這兩個想法平行存在著。所以m(剩餘價值或剩餘生產物)的泉源的勞動,和條件的勞動結合就是v+V。但是,這種想法常常受到馬克思的批判,不過,史密斯的問題不在這裡。

史密斯的問題,並不是檢出剩餘價值的唯一泉源是「透過價值法則進行剝削」的事實的問題,而是在於勞動產生更多的使用價值的條件的發現。這種條件被確認的就是v+V(勞動結合)愈大就愈好,並且產生的m不被消費而再投下生產成為生產力愈大的事實。

並且,史密斯認為這個條件自然受到按排的方式,就是獨佔消滅的,能安住的純粹的商業社會。就是說,勞動者生產工資以上的剩餘價值,然後,獲得剩餘生產的資本家即把其再投下於生產,造成一單位的勞動能產生更多的剩餘生產物的條件。這就是表示資本家的財產的貨幣,如果透過商品交換,就增大了G(貨幣)-G'(更多的貨幣),同時,社會全體的消費和生產也不斷的增大起來。

一言蓋之,史密斯的綱領,就是「適應於私的所有慢慢純粹化的程度,招來商品論理走下坡,並使生產愈來愈社會化,且透過龐大的社會生產力展開,『有剝削但是富裕會平均化』」。

史密斯就是用這個「綱領」(these)整理歷史,並批判同一時代的特權階級(財產所有者或政治家)。

(二) 馬克思。

馬克思關於上述的問題,和史密斯的看法及分析法完全不同。他注重的是:把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直接生產者即「工資勞動者」的性格發生在何處?何時?的問題為研究對象。

馬克思說「工資勞動者」擁有兩種意思的「自由」(frei)。

①第一是完全所有勞動商品的自由,

②第二是從生活手段或生產手段完全斷絕的自由。

勞動者是勞動力商品的所有者。他自己擁有的商品不外是自己本身,所以他本身就是由自己販賣的商品本身。擁有這種「兩面性」的工資勞動者,就是資本主義獨特的直接生產者,所以,基於如何把握這兩面,認識工資勞動者的性格就會變化,由這些工資勞動者所支持的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的歷史的定位也變化,同時,構造的分析也會變化。

從商品的所有者來說,工資勞動者,是和財產所有者(資本家、土地所有者)完全同等的擁有平等的權利能力。如「人權宣言」所示,直接生產者,和支配階級是擁有完全同等的權利能力的的所有權者。這點,在悠久的人類史上,只有資本主義社會才有這種同等能力。譬如︰奴隸社會的直接生產者(奴隸),不是所有權的主體,不是契約的當事者,而是所有權的客體,是契約的客體,不是「人」而是「物」。在資本主義社會,工資勞動者不擁有生產手段,但是他直接的進行生產,結果,他能販賣的商品,只有自己本身而已。因此,工資勞動者是商品所有者同時也是商品本身。因為自己是商品,所以他們的生產並不是為了自己的使用。商品不是為了自己使用而做的,所以不管自己喜歡不喜歡,只要具有使用價值(能賣),就能成為社會的商品。總規,工資勞動者自己是自由的主體同時也是商品。這個商品的唯一購買者是資本家。工資勞動者受資本家買進,在資本家的手裡才開始進入生產過程。生產手段是資本家的所有。在工廠裡勞動者也是資本家的所有。工資是勞動者所有,勞動力是資本家所有。這就是雙方訂契約的內容。和原料或機械同樣,如何使用勞動者是資本家的自由,同時如何合理的使用,就是資本主義生產上的「合理化」的問題。這樣,隨著資本主義制的生產方式而社會受到合理化=近代化,工廠裡的人=物=人的資源的所謂「常識」,就愈來愈普遍化。

如上所述,只有馬克思,以人成為商品的事實為中心,截然分開「勞動」(labour, Arbeit)和「勞動力」(labour power, Arbeitskrft),把自己鑄成勞動力商品的人,稱為「工資勞動者」。這個「工資勞動者」的概念發生是在馬克思後期,所以,「人成為商品到底有什麼意思?」的問題,就是馬克思著手經濟學研究以來的課題。

馬克思是研究財產所有者取得剩餘產物時,在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制度之下剩餘價值是如何發生的。因為生產都是以產業資本家為生產擔當者,並由工資勞動成為直接生產者。所以,馬克思先在「資本論」第1部,讓勞動者和產業資本家的兩群出現,而來研究剩餘產物以如何的方式把剩餘價值生產,也研究這種關係的再生產的方式方法。不用說,實際上由個個產業資本家管理的剩餘生產物,並不隨即成為其資本家所有。這是由產業資本家的總體從生產勞動者直接取得的剩餘生產物的總體,然後,以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利息及地租的形態,分配於各種的資本家、地主等財產所有者。關於這種分配,個個的資本家之間,或各種財產所有者之間,會發生利害的對立。這個利害對立,完全是關於剩餘生產物的取得部份的對立,就是說,其對立是以剩餘生產物為前提。若是財產所有者所取得的剩餘生產物讓工資勞動者取得,這種對立的根據就會消滅。所以,馬克思乃把這些諸財產所有者之間的對立認為是支配階級內部的對立。在諸所有者之間被分配的剩餘生產物,是由產業資本家從勞動者直接剝削的無償勞動的產物。這個無償勞動的剩餘價值,是以剩餘價值的形態由產業資本剝削上去。馬克思認為這個剩餘價值的生產方式之中,內涵著由產業資本的總體所吸收的剩餘價值的總量被分配於利潤,或利息,或地租(包括產業資本家)的剝削方法。這個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再生產,就是「資本論」第1卷第1部的研究對象。

馬克思,把社會階級先分為諸所有者和工資勞動者的兩大階級的手法,及剩餘價值生產的問題編入「資本論」第1部。剩餘價值的分配問題編入第3部。馬克思的這種分析方法,和想把社會階級立即區分為資本家、工資勞動者、地主而來研究總生產物的生產和分配的一般經濟學(資本主義經濟學)的手法,有了相當的差距。這種分析方法的不同,和資本主義社會要在那個歷史階段來研究,是具有密切的關連。以下就是直接研究第1部的第3篇的敘述。

總言之,馬克思曾經批判過史密斯沒有「歷史」的認識。但是史密斯卻有了如上述有關歷史認識的敘述。史密斯的歷史敘述從馬克思的觀點看來,史密斯沒有歷史認識的理由,就是在以下的三點︰

① 關於社會生產的構造。史密斯說若是不透過商品交換,人的勞動不可能有社會結合,即,不可能有分工,也不可能有生產手段和勞動力的結合。就是說,商品交換是一切勞動要社會結合的唯一形態,如果沒有商品交換,人要孤立的進行勞動。所以,無論在那個歷史階段,「由交換的分工」是唯一不變的社會生產的形式。歷史乃由史密斯如此直線的認識著。但是馬克思說史密斯一定知道在未開社會階段,有不基於商品交換的協業或分工的事實。然而,史密斯要以理論的把握生產構造之際,把這種事實拋棄無遺。

②關於法律或政治。史密斯認為由法律或政治的制度的不同,社會生產乃有的是會發展,有的是會停頓。他認為社會生產的構造本身是一定的。但是其「應該有的法」的實現,是遭到過去的社會的妨礙而不能實現。但是,這種「應該有的法」會實現,就是到資本主義社會才有可能,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這個「法」和經濟的矛盾就趨於消滅。所以,社會生產力乃往後就沒有任何矛盾而會發展下去。

③對人的認識。在史密斯的資本主義社會,土地、資本、勞動的所有者,在各個個,及階級之間或各階級之內部,都沒有任何特權而完全是以平等的所有者能自由的交換財產,所以,人的自由竟然被實現。史密斯就是以以上的看法來把握資本主義的階級社會。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社會生產力和人的自由的雙方都受到解放的自然社會,同時他以這種資本主義社會的前瞻來整理過去的歷史。這個前瞻論就是史密斯的理論,所以,史密斯所敘述的歷史,是資本主義永久存在並發展的歷史。

然而,馬克思認為商品交換不是勞動的社會結合的唯一形態。

馬克思認為人類(無論無階級社會或階級社會)經常形成社會而進行生產是歷史事實。但是,勞動結合的方法(分工的構造),在社會的各階段都不能相同。這個勞動結合方法的不同,馬克思認為是生產手段和勞動力相結合的方法的不同所導致的。生產手段和勞動力基於商品的論理相結合,才產生了在過去的社會未曾有的龐大的產業資本主義時代。這個產業資本主義時代,馬克思認為是在人類悠久的歷史之中,原來的歷史條件將開始的最後階段。馬克思就是要分析在資本主義的私的所有之下所進行的社會生產力的矛盾。

同樣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史密斯乃把其定位是自由的社會,是歷史的終極點(不會再變),然而,馬克思則定位是「前史」的最後階段。

當然兩人都處於不同的歷史環境之中。史密斯是生活於資本主義社會剛發生的生成期,所以他是以他的觀點來批判舊社會(封建社會)為主題。但是,史密斯的觀點是超過生成期的資本主義時代而盛行到今日,當然今日有今日的常識。馬克思當然和史密斯不同。

這樣的雙方見解的不同,完全是在對於工資勞動者(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直接生產者)的看法的不同所導致的結果。

馬克思說「工資勞動者」擁有兩種意思的「自由」(frei) 。

①第一是商品的完全所有者的自由。

②第二是從生活手段或生產手段完全分離的自由。

(註)李嘉圖(Ricardo, David. 1772-1823)。

祖先是猶太系葡萄牙人。史賓諾莎(Spinoza, Benedict de. 1632-77,合理主義者、汎神論者)的中學學生讀了史密斯的「國富論」和馬爾撒斯(Malthus, Thomas Robert. 1766-1834)的「人口論」(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1810年開始經濟學的寫作,發表「Inflation」於Morning Cronicul紙上。

他在經濟學上是「階級論」的創立者,同時在商業活動上從事股票交易。在Battle of Waterloo(滑鐵盧大戰,1815,6,18)時,買股票發大財,成為富翁。

馬克思說︰「李嘉圖是古典派經濟學最後的偉大的代表者」(資本論)第4卷「剩餘價值學說史」)。

李嘉圖研究工資、利潤、地租的分配法則,結果,打破了史密斯的信念(資本主義是有調合性的經濟體系,其經濟成長的所得,對社會全部都有益處)。

李嘉圖主張「三階級」(勞動者、資本家、地主)是相對立的關係,其主要的對立是資本家和地主的對立,最後得勝的是地主。但是,他並不結論為︰「資本主義是一過渡性的歷史階段,勞動者(最大且最遭剝削的階級)會起來革命而廢止資本主義體制」。相反的,他和史密斯一樣,把資本主義當做是「未來不變的體制」,因為資本主義最能合乎「人」的本性(利得的慾望),資本主義是在全體社會上,能生產最大的財富,雖然會犧牲其中的一個階級。他提倡「比較生產成本說」(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是生產費比較的理論。馬克思同意他的「比較生產學說」(「比較優位理論」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這是使國際分工受到利益,是以機器的優劣和熟練之差,發生比較生產成本之差的原因,所以適合於國際分工的原理。

他也提倡「貨幣數量說」(quantity theory of money)就是商品價格完全依靠流通著的貨幣數量而定。一定量的貨幣對應一定量的商品,從貨幣和商品的比率產生「價格」。貨幣數量的變化,成為諸價格(諸物價)變動的原因。貨幣流動小,物價就低,貨幣流通大,物價就高。貨幣流通速度的快慢,也會影響物價的變動。

李嘉圖支持穆勒(Mill, James, 1773-1836)的「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並希望「福利社會」(welfare society)的實現。同時,提倡「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the greatest numbers)。但是他的這種思想,都是注重資本主義高尚的動機,但不注重良好的結果,所以注重資本主義,不注重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動機比社會主義不好(個人利益的志向),但是在20世紀,招來資本主義的良好的結果(社會成為富裕)。

李嘉圖的主著是「經濟學與課稅的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1817)。他是古典派經濟學創始者亞當史密斯的繼承人,把其發展為「資本家經濟學」(bourgeois economics political economy)的最高階段。他承認所投下勞動量以上的勞動力的價值=工資的存在。但是他雖然這樣的純化了史密斯的「剩餘價值論」,卻不能區別剩餘價值和利潤(價值和生產價格)的抽象層次的不同,結果,流於「價值修正論」。所以,後來,馬克思區別了剩餘價值和利潤,區別價值和價格,同時也區別「勞動」和「勞動力」,而樹立了「價值」和「剩餘價值」的理論。

李嘉圖也提倡「一般均衡論」(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即,在人的慾望=需要不滿足的情況之下,一國民的經濟,是不可能招來商品供給過剩。也就是說,構成商品的價格,不外是「所得」(勞動者的工資、資本家的利潤、地主的地租)。商品的生產,是創出有購買力的需要。而且製造出來的商品,都會賣完。所以永續的失業是不能存在。李嘉圖的這種「一般均衡論」,在今日的失業、物價上漲、市場停滯的時代,頗引起爭論。今日的李嘉圖追隨者,如「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的經濟學者,主張︰「在今日的經濟危機之下,為了去掉其障礙(一般均衡的障礙),必須促使物價和工資下降」。相反的,凱因斯(Keynes, John Meyners, 1883-1946),主張國家積極介入經濟,而成為「修正資本主義」(revised capitalism)的理論。他主張創造有效需要,造成福利國家,調整金融及「乘數理論」(Theory of Multiplier)。在1929年開始的「世界恐慌」資本主義危機時,「凱因斯派」的理論受到很大的歡迎。

市場停頓時,國家有責任發行「國債」製造需要,而來恢復原來的「均衡」(實現完全雇用)。

資本主義頭一次的「經濟恐慌」(crisis, Krise)在1825年。但是李嘉圖並沒有經驗過經濟恐慌。他的「一般均衡論」,是繼承法國經濟學家賽伊(Say, Jean-Bapiste, 1767-1832,主張「效用說」「市場販賣說」的學說。

李嘉圖也提倡「差額地租稅」(differential rent),研究誰創造商品的「價值」,如何衡量價值等問題。李嘉圖終於以「勞動」為尺度來衡量商品的絕對價值。馬克思說「李嘉圖值得給予科學上的尊敬」就是根據這點。這樣,李嘉圖繼承了史密斯的「勞動價值說」(value theory of labour),認為「勞動」才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價格)的尺度。他就是把史密斯的「勞動價值說」再推進一步,為了馬克思創立「價值說」,而準備了其基礎。李嘉圖也注重「國民所得」的分配(工資、利潤、地租)。其中,他認為「地主的利得」,比任何社會階級的利得都不應該,地租是根據各種土地的不同狀態而決定,所以稱為「差額地租」。

勞動力商品得服從供需的法則。但是,在原則上勞動者所得的「工資」,並不依存於供需的法則。「工資是勞動者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並使其種族續存所必要的價格」,也就是說,工資的水準是依存於食料品的價格。

人口過剩,就使「工資」水準降低。國民經濟分配時的犧牲者,李嘉圖卻把「資本家」也算在內。

李嘉圖在基本上是繼承了史密斯的經濟理論體系,特別是繼承並發展史密斯的「價值學說」。但是,他還不能瞭解「社會生產商品」的獨特的性格,不能認識到「勞動的兩面性」,也不能認識「過去的勞動」和「活的現在的勞動」的關連性,並把「勞動一般」解釋為「價值」的實體。所以,在其價值法則的理解,產生重大的缺陷。

因此,不能解明由資本和勞動的商品交換上,為什麼產生「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的產生,終於留給馬克思,才見到解決。

(註)比較生產費(成本)說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 Theorie die Komparativan Gosten)。

李嘉圖的「經濟學及課稅的原理」之中,資本和勞動的移動不能自由的國際間的交換原理,以英國和葡萄牙的比較來說明。即葡萄牙在任何生產部門的生產力,比英國都高,其中是酒的生產最高,即具有比較優位。相反的英國比葡萄牙在任何生產部門都低,其中,布料的生產力最低,所以,葡萄牙即以酒交換英國的布料最有利。英國是以布料交換酒最有利。這樣,在國內的個人之間不可能進行的交換,英國100人勞動的布料A,和葡萄牙80人勞動的酒B的交換可以進行。

這在其後,由由穆勒(Mill, John Stuart, 1806-1873)稱為「比較生產費說」。

(註)貨幣數量說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Quantitat-Stheorie des Geldes)。

其他條件如果是一定的,物價水準是由貨幣的存在量所規定。由休謨(Hume, 1711-1776)等學者提倡,李嘉圖發展之。

這個學說的缺點,是金屬貨幣的流動,或金本位的銀行券的發行,不可能正確的把握「貨幣流通的法則」,即通貨的流動量一定和必要流通量一致的這個法則不能把握。

總記

‧資本主義社會: 史密斯認為是自由的社會,歷史

~~~~~~~~~~~~~~~~~~~~~~~~~~~~~
章  節:09.08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2:35
 章節主題:「資本論」的成立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資本論」第1卷是1867年9月14日,在漢堡(Hambrug)的埋斯涅爾書店出版。是年馬克思將達50歲。

馬克思在當初,把其經濟學大著即以「經濟學批判」的書名開始寫作,而在1859年以「第1分冊」出版。但是,馬克思到後來改變其構想,重新寫作「資本論」原稿。他在「資本論」第1卷的「序文」中所說,「資本論在其內容上,是經濟學批判的續卷」。然而,其構想是有很大的發展,各部份也更加精密,其分析也更加銳利。不用說,其基本原理是順著「經濟學」所敷設的軌道走的。

馬克思是百屈不撓的重複的念且想,而不斷的書寫原稿。這樣,也得費了9年的工夫才見第1卷的初稿完成。據於當時的馬克思的來往信,他的身體因漸趨衰弱所以常常病臥。

此時,從1850年代的動盪時代,在波蘭、美洲或歐洲等地,開始有了新的變革。例如波蘭的獨立運動,美國的南北戰爭等是在此時爆發的。以波蘭獨立運動成為突破,在倫敦的聖瑪丁會堂創立了「第1國際」(First International)=「國際勞動者協會」,1864。馬克思即成為「第1國際」的中心人物。在「美國南北戰爭」(Civil War, 1861-65),馬克思即代表「第1國際」,送給林肯(Lincoln, Abraham, 1809-65)鼓勵的信。此時,在西歐各國,尤其是德意志的社會運動洶湧澎湃,所以馬克思、恩格思乃指揮李卜涅希特(Libknecht, Karl, 1871-1919,1918年和盧森堡在柏林起義後被殺害),和貝貝爾(Bebel, August, 1840-1931,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參加革命運動。在這種情況之下,馬克思到1867年8月16日,才校正完其第1卷。

馬克思對於恩格思給他處理生活問題,在內心時常成為一個非常的苦悶。他說︰「我在一年後,將我的經濟狀況從根底改善,希望並確信能獨立而成為成功的人。若非你在,我定不能完成這本著作。我不能不說你的卓越的能力,為了我用盡並枯涸於工廠的經營,而且還將和我共過貧窮生活。這就是時常成為惡魔而在心中苦悶了我」(1867年5月7日)。

當時,只有恩格思,真的熟悉馬克思的這個大作在世界史上的意義,而一直等待其完成。

這樣,百餘年前,「資本論」第1卷的第1版終於出版。第1版印了1千部,但是,還得費了4年的歲月,才能把這本書銷完。所以,馬克思在心裡的重擔,即早一天達成經濟獨立而來讓恩格思自由活動的渴望終於不能達成。

「資本論」第1卷的第2版,到1872年才出版。第3版,在1883年馬克思死後,由恩格思整理和出版。第3版的改訂,馬克思在生前由他修改,但是出版是1883年11月,即馬克思在同年3月14日死後的事。

因此,「資本論」的第2卷、第3卷,都是在馬克思去世之後才出版的。馬克思即隨著自己的構想,大體上,草寫到「資本論」第3卷的最後一章。這個草寫是未曾印刷過。在第2次大戰前,計算一下,若是把這個初寫的草稿全部印刷,其頁數是將高達現行「資本論」的4倍以上。

恩格思曾經整理這個草稿,認為寫得很有系統並相當詳細。但是,馬克思的原稿都寫得很小字並很草率,所以,恩格思以外的人,也許頗為難讀。

恩格思就是從這個原稿,編成「資本論」第2卷(1885年),和第3卷(1894年)。其中,有的是恩格思補充寫上的。當然,由恩格思補充的部份有了明確的註解。

馬克思,原先是想其他要寫關於「剩餘價值理論」的歷史。他準備要把這當做第4卷出版。但是,這個第4卷,在恩格思生前,終於不能出版。恩格思為了處理這件事,把馬克思的原稿的讀法和解釋的方法,預先教給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考茨基(Kautsky, Karl, 1854-1938)。所以,第4卷的部份,在1905~10年的5年間,以「剩餘價值學說史」(3卷)公刊於世。其他,還剩下未出版的許多馬克思的手稿。

馬克思,自計劃撰寫關於經濟學的大著以來,經過25年才出版「資本論」第1卷。第2卷、第3卷是在他去世後才實現出版。「資本論」就是這樣的書籍。

馬克思在他的書信中說,「我若是把這本書,起碼在原稿的階段,沒完成而亡,那麼,我的一輩子不知道是為何活著呢!」

~~~~~~~~~~~~~~~~~~~~~~~~~~~~~
章  節:09.09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2:42
 章節主題:勞動與疏離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資本論」第1卷第3篇是「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第5章「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勞動過程」(Process of labour, ArbeitsprozeB),在工廠生產東西,同時在同一的過程中資本家進行所投下的「價值增殖」(Creating Puklus Value, VerwertungsprozeB)。這兩個側面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Process of capital production, Kapitol Produktionsprozess)。所謂「勞動過程」,就是取掉價值增殖的部份,而生產「使用價值」的過程。所以,勞動過程並不是資本主義獨特的過程,無論那個生產體制都有。

人向自然勞動來生產物質,是所有社會(無論階級社會或無階級社會)共通的作業,否則,人就不能生存。所以,勞動過程是貫通於整個人類史。

在階級社會(無論資本主義社會或其他階級社會),在勞動過程中,有著財產所有者以某些形態的「剝削」(exploitation, Ausbeutung)。當然,沒有勞動生產物質,就不可能有剝削。人向自然勞動來取得其成果,但是其成果被財產所有者納為己有。所以,勞動的人和財產有者成為對立關係,包含這兩面就是剝削。因此,在新有財產制度(資本主義財產制度)之下,生產使用價值和對人的剝削同時進行著。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獨特的性格之下,以勞動生產「使用價值」的過程,成為財產所有者進行剝削的物質基礎。就是說,生產物質不是目的,以生產物質為基礎來增殖才是資本家原來的目的。從個個的資本家來說,生產就是要獲得「利潤」(profit, Profit)。從「資本論」第1部的主題的社會總體看來,社會全體的財產所有者所取得的剩餘生產物被生產,生產就是這種剝削的基礎。但是,在資本主義獨特的私有財產制度之下,物質(財富)是成為「商品」(Commodity, Ware)的形態,另一方面,人的勞動成果的剝削是以資本家所擁有的「貨幣」(money, Geld)的增殖形態進行。

馬克思把這種剝削,以G-G'(貨幣G增大成為G')表現。這是生產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獨特的形態,是進行階級社會所貫通的剝削,也進行貫通歷史的使用價值的生產。所以,若不瞭解「剩餘價值生產」的方式,就不能瞭解資本主義獨特的本質。

人若無勞動,一天也活不下去,人是透過勞動而創造了人類的歷史。把勞動的意義如何認識的問題,就是歷史理論家馬克思的研究課題。以下要論述的「物質代謝過程」(Process of material metabolism = regeneration),及為了把其具體的瞭解所必要的「生產力」(Productive force, Produktivrafte)和「生產關係」(relations of producion, Produktionverhaltnisse)的「史的資本論」(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ischer Materialismus)的基本範疇,都是從「勞動」產生出來的。這個勞動的具體化,就是「資本論」。

以經濟學來如何把握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就是「資本論」的主題。讀者必須以這個為重點來閱讀「資本論」。如果沒有經常注意「生產力」的概念,「生產關係」的概念就不能瞭解。關於生產力的概念不但是指其量的問題,也得具體的瞭解其生產諸力的構造,才能具體的認識活的生產諸關係。把這個「生產諸力」的構造以單純的方法來剖析,就是以下的「勞動過程論」(theory of Process labour, ArbeitsprozeB)。當然,只以勞動過程論是不可能解明資本主義獨特的本質。但是,除去瞭解勞動過程論,是不可能從根底來解明在資本主義獨特的私有財產制度之下的人和自然的重要的相互關係。「勞動過程論」是這樣很重要的,所以,缺欠勞動過程論的認識,就看不見透過「資本論」想要講述的歷史家馬克思的存在。但是,如果只看勞動過程論,也許會看不見初期以來的哲學家馬克思的存在。所以,一定要在「資本論」全體的論理之中來把握這個問題,才能理解其全面。馬克思把這個問題敘述於「資本論」第1卷第1部第3篇「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及第4篇「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勞動過程是生產物=使用價值的過程。在這個勞動過程,人是和自然面對著。人乃基於自己所定的目的,有意識的來利用「自然法則」(natural law, Naturrecht),並為了對付自然,人使用了工具(勞動手段),即:

上述的人的勞動方式,在人類史上的那個階段都是共通的。馬克思乃把這個人對自然的生存形態即「物質代謝」(material metabolism),做為區別人和其他生物的尺度。以什麼來區別人和動物的問題,是直接關連到只有人能創造歷史的問題,也關連到創造歷史的動力的問題。同時,也關連到人將形成社會時的人的本性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哲學者從古代就思索過來的問題。馬克思是注目人和自然的「物質代謝過程」而來研究人的獨特性(和其他動物不同的性格)。他乃觀察創造歷史的動物的人,做為具體分析資本主義的基礎。所以,馬克思溯源於原始時代來探求人和社會的特性,問題並不是在原始時代,而是由原始時代來解明人的本質,以資敘述包括未來的現在。

馬克思說,設定目的(所謂「有了目的的意識」)是人特有的本質。他說和技術不太好的木匠比起來,蜜蜂是很能建築家屋。但是,雖然不能比蜜蜂建好的木匠,和密蜂不同之點,就是木匠最初是在他的腦筋裡先有建築家屋的藍圖,並以這個藍圖為準,在現實上實際的建築家屋。在觀念中所設定的目的,以生產物在現實實現,成為這種作業的媒體,就是外面的自然和合目的的統治他本身的統一的意志。如此,把目的設定,當做先行於實際生產的行為,就是人的本質。從此,有人批評馬克思沒有自由概念。但是,自由概念本身是特別的概念。

馬克思說,不但是有自由,問題是在於自由的追求自由,自由的願望是追求自由的最初行動。這樣說的是馬克思在初期的時代。「資本論」的序言,是以決斷(勇氣和良知)迫近於人的困難,而來當做人要做人的最低條件,並把這種困難的最低條件要求於人,然後,以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的「神曲」(Diviona cmmediea, 1307-1321)的「淨火篇」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序文,即,「走你的路吧,別管別人說什麼!」(Segui it tuo corso, e lascia dir le genti!)。

因為是這樣,所以,規定決斷的場所或範圍的因素最重要。同時,追求諸個人所設定的目的和結果如何背離的問題,也很重要。畢竟,在何種程度能自由設定目的?所設定的目的能實現到什麼程度?也就是說,做為自由的主體,人是否能自由的關連到自然和人?這些問題,就是「從必然的王國到自由的王國」的馬克思的基本想法。從此,

①勞動手段(工具)的發展(石斧→機器),對人要實現自由擁有重要性

②勞動手段屬於私有財產的意思

③生產手段和勞動力,以個別資本家的貨幣而自由的被結合。

資本只有由不斷的擴大勞動手段,資本主義的財產形態才能繼續存在。這三個問題在人類史上具有特別的意思。

若把人的物質代謝過程(生存方法,對自然的接觸方法等),和其他生物(living thing, Lebewesen)的物質代謝過程相比較,有了以下的區別︰

⑴ 人以外的其他生物,不能對立自然來設定目的,而是埋沒於自然之中,利用自然法則維持生存。它為了利用自然,擁有工具於體內(器官)。例如樹木在體內有吸收地下水的工具(器官),所以不可能對立自然而來有意識的設定目的,並且,利用自然只有依靠本能(instinct, Instinkt)或在無意識之中利用而已。也可以說,設定目的時受到本能的限制。因為埋沒於自然的方式下進行物質代謝,所以不過是採取自然所給的範圍而已。

⑵人以外的其他生物,因為工具在自己的體內,所以「生產物」產生於體內。也就是說,生產和消費不能分開,大體上,都是生產過程=消費過程,並且生產和消費沒有媒介的統一著。所以,生物的生活本能是消費本能。

⑶ 人以外的其他生物,因為只以體內的工具來利用自然,所以自然的利用受到身體內的器官所制約。有種種器官複雜的分擔著其作用,所以其諸器官如大工廠的諸機械體系,總合在一起,利用自然也由工具諸體系即體內的組織所制約。因此,利用自然法則的方法沒有歷史上的變化。身體本身如果沒有改變,對自然的代謝過程也不會變。

相反的,人的方面,當然人也是動物,所以人的身體內也有工具(勞動手段)存在著。但是,所謂「人」這種動物,能製造身體外的工具,並以所造的工具為媒介來對立自然。這種外界的工具的多樣性,成為人對立自然的方式方法的多樣性的基礎。這點就是所謂「人」這個特殊的動物的物質代謝過程的特性。其特質有3︰

① 適應於工具的多樣性所招來的對外界作用的多樣性,設定目的成為明確的一個行為。即,先從一切可能性選擇一個目的,然後,在腦筋裡畫出合乎目的的藍圖出來。最後,才以這個藍圖為規準,向自然開始行動。繼之,製造工具,以再一個工具的身體內工具(諸器官)操縱外界工具,而來進行生產。就是以人為主體,把身體、勞動手段(工具)、勞動對象(自然、材料)的三種自然,根據所設定的目的,統御於一個合目的意志之下。

雖說是設定目的,如果其目的違背著自然法則,只有失敗而已。有何工具,對象的情況如何,自己的身體能運動到什麼程度等,人必須先測定這些條件才設定自己的目的。這樣做,才能合乎自然法則,只有合乎自然法則,才能實現所定目的。所以,「人」這個動物,不只是被動的採取自然,而是進行多方面的生產。多方面的生產,是和人的慾望的多樣性有連帶關係。

古代原始的人,並不是只從自然採取物質而已。同一個森林,對於猴子和原始人,也有不同的意義。人的心裡慾望是遠大的,胃的慾望、皮膚的慾望、心的慾望都互相密切連繫著。從種種慾望之中選出一個,以這個為目的,在一貫的統一意志之下,統御外面的自然和內面的自然,而進行勞動。生活手段(衣、食、住)本身,都是勞動的產物。但是,人的心的慾望的廣度和目的設定的明確度,乃使其為了生活手段的將來必要的「生產手段」的種種工具,從自然採取、加工及預備創造之。人將透視遙遠的將來,為了生產工具費了很多的時間。這種心的慾望的廣大及集中一個慾望的勞動,使在發展時期的工具、武器、生活手段,在不知不覺之中不期而成為鮮明的藝術品。

②自然力的利用範圍,是受到可能製造的工具所規定。所以,同樣是人,以所利用的工具的不同,利用自然的範圍就不同。馬克思說,知道生物的工具的器官體系就能知道生物的生活,瞭解某一社會的勞動手段的體系,就能瞭解該社會。但是,為了瞭解一個社會的勞動手段的體系,也為了瞭解該社會全體(不是個人的,也不是靜的狀態之下)的分工體系如何組成,如何的運作等問題,社會體制的問題也要同時瞭解,才有可能。

人的社會的分工,和動物的分工(蜜蜂等)不同,但是人的這種不同並不是由身體的組織所規定。在人的世界,由身體的組織規定的,只大男性和女性,成人和兒童的範圍而已。同樣的身體的人從事不同的勞動,完全是起因於社會體制的問題。

能力(肉體的,腦力的,神經的)的不同,是不能輕視的因素,但是,在現實的社會,這和分工是沒有直接關係。

③ 人的工具在身體之外,所以,生產物是產生於身體之外。就是說,此時是生產和消費完全分開。先來生產物質,然後才把其消費。隨著勞動手段發展招來生產力發展。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是從大地上所提供,所以,人和自然的關係乃變為迂回關係。因為生產物的一部份不直接供於消費,而轉化為勞動手段(工具)和勞動對象(原料),所以,人乃以消費生產物的一部分而成為「活的勞動」。其餘的生產物則成為勞動手段(「過去的勞動」),再次作用於勞動對象(原料)而來進行「再生產」(reproduction, Reproduktion)。因此,生活手段或勞動手段的原始寶庫的「大地」的生的「不加工的」因素,乃逐漸消熄其意義。但是,人如何的脫離大地,社會生產如何的發展,大地仍然是進行生產和成為生活的場所,仍然是物質的終極的寶庫(雖然已不是生的直接的狀況)。沒有土地是不可能有人的生存。相反的,利用大地愈迂迴,人是愈深化的利用大地的可能性,那麼地對於人的意義就愈來愈大。大地如何受到迂迴利用,其範圍是由勞動手段的發展所招來的生產力的規模所規定,其範圍的大小,是由所生產的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的大小所檢證。

馬克思是把「勞動手段」(instrument of labour, Arbeitsmittel)和「勞動對象」(subject of labour, Arbeitsgegen stand),當做勞動的客觀條件,把其統一為「生產手段」(mean of Production, Produktions-mittel)的概念。過去的勞動所產生的生產手段,隨著其補助現在的、活的、勞動著的勞動主體的程度,生產力就決定其量的多少。同時,有了勞動手段所以生產力才會高昇,有了生產力所以勞動對象的消費才會增多。但是,若從生產力高低看來,是以勞動手段補助活的勞動的程度而定。年年的生產物之中,生產勞動手段比生產消費手段是相對的高。有了這種繞道,消費手段才一年比一年的高起來。

無論生產手段的生產或消費手段的生產,在其生產過程都是一方面有了活的勞動,另一方面則有了勞動對象,同時在其中介入勞動手段本能進行生產。

如上所述,人的「物質代謝過程」,是分為「生產過程」(Process of Production)和「消費過程」(Process of Consumption)。馬克思認為生產過程是人的生活的最基本問題。所以,在物質代謝過程之中,都是集中於論敘生產過程。

為何生產過程是人最重要的生活部門?當然,因為是人為了生活或為了生產所需的物質都要經過生產過程才能獲得。但是,不僅如此,人由製造東西,人才能改造自然,同時也改造人本身。馬克思說在這兩重的意義,就是人在生產過程上所擁有的根底的意義。

從歷史上看來,我們人的祖先是從「猴兒的人」逐漸進化為人。其進化的根底有「勞動」的行為存在著,同時,以工具(雖然是很粗陋的)的石器等,向自然挑戰。就是在這種很幼稚但很真執的經營之中,人才出現於大地上。馬克思說「人是經過勞動來改造自然,同時也改造自己」。每日,每年的勞動成果的累積造成歷史上的變化。人本身、勞動對象及勞動手段,都是經過悠久的歷史變化所造成的結果。人經過勞動改造自然,也改造自己,也製造勞動手段(工具)。這些歷史經過乃成為次代的人要勞動的新的條件,再傳下第三世代,也是成為它們的勞動的諸條件。這樣,在歷史承傳之中,人乃造成了擁有精緻且龐大的勞動手段及豐富的消費手段的社會。把這種歷史發展不但是當做抽象的歷史傳流,更為當做具體的每年每年的生產過程的成果的累積,就是馬克思獨特的歷史分析方法所解明的人的特質。

但是,馬克思在敘述生產過程之中,最強調的,就是過去所傳下來的歷史事實,從現在到遙遠的將來,也年年會被重複進行。這就是所謂「重複的發生個體導致發生系統」的意思。人在母胎生長,但不是終於胎內。並且,人為了成為一個能生活的人,必須要經過一定的歲月。在幼年或少年之中,必須學習能活下去的方法。人的命運就是要在時時刻刻勞動之中,完成自己的存在,進而垮過自己的一切限制而深化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一瞬間也不能停滯而必須繼續前進,就是所謂「特殊的動物」的人的本性。那麼,人是在何時何處進行前進和變化,這不外是在根源性的「勞動過程」。就是說,只有透過向外界挑戰來生產「物質」並改造外界的環境才能成為「人」。就是說,人是離不開製造、改造,並進行在所與的一切條件之下從事生產並改造生產條件(人的自然和自然的自然)的諸活動。這就是馬克思的「人性學」(anthropology, Anthropologie)和「勞動學」(science of labour, Arbeitswissenschaft)。

馬克思在年青時,是從以精神勞動的成果來看歷史的黑格爾(1770-1831)所影響下的自己,後來,進到以勞動成果來看歷史的「經濟學、哲學草稿」(1844)以後的自己。

「人是由勞動改造自然,同時改造自己本身」「哲學,為了以哲學和理性看外界,必然的趨向外面世界,和外面世界連繫,不但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本身(哲學)」。馬克思就是以

①由勞動過程生產現在及將來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東西;

②在其勞動,人受到形成和改造的這兩個意義,把勞動過程認為是人的生活的基本。

馬克思重複的強調「勞動過程」的重要性之後,再說明,因為勞動過程成為資本的生產過程而變成「價值增殖過程」的物質基礎,所以產生了下述的兩個重要的相關連的變化,即︰

①勞動過程的指揮統制權,歸於生產手段所有者的資本家所有。

②勞動生產屬於資本家私有。

① 第一,人是一方面活著,另一方面不得不自問「活著是什麼意思?」的動物。人活著和經濟或經濟學是有何種關係?普通所謂「經濟學」不是人的生存的全體的問題,是被認為是要思考「活」的手段的學問。有個「豐富之中的貧窮」這句話,就是說普通是生產為了活的豐富的手段,但勞動的人卻在貧窮的境地裡生活著的意思。但是,勞動者的生活(文化工作者或學者等都是一樣),是從工廠出來的時點才開始。人只是經濟範疇(勞動)的單純表現=人格化。人有生產指揮者和直接生產者之分。這就是經濟學者馬克思所要研究的問題。係社會,即進行勞動的社會,都成立這種關係(無論封建制或資本主義制)。直接生產的東西成為他人所有,所以「他人=財產所有者」,設定目的,直接生產者為了他人所設定的目的服從他人的意志而進行勞動。這種社會關係到處都存在,而且這種關係是和私有財產發生同時就存在著,所以人本來就有好似是嫌棄勞動(不是嫌棄制度)的性質。馬克思說,勞動本身是人為了活下去不能逃離的活動,但是這個勞動在「資本=工資」關係之下,(私有財產制度之下),卻成為原來的反對物。這樣,勞動成為反對物,在階級社會,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卻被認為是自自然然的普通的、應該的事實。這樣,馬克思才認為有必要剖析「體制」的問題。

「勞動,是勞動者自己的生命的活動,是勞動者自己的生命的表現。勞動者把這個生命活動,為了獲得自己所需的生活資料才把勞動力賣給他人。勞動者的生命活動,從他來說,不過是為了使他能生存的手段而已。他為了活下去而勞動。他把活動不包括自己的生活之內。所以,勞動不如說是犧牲了他的生活。勞動力,是他賣給他人的一個商品。所以,他的勞動的生產物,也不是他的活動的目的」(馬克思「工資勞動與資本」,岩波文庫日譯版,P.56)。

馬克思,把設定目的,根據自己的目的來指揮勞動過程的活動稱為「精神勞動」(mental labour, geistige Arbeit),神經、筋肉的活動稱為「肉體勞動」(Physical labour, Korperliche Arbeit)。

①第二,精神勞動和肉體勞動進行分化,是隨著私有財產制度發生而發生。這個分化,是和生產物成為他人所有相關連才出現。這當然也關連到勞動過程生產物資,同時也關連到人的發展過程。

資本主義社會,是在諸私有財產制度之中,上述的兩個變化以最完全的形態表現出來的社會。如上所述,目的設定完全是屬於資本的方面,勞動者是從屬資本的東西。並且,所生產的全部生產物,以「商品」的形態,被收藏於資本家的倉庫裡。資本主義就是這樣的制度,所以和私有財產發生一起開始,並以純粹明瞭的形態出現。

個個人有不同的性格,勞動的種類也有不同的特性。但是,只以男和女的不同,不能規定現實的男性和女性的關係,同理,勞動種類的不同,不可能直接的使勞動或勞動精神不同,或者使之嫌惡肉體勞動。譬如說︰藝術家或學者的工作是屬於技能,所以資本是難於把其包括在裡頭,因為技術基礎的不同,規定各各的勞動進入資本的方法也不同。

關於能力的個人差的問題,馬克思把主張要否定能力差距的運動,稱為是「粗野隨共產主義」或「俗流經濟學」(Vulgaroko-nomie)而反對之。若把能力的差距以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尺度來衡量,不管是肯定或否定能力的高低,這是私有的概念所毒害的狹隘的見解。尋找所有潛在的能力能自由發展的場所就是馬克思的意圖。

著目於學問和藝術而把精神勞動的問題發掘出來,是德國哲學的功績。但是這是有了暗默認識普通的勞動本來是不同為前提。也就是說,學問和藝術不是「勞動」或「生活」的問題,而是「創造」的問題。另一方面,站在廣泛的現實社會(不限於學問或藝術或文化),分析物質生產,就是英國經濟學。所以,英國經濟學乃把「勞動」當做「非致用」(不喜歡)的事。

一般人為何把普通的勞動認為是不喜歡做的事?在這個問題的基礎上,德國人乃只以精神勞動的世界為問題。英國人則只以經濟學世界為問題。馬克思乃拋棄一般人本來是不喜歡勞動的這個假定,深入於一般人現實勞動者的場所,而挖出了其體制的問題,即私有財產問題。然後,馬克思才統一德國哲學(只看精神勞動的世界)和英國經濟學(只看肉體而以「財產」為對象)的兩個觀點。

資本主義的現實,是資本主義社會所擁有的生產規模的巨大(特別在大工業)、其流動性的頻繁,及向個人所要求的目的設定的明確。這幾點比起過去的社會是有天淵之別。這種很大的差距,就是過去的階級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差距。這個龐大的生產力設備,就是資本主義「剝削」的物質基礎。

以上就是為了鮮明的說明馬克思的基本觀點。以下要說的就是對應於「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問題。

~~~~~~~~~~~~~~~~~~~~~~~~~~~~~
章  節:09.10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2:49
 章節主題:相對剩餘價值的論理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一、馬克思「資本論」的中心課題

上述「勞動和疏離」,是從「資本論」單獨的抽出「勞動過程」,而給予說明的。另一方面,乃從現實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先把「價值增殖」的側面暫且擱在一邊,而來只抽象的說明「使用價值生產」的側面。再就是當要說明「使用價值生產」之時,只以人和自然的代謝過程為研究的對象。所以,有關在大工業制度下所呈現的具體的「勞動過程」及未有涉及,只以「勞動過程」的抽象方面為研究的課題。

當然,如果除去具體「勞動過程論」,只以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為研究對象,就看不見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的歷史研究的「史的唯物論」。相反的,如果除去和「資本論」的關連性,只把「勞動過程論」抽出來和初期馬克思思想相結合,就只能把「資本論」的疏離概念還元素(reduction)初期馬克思的疏離概念,結果,透過經濟學體系最初展開的馬克思思想的重點就會被消除(看不見)。重要的是,把關於人和自然的物質代謝過程的理論,在馬克思思想的焦點(focus, Fokus),即「資本論」的體系中如何的被展開,正確的加以認識要緊。

以下就是要繼續看馬克思初期所說的「物質代謝過程」在「資本論」體系中,如何的敘述著。就是要把馬克思初期的思考和後期思考結合起來,並以「資本論」的體系為工具,來認識資本制生產方式。

從「經濟學‧哲學草稿」(1844)以來的馬克思的基本觀點,是想以「勞動」來看人的本質。但是,如果想以勞動來看人們的本質,必須添上「在社會上」的人的角度,才能理解「經濟學‧哲學草稿」之中的「人性觀」。

馬克思著手於研究經濟學以前,就認為人本來就是自由的活動主體,及人是社會存在。這就是馬克思原來的人性觀。他站在這個人性觀,批判了各種財產制度,也批判宗教。馬克思批判宗教,在經濟上,因為是反對宗教實際上是利用不甘於肉體上的欲望來束縛的被動的利己的動物存在,並利用自己想成為群體的人頭的心情,而把其交給財產所有者為代價的特權意識的觀念論。馬克思絕不是否認宗教所產生的人的心情,他寧說是重視在宗教動機的心底所擁有的人的本性,才批判當時的宗教行為。當然,關於哲學上的問題,馬克思是和宗教家站在相反的立場。

但是,馬克思並不把這種能動的(actual, altualistischer)的社會的主體的人性觀,當做主觀上的理想。他雖然擁有這種人性觀,但是在現實的市民社會(bourgeois society, burgerliche Gesellschaft),他是以冷靜的客觀的眼力,觀察在市民社會裡的人和社會的關連性。並且,對於「類型的人群」,還再透過相反的方式來觀察。這樣,在市民社會的「人」的研究,是從初就以這個觀點,但隨著市民的現實行動,把人和人之間的私有財產制度為具體的研究對象。因為是這樣,所以在其研究的過程中,必須以「經濟學」分析總體的市民社會,他才加上在以前和市民社會同樣厭惡的英國或法國的經濟學為研究課題。這就是「經濟學‧哲學草稿」時所開始的馬克思。於是,馬克思才從自由的主體的人和擁有意識的社會人層次,降下到自然和人的物質代謝過程,結果,終於鞏固了社會的物質代謝過程的基本觀點,及集結為社會而向自然作用的諸個人的基本觀點。

關於私有財產和活的人(勞動力)的關係問題,是先把人支配人或支配私有財產的問題暫且不論,同時也把體制和人的矛盾的問題排在旁邊,而來研究在各種私有財產制度下的物質代謝過程中的生產手段所有者和人(勞動力)的關係。特別是研究生產手段和勞動力的隔離和結合的問題為研究重心。

無論在任何時代,都要把「土地」「過去勞動的成果的生產手段」,及「活的勞動」相結合,社會生產才能開始進行。但是,生產手段的私有制,是意味著「活的勞動」從「生產手段」切斷,並且其切斷的方式是由諸生產手段的所有方式的不同而不能相同。同時,其結合的方式也不相同。那麼,土地和生產手段,是以什麼方式來和活的勞動在社會上相結合?人和自然的社會物質代謝是以什麼不同的方式進行?社會的所有制的諸形態,是給予諸社會某些條件,所以其社會內的人,在其條件之下,必須結合生產的諸因素而進行生產。但是,其條件並不是好比從天掉下來的觀念產物,而是從年年月月的生產活動中所發展的產物。因此,人向自然的作用(勞動)在一定的所有關係之下,不斷的進行下去。並且,因為人對自然的作用(勞動)是循環性的繼續進行,所以所有關係乃必然的會進行再生產(必然繼續下去)。「剝削」是有人對自然,人對人的兩個側面,所以其前提條件也必須有兩個側面(人對自然,人對人),並且,這兩個側面如果沒有年年繼續下去,生產本身就不能繼續進行。以上的這些問題,都在「資本論」詳細的說明著。

這樣︰

①基於歷史(經濟的歷史研究)來認識各種私有財產制度的形態。

②透過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為基本的階級矛盾所表現的問題,來把人類史總體的「史的唯物論」公式化。

這兩個問題最初出現,是在馬克思、恩格思共著的「德意志思想」(1845-46執筆,1932出版)。

後來,把「德意志思想」的嚐試,即一方面雖然以物質代謝過程為認識心,想把人類史當做「自然史」過程來記載,另一方面以「自然史」為背景,想來分析資本主義的「商品理論」所構成的社會的物質代謝過程,就是「資本論」。換言之,以歷史上普遍的「使用價值」,和在特殊的資本制之下所進行的「價值」的兩個觀點,而來研究具有獨特的性格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代謝過程,就是「資本論」。在此,必須注意的,就是說,人群(社會)裡的成員的諸個人,和自由的主體的人,是一個人的不可分離的兩個側面。這點就是和物質代謝過程的研究在一起,成為後期馬克思的人性觀=社會觀的基本特點。

馬克思在檢出「資本主義的歷史意義」時說著︰「(從資本主義法則本身所造成的資本主義的自我否定),雖然不是想重建私的所有,但是,可能產生以資本主義體制所產生的協業、土地及勞動的生產手段的共有為基礎的個人所有」。換言之,埋沒於自然和社會的人,在生產手段為中軸所進行的社會生產的矛盾發展過程中,將要恢復主體性的自我,必然在資本主義的形成和消熄的歷史過程中才能達成。

這種,把人類自古以來的歷史發展的意義和內容,認為是在資本主義的生成和消滅的過程中,能一舉成名。馬克思所說的「自然史過程」,什麼叫著「自然史」?馬克思乃把自然的發達史,和社會的發展史分開。即,在自然所發生的事物之中,認為存在著無意識或有意識目的的。但是在社會的歷史上所發生的事物,「行動者,……是向一定的目的勞動的人他非有志願的意圖,非有目標的志願,是沒有的」。「向各種方向行動的多數的意志,及對外界的這些意志的多種多樣的作用的結果,就是『社會歷史』。」對象本身也就是這樣,所以,非有目的設定,歷史科學、社會科學都不可能成立。唯物論是重視對象的學問所以蔑視對象本身而重視人為的道理,無非是唯物論的自我否定。

如此,馬克思把自然史和社會史的物質明確的分別。之後,即把歷史的唯物論的基礎置於以下兩點︰

①第一點,各種人的行動是多種多樣,容易招來和各個人所定的目的相反的結果,所以雖然非有歷史不能談起歷史,但是也不能從目的說明歷史。畢竟,重要的是要知道各個人所定的目的是如何的產生不同結果的過程。

②第二點,許多人所設定的目的,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不同。所以,要知道在特定的時代,在特定的階級的人所定的目的的背後,所在規制的存在是什麼?

這種要理解歷史的唯物論的基礎,在經濟學中是如何的被應用?在個人的背後規定了其行動的是什麼?要檢出這些問題的經濟範疇。

這種歷史的唯物論的理解的基礎,在經濟學是如何的被應用?要檢出位置在個人的行為之背後而規定其行動的存在,要檢出其經濟範疇規定人的目的設定的場所,不期而遇的使個個人採取一定的行動的方式方法,再就是這些個個人的行為怎麼樣才能產生客觀的各種結果等,關於這些問題,「資本論」都會逐一拿出答案出來。

上述是從初期馬克思,一下子到資本主義的積蓄論而概觀了歷史理論的「資本論」體系的展望。

以下恢復正題,言歸有關「剩餘價值的生產」的問題。

試看「資本論」共有3卷(3部)之中,第1卷(第1部)分為第1篇「商品與貨幣」(價值論)和第2篇以下的資本制生產過程論等本來的資本主義經濟的諸問題。其中,在第1篇所展開的商品及貨幣的理論,即「價值論」,可說是第1卷(第1部)的「序論」,同時也是3卷(3部)整個的「序論」。所以,第1篇的價值論(價值法則),就是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骨幹。第2篇「貨幣轉化資本」,第3-6篇「剩餘價值生產過程論」,第7篇「資本積蓄論」。

在第2篇「貨幣轉化資本」,馬克思乃使用了︰

W(商品)--G(貨幣)--W’(其他商品)

而來表示商品流通的形態上的對立。再以

G(貨幣)--W(商品)--G’(增大的貨幣)

來表示貨幣流通成為資本的一般模式。同時,為了說明G-W-G’即貨幣的自我增殖在資本模式的可能性,乃在第3-6篇,第7篇分析資本制的生產過程。

從以上的「資本論」第1卷(第1部)的構成,若是要找出「剩餘價值生產」,就要看第3篇「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第4篇「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主要的兩篇(「資本論」的中心理論)。這兩篇就是有了下述的構造︰

第3篇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第5章 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

第6章 不變產本與可變資本

第7章 剩餘價值率

第8章 勞動日

第9章 剩餘價值的率與分量

第4篇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第10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第11章 協業

第12章 分工與工廠手工業

第13章 機械與大工業

上面所說的「社會物質代謝過程」,是屬於第4篇第11-13章部份。看到這麼龐大的「資本論」,要緊的是要注重於看資本主義的現實為先,然後,才來看「資本論」的體系。對於馬克思思想的瞭解,就是對「剩餘價值生產」的瞭解,同時也是剩餘價值生產在馬克思思想體系裡所佔地位的瞭解。但是︰

①第一,要瞭解「剩餘價值生產」時,若是缺乏使用價值觀點而把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只當做是「價值增殖過程」,這不外是生產關係主義的「資本論」的理解方法,這已成為所謂「古典」的馬克思思想的看法。

②第二,把馬克思,全由「疏離承傳」來理解,就是把勞動過程論的一部份從生產的概念和價值概念隔開而連繫於貨幣論的初期馬克思的思想方法,這種看法是傾向於馬克思的人性學理解的看法。

③第三,是把相對的剩餘價值生產從絕對剩餘價值生產隔開而來理解馬克思思想。這是把資本主義的生產力的性格排在前面,並否認階級鬥爭而把生產力的展開當做是歷史的起點。這可以說是「資本論」的生產力論的理解方法。

第一的見解是在19世紀末的「古典派」的見解。第二,第二是經過第1、2次大戰之後,較突出於言論界的見解。這些見解,是為了把資本主義下的私有財產制度的說明,及為了指出馬克思的分析方法突出的一面,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⑴要緊的是馬克思看人和自然的社會物質代謝過程的基本觀點時,透過經濟學,如何的把握大工業制度所擁有的世界的意義,這點也是「資本論」的最重要的第一點。

⑵「資本論」和早期馬克思有了斷層。所以在「資本論」要看初期馬克思的思考如何的展開於經濟學體系之中。這樣,才能更加瞭解其早期思想。

⑶要注意觀察現實,剖析資本主義的矛盾、認識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究的基礎範疇及其概念,在歷史分析時為何必要?

為了基於以上3個核心問題來研讀「資本論」,

①論述「價值過程」

②分析基礎範疇(價值論--剩餘價值)和認識社會以物質代謝過程是如何的連繫著

③認識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的剩餘價值的關連性

④認識大工業制度的世界史上的意義。

茲以上述的順序論述如下︰

二、價值增殖過程中的剩餘價值論

「資本論」的第1卷第2篇以下,是剩餘價值生產,在「資本論」不只是價值增殖過程的問題,而是包括「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而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物質代謝過程的問題。

因此,在此是把「使用價值」的觀點暫且擱在一邊(後述)而來論述價值增殖過程的剩餘價值論。

資本家訂立目的,以平均價值買進「勞動力」和「生產手段」而經營生產,再把「生產物」賣出去來增殖貨幣。為了理解這個價值增殖的資本家的目的,有必要以分析「商品」的勞動力消費過程來認識「生產過程」(「資本論」第1卷第2篇)。

三、勞動力的價值

勞動力的價值是和一般商品同樣,畢竟也是由生產勞動者所需的生活手段(衣食住)的勞動時間所規定。但是,造成「勞動力」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和勞動者現實上在工廠所「勞動」的時間根本毫無關係,結果,兩者的差額就是發生「剩餘價值」的泉源。譬如,造成勞動力所需時間(資本家從勞動者買來的時間)是6小時,但是現實在工廠勞動的時間(勞動日)是12小時(生產手段所需的勞動是9小時),就是如圖25所示。

資本家則以15的貨幣為資本,以6買來勞動力,以9買生產手段而經營生意。如上所述,生產手段的9,在新生產品也不過是仍然再現其9而已,所以價值增殖不能從生產手段出來。然而,勞動力買來時是6小時的過去勞動(生活手段生產)的具現物(condensation),所以,是有6小時價值(這點是和商品一般同樣)。但是,被資本家買下的勞動力在商品的具現物,變成生產價值的活的勞動。這點就是勞動力商品所具有的特質。這種勞動力一進到工廠,其勞動時間乃被延長為12小時,所以多具有6的價值的勞動力商品,終於成為12小時的活的勞動,就是等於有了12的價值創造。因此,新商品的價值是生產手段的價值再現部份的9,加上勞動價值12,而成為價值21。如果按照價值21賣掉新商品,21的貨幣就還流於資本家手裡,這樣,以普通的價值賣掉商品,其貨幣為何能增大的問題,就是馬號思要解明的中心問題。

在資本各部份的運動之中,投下生產手段部份的資本,只是G(9)-Pm-G(9)的運動而已,所以沒有價值增大的可能。相反的,投下勞動力部份的資本,是G(6)-A-A-G' (12),這樣增大。因此,馬克思才把投下生產手段部份的資本稱為「不變資本」(constant capital, konstantes Kapital=C),投下勞動力部份的資本稱為「可變資本」(variable capital, variables Kapital=V)。

換言之,勞動日12小時之中,6小時是為了勞動力的生產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所以稱為「必要勞動」(necessary labour, notwendige Arbeit),其餘6小時,稱為「剩餘勞動」(surplus labour, Mehrarbeit)。這個剩餘勞動是無償的,這就是成為「剩餘價值」的泉源。也就是說,超過生產勞動力所需的必要勞動時間,即剩餘勞動無償的進行,所以資本家才能以投下的資本增殖其價值。

這個剩餘價值生產過程,從商品的價值看來,生產物的價值就是,C〔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m〔無償勞動〕)。其中,不變資本(C)是過去勞動的結果的生產手段的價值仍舊出現於新商品的部份。其他是勞動商品(過去勞動的價值的商品的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成為活的,造成價值的勞動力而新產生的部份。V是有償勞動,m是無償勞動。生產手段若從價值增殖看來,不過是「條件」而已,絕不是「原因」。因此v/m就是「剝削率」(剩餘價值率,rate of surplus value, Rate des Mehrwerts)。

但是,一個生產品如果沒有使用價值,也就是沒有「價值」,所以,為了生產使用價值,生產手段是絕對必要。而且,使用價值如果非由社會

平均的生產條件生產,為了生產擁有使用價值的商品所投下的勞動時間,就不能當做社會所必要的勞動時間通用。這就是一般的「價值法則」的特質。所以,龐大的生產手段(特別是勞動手段)的合目的的設置和運用,乃成為絕對條件。

重複的說︰「生產手段」是為了資本的價值增殖,不過是條件而已,但是絕對需要的條件。條件並不是原因,也就是說,資本能進行G-G'的增大,是以其包括在內的「可變資本」(勞動力)為G-G'的原因。只能是G-G的形態的「不變資本」(生產手段),不能成為資本增殖G-G'的原因。但是,可變資本的勞動力能成為G-G',是有了不變資本的生產手段才能實現。再進一步就是,不變資本(生產手段)只停於必要的最低限度,就是資本家所要堅持的絕對條件。總言之,看剩餘價值時,為了把剝削的泉源明確化,得把不變資本(生產手段)暫且排在一邊。但是,為了瞭解剩餘價值的生產方法,得把不變資本拉出來為其前提。

四、剩餘價值的唯一泉源

一個「勞動日」之中,超過為勞動的生產所必要的勞動時間的勞動,就是「剩餘勞動時間」,這個剩餘勞動時間的勞動的長短,規定剩餘勞動的大小,所以,剩餘價值的生產,可能有兩個方法,即︰

⑴必要勞動時間是一定的,但勞動日(一日的勞動時間)若是延長,剩餘勞動時間(剩餘價值)就增大。此時,剩餘勞動時間若是絕對的被延長,所產生的剩餘價值絕對的增加,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絕對的剩餘價值」的生產。

⑵ 勞動日是一定的,但是由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招來剩餘勞動時間的延長。此時,由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所延長的剩餘勞動時間所產生的剩餘勞動價值,被稱為「相對的剩餘價值」。這個場合,但不是資本家把勞動力商品以其價值以下的價格買進,而是勞動力商品的價值低下的結果。所以,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是起因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招來勞動者的生活資料的生產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的低下所招來的。換言之,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引起勞動者的生活資料的生產所需要的必要勞動時間降低,招來剩餘勞動時間相對的被延長的結果所產生的,就是「相對的剩餘價值」的生產。這就是社會的協業、分工、機器體系等資本制生產方式的發展的結果。

上圖中的

①在「資本論」是敘述在第1卷第3篇第5章

(勞動過程與價值增進過程)~第7章(剩餘價值率)。

②是敘述在第1卷第3篇第8章(勞動日)~第4篇第10章

(相對的剩餘價值的概念)

①是「剩餘價值生產」的基礎範疇,

②是「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概念規定。

五、社會的物質代謝過程

在「資本論」,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物質代謝過程,若是站在使用價值的和「價值」的兩個觀點加以認識之時,就能瞭解馬克思以資本主義也是私有財產制的一個角度,及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制和其他完全是特殊的私有財產制(所以是人類前史的最後階段)的另一個角度,即以這兩個角度為一貫的分析基礎。

原來,人聚集而結成社會來改造自然並生產生活資料,及消費其生活資料,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和生存(這點不管是否在私有財產制度之下)。這就是貫串於「人類史」的現實問題方面。並且,在私有財產制度之下,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與否,活的人以某些形態從屬於生產手段所有者,同時以某些形態把其勞動成果被剝削上去,這就是貫串於「階級社會」的現實問題。

但是,人和自然的物質代謝過程的基本因素的土地和過去的勞動所造成的「生產手段」,和「活的勞動」,到底是以如何的方式被分解,並以如何的方式進行再結合的問題,完全是根據諸生產手段的所有形態的不同而決定。所以,人和自然的物質代謝過程的所謂「貫串著歷史」的問題,和活的人的剝削的所謂「貫串著階級社會」的問題,都各各隨著「私有財產制度」的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在近代的私的所有的特殊的財產制度之下,活的勞動和生產手段的社會結合的問題,或者所謂「剝削」的私有財產制度的問題,都一樣的呈現著特殊的形態。在這兩個側面,把其「特殊的」(獨自性)明確化,就是研究剩餘價值生產的中心問題。

貨幣是重複的進行G-G'-G"--的循環而無限的趨於增大。這個資本增殖的一般方式的內容是什麼?人改造自然來獲得生活資料,其成果卻被財產所有者納為己有。包括上述這兩個側面的「剝削」是如何特殊的被進行?

在資本主義獨自的私有財產制度之下,所謂「土地」原始(本源)的生產手段所有者的「地主」所擁有的吸引力(人格的)一旦失掉,社會上的生產手段和勞動力隨著變成可以自由販賣的「商品」。這樣,生產的因素完全服從「商品的論理」,具體的是服從個個產業資本家所擁有的貨幣的力量而被吸收並被結合。在這種社會的物質代謝過程,是進行如下的發展︰

即,社會全體的活的勞動和生產手段,整個都完全在「產業資本家階級」之下被結合,並進行生產,所以,從生產的場所來說,社會所有的一切生產手段和一切勞動力都被握在產業資本家階級手中。因此,生產的主體不是勞動者,而是資本家。社會的整個生產物也在全體產業資本家「階級」的目的設定和意志之下,由直接生產者的勞動者進行生產。但是,這並不是全體的產業資本家階級以統一的目的設定和意志成為生產的主體。生產的主體一定是由個個的產業資本家擔任,及個個的資本家在他自己的判斷來設定目的並經營生產。

這樣,社會全體的生產手段和勞動,分散於個個的產業資本家之手中,並屬於產業資本家全體,服從個個的資本家目的設定,而全體社會進行生產,所以,社會勞動力的編制,一方面在工廠,是個個的資本家專制支配之下有計劃的進行著,在另一方面全體社會,是在無政府、無計劃的進行著。然而,再一方面如此勞動力和生產手段的關係完全被切斷,只由貨幣的力量進行結合的結果,反而形成了人的勞動力龐大的結合體,和過去的勞動的結果的龐大的生產手段再次結合。換言之,生產諸部門,隨著發展的諸階段,各各構成特定的生產機構,所以機器和原料不同,勞動者的編制也不同。但是,無論如何,這些生產的諸要素全部都成為商品。擁有種種生產諸形態的諸生產手段即以不同的方式使勞動者的神經和筋肉緊張而進行勞動。擁有一切使用價值的勞動力的諸群,都被貨幣所支配的結果,生產手段和勞動力成為商品。但是,只要是以資本能通用的最少限度的貨幣,都隨著不可測定的激變的進度和方向而不斷的增大,以致產生這種個別資本為了生存的互相競爭。這種生產競爭在總體的社會物質代謝過程,使人對自然也不得不進行累積而成為增大。

因此取代土地所有支配的社會所出現的產業資本制霸的時代,是以G-G'的方式,或者以價值增殖的方式的進行剩餘勞動剝削的資本主義社會,比其他社會,在物質代謝過程的側面是有了這樣的特質。

在先前所述,亞當史密斯是著目於資本主義的這種生產力的特質,看商品交換為媒體的社會內的分工,從長遠的眼光看來(in the long run),他乃捨去(不管)無政府的狀態,同時,從「勞動」被自由販賣的觀點,而捨去(不管)工場內部的支配服從關係。這樣,他才產生了「私的所有愈純化,勞動的社會結合就愈增大」的綱領。在這個勞動結合的概念,馬克思說是有著社會主體的活的勞動相結合,和過去的勞動(諸生產手段)和現在的活的勞動相結合的兩個側面。貨幣是用於擁有兩側面的勞動結合的媒介手段,透過G-G'的貨幣的不斷增大,進行生產手段和勞動的社會結合,人對自然的支配因此而趨於增大。但是,史密斯乃認為社會全體會不期而然的成為一個合理的經營體,而被保障豐富的消費,所以,他乃結論為︰「不管有了剝削,但富裕的生活是會一般化的(連勞動者的生活也會富裕化)」。

然而,馬克思看在資本主義社會,不但是由人和自然的側面,從人和人的剝削的側面也來看,所以他認為勞動力和生產手段成為商品,以個別資本家為生產的主體,這種價值增殖而私有財產增大的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外是財產對人的支配的社會。如此社會生產力龐大發展的結果,龐大的量的剩餘生產物,完全交給各種各樣的生產手段所有者的事實,比過去的社會更為強大。然而,這個事實卻愈來愈難於看得見,資本主義就是這樣的社會。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1部第3篇第8章「勞動日」的第2節,有了關於工場主和波鴉爾(Wablachian Boyard)交談的記述。波鴉爾是俄國或東歐諸國的封建領主。馬克思的一個意圖是在要指出舊生產方式所支配的地方,一旦被捲入大工業所造成的世界市場,「在奴隸制、農奴制的野蠻性,殘酷性之上,還要添上過度勞動的文明化的暴虐性」的事實。馬克思在這一段再一個的意圖是要指出,同樣對「剩餘勞動的渴望」在資本主義和賦役農民的剝削對比起來,有如何的不同。

賦役農民的場合,是農民佔有為自己的生活所必要的土地,必要勞動時間是在自己的土地勞動,在剩餘勞動時間才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勞動。這樣,自己生活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和為了財產所有者勞動的剩餘勞動時間是明確的能看清楚。在此,被剝削的程度是和被剝削的事實一樣的能明確化。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所有」的一元化,「勞動」成為買賣的對象,所以全部勞動都好像是有償,因為並不是以一週間幾天是為了資本家勞動的形態出現。換言之,就是「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都融合於一勞動日之中,所以不可能區別清楚。再一個問題就是被個個資本家剝削的成果,剩餘價值不一定都是直接握在原來的資本家掌中。基於平均利潤的法則,利潤率被均等化,所以個個的資本家的平均的剝削部份,不是基於資本家所雇用的勞動者數分配,而是以投下資本的大小分配之。所以,個個的資本家所取得的利潤,和在其資本家之下勞動的勞動者的剩餘勞動,不一定有著直接的關係。

據馬克思的想法,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外是財產支配人的形態的一種。即,過去的他人的剩餘勞動所生產的財產,再次支配現在的他人的活的勞動,這不過是擁有這種內容的私有財產的一個形態而已(這點是馬克思從初期就有的基本觀點)。在「資本論」,這個基本觀點從頭到尾貫穿,並且,資本主義的特殊性(獨立性)也明確的把握著。勞動力和生產手段都當做商品的私有財產制度之下,人對自然的支配,財產對人的勞動力的支配,在這兩個側面的剝削是以如何龐大的規模被進行?如何的完成人類的前史最後階段的歷史使命?「資本論」就是要解明這個問題。同時,也分析貨幣財產進行G-G'的無窮盡增大的剝削形態之中,人支配自然的內幕也被分析,社會的物質代謝過程也細緻的被分析,這些都是為了解明上述的問題。由此,要揭開在看不見的形態中所進行的資本主義剝削的內幕,就是馬克思在這本大作所要鮮明的核心的主題。

「資本論」在第1卷第1部,只要是讓產業資本家和勞動者的兩階級登上台面,就能研究「剩餘生產物=收奪」的關係。但是,其剩餘生產物在諸財產所有者間的分配的記述是排在第3卷第3部之中。這點就是馬克思即把說明這個核心問題排在前頭的結果。物質代謝過程的具體分析,是編於第3篇「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之中,同時先來把握認識剩餘價值的生產的手法,也是如上述的想要先來說明核心問題的馬克思所意圖的結果。「絕對剩餘價值生產」,也在第3篇第8章「勞動日」,才以「勞動日」延長的方式說明其概念。但是,說明勞動日的延長之前,應該預先說明「什麼叫著勞動日?」,實際上不是這樣做,這就是在上節的①所說明的要檢驗剩餘價值生產的「基礎範疇」為先的馬克思的意圖所使然。

在 8章「勞動日」之前的基本的諸章的範疇檢出,「剩餘價值的泉源是剩餘勞動」先被說明。然後,再說明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分離,才在「勞動日」之中檢出「剝削」是以無法知覺(看不到,知不到)的方式存在著的事實。

勞動時間含有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兩側面。這點是貫通於階級社會,也是貫通於人類史上。然而,勞動時間存在於所謂「勞動日」(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混和體)之下,不外是資本主義所具有財產制度的特質。財富成為商品所以勞動時間成為勞動日。換言之,勞動者從生產手段完全被切斷,勞動力成為商品,所以,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也成為混合(mixed, mischen)的勞動日。整個生產物,必要生產物和剩餘生產物也成為混合的商品資本,這些都完全被資本家納為己有,同時,都當做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合計而理論上被總合,所以,「勞動日」成為代表活的勞動的工資勞動者,和以生產手段的所有而支配活的勞動日的資本家,一方面是成為過去的長久鬥爭的歷史成果,另一方面是成為現在鬥爭的場所而出現。

「幾個小時是勞動者所賣出的時間,幾個小時是勞動者自己的時間」,這個爭點,原來是「勞動日本身是屬於誰」的問題在裡頭。這點馬克思是寫在「資本論」第1卷第8章第2節以下。

六、為了剩餘價值增殖的協業、分工及大工業制

⑴協業與分工

如上所述,以無限制資本增殖的個別資本家的目的設定為起點,並擁有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論理及特殊的利潤追求的慾望,經過協業和分工及工廠手工業,及機器和大工業的歷史過程,進行了歷史上未曾有的龐大規模的人支配自然和人剝削人,而發展起來的就是資本主義。「資本論」就是詳細的解明這個資本制生產方式的馬克思的大作,特別是分析大工業制度的理論的大作。

資本制生產方式的基本形態之一的「協業」(co-operation, Kooperation),即多數的勞動者在一個作業場在統一的意志的支配下,共同使用生產手段而一起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11章,從人支配自然的側面,以古代埃及的巨大工業為例,說明著這個協業問題。即,在統一的目的設定和意志之支配下的集體勞動,是勞動者進行和其他的勞動者有計劃的協力合作時,脫離了個人的各種界線,而來發展他的個人能力。但是,這個協業所帶來的社會勞動的生產力,是有了「勞動和疏離」(參考P.321)的相關連的一面。在直接的社會勞動所必要的統一的目的設定和指揮,及集體勞動者的諸機能的連絡和統一,是在集體勞動者的外界,即在資本那一邊。

「所以,他們的諸勞動的連絡,觀念上是當做資本家的計劃,實踐上則當做資本家的權威,把他們的行為從屬於自己(資本家)的目的意志和力量」。因此,「資本家的指導,從其內容看來,一面是為了產生生產物的社會過程,但是在另一面,是資本的增殖過程,這樣的兩者生產過程進行兩者鬥爭。因為是兩者鬥爭,所以從形式看來是專制的」。因為是這樣,所以資本家的機能,不過是「亞細亞及埃及的國王或Etruvia(義大利中部的舊州名)的神政者」的專制的形態轉化而已(其基本是有了人支配自然和人支配人的兩個側面)。

這種兩者鬥爭的性格,使「分工」(division of labour, Teilung der Arbeit)的「工廠手工業」(manufacture, Manufaktur)更加擴大。

「分工」,有了在個別企業內部的資本家的無條件的權威之下的「計劃分工」,和由個個資本家的自由的目的設定所引起的社會全體的「無政府性分工體系」。所以,資本制生產方式的發展,也呈現著「工廠內部的支配體制的發展」,和「社會分工體系的無政府性無計劃性的擴大」的兩側面。

這個資本制生產方式的發展,從人對自然支配的側面是擁有肯定性的因素,從資本的價值增殖的生產力的側面是有否定性的因素。特別在第二側面的否定性因素,是擁有比舊來的私有財產制否定更大的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制的,終極的否定性。但是認識其否定性的認識之時,不能忘掉以自由的勞動力和自由生產手段的結合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性(比舊來的社會)。其所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殊性」(獨自性),就是︰

「在資本制生產方式的社會,社會分工的無政府性和工廠手工業分工的專制性,是互相制約著(互相對抗著),但是舊來的社會諸形態(在此,諸職業的特殊化進行此自然發生的發展,後來進行結晶,終於以法律確定之),是相反的,一方面表現有計劃的權威的社會的勞動組織形態,在另一方面則完全排除工廠內分工,若不是這樣就是只使之惟在小規模的、分散且偶然的範圍內發展」就是說,工廠內分工和社會內分工,有了顯著的不同而且是對抗著。因為工廠內分工比社會分工成熟,社會分工尚未成熟所以人還埋沒於自然和社會。

舊型諸社會(資本主義制以前的諸社會),沒有生產手段自立,和社會分工的無政府狀態,所以不可能有工廠內分工的明確的目的設立和指導。一方面,「規劃共同體內分工的紀律」是「以自然法則的權威而成立」。另一方面,「特殊的手工業者,即以傳統的方式,自立的在自己的作業場作業而不承認任何權威」,所以不過是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而已。就是說,在這舊型社會,人是以傳統方式埋沒於自然和社會。

「人類文化的初期--在狩獵民族之下,或者在印度的共同體的農業之下--可見到的支配性勞動過程中的協業,是基於尚未從種族或者共同體的臍帶分離的階段(好比個個的密蜂尚未從其巢穴離開一樣)。這種例子之中的協業問題,是和資本制協業有區別。在古代世界,在中世紀,及在近代的殖民地,其協業的大規模的分散,完全是起因於直接的支配=隸屬諸關係(大體是奴隸制)。但是,和上述(諸舊社會)相反,(協業)的資本制形態,原來就是以能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資本家的自由工資勞動者的存在為前提。」

因此,資本所擁有的權威,從其形式看來,在某些意義上,不過是古代社會的權力者的權威的形態轉移而已(也是由自然法所規制的),馬克思是這樣說著。

資本的生產過程,在本質上是具有流動性。要生產什麼?怎樣來生產?這些問題都必須經常把目的明確的設定,在所有的側面都得經常進行革新。這就是資本主義獨自的共同勞動過程的本性。這種獨自的共同勞動過程的創造性指導,和在此過程的獨自的敵對性格所必要的指導,這就是資本家所擁有的指導權的兩個因素互相鬥爭的內容。這個互相鬥爭的性格,隨著資本的發展,而愈來愈明確的表現出來(一方是勞動過程起因於使用機器而愈來愈革新,另一方是就業勞動者群的增大)。同時,隨著資本量的增大,資本家的機能乃不得不從資本家個人交給勞動者群的一部份,而成為產業士官或產業下士官的工作,所以,生產過程的有效的目的設定和指揮的側面,和為資本效勞的側面發生矛盾,這種矛盾必會使這些產業士官或下士官等各階層管理者的心中產生「難於二者擇一的衝擊」。「嗚呼,他的心中住有兩個靈魂,一方將要離開另一方!」(馬克思)

以上,就是關於「以價值增殖的剝削狀態為媒介,招來獨自的資本的生產諸形態發展」,第一,肯定的看人對自然的支配過程,第二,否定的看這不過是資本的生產諸形態而已,第三是透過其否定性來看發展的肯定的意思,再把這些新的和舊來的社會形態對比來觀察,就是馬克思的手法。但是,馬克思的這種手法,在敘述資本主義獨自的產物的「大工業制度」,更加鮮明的表現出來。

⑵大工業制

如上所述,馬克思特別重視關於作業場所內分工的「專制和計劃」,及社會內分工的「自由和無政府」的兩個側面的肯定→否定→肯定的互相關係。把其確實瞭解之後,再來看馬克思對「大工業制」的說明。

① 「大工業的原理,即,把各生產過程,絕對的,完全不考慮人的手而分解於其構成諸要素的大工業的原理,創造了完全是屬於近代的所謂『技術學』(technology, Technologie)。社會生產過程的錯綜的、外觀上是無連絡的、硬化了的諸形態,分化為適應於所期待的有用的效果而組織成為應用於自然科學(自然法)的技術學,不管所使用的工具的多樣性而來發現人體的生產行為以必然的方式所進行的龐大的基本運動形態。這點,是和機械學同樣不管機械如何的複雜並不看錯其簡單的機械機能的不斷的反復。近代工業絕不把某些生產過程的現存形態看著終極的型態,同時也不這樣處理。所以近代工業的技術基礎是革命的。--舊有的一切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在其本質上都是保守的。近代工業,即以機械、化學的處置及其他的方法和生產的技術基礎一起,不斷的改變勞動者的機能與勞動過程的社會結合。這是從一個生產部門向另一個生產部門不斷的變革社會內分工,並不斷的移動多量的資本與勞動者,所以,大工業的本性,是給勞動的轉變、機能的流動並付與勞動者的可能性的諸條件。

②大工業在另一方面,是在其資本制形態之下,把舊式分工及其硬化(形骸化)的分立性一起給予再生產(然而,勞動過程不斷的變化,但是勞動者卻沒有得到適應變革的可能性)。這個絕對的矛盾,拋棄了勞動者生活方式的一切寧靜、固定、確實的狀態,向勞動者的手,經常打擊勞動手段和生活手段,使其部份機能和他本身成為廢物。這個矛盾,是為了不斷的犧牲勞動者階級、勞動力的不窮盡的浪費、破壞社會等而任意活動。這就是大工業的消極側面。

⑶產業預備軍

然而,勞動的改變現況若是只由壓倒的這個自然法則(不能更改的法則)--到處碰到障礙的盲目的、破壞的作用--進行的話,大工業就不可避免的以自己本身的崩潰的危險而把勞動的改變當做是一般的「社會生產法則」,並且為了這個法則的實現,使諸關係的改變當做自己的死活問題。此時,大工業再把為了應付轉變資本的剝削慾望所預備並能自由利用的窮貧的勞動人口,當做解決死活問題的關鍵(所謂「產業預備軍」愈雄厚,其應付危機的可能性就愈大)。在大工業的基礎上自然發生的這個變革過程的一個契機,是工業學校及農業學校,再一個契機就是勞動者的子女受到關於技術學校及種種生產用具的實際處理的若干教育的「職業學校」。

勞動者從資本剛奪取的最初的「工廠立法」,如果不過是促使初等教育和工廠勞動結合的話,那麼,勞動者階級若是不可避免的獲得政權,技術學(理論的或實踐的)在教育學校能獲得應有的地位是不可置疑。「資本制的生產形態及適應於此的勞動者的經濟諸關係」,和「這種變革的酵母及其目的的舊式分工的揚棄」,絕對發生矛盾也不可置疑。「然而,一個歷史的生產形態的諸矛盾的發展,是其生產形態的解體和新生產形態形成的唯一的歷史過程。所謂「守本份!」的手工業思考發展到頂點,就是時鐘師瓦特(Waltt, James. 1736-1819,英國發明家)發明蒸氣機關,理髮師阿克萊特(Arkwright, Sir Richard, 1732-92,英國發明家)發明絲編機,寶石細工師富爾頓(Fulton, Robert, 1765-1815,美國發明家)發明汽船等,這個瞬間,一切都成為極端的愚痴」。馬克思是這樣敘述著。

馬克思,也把大工業打倒勞動者的過程,和落後的生產方式的資本被打倒的過程,重疊描寫著。再就是為了想出馬克思的肯定→否定→肯定的手法,關於大工業和農業的以下敘述,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資本制生產,破壞了一切財富的泉源的土地(自然)和勞動者。這不過是社會發展的生產過程和技術結合的結果而已」「但是,這同時破壞了個個質量變換(物質代謝)的自然發生的狀態,把其質量變換當做社會生產的法則,所以,在人充分發展的適當的狀態之下,就能強制其有體系的重建。」

在馬克思初期,變革不過是檢出要變革私有財產制的主體而已,但是,到了「資本論」不只於此。「資本論」是檢出變革的主體,同時也檢出變革的客觀條件。在此,也檢出變革的過程的主體的客觀條件,同時也檢出使超越變革時期的未來社會的人和自然的科學的物質代謝過程可能進行的主體的客觀條件,並明示了這兩個變革的主體的客觀條件是由剩餘價值生產的法則所造成。

七、自然史過程所貫徹的形態

上述是看「新社會形成的諸因素和舊社會的變革的諸契機」,並由價值法則促使其自然史的成熟。在此,想來敘述關於自然史所貫徹的形態的馬克思的分析。

大工業制度所具有的意思,是以什麼形態表現於歷史變革過程?為了分析這個問題,有必要參考「資本論」第1卷第8章「勞動日」裡的具體敘述,特別要研究其第5 節「為標準勞動日的鬥爭,從14世紀中葉到17世紀下葉的為勞動日的強制法」,第6節「為標準勞動日的鬥爭,以法律強制制限勞動時間,1864年的英國工場立法」,第7節「為標準勞動日的鬥爭,英國的工場立法在外國所引起的反應」。

馬克思所謂的「勞動日」,是理論上總合了「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合計。這點已在先前重複的敘述過。這是為了解明透過勞動力的價值的買賣,及剩餘勞動的生產物歸於資本家所有的事實。勞動日由於被分割為上述的兩個範疇,所以,勞動日乃成為不擁有生產手段的勞動者,和由擁有生產手段而支配勞動者並剝削剩餘生產物的資本家的互相鬥爭的問題。一方面有把對剩餘勞動的延長的無限的渴望,不得不當做資本家自己的本性來表現的資本家,另一方面則有被剝奪生產手段,不得不把勞動力當做商品(具有標準的力量、健康、氣力等的勞動力商品)出賣的勞動者。

因此,「階級鬥爭」(class struggle, klassenkampf),乃以「勞動日」的鬥爭而展開(當然,也包涵著生產手段,特別是機器、工廠是屬於誰的所有)。

這個「勞動日」,在「勞動日」第5節以上所展開的階級鬥爭史觀,和在先前所看的「大工業」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到底是如何的連繫著?

試看表現階級鬥爭等成果的「勞動日」運動,馬克思是從此檢出完全相反的兩個潮流。第一個是18世紀末葉以來的「勞動日」的無限制延長,第二個就是從1830 年代開始的「工廠立法」的勞動日縮短。然而,若把這兩個潮流的時期和工場制度的展開過程對照,起來第一個潮流的時期大體上是在「產業革命」時期。第二個潮流是由產業革命完結而對展開大工業的阻礙條件消熄,大工業正將進行全面性展開,並成為世界工廠的時期。就是說,有關勞動日的相反的兩個潮流,恰恰和大工業制度的展開的時代一致,所以,大工業制度的展開就是規定階級鬥爭的深層力量的大前提。換言之,機械成為資本的價值增殖基礎的這種「否定」的破壞力(破壞舊體制),和資本的無限制價值增殖的本性一起表現出來的時期,就是第一時期。透過機械制的大工業的否定表現的「肯定」(發展大工業)的表現的時期,就是第二時期。在第二時期,這個受到深層力量所規定,勞動日的法的限制乃逐漸實現。「勞動日的法律上的縮短」「付與法的權限的工場檢查官」「為了探求真相,……付與絕對權力」的調查委員會的出現,絕不是「議會的空想的產物」。而是當做「近代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自然諸法則(以其他現形法不能更改),從諸關係漸漸發展」。

雖然是這樣,但是資本本身所具有的剝削性格,在這開明的時期,也絲毫沒有更改的貫徹在社會生產(好似絕對剩餘價值論貫徹於相對剩餘價值一樣)。所以,「這些自然法則的定式化,公認化,及國家宣言,是經過長期的階級鬥爭所產生的產物」,非這樣,是不可能成立的,馬克思特別強調這一點。

不但是「勞動日」的限制(勞動時間縮短),包括「保健及教育條款」,「防止災害條例」的「工場立法」,即「對於社會生產過程的自然發生形態的社會的這個最初的有意識的計劃性反作用」,這從另一方面說,就是大工業展開的必然所產生的自然史產物。但是,以剩餘勞動剝削為本性的資本,此時不可避免的搞起對「自然的必然產物」的資本家的反抗(好似美國「擁護奴隸制的叛亂」的反抗)。所以,這個自然史過程只以「資本家階級和勞動者階級之間的長期或多或少被隱蔽著的內亂的產物」,才能貫徹。

剛才以歷史上的事跡所說的大工業制度的意思,若以同時代的空間上的關係來說(「勞動日」的第7節),無論是延長勞動日,或縮短勞動日的立法的發動,都出於大工業。並且,從新生產方式部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乃波及於落後的生產方式部門(半封建生產方式部門)。大工業的展開,先引起無限制的勞動時間延長,這種情況帶到落後的生產方式部門,而加添殘酷性於落後生產方式傳統的舊的暴虐性上。後來,勞動日的法的縮短也同樣從大工業開始,同樣的波及於落後的部門。再往下,一國全盤的勞動日的法的縮短,卻給生產相反的作用,結果,促進了技術的革新(透過肯定→否定→肯定的形式)。以上就是馬克思所結論的英國的定式化。

但是,這個定式化,更加擴大於世界全體的問題,馬克思原來是企圖解明大工業制度的世界史意義,才預先研究英國為大工業發達的「典型地區」。英國的大工業發展,最初是透過把落後的國家捲入世界市場,把文明的野蠻結合未開的野蠻,美洲的南部是最妤的例子。並且,大工業制度的「祖國」的英國,普及化的勞動日的法的限制,成為落後國家勞動日法的限制的原動力。「南北戰爭的第一成果,是以一腳步就飛走7哩的長足的機關車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新墨西哥到加州,是以一腳步就飛走7哩的長足的機關車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新墨西哥到加州,大步跨走的8小時運動」「在巴爾的摩(Baltimore)的勞動者會議(1866年8 月16日)宣言--為了把這個國家的勞動從資本主義奴隸制解放,現在所要做的第一緊要事,是在美聯邦的全州發布8小時標準勞動日的法律。我們為了一直達成這個光榮的成果,決意盡我們的全部力量。」

「資本論」第8章「勞動日」的最後的註解,有「為了使他們成為他們自己的時間的主人,這(工廠條例)是給予某些道德的精力,一定使他們獲得政治權力的道德精力」的一段。

若是「法」,不僅是所謂經濟上的利益的問題,也是當做關於市民的全人格的存在的問題來天天爭取的話,這點就是最適合於「勞動日」的法的規制的問題。不但是勞動日,可說是關於產業的所有的法的規制也同樣。

「如 18世紀的美國獨立戰爭給予歐洲的中間階級敲鳴警鐘。19世紀的美國南北戰爭是給予歐洲的勞動者階級敲了警鐘。英國向變革過程走已很明確。其變革過程如果到達一定的高度,必須反應於歐洲大陸。在大陸,這種變革必然是隨著勞動者階級自己的發展程度,更加人道的形態進行。這樣,今日的支配階級,雖然蔑視高尚的動機,但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也是被命令著必須去掉阻止勞動者階級發展的一切障礙(以立法能支配的障礙)。所以我(馬克思),關於英國的工場立法的歷史、內容及結果,在本卷(「資本論」第1卷)使用了很多的頁數。一個國民必須從其他國民學習,同時也能學得好。假如一個社會發現其社會的運動的自然法則的足跡(暴露近代社會的經濟的運動法則,就是「資本論」的終極目標),其社會是不可能躍過自然的發展諸階段,也不可能在立法上排除這個自然的發展諸階段。但是,這個新的社會產生能縮短也能獲得其產生的苦楚。」

馬克思就是在此,解明了關於自然史過程的產物的資本和勞動的攻戰在歷史變革過程所擁有的意思。

關於這點,恩格思也言及︰「一個人所說的話必須要傾聽(這個人就是擁有關於英國的經濟史及經濟狀態的一輩子的研究成果的全理論,並從其研究,到達在歐洲,英國才是能由和平的合法的手段來完遂不可避免的社會革命的唯一的國家的結論的人)。不用說,他乃不會忘掉附言,即,英國的支配階級,非有『擁護奴隸制的判亂』,幾乎不可能和平的合法的投降於革命」。

馬克思關於歐洲的「歷史預測」,由於歐洲資本主義後來,乃衝破歐洲圈子而在亞洲、非洲後進地區爭奪殖民地,才能避免歷史性變革(垮

台),所以西歐資本主義的局勢才沒走馬克思所預測的立即崩潰之道。但是,「資本論」確實仍然是有關剖析現代資本主義制最為正確的一本巨著。

(註)自然(史學)

自然,是指從事物和人的內面的「本性」的希臘語,把其翻譯拉丁語「natura」所導出的自然概念。這個自然概念,是在社會的歷史發展階段的「世界觀」,適應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變化和發展而發展。自然概念可以分為「神話」「自然學」「宗教」「形而上學」「辯證法-唯物論」的各階段。

在辯證法-唯物論階段,「自然」是比「人」的存在以前就有了其存在。在時間上、空間上都是「無限的」。無生物、生物、人的社會等無數的物質,形成各種規模、各種階段,並透過「總體」的互相關連,進行自己活動,而不斷的進行變化和發展。

站在「全宇宙」範圍的,「自然發展觀」就是史的唯物論的「自然概念」。由此概念,使「唯物論」的根本立場的自然的「本源性」(primitive)和物質概念的普遍性(universal)能獲得其根據。「自然」,不但是在「人」的「外界」,同時也是人本身的物質的、精神的生活、生存的條件、基礎、環境的存在。並且,自然乃形成人本身的身體諸力,而存在於人的「內面」。「人」,乃透過人固有的生命活動的「勞動」,在外界或內面,使「自然」進行變化,而來發展獨特的「社會諸力」。在社會諸力,排除「自然的必然性」的支配之中,「人」的「自由」的現實條件逐漸成長。然而,到了「資本主義階段」,其固有的「階段矛盾」,使「自然」和「人」的敵對性極端發展,把「自然」和「人」的關係,從自然發生的階段,有體系的,全面的改變成為「適合於人的發展的階段」,使其重建關係的必然性漸漸成熟。「人」必須到「社會主義階段」,克服階級矛盾,「人」才能成為社會的主人,才能站在能克服「人」和「自然」的敵對性之道。從此,「人」的「真的自由」的歷史才會開始。在此,「自然」才能恢復為「人」的「人性」為本質的文化建設的條件。

(註)平均利潤率(average rate of profit, Durchschnittsprozitrate)

①意義--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成為自己增殖的資本的效率。

在各種生產不同種類不同的商品的諸部門,資本的構成,剩餘價值率,資本的運轉速度,都有差異。所以,各種商品只要是以其所應有的價格販賣,各部門的特殊利率都不同。原來,其各不相同的產業部門的特殊利潤率,由各部門之間的資本的競爭,若是均等化於平均水準,這種利潤率就稱為「平均利潤率」。這,和「社會的總資本」和「總剩餘價值」的比率是相同。

②形成的機構--

假如諸生產部門之間有了利潤的差異,利潤率低的資本,會移動於利潤率高的資本部門。這種資本移動,透過後者,部門的供給增大,使商品價格降低,透過前者部門則需要的增大,使商品價格上昇。在此資本移動所招來的供需關係變化,即使利潤率相對的起變化。這種變化再引起新的資本移動。這個資本移動和需要、供給的變動,成為價格騰貴的基準。在供需平衡之下成立的,就是在各部門的均等利潤率和生產價格平衡。

平均利潤率的形成,是由部門內、部門間的資本競爭,及把其具體化的部門間的資本移動為媒介。平均利潤率和生產價格一貫是現實的市場利潤率和市場價格的變動的重心,是透過包括恐慌的循環的不斷的不均衡的均衡化來起作用。

③平均利潤率法則和價值、剩餘價值法則--

在平均利潤率和生產價格之下,各生產部門在平均的資本所得到的利潤,和自己所生產的剩餘價值量是不同。生產價格和價值也不同。但是,平均利潤率的法則,是規劃著被生產的總剩餘價值的實現,和各部門的分配。但是,這並不是規劃平均利潤的高低或剩餘價值的大小。從社會總資本看來,總價值=總生產價格,總剩餘價值=總利潤的關係是不變,價值法則、剩餘價值法則,不過是在此變形而已。

④獨佔資本主義和平均利潤率法則--

為了平均利潤率的形成,資本和勞動自由移動被阻礙,必須被排除。這種「可動性」受到保證是「產業‧革命」以後。然而,一旦進入「獨佔資本主義階段」,資本的可動性再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平均利潤率法則」就不能以原來的方式起作用。

(註)俗流經濟學(Vulgar economy, Vurgarokonomie)

由李嘉圖最終完成的「古典派經濟學」(classical economy)的同一時期,由瑞西的古典派經濟學家西斯蒙地(Sismondi, L.S. de, 1773-1842),在英國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發生疑問。這不外是由資本主義生產的諸矛盾的表面化和階級對立激烈化所追迫的古典派經濟學解體的預兆。在此時期,已由賽伊(Say, Jean Robert, 1767-1832,法國經濟學家),和馬爾撤斯(Malthus, Thomas Robert, 1766-1834,英國古典派經濟學家、人口學者,劍橋學派之祖),開始俗流化。此後的資本主義經濟學卻不再加深的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內部關連性,只拘泥於外表的諸現象,成為取興於生產當事者的通俗的觀念。例如,土地-地租,資本-利息,勞動-工資等所謂「三位一體」的定式,就是其最顯著的表現。他們對於古典派經濟學,只有反復既有的素材,而且,進行變形的體系化,畢竟是隱蔽了資本主義生產矛盾而為資本家服務或辯解。

這種末期性的似是而非的資本主義經濟學,馬克思稱為「俗流經濟學」,和科學的「古典派經濟學」截然區別。馬克思把李嘉圖‧西斯蒙地以後的經濟學的文獻分類為︰

①折衷的融合的書本,如穆勒(Mill, John Stuart, 1806-1873)的著作。

②只在個個部門挖深,如托克(Tooke, Thomas, 1774-1858)的「物價史」。

③在廣泛的民眾裡掀起陳舊的經濟論議。

④只解決時事問題,如自由貿易對保護貿易的爭論。

⑤亞流的著作,複著等。

廣泛拾集素材,強調局部,把其通俗化,概括化,始終拘泥細節等,在此,已失掉李嘉圖‧西斯蒙地所看到的活躍的生命力。這就是馬克思所謂的「俗流經濟學」。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青木書店日譯版)

‧資本論(青木書店日譯版‧合訂本)

‧Karl Marx, Capital,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日譯本)

‧Marx and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日譯本)

‧The Glasgow Edition of the Works and Correspondence of Adam Smith Commissioned by the Uinversity of Glasgow to celebrate the bicentenary of the Wealth of Nation. 6 Vols. 1976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by Ricardo, David.

~~~~~~~~~~~~~~~~~~~~~~~~~~~~~
章  節:09.11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2:52
 章節主題:階級與階級鬥爭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一、馬克思的階級概念

人,在和自然的「物質代謝過程」,向自然鬥爭(生產),同時,在其生產之中,結合一定的「社會關係」。在這社會關係之中,人人互相以是否佔有「生產手段」(自然物、生產品、土地、工廠、企業、工具、機器、技術等,即原料和勞動手段)為規準,所區別的社會集團(群體),就是「階級」。因此,佔有生產手段的集團就是「資產階級」(資本家階級)、沒有佔生產手段而只擁有自己的勞動力(肉體勞動、精神勞動、神經勞動)的集團,則成為「無產階級」(勞動者階級)。

經過這種「階級分化」的社會,乃稱為「階級社會」。然而這種階級分化,是從「資本主義社會」成立之後,才能以經濟的觀點而明確表現出來。相反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各階段的社會集團,雖然也屬於階級社會(原始共同社會除外),但是因其階級分化在經濟學上尚未確立,是屬於社會學,政治學上的身份制的區分為主要,所以,是屬於「階層」的概念。譬如,身份是由其出生、傳統或世襲所規定,階層是由支配、指揮體系或所得水準等的個別規準區別的概念。

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雖說在形式上、法制上人人都享有平等權利,然而,在經濟上,卻以生產手段所有形態的不同,而分為有產者階級和無產者階級的兩個集團,並在兩集團之間發生了實質上的不平等。馬克思乃以「剩餘價值理論」,解明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雖然是由「勞動」生產,但是其「剩餘價值」卻屬於「有產者階級」(資本家階級)的所有,並且,有產者階級,把其所得的剩餘價值再投下於新的資本主義生產,即進行新的「資本積蓄」。馬克思就是解明了這個資本主義制生產的社會構造。

二、階級的歷史形態

階級的發生,是因為協業和分工發展,招來直接生產者(勞動的人)把生產力擴大到為了自己的再生產所需以上的程度,以致截然分為一方面獨佔生產手段的集團和另一方面卻產生沒有生產手段的集團,才發生。

在「原始共產制」,生產力尚未發展,及生產手段或生活資料都是「共有」,所以,階級不可能成立。

然而,生產力開始發展,階級一旦成立,按照其財產所有形態或勞動的方式,馬克思乃把其畫成「古代奴隸制」「中世紀封建制」「近代資本制」,及將要到來的「社會主義社會」。當然,基於其後的研究,有人主張「世界史」不一定都得按照馬克思的圖式發展,例如列寧等,擁有把俄國的彌伊彌(Mir)村落共同體移行於共產主義社會的想法和做法(結果歸於失敗)。從馬克思整個理論來說,世界史發展的基本圖式,是根據這樣的「所有制度」的變革而進行。

在古代奴隸制度之下,是征服民族由戰爭而把被征服民造成奴隸,或者把自己民族中的犯罪者當做奴隸使喚,而使之進行在大土地所有地的直接勞動。在古代社會的主要對立,就是這種大土地所有者的貴族和奴隸的對立(當然,其他難免有了貴族和市民的階級對立)。奴隸則沒有像近代勞動者那樣法律上的獨立人格,是人身上隸屬於奴隸所有者,就是成為可以任意買賣的對象的「物」。奴隸制度的生產性,一般是很低,所以,到了將被中世紀封建制度取代。

封建制的階級的基本構成,是以領主和農奴,及支配都市手工業的基爾特(Guild)工頭和徒弟所形成。領主是所有土地,使農奴在自已經營的「莊園」(manor, Grundherrschaft)從事強制勞動,或者貸給農奴一定的土地,而獲取貢納的農產物。農奴不像奴隸那樣直接隸屬於領主,但是一輩子都被束縛於土地,並且不許自己任意改變身份,他們地上閉鎖的,身份上是有差別的。

近代資本主義社會,在封建制度的胎內,一方面是少數的集團集中土地及其他生產手段已在自己的手中,另一方面則把多數的直接生產者從土地及其他生產手段分離,而成立階級關係。就是從15世紀末葉至16世紀的第1次「圈地運動」(enclosure)開始的這個過程,歷史上,被稱為「資本原始積蓄」(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經過「產業革命」,英國乃在19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生產制才走上發展之道。

三、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構造的基本特色

資本主義社會,基本上是,以土地所有者的地主階級與其他的生產手段所有者的資本家階級,和被剝奪生產手段所以只有以自己的勞動力當做商品賣出的工資勞動者階級而成,其特色是如下︰

⑴ 本來在資本制以前的社會,其支配關係是表現在政治上或宗教上的關係,並以超經濟的強制來進行階級支配。但是,在資本制社會,乃是︰「(農奴大眾)毫無顧慮的解脫了把被束縛於老闆多樣的封建羈絆,而在人與人之間,卻除了公然的利害關係或冷酷的金錢觀念之外,都沒有剩下任何束縛身份上東西」(「共產黨宣言」),即,從只有經濟關係形成了階級關係。

⑵因此,人和人的關係,在商品生產社會,乃以物和物的關係表現出來,並且產生了連無償勞動也好似被握在勞動者階級手中的假像。這不外是從階級關係的物象化所招來。

⑶ 資本主義社會基本上是由資本家階級(bourgeoisie)和勞動者階級(Proletariat)所構成。其他,還有了小生產者階層或者小農民階級,這被稱為「小資產階級」(Petit-bourgeois)。這個階級,可說是以自己所有的生產手段或土地自己勞動的階級。但是,馬克思認為小資產階級是隨都資本家階級發展,會分解為兩極的中間階級。

⑷資本制生產,乃隨著交通工具發達和市場經濟擴大,擁有把分散在地方的諸階級超過國民的範圍而使之結合為世界規模的傾向。不但是把各國資本家階級相結合,也使勞動者階級進行國際性結合,而指向全國性或國際性的團結。

⑸ 依據馬克思古典的關於勞動者階級的定義,是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勞動者階級的勞動也被加重,以致實質工資(real wage, reeller Arbeitslohn)發生降低的傾向,所以,勞動者階級逐漸會走上變革社會之道。畢竟,資本主義社會在歷史上是階級社會的最後的階段。所以,勞動者階級自己會把解放自己的同時,究竟也要解放全人類。

四、馬克思、恩格思的古典的社會主義像和階級概念

馬克思、恩格思把資本主義社會加以批判、分析的許多著作之中,描寫了「共產主義」的理想形態。從此若把有關階級問題的描述指出來,有了以下幾點︰

⑴只要在生產手段的私的所有有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存在,新的共產主義,先要廢除其私的所有,也是要先廢除階級。「勞動者階級必須掌握國家權力,先要把生產手段轉化為國家的所有」(反杜林論)。

⑵ 因此,在共產主義體制,乃廢除階級的差別,生產者各人能自由的、有意識的加入共同體。馬克思在「資本論」,已承認了在協業之中的勞動結合的意義,這個社會協業會全面的實現,就是共產主義。這就是︰把「共產主義社會」定義為「以共同的生產手段勞動,把自己的很多的個人勞動力自己有意識的當做一個社會的勞動力而勞動的自由的人人的共同體」(「資本論」)。因此,「(即把)各人的自由發展成為一切的人的自由發展的共同體」(「共產黨宣言」)。

⑶ 馬克思認為在社會主義高度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不但是階級對立,連社會分工也一致被廢除,自由的王國乃「在共產主義的更加高度的階段,個人應再做分工的努隸,同時,也廢止精神勞動和肉體勞動的對立之後,勞動不但是只為了生活的手段而成為第一的生活要求,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生產力擴大化,協業所生產的財富的所有泉源皆洶湧出來之後,此時,才能完全越過資本家階級性權利的狹隘的範圍,在這社會的旗子之上才能如此寫上--「各人盡其所能,獲其所需」(「哥達綱領」Gothar Programme)。

⑷馬克思、恩格思,即把國家認為是階級支配的工具,所以,階級對立如果不存在,國家自然會消滅。但是,並不是從資本主義社會一下子就能轉化為共產主義社會,必須有了政治上的過渡時期,使中間階級發展。他們把這個時期的國家,稱為「無產階級的革命獨裁」(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Diktatur des Proletariats-哥達綱領)。

五、在獨佔資本主義對「古典」階級觀的檢討

所謂「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達,小資產階級的中間階層會沒落而陷於勞動者階級,同時,勞動者階級也會窮乏化」。這種古典的階級觀,從19世紀末葉至今世紀初葉,在所謂「馬克思主義」內部,開始受到再檢驗。因為19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經濟達成順利的發展,所以,「古典的」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崩潰論」好似已成為過去的東西。柏恩斯坦(Bernstein, Edward, 1850-1932),在其著作「社會主義的諸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1899)之中,譬如,他對於「隨著資本的集中和集積,資本家的數目會趨於減少」(「資本論」)。他根據英、法、德的經驗上的事實,證明因股份公司的發達,有產者的數目是相對的或絕對的增加起來。繼之,柏恩斯坦,雖然也同意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部份的中小企業會被大工業經營集中的吞沒,但是,在另一方面乃證明有的工業部門不但是中小經營較大工業經營有利,而且也看到大工業經營本身乃使中小經營增大,所以,全體的說起來,中小經營在歐洲各國反而趨於增加的方向。因此,近代社會的崩潰若是認為是起因於中間階層的分解的話,其崩潰卻會逐漸消熄下去。這就是對於「古典」馬克思主義修正的一端。

對於柏恩斯坦的修正,列寧乃在「帝國主義論」之中,把資本主義經濟不限於國內的生產關係,基於帝國主義國家和殖民地的生產力不均等發展的理論,展開了新的階級論。同時,他把「修正主義」認為是「社會排外主義」而加以嚴厲的批判。列寧指出採取帝國主義政策的獨佔資本主義國家從殖民地掠奪龐大的超額利潤的結果,緩和了本國的階級關係的矛盾,也就是說,獨佔資本主義在一方面是在資本家階級之中產生無為徒食的「金利生活者」,同時在另一方面,則從殖民地得來的超額利潤的一部份分給勞動者階級,而使之產生了「勞動貴族」(Labour aristocrat)或「勞動官僚」(Labour brueaucrat),結果,招來勞動運動裡的「機會主義」(opportunism)的弊病。

恩格思已在晚年(1895年去世),對於勞動者階級的中產化屢次提出警告。列寧乃把恩格思的這個警告,規定為「帝國主義階段的資本主義腐敗性」即︰「從巨額的殖民地超額利潤之中,能收買勞動者幹部和上層的勞動貴族是當然。……從生活方式之點,或從工資之多寡之點,或從世界觀之點看來,小市民化和資本家化的勞動者,也就是說勞動貴族的階層,就是第2國際的主要的社會支柱,就是今日的資本家階級的支柱」(「帝國主義論」)。

在這個階段,從資本家階級批判「共產黨宣言」的階級論,並把獨佔資本主義階段的階級構成認為是基於近代官僚制的專門官僚或新的技術勞動者的增大,而提起了「新中間階級論」,就是偉伯(Weber, Max. 1864-1920)的「社會主義」(Der Sozialismus, 1918, 演講稿)。他把階級不但是從客觀存在的構造,也從所謂「利害的關心」來區別。他以近代官僚主義擴大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就是說,他認為由加特爾和托拉斯的形成,「職員,即經濟的官僚制急速擴大」,並且,由於技術或機械的發展,他也認為如在「共產黨宣言」所說,傳統的熟練勞動減少,但是新的熟練機械的勞動者階層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職業分化和有專門技術教育的技術人材如雨後春筍。因此,偉伯乃認為這些新的熟練勞動者和技術人材雖然屬於勞動者階級,但是他們的主觀意識上,卻互相排除,所以勞動者之間的階級團結(連帶)則愈來愈趨鬆散。

六、戰後在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勞動階級論」

戰後乃跨過了幾個經濟危機而繼續看到資本主義制的經濟發展。此間,特別在先進資本主義內部雖然經過許多變化,但是在所謂「正統馬克思主義」之中,仍然分為偏向「古典勞動者階級觀」,和偏向於所謂「體制內的馬克思理論修正主義」。

在這兩種潮流的社會情況之下,法國的「新左派(New left)塞爾懦‧馬勒(Mallet, So),乃提出了在技術革新階段的「新勞動者階級論」。他特別重視在高度技術化的產業已改變了古典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尤其是改變勞動過程。他說在技術革新的階段,已經不存在所謂「勞動者階級」那樣的平均的全體,這種想法(古典勞動者階級論),已不過是斯大林時代的遺物而已。馬勒即把產業發展分為3個階段 ︰

①職工產業時代

②古典資本主義產業時代

③現代資本主義產業時代。

他說「資本論」或「金融資本論」(by Hilferding, Rudolf, 1877-1943)裡的勞動者,確實是機械的奴隸。但是,現在在「自動化」(automation)的工廠勞動的勞動者,受到極高的技術訓練,所以是企圖自由發揮自己的能力的勞動者。關於這點,也許和上述①第1階段的職工勞動者極為相似。他們,也抵抗舊有組織的專利的勞動方式。但是,他們即以個別企業為單位而組織了新的形態的「工會」。並且,這個個企業工會,卻具有從舊來的全國性工會脫離的傾向。現在的勞動者的主張,不限於勞動環境或工資的問題,特別注目於整個的社會問題,對企業經營方面也擁有很大的關心,並指向參加企業的經營業務的方向。這種自主的勞動者階級運動,當然是屬於對黨或工會的幹部的指令運動的全國性工會組織對抗的新的階級運動,可說是繼承了重視勞動者的自主性的盧森堡(Luxemburg, Rosa, 1871-1919)的思想。馬勒是稱之為現代的anarco-Syndicalism(法,anarchosyndicalisme,想透過工會的宣傳和罷工企圖實現社會革命的無政府主義者,在勞動工會運動中所造成的一個運動潮流,1910年代)的再生。

參考文獻

‧岩田昌征「勞動者自主觀論」(1974)

‧ Marx, Engels Werke, 39 Bde., hrg. v. institut fur Marxismus-Leninismus beim ZK der Sed. Berlin, 1956-18

(大內、細川日譯版「馬恩全集-「ドイツイデオロギ-」「共產黨宣言」「資本論」「ゴ-ダ綱領」,「反デュ-リンゲ論」)

‧ Weber, Max. Der Sozialismus. in Gesammelts Aufsatze zur Sozilolgic und Sozialpolitik Fubingen, 1924

(講談社日譯版,「社會主義」991)

‧Mallet, S., La nouvellc classe ouvriere.

‧Paris, 1969(合同出版日譯版,「新しぃ勞動者階級」,1970)

‧ Tourine. La societe post-industrielle. Paris. 1969

(河出書房新社日譯版,「脫工業化の社會」,1970)

~~~~~~~~~~~~~~~~~~~~~~~~~~~~~
章  節:09.12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06
 章節主題:資本與人的再生產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在上面所述的是「資本論」第一部之中,有關「剩餘價值」的生產的部份(第3篇~第6篇)。現在所要講的是有關「資本的積蓄過程」(第7篇)。

資本家把每年的生產物,如何的再投入於次年的生產或消費,由此,社會經濟如何的進行再生產,就是「資本積蓄論」(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kkumulation des Kapitals)的問題。這點,在資本主義經濟學,大體上是叫著「經濟成長論」(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馬克思乃挖出所謂「經濟成長」在資本之下進行的意義,並把其認為是資本制生產關係的生成和消滅的過程的問題,這就是以下所要敘述的所謂「資本積蓄論」的內容。

原來,經濟成長的問題,不外是史密斯以來,古典派經濟學所追求的主要問題。為了解明貫徹商品論理的資本主義經濟成長的快速的秘密,古典派價值論才被構築。「雖然有了剝削(比其他社會),但富裕會一般化(誰都能享受得到)」的史秘斯之言,如果把「因為經濟成長很快」一句添上,就更能瞭解史秘斯所要說的意思。把這個古典派經濟學的「積蓄論」,從反面重新加以研究,就是馬克思的「資本積蓄論」。

這個問題的看法,原來是馬克思開始研究經濟學初期就有的。在「經濟學‧哲學草稿」(1844)之中的「資本的積蓄是給予勞動者如何的影響」,和「貨幣的發生給予人有如何的意義」,是對於古典派經濟學的批判的中心問題。就是說,馬克思把「貨幣論」的主題和「資本積蓄論」的主題混在一起的古典派的在價值論=剩餘價值論=資本積蓄論批判當中,完成了「資本論」(第1部~第3部),並且,敘述「剩餘價值的生產」之後,才繼續研究「資本積蓄過程」。

一、剩餘價值生產和資本積蓄過程

「剩餘價值生產」的前提(不是原因)的資本關係,在生產過程中怎樣產生?生產過程的結果呢?就是從這個角度來研究生產過程。

在「剩餘價值生產」所前述的,就是︰

①勞動力經常以商品的形態存在於市場,另一方面,資本家擁有必要的生產手段,

②各個資本家擁有年年擴大的「最少限度的貨幣資本」,同時,隨著生產技術的發達,各不相同的生產手段和勞動力,以「商品」的形態經常大量存在著。

以這兩個條件為前提,才能生產剩餘價值。馬克思以這兩個條件為前提認為並不是非現實的。譬如,關於最為基礎條件的勞動力商品來說,在市場是時常充滿了工資勞動者(而且大多是失業工人)。其他,每年都有了中學,高中或大學的大量的畢業生在尋找就職機會。所以,只要擁有充分的資金(貨幣),無論什麼時期都能把所必要的勞動力當做「商品」買進。這和巨大工業擁有巨大資本同樣,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常識。然而,這個情況雖然在資本主義社會是常識,但是在其他時代,不一定是常識,因為人類史上的其他時代(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並沒有所謂「工資勞動者」。

不但是在人埋沒於自然和社會所以商品生產不能發生的舊社會,而在勞動的人成為主體而所有生產手段來進行商品生產的這種「小生產者」的社會,貨幣(小生產者所造的)可能買進商品,但不能買進所謂「商品」的勞動力。如此,小生產者的貨幣不能成為價值增殖的前提條件,所以,這種貨幣不能轉化於資本。這種情況,是很長期間的歷史事實,因此,現代的所謂「常識」,若從漫長的人類史上看來,只是極為最近的事情而已。

那麼,上述的前提條件是怎樣才能形成?把這個前提條件當做生產過程中的再生產來研究,就是馬克思所謂「資本積蓄論」的研究主題

~~~~~~~~~~~~~~~~~~~~~~~~~~~~~
章  節:09.13 日  期:2002/12/24 下午 03:10
 章節主題:「資本論」體系的展開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一、資本的生產過程

如上所述,「資本論」把「商品」的分析為體系展開的出發點。這不但是確認了「商品」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學上的諸範疇中,最普遍的範疇,也是在其第1部最起頭所講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佔支配社會的財富,是呈現著巨大的商品群,個個的商品則表現為其財富的基本形態。所以,我們的研究是從商品的分析開始」。就是說,商品才是資本主義社會能感到最普遍的日常現象,同時更是表現著是以「唯物論」為其基本。

「商品的分析」,是從確認商品矛盾的兩面性,即「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進而確認由抽象的把握著交換價值之背後所存在的「價值」=「內部統一體」及其實體的「人」的「抽象勞動」,同時最初指出造成商品的價值,就是「抽象勞動」。這個「勞動」也有雙重性,即,抽象勞動生產「價值」(交換價值),具體勞動才是生產「使用價值」。

商品的兩面性︰使用價值

交換價值--其本質是「價值」

勞動的雙重性︰抽象勞動--生產「價值」

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

所以,「價值」,是純粹的抽象的「人」的勞動的結晶,所以其「量」的規定被認為是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比如,製一雙靴要6小時,一件衣服要10小時等)。這樣,如上的「價值法則」,乃成為「資本論」的全面展開的基礎。同時,也成為要解明和奴隸制或封建制不同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獨的形態規定的主軸。

馬克思,造成上述價值概念的分析之後,進而把「價值」成為「交換價值」一般形態,以一般理論來展開從單純的價值形態到一般價值形態,再展開於成立貨幣形態,而來解明貨幣,就是抽象的「人」的勞動的具體表現的「物的形態」。基於此,馬克思,同時揭露了隱蔽在商品裡頭的「物神性」(fetishistic character)。這個「物神論」(fetishism, Fetischismus)的論證,是意味著批判和止揚(克服)了「古典派價值論」。

繼之,馬克思把在商品交換過程中所出現的兩個矛盾,從歷史觀點論證「貨幣」的必然性之後,透過商品流通的發展諸契機,而展開了「貨幣機能論」(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蓄藏、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機能)。

特別在「資本論第1部第2篇及第3篇,是要解明「剩餘價值」生產的內部關係,所以可說是「資本論」整個體系的中心基軸。即,把W-G-W(單純商品生產,W是商品,G是貨幣。)先解明,再進到G-W-G'(資本的一般型態,G'是比G多的貨幣),並在兩者形態對比之下,指出資本制的本質上的矛盾。資本若是只基於商品流通的「等價交換」,是無法發生資本及其增殖部份的「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 Mehrwert),不但不能產生剩餘價值,而且在流通過程中會發生矛盾。為了解決這種矛盾,必須解明W(商品)之中,以「商品」買賣的「勞動力」的存在。

基於勞動力商品所產生的兩格性格(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並基於勞動所產生的「價值」(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前者是在基本上受到勞動力再生產手段=諸生活物資的價值所規定,後者則促使勞動力本身支出勞動。這就是生產商品價值的實際狀況,所以,資本乃以勞動力價值的等價來購買「一勞動日」(Arbeitstag,一天的勞動時間)。然而,在這個勞動日裡頭,不但是擁有前者的「必要勞動時間」(有償勞動),同時內含著「剩餘勞動時間」(無償勞動)。資本就是「剝削」這種剩餘勞動時間所生產的無償勞動的成果納為己有。在這種剩餘價值剝削的過程中,內涵著資本的「價值增殖」的秘密。

以上就是馬克思明確的指出「勞動力商品和勞動」在概念上的區別。馬克思這個區別,竟然成為古典派經濟學解體的一個要因。也就是說,馬克思解明了「勞動價值」,特別是「剩餘勞動」,並指出剩餘價值生產在資本增殖上的意義,進而在本質上區別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在商品生產的使命。這樣,馬克思乃在史上最早的以「科學」來論證「剩餘價值」生產的本質。

如此,超過必要勞動的勞動日的絕對性延長,被認為是價值增殖的一般形態,所以被稱為「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然而,對資本更加有利的,就是由於商品生產上的協業、分工、工廠手工業、機械大工業等的發達等招來必要勞動部份的削減(勞動價值趨於低廉),結果,導致所產生的商品之中,剩餘價值增大,這被稱為「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從此,資本在其體制上,確立了對勞動者階級在實際上的支配和剝削。

然而,這種支配和剝削的生產關係,是以「工資勞動」隱蔽著的。所謂「工資」,其外表上是等於有償勞動,但是,實際上,除了有償勞動之外,把無償勞動也包括在內。這個是資本的「擴大再生產」所能進行的秘密。

馬克思乃以社會資本的觀點,分析資本再生產過程(資本積蓄過程),而來解明資本關係(資本和工資的社會關係)的必然性,以「資本積蓄過程論」為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基礎。同時,從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條件,即「所有」和「非所有」的矛盾的分析,來解明「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基本理論。

馬克思,進而研究資本積蓄給予勞動者階級在命運上的影響,揭露了「資本主義積蓄的一般法則」所造成的「有機構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率)高度化,招來相對的過剩人口=產業預備軍增大,並指出勞動者階級所得到的工資,必然的受到產業預備軍的規制。這點,是馬克思對於「俗流經濟學」(vulgar economy, Vurgaroknomie)的「本源勞動說」(ursprungliche Arbeit),或「三位一體論」(trinity formula, triniitarische Formel)的勞動=工資的批判,也是對「工資變動論」的一個示意(hint)。

在敘述「資本積蓄過程」的部份,有了「原始積蓄」(本原積蓄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urspringliche Akkumulation des Kapitals)的歷史論述。這成為資本關係的再生產的出發點。同時也論到資本主義社會成立的助產士,即暴力,國家權力等,同時,也以「告知資本主義的私的所有最後的警鐘」為終結。這一節是以「資本主義的積蓄的歷史傾向」為題,預言資本主義社會的末日來臨的必然性。

二、資本的流通過程

「資本論」第2部(第2卷),是全3部之中,馬克思最後寫的原稿的整理本。在第2部,就是把第1部的「資本積蓄論」,以「商品流通過程」為中心,更詳細的敘述其直接生產過程中的「擴大再生產」的論理,所以是有系統的展開了其包含性。馬克思即在事先,從資本在流通過程中的諸變化及其循環運動為中心分析為︰

①貨幣資本(money capital, Geld Kapital)

②生產資本(productive capital, Produktive Kapital)

③商品資本(capital of commodities, Waren Kapital)

其結果,馬克思認為現實的產業資本的運動,就是這三個循環形態的統一體。所以,資本,不但是內含著「階級關係」,而且,自己也是自我增殖的自立價值的運動體。這點,是成為資本運動的總局面的總和而表現著。

馬克思的再一個問題,就是把「資本的循環」不認為是個別的,而是以期間所規定的「周期性」(periodicity)的資本循環。同時,解明把「不變資本」(constant capital, constantes Kapital)和「可變資本」(variable capital, variables Kapital),在古典派經濟學稱為固定資本(fixed capital, fixes Kapital)和流動資本(liquid capital, zirkulierendes Kapital)的這兩個形態規定是對生產物的價值轉移方式的說明不恰當,所以結束了史密斯以來的一種混亂。

馬克思也解明資本的回轉期間影響了投下資本和價值增殖的特性,及資本再生產過程中的期間性的意義。

最後,對「再生產表式」的展開的問題敘述是在最著名的「資本論」第2部第3篇之中,分析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的諸問題。馬克思站在個別資本的諸循環的關連性所成立的社會總生產物資的再生產的觀點,而來檢討社會總生產物資的諸成份的價值補填和素材補填是如何的進行著。

馬克思在此,是站在商品資本的循環形式的觀點,把總商品資本,區分為從素材觀點看的生產手段(不變資本)和消費手段的兩大部門,並從價值觀點看的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及剩餘價值的諸成份,而來造成「單純再生產方式」和「擴大再生產表式」,這樣,檢出了在資本主義體制下的再生產諸條件。

這些諸條件,能表現社會在生產的定量的關連性。同時,從此也解明在資本主義生產體制的無政府性之下,必然的轉換於完全相反的「變調的諸條件」「不均衡的諸條件」,及「恐慌的諸條件」。

三、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

「資本論」的第3部(第3卷),是分析從全體看來的資本運動過程所產生的具體諸形態。所以,馬克思乃批判的解明在競爭的漩渦裡表象於資本家意識裡的經濟學諸範疇,並把競爭所產生的諸現象當做價值法則的展開來解明。這就是馬克思對古典派經濟學獨自提起的批判和檢討的問題。從此,先把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所構成的「前貸資本」(putting-out capital, c+v, verlags kapital),以總合於「費用價格」(cost price, Kostpreis,從商品價值c+v+m去掉剩餘價值m的c+v稱為費用價格,c=不變資本=生產手段,v=可變資本=勞動力商品)的範疇為媒介,解明了「利潤」的觀念即「剩餘價值」是前貸資本的產物。所以,從此可以知道「利潤」不外是以剩餘價值為起源,及價值增殖是被隱蔽被神秘化的現象形態。同時,也能知道由於「利潤率」只能表現總前貸資本的增殖程度,所以,諸資本的「競爭」即把利潤率均等化,而形成了一般利潤率即「平均利潤率」(average rate of profit, Duchschnitts-profitrate)。在這種競爭的現實中,價值法則到底是如何的貫徹其規制?這個問題就是「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問題(「資本論」第3部第2篇)。

馬克思乃預先確認了各生產部門的特殊利潤率,解明了從資本構成和資本回轉期間的不同而其利潤不同,然後,進而說明由競爭招來的均等化,即說明諸商品的現實價格在量或概念上都轉化為新的形態規定的別種的生產價格(費用價格加上平均利潤)的關係。原來,生產價格總額在社會上應該是和價值總額一致的,所以,從價值的現象形態,乃能解明其隱蔽性的本質。同時,從此也能論證「價值法則」(law of value, Wertgesetz)是規制著平均利潤率和生產價格。

從此,古典派經濟學不能解明的「價值論」,完全由馬克思解決的清清楚楚。馬克思也把「競爭」認為是要適應「價值法則」的展開,所以也透過市場價值範疇解明了競爭的諸作用。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部第3篇,把一般利潤率隨著生產力發展而趨於「低下」的現象,認為其原因是在資本積蓄過程中,資本主義的高度化所招來的必然結果。他同時指出,「利潤率低下傾向法則」(law of the tendency of the rate of profit to fall, Gesetz des tendenzillen Falls der Profitrate)所內在的矛盾,使生產的無限的發展和消費漸趨降下。這個內面矛盾的展開,呈現過剩生產和過剩人口併存,及過剩的資本,資本集中,恐慌的周期性發生,以致暴露了資本主義生產真的障礙是資本本身。如此,馬克思站在價值論的產業循環和周期性過剩,敘述了產生恐慌的理論精髓。

如上所述︰

①剩餘價值的第1次分配形態的產業資本家追求利潤,

② 即①成為第2次分配諸形態即對「產業資本家」的產業利潤、對「商業資本家」的商業利潤、對「貸款資本家」的利息、對「機能資本家」(企業家, actioning capitalist, fungierender Kapitalist)的企業利得,及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最超過利潤的轉化形態)的分配形態。

以對這些利潤分配者的分析,解明資本主義社會的「收入諸範疇」,在競爭的諸契機的價值和剩餘價值的展開線上,都成為「物神化」的現象形態的原因。

以上就是馬克思在提筆要寫有關資本主義的初期所構想的「6部編制」的前一半(3部)的體系,把其完成為「資本論」的概況。馬克思在「資本論」的最後1部,預定將論述「階級和階級鬥爭」,但是其原稿未見完了,他的生命就告終。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大月書店日譯版)

‧合本「資本論」(大月書店日譯版,1982)

‧「資本論」(岩波文庫日譯版,全九冊,1991)

‧ 考茨基「資本論解說」

(1886於倫敦,高島素之日譯,改造出版,1927)

‧ 玉野井芳郎「マルクス經濟學と近代經濟學」

(日本經濟新聞社,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