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ori.idv.tw/component/rpgcheck.php
-----------------------------------------
在遺跡中,切格拉瓦發現了一個神祕的裝置,不禁好奇地按下了按鈕,此時...
切格拉瓦的素質分析:
* 駝獸:38.02%
* 成為魔王的覺悟:32.42%
* 不到最後絕不輕言放棄:23.39%
* 成為傳說的可能:5.62%
* 被搶怪:0.18%
* 變身的機率:0.16%
* 成為新世界之神的力量:0.16%
~~~~~~~~~~~
在乾旱數個月之後,奇蹟似地下了一場大雨,我想,那就是暴風軍團的眼淚吧。
暴風軍團的素質分析:
* 闇屬性:36.51%
* 植物系:33.95%
* 熱血:22.94%
* 光屬性:3.76%
* 駝獸:1.62%
* 變成天空中微笑的大臉:0.78%
* 被龍吃掉的可能性:0.42%
~~~~~~~~~~~
「得到柯林頓的人將會掌握全世界。」傳說,只要收齊七塊彩虹的碎片,就能夠解開封印著柯林頓的遺跡,許多冒險者也因此汲汲營營地尋找碎片...
柯林頓的素質分析:
* 陰險小人:24.34%
* 膽小鬼:24.34%
* 註定只能當小嘍囉:14.25%
* 變成光:14.00%
* 召喚獸:13.29%
* 精靈:4.91%
* 平凡人:4.67%
* 史萊姆:0.20%
~~~~~~~~~~~
咚、咚、咚,彷彿大地都為之震動的沉重腳步聲,我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壓迫感而轉過身,竟然看到龐大的胡景濤就在離我不到10步遠的地方!
胡景濤的素質分析:
* 時屬性:30.57%
* 地屬性:15.30%
* 毀滅世界的野心:7.07%
* 勇氣:5.69%
* 等級升不上去:1.28%
~~~~~~~~~~~
「快走!不要管我!」苦戰中的布萊爾大喊著。
布萊爾的素質分析:
* 被搶怪:38.11%
* MP用光還無法打倒敵人:26.77%
* 變成天空中微笑的大臉:11.08%
* 巨大陰謀:8.79%
* 開金手指作弊:7.93%
* 光屬性:6.25%
* 漂泊的宿命:1.08%
~~~~~~~~~~~
「剩下你了...」全身沾滿血的鄧小平,在殺光週遭所有人之後,一步一步地向他走過去...
鄧小平的素質分析:
* 水屬性:27.94%
* 電波系:24.89%
* 你做了一場好夢嗎:21.47%
* 史萊姆:12.70%
* 成為傳說的可能:9.48%
* 掉到異世界的機率:3.07%
* 惡德商人:0.33%
* 變成天空中微笑的大臉:0.11%
~~~~~~~~~~~
「不要!不要殺我!你想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別殺我!」布希死命地大喊著。
布希的素質分析:
* 魔法師:27.52%
* 不死系:25.70%
* 快被打倒的緊要關頭被不知名人士所救,從此戲份就被搶走:16.09%
* 背叛:13.62%
* 被白目嗆聲:8.36%
* 植物系:4.96%
* 開金手指作弊:3.62%
* 用光渾身力氣的一擊,敵方傷害1點:0.12%
Sunday, January 27, 2008
改變漢譯品質
來源:海國論壇
------------------------------------------
關於老建中在比較美國各學區及學校教育內容後,從結論上說:「台灣教育的現狀,必然要缺乏高品質的教材。問題根源不只在「教育界老師、大老」,而更反映人文工作者的整體能力與素質!而且,就此請問「教育界老師、大老」,不只是問道於盲,恐怕更是與虎謀皮!」
我其實不完全同意。我認為重點在:「有沒有心?」、「有沒有自信?」、「有沒有好的研究精神?」
我不相信王亞南的外文有多強,但他個人翻譯了資本論三巨冊。河上肇也不一定比現在台灣的文法學者的學養功力強到哪裡,但他個人辦的雜誌卻獨立抗拒法西斯,對日本有深厚影響,也影響到中國。
近的來說,柯旗化先生的「新英文法」,很多都翻譯日本人所寫的文法,但這一本英文文法書卻獨佔台灣市場數十年之久,這是很奇怪的現象。就拿大陸書局出版的「簡明英漢字典」也是翻譯日本,而他竟然雄據台灣六十年的英文字典市場,這也是很難理解。比較中國、日本和台灣的現象,我們可以說台灣目前的學術發展,可能與學術界的能力關係不大,但與學術界有沒有人願意做苦功夫,用心編寫、翻譯好的文章、書籍有關。因為我們很難相信在昇平數十年之下的台灣學界,會比半世紀以前的中國或日本學者的水準差,但台灣學者的努力成就顯然和中國、日本的學者的成就與努力不能相比。
台灣學界對自己專業學科的反應,可能也很制式化,不敢對自己熟悉的東西,用心寫下自己的心得。以我所舉的平均、斜率和微積分的概念,依我的經驗,我想一個數理不太厲害的人,只要有幾年浸淫在微積分中,就會發現三者之間的關係,如果他肯用心的將這些東西用學人文的人懂得方式,例如用文字敘述的方式表示,那麼,受人文訓練的人也能夠接觸微積分,或者說不怕微積分,我想這是很簡單又不涉及意識型態迫害的問題,為何沒有人做呢?許多微積分的書籍僅僅在重複一些他們前輩所寫的微積分教材,將別人懂得部分再重寫一次,也將別人不懂的地方重寫一次,這樣的微積分教材又有何意義呢?類似這樣的問題,在經濟學、統計學都是這樣,一個老師能將這樣的教材教數十年,我懷疑他們所懂得本科學問,也僅僅是建立在前輩給他們的概念下在重述一遍而已。
換言之,他們到底懂不懂他們學問的基本入門原則,可能就很有爭議,基本原則弄不清楚,當然就無法將自己所要講的話,用簡單清楚的方式表達,自然也就無法做基礎性的深刻研究,而是一些應用性的探索而已。
其實,老建中在寫日本人對翻譯名詞的一再斟酌,已經將台灣學術界程度低落的原因點出一部份。日本人會為他們翻譯的西洋名詞一再斟酌、重新探索,證明這一個國家的學術界願意為一個名詞的翻譯反覆思量,這就是西方學術的基本精神及入門方法,「從名詞的定義開始著手做學問」。這種精神不存於台灣學術界,正顯示台灣的學術界還不夠格成為西方學術標準下的學術,而我們那些有辦法在西方學術刊物刊登的學術著作,以西方學術界的標準來看,僅僅是小人之學、雕蟲小技而已。
我這樣推崇名詞定義,可能會有人不滿,但我認為這才是西方學術研究的精髓。在歐美國家,很多人拿到各學科的博士學位,多被贈與哲學博士,經濟學是這樣,數理、工程博士也是這樣,這是因為西方學術界認為這些學問是在探索事物的本質,所以完成某一些訓練後,這一些人已經能夠能探索事務本質,所以送他這樣的學位。「研究事物的本質」就是從「他是甚麼」開始,也就是對事務清楚描述開始,這是做學問的開始,也是做學問的終結。
為何日本會對「自由」不斷反覆思索,乃因「自由」是一種現象,要將這個概念弄清楚,才能清楚定義這種現象,讓人明白何謂「自由」。但自由是衍自西方社會的概念,沒有西方文化背景,要去定義、翻譯「自由」,就很困難。然而將他弄清楚,建立在自由這一概念衍生出來的相關學問、問題就迎刃而解。這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西方學術界在處理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學問。這才有機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學派,成一代宗師。用太史公的話,「究天人之際,觀古今之變,成一家言。」
-------------------------------------------
南嘉生的論點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誠然,譯者需要主觀意志(「有沒有心?」)。但是,「有沒有心」與譯文品質並無一定關係;有心人還是不斷推出低劣的譯文,而外文、學養功力,當跨越文化、時代背景與缺乏翔實資料時,更難估量。
他所提出王亞南與河上肇兩例,值得一談:兩人都是左傾人物,在中國與日本的左派運動扮演過正面角色。
王亞南參與洋洋三大冊《資本論》的翻譯當然值得稱許。但是,王亞南其實不是主要人物。根據現有資料,從1928年起﹐郭大力開始從事《資本論》的翻譯工作﹐不久﹐王亞南也參加了這工作。到1938年8﹑9月間﹐《資本論》三卷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
當然,王亞南不是主要譯者還是次要,重要的是漢譯的背景與代表的意義。
他們當時的努力,部份是對未來社會的憧憬,也有參與左派運動的「使命感」。也許如此,他們能克服漢譯的許多困難,更能在國民黨白色恐怖威脅下,堅持不懈。
左傾人物在白色恐怖下生活與工作當然不易,他們至少還可以仰賴中國共產黨、其它左傾以及同情者的支持與幫忙,而克服漢譯困難,他們則必需求助於更廣闊的範圍,也就是累積的人文背景。
郭大力曾經說過:「在翻譯過程中,必需以千百人的知識,千百人的經驗,來不斷補充自己的不足。」顯然,他明白不僅要站在當時中國累積知識的高崗,更要借助於世界左派的資產。
《資本論》三卷中文全譯本出版,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運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後來者的參考資料。但是,這個譯者有心、有信心、有研究精神,更不畏威權的作品,卻充滿著孕育他的時代烙印。
當時,郭大力不但身心孤獨,在翻譯中遭遇問題時無人可以切蹉,也缺乏參考書籍和資料,甚至沒有一本較好的德文辭典!處於相同大環境的王亞南,也難免遭遇類似困難。
顯然,主觀毅力使他們能克服不少困難。然而,當時中國物質,尤其人文環境的貧困,限制了這本譯著的影響力。我們也可以推論今日中國的困境,與此也關係密切。
河上肇是日本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人物。他的作品經過留日學生與漢譯,也影響當時中國的左派運動。
擔任京都帝大教授時,他在1919年創辦《社會問題研究》月刊,至1930年,共出版106期。在月刊中,他翻譯馬克思的經濟著作。1928年日本政府鎮壓共產黨,河上肇被迫辭去教授職位。1932年加入日本共產黨。1933年被捕入獄﹐1937年出獄,於1946年過世。誠然,他是日本左派運動承先啟後的優秀人物之一。
然而,不論是否大部由他執筆,河上肇獨力編纂的月刊,它的思想內容還是與日本左派歷史、人物息息相關。而且,1920年代末期,以左派立場宣傳、揭發社會問題,與日本軍部及極右派對抗者,不只他一人。「獨立(力?)抗拒」的看法,並不妥當。
很難理解在「有沒有心?」、「有沒有自信?」、「有沒有好的研究精神?」的重點下,南嘉生為何特別提及河上肇。也許,他另有深意,願聞其詳。
一些台灣學者也許符合「有心」、「有自信」與「好的研究精神」的標準。然而,提升人文環境,需要一大群人的努力以互相補充,互相提攜。舉例而言,吳叡人在《想像的共同體>一書的譯後記,提起他得到念音樂系者,提供音樂與德文知識,念神學院者,提供基督教神學基礎,而遠在日本的弟弟,則協助羅馬法的背景。他更提及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是他時時叩問的知識之城。
缺乏這些相輔相成的成份,無論才華如何卓越的個人,無論如何充滿自信、意志與研究精神,即使短期能放光芒,卻無法提升整個社會人文水準。
------------------------------------------
關於老建中在比較美國各學區及學校教育內容後,從結論上說:「台灣教育的現狀,必然要缺乏高品質的教材。問題根源不只在「教育界老師、大老」,而更反映人文工作者的整體能力與素質!而且,就此請問「教育界老師、大老」,不只是問道於盲,恐怕更是與虎謀皮!」
我其實不完全同意。我認為重點在:「有沒有心?」、「有沒有自信?」、「有沒有好的研究精神?」
我不相信王亞南的外文有多強,但他個人翻譯了資本論三巨冊。河上肇也不一定比現在台灣的文法學者的學養功力強到哪裡,但他個人辦的雜誌卻獨立抗拒法西斯,對日本有深厚影響,也影響到中國。
近的來說,柯旗化先生的「新英文法」,很多都翻譯日本人所寫的文法,但這一本英文文法書卻獨佔台灣市場數十年之久,這是很奇怪的現象。就拿大陸書局出版的「簡明英漢字典」也是翻譯日本,而他竟然雄據台灣六十年的英文字典市場,這也是很難理解。比較中國、日本和台灣的現象,我們可以說台灣目前的學術發展,可能與學術界的能力關係不大,但與學術界有沒有人願意做苦功夫,用心編寫、翻譯好的文章、書籍有關。因為我們很難相信在昇平數十年之下的台灣學界,會比半世紀以前的中國或日本學者的水準差,但台灣學者的努力成就顯然和中國、日本的學者的成就與努力不能相比。
台灣學界對自己專業學科的反應,可能也很制式化,不敢對自己熟悉的東西,用心寫下自己的心得。以我所舉的平均、斜率和微積分的概念,依我的經驗,我想一個數理不太厲害的人,只要有幾年浸淫在微積分中,就會發現三者之間的關係,如果他肯用心的將這些東西用學人文的人懂得方式,例如用文字敘述的方式表示,那麼,受人文訓練的人也能夠接觸微積分,或者說不怕微積分,我想這是很簡單又不涉及意識型態迫害的問題,為何沒有人做呢?許多微積分的書籍僅僅在重複一些他們前輩所寫的微積分教材,將別人懂得部分再重寫一次,也將別人不懂的地方重寫一次,這樣的微積分教材又有何意義呢?類似這樣的問題,在經濟學、統計學都是這樣,一個老師能將這樣的教材教數十年,我懷疑他們所懂得本科學問,也僅僅是建立在前輩給他們的概念下在重述一遍而已。
換言之,他們到底懂不懂他們學問的基本入門原則,可能就很有爭議,基本原則弄不清楚,當然就無法將自己所要講的話,用簡單清楚的方式表達,自然也就無法做基礎性的深刻研究,而是一些應用性的探索而已。
其實,老建中在寫日本人對翻譯名詞的一再斟酌,已經將台灣學術界程度低落的原因點出一部份。日本人會為他們翻譯的西洋名詞一再斟酌、重新探索,證明這一個國家的學術界願意為一個名詞的翻譯反覆思量,這就是西方學術的基本精神及入門方法,「從名詞的定義開始著手做學問」。這種精神不存於台灣學術界,正顯示台灣的學術界還不夠格成為西方學術標準下的學術,而我們那些有辦法在西方學術刊物刊登的學術著作,以西方學術界的標準來看,僅僅是小人之學、雕蟲小技而已。
我這樣推崇名詞定義,可能會有人不滿,但我認為這才是西方學術研究的精髓。在歐美國家,很多人拿到各學科的博士學位,多被贈與哲學博士,經濟學是這樣,數理、工程博士也是這樣,這是因為西方學術界認為這些學問是在探索事物的本質,所以完成某一些訓練後,這一些人已經能夠能探索事務本質,所以送他這樣的學位。「研究事物的本質」就是從「他是甚麼」開始,也就是對事務清楚描述開始,這是做學問的開始,也是做學問的終結。
為何日本會對「自由」不斷反覆思索,乃因「自由」是一種現象,要將這個概念弄清楚,才能清楚定義這種現象,讓人明白何謂「自由」。但自由是衍自西方社會的概念,沒有西方文化背景,要去定義、翻譯「自由」,就很困難。然而將他弄清楚,建立在自由這一概念衍生出來的相關學問、問題就迎刃而解。這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西方學術界在處理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學問。這才有機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學派,成一代宗師。用太史公的話,「究天人之際,觀古今之變,成一家言。」
-------------------------------------------
南嘉生的論點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誠然,譯者需要主觀意志(「有沒有心?」)。但是,「有沒有心」與譯文品質並無一定關係;有心人還是不斷推出低劣的譯文,而外文、學養功力,當跨越文化、時代背景與缺乏翔實資料時,更難估量。
他所提出王亞南與河上肇兩例,值得一談:兩人都是左傾人物,在中國與日本的左派運動扮演過正面角色。
王亞南參與洋洋三大冊《資本論》的翻譯當然值得稱許。但是,王亞南其實不是主要人物。根據現有資料,從1928年起﹐郭大力開始從事《資本論》的翻譯工作﹐不久﹐王亞南也參加了這工作。到1938年8﹑9月間﹐《資本論》三卷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
當然,王亞南不是主要譯者還是次要,重要的是漢譯的背景與代表的意義。
他們當時的努力,部份是對未來社會的憧憬,也有參與左派運動的「使命感」。也許如此,他們能克服漢譯的許多困難,更能在國民黨白色恐怖威脅下,堅持不懈。
左傾人物在白色恐怖下生活與工作當然不易,他們至少還可以仰賴中國共產黨、其它左傾以及同情者的支持與幫忙,而克服漢譯困難,他們則必需求助於更廣闊的範圍,也就是累積的人文背景。
郭大力曾經說過:「在翻譯過程中,必需以千百人的知識,千百人的經驗,來不斷補充自己的不足。」顯然,他明白不僅要站在當時中國累積知識的高崗,更要借助於世界左派的資產。
《資本論》三卷中文全譯本出版,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運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後來者的參考資料。但是,這個譯者有心、有信心、有研究精神,更不畏威權的作品,卻充滿著孕育他的時代烙印。
當時,郭大力不但身心孤獨,在翻譯中遭遇問題時無人可以切蹉,也缺乏參考書籍和資料,甚至沒有一本較好的德文辭典!處於相同大環境的王亞南,也難免遭遇類似困難。
顯然,主觀毅力使他們能克服不少困難。然而,當時中國物質,尤其人文環境的貧困,限制了這本譯著的影響力。我們也可以推論今日中國的困境,與此也關係密切。
河上肇是日本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人物。他的作品經過留日學生與漢譯,也影響當時中國的左派運動。
擔任京都帝大教授時,他在1919年創辦《社會問題研究》月刊,至1930年,共出版106期。在月刊中,他翻譯馬克思的經濟著作。1928年日本政府鎮壓共產黨,河上肇被迫辭去教授職位。1932年加入日本共產黨。1933年被捕入獄﹐1937年出獄,於1946年過世。誠然,他是日本左派運動承先啟後的優秀人物之一。
然而,不論是否大部由他執筆,河上肇獨力編纂的月刊,它的思想內容還是與日本左派歷史、人物息息相關。而且,1920年代末期,以左派立場宣傳、揭發社會問題,與日本軍部及極右派對抗者,不只他一人。「獨立(力?)抗拒」的看法,並不妥當。
很難理解在「有沒有心?」、「有沒有自信?」、「有沒有好的研究精神?」的重點下,南嘉生為何特別提及河上肇。也許,他另有深意,願聞其詳。
一些台灣學者也許符合「有心」、「有自信」與「好的研究精神」的標準。然而,提升人文環境,需要一大群人的努力以互相補充,互相提攜。舉例而言,吳叡人在《想像的共同體>一書的譯後記,提起他得到念音樂系者,提供音樂與德文知識,念神學院者,提供基督教神學基礎,而遠在日本的弟弟,則協助羅馬法的背景。他更提及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是他時時叩問的知識之城。
缺乏這些相輔相成的成份,無論才華如何卓越的個人,無論如何充滿自信、意志與研究精神,即使短期能放光芒,卻無法提升整個社會人文水準。
東大特訓班片中名言
來源:巴哈
------------------------------------------
※聽著,所謂的失敗,就是你們被騙了,你們這樣子下去,就會被騙一輩子。
※社會的規則,我們必須依存社會的規則生活。所以,這些所謂的規則都是頭腦好的人設計的。
也就是說,意味著什麼?這些規則都是為了讓頭腦好的人過得舒服而設計的。
反過來說就能巧妙的騙過頭腦不好的人,所以,雖然遵守著這些規則,但是聰明的人會巧妙的利用它們,比如說稅金、退休金,醫療保險制度什麼的,那些頭腦好的人故意把規則弄得很難明白。
而那些頭腦不好的,只能傻傻的被騙,就是這種現狀,也就是說你們這種懶得去思考的人,只能一輩子被騙,一直付著昂貴的費用。聰明人就不容易被騙,過著輕鬆的生活,笨蛋就一直失敗,這就是社會的現狀,所以我說你們,不想被騙的話,就給我好好唸書!去東大。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你們這些小鬼對社會都不知道啊。與其說是不知道,還不如說是大人們故意不讓你們知道。與之相反,還說什麼你們有未知的無限的可能性。把什麼根據也沒有,不負責任的妄想根植於你們身上,為此而感到喜悅,以為會有自己的個性和與眾不同的人生。這種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社會才不是這樣的呢。而等著不知道這些而被放逐的你們,只有充滿不滿和後悔的現實。
※你!如果不滿意這個社會,就自己製造規則自己過!而你們大家,我告訴你們,如果不想被這個社會欺騙下去,從現在開始好好唸書。
※知道一個人要怎麼變強大嗎?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
※聽著,所謂的失敗,就是你們被騙了,你們這樣子下去,就會被騙一輩子。
※社會的規則,我們必須依存社會的規則生活。所以,這些所謂的規則都是頭腦好的人設計的。
也就是說,意味著什麼?這些規則都是為了讓頭腦好的人過得舒服而設計的。
反過來說就能巧妙的騙過頭腦不好的人,所以,雖然遵守著這些規則,但是聰明的人會巧妙的利用它們,比如說稅金、退休金,醫療保險制度什麼的,那些頭腦好的人故意把規則弄得很難明白。
而那些頭腦不好的,只能傻傻的被騙,就是這種現狀,也就是說你們這種懶得去思考的人,只能一輩子被騙,一直付著昂貴的費用。聰明人就不容易被騙,過著輕鬆的生活,笨蛋就一直失敗,這就是社會的現狀,所以我說你們,不想被騙的話,就給我好好唸書!去東大。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你們這些小鬼對社會都不知道啊。與其說是不知道,還不如說是大人們故意不讓你們知道。與之相反,還說什麼你們有未知的無限的可能性。把什麼根據也沒有,不負責任的妄想根植於你們身上,為此而感到喜悅,以為會有自己的個性和與眾不同的人生。這種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社會才不是這樣的呢。而等著不知道這些而被放逐的你們,只有充滿不滿和後悔的現實。
※你!如果不滿意這個社會,就自己製造規則自己過!而你們大家,我告訴你們,如果不想被這個社會欺騙下去,從現在開始好好唸書。
※知道一個人要怎麼變強大嗎?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髮禁與體罰
可能因東方傳統民風影響,所以很多人希望維持髮禁,這是大人們還不習慣學生在身體上做打扮的緣故,從西方把學生當成小大人,給予學生開車打扮與戀愛自由可看出來,這是民風不同並無絕對的對與錯,或許在下一西化世代長大後為人父母時,就不會有太大異議了。這措施是好是壞尚難估計,因為在培養出獨立人格同時,可能是心理提早成熟長大,也可能是提早接觸社會黑暗面而墮落,到底利與害哪個多,就看政府施政與人民心靈層面提升的努力程度。
但是,無論配套環節能否趕上,只要當開放成為社會主流意見時,也就是大人認為青少年也擁有獨立人格時,髮禁勢必就會產生更動。
反體罰也是沒絕對的對或錯的。不需體罰,用勞動服務或記過等,照樣能收警惕之效。如果這還不能遏止壞學生耍壞,那就不一定是學校的問題了,而是家庭社會環節,乃至個人心理發展出差錯。如果不對症下藥的亂打一通,就算你打死他也不會變乖,搞不好體罰還逼得他心態更偏,日後變成社會大害。
拿以往例子,部隊裡帶兵最能服眾的,往往不是搞體罰的人。懂得剛而不暴,同時激勵士氣的軍士官,才能讓人從心底面真正服從,而不陽奉陰違。學生有必要像士兵一樣被操得半死,才稱得上是學生嗎?更何況連軍隊都已經不搞體罰這一套了,又有何理由鞭子還繼續往學生身上打?如果這樣愛打,就公平點不要厚此薄彼,是否應該連部隊也一起打,讓某些學生時代號稱乖寶寶,到軍中卻行為怠慢與小錯不斷的人,懂得啥麼叫做鐵的紀律?例如許多人當學生時支持老師體罰打同學,到軍營後自己卻不甩規定,自以為是,這算體罰教育成功或不成功呢?可見體罰教育出來的好學生,也是會產生偏差的。
訓練馬戲團野獸,才需要用到鞭子,而未來競爭恐怕不是馬戲團招式就能應付。學校是學習與思考的場所,如果還搞20世紀的那一套,用體罰督促教學的方式,那麼也只會教出只會服從而創造力普通,與心理扭曲還憤恨不滿的人。也許目前班級人數太多,老師無法一一開導所以,才用體罰來威嚇學生,而老師也不見得都會猛打學生,也有重重舉起而輕輕放下的,但我們無法保證,老師絕不會因為生氣過頭而濫用暴力。
基於以上種種緣故,只要未來時機成熟時,體罰跟頭髮禁自然會被迫完全消失,這是大時代的潮流,誰也抗拒不了,大致上只有順勢起帆或被大浪淹沒,這兩種選擇而已.(被大浪淹沒,套一句政治順口溜:就是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
來源巴哈
但是,無論配套環節能否趕上,只要當開放成為社會主流意見時,也就是大人認為青少年也擁有獨立人格時,髮禁勢必就會產生更動。
反體罰也是沒絕對的對或錯的。不需體罰,用勞動服務或記過等,照樣能收警惕之效。如果這還不能遏止壞學生耍壞,那就不一定是學校的問題了,而是家庭社會環節,乃至個人心理發展出差錯。如果不對症下藥的亂打一通,就算你打死他也不會變乖,搞不好體罰還逼得他心態更偏,日後變成社會大害。
拿以往例子,部隊裡帶兵最能服眾的,往往不是搞體罰的人。懂得剛而不暴,同時激勵士氣的軍士官,才能讓人從心底面真正服從,而不陽奉陰違。學生有必要像士兵一樣被操得半死,才稱得上是學生嗎?更何況連軍隊都已經不搞體罰這一套了,又有何理由鞭子還繼續往學生身上打?如果這樣愛打,就公平點不要厚此薄彼,是否應該連部隊也一起打,讓某些學生時代號稱乖寶寶,到軍中卻行為怠慢與小錯不斷的人,懂得啥麼叫做鐵的紀律?例如許多人當學生時支持老師體罰打同學,到軍營後自己卻不甩規定,自以為是,這算體罰教育成功或不成功呢?可見體罰教育出來的好學生,也是會產生偏差的。
訓練馬戲團野獸,才需要用到鞭子,而未來競爭恐怕不是馬戲團招式就能應付。學校是學習與思考的場所,如果還搞20世紀的那一套,用體罰督促教學的方式,那麼也只會教出只會服從而創造力普通,與心理扭曲還憤恨不滿的人。也許目前班級人數太多,老師無法一一開導所以,才用體罰來威嚇學生,而老師也不見得都會猛打學生,也有重重舉起而輕輕放下的,但我們無法保證,老師絕不會因為生氣過頭而濫用暴力。
基於以上種種緣故,只要未來時機成熟時,體罰跟頭髮禁自然會被迫完全消失,這是大時代的潮流,誰也抗拒不了,大致上只有順勢起帆或被大浪淹沒,這兩種選擇而已.(被大浪淹沒,套一句政治順口溜:就是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
來源巴哈
軍人參戰並沒有錯
自古文人相輕,武人相惜.參戰並沒有錯,那是軍人的責任所在,壯烈犧牲則是盡責到極致的最高表現.
至於放火殺人,有哪場戰爭,沒起火沒死人的?"只要不違反戰爭法屠殺平民或俘虜",通通都不算有錯,有錯的是發動戰爭的侵略國高層而已.所以就算敵人發動不義之師來打我們,只要沒有亂殺無辜平民,我們在抵抗之餘,也該尊敬敵軍的盡忠與勇氣,勝利後也只追究敵國統治者的罪過.
因此,要討論壯烈犧牲問題前,最好先定義一下何謂"壯烈"?是屠殺迫害人民,結果被人民殺死叫壯烈呢?還是不亂殺無辜,因為責任而死才稱為壯烈?不然會把問題越搞愈混.
而如果能明白:盡責、犧牲、起義,各美德間的高低層次關係,就不會去太苛責極權國家的軍人為何會為虎作倀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聖人,能做到盡忠就很偷笑了,更不用說是犧牲、起義.更何況在極權國家,社會資訊都很封閉,也沒新聞自由,他們又要如何去分辨統治者是好是壞?
至於放火殺人,有哪場戰爭,沒起火沒死人的?"只要不違反戰爭法屠殺平民或俘虜",通通都不算有錯,有錯的是發動戰爭的侵略國高層而已.所以就算敵人發動不義之師來打我們,只要沒有亂殺無辜平民,我們在抵抗之餘,也該尊敬敵軍的盡忠與勇氣,勝利後也只追究敵國統治者的罪過.
因此,要討論壯烈犧牲問題前,最好先定義一下何謂"壯烈"?是屠殺迫害人民,結果被人民殺死叫壯烈呢?還是不亂殺無辜,因為責任而死才稱為壯烈?不然會把問題越搞愈混.
而如果能明白:盡責、犧牲、起義,各美德間的高低層次關係,就不會去太苛責極權國家的軍人為何會為虎作倀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聖人,能做到盡忠就很偷笑了,更不用說是犧牲、起義.更何況在極權國家,社會資訊都很封閉,也沒新聞自由,他們又要如何去分辨統治者是好是壞?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