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馬漢海權論與海軍戰略論簡介

http://taiwantp.net/

--------------------------------------------
馬漢《海權論》與《海軍戰略論》簡介

U235  於 2002/06/25 20:52

前言

  佔據地球70%以上面積的海洋水域,始終與人類生存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海洋不僅是一個開闊而廉價的交通線,且隨著科技發達與其蘊藏著豐富資源的發現,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意圖控制的領域,更是國際權力角逐的戰場,以及國家生存發展的重要憑藉。對於一個資源不足而依賴貿易活動甚切的海島國家而言,尤其為生命線所寄拖。人類的海洋活動自古不曾間斷,海洋活動力的強弱,也曾實際主導了戰爭的勝負和國家的興衰。如:古代雅典就曾靠制海權而打敗了斯巴達,迦太基人也憑藉其龐大的船團而盛極一時;英國更由於能掌握海洋,屢敗西班牙及法國艦隊,而稱霸全球,但直至18世紀末以前,始終缺乏有系統的海權思想與海軍戰略論著;直到1890年馬漢發表:《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海權研究之風氣才為之大開,而制海權的爭奪也變成一種不可抑止的趨勢。美國海軍成長為今天遏制全球17個重要海峽,足以為世界任何地點的戰爭提供海上支援的世界海上霸主,馬漢之海權論及其眾多奉行者功不可沒也。


馬漢生平簡介

  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1840─1914)美國海洋歷史學家、美國海軍少將,近代海權論的創立者,一生致力於美國海權的建立而奉獻。其父丹尼斯-馬漢為西點軍校的名教授,美國南北戰爭雙方的將領大多都出自其門下。

 1840年9月27日生於美國西點。

 1854年馬漢進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學院,兩年後轉入美國安納波利斯海軍官校三年級就讀。

 1859 年以第二名優異成績畢業於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兩年後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嗣後隨艦參加美國內戰。最初馬漢和美國一般海軍軍官一樣,爾後20餘年歷練不同的海陸職務。曾遠航南非、印度洋與日本,當他擔任艦務官時,認識了艦長魯斯代將(Stephen B.Luce1827-1917),此人對馬漢一生的事業影響,有如沙倫和斯特之對克勞塞維茲。

 1862年在海軍學院任教。

 1863-1867年任塞米諾爾號艦長。

 1867-1869年在易洛魁號上赴遠東巡航。

 1872-1874年任黃烽號艦長。

 1877-1883年任安納波利斯海軍軍校軍械部與射擊部主任。

 1883 -1885年任漢諸塞號艦長。馬漢的船艦經常駐泊在南美,在讀到一本《羅馬史》(Mommsens,History of Rome),探討漢尼拔當年經由陸路進入意大利的理由;馬漢由此做了個擴及於海洋的推論,獲致一個結論:“海洋的控制,是一個從來不曾有過,有系統認識和解釋的歷史因素”;於是開始進一步對17、18兩個世紀的海、陸軍戰史《伯羅奔尼撤戰爭史、續編》、《遠征記》、《羅馬史》、《羅馬帝國史》、《法國海軍史》,馬漢尤其攻讀了約米尼的著作《1792~1801年革命時期的軍事和批評史》和《戰爭藝術概論》,作有系統的研究對比。

 1885年馬漢發表《墨西哥灣與內海》一書,深受當時海軍戰爭學院創辦人魯斯的賞識,受聘前往紐波特海軍學院任教,專任海權史學與戰略學的講述。

 1886-1888年又繼任魯斯為海軍大學校長,專心於海權理論的研究和宣揚,並成為日後海權理論的權威。

 1888年就任西北海軍船塢基地主席。

 1890年出版《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pon History)。

 1892 年出版《海權對法國革命及帝國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p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mpire)相繼出版,使其廣受好評,尤其受到英國學界的讚賞與敬仰,“牛津”和“劍橋”大學相繼贈與榮譽學位。

 1892-1893再度出任海軍大學校長。

 1893-1895年任芝加哥號艦長。

 1896年服務軍旅40年後退休,仍然繼續研究寫作相關海權論著。

 1898年擔任美西戰爭的指揮官。

 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以美國代表團顧問身份及美國海軍作戰委員會委員出席,堅決反對裁軍。
 1902-1903年馬漢被選為美國歷史學會的會長。

 1906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把所有曾在內戰時服役的海軍上校皆昇為備役少將,馬漢雖接受了這份榮譽,但在著作上,仍保留其“上校”階級。

 1908年出任美國海軍事務委員會主席。

 1911年發表《海軍戰略論》(Nanal Strategy,Compar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ilitray Operaction on Land)

 1914年12月1日因心臟病發作,逝世於華盛頓海軍醫院,享年74歲。

  馬漢著作甚多,總計寫了20本書和137篇論文。有關海權的理論散見於其著作中,並未有專書。其中以《海權對歷史之影響1660-1783》、《海權對法國大革命和帝國的影響(1793-1812)》及《海軍戰略論》較著名。是世界公認的海權先知者,也是世界上最具權威的海軍史學家和戰略家,這三部著作的歷史影響足以動搖當代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與思維習慣。


海權論與海軍戰略簡史

  海軍戰略是隨著海戰史的發展而發展的。古代海軍的海上作戰行動,多為陸上作戰的從屬,尚未形成“海軍戰略”這一概念。隨著海上戰爭和海軍的發展,海上作戰行動逐漸伸向遠洋,從而脫離了對陸上戰場的從屬地位。

 15世紀末16世紀初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國家為了掠奪海外殖民地,保護殖民權益,爭奪海上霸權,其海軍遠渡重洋,對殖民地進行武力征服,相互之間也進行了多次戰爭。這是西方海軍戰略理論的基礎。

 19 世紀末,美國已發展到市場經濟主義向外擴展階段,其海軍有了較強的實力,開始了向海外的擴張。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理論家馬漢,提出適應美國擴展需要的海權論學說和以海權論為中心的海軍戰略理論。強調要以優勢的海上力量控制海洋,利用公海向海外投送兵力,去確保海上航運的安全海疆,目標自是建立稱霸的海軍。其學說和戰略理論成為美國海軍理論的基礎,並對其他國家的海軍戰略理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18年起蘇聯海軍開始建立,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及以後一段時間,基本上是一支近海防禦力量(要塞艦隊);自20世紀60年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支具有遠洋進攻能力的海軍(存在艦隊)。

 70年代以來,美國和蘇聯競相發展新型核子潛艇,能夠發射遠程戰略導彈,除用於戰略襲擊外,主要作為實行核報復(即第二次打擊)的工具。美國、蘇聯的海軍部署和活動於世界各大洋,還把商船隊、漁船隊和海洋考察船隊作為他們推行其海洋戰略的輔助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以國家的軍事戰略指導下,在陸軍、空軍和沿海廣大人民群眾、海上民兵的協同支援下,實行近海防禦作戰,其任務是抗擊外國海軍從海上入侵,保衛本國的領海和海疆,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

 臺灣-中華民國,島嶼四面環海,對馬漢的海權論與海軍戰略,豈僅陸海空軍將領者應熟習而師法,豈僅海權國家奉之為泰斗而已,甚盼以島國為本之全體國民以至最將領及最高統帥,若皆能虛心涵泳體會,蘄其深造自得,則將更深一層,融為我島國軍戰爭藝術之啟示也!


馬漢的思想背景

  馬漢的一生是處於美國極欲向外擴展,成為世界貿易強國之時,需要建設強大的海軍,和指導海權發展的戰略理論依據的時代,其思想背景的形成,可以概括分為以下六點:

一、美國南北戰爭後,美國人眼光內向,以西部開發為焦點,而忽視其外交關係和海外利益。

二、19世紀末,世界是以歐洲為中心,並受歐洲支配,美國被偏處於邊緣地帶的地位。

三、歐洲工業革命第一階段已趨於結束,新的階段正要開始,蒸氣和電力正在使陸海交通轉型。

四、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都大有進步,尤其達爾文主義成為國際競爭的基礎。

五、歐洲列強都採取擴張政策,紛紛向海外建立殖民地,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已成當時主流。

六、馬漢接受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創辦人魯斯的指導,將約米尼(Antoine Henri Jomini 1779-1869)《戰爭藝術》中的陸戰規律應用到艦隊作戰,以之向學員講授,並於1911年以《海軍戰略:與陸軍上事行動原則及實踐的比較和對比》,中譯本《海軍戰略論》之書名出版。

七、馬漢兩部主要的著作,基本是以英法兩國戰史為論點:

 (一)1688-1815年拿破崙失敗,在英法長期戰爭中的每一階段,都是制海權的得失決定勝負。馬漢說:並未企圖在陸上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而僅憑控制海洋和歐洲以外的世界,英國政治家即能確保其國家的利益。

 (二)影響海權發展的先天因素(說明不列顛的海洋優勢):馬漢印象最深的是英國人如何經由海權的獲致,而促使其財富及國力的增長,另一方面他又嚴厲地攻訐法國人,由於背向海洋而重視大陸,終於一蹶不振。

 (三)地理位置(不列顛為橫越海路的島嶼,在戰略上具極大的利益)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島嶼,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的海軍基地。


馬漢學說對世界的影響

  馬漢的海權論,是在美國南北戰爭後產生的,適應了美國為確保海運對自由市場經濟半殖民主義政策的需要,成為當時美國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軍發展政策”的理論依據,並對其他強國海軍的“海洋戰略”發生重大影響。

  馬漢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出版之後,美國及許多國家的政策和思想都受影響,尤其當時英國的海洋優勢,正受到法、俄兩國所構成的聯合威脅,馬漢的著作使英國政府獲得一種現成的工具,以來代替其政策辯護,得以獲得重整軍備的成本;德皇威廉二世著手擴建海軍,馬漢的著作亦成其手中最佳的宣傳武器;日本正走向帝國主義和海軍主義的道路,馬漢的著作恰好可以對它提供政治性和戰略性的理由。

  馬漢的思想不僅刺激了歐洲諸國與日本走向海軍造艦競賽,也鼓勵了海外殖民地的擴張,英國史學家韋布斯特(Charles Webster)就認為馬漢是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總之,馬漢的海權思想和海軍戰略理論,一直支配著西方世界國家的海洋政策和戰略,對近代史影響即深且鉅,至今歷久不衰。

一、美國:馬漢的書固然是以英國歷史為實質肉容,其理想卻是以美國的前途為建言的目標,呼籲美國政府重視海洋,能採取積極的海洋政策,使美國迅速走向世界權利的大道;在美國,馬漢於揚名海外之後才受到尊重,但美國的海洋政策受其思想的影響,也最深遠。就實務而言,不僅1898年的美西戰爭及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受其鼓吹,美國的遠東政策更經常受其影響。1901年老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後,極受馬漢海權思想之影響,致力發展海權;包括美國艦隊的擴建及積極奪取太平洋各戰略島嶼外,積極海洋的政策、遠東政策(對華門戶開放)及巴拿馬運河之開通及加勒比海之戰略海上基地,馬漢的鼓吹和聲援,均居重要地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美國海軍軍官在討論或準備戰爭時,均仍遵守馬漢的理念,並採取他的方法。美國今日實力能獨步全球,美國海軍成長為今天遏制全球17個重要海峽,足以為世界任何地點的戰爭提供海上支援的世界海上霸主,而且他的思想還深刻地改變了幾代人頭腦中固有的大陸主義的觀念,使世界戰爭的樣式與格局發生了一場海上革命。

二、英國:馬漢發表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後,不久就被譯成德、日、俄、義、瑞典、法文,其第一個受到影響的是英國,當時英國海洋優勢飽受俄、法兩國聯合威脅,在1889年英國政府提出海軍擴充計畫時,馬漢著作的理論,立即成為英國政府政策最強力的辯護理由。英國人說:英國之所以能有一支堅強的海軍,毋須感謝保守黨或自由黨,而應感謝馬漢上校!

三、法國:法國很重視馬漢對於法國海軍政策的批評,並且稱讚其思想具有真正的創造性。

四、德國:德皇威廉二世及海軍部長鐵畢茲(Von Tripitz)亦深受馬漢影響亦不下於英國,雖然德國在馬漢發表其鉅著前就已著手擴建海軍;而馬漢著作,卻成為德國政府的最佳宣傳利器。但德國卻忽略了馬氏的一項重要訓條:“一個國家無法同時發展陸權與海權”,導致德國陸軍反而受經費影響而減低其戰力。

五、日本:當時日本正走向帝國主義和海軍主義的道路,馬漢的著作被譯成日文,為日本政府提供政治性和戰略性的理論根據,日本海軍學校把馬漢的著作當作教科書,各級學校圖書館也均收藏。


海權思想

  馬漢用《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及《海權對法國革命及帝國的影響》兩本鉅著,來探討他的海權哲學(Philosophy of sea power),他根據英法兩國歷史,發現海權是民族(國家)偉大性不可或缺的因素,當運用適切時,海權可增長財富國力,運用不當時,則帶來國運衰頹。

  主張擁有並運用具有優勢的海軍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實現己方戰略目的的軍事理論。也有人譯作海上實力論。分析研究了英國同荷蘭、西班牙、法國等海軍強國為爭奪海洋霸權而進行的多次海戰以及美國獨立戰爭中的海戰,闡明瞭海權對這些戰爭的勝負,對有關國家、殖民地和海上貿易所具有的重大影響及作用。至1911年,馬漢又寫成《海軍戰略》一書,形成了他的海軍理論體系。

  馬漢的海權論認為,以貿易(指商品輸出)立國的國家,必須控制海洋。奪取並保持制海權,特別是與國家利益和海外貿易有關的主要交通線上的制海權,是國家強盛和繁榮的主要因素。要奪取和保持制海權,必須具有佔優勢的海上實力,即強大的艦隊和商船隊以及發達的基地網。他從戰略角度分析了一國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領土範圍、人口數量、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包括發展海上實力的政策)等因素對海權的影響,提出海軍戰略就是在平時和戰時建立並加強海上實力,以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他認為,奪取制海權的方法是艦隊決戰和海上封鎖,而要完全奪得制海權,只有通過艦隊決戰。他強調集中兵力,把集中兵力視為基本的作戰原則和貫徹海軍戰略的主要手段。他主張美國應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首先控制加勒比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峽,爾後進一步控制其他海洋。還主張美國在太平洋同其他列強實行“合作”,以獲取利益,並爭奪中國市場。
NO:278_2
U235  於 2002/06/25 20:52
Re:哲學研究-軍事思想-馬漢.海權思想

海權論思想要義

  馬漢歸納出影響海權發展的一般因素有六項,即:“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形態”、“領土大小”、“人口數量”、“民族性”、“政府的性質和政策”。

 海權的六項基本要素

一、地理位置: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島嶼;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不列顛群島與歐洲大陸的距離不遠不近,既足以使英國獲得對抗外敵入侵的相當安全保障,又便於打擊敵人,換言之,進可攻退可守。例如:英國以英吉利海峽和歐陸相隔大,不僅有水為屏障,且距歐陸近,因此英國不須維持大陸軍,而可集中國力發展海權,以優勢的海軍來封鎖歐陸港口,並控制出入歐洲北部的航線。與英國成強烈對比的是法國,他不僅要維持大陸軍,而其海軍也必須分駛大西洋與地中海,因此在海權競爭中,法國對英國自然居於劣勢。

二、自然地理形態:具綿長之海岸線,及擁有良好可用的港埠;海岸線可決定向海洋發展的難易程度,良好港灣則代表向海發展的先天潛力,而土地的肥沃與否,則影響人民討海為生的意願和需求。一國的海岸線是其邊界的一部份,凡是一個國家其疆界易於與外界接觸者,其人民便較容易向外發展,與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遷,不願投身海洋,如法國;反之,則逼使人民不得不討海維生,如荷蘭、葡萄牙。島國及半島國家受限於地形上的因素,若欲發奮圖強,則必須重視海權的發展。

三、國家領土大小範圍:供應必要物資,但地形未經河川嚴重分割,大到難於防守;馬氏認為國土的大小必須與人口、資源及其他權力因素相配合。一個國家人口的總數與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具極大重要性。否則廣大的領土可能反而成為弱點。如面積太大,而人口與資源不成比例的國家,防守密度低,國家的危險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則更是一大弱點。以美國內戰時的南方為例,以人口和資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積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長的海岸線和太多的內陸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導致失敗。領土幅員應和人口、資源等因素相配合,地廣人稀、過度綿長的海岸線及內陸水道眾多等,有時反而成為弱點,如美國南北戰爭時之南方領土即是。

四、人口數量:提供從事海洋事業的人口培育,儲備海軍後備力量;人口數量和素質對海權均為重要基楚,海權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從事航業人口,而其中直接參加海洋生活的人數更應站相當高度的比例。國家的平時航海事業(包括航運和貿易)足以決定其海軍在戰爭中的持久力。英國即為典型例證,他不僅是航海國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貿易國家,擁有發展海權的必要人力與技術資源。想向海洋發展的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人口,而且其直接或間接參加海洋活動的人數,也應占相當的比例。

五、民族性:面向海洋,具冒險犯難的性格,促進商機及航運發展;國民對海上貿易的意願及航海生產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極重要。人人以向海洋尋求財富為榮,航海事業自然蓬勃。海商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的開拓,終使英國成為海權霸主。主要為貿易願望(重商主義)和生產能力;有此心理基礎,人民才會走向海洋尋求財富。海洋商業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和海外市場的開拓,遂使英國成就有史以來的最大海洋強國。

我們正倡導全民正當休閒活動,惟受限於台灣地狹人稠,無法闢建足夠的休閒場所。台灣連綿的海岸適於規劃海上遊憩活動,例如遊艇、潛水、海釣、滑翔翼、拖曳傘、水上摩托車、賽船、泛舟、帆船、衝浪、滑水等活動,可增加全民休閒運動空間,同時提供青少年育樂的大自然天地,以紓解青少年問題,這些多元的海上活動,亦可透過海事教育逐步規劃實施。

六、政府的性質和政策:政府的戰咯主張,影響海軍武力的運用;政府必須明智而堅毅,始能對海權作長期發展。英國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世開始,英國的國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貿易和海軍優勢為目的。政府若明智而堅毅,培養其人民對海洋的興趣,則海權的發展也自然比較容易成功。英國自詹姆士一世時代開始,其國家政策就一直以追求殖民地、商業和海軍優勢為目的,故能奠定海洋強權基礎。馬漢認為英國之成就為空前海洋強權,除了具備上述基本條件的優勢外,其政府海權運作的適切,實居關鍵。在海權運作方面,馬漢認為英國若無海運貿易能力,無廣大殖民地(資源、基地和市場),以及訓練有素的海員和船艦,則英國雖有先天優越條件,亦將無能為力,尤其在戰爭工具運用上,即制海權爭取上,英國通常均以在海上擊滅敵國艦隊或對敵港口建立封鎖為一貫指導,更是重要因素,相反的,法國卻熱衷於領土的征服而未著眼於擊滅英國艦隊,於是結果便完全不同。
當前海事教育問題之探討


馬漢海權論之中心思想

一、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崙時代的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來證明欲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權:拿破崙幾次企圖渡過海峽征英皆告失敗後,於1798年征埃時,其海軍在尼羅河海戰時遭英國納爾遜將軍所率領的艦隊重創,地中海制海權盡失,本國與埃及遠征軍的交通線被切斷而告失敗。1801 年,拿破崙為了削弱英國的商業,號召各國武裝中立,俄國、丹麥、瑞典及普魯士皆參加,一致反對在波羅的海行使交戰國權利。英國必須仰賴波羅的海各國輸入橡木、繩索和帆布,所以無法容忍上述諸國參加武裝中立,乃派遣波羅的海艦隊,以武力來打破拿破崙的武裝中立政策。在哥本哈根海戰中擊敗丹麥海軍艦隊取得進出波羅的海的自由後並進入芬蘭灣,打破武裝中立的政策。1805年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英國艦隊擊敗法西聯合艦隊,建立英國海軍的無敵霸權。

二、 海權的發展屬外線作戰,以攻擊為主要任務,陸權對海則以防禦為主。
陸海權的合作,是走向合和平繁榮與發展,如:英國的殖民制度轉向邦聯制、美洲、東協、歐洲共同市場;陸海權發展的任一方走向錯誤的方向,就是走向戰爭,如:一次大戰的歐陸、二次大戰“德國”與“日本”,企圖統治全世界。純陸權的防禦發展如:蒙古之四大汗國、清帝國初期之禁海。
三、有優勢之海軍,優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與敵人抗衡,發揮海權之力量。

 (一)海軍的目的在於會戰,而最終的目的則為取得制海權以控制海洋,因此艦隊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強力的攻擊火力,擁有優勢的海軍,才能控制海洋。

 (二) 擁有廣大又富饒的海外殖民地及優良海港,有利於艦隊補給、維修,對延伸海軍戰鬥能力有很大助益。海權必須能確保自己的交通線安全,並同時能切斷敵人的交通線。交通線愈長,則海權所能賜與的利益也就愈大。而交通線的建立,就依賴線上的各個海外基地(殖民地)與海港了。英國在18世紀在地中海南岸擁有眾多海外基地,因此方能封鎖法國海岸,擁有地中海制海權;法國拿破崙遠征埃及,其目的即欲切斷英國經地中海到印度之交通線。

三、 丹麥的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控制北海與波羅的海的航道咽喉;直布羅陀海峽緊扼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交通;蘇彝士運河為地中海與印度洋的海運衢道,若能掌握這些戰略要地,就可發揮以海制陸的優勢。


海權控制陸權的地帶

一、海峽:海峽是交通樞紐地帶,掌握海峽即可控制敵人之海上運輸,阻止其海權之發展。如獨立國協從波羅的海出大西洋之交通線受制於松德海峽;從黑海出地中海又受制於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致使其海權發展自帝俄迄今仍無法獨霸於世。

二、半島:半島伸入海中可享海上交通、運補之利,亦可發揮陸海協同作戰之效果。如19世紀拿破崙時代的西班牙半島戰爭,英藉海上運補遠優於法軍藉陸路運補,致法軍在半島戰爭中失敗。

三、島嶼:島嶼如獲有優勢的空權與海權,則可發揮其控制陸權之戰略據點價值。如日本、台灣、菲律賓各自擁有堅強的空權與海權,才使中共勢力無法向太平洋及印度洋伸展,其戰略位置舉足輕重。地中海北岸的一系列島嶼亦是以海制陸的戰略據點,為世界霸權爭奪的對象。


海權國之基本條件

一、海軍條件:要有海軍、海上基地、海運路線(交通線)且不受他國控制。美國在20世紀雖擁有強大海軍艦隊,但被分隔於兩洋,無法達到“集中”、“節約”之原則,因此馬漢力主美國應開鑿並控制巴拿馬運河及控制加勒比海諸島以保障太平洋與大西洋航運路線之安全。美奉行馬氏之觀點而成今日海上之霸權。

二、海運條件:必須擁有龐大之商船、港口及順暢之海上航路,並有海外商業及經濟關係。從海權的意義來看,海權乃為控制海洋及利用海洋,以達成國家目標之能力,而拓展海權之主要工具為海軍武力及商漁船隊,武力用以制海以保障海上商漁船隊與交通線(海上航路)之安全,而商漁船隊可開發海外商業及經濟利益,厚植國力,平時商業船隊可賺取大量經濟利益,戰時可支援海軍艦隊作戰,如福島戰爭,英國即徵調很多油輪、貨輪、客輪、協助運補兵力及戰略物資。

三、海外商業條件:國民大量移民於國外殖民地,並建立雄厚的經濟實力,對國力之擴張具有極大優勢。17、18世紀,英國在其海軍武力配合其商業船隊在世界四處拓展其殖民地,獲致豐厚的經濟利益,而成為海上霸權,有日不落國之稱。台灣為一海島,四周環海,海岸線連綿1,000公里,是道地的海洋國家。為確保國家生存與安全,除維護海權(Sea Power)外,另為解決島上資源貧乏問題,改善國計民生,必須利用航運(海運)進口各種大宗貨品與原料,更要對外拓展貿易、賺取外匯。


構成海權的後天條件

一、工業生產:一個國家欲發揮和維持巨大的生產力,作為海權的背景,就必須從世界各地獲取大量不同的原料,經過加工轉變為各種戰咯物質,厚植國力;「工業生產」可說是建立海權的工具。

二、航運能力:商、漁業航隊精巧發達,除可促進國家的繁榮,其航運能力的發展亦是工業生產能力及海軍發揮海權力量的支撐。

三、基地:海軍若沒有良好的後方基地、中繼基地、前進基地,就難於發揮制海戰力,況且海外基地(殖民地)更是外貿的市場依據。

四、海軍武力:為控制主要海上交通線、海上戰略要點、重要港口及海岸、鄰近之陸上要域、航運及基地護衛的基本力量。
 上述四項因素構成海權條件,並非是機械式的合成,而是在其合成的過程中,同時又產生彼此激發的作用。

  工業生產、航運能力、基地、海軍武力四者息息相關。因為有雄厚的工業生產,才能造船造艦;有強大的航運能力,才能由世界各地輸入戰略物質與原料,才能拓展外貿,增加國家財富;有了基地,才能擁有海外市場,航運才有運輸目標,海軍武力才有發揮戰力的據點;具備海軍武力,才能確保制海,維護航運與基地的安全,四者相互支持,缺一不可,這也就是海權的本質。對資源不足而依賴外貿甚殷的國家來說,海上交通無異是生命線所寄,要想贏得台海防衛戰爭勝利,精實海權實力勢在必行,面對海洋世紀來臨,現代軍人,對海權思想與海軍戰略,實在不可不知。


NO:278_3
U235  於 2002/06/25 20:53
Re:哲學研究-軍事思想-馬漢.海權思想

海軍戰略內容

  海軍戰略是由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根據本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戰略、領土範圍、海洋地理環境、科學技術、國際形勢以及可能的作戰對象等條件制定。其內容主要包括海軍的建設、作戰、訓練和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諸如海軍的建設方針,海軍內各兵種的構成、比重,領導和指揮體制及部隊的組織編制,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的規劃、生產和儲備,海軍基地、港口的分佈和建設,海上戰場的選定和準備,海軍後備力量的建設和戰時動員計畫;海軍的作戰方針,海上戰爭的目的、任務,海上戰區的劃分,海軍作戰部隊和勤務支援部隊的部署,控制海上戰略要點,奪取和掌握海洋戰區制海權和制空權的行動計畫,指揮和後勤系統的組織;海軍教育訓練的方針、原則、體制,以及海軍知識結構的確定等;海軍軍事科學研究的體制和規劃,海軍軍史、戰史、作戰理論和戰略、戰術的研究,各種訓令、教令、準則、操作的制定,艦艇、飛機和各種武器、裝備的發展方向、設計論證,研究海洋環境對海軍的影響,海軍的遙測學、海軍科學研究方法學等海軍邊緣科學理論的建設,等等,都屬於海軍戰略的範疇。現代海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和很強的突擊威力,並具有戰略襲擊能力的軍種。世界許多國家正競相開發海洋,有的海軍強國企圖稱霸海洋,在海洋權益上的鬥爭日趨激化,海軍的戰略地位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

一、海軍戰略類型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國家的海軍實行不同的海軍戰略。其基本戰略類型有兩種:即“守勢作戰”和“攻勢作戰”。在戰略指導上,實行“守勢作戰”時,通常進行海上戰術、戰鬥的“攻擊作戰”;實行“攻勢作戰”時,於戰術、戰鬥攻擊的同時,在必要的一方,輔以必要的海上戰術、戰鬥的“防禦作戰”。

二、制海權

  交戰一方的海軍,在一定時間對一定海區的。目的是確保己方兵力海上行動的自由,剝奪敵方兵力海上行動的自由;保護己方海上交通運輸的安全,阻止敵方的海上交通運輸,亦即使該海洋區域為己所用而不為敵所用。根據控制海洋區域的目的、範圍和持續時間,可分為“戰區制海權”、“戰略制海權”、“戰術制海權”。制海權不是絕對的,在優勢一方取得總制海權的情況下,劣勢一方也可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對局部海區取得局部制海權,一如空軍之局部空優與突襲(入)。

  奪取制海權的戰爭在西元前5世紀的希波戰爭(492-449B.C.)就出現過。而馬漢為首創把制海權問題,綜合為軍事理論;隨著海軍武器裝備的不斷發展,海軍奪取制海權的手段也不斷變化。19世紀以前,主要使用水面艦艇,以後除水面艦艇外,還有潛艇和空軍,20世紀50年代起,又增加了核戰略導彈。在現代條件下,奪取和保持制海權,還包括奪取該海域上空的制空權,並需綜合使用海軍各種作戰兵力、兵器和多軍種聯合作戰方式才能達到。

三、海上封鎖

  用武力切斷敵方海岸或某一海區與外界海上聯繫的進攻性作戰行動。分為“全面封鎖”和“局部封鎖”、“水上封鎖”、“水下封鎖”。目的是限制敵方艦船機動,孤立敵方島嶼或海岸區的兵力集團,掌握制海權,切斷敵方海上交通運輸。海上封鎖主要由海軍水面艦艇、潛艇和空軍配合實施,封鎖的方式有兵力封鎖、水雷封鎖,或兵力封鎖與水雷封鎖相結合。海上封鎖的地點,通常選在敵方的海軍基地、港口或主要航道以及海峽附近海區。

  早在希波戰爭中,波斯艦隊就運用過海上封鎖。在以後的戰爭中,海上封鎖不斷得到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艦隊就封鎖了德國的出海口,使德國艦船一度失去行動自由,海上運輸幾乎陷於停頓;隨後,德國海軍使用潛艇對英國實施海上(水下)封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軍使用空軍實施大規模佈設水雷,對日本進行海上封鎖,斷絕了日本的原料和糧食等的輸入,切斷了日本本土與其所佔太平洋島嶼之間的海上聯繫。美軍在越南戰爭和英軍在馬爾維納斯群島之戰中,也實施過海上封鎖。在未來戰爭中,海上封鎖仍將是一種有效的作戰型式。

  按國際條約和公約的規定,進行海上封鎖必須正式宣佈,指明封鎖的開始時間和地理界限,以及中立國艦船離開封鎖區域的期限。吾人非常懷疑,如果中-臺之間發生戰爭,中共是否會事先提出聲明,後才實施行動!


馬漢海軍戰略論精華

  是指導海軍建設和作戰的方略。屬於國家軍事戰略,是國家軍事戰略在海軍中的運用。海軍之有馬漢正像陸軍之有克勞塞維茲,對於闡明海權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意義,為馬漢最傑出的成就,能以全部歷史為背景來寫海軍史,並同時注意到政治及經濟因素者,馬漢實為第一人。

  “集中”、 “中央位置”、“內線”、“海上交通線”、“絕對攻勢”等為馬漢海軍戰略論精華,其基本的理論架構,受約米尼《戰爭藝術》的影響頗深;“集中”與“中央位置”能迫敵分散兵力,“內線”能使兵力迅速到達某一點,海軍戰爭中唯一決定因素還是戰鬥艦隊,其真正的目的不是盡量增強某一艘船的威力,而是要使整個艦隊發揮最大的攻擊能力;因此,馬漢有一句常為人引述的名言:“絕勿分散艦隊!”。他說:交通是一個概括性的名詞,不是地理線,如陸軍所採取的道路,而是軍艦的必需補給,一個軍事實體與國家權力之間經常保持連絡的運動線。

一、集中原則:

  集中乃獲致戰果的根本,集中的涵義有三:其一是“目標集中”。馬漢引用拿破崙的名言說:目標專一就是成功的祕訣,強調:切勿在同一時間內,作兩種意圖 (追逐兩個目標);艦隊兵力部署,應能相互支援,密切聯繫,不得各自為戰。其二是:“優勢與牽制”;在決戰線上保持優勢兵力,以優勢主力攻擊敵之一點,另在其他點牽制敵軍,以便主力攻擊能獲致戰果。其三是:“火力集中”,當遭遇敵兩艘戰艦時,要集中火力合力攻擊其一艘,千萬不要各戰一艘。馬漢用:“永遠不要分散艦隊”一語強調集中原則的重要性。

二、中央位置:

  馬漢認為位置是一種形勢,中央位置能提供一個提早到達目的的捷徑,但日俄戰爭之俄軍,雖據有旅順,卻因海戰失敗而未蒙其利,故中央位置須加上力量,才會形成真正有利的結果。換言之,擁有位置適中、形勢強固、資源豐富的海軍基地,海戰時就可居於先天有利地位,但並不保証絕對勝利。

三、內線:

  內線就是從中央位置,向一個或數個據點延伸,用以取得阻止敵軍會合的中心位置,以便用劣勢兵力牽制一面之敵,另以主力集中攻擊他面之敵。換句話說:內線的定義,是作戰的一方能迅速調動兵力,集中對任何一面之敵,加以有效的運用。要言之,內線是較敵人運用的路線為短的一條路線。這又是一個作戰方便的手段,並非絕對勝利的保証。

四、海上交通線:

  係陸上部隊與海上艦隊自由運動以維持戰力的空間,為補給線和連絡線的總稱,對軍事供應和勝負具有密切關係,是大軍作戰命脈,能支配戰爭,故有生命線之稱,必要時,又可使軍隊自由撤退,故又有逃命線之稱。不過,馬漢所說的交通線,並非指軍隊必經之途的地理線,而是船艦載量有限所無法攜行的必要補給品。他明確地指出所謂補給品:第一是燃料、第二是彈藥、最後才是糧食,而海軍艦隊的補給來源就是靠海軍基地。故馬漢真正的意思是,來自海軍基地的後勤補給與修,是成就海軍戰略持續的必要因素。

五、絕對攻勢:

  海上作戰要保持絕對機動與攻勢,反對把海軍充當四通八達而漫無疆界的海洋防禦工具。他說:“在一切海戰中只有一項基本原則,即:唯有攻擊才能確保防禦的安全”、“海軍放棄了攻擊性能,等於放棄其最有效的基本功能”、 “在海上採取守勢,是絕對不利的,除了為形勢所迫採守勢之外,千萬別自動採取守勢,擁有優勢兵力者固應主動邀敵決戰,即使因兵力劣勢先行避戰,也當使敵不明我之動向,迫敵轉移兵力,再相機誘敵而擊滅之”。馬漢對劣勢海軍的運用,其實和柯白所說的“存在艦隊(Fleet in being)”有些類似。

  近代戰略學者羅辛斯基(Herbert Rosinski)論制海權時,認為馬漢對海軍的運用,並不以“在其防衛區域的近前方建立防線為滿足”,而是要“獲得完整的制海權為理想”。羅辛斯基歸納馬漢言論的意義說:“因為海是一個整體,其中沒有任何部分可以劃分和設防,所以要對我方在海上或經過海上的利益提供有效保護,則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敵人逐出整個海洋之外......而在海上,僅只為了本身安全之故,我們也仍將被迫必須徹底擊滅敵軍,並將其逐出海洋之外”。


結論

  古希臘學者修昔底德(Thucydides,西元前 460-406)指出:海權(Sea Power)是海的權力(Power of the sea)不屬於任何人,而僅當人們知道如何利用此種權力時,海才會把此種權力賜與他。歷史的軌跡告訴我們,過去忽視海洋的人,平時必難以發展,戰時必遭受重大挫敗。中共曾對“世界海戰史”、“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 海戰歷史進行大量研究,得到的結論是:“守土型的國防觀念,是海權意識淡薄的突出表現,在海洋時代必然貽誤大局......要保證國土安全,首先要保證國家的海疆安全”,而致力於擴建海軍,以爭取海權。但後世史學家對其仍不免有所批評,如:

一、在歷史中還有若干非海洋帝國的興起,他都未曾考慮。

二、海權因素故然重要,但導致拿玻崙失敗又遂有其他因素的存在。

四、 英國在17和18世紀中的成功,海權雖為重要理由,但並非唯一的理由。

  發展海權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海權思想和海軍戰略理論,馬漢的思想,正可以給海軍一個有力的指引;雖然馬漢的思想並非十全十美,而且有些已嫌不合時宜,但吾人若能師其意而不泥其古,兼採其他海洋戰略學者卓見以資互補,致力實踐於國防建設實務,必然裨益無窮。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曾言:地中海是昨日之洋,大西洋是今日之洋,太平洋是明日之洋。時值邁入21世紀,位居西太平洋“中央位置”、東南亞戰略要衝的中華民國台灣,對馬漢的海權論應有更深一層的詮釋與認識。

  台灣中華民國,在四面環海資源有限,本島戰略縱深不足,戰時當以臺海週圍之海域為決戰戰略縱深,自然平時海、空交通運輸安全之確保,即是我國的生命線。
台灣諸島群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之中央位置,是控制中共向海洋發展必經要衝,為中國大陸權成就強海權之際,對於台灣問題,不願放棄訴諸武力,美國海權之對於南北韓及越南問題,也都是大陸權與世界第一大海權對抗的因素之一。

  不論是為了維護中華民國的永續生存發展,或是抵制中國的威脅,以維護海、空航道安全,臺灣均不得不致力於發展制陸空海權實力。既已處於西太平洋中央位置和空海內線有利位置,加上“質精、適量、戰力強”的空海島上防衛力量,陸軍依島群制海制空、護衛支援海空作戰,海軍依海護島(群)護空、實施制海空陸作戰,空軍依島護島護海護空、實施制海空陸作戰,以及結合諸友邦支援,未來的臺海防衛戰爭,才能立於不敗之海上。


  亦在此呼籲中國:

◎不要忘了馬漢的重要訓示“一個國家無法同時發展陸權與海權”,歷史的宿命如果真是“陸權與海權的對抗”,拿下這個“臺灣島群”,將是真正陸海權對抗的開始,中國的生存發展真的需要與太平洋諸海權對抗嗎?

◎中國現在之發展有需要,如同美國南北戰爭後之向海發展嗎?中國之發展海權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級海上霸權嗎?

◎從中國研究《地緣政治》見“森”之後,怎可往牛角尖裏鑽,不見“林”“木”反以往東南向挑起《陸海權對抗》的“不放棄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只見“草(島)”的閉著眼放火燒嗎?

◎如果中國之陸權,真沒有能力向西北陸地繁榮經濟,反而向最能幫助中國繁榮的最大一部海權,臺、日、美採取對抗的心態,才是消耗與不智!


參考資料:

海權論(馬漢)

1.所謂“存在艦隊”的觀念,就是:“只要海軍艦隊仍然存在,則對兵力較強的一方,就永遠構成潛在威脅”。“存在艦隊”用以阻止優勢敵軍獲得制海權的手段為:採取守勢,拒絕納爾遜式的正規海戰(Regular battle),並抓住一切機會來進行攻擊。

2.制海權乃是為一種特定目的而控制海洋交通,其意義即為使我海上行動不受阻礙或反對的能力,以及阻止對方如此行動的能力。這個定義是英國海洋戰略學家柯白(Sir Julian Corbert,1854~1922)所界定的。

3.海軍思想的發展,國防部史編局譯印。

4.中華戰略學刊民83年春季刊,劉達材《海權論》。

5.中共海權意識崛起初探,黃埔雙月刊541期。

6.陸軍軍官團因進修書籍《馬漢海軍戰略》中譯版序文。

7.戰略家思想與著作,鈕先鍾,麥田出版社。

8.西方戰略思想史,鈕先鍾,麥田出版社。

9. 21世紀的戰略前瞻,鈕先鍾,麥田出版社。

10.http://www2.fjtc.edu.tw/mio/Strategic/%E8%A5%BF%E6%96%B9%E5%85%B5%E5%AD%B8/Mahan.htm

11.馬漢的海權思想與海軍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