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8, 2008

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

著作名稱:台灣民族革命及社會主義
 章  節:08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2:52
 章節主題: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唯物史觀」(materi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materialistische Gesechichtsauffassung),或者「史的唯物論」(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ischer Materialismus),是由馬克思、恩格思形成的唯物的歷史理論,是以人的生活的物質條件即物質生產為基礎,而來認識人的社會的構造或其歷史發展的基本要因的歷史、社會理論。這個理論的基本內容,是敘述於「德意志思想」(1845-46),但是這本書因在當時被認為是未定稿,所以到1927年才被刊出。其內容,已由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1847)或「共產黨宣言」(1848)有了簡單的說明。其後,在「經濟學批判」(1859)的序文之中,把敘述了所謂「唯物史觀的公式」,以簡短的幾句話定式化,後來,「資本論」(1867-1894)就是以這個「唯物史觀的公式」為其哲學基礎所產生的馬克思思想的集大成。但是馬克思本身,並沒有使用過「唯物史觀」或「史的唯物論」這個名辭。這是由恩格思最初使用,並由其繼承者所採用,才普遍於學問上。

原來,在馬克思、恩格思以前的諸學者的史觀,一般是把人的歷史的推動力看著是「命運」(希moira, 羅fatum, 英fatre, destiny, 德Schicksal, 法fatalite, destinee),「神意」(Providence, gottliche Vorsehung),「英雄」(hero, Eroica),「天才」(genius, Genie),「絕對精神」(absoluter, Geist)等「觀念論史觀」(idealistic view of the history, idealistische Geschichtsanschaung)。例如︰加賴易爾(Curlyle, Thomas, 1795-1881)的「英雄崇拜論」(Heroes, Hero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 1841)。孟德斯鳩(Montesquieu C.L. des, 1689-1775)的「地理唯物論」(geographical materialism,諸國民的法政史都是由地理、氣候、風土、地勢等條件所規制)等,都是觀念論史觀。在帝制復興時代的法國,有了特委利(Thierr, J.U.A., 1795-1850)、彌呢委(Mignet, F.A.M., 1787-1874)、奇柔(Guizut, F.P.G., 1796-1884),提耶爾(Thiers. L.A., 1787-1877)等歷史家,都把政治的基礎認為是擁有所有關係的諸階級利害關係的史觀,但是,他們的看法畢竟也都把其理論歸於「人」的支配慾望,即「觀念論」。

人類社會是擁有各種各樣的側面,同時,基於這些諸側面,才成立了社會上的諸「科學」。但是,社會的諸側面是互相影響互相起作用,而形成了複雜的諸關係。

「唯物史觀」,是要以上述的社會諸側面及其互相關連性,論理的、歷史的研究其整個社會發展法則的學問,所以必須認識清楚︰

①從一個社會體制轉化於另外一個社會體制的條件和原因。

②社會的變革發展是在什麼條件和原因才能發生。

~~~~~~~~~~~~~~~~~~~~~~~~~~~~~~
章  節:08.01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3:19
 章節主題: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如上所述,馬克思在柏林大學的青年時代(1836-42),受到黑格爾的思想影響,初步的形成了「經濟、社會、政治的現實是不斷在轉形變化的過程」的這種信念。即︰「一個社會的組織或制度一旦獲得權威或成為卓越,別的組織或制度就跟著發生並向其挑戰。從此挑戰、鬥爭當中,產生了新的「總合」(synthese)、新的權力。但是這些新權力也得受到隨即起來的更加新的權力的挑戰。這種超級的抽象化的具體例子,就是資本家(新興的產業家)向舊地主的支配階級的挑戰。若是稍微把想像力擴大,就能知道︰「新資本家階級適當削弱貴族權力並達成新的綜合之後,乃會受到為了自己的利益所召集的勞動者的挑戰」(加爾布雷斯Galbraith, John Kenneth, Economics in Perspective, 1987)。

馬克思在1843年6月從祖國德意志亡命於法國巴黎。到了1844年5月,馬克思和從英國來巴黎的恩格思相會。

馬克思和恩格思到巴黎後,尤其是馬克思就相當熱衷於研究「經濟學」。當時所流行的經濟學是「古典派經濟學」(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Klassische politische Okonomie)。此時,馬克思的腦筋裡是種種的思想和現實錯綜迴轉,就是他在思想上的「疾風怒濤」(Sturm und Drang)的時代。

但是,被稱為「均衡理論」(equilibrium theory)的古典派經濟學,是以傳統的「均衡」為假定,主張︰「雇主和勞動者,土地、資本、勞動之間的基本關係是不變的。勞動或資本的供給也許會變,但是這種變化是只有招來類似的新的均衡而已。研究這種最終的均衡到底會成為怎樣的問題,就是經濟科學--economic science--的實質內容」(上揭書,P.185)。

然而,從黑格爾出發的馬克思來說,關於和私有財產制度及追求財富相結合的權力及人的動機、行動擁有很大疑問,所以,把「均衡」(equilibrium, Gleichgewicht),認為不過是改變資本和勞動的整個關係的一個插曲而已。馬克思是相信「繼續性的變革」,即,經濟制度(工會、法人企業、經濟政策、階級鬥爭等)都不斷的在變革,同時也是變革的泉源,所以,經濟學者或經濟學說都得適應這種客觀經濟關係的變化。因此,馬克思、恩格思才以「唯物史觀」為哲學基礎,否定古典派經濟學最基礎的假定(社會基本關係不會變革),而創立了「馬克思經濟學」(社會基本關係不斷的繼續變化)。這兩大經濟學派的立場的相異,乃成為所謂「近代經濟學」(modern economics)的最重要的基本相異。

馬克思、恩格思,在另一方面,和起先是給予他們很大影響但後來被稱為「空想的社會主義」(utopian socialism, utopischer Sozialismus)的許多革命頻繁交往。

當時的社會主義革命家大略有︰

①普魯東(Proudhon, Pierre Joseph, 1809-65)。

法國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父親是工人,自己也是工人出身。主著「什麼是財產」(Queste que la propriete, 1804),結論為「財產是竊盜」。他也發表「貧困的哲學」(Philosophie de la Misere, 1846),馬克思以「哲學的貧困」反駁之。他提倡「互助」(mutual aid)來解決社會問題。他被稱為「客觀的社會主義者」(objective socialist),政治上主張無政府主義,給法國的「工人工會鬥爭」(syndicalisme)很大的影響。

②聖西蒙(Saint-Simon, 1760-1825)。

法國社會主義者,貴族出身,參加美國獨立戰爭,主張以產業為中心的社會改造,及從上而下的改良主義(Reformism),自稱是「物理主義」(physicisme參考P.201)。馬克思、恩格思稱他是「觀念主義」「空想社會主義」,也被一般人稱為「Saint-Simonisme」(聖西蒙主義)。

③傅立葉(Fourier, Francois Charles, 1772-1837)。

小店員出身,以法國國民革命為打倒「商業的封建制度」的手段,早就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為後來的所謂「科學社會主義」奠定理論基礎,他對未來劃上所謂「密集」(phalange)或「方型」(phalanx)的共產社會的理想圖,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者」。

④羅慕寧(Lamennais, Felicite Robertde, 1782-1854)。

法國宗教哲學家,聖職者,反對資本主義體制的帝制王朝,主張自由主義、教宗權力限制主義,後來傾向社會主義,創刊雜誌「未來」,終遭教宗除名,著作「宗教的無關心」(1803)。

⑤康施得蘭(Considerant, Victor Prospe, 1809-93)。

法國社會主義者,為傅立葉主義努力終生,著作「社會主義原理」(1847)。

⑥西斯蒙地(Sismondi, Jean. 1773-1842)。

法國經濟學家、歷史家,看到資本主義的弊病,著作「恐慌論」,指出「過小消費」,給予馬克思、恩格思,及凱因斯(Keynes, John Maynard, 1883-1946,英國經濟學家,創始凱因斯理論)影響不小。

⑦布且(Buchez, Philippe J.B., 1796-1865)。

德國社會主義者,醫師,接近聖西蒙派,後來反對聖西蒙的基督教理論而和他袂別,發刊雜誌「歐洲人」,主張以勞動者生產合作社來改造社會。

⑧路易‧布朗(Louis Blane, 1811-82)。

領導1848年的「二月革命」的法國社會主義者,良家出身,苦學,從事雜誌編輯,有名著「勞動組織論」(1839),主張「勞動權」和「社會工廠(Ateliers Sociaux)」,而成為當時的社會主義運動的口號,「二月革命」後進入政府,促進一連串急進的社會主義法令,但都不能實現。後來,受到勞動者的反對,被控訴為陰謀罪,亡命倫敦。到了拿破倫3世失政後才回巴黎,並成為國民議會議員(1871)。「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成立時,卻支持政府,所以受到勞動者的指責,畢竟,他是一種「國家主義」的社會改良主義者。

⑨度流,羅蘭(Ledru-Rollin, 1807-74)。

法國政治家、法律家、律師、議員,主張社會民主共和制,要求普通選舉。「二月革命」後,就任政府內相,參加「山岳派」(Montagnards,資產階級的革命黨派),1849年亡命倫敦,被稱為資產階級「急進主義」的始祖。

⑩布朗基(Blanghi, Louis Auguste, 1805-81)。

法國著名的革命家,從早就參加革命派的「燒碳黨」(Carbonari, 19世紀流行於義大利的秘密結社傳到法國,主張義大利獨立),組織秘密結社於巴黎。1837年和Barbeuf起爆動,失敗後被下獄。1848年「二月革命」時才出獄,同年5月再次動員民眾數萬打入議會,要求解散反動議會,再次失敗,又被判10年禁錮刑。1870年「普法戰爭」中,反對政府的和平政策,指揮民眾判亂,失敗,再入獄,一生坐牢共36年。他是純潔的共和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主張組織少數尖銳份子起來暴動,奪取資本家階級把持的政治權力,組織人民獨裁政府,他認為革命的終極目標是「共產主義」。他的中心思想是巴倍夫的「平等主義」(equalitism),他的堅強的行動力影響馬克思、恩格思很大。

歐文(Owen, Robert, 1771-1858)。

英國的社會主義者,勞動工會運動的先驅。在「產業革命」的盛期,從徒弟上昇為紡織工廠經理。自1800年開始,他自己經營紡織工廠達25年,主張基於地域社會的社會改造,在北美洲的New-Hamon(Indiana)設立自給自足、完全平等的所謂「共產村」(1825-28),但趨於失敗。他也從事勞動工會運動。他的思想是起源於「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及18世紀法國的「啟蒙主義」(illumination),著作「環境論」,主張國家和資本家的恩惠式「改良主義」。

巴倍夫(Babeuf, Francois Emile, 1760-97)。

法國革命,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驅,青年期受到盧梭(Rousseau, Jean-Jacques, 1712-78)的影響,信仰「平等主義」(equalitism),1798年參加「法國大革命」,反對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 Maximilien-Marie-Fracois-Isidor de. 1758-94)的恐怖政治,在Thermidor革命曆的「熱月」(1794年11月27日),反對「雅各賓黨」(Jacobin, 1789-94,法國革命時期以小資產階級petit-bourgeoise的小生產者的自由生產、自由交換的社會為理想),但是後來轉變為同意雅各賓黨的政策,以階級鬥爭的觀點,為了實現「共產主義」(communism),主張恐怖政治手段,以暴力奪取權力。1793年以判亂罪被投獄,在獄中認識一些革命家,成為後來領導「巴倍夫暴動」的溫床,組織「神殿俱樂部」(Pantheon Club),事破被捕,1797年5月被處死刑。

拉薩爾(Lassale, Ferdinand, 1834-64)。

德國勞動運動、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者。1842年信仰黑格爾哲學,1845年在巴黎接到路易‧布朗,1848年德國「三月革命」時,參加「萊茵新聞」(Rheinische Zeitung fur Politik, Handel und Gewerbe)的運動,受到馬克思、恩格思的影響。後來,回到柏林,主張為了勞動者的自我解放,國家必須補助生產合作社,他自己參加組織「德意志勞動者同盟」,奠定了德國勞動大眾的革命運動基礎,1864年,因決鬥受重傷而亡。

以上在巴黎的社會主義者之中,馬克思、恩格思,特別接觸了歐文、傅立葉、聖西蒙,及同意英國的「憲章主義者勞動運動」(Chartist Movement,世界史上最初的有組織的勞動者運動,1837-1858)。

馬克思、恩格思在巴黎的時期,也竭力研究歷史。1845年3月,馬克思創立新世界觀,提出批判舊唯物論的「11項提言」(11 these),後來發表於「共產黨宣言」(1848)的序文之中,同年4月,被法國政府追放,所以移住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oxells)後,提出「完成的唯物論歷史觀的要綱」,這樣,打定了「辯證法唯物論」的理論基礎。

「唯物史觀」或「史的唯物論」,是辯證法唯物論的歷史理論,是把人類社會的構造及其歷史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原因,想以人類生活的物質條件『物質』為基礎,而來認識的科學理論。

(註)均衡理論(equilibrium theory)。

和古典力學相結合並從形而上學的均衡論的立場,認為諸力的相互作用能自動的造出均衡狀態的理論。否定運動是均衡和不均衡的統一,具有只取均衡而拋棄不均衡的缺陷。近代經濟學,特別是新古典派,認為資本主義競爭的需要和供給,基於價格的自動調節作用經常會維持平衡。初期的均衡理論,是把資本家民主主義從資本家階級的觀點所表現的效用價值說為基礎。但是隨著轉化為獨佔資本主義,資本家民主主義因素被追放,結果,均衡理論成為貢獻於獨佔資本主義的工具。

(註)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主要在19世紀的英國流行的倫理、政治學說。和「公眾的快樂主義同意思(universalistic hedonism),也指利己主義。功利的原理,一般是指接近「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才是善,反對之就不善。英國的霍布斯、洛克、休謨等為先驅,分為︰

①神學功利主義  ②經驗論功利主義

③進化論功利主義 ④合理的或直覺的功利主義。

(註)平等主義(equalitism)。不拘身份、財產、性別、老幼等,人和人間沒有價值上的差別。希臘哲學不承認平等思想。基督教認為人是神的創造,所以本質上是有人格平等的思想。但是人格的價值上的平等,不一定是意味著具體生活的人都享有平等。具體生活著的人的平等是在盧梭的個人主義思想,才被主張的。法國革命的口號才成為自由、平等、博愛。近代民主主義的政治理念,是基於平等的思想。但是政治上的形式平等,若是沒有以經濟平等為基礎,實質上就發生不平等。人格平等的問題,也在人的具體的個性、才能、社會機能上等會發生差異,所以在合理主義的思想平等是有問題,不但在個人,在種族、民族上也會發生不平等的問題。

參考文獻

‧Carr, E.H., Karl Marx--A Study in Fanatism, 1934(日譯本)

‧Galbraith, J.K., Economics in Perpective, 1987

‧Fromm, E., Marx's Concept of Man, 1961

‧湯川和夫「社會思想史」1980

‧杉原四郎「マルクス, 1980」

~~~~~~~~~~~~~~~~~~~~~~~~~~~~~~
章  節:08.02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3:28
 章節主題:「唯物史觀」的理論概要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唯物史觀」或「史的唯物論」的基本內容,是在馬克思、恩格思共著的「德意志思想」--最近德意志哲學,及其代表者費爾巴赫、鮑烏亞及修提爾涅--及德意志社會主義及其各種預言者--的批判」(Die deutsche Ideologie--Kritik der neuest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in ihren Reprasentanten Feuerbach, Bruno Bouur und Marx stiner, und des dents-chen Sozialismus in Seinen Verschiedenen Propheten, 1845-46)的這本書內,主要是在批判費爾巴赫和修提爾涅之中,發表「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

① 「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而是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Marx, 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1859),Marx 41歲時,在柏林出版的這本「經濟學批判」(岩波文庫日譯版,1956)的「序言」中的這一節文章(日譯P.13),就是馬克思、恩格思「唯物史觀」的理論基礎。

②人是生活在自然和社會之中,為了滿足人的慾望(desire),沒有自然的運行,人及其社會就不能存在,即沒有勞動(labour, Arbeit)作用於自然,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生存。人類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必須以自己的勞動和補助手段的家畜、工具、機器、工廠、技術等(這就是「勞動手段」(instrument of labour, Arbeitsmittel)向「勞動對象」(subject of labour, Arbeitsgegenstand)的自然鬥爭並改造自然(這就是「生產」(production, Produktion),使之成為能適合人的消費條件的物質(這就是「生產品」goods, Produkt)。

③人的勞動及其勞動手段所能支配的「自然」(自然物及其生產品的消費物質或原料、工具等)的社會力量,總稱為「生產諸力」(略稱為「生產力」Producive forces, Produktivkrafte)

人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建立了一定的,必然的,從他們的「意志」獨立的社會生產關係」(經濟集團、階級關係、各種制度、體制)等,這個社會關係總稱為「生產諸關係」(略稱為「生產關係」relations of production, Produktions Verhaltnisse)。這個生產關係的總體,就是形成該社會的「經濟結構」。

④以這個經濟結構為基礎,即為「基層構造」(basic structure

unterbau),在其上面才有意識形態、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宗教、藝術……等,所謂「上層構造」(super structure, uberbau)。所以,物質生產的「生產方式」(mode of production, Produk-tionsweise),制約社會的意識、政治、文化、宗教諸過程。並且,「基層構造」進步的結果,必然促使「上層構造」的進步,「上層構造」進步之後,反過來又促進「基層構造」的進步,這樣,不斷的、辯證的進步發展(參考圖14)。

人類社會為了維持其生存和發展,生產力必須不斷前進發展,而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然而生產關係一旦建立,卻漸趨固定化、保守化,終於成為停滯不前。所以,當初是為了促進生產力發展所成立的生產關係,到了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竟然成為生產力將要再繼續發展的障礙、桎梏。

這樣,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終於發生矛盾。這種矛盾就是社會的「基本矛盾」,以致激化為爆發的極點。

一個社會的經濟生活(基層構造)如果發生變化,其「上層構造」的政治、文化……等必然隨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深化發展,就是整個社會的「根本變化」。其結果,從舊生產關係和舊政治、舊文化被破壞的廢墟裡,產生了新的更高層次的生產關係、新政治及新文化,而使新的社會及其新生產力保持不斷的進步發展。

這一連串的矛盾、變化、鬥爭、破壞以及新生、再繼續發展,就是社會的「革命」(revolution, Revolution, revolution)(參考圖15)。

「人」,如上所述,是先有衣、食、住的「物質生活」(經濟生活),才能維持其生命和生活。

「人」(羅homo sapiens),在古代羅馬是分為「勞動人」(homo faber)和「遊戲人」(homo ludens)。在古代希臘,蘇格拉底(B.C.470?-399)把人稱為「人是經常探求自己的動物」(animal rationale)。柏拉圖(B.C.427-347)是稱為「人是政治動物」(animal politics)。亞利斯多德(B.C.384-322)稱為「人是社會動物」(aniaml sociale)。基督(Christo, B.C.4?-29?)稱為「人是神的創造」。哥白尼(Copernicus, Nicolaus, 1473-1543)稱為「人不是宇宙的中心」。法蘭克倫(Franklin, Benjamin, 1706-90)稱為「人是製造生產工具的動物」。達爾文(Darwin, Charles, 1809-1882)稱為「人是不能以形而上學的原理規定」。

馬克思則稱為「人是社會動物」(sozial Sinnenwesen)。馬克思說,人不是抽象的觀念上的人,而是大自然裡的具體人,也是具體的社會成員的人。同時,人和大自然的統一是由人的「勞動」,社會和個人的統一也是由人的「勞動」才能進行。

自然是無盡藏的。原始時,自然供人能使用的,也許只有樹枝或石頭。但是,樹枝有很多種類,石頭也有軟硬之分。所以,人為了自己的生活,把樹枝或石頭加以選擇或改造,這樣,人在物質上的生產力,就逐漸發展下去(參考圖16)。

人從自然採取物質(materials, Materielle),改造為人為了生存、生活所需的「資料」(matter, Materie),然後,才把其供於分配(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交換(exchange, Austausch)及消費(consumption, konsumption)的經濟過程,這稱為「物質代謝」(material metabolism, Stoffwechsel)。

然而,人也是從和猴子等同樣的「生物」(living thing, Lebwesen)的生活方式為出發點,所以其「物質代謝」有了人類獨特的發展過程。

如此,人是經常從事「物質代謝」才能維持其生存和生活。並且,人類社會是擁有政治、法律等諸制度,及思想、文化、藝術、宗教等的一個整體(whole, Ganze)。為了說明這個整體的「社會構造」(social structure, soziale Struktur)或「運動法則」(law of motions),史的唯物論頭一個舉出的就是上述的人類生活的基本條件的「物質生產」。這不外是人類為了生存、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及其他生活手段的「生產」即「勞動」。「人由生產自己的生活手段,間接的生產自己的物質生活」(馬克思、恩格思「德意志思想」)。

在「人」的生活裡頭,為了生理上(physiological, physiologishe)的「物質代謝」,先要有為了物質生產的人和自然的物質代謝。所以,人的生活過程,可以說是比「生物學」(biology, Biologie)上的「生活」(生命),是更高層次的物質的運動形態。史的唯物論乃站在上述的觀點,認為「物質生產」=「勞動」,才是人類生活的出發點,也是其基本條件。

然而,人類對自然的改造作用的特質,是使用「生產用具」=「勞動手段」(工具、機械、技術等)。這個生產用具和人的勞動合併起來,就產生社會的「生產力」。但是,物質生產的因素,不只是生產力。為了人的生產活動,也要人人互相結合特定協業關係,也就是說人人需要進入特定的「生產關係」才能進行生產活動。所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為了「物質生產」不可或缺的兩個因素。並且,生產關係,是依存生產力的變化或發展而變化或發展。以此為人的社會與歷史的變化或發展的基本原因,並以此想要把握整個社會的構造和運動法則,就是「史的唯物論」(唯物史觀)的原則上的觀點。

馬克思在其「經濟學批判」的序文之中,把這種觀點的社會觀、歷史觀的概要,如下的定式化︰

① 人在其生活的社會生產上,結成一定的必然的,及從人的意志獨立的諸關係,即結成適合人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的發達階段的生產關係。這個生產關係的整體是形成著社會的經濟構造,這個經濟構造成為現實的基層,共在這基層構造上擁有法律、政治等的上層構造,同時,再有了一定社會的意識形態適應於這個基層構造。這個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是規制著社會的,政治的,精神的生活過程一般。

①是「社會構造論」(參考圖14)。

② 人類的歷史,就是擁有上述「經濟社會構造」的社會的階段性發展的過程。就是說,生產力的發展到達一定的階段,和既存的生產關係的適應關係,乃轉化為矛盾和對立,「隨著這種經濟基礎的變化,龐大的整個上層構造也一步步或急遽的起了變革」。以這樣的經過,人類的歷史,隨著生產力的各各發展階段,產生了下圖(圖 17)的發展形態。

其中,在「資本主義制社會」=「資本家階級社會」(bourgeois Society, burgerlich Gesellschaft)所發展的生產力,乃逐漸造成為了解決或揚棄(克服)以前的社會條件下所產生的對立關係的各種條件(②是「社會發展論」)(參考圖15)。

參考文獻

‧Marx. K., E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1859(日譯版)

‧島田豐等編「史的唯物論と現在--講座」全6卷,1977-81

‧林直道「史的唯物論と經濟學」上、下卷,1917

‧河上肇「史的唯物論--マルクス經濟學の哲學的基礎」

‧Conforth. M.,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 introductory course, vol. II: Historical Meterialism, 1953(日譯版)

~~~~~~~~~~~~~~~~~~~~~~~~~~~~~~
章  節:08.03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3:33
 章節主題:「唯物史觀」理論的性格與特質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上述的「史的唯物論」歷史、社會理論,尤如馬克思在其「經濟學批判」所說,是做為對歷史、社會事實的證實、科學的諸研究之「嚮導」而設定的。所以,其理論的真假,應該在具體的研究與實踐來檢驗,不應該以獨斷(dogma),或以機械的應用來說明一切。但是,這種做法,當然不能只停留於思惟的,形而上學上面,而是進一步和社會諸科學的協力合作才有意義。關於這點,以前,是由斯大林的定式化,把「史的唯物論」當做是「辯證法唯物論」適用於人類世界的領域的看法佔優越。這種通俗(vulgar)的見解,往往會犯了把「辯證法唯物論」從人類的歷史、社會的實踐割開,而成為獨斷的形而上學的理論的錯誤。為了克服這種錯誤,而把「史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唯物論」的不可分離的統一的特質恢復於原來形態,就是馬克思哲學今後極為重要的理論課題。

「史的唯物論」,不但是在人類史上解明人類社會的經濟構造和發展法則的哲學基礎,也把「階級」出現於人類史以來的「階級鬥爭」的歷史加以分析研究的理論基礎。「史的唯物論」,是勞動者階級革命運動的思想武器。同時,「史的唯物論」,也就是「歷史變革」的理論及其武器。這樣來認識「史的唯物論」,才能科學的認識到人類社會的基本構造和發展法則及階級矛盾的本質。

「史的唯物論」,雖然是由馬克思、恩格思發現,但是若從哲學史看來,這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哲學理論。

馬克思、恩格思以前,關於社會科學,都是「觀念論歷史觀」(idealistic worldview, idealistiische Geschichtsanffusung)佔支配地位。

馬克思、恩格思以前,也有其他的進步的唯物論者,但,對「自然」是以唯物論觀點來看,對「社會」卻以觀念論說明之。黑格爾就是有意識的以辯證法批判「機械論」(mechanism,Mechanismus),然而,他原來是觀念論者,所以把辯證法「神秘化」(mysticism, Mystizismus)。費爾巴赫對社會也陷於觀念論觀點,所以他的唯物論卻陷於機械論。

亞當史秘斯(Adam, Smith, 1730-90)、李嘉圖(Ricardo, David, 1772-1823)的「勞動價值說」(Labour Theory of Value, Arbeit Wertheorie),及提耶爾(Thiers, Louis Adolphe, 1797-1877,法國歷史家、政治家),奇柔(Guizot, Frnacois P.G., 1787-1874,法國1830「七月革命」領導者、歷史家、政治家)等的「階級鬥爭論」(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Klassenkanpf),就是以唯物論為理論基礎,但是他們所論述的社會發展的合理性還在初期階段,不夠周全,所以他們脫不了觀念論的因素。

如上所述,人以「生產手段」而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內容,人為了生存而「勞動」,這個勞動的「生產性」(productivity, Produktivitat),是改善生產手段才能提高。另一方面,人的「慾望」也會變成多方面,也會增加複雜。但是,隨著人的生產技術(生產手段)的提高,為了生存的「勞動時間」(hours of work, Arbeitszeit)或「勞動日」(working-day, Arbeitstag),卻會減少。

因為這樣,社會的勞動時間或勞動日,乃被分配於各種產業部門。即社會「分工」(division of labour, Teilung der Arbeit),主要是分成製造消費物質與生產手段、農耕、漁撈、交通運輸、物質流通,或者也分配於譬如繪畫、唱歌等的時間。這種社會現象若從整個社會看來,因為生產的直接勞動時間分配於各部份,所以,思索作法的時間必然的增大,所以促進物質生產更加發展。隨著物質生產力的發展,為了文化、藝術、宗教等發達所消耗的時間也增大,以致人的歷史、社會的發展也成為豐富且複雜。譬如,戰爭,從原始時代到今日都毫不例外,是和社會的經濟生活直接或間接相關連著。

因此,有了各種專門的學問,或者擁有獨自發展的論理,若把「為了學問而學問」或者「為了藝術而藝術」認為才是真理性、純粹性、客觀性,這些學者或藝術家已忘掉了自己是「社會性」的人。所以必然陷於自相矛盾的陷阱。無論科學,或藝術,假如成為人的社會發展的障礙,就成為社會生產的障礙,這不外是否定了社會發展的「因素」。

~~~~~~~~~~~~~~~~~~~~~~~~~~~~~~
章  節:08.04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3:43
 章節主題:原始「共產制」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人在原始時代,為了維持其生存,過著長久的「共產性」原始生活。這不外是其生產力極為低劣所導致的。這種很狹隘的共產生活,因為各各的地理條件和物質條件不同,所以各各形態也不同,其生產的生活資料也不同。這種小集團內部,各人的「合作」,是由其共產性統一而進行。此時期的生產手段,主要是山野或土地等,並且,都是「共有」(common use)的生產手段,所以小集團內的「生產物」(products, Produzieren)不成為「商品」(commodity, Ware)。「商品交換」是各各的「共同體(小集團)」(community, Gemeinschaft)之間不閉鎖孤立,並開始接觸才能成立。在各各「共同體」內部為了決定狩獵地點或漁撈時期或者農耕日期等,就有必要一個「指導者」或者祈禱「神」的人。若要和其他小集團接觸或戰爭,更有需要有能的「管事指導者」或「軍事指揮者」。在這種情況之下,若是一個小集團發展並擴大,就再進一步的需要維持其社會的規約或秩序的所謂「小政府」和「官僚制度」。這種共同的機關和制度,起初大體上是是經過小集團內的成員的一種「同意」(mutual agreement)或者「選舉」(election)來產生。然而,這種古代的共同體一旦和初期「商品生產」(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Warenproduktion)相結合,因物質生產受到異常的刺激,特定的經濟利益產生,所以官僚、神官、軍事指揮者及共同體的總指揮者,乃特權化和固定化或世襲化其特權地位,終於成為共同體內的「支配階層」(the ruler, Herrschaft)。然而,大多數的成員都成為「被支配大眾」(the ruled, Angeherrschaft)。

這樣,原始的共產社便趨於崩潰。繼之,人類社會乃進入中世紀以後的「階級社會」(class society, Klassengesellschaft)。這樣,人類社會逐一發展為上述的「奴隸制、農民制、資本制」的階級社會。

參考文獻

‧Marx, Engels, Die deutsche Ideologie, 1846(日譯版)

‧Marx. Formen. Die der Kapitalistischen Produktion Vorthergehen, in 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1857-58

(日譯版「資本制生產に先する諸形態」)

~~~~~~~~~~~~~~~~~~~~~~~~~~~~~~
章  節:08.05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3:35
 章節主題:「奴隸制」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2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如隸制(slavery, sklaverei)。到了原始時代末期,原始共產制趨於崩潰,然後,中世紀開始階級分化,而分裂為剝削者、支配者、和被剝削者、被統治者的兩個主要階級,雙方產生階級矛盾,這樣,人類史上的「階級社會」開始出現。所謂「奴隸」(slave, Sklave),一般是被支配的隸屬因素非常的強大,而且被否定做人的人格的人。「奴隸制」是以奴隸形成身份或階級而成為社會生活的基底的制度,這從古代就在世界各地域廣泛的存在著。

在古代東方(ancient Orient, B.C.3000年的時期),已在埃及(Egypt)與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被傳是以「家內奴隸」或「債務奴隸」,或者「被征服者奴隸」的形態,存在多數奴隸。著名的「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 巴比倫Babilonia國王漢摩拉王Hammura制定的法典,1902年在蘇薩Susd出土),有了奴隸身份的記載。類似古代中東的奴隸制在古代亞洲各地域也能看到。到了羅馬時代,「羅馬法」(Roman laws)或「羅馬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 525-564)記載著對於奴隸的人格否認成為較鬆些。但是一般民眾都以「臣民」(subject, Untertan)的身份仍然隸屬於支配者,所以和奴隸的身份的區別不明確。馬克思所謂「一般奴隸制」(Allgemeine Sklaverei),就是指在古代的這種狀態。

古代東方的專制國家時代,其邊疆的「印度日耳曼語系」(Indo-German)的希臘系(Hellenes)和羅馬系(Lafiny)兩族,從北方的故地逐漸南下,即在青銅器時代(Bronze Age, B.C.2000年初期)開始,到鐵器時代(Iron Age, B.C.2000年前中期開始),定住於巴爾幹(The Balkans)及義大利半島(The Italy Peninsula)。他們都是以農耕和牧畜為主要生產方式。但是,在不斷移動所必然發生的戰爭狀態之中,始源的「血緣共同體」(blood community, Blut Gemeinschaft)漸起弛緩,終於成了古代奴隸制特有的「都市國家」(Polis, civitas)。

形成都市國家的社會基礎的「農業共同體」(agricultural community, Agrargemeinschaft),就是馬克思在其遺稿「先行於資本制生產的諸形態」(Forman, die der kapitalistischen Produktion vorhergen, 1858--青木文庫日本譯版)所說的,原始土地所有(希臘、羅馬)的方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之下,奴隸的所有及其勞動,是「完全市民階級」(perfect cizitas, Volkomence Burger)不可或缺生活基準要件。所以,在古代東方的上述的奴隸制及其生產方式(牧畜、農業、或者古代手工業)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上述古代東方社會形態的必然的產物。

然而,在往下,希臘、羅馬以「市民軍」所展開的急遽的領土擴張,即以廣大土地和由戰爭所俘虜的大量奴隸的買賣,促進了上層市民階級的土地佔有和大規模的奴隸農業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在這種發展過程之中,也助長了中下層市民的喪失土地、奴隸農業勞動的頹廢、自備武裝能力衰退,及他們的遊民化,以致相反的使市民本身的勢力蕭條及崩潰。這樣,都市國家羅馬,乃陷於「上層市民的私有地擴大→公有地減少和奴隸缺乏→戰爭中新獲得公有地和奴隸等」的惡循環。從此,再進一步的強化了對外征服和建設世界帝國,同時也因市民軍的衰退帶來加強對職業軍人的依存,所以,漸漸喪失了都市國家本來的面貌。

在羅馬帝制初期(B.C.1世紀初葉),對外征服的縮減和所謂「羅馬和平」(Pax Romana)的確定,卻使上述的情況停止發展,以致對奴隸制很大的影響。即,因緊縮土地和奴隸的供給來源,所以帶來奴隸衰退的必須條件,加上奴隸的有組織的反抗,終於使上層市民放棄利用奴隸勞動,而轉化為以奴隸做謀取「財產收入」的泉源。即使奴隸以自己計算從事商工業,然後,奴隸主才獲得奴隸的貢納和奉從的義務。在農業生產上,也因奴隸制大農場的急遽衰退,所以轉化為種種的地租制度。

到了公元4世紀,基於羅馬國王的「欽定法」(Pragmatische Sanktion, 18世紀的神聖羅馬皇帝也以此為基本家憲),西歐的奴隸的自立身份才受到確定。

參考文獻

‧Marx「資本制生產に先行する諸形態」(日譯版),P.1857-58

‧井上知勇「羅馬經濟史研究」,1950

‧Engels, Der Ursurpng der Familie, des Privateigentums und des Staats(日譯版「家族、私有財產及び國家の起源」)

~~~~~~~~~~~~~~~~~~~~~~~~~~~~~~
章  節:08.06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3:50
 章節主題:「封建制」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封建制」(feudalism, Feudalismus),是從奴隸制崩潰的過程之中所成立。其成立是經過數世紀的歷史經過,同時根據諸種族、部族的社會形態不同,所以其封建制成立的形態和過程也不盡相同。在西歐社會,大體上是由古代羅馬的奴隸制發展為「借地農民制」(colonus),並經過日爾曼諸族共同體內的階級分化,才逐漸形成了封建制社會。封建社會是以「農奴制」(Leibeigenschaft)為社會基本構造。這種封建社會,是基於共同體內部的支配階層的領土移讓和軍事勤務相結合,及支配階層(領主)和被支配階層(農奴)的支配和從屬的社會關係才見成立。「領主」(Lard, Herr),是依靠土地所有和統治地位來維持自己的支配和享受。就是說,領主是依靠一種「計劃經濟」(Planned economy, Planwirtschaft),從沒有武力的,手無寸鐵的農奴(density, Leibeigene),以強制(coercion, Zwang)的手段徵收勞動成果的貢納品和「超經濟的賦役」(an Berokonokonmischer Zwang--馬克思的用辭)。這種概念的「封建制」,在世界史上是到處都能看到。

韋伯(Weber, Max. 1864-1920,今世紀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經濟史家),乃把中世紀西歐社會的封建制分類為「拉依托爾基制」「家產制」「自由制」的三種形態,並指出不但是西歐社會,羅馬、希臘、東方、中國、日本等地也存在著這種封建制度。偉柏,再以「農村基礎」「缺乏交易」「個人主義」的「封建制」的三個特質,把西歐中世紀的封建制從古代東方的「都市封建制」區別,由此把其特殊的世界史上的意義浮觀出來。馬克思則在他的世界史發展階段的構想之中,把封建社會認為人類的社會經濟構成進步的「諸階段」之一。

在這種西歐中世紀的封建制度下,領土內的住民(農民)是沒有移動、移住、旅行的自由,即過著這種封鎖、孤立的生活。他們的選擇職業的自由當然也沒有。農奴之子女也只能繼承農奴的身份,中世紀商人之子也只能做商人。而且,每年耕種的種類是農奴無權自己選擇,每年的產物貢納是農奴被強制的義務之一。另一方面,農奴雖然如此的被牽纏(束縛)於土地,但是由領主保障從土地農產物裡能分配到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這點,就是和奴隸制下的奴隸,及近代資本制下的勞動者階級(Proletariat)不同的農奴制的特點。奴隸是自己的肉體成為「交易」的對象而可以賣給新的「奴隸所有者」,所以是被當做「物」同樣,被剝奪做人的自由。奴隸所有者乃好比餵家畜似的餵養奴隸。但是奴隸所有者為了避免損失也給予奴隸能維持生命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近代勞動者階級則比奴隸或農奴有了人身自由因素,但是這種自由是在何時何地都能失業、饑餓或放棄生活,或者死掉的自由,因為近代勞動者生活沒受到任何保障(19世紀的資本主義初期到達發展的時代)。

西歐的封建制(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的展開,假使因地區或國家的多樣性所帶來的封建制的多樣性暫且不問,一般的歷史發展的過程是︰

①初期村落共同體為基礎的「舊莊園制」(勞動地賦)的支配。

②起因於共同體內的生產力成長,共同體本身產生了鞏固的「地緣性」「自律性」的村落社會,同時,成為「莊園地賦制」(生產實物貢納或貨幣貢納),及「中世都市發生」。

③廣大領域的支配權發生。

④王權浮上。

西歐封建制到了後期,廣大領域的村落社會的生產諸力更加發達,引起能突破各各領土單位圍牆(隔絕)的住民的私的獨立性和私的所有的擴大,以致小資產階級(petit bourgeois)的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關係開始展開。這種近代關係的展開,必然的招來封建制從根底上的危機(封建制的危機),即不可避免的招來封建體制(領主制、奴隸制及都市)的變化,也不可避免的容認一定限度的小資產階級的社會關係和半封建共同體及其半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的成立。這種狀況和絕對主業帝王制相結合,乃發展為西歐封建制的最後的階段。就是說,農奴經濟的生產力上昇→農民小商品生產進展→農村的社會分工擴大→市場擴大→封建農奴的獨立自營農民化→農民階層的分解→資本、工資勞動形成。在這種社會發展的結果,封建制社會趨於崩潰、繼之,資本主義社會才見到出現。

參考文獻

‧大塚久雄「共同體の基礎理論」,1955

‧增田四郎「西洋封建社會成立期の研究」,1959

‧Marx, Das Kapital, 第1卷、第3卷

‧Weber M., 「古Germanの社會組織」1924(日譯版)

‧ Ganshof, F.L., Qu'est-ce que la feodalite, 1944

(日譯版「封建制度」)

~~~~~~~~~~~~~~~~~~~~~~~~~~~~~~
章  節:08.07.01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4:14
 章節主題:從封建制到資本主義的轉移問題論爭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資本主義體制,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從封建社會的崩潰之中所形成的,是在人類史發展過程中劃時代的一個社會體制。但是這和過去的奴隸制、封建制的社會體制同樣,跟著社會生產力更加發展,新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也更加激烈化,同時,具有從這個社會體制的變革而轉移於再高層次的社會體制的必然性。

那麼,封建制將轉移於資本主義制之時,到底是經過怎樣的途徑和內容才完了這個歷史上的大變革?這點是很早就在世界諸經濟學家之中成為一個爭論的問題。尤其是在第二次大戰後,乃發生了激烈的所謂「從封建制到資本主義的轉移問題的論爭」(controversy of 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別名稱為「都布和斯依紀的論爭」(controversy of Dobb=Sweezy)。

這個論爭是自美國馬克思經濟學的代表性人物斯依紀(Sweezy, Paul Marlor, 1910-,從1949年當任"Monthly Revue"編輯),在1950年批判英國的馬克思經濟學的代表性人物都布(Dobb, Maurice Herbert,英國劍橋大學教授,1900-76)的有關轉移的歷史過程的論文為開端。即,斯依紀在他的著作「從封建性轉移於資本主義」(The Transitiion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Science and Society, Vol.XIV, no.2, 1950),批判了都布在其著作Studies in the Developmrnt of Capitalism, 1946中的關於自封建制至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的分析。

兩者的基本不同點是︰

①都布把領土、農奴關係的封建制轉移於資本、工資勞動關係的資本主義的契機,認為是封建制內部的階級鬥爭。

②斯依紀認為「為了自己使用的生產(自給自足)」的封建制,轉移於「為了市場交換的(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的契機,是在商業,特別是在「遠地商業」。

對於都布和斯依紀的論爭,在"Science and Society",連續登載了日本的高橋幸八郎,英國的Hilton, R.H. and Hill C., 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等諸論文。並且,把上述有關問題的5編論文,在1954年由都布編成「論文集」(symposium)出版,所以,其影響不但是在馬克思的歷史學、經濟學上,也廣泛的波及於世界上的整個經濟史。

都布乃批判了主張受到「商業」的衝擊才從「自然經濟」轉化「貨幣經濟」的舊來的理論,自己則把封建制崩潰的原因不求之於「外部因素」的商業,而求其原因於「內部因素」,所以主張因為封建制生產組織的「非能率性」和支配階級有必要「增加收益」的兩個內部因素相衝突的結果,支配階級為了獲得追加收入乃加強對生產者的壓迫,但是,經不起重加壓迫的農民,隨即放棄土地而逃亡別處。這樣,舊體制的基礎崩潰瓦解,結果,領主卻不得不採取「勞役的貨幣地租制」和「直營地貸給佃農」等生產關係的變更,結果,使封建制開始瓦解,這就是都布的見解。

斯依紀對於都布的這種見解,乃堅持使舊性格的封建制度分解的是「商業」的原來的見解。

都布認為西歐的封建制是在14世紀就頻臨嚴重的危機,而後,乃按照各地區的不同條件,各各的封建制在不同時期才分解下去。但是,各地區的資本主義時代的開始怎樣的看早,也得等到16世紀後半才能實現。所以,從14世紀到16世紀後半之間,以生產方式看來,還得研究這個時期不是封建制也不是資本主義制的所謂「過渡期」的看法。

斯依紀,認為商品生產的發達才能使封建制崩潰,經過若干時期之後,即破壞工事實質上完了之後,有必要明確化資本主義基礎的準備已完了的事實,所以,為此,不得把這個「過渡期」稱為封建制,必須稱為「前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

對於斯依紀的上述看法,都布說只要採用關於歷史發展的革命性見解,也就是說,只要把歷史認為是隨伴著歷史轉形的決定因素的社會革命(權力的階級間移動的意思的革命)的階級諸體制的繼起,斯依紀的見解是不夠充分,起碼沒有回答在過渡期的支配階級是何種人的這個問題。但是,假如把英國17世紀的內亂看著是資本家階級民主革命,就不得不承認革命以前的時期即上面所說的過渡期的支配階級仍然是封建性的,國家尚是其封建性支配的工具。如此,都布一方面承認封建的「外衣」在此時遭剝奪,同時也主張封建剝削的主要部份變為貨幣地租。但是在另一方面,則結論為政治性強制和風俗習慣的壓迫仍然支配著經濟關係,也承認此時期尚無自由市場。結果是不得不結論為此時期仍然是封建制。

都布,關於產業資本家的起源,他認為是從小生產方式中出現的中小資本家階級,特別是他叫著"yeoman"(英國富農)。他們富農和上昇了的中小產業經營者、商人階層是在17世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的推動力,但是,商人資本不一定是扮演進步的角色,而且屢次和封建反動結成「同盟」。

斯依紀,在這個資本家的起源問題,也和都布的上述見解對立著。他說不是像那樣慢騰騰的小資本家,而且能急遽且大量的集積資本的商業和掠奪,對「產業資本家創世紀」才是重要。並且擁有資本主義企業所需的資本的人,才是「真的革命之道」的擔負者。

上述的都布和斯依紀的論爭,不但是從封建制轉移資本主義問題,也是在世界的許多地域的現實性的政治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在英國、美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基本性格被解明之際,理解近代的民主主義傳統和現代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到了1960年代,「開發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的近代化成為緊要問題,所以,所謂「南北問題」(North-South Problem)一旦被重視,都布、斯依紀的論爭就不得不和「西歐先進諸國」(European developed countries)以外的地域的問題直接連繫起來重新檢討。

英國的馬克思社會運動史家霍布斯邦(Hobsbawm, Eric, J., 1917,倫敦大學教授),在1962年提出問題說︰把封建制概念擴大之際,假如不包括所謂「原始共同體」「亞細亞的共同體」的社會體制,要覓出除了西歐以外的封建制是很困難(日本除外),所以再進一步的想要發現在封建制內的、自立的轉化資本主義的一般傾向,是更為困難。現實上,在世界上細微的僅僅一部份,以完整的形態所發生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才使世界的其他部份也開始「轉化」。就是說,都布和斯依紀在暗默中所假定的,即西歐的「轉化」在解明體制轉化的問題上能成為典型或規準的這個假定,已發生了問題了,所以,上述1950年代的「轉化論爭」,其內容和論爭本身的意義,乃成為必須再檢討的一個問題。受到 16世紀以後世界市場發展的衝擊,西方以外的大部份地域,在現實上都被編入於西歐先進諸國的「從屬經濟圈」(dependent economic sphere)。法蘭克(Frank, Andre Gunder, 1929-,生在柏林,受教育在美國,當教授在美、加、北等國的大學之後,1962年移住拉丁美洲,在各地大學研究,成為「從屬理論dependent theory」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著作多,如"Underdevelopment or Revolution", 1975, "On 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With Shah, S.A., 1975, "Dependent Accumulation and Underdevelopment", 1978)等,提出了「低開發在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的產物」的綱領(these)。所以,他為了在理論上、實證上再次確認的觀點,擬以重新構成「世界資本主義史」。他說,世界資本主義的「中樞國」(metropolis)的近代發展,和其「衛星國」(satellite)的「低開發發展」,是同一過程(世界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的兩面,也是同一時期產生的相異的兩個發展的諸關係,也就是「近代世界史」的本質,所以,解明低開發的原因,是等於解明中樞國發展的原因。如此,在這個意思上的「轉化論爭」重新被提起,並從「南北問題」的觀點成為再次檢討的課目。由此可以推測法蘭克和斯依紀的見解比較接近。譬如,美洲的「大農園制」(Plantation System),或東歐的「再版農奴制」等低開發地域問

題已被提出進行討論。

參考文獻

‧「經濟研究」(一橋大學研究所)第2卷第1、2號,1961

(Dobb Sweezyの論文の日本譯と高橋幸八郎のコメント收錄)

‧湯淺赴男「第三世界の經濟構造」(1976)

‧Frank, A.G., Capitalism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Historical Studies of Chile and Brazil (1969)

‧Frnak, A.G., Dependent Accumulation and underdevelopment( 1978)

‧Frnak, A.G., Underdevelopment or Revolution(1975)

‧ Amin, Samir, L'Accumulation A L'Echelle Mondiale, 1970

(拓植書房日譯版,「中心=周邊經濟關係論」)。

‧Wallerstein, I., The Modern World system-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 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ruy (1974)。

~~~~~~~~~~~~~~~~~~~~~~~~~~~~~~
章  節:08.07.02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4:31
 章節主題:資本主義的基本規定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3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⑴商品交換和剩餘價值

資本主義社會,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滲透於社會各各角落的社會。無論何種的社會,為了該社會的續存所必要的生產物,必須依靠構成該社會的人的勞動來生產,同時,其勞動必須以某種方法分配於各生產部門而應其必要。這種情況也就是說,為了人類社會維持生存的「自然法」(natural law, Naturgesetz)。在社會以「分工」(division of labour, Teilung der Arbeit)和「私的所有」(private ownership, Privaitbesitz)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是獨立的個個生產者,把他人所必要的生產物以個個的自由判斷而互相生產,並由這些商品的交換而來分配生產物。所以,由這種生產的「無政府性」(anarchism, Anarchismus)所帶來的過多或過少的生產,招來商品交換時的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 Tauschwert)的變動,並透過「價格」(price, Preis)的騰落,產生勞動分配的變動,由此,在事後才調整對各生產部門的勞動分配是否適當。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無政府性生產之下,雖然有了這種「調整」(adjustment, einstellen),也不斷的造出新的過多或過少的生產,所以,人類為了維持生存的社會勞動的分配,是經常的重複並由盲目生產而不斷的動盪。

資本主義的基本規定(認識)之中最重要的,是以商品生產、商品交換的原則,把人的勞動力也商品化的社會關係。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是生產手段(原料、工具)和一切所有,受到從封建身份束縛解放的資本家,從只擁有勞動力的所謂「自由的勞動者」,把其「勞動力」當做商品購進,並把勞動力和生產手段相結合,而進行生產商品。就是說,資本家把「勞動商品」,基於和一般商品交換同樣的原則,支給基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為了勞動力的再生產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為價格的工資(wage, Arbeitslohn)而購進勞動力。被購買的勞動力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在商品裡頭,以人的勞動力商品(有了固有的人的創造力)的特別技能,造成自己勞動力的價值以上的商品價值。也就是說,勞動者乃以勞動力從資本家只領到為了自己的生存維持所必要的勞動時間部份(相等於勞動力的價值的勞動時間部分)的工資,所以在商品生產中上述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剩餘勞動(surplus labour, Mehrareit)的時間,卻以「無償勞動」的形態被資本家剝削下去。另一方面,資本家乃把所生產的「商品」拿到市場賣出,並把無償勞動的商品部份的「剩餘價值」納為己有。

如此,從剝削工資勞動者(wage worker, Lohnarbeiter)的剩餘價值的資本家階級領有剩餘價值,就是規定階級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但是,這種資本主義的階級對立和剝削的本質,因為勞動商品的買賣是隨著商品交換的一般原則而進行,所以,以形式上的合理性的外衣,把這種本質隱蔽下去(看不見)。

(註)自然法(natural law, Naturgessetz)

①概念--

自然法是超越「時間」和「空間」,是永久不變的「法規範」。在西洋的「法思想史」「社會思想史」上,自然法是在人類的古代就起了根本的作用,是始原的,先驗的,理想的性格。自然法是規定事物之間的必然關係的法則。就是等於「因果律」,所以違反自然法的事物不可能存在。相反的,人在歷史上、社會上所造成的「實定法」(positive law),或「制度」,是隨著時代,或隨著地方的不同,而變化其機能和形態。就是說,人對「自然」或「人的本性」的看法,是隨著時代、空間、現實,或哲學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自然法」,和以人的經驗性的事實、習慣、立法及其他制度所造成的「實定法」是不同,甚至於對立著。

②古代和中古--

古代希臘的「都市國家」(polis),是受「nomos」(法律、習慣、制度等人為的法)所支配。但是,在另一方面,在蘇格拉底(B.C.470?- 399)以前,就有了從世界獨立的,人所不能支配的「Bucis」(自然)的思想。從此,可以知道,當時就有了nomos受到「自然」規定的「自然法」的思想存在。到了亞利斯多德(B.C.384-322)的時代,「自然法」已成為明確的「自然法思想」。即,「自然」是內在於nomos,實現於都市國家社會,是個人目的的價值。其後,希臘人時代、羅馬人時代的生活範圍逐漸擴大,所以成為能涉廣於各族、各部族的「自然法」。於是,斯托葛學派(古代希臘至羅馬中期),乃設定了支配「宇宙」(cosmos, kosmos)的「logos」(自然法則)的普遍原理。這個自然法和「羅馬法學」相結合,使羅馬法繼承自然法的「永遠不變」的論理。

基督教,使德意志世界(中世紀)的人,在思想上成為「自由」,並出現了「神之子的自由」「人的平等」「愛的共同體」等,終於成立了普遍世界的「歐洲人的意識」。其後,教會制度整備起來,在此,「自然法」也和古代希臘同樣的被繼承,「自然法」即佔據「創造秩序」的地位。即,中世紀「自然法」的代表人物「阿奎那斯」(1225-74),乃把初期的「教父理論」和「亞利斯多德哲學」統一起來,並主張人是「理性的動物」(rational animal),由「自然(理性)之光」,連繫於超越的「永久法」(eternal law)。這個永久法乃成為「神」支配世界的「道德律」(moral law),同時也成為社會、政治制度的規準。這個永久法就是自然的「自然法則」,同時也是人的「社會」的自然法。這個思想,在「恩惠」(grace, Gnade)和「自然」所支配的中世紀的「現實社會」,受到信仰(faith, Glaube),譬如,「農奴解放狀」的前文,有歌誦了「天生的自由」的辭句,這不外是「自然法」的思想。

③自然法在近代的展開--

阿奎那斯把「神學」和「哲學」(自然法)統一的結果,卻暴露了兩者的界限,招來「經院哲學」(Scholastism)沒落的開端。到了「近代社會」成立(17、18世紀),人的「自我」(self, Ich)的思想出現,「自然科學世界觀」(natural scientific worldview)發達,結果,促使時代思想的大轉變。特別是因「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基督教分裂,所以「宗教本身」變成政治問題。結果,「自然法」為了維持其「永久普遍性」,竟然趨向「世俗化」(worldlirzation)。

荷蘭的格老秀斯(Grotius, Hugo, 1583-1645),是近代時期的法學家,被稱為「自然法之父」。由他把「自然法」從「神學」(theology, Theologie)解放出來,成為「人格」(human nature, Menchligche Natur)的法則。「心身的自由」「契約的不可侵犯性」等,成為「基本人權」(fundamental rights, Grundrechte)。「國家」是擁有這種「自然權」的自由的「人」的契約而成。以格老秀斯的想法,「法」是從人的本性和現存的社會才能成立。所以,「自然法」已經喪失了以前曾有的「超越性」,而是成為連繫現實社會的制度的思想。繼之,不粉努爾夫(Pufendorf, Samuel von. 1612-94)、托馬修茨(Thmasius, Hristian. 1655-1728)、霍布斯(Hobbs, Thomas, 1588-1679),把「自然法」理論體系化,使之更加擁有近代性,但是,尚不能突破「絕對王制」(absolutism)的規範。後來,被稱為「英國名譽革命的思想靈魂的洛克(Locke, John. 1632-1704),對於霍布斯把「自然」看著是「萬人對萬人的鬥爭」,他即把「自然」看著是「理性的人的自由平等」的狀態,同時一旦把「自然權」擱置,先來說明在「契約」(contract)之下,成立了「政治社會」(國家)。所以國家的機能是保護以「所有權」為最重要的「自然權」。同時,「自然權」是先於「國家權力」,所以,為了保護「自然權」所掀起的「革命」是正當的。

盧梭(Rousseau, Jean Jacques, 1712-78)是詳細論述了洛克的自然狀態,主張克服社會狀態,主張把自然的平等變成法律的平等,自然的自由成為社會的自由。洛克的「自然法思想」,乃構成了18世紀的「自然權」的哲學,而使之「實定法」化,成為「美國獨立宣言」和法國革命的「人權宣言」所主張的「市民社會的基本人權不可侵犯」的法律基礎。

④自然法現代的展開

19 世紀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的時代,「非合理主義」「歷史主義」抬頭,「德國歷史派」成立。於是,法律和制度成為「民族精神」的產物。為了評估「習慣」,「自然法」的理念成為被否定的情況之下,「德國哲學」乃把上述的情況當成是「實踐理性」的規準,所以把「自然法」埋沒於國家問題之內。這種傾向,即把「法」限定於「經驗的現實世界」,否認了超過「實定法」(現實的法律)的理性的「法」。

到了19世紀後半,法的「實證主義」(positivism, Positivismus)盛行,所以「自然法」始終埋沒於「實定法」的論理分析之中。但是,到了第2次大戰後,在「自然」和「超自然」的問題緊張對立的情況之下,想要探討「法的根源」的所謂「Thomas說」的學者出現於各國,所以「自然法」仍然保持其生命。馬克思把「自然史」和「社會史」區別而來研究「社會」。

⑵資本積蓄和恐慌

資本家乃成為資本的自己增殖運動體的擔負者,他們必須把所剝削得來的剩餘價值盡可能大量再轉化於資本,而來進行資本的積蓄。資本主義即以資本積蓄為手段,更加把資本的支配滲透於整個社會,同時也由此擴大再生產規模、提高社會生產。基於資本增殖和競爭而被強制積蓄的各各資本家,為了降低生產品價格來獲得更多的「超額利潤」(surplus profit, Surplusprofit),乃積極採用新生產方式和新機器。這種事情在投資資本之中,會招來「可變資本」(variable capital, variables Kapital,充於付出工資的部份),對「不變資本」(constant capital, Konstantes Kapital,材料和生產設備等生產手段部份)的比率相對的降低。這又導致「資本的有機構成的高度化」和「減少整個勞動者的雇用機會」。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造出相對的過剩人口」(relative ubervolkerung)。這個過剩人口,就是造成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所必要的「產業預備軍」。但是,相對的過剩人口不外是被剝奪正常勞動機會的「失業者群」,所以,失業勞動者不但是被強制貧窮化,另一方面,卻成為「雇用勞動者」的勞動加強化和工資降低的壓力,因此,這種情況下的資本積蓄,就招來所謂「整個勞動者階級的貧困積蓄」。

如此,資本積蓄是以勞動者階級的貧困為前提。勞動者階級在資本主義之下,是自己所生產的生產物成為自己貧困化的禍根,終於從自己所生產的生產物,從自己的勞動和生產的崗位,及從自主的社會人的生活都遭到「疏離」(alienation, Entfremdung)。

如上所述,因為資本互相間的利潤追求競爭招來資本有機構成的高度化,產生剩餘價值的可變資本對總資本的比率相對的減低,所以長期發展之後,會導致「利潤率」(the rate of profit, Profitrate)降低的傾向。為了補償利潤率降低,資本家乃更加依靠新設備來展開「大量生產」,同時也需要更大的市場。這種情況,再發展為因工資勞動者階級為中心的社會消費者大眾的貧困,及上述隨著資本積蓄發展的貧困化擴大,招來生產和消費的矛盾擴大化。這樣,生產膨脹和社會消費購買力的相對低落,終於暴露了消費手段和生產手段兩部門的過剩生產,以致資本積蓄開始停滯。這種資本積蓄停滯再促進信用的膨脹而成為「恐慌」(crisis, Krise)的導火線。恐慌一旦暴發,就從根底破壞資本主義經濟秩序以致引起混亂,即價格暴跌、利潤率急遽低下、工廠停工或破產、失業增大等「過剩生產恐慌」。

這個恐慌乃以生產手段減價、利息率低下、企業合併等而促進「資本集中」來準備「回復」均衡的條件,所以,必然的走進恐慌→回復→發展→恐慌……。這種惡性循環,即恐慌成為「周期性恐慌」(periodicl crisis)。根據過去經驗,1825年以來是10年周期性,第1次大戰後(1918)成為5年周期性,到了第2次大戰之後,終於發展於「呆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景氣停滯和物價上漲的兩個相反的因素併起)的地步。並且,因為資本主義是以世界市場為背景而發展,所以,恐慌乃以「世界市場恐慌」出現,資本主義的無政府性也擴大為世界規模,所以,資本主義的自己調整機能也逐漸縮小。

(註)「疏離」(alienation, Entfremdung)

本來,「勞動」是人把自然加工,並互相運作,人拿出諸力而獲得自然的活動。這是維持、發展人和自然的資料交換(物質代謝)的人的最富有人性的活動。

然而,隨著勞動分割(分工)和私的所有的發生,勞動和人,不能所有自己的勞動所生產的生產物,同時,人互相的人格上的連繫,卻成為物和物的關係而表現出來。勞動的生產物、社會的諸關係、從生產遊離所產生的「國家」、法律、思想等,成為人的支配者。對人來說,人的諸力的實現、對象化、卻成為人的諸力的喪失,人的活動變成非人的活動,勞動成為痛苦的事,人和自然的物質代謝卻受到擾亂,自然和人一起趨於荒廢。這就是被規定為「疏離」的歷史、社會的現象。

疏離之中,最中心問題,就是資本主義剝削。但是,資本主義剝削並不是疏離的全部。疏離,是起因於勞動分工和私的所有的歷史上、社會上的現象,也可以說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的一個階段。但是,在這個疏離的歷史形態之下,「大工業發展、普遍的社會資料轉換,普遍的連繫、全面的慾望、普遍的能力的體系」(馬克思)才見形成,結果,人才要求克服(揚棄)疏離。疏離的完全克服,要以上述的體系為前提,「勞動分工」換成「勞動的轉換」,並私的所有被克服,才有可能達成。

疏離,是和「EntauBerung」(外化)的語義同樣,是希臘語、拉丁語alienatio(他者化)的德國語發展。「馬丁路德」(Luther, Martin, 1483-1546)翻譯的「聖書」裡頭,也有這個用例。

⑶資本主義的基本構造

資本主義社會,是以「資本家階級」剝削「勞動者階級」為基本生產關係而成立的。同時,也有土地所有者的階級即「地主階級」(landlord class, Grundelgentumer klasse)。地主階級是擁有基本生產手段的土地,而形成「統治階級」的一翼。地主階級收入的地租,是透過土地所有的價值法則的限制作用和肥沃度的不同所產生的過剩利潤的轉化形態(絕對地租和差格地租),是從剩餘價值分給的。但是,地租的泉源的本質,是和剩餘價值相同,是受到商品交換的隱蔽。對資本家的資本是利潤和利息,對地主的土地是地租,對勞動者的勞動是工資,這樣的各各受到付與。如此,這種「三位一體」的社會構造的虛構被建立,給予統治階級的收入泉源「自然的、恆久的、正當性的」外觀。資本家獲取利潤和利息,可以具體的分為「機能資本家」(獲取企業利得),「借貸資本家」(獲取利息),「商業資本家」(獲取產業利潤)。

資本主義社會,除上述之外,還有「自營農民」「小商品生產者」「商人」或「醫師」「律師」「教師」等中間階層(middle class, Mittelstand),「軍人」「官吏」等不生產階級等諸階級。這些諸階級都受到價值法則和資本的運動法則及資本主義的階級關係的支配,同時,盡其各各在社會的機能。

統治階級的資本家階級和地主階級,為了維持對勞動者階級的剝削和支配的諸條件,有必要組織擁有權力的「國家」。為了維持以商品交換的原理的剝削和支配,國家第一是以這個原理的社會意識形態的自由、平等、私有的法的保障者出現。上述的諸階級,是只以法的抽象性的平等權利的主體而受到保障。然而,以這種形態受到國家的保障,實際上,不外是資本家階級(有產階級)剝削勞動者階級(無產階級)的保障,及私有財產(剩餘價值的積蓄)的資本主義機能受到保障。國家形成其暴力機關性權力,必須整備制度、法律、軍隊、警察、裁判、牢獄等所謂「公的機關」,而來抑壓被統治者的反抗,並維持資產階級性社會秩序,同時也要對資本進出國外分割殖民地,及覓取市場和原料等採取保護措施。

實現商品交換的自由、平等的原理,打破封建性身份隸屬,確立一定限度的個人的獨立人格,乃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動因,使近代文明開花結子。這點,就是資本主義所完成的很大歷史任務。但是,這點同時也是實現資本主義階級支配的社會原理,所以,其自由或平等,只是形式的抽象的原理而已,自由、平等的權利,只是資本家階級的獨佔物。所以,資本主義發展史,就是在這個虛構及抽象的原理之下,產生了勞動者階級的剝削和貧苦的累積。但是,資本主義以「生產社會化」的進展,造出向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而成為社會主義的「母胎」,也產生了有組織、有訓練的一大群勞動者大眾集團,也準備代替「個人主義原理」的「社會主義原理」的胎動。

參考文獻

‧Marx, Engels, 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1948(日譯版)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中月書店日譯版)

‧Marx, 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1858(日譯版)

‧Marx, Lohn, Preis und Profit(日譯版「馬恩全集」16卷)

‧Baran. P.A., Sweezy, P.M., Monopoly Capital, 1966

(日譯版「獨佔資本」)

‧宇野弘藏「經濟原理」,1990

‧Luxemburng, Rosa(日譯版「經濟學入門」,1926)

~~~~~~~~~~~~~~~~~~~~~~~~~~~~~~
章  節:08.07.03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4:42
 章節主題:資本主義發展史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⑴資本主義的成立

資本主義是從封建社會崩潰前就進入形成過程。

封建社會的「自給自足」(self-sufficiency)的自然經濟(封建經濟),是以發展生產力而擴大商品流動和貨幣經濟滲透,及以世界商業的發展為契機,而自己卻導致於崩潰過程。中世紀末,受到農奴制束縛的農民,如上所述,是透過生產物的貨幣化,上昇為小商品生產的獨立自營農民,同時,在農村出現從農業分離的手工業(manual industry),另一方面,和封建領主結合的前期性特權商人,在世界市場任意從事掠奪並造出貨幣積蓄的重要供給泉源,而促使國內生產力向上發展,結果,先看到「手工業」的擴大發展。這樣的發展過程,雖然基於個個國家的社會狀態而各各都不盡相同,但是,在西歐世界大體上是自14世紀中葉到18世紀末葉之間開始形成,並造出了「重商主義」(mercantilism, Merkan-tilismus)的時代。

為了開闢資本主義形成的端緒,必須要有資本的「原始積蓄」(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ursprungliche Akkumulation des Kapitals)。就是說,為了形成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的產業資本,無論是新抬頭的商人,或者上階層的獨立農民,他們不但是必須積蓄資本並能以資本的性格投資的,也要有了自由的勞動者(由被剝奪生產手段的農民)的出現,並要有資產階級能買來勞動力商品,和生產手段結合而從事商品生產。這種狀態在初期,是經過封建領主和前期性商人及高利貸資本所支持的「絕對王制」(absolutism Absolutismus)的國家權力,以殘酷的暴力強制才能實現。其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乃是英國的「圈地運動」(enclosure movement)。這種狀態,有必要再經過「資本家階級革命」,進行政治上打破絕對王制所編制的「舊體制」(Ancien Regime),才成為徹底的變革。在這種過程中所形成的萌芽狀態的「產業資本」(industrial capital, industrieller Kapitals),從「單純協業」(single cooperation, einfache Kooperation)發展為「工廠手工業」(manufacture, Menufaktur)而打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部基礎。繼之,以「產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industrielle Revolution)確立機械大工業,由此,才進入「產業資本主義時代」,終於見到近代資本家階級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的成立。

(註)圈地運動(enclusure movement)

圈地運動是從中世紀末葉,15世紀至18世紀有了所謂農業革命,就是土地所有關係的革命。換言之,收奪農村直接生產者(農民)的土地,招來封建的農民轉化為勞動者階級的過程。16世紀第1次圈地運動,是由於當時的工業需要羊毛生產的增加,羊毛價格高漲,所以領主為了擴大羊毛生產,必須擴大牧畜地,於是,把耕地從農民沒收,造成牧畜場,而滅少耕地。即侵佔農民的共同使用地,重加圍牆、剝奪農民的共同使用權。結果,農民從農村被放逐,引起農村人口減少。當時因牧羊擴大牧畜地,造成30萬農民失業,被沒收的土地有萬畝以上。所以,有「羊吃人」的俚言。這完全是為了販賣羊毛商人的利益、權力者恣意而行的圈地運動。 18世紀的第2次圈地和第1次是不同。這次是為了增加小麥大量生產,就是要求實現大農制和資本主義經營方式,所以進行兼併和收買農民私有地,廢除中世紀土地制度,並以大資本改良土地,而增進小麥生產的效率。第1次是權力者恣意的行動,第2次是資本家通過議會的立法,將第1次權力者的行動合法化,所以稱為「議會圈地」(Parliamentary enclousure)。圈地運動的結果,失去土地的農民變成浮浪者、乞丐、盜賊,也就是造成大量的近代工業勞動者的泉源,即產業預備軍。

⑵資本主義發展

資本主義在英國最早成立。18世紀後半以後的綿織工業、蒸氣機關、鐵工業、交通機關等所代表的「產業革命」,促使19世紀初的產業資本打定其基礎,結果, 1825年隨即經驗了最初的「周期性恐慌」。繼之,英國即以綿織工業為中心,發展世界上不可比擬的生產力,而制霸了歐洲各國及整個世界市場,侵佔巨大的殖民地、從屬國及後進國來編成市場和源料供給地。英國即以所謂「世界的工廠」自居,築成「自由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然而,「自由競爭」(free competition)「自由貿易」(free trade)的旗幟,實際上是為了英國產業資本的獨佔的口號,國內的勞動者、農民及殖民地等的大眾,被強迫苛酷的勞動條件和貧苦的生活。從19世紀中葉以往,英國以鐵工業成長為中心產業而供給鐵道材料和機械於整個世界,促進了形成當中的歐洲諸國和美國的資本主義發達。1857年的恐慌,就是在上述情況下襲來的頭一次「世界恐慌」。

此時,以「保護關稅」(protective duties, Schutzzolle)防衛英國商品侵入的法國、德國等的資本主義也見到急速的發展,以「南北戰爭」(1861-65年)為契機的美國,也確立了產業資本。這些後進的資本主義諸國也以纖維工業發展起來,但是各國資本主義都有了各自的歷史特殊性。

例如,法國乃一方面看到能容納自由貿易主義的綿織工業發達,另一方面則舊體制(Ancien Regime)以來的農民的反作用是根深蒂固,所以佔農村壓倒多數的小土地所有農民的存在,使農民階層的分解緩慢化,而成為遲延工業化的構造上的特質。結果,比起1870年代以後的德國、美國的發展,就吃了不小的虧。德國是鐵路業和鐵、煤炭等重工業較早就以股份公司形態發達起來,同時,和英國商業銀行不同的產業金融為主力,形成強有力的信用制度,所以在19世紀後半實現了工業產業的飛躍發展。

從1800 年代後半,以銑鐵生產的革命性躍進為基礎的先進資本主義諸國的重工業比重更加增大,結果,隨著生產力巨大化,世界市場的競爭也激烈化,所以招致以長期性價格下跌和利潤率低下為特色的「世界大不景氣」(1873-96)襲來。在這漩渦之中,1880年代,重工業成長率高的德國、美國,就追過了英國的重工業生產。但是,英國以在歷史上所築成的「國際金融機構」(international finance system)和殖民地收奪,尚在維持世界市場中心國的地位。另一方面,在這「大不景氣」,才是先進諸國進行「資本的集積、集中」(concentration and centralization of capital)的好機會。並且,為了脫出不景氣的「企業合併運動」(merger Movement)之中,「加特爾」(cartel, 同一產業部門內基於排除自由競爭,互相築成以支配市場為目的的獨佔形態),「托拉斯」(trust,以統制和獨佔市場,排除或限制自由競爭,並以防止利潤率低下為目的,而結合同種類產業部門,合併為一個獨佔企業),這兩個獨佔機構已根深蒂固,而形成了「獨佔資本」(monopoly capital, Monopolkapital)。另一方面,在這大不景氣之下,除去「熟練工人」(skilled labourer, geschickte Arbeiter)、「勞動貴族」(labour aristocarat)、「勞動官僚」(labour bureaucart)以外的龐大的失業者(the unemployed)和一般勞動者的貧困及生活不安是非常的大,必然的招來新的勞動運動和社會主義的高揚。

(註)舊體制(Ancien Reigime)

原來是對在「法國革命」時被打倒的舊體制的用語。後來,成為「資本家階級民主革命」以前的舊體制的總稱。最近,指封建末期出現的絕對王朝的用法較多。

⑶展開帝國主義侵略

世界一旦進入20世紀,先進資本主義諸國家的「獨佔企業」,受到「加特爾關稅」的恩惠而愈來愈巨大化,所以,為了覓尋市場和原料供給地,乃強化對殖民地、從屬國的支配,竟然見到「帝國主義」(imperialism, Imperialismus)的出現。從此,「資本主義發展史」,乃從自由主義、產業資本主義的時代,進入獨佔資本主義及資本主義高階段的帝國主義時代。帝國主義諸國,即以獨佔資本為基礎,並由產業和金融機關(主要是銀行)的獨佔所構築的「金融資本」(finance capital, Finanz-Kapital),利用了股份公司形態和國家權力,加強國內外的支配,而築起「金融寡頭制」(financial oligarchy, Finanzolgarchie)。而且以國內過剩資本的資本輸出來防止利潤率低下,同時把世界分割為諸列強的安全市場和原料供給地。所以,在20世紀初,已完成了世界的殖民地(領土)分割。第1次大戰,是以這個領土分割的改編及再分割為重大原因所爆發的「帝國主義戰爭」。

第1 次大戰,促使資本主義矛盾愈來愈深刻化,而產生了所謂「資本主義的全面性危機」。即,起因於大戰的帝國主義支配階級的同一時期弱體化和階級對立、民族對立的激烈化,並以此為背景,1917年俄國革命成功,結果,世界進入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的兩大對立陣營的時代。這種情況招來獨佔資本過剩生產力的慢性化和大眾的失業,貧困愈趨深刻化,促使以西歐諸國為中心,勞動者階級的階級鬥爭,和殖民地、從屬國的民族解放鬥爭愈來愈高揚。但是,由軟硬兼施的政治政策,戰後的帝國主義卻獲得部份的相對性安定。然而,在其過程中,卻釀成「世界大恐慌」(Great krisis, groBe Weltkrise, 1929)。

以美國第一震源地,並以東歐和敗戰國德國為第二震源地的世界大恐慌,從根底搖動了資本主義世界。繼之,在1930年的「大不景氣」,表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已不能以再生產的自律性獲得回復原來力氣。為了脫出這個大不景氣,以美國的「新政」(New Deal Policy)為代表的國家權力強制介入之下,其他的歐洲諸國開始摸索「修正資本主義」(revised capitalism)的方向。然而,在另一方面,義大利、德國、日本卻陷於獨佔資本的強大暴力權力下,招來「法西斯」(Fascism, Faschismus fascismo)的支配。這些情況、就是獨佔資本國家權力直接介入之下,利用「通貨管理制度」(managed currency system, manipu-lierte Wahrung)和「通貨膨脹政策」(inflation policy),想來對慢性化的過剩生產力給予政策性的「有效需要」(effective demand, 凱因斯理論),而企圖由此來維持再生產的續存。這種政策是在帝國主義階段劃一時代的所謂「國家獨佔資本主義」(national monopoly capita-lism)。繼之,帝國主義諸國,乃分為英、美、法及趨向德、義、日法西斯主義的兩陣營,各自形成「經濟勢力圈」(bloc economy),兩陣營深化對立,加上,「納粹德國」(Nazis Deutschland)武力進攻法國、波蘭,以致「第二次大戰」的爆發。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大月書店日譯版)

‧馬克思「經濟學批判」(日譯版)

‧Hiflerding R., Das Finanzkapital, Wien, 1910(日譯版)

‧宇里弘藏「恐慌論」,1953

‧Luxembrug. Rosa. Die Akkumulation de Kapitals, 1921(日譯版)

~~~~~~~~~~~~~~~~~~~~~~~~~~~~~~
章  節:08.07.04 日  期:2002/12/12 下午 04:57
 章節主題:現代性資本主義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⑴戰後的資本主義

第2 次大戰後在帝國主義諸國的混亂和荒廢,勞動運動、農民運動、社會主義運動及殖民地解放運動層出不窮的形勢之下,特別是在殖民地、從屬國及後進國,對於帝國主義支配的反抗愈趨激烈。他們趁著帝國主義支配力量的弱體化,在長期間積蓄起來的民族解放鬥爭的精力(energie)如決堤的怒濤似的,一下子奔騰出來。在這種情況之下,亞、非諸國和諸民族的獨立運動前仆後繼而從殖民統治獨立起來。另一方面在東歐諸國和中國,及接近美國的古巴(Cuba)等地,實現所謂「共產主義革命」,解放運動洶湧澎湃。這種殖民地解放的實現和帝國主義諸國內的階級鬥爭激烈化,導使資本主義的世界性危機更加一層。

在此時期,比任何國家都佔著經濟優越地位的美國,成為資本主義諸國的指導國家,和以蘇俄為中心的共產主義體制的兩陣營對立尖銳化到築成所謂「冷戰」的階段。兩陣營都進行軍事戰爭,並展開了對弱小國家的軍事援助(military aid),使之從事「代理戰爭」。同時,在「國際通貨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1944年7月美國在布列敦Bretton Woods召集44國家會議,決定處理戰後國際貨幣問題方案,而成立「布列敦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基於此協定,組織「國際通貨基金」和「國際復興銀行」的機構),及「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1974年4-10月,日內瓦召開「國際貿易就業會議準備委員會」第2次會議,參加各國審議「國際貿易憲章草案」,因見於全部「憲章」不能實現,主要是從關稅和關稅外的方法,儘量減低貿易障礙而進行協議,終在1974年10月締結協定)等,計劃資本主義世界的國際經濟擴大的國際機構。此時,美國乃發揮其指導性,成為「現代帝國主義」的指導者。

美國為指導者的資本主義諸國,就是以這種國際條件為跳板,在「管理通貨制度」之下,積極展開「通貨膨脹」的金融財政政策,加上「合成化學」和「電子工業」等技術革新發達,使上層勞動者階級、中間社會階層的所得上昇,或者以「新殖民主義」重新支配亞、非、拉各地殖民地等,推進了更加巨大的獨佔資本積蓄。另一方面,已加強國際競爭力的德國、日本等國,也實現了高比率的「經濟成長」(economic growth)。

但是,這種高度的經濟成長,僅在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小部份實現而已,特別是在亞、非殖民地地區的大部份國家,相反的,仍然在饑餓和貧困中打滾著。因為先進資本主義諸國所給予低開發的「開發援助」(Development Assistance),大多是具有「新殖民主義」的內容,所以,不可能縮短「不均等發展(uneven development)的落差,假如能見到一定的成長,也只是深化了從屬的經濟體質而已。如「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ies=EC,1967年7月開始)諸國和非洲諸國的聯合所示,也不過是推進新形態的「舊殖民地支配」而已。另一方面,在注重受共產主義諸國援助的「非同盟國」(Non-Aligned Countries),是走國家資本主義(以國有化為主力)的方向。但是仍然受到「資本的運動法則」支配,所以不能解除資本主義的壓迫、剝削的關係。而且受到資本主義諸國更加巨大的資本浸透,結果,只能促進和資本主義國家結合的民族資本的寄生性肥大化和獨佔資本化而已,所以,當初所擁有的非資本主義政策及計劃經濟的效果不能充分發揮而繼續在混迷狀態之下。

以上的情況是1960年代以前的事。到了19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本身的混迷深化以致產生了新的底流。此時,越南戰爭的終結所象徵的民族解放鬥爭,給予東南亞諸國想要從屬先進資本主義諸國轉變為自主經濟,在許多低開發諸國進行堅強自主性發展措施(外國企業國有化,資源國有化等)。同時,這些國家乃進行團結合作,而指向終息殖民地主義的方向,所以,從來的帝國主義的基盤開始動搖。

又在1970年後半,由於金融財政的膨脹政策所招來的獨佔價格和通貨膨脹的一體化所造成的「物價膨脹」,促使國際通貨危機更加激烈化,加上起因於低開發國的資源政策所招來的「能源危機」,空前的「世界通貨膨脹」襲來。這一次的通貨膨脹,前半是帶來獨佔資本利潤上昇和積蓄進展。但是在後半卻招來過剩生產力的累積和商品販賣停滯以致利潤率急落,加上大眾的實質所得低下,導致消費停滯的長期化,所以,爆發自1973年的3年間的大恐慌,整個世界經濟都被恐慌、不景氣所吞沒下去。並且,在不景氣的情況之下,通貨膨脹更加進展而成為「呆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倒產和失業一起襲來,所以,在實質所得更加低下而大眾(勞動工人為中心)生活愈來愈貧苦,生活不安愈來愈深刻化。另一方面,無論先進資本主義諸國或低開發的殖民地國家,都是強行無計劃性的經濟開發,所以「公害」(pollution)、資源枯涸及非建設性的高積蓄擴大於世界,特別是低開發的殖民地國家的資源枯涸、資源不足、公害加速,及生活貧困加速進展等,舊貧困加上新貧困。這樣,現代資本主義,卻在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和修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矛盾之中,把這個新形態的「矛盾」(contradiction, Widerspruch)踢落於更加深刻的漩渦裡去。再往下的1980、90年代,資本主義矛盾愈來愈深刻,慢性且世界性的通貨膨脹、物價急昇、恐慌不景氣縮短周期(3-5年一期)等有加無減。所以,世界先進諸國(美、英、德、法、日、義、加)的首腦,連年忙於召開「主要先進國首腦會議」(summit meeting),「5國財相會議」(Group of Five=G5),「7國財相會議」(Group of seven=G7)等,想要處理國際性經濟危機。但是,修正資本主義下的經濟危機仍然趨於深刻化,加上,從1980年代後半,法西斯性的似是而非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東歐諸國,卻轉瞬問趨於崩潰,中共的國家前途岌岌可危,由此,世界資本主義體制下的人類,在動盪不安但是富於大變革因素(革命性)的情況之下,將要進入21世紀。

⑵資本主義的變革問題

(a)恐慌和通貨膨脹

周期性恐慌,是以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所有私有制的資本主義性矛盾為基本原因,加上從生產和消費的矛盾等所釀成的「資本主義」固有的,不可避免的致命癌,這正在進行中。

對這個周期性恐慌,以政府的經濟政策(主要是金融政策)可能調整的見解,是在19世紀初葉~20世紀初葉,柏恩斯坦(Bernstein, Eduard, 1850-1932,德國的馬克思修正主義者,曾擔任過恩格思的秘書,主張以改良主義的社會民主主義運動來達成勞工自救和避免過激革命,主著是「社會主義的先決條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1898)最早主張。其後,這種主張發展為各種學說,特別是凱因斯(Keynes, John Maynard, 1883-1946,英國經濟學家,劍橋大學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著是「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1936",他宣言「自由放任」" laissez faire"的終結,主張國家的擴大有效需要,完全僱傭,福利,金融的4大政策,即「國家資本主義」,他的主張由第2次大戰後的世界資本主義陣營所歡迎,稱為「凱因斯革命」,盛行於大戰後的先進資本主義諸國),他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金融財政政策,是對第2次大戰後的恐慌有了緩和的效果。恐慌在「國家資本主義」階段有了某些程度的形態變化是不可否認。但是不能說恐慌從今日已被消滅。只要資本主義體制的基本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生產社會化和所有私有化,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沒有解決,恐慌是必然會周期的襲來,雖然恐慌的形態和期間如何的見到有了緩和或變型。譬如1974-76年的利潤率急落,投資銳減,倒產,失業急增,大眾生活相對的窮困且不安定,或者1901年以來的世界性大不景氣、資本主義國家間的對立爭執增多、非洲殖民地諸國大眾的毀滅性饑餓、亞洲殖民地諸國家經濟下降等,都是一個例子。「國際通貨危機」(international monetary crisis),是第2次大戰後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通貨膨脹國際化政策招來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具有「寄生性」(parasitism, Parasitismus)的積蓄方式,就是說,除了資本主義本來的剝削方式之外,在財政部門是透過租稅、社會保險費、郵政存款等,也透過發行公債的通貨膨脹政策,在金融部門是透過資金積蓄或透支貨款,而來進行國民所得的再分配,以致人為的獨佔資本的高度積蓄。

通貨膨脹也是今日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不可或缺的構成部份。國際通貨危機就是這種第2次大戰後的特殊條件之下所發展的「貨幣恐慌」(currency crisis)所招來,這是以自己本身的運動法則發展,有和過剩生產恐慌付合的側面,也有不付和的側面。

第2 次大戰後的「國際通貨基金」(IMF)體制,是想穩定由通貨膨脹招來的各國通貨動盪,和應付通貨價值安定的要求。這是基於「協定4條」,即,把「不兌換通貨」的美金和黃金同一視之,並把這個美金為國際通貨,同時把各國通貨以「固定價格」(Fixed price)和國際通貨的美金連繫,而想來構築為了戰後資本積蓄的安定的國際通貨制度。然而,因為各國通貨膨脹是不均等發展,維持國際通貨的固定價格總是不太可能。所以,從1958年,「美金危機」初次出現,1960年的「搜黃金競爭」(gold rush),1967-68年再以大規模進行搜金競爭。1971年8月的「尼克森衝擊」(Nixon shock)而把美金和黃金停止兌換,所以美金成為「不兌換通貨」,結果,「國際通貨基金」(IMF)陷於停止機能的危機,到了同年(1971年)年底,以「須彌索尼安協定」(Smithonian reagreement),固定價格制才一旦回復,但是在美總統尼克森所採取的「新經濟政策」之下,固定價格又是不可能維持。所以,1974年3月開始,主要國家的通貨都採取「通貨變動制」。同時,所謂「跨國企業」(multinational enterprise)愈來愈把國際通貨追放於浮動、變動、投機的窘況。

在上述的不兌換通貨制之下,各國所採取的金融財政政策的人為刺激和「管理價格」(adminstered price)即「獨佔價格」(monopo-listic price)的體制,卻造成通貨膨脹不斷的進行,甚至於使通貨膨脹成為「恐慌」的重大契機。而且,這乃引起前無先例的「呆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如此,不景氣之下的通貨膨脹,導使為了不景氣對策的金融財政政策乃以更加顯示通貨膨脹的界限性,所以,凱因斯以來的現代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本身的界限和破綻,在此開始暴露出來。

 (b)經營者支配福利國家

隨著生產社會化進展的股份公司的發達,因股份分散所以引起所有和經營的分離。由此,資本家企業支配的衰退,及「專門經營者」透過支配巨大企業乃再進一步的要求支配社會的想法出現。所以,這種想法為基礎的種種「資本主義變質論」,從1930年就開始出現。巴哈里(Berle, A.A. 1895-1971)和眠茲 (Means, G.C., 1896-?)的「經營者革命論」,及巴哈母(Buraham, J. 1905-?)「經營革命論」,都是和這種經濟狀況有關連。以美國為中心的所謂「人民資本主義論」(people's capitalism, Volkskapitalismus)就是說,隨著戰後的上階層勞動者和中間階層的所得上昇,分散化的股份由這些人所有,他們和經營者巨大股份公司之下組成一體化,並透過社會化的大企業而形成了人民所支配的資本主義(人民資本主義),所以,他們說這就是在20世紀所發生的資本主義革命。這些新主張,給予戰後英國「福利國家論」(national theory of welfare)不小的影響。他們主張對已社會化的巨大企業投資,不一定是基於利潤動機,及基於基幹產業的國有化和社會改良的所得再分配,社會福利的充實,大眾所得水準的上昇,也會使「福利國家」成立,這樣,漸漸解除資本主義的矛盾,結果就會轉移於社會主義。斯托列機(Strachy, E.J., 1901-63)及克洛斯蘭努(Crosland, C.A.R., 1918-?)的見解,就是代表上述的「福利國家論」。這些戰後的所謂「資本主義變質論」,仍以今日的形態存在於現在的言論界。譬如,加爾布雷斯(Galbraith, J.K. 1908-)的「產業國家論」,奎亞(Kerr, C., 1911-)的「多元性產業社會論」等,都是主張以民主主義的擴大為背景,「技術的行政專門家」(tcchnostructure)成為經營者,勞動工會、農會、大學等各種社會集團,和獨佔資本一樣的保持同業的獨立性,把權力多元化而來造成產業社會。

原來,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發展產生社會擴大化,同時也強化和其有矛盾的私有制。所以,雖有了資本增殖,非以各種手段把這個矛盾克服,資本主義是不能存在的。因此,現在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變形,是勢之所趨,當然的事。各種「資本主義變質論」,並不把資本主義變形認為是基本矛盾的隱蔽的形態,而是認為現在的資本主義的變形是通到能解除資本主義矛盾之道。但是,上述的各種資本主義變質論,假使以歷史發展所產生的生產社會化和勞動者階級及一般大眾的社會參加為背景,他們的主張卻只是以各種角度來證明「資本主義的有限性」而已。所以在今日,連在馬克思以外的思想當中,也證明現在已經到達不得不以資本主義「轉移於未來的社會形態」為探求問題的時期。

(c)帝國主義終熄了嗎?

第1 次大戰時,考茨基(Kaustky, Karl. 1854-1938),即把能取代帝國主義的新階段的外交政策(國際加特爾),稱為「超帝國主義」(Ultra-Imperialismus),並主張資本主義下諸國民的沒有對立的,和平的可能性。列寧,乃批判的說,國際加特爾是跟著力量關係而重複解消和成立,並且,除去政治要因的純經濟的立場是不可能存在,同時否定帝國主義下的和平的可能。第1次大戰是證明列寧所說的是正確。斯托列乞(Strachey, Evelyn John St. Loe, 1901-?英國的工黨黨員,左派的指導者),認為勞動者運動和社會改良的進展,會緩和所得的不平等分配及大眾消費提高,並也有產生從帝國主義解放的可能性,所以,主張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已崩潰。他說,所得上昇招來消費向上以致擴大投資條件,及防止過剩資本發生,並使資本輸出消極化。他同時主張第2次大戰後殖民地和從屬國的民族鬥爭勝利的結果,實現了帝國主義的崩潰。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第2次大戰後資本主義諸國的經濟成長進展,大眾的消費水準也跟著向上。但是,因為獨佔資本的生產力異常的擴大,所以資本的過剩輸出,已成為先進資本主義諸國不可避免的現象,結果,以「新殖民主義」的所謂開發援助,及垮國企業的發展,「現代帝國主義」乃重新出現,所以,殖民地或民族的政治解放,並不意味著帝國主義的終焉。舊帝國主義體制(舊殖民主義體制)可說幾乎是消熄了,但是,改頭換面的所謂「新帝國主義」(新殖民主義)已出現於世界資本主義體制支配之下的今日世界。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

‧Manifest der Kommunistichen Parti.(共產黨宣言)

‧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馬克思「經濟學批判」)

‧Lohn. Preis und Profit(馬克思「工資、價格、利潤」)

‧Das Kapital(「資本論」)

‧Engels, Die Entwricklung des Sozialismus von der Utopie Zur Wissenschaft(恩格思「空想到科學的社會主義發展」)

‧列寧「帝國主義論」(日譯版)

‧Hilferding, Das Finanzkapital.(希爾費汀「金融資本論」)

‧Dobb, Stud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都布「研究資本主義發展」)

‧Hobsbawm. Industry and Empire, London. 1968

‧Baran, P.A., Sweezy, P.M., Monopoly Capital, New York, 1966

‧Burnham., J., The Managemerial Revolution, New York, 1943

‧Galbraith, J.K., The New Industry State, Boston. 1867

‧Labour Research Association. Trendy in American Capitalism. New York, 1948

‧Magdoff, H., The age of Imperialism, New York, 1969

‧Koiko, J., America and the Crises of World Capitalism, Boston. 1974

‧大島雄一等日譯「國家獨佔主義」,上、下,新日本出版社,1975

‧Amin, Samir, 野口祐等日譯「世界資本蓄積論,拓植書房,1979

‧ 梅本克己「唯物史觀と現代」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