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清國北洋水師1

來源http://taiwantp.net/

-------------------------------------------
ra  於 2002/06/19 09:47

中國近代海軍——清國北洋水師

爲了方便大家閲讀,特別更正並從新排版,另外補充了兵制等部分章程内容,重貼開欄文章
中國近代海軍——清國北洋水師


緒論:


中國近代海軍的始創,應該說早在明代中葉,中國初次和西方遠洋海軍的接觸,就開始了萌芽。


中國從歷史上說,並沒有真正意義的建立一只有效的遠海艦隊,中國的元明兩代雖然都建立了一支龐大而專業的水師,但是這些艦隊更多的是承擔在近海依托本土港口巡邏並驅逐外國軍艦的使命。雖然有元艦隊兩次征日,明艦隊七下西洋,但是這些帶有朦朧的遠洋海軍性質的萌芽行爲都是短暫和缺乏明確指導性的,更加沒有一種社會性的需求作爲支撐的短命政策,所以當航海行動受到挫折,或者國家領導人被更替,這些沒有社會基礎的個人行爲就立刻隨之銷聲匿跡。


但是明末,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遭遇了西洋列強的遠洋海軍,不論是澳門發生的中葡海軍衝突,還是鄭成功征台而引發的中荷海戰,中國水師雙層雙桅,裝砲四五門的福船在三層或者四層而且有五桅,裝砲六七十門的西洋炮艦面前,完全暴露了自己小噸位造成的低航程,低航速,低火力,低生存力的致命缺陷,而且在戰略主動性上,建立有廣泛的海外軍事基地和殖民地經濟體系支撐的西方列強海軍,完全把握著發動和結束戰爭的主動權,他們可以自由的選擇開始和結束戰爭的時間,地點,方式,並把損失控制在自己接受的範圍之内,只能局限於本土基地周邊有限範圍活動的中國水師,完全被剝奪了戰略主動權,即使在取得了戰術性勝利的情況下,也完全沒有擴大勝利,剷除禍根的能力。更惶論失敗。


建設近代海軍的開端


這種勝則不得其利,敗則不堪收拾的戰略劣勢,迫使一些專業的海軍人員和知識分子開始反思中國水師向中國海軍進化的途徑和方式,但是限於當時社會條件的複雜(漢滿民族矛盾,海防與塞防之爭)以及中外交流的局限性,中國建設海軍的思想和方式都是不切實際的空想,而這些空想也沒有被接受的可能,但是隨著中外貿易的加速發展,特別是在鴉片貿易的極大推動作用下,中外交流的途徑迅速擴大,而且交流的速度與質量也極大提高,中國一些積極的知識分子開始接觸並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特別是社會思想,自然科學,而這一時代的魏源在其所著的《海國圖志》中,就明確的指出,如果不學習西方先進的動力技術和海軍戰術,不能了解西方所控制的遠洋海域地理,不建設一支足以和西方海軍在質量和規模上雙強超越的近代海軍,則海防永無寧日。


這一時代雖然提出了建設近代海軍的明確目標和一些具體的方法(修圖志,造快船,鑄重炮),但是中國廣大國民特別是其中的知識分子還完全接受不了自己落後的現實,更加不要說去主動學習西方先進,而統治階出於z戰略上的短視和麻痹民衆的需要,特別是對於獨立軍權(在執行任務中的海軍是高度獨立而且具有強大政治表現力的權利實體)的恐懼,也刻意的壓制這種正確的主張,但是隨著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特別是太平天國的髮亂,中國的統治者及其高級助手真切的認識到,不建設近代化的海軍,在面對西洋強權和本國叛亂勢力的挑戰時,維護自己的統治基礎的軍事工具將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以胡雲翼,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等平亂英雄倡導下,中國開始建設一批近代化的軍工廠和造船廠,並且開始了建設中國近代海軍的種種嘗試,其中著名的第一步試驗,就是通過雇傭英國海軍官員和水手,駕駛進口於英國的海軍艦艇爾成的阿斯本艦隊,這支完全來自雇傭和購買的艦隊,從其性質和之後的表現來說,與其認爲是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還不如説是中國第一支雇傭海軍(之前的韓國水師應該是為同盟艦隊),事實上因爲這種雇傭性質,這支海軍還沒有來得及發揮作用,就自行崩潰,但是經過了這次失敗的嘗試,一批在這些前輩麾下以洋務專長的大臣開始切實的建設中國海軍,李鴻章,丁日昌,沈葆禎等人從阿斯本艦隊的建設中,汲取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他們開始嘗試著自己依靠自己來培養海軍人才,結合外購海軍艦艇器材來迅速建設一支有效的近代中國海軍,並逐步建設本國軍事工業系統,以設計生産配套海軍武器彈藥機械等初級器材為基礎逐步發展強化到形成一個真正的近代陸海軍工業體系,並以此為推動建設一支強大有效的近代化軍事機器,來維護本國政府統治能力不受内憂外患的威脅。


隨著1874 年的在臺灣發生的第一次日清危機,中國迅速的加快了自己在海軍方面,特別是硬體上的投入,這次海軍建設的直接後果,就是建設了兩隻勢力頗強的近代海軍—— 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而其中作爲主力爾建設的北洋水師,更以噸位世界第六,亞洲第一,且裝備全球最先進戰艦——鐵艦快艦爾紅極一時


近代海軍——兩洋水師


清國北洋水師或者說中國近代海軍的形成,如果不說在根本原因上是日本的威脅,那麽至少在建設的速度上,是很大程度的得益於日本快速膨脹的殖民擴張意識和隨之而來的建軍高潮給中國的刺激,(這裡有個小小的花絮,作爲日本海軍起家的重要基礎之一的薩摩藩艦隊,有兩艘主力艦就是來自中國那支潰散的阿斯本艦隊,可以說中國的錯誤早在甲午戰爭之前就成爲了啓動日本海軍建設的因素),日本在吞併琉球,覬覦臺灣的一系列活動中,極大的刺激了狂妄自大的清國,清國終于認識到,如果不能加快向西方列強學習的步伐,不僅僅西方老牌列強,就算是日本這種銳意進取的新殖民國家,也會對自己的疆土造成巨大威脅,加上中法戰爭因爲海戰失敗而造成陸軍勝爾不利的困窘,清國政府接納了恭親王“練兵、簡器、造船、籌餉、用人、持久”的意見,迅速的建設了海軍衙門,專司建設與管理海軍事務,並指定了任命醇親王奕譞總理海軍事務,慶郡王和李鴻章協辦,而丁日昌,李鴻章兩位嫺熟洋務(外交),熟悉先進軍事器材和戰術的大臣,分別擔任具體建設兩洋水師的兩洋大臣,


而隨著日本的威脅以及歷史上英法聯軍登陸大沽口,迅速佔領北京的歷史教訓,北洋水師因爲防區靠近京畿,拱衛首都的地理優勢,先天的兀現出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北洋南洋達成了協議,先建設靠近日本而且負責保衛渤海灣的北洋艦隊,在人才,器材,經費上全面向北洋傾斜,待北洋艦隊規模齊備,人員充裕,則再從北洋調派人員艦艇器械,重新補充南洋和廣東水師,但是南洋將作爲重要的後勤整備基地建設,將中國第一個也是當時清國最大的海軍造船廠——馬尾船政局劃歸南洋,從此南洋水師因爲自製器材較多反而早於北洋水師形成了戰鬥力,但是隨著中法馬江海戰的結局,整個福建水師和南洋水師的主力巡洋艦兩艘在閩江口全軍覆沒,馬尾船政局也遭到焚毀,而北洋水師又在之後的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因此南洋水師建軍雖早,但是一直慘淡經營,勢力不濟,而廣東水師則更加可憐到只能説是一支邊防艦隊或者近海炮艇隊,但是作爲中國第一海軍大學的馬尾船政學堂,則一直為清國海軍輸送了大批優質的海軍人才,由馬尾海校培養了大批掌握了近代科學知識的海軍優秀人才對之後的中國歷史,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就這一點說,南洋水師可謂中國近代海軍之母,馬尾海校更可以稱爲中國近代自然科學高等教育先鋒


北洋水師的硬體建設始末


北洋水師在獲得了優先發展的特權之後,迅速隨著外購艦艇的到來和留學人才的歸國而強大起來,首批通過稅務總司嚇德從英國的阿姆斯特朗(或譯為阿姆斯荘 ARMSTRONG)造船廠訂造的第一批近海炮艇——八鎮艦(鎮南,鎮北,鎮中,鎮西,鎮東,鎮威,鎮邊)以及木殼鐵骨巡洋艦超勇,揚威,這批炮艇噸位小吃水淺且裝有口徑11吋的火砲,所以無論是航行還是作戰,穩定性極差,根本不適合遠洋艦隊,只能用作本土基地或者海口守備,但是作爲中國第一批大量定購的近代軍艦,八鎮在清國海軍初建時期還是訓練和培養了大批的水手和機務人員,而超勇揚威雖然在甲午海戰中暴露了速度慢生存力低的缺點,但是至少在當時,它還是足以威懾一些類似日本海軍這種弱小對手的,同時在這些艦艇上,也為後來的八遠主力艦培養了大批熟練兵員。而且隨著炮艇和巡洋艦的加入,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正式上任,並且通過去英國接收戰艦並駛回中國,丁汝昌在西方列強國家考察並學習了大量的先進海軍管理與指揮知識,大開眼界,並形成了一定的指揮能力。


而繼這次首批大宗訂貨之後,清國開始尋找新的更加願意提供真正意義的遠洋海軍戰艦的貿易夥伴,這時新興的歐洲強國普魯士開始向清國訂購團打開它的軍火庫,作爲英國的敵手,普魯士非常希望通過海外貿易獲得新的財源來補充自己因爲擴軍而吃緊的財政,而同時作爲在亞洲幾乎沒有任何殖民地的普魯士,也完全不需要擔心中國成爲地區海權國家是否會對起其殖民利益造成威脅,同時它還非常願意中國成為一支地區海權國,這樣將會在亞洲成功的牽制一部分英法海軍實力,緩解自己在歐,非洲受到的壓力,如果中國因爲這種軍事貿易而成爲普魯士潛在的亞洲同盟者,那麽就更加完美,在如此衆多的利益驅使下,普魯士上上下下一起動員,從伏爾鏹(VULKAN)造船廠到俾斯麥的總理府,對華海軍貿易都成爲了一件熱門議題,德國在價格,質量和附加條款上的寬鬆保證,足以讓英國的所有造船廠都為之遜色,加上各種明暗的公關手段,中國立刻向德國訂購了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級別的鐵甲艦——鎮遠,定遠,並訂購了一條先進的鐵殼鐵骨包甲巡洋艦——濟遠號,這三艘戰艦的實力足以讓當時列強在亞洲的艦隊爲之恐慌,事實上在中法戰爭期間,法國使用了相當的外交和軍事的恫嚇,才迫使德國同意以中立國的名義扣押軍艦延遲交貨(事實上即使法國人不做這種恐嚇,以兩遠鐵甲艦的自航能力和建造訓練進度,也不可能讓這兩艘超級戰艦趕回中國參戰,但是法國人的恐慌,某種程度證明了在那個時期鐵甲巨艦的威懾力),而中國在這次貿易中,也採取了極端謹慎的態度,當時奉命留英法學習海軍的留學生如劉步蟾、魏翰、陳兆翺、鄭清濂等人都趕往伏爾鏹工廠監造,而且還專門派遣學習機械的陸麟清帶領黃帶、林祥光、陳和慶等十幾名技術軍士前往學習修理維護事宜,1885年,這三艘主力艦終于返回了中國,並立刻成爲清國北洋水師的主力支柱。


在這次成功的定購之後,清國又下達了第三批大宗訂單,向英國的阿姆斯特朗和德國的伏爾鏹工廠訂購了新式鐵殼鐵骨鋼甲巡洋艦各兩艘,這就是致遠,靖遠,經遠,平遠四艦,這四艘戰艦都是以當時英德兩國最新最利之快速巡洋艦為母型建造,當這四遠開回中國以後,整個亞洲地區最新,最快,最大的艦艇,幾乎全部集中於北洋水師。而作爲對手的日本聯合艦隊,除了趕快向法國定造並購買技術建造了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以外,幾乎完全無法應對,一直到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前定購的吉野,浪速,秋津州,高千穗兩級四艦快速巡洋艦形成戰力之前,清國的北洋水師依靠兩遠鐵甲艦和致遠,靖遠,經遠,平遠四艘裝甲巡洋艦橫行三海(東海,黃海,渤海),無人能當。


通過自製和定購,北洋水師還擁有了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加福龍號魚雷艇七艘(另外兩遠鐵甲艦還分別攜帶有鎮一鎮二,定一定二共四艘小型魚雷艇),調出兩艘鎮字級淺水炮艇給廣東水師的同時,又從廣東水師調入了廣甲,廣乙,廣丙號三艘巡洋艦,並從福建水師調入平遠號鐵甲巡洋艦一艘,同時配備了練習/運輸艦操江,康濟,威遠,敏捷,利運共五艘。


在完成北洋水師艦艇建設的同時,北洋大臣李鴻章耗費白銀上千萬在山東的威海劉公島建設了北洋水師的錨地,而在上海與旅順兩地,清國也耗費巨資建設了足以讓兩遠鐵甲艦使用的乾船塢和維護機械,並且在旅順基地建設了砲臺3處,布設火砲近二百門,以爲依靠。而在劉公島,在德國教習漢納根(此人爲德國工兵校官出身,不諸海戰但是精於土木堡壘砲臺布設)的指導下,通過武裝訂購和拆卸替換爾來的要塞炮和艦用老炮,建設有大小砲臺二十一處,其中半地下堡壘砲臺4處,布設重型火砲十餘門,除非在内部進行工兵爆破,否則從外綫射擊無法摧毀砲臺,加上大小快炮封鎖,在劉公島當海一面,敵艦無法突入灣内。劉公島有陸軍兩營,操炮護衛,但是砲臺設置依山面海,沿山勢、順水道次第排列,所以後射死角極大,但是對於海灣的己方錨地則一覽無遺,砲臺火力猛烈,堅固異常,一旦陷入敵手,則為己方駐港艦隊之大患,這就埋下了日軍從後路包抄殲滅砲臺守軍並利用砲臺擊毀北洋水師艦隊的隱患


北洋水師艦艇及基地建設基本完成之後,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會操劉公島,由右翼總兵劉步蟬等人制訂的《北洋水師章程》隨之頒佈,北洋水師正式成軍,北洋水師艦艇50餘艘,主力鐵甲艦兩艘,巡洋艦11艘,魚雷艇7艘,炮艇六艘,訓練運輸艦5艘,總噸位近5萬噸(花絮:當時劉公島漁民有描述北洋水師實力的歌訣,其中不乏朗朗上口者,例如這一首:七鎮八遠一大康,超勇揚威捎操江,不怕東洋西洋鬼,敢來侵犯我海疆,用於記憶北洋水師主力艦艇名稱非常方便)。在島上並有水師魚水雷營,探照燈營,海軍機械修理所,海軍學堂,水師衙門等指揮戰鬥輔助機構以及家屬區若干,同時在大沽建設有專門為北洋翻造砲彈子彈火藥的海軍軍械局,以上配套建設雖然有些在北洋水師成軍之時還沒有完成,但是畢竟從規模計劃和完成的大體情況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近代海軍系統化建設已經以北洋水師的建成為標誌完成了一大步的邁進


水師軍制


軍制是軍隊的編制、制度、軍階等的總稱,北洋水師的軍制在1888年由清廷頒佈的《北洋水師章程》中有詳盡記載,現擇其主要分述如下


分爲管帶,幫帶大副,魚雷大副,駕駛二副,槍械二副,船械三副,舢板三副,正炮弁,水手總頭目,副炮弁,巡查,總管輪,二、三等管輪,水手正副頭目,一、二、三等水手,一、二等管旗,魚雷頭目,一、二、三等升火,二等管艙,一、二等管油,一等管汽,油漆匠,木匠,電燈、鍋爐、洋槍、魚雷等匠,夫役,文案,支應官,醫官,一、二等舵工,一、二等雷兵,一、二、三等練勇,教習,學生。


全軍設海軍提督一員,統領全軍,駐威海衛。總兵二員,分左右翼,各統鐵艦,爲領隊翼長。副將以下各官,以所帶船艦之大小,職事之輕重,別其品秩。總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副將五員,參將四員,遊擊九員,都司二十七員,守備六十員,千總六十五員,把總九十九員,經制外委四十三員。


軍服:

水手的軍服前有一圓形補子,前襟寫“北洋水師”,後襟寫“XX快船”,水兵按照一般淮軍兵士習慣,頭裹包頭,腰束寬帶,足穿皂靴(夏天則赤足),放假時水兵穿白衣,青呢褲,作業時則穿藍衣褲。此外水師參考西洋軍服式樣設計了自己的軍官服,炮手及以上官員均著軍官服,軍官服爲鑲邊馬褂、白褲、便帽、便鞋,遇有重大禮節時則改帶大帽(即我們在電視中常見紅纓笠)、青緞靴、佩帶指揮刀,刀鞘系帶鑲金,軍官服上以袖飾區別職位,炮手的袖飾是一條金龍,管帶、大副、二副爲雙龍戲珠,區別是龍珠的顔色不同,管帶爲紅色,大副爲藍色,二副爲金色。


軍規制度


“其立軍規也,由提督秉公酌擬,呈報北洋大臣核辦,輕者記過,重者降級、革職、撤任。其餘不法等事,由提督援引會典雍正元年軍規四十條,參酌行之。
其簡閱巡防也,逐日小操,按月大操。立冬以後,各艦赴南洋,與南瑞、南琛、開濟、鏡清、寰泰、保民等艦合操,巡閱江、浙、閩、廣沿海要隘,至新加坡以南各島,保護華商,兼資歷練。每逾三年,欽派王大臣與北洋大臣出海校閱,以定賞罰。”


因爲北洋水師建軍之初,以世界最先進海軍為楷模,則作爲世界海軍最強者的英國海軍就成爲了學習的榜樣,所以北洋戰艦的在塗裝模仿英國軍艦,爲黑色為船體塗裝,水線以下塗紅,上層建築物一律塗白,桅杆和煙囪塗黃,爾在船首部分,按照世界海軍艦船的習慣,清國北洋水師也設置了自己的艦首像,就像日本海軍的菊紋章一樣,兩條鮮豔的飛龍標誌,分列艦首兩側,標誌著這艘軍艦隸屬清帝國皇家海軍。不過這些塗裝方案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豐島海戰之後,北洋水師總結了濟遠擊傷吉野爾廣乙則焚毀的戰鬥經驗,把影響操炮瞄準便利的各艦小口徑火炮的炮盾全部拆除,並卸下所有不必要的木製品、繩索、帆具,甚至連逃生用的木制救生艇也拆除了,以免艦體在敵艦猛烈的速射主炮打擊下著火。此外北洋官兵發現日艦的塗裝更利於僞裝,遂將艦身的塗裝改爲接近現代海軍的深灰色,應該說從實戰中學習經驗的北洋水師的這一改進較之歐洲各列強海軍都早


---------------------------------------
NO:168_1
ra  於 2002/06/19 09:48
Re:中國近代海軍——清國北洋水師

閲讀註釋部分:

有關艦艇裝備和明天貼上的人事部分,都不會將細節詳細一一記述,除了一些不常被提起注意的細節外,其他可以輕易通過相關站點查詢的資料均不做重復以避免行文繁瑣,因爲本貼主題屬於比較陳舊的歷史知識,不知道大家對哪一部分情況有興趣,爲了避免冗長的行文,所以今天的有關北洋艦隊起源,開端和艦船定購部分,有關情況都是簡略的帶過,如果有人對某個部分的細節特別有興趣,請留言,我會提供相關細節的資料連接,如果網路上沒有現成的既有資料,我會在本欄盡可能詳細回應,如果無人發問,細節部分一概掠過


--------------------------------------------------------------------------------
NO:168_9
ra  於 2002/06/19 09:56
Re:中國近代海軍——清國北洋水師

海軍軍旗


清國水師在1880年之前,一直沿用老式的三角杏黃飛龍吐日旗,在當時的水師督操丁汝昌的建議下,李鴻章批准使用新式軍旗國旗和艦旗,清國水師正式採用了與國際通用格式的長方形杏黃飛龍吐日旗,並且規定了團龍吐珠圖樣的五色提督旗,鐵錨圖樣的五色總領旗,鐵錨三色艦旗,以及紅底黃色團龍圖樣的商船隊旗,此外還設立了五等十一級的雙龍寶星勳章,作爲獎勵有功官軍民人等和向外國使節表示親善之用


清國近代海軍教育設施


清國海軍設立的前後設立的海軍學校共有七所,分別是馬尾船政學堂 黃埔水師學堂 天津總醫院西醫學堂 天津水師學堂 昆明湖水師學堂 威海衛水師學堂南京水師學堂,其中皇家海軍大學一所(昆明湖水師學堂),專門招收滿族親貴子弟入學,艦隊直屬海軍學校三所(馬尾,黃埔,威海衛),海軍軍醫學校一所(天津總醫院西醫學堂),此外派遣留學生最多之外國軍校為英國皇家海軍格林尼治學院,其中與北洋水師關係至為密切者為中國第一海大——馬尾船政學堂。

馬尾船政學堂

作爲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高等教育院校馬尾船政學堂,於1866年在福州建立,當時主持該學院建設的是船政大臣沈葆禎。初建時稱爲“求是堂藝局”,爲了保證入學生源的質量,沈葆禎親自主持了求是堂藝局的首次錄取考試,親自爲考試制定、批閱試卷,在這種嚴格的錄取資格篩選中,得以獲得入學資格者大多為福建本省(因爲中國人的地域保守觀念,跨省就讀這種新興的西洋軍事學堂者稀少)的優等學生,求是堂藝局首次錄取考試的第一名考生嚴複本人也在後來北洋水師成立自己的水師學堂是擔任了教習職務。1867年馬尾造船廠建成,求是堂從福州搬遷至馬尾,並正是命名爲船政學堂,全校分爲兩個學部,稱爲前、後學堂,分別教授不同語種的外語和專業技能。前學堂爲製造學堂,又稱“法語學堂”。用於培訓船舶製造與設計人員,學員主攻造船專業。開設有法語、基礎數學、解析幾何、微積分、物理、機械學、船體製造、蒸汽機製造等課程。該學院畢業之優等生後被派往法國學習深造。後學堂爲駕駛學堂,亦稱“英語學堂”。主要培訓航海駕駛人員以及艦艇主官與各航海部門長,學生主攻駕駛專業,以後增設了輪機專業。下設英語、地理、 航海天文、 航海理論學等課程,學習優異者選送英國留學。學生稱爲藝童,堂長稱爲監督。在求是堂擴建為馬尾船政學堂的同時,爲了培養工程繪圖人才在前學堂內又附設了繪事院。1868年爲了培養服務於船隊和各大造船廠的高級技工,沈葆禎又在前學堂內增設一所技工學校——藝圃,藝圃的藝徒半天上課半天學習,學習期限3年,畢業後擇其優者隨前學堂學生赴法國各大船廠實習,其餘分配於船政各廠。

船政學堂的學風極爲嚴謹,在教學中十分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前學堂的學生在理論課程之外還需到各大船廠實習維修機制,而後學堂的學生則需分批派往海軍練船實習操縱管輪,爲了方便教學,船政專門製造和購買了數艘練船。爲了保證教學實習的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對遠洋海軍的感性認識,馬威海校的海上實習並不局限域中國近海,1871年馬威海校的第一批入學生(其中包括之後在北洋水師承擔主要指揮職務的劉步蟾、嚴複、方伯謙、林泰曾等)曾駕駛練船“建威”完成了從遼東至新加坡的遠洋訓練。而爲了保證優秀畢業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先進和全面的海軍教育,1877年船政首此派出留學生赴英、法等國學習(其中又包括了絕大部分在北洋主力艦上擔任艦長和部門長職務的馬威海校畢業生)。在沈葆禎的苦心孤詣下船政學堂培養出了中國的第一批近代海軍軍官和第一批工程技術人才,由船政畢業的學生成爲了中國近代海軍和近代工業特別是重型工業的技術骨幹中堅,李鴻章曾盛讚馬尾船政學堂爲“開山之祖”,而在前學堂畢業之中國名人有魏翰(造船專家、民國時任海軍造船總監、福州船政局長);嚴複;羅豐祿;詹天佑,後學堂畢業者有劉步蟾;鄧世昌;林永升;林泰曾;葉祖珪;薩鎮冰,作爲中國近代海軍以及中國近代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搖籃的馬尾船政學堂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留下了至為重要的作用。

海軍名人履歷簡介


丁汝昌:原名丁先達,字禹廷,號次章。原為太平軍程學啟部軍官,後隨程部降清,歷任淮軍馬隊營官(騎兵部隊長),因軍功授參將,副將,總兵銜,後加授記名(候補)提督,並賜“協勇巴圖魯”勇號,加入海軍以後,又擔任水師督操,天津鎮總兵兼水師統領,北洋水師提督並再次因功受封“西林巴圖魯”勇號以及賜穿黃馬褂的榮譽。


丁汝昌在擔任騎兵指揮官職務的時代,曾經是一位卓有戰功的優秀軍官,但隨著髮亂的平息,他的部隊被裁撤,丁汝昌賦閑在家,1879年,因爲原擬水師督操人選徐景澄遭物議而不適入選,丁汝昌作爲第二候補人選,被授予水師督操一職,受命練習水師,此年年底,中國定購的首批巡洋艦超勇揚威完工,丁汝昌攜員200餘人(其中就有後來鼎鼎大名的鄧世昌)前往英國接受軍艦並開回本土,丁汝昌接艦沿途訪問了英法德等一系列歐洲強國,並受邀參觀了砲臺,港口,軍工廠,造船廠,海軍學校等近代軍事及工業設施,並且在接艦訪航途中經過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和太平洋,歷時近60天駛抵香港。因爲這次的接艦成功,丁汝昌再次受封“西林巴圖魯”勇號,並授予他正一品(提督為軍銜最高一級,但漢人提督銜為從一品,滿提督為正一品)序位。這次的訪問和遠航,對於缺乏海軍指揮能力的丁汝昌來説,是一次很好的學習與提高的機會,丁汝昌也通過這次的參觀訪問,極大的提高了對近代海軍科學的感性認識,但是限於文化基礎的缺陷,丁汝昌的提高並沒有給他帶來真正指揮一支海軍艦隊的能力,因此丁汝昌在實際的戰鬥指揮和日常勤務上,更多的只是擔任一個象徵性的存在。而右翼總兵劉步蟬纔是艦隊真正的指揮者。


1882年8 月,朝鮮爆發親日派和親華派内鬥,親華派挑動朝鮮陸軍官兵嘩變,襲擊皇宮及日本大使館,此次事件史稱“壬午事變”,丁汝昌奉命率三艘軍艦,掩護提督吳長慶所部3000名陸軍赴朝鮮仁川登陸,而後在先鋒袁世凱指揮下,清國陸軍迅速突入漢城,壓制兵變,因爲丁吳所部反應迅速,處置得當,日華韓三方得以在事件擴大化之前平息嘩變,丁汝昌因功獲得賜黃馬褂的嘉獎。1883年,丁汝昌授天津鎮總兵,兼北洋水師統領。1885年10月,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成立,同年從德國訂購的7335噸級的鐵甲艦“定遠”號和“鎮遠”號及巡洋艦“濟遠”號由劉步蟬等人駕駛回國,丁汝昌陪同海軍大臣醇親王奕讙(光緒皇帝之父)和李鴻章出海參加海軍秋操大典,因辦事仔細得體,受到上級好評。1886年8月,丁汝昌率“定遠”號等四艦到日本長崎訪問。其間日本警察及平民與中國登陸水兵爆發激烈衝突,雙方死傷多人;長崎日方砲臺軍艦與北洋水師各艦均做開火準備,局勢一觸即發,但在丁汝昌與日方極力周旋,力主通過法律程式來解決衝突,避免兩國發生進一步的軍事衝突。在他的努力下,最後雙方達成協定,長崎事件以日清雙方互恤死傷者而告終。


1887 年底, “致遠”號、“靖遠”號、“經遠”號、“來遠”號4艘巡洋艦返回中國。至此,北洋艦隊主力艦只具備,兵士器材齊裝滿員。1888年10月,《北洋海軍章程》奏准頒行,北洋艦隊隨後正式組建成軍;時年52歲的丁汝昌被正式任命爲北洋水師提督,統率大小戰艦40多艘,總排水量近五萬噸。


隨後的7年間,北洋水師的建設從硬體上沒有大的投入,但是在劉步蟬等海軍專家的建議下,丁汝昌曾多次向上級提出艦艇性能提升方案,並對海軍各艦艇的主炮進行了更換,在八遠主力艦上安裝了多門中小口徑人員壓制炮,其中包括格林機關炮,諾登飛排炮和速射四點七生,兩生炮等,並且完善了錨地劉公島的砲臺建設,爲了維護和提高艦隊與基地的戰鬥力,丁汝昌作爲一個非專業海軍司令,在其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做了相當多細緻繁瑣的事務性工作,而且在戰前,他又將劉步蟬等人擬定的海軍應急擴充計劃以個人名義冒險上報清廷,表現出了一名上級對業務工作的責任心和對下級的保護關愛。


甲午戰端一開,北洋水師出師不利,在豐島海戰失利之後,丁汝昌雖然沒有能正確的處理濟遠艦管代(艦長)方伯謙的問題,僅僅憑藉一些似是而非和缺乏證據的指控,就粗暴的對方伯謙加以譴責和懲罰,但考慮到丁汝昌的知識能力水平和他所處的職位帶來的政策性影響,這種管理上的疏忽還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丁汝昌也主動承擔了海戰失利的部分責任,並沒有直接剝奪方伯謙的指揮權,仍舊保留了方艦長戴罪立功(雖然方艦長本人並沒有足以遭到懲罰的罪行)的表現機會,可見丁本人的心胸氣度還是值得稱道的。總的來說,在豐島海戰到黃海大東溝海戰之間的時間里,丁汝昌在配合劉步蟬,林泰曾等人加強戰備,整頓軍務等一系列舉措上,還是認真負責的履行了自己的職責的。在大東溝海戰中,實際的作戰計劃擬定者和戰場指揮者還是艦隊真正的靈魂人物劉步蟬,作爲一名海軍艦隊司令,丁汝昌是沒有發揮其應有責任的,但是同樣基於能力的考慮,也許丁汝昌選擇象徵意義的存在,就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大貢獻,不過在戰鬥中,丁汝昌身先士卒,主動站在第一綫觀戰以鼓勵本艦官兵士氣,雖然開戰不久,丁汝昌就因爲自己對艦艇結構的不熟悉,而從炮塔前方臨時搭建的秋操觀禮台墜落爾脊椎受傷,但是始終堅守在甲板上觀看戰局,表現出一個軍官所應有的勇氣和責任感.


在戰鬥結束之後,丁汝昌返回劉公島,再一次主動的站出來承擔了戰敗的主要責任,並因此失去了自己多年征戰獲得的官銜與榮譽,僅僅是因爲李鴻章與艦隊其他官員的保護,才得以獲得戴罪立功的機會,在大東溝海戰到登州登陸戰之間的時間里,丁劉兩人通力合作,在日本艦隊主力恢復戰力之前,就搶先在旅順完成了艦隊修補復原工作,並且主動要求再次出戰,支援節節敗退的陸軍,但是因爲李鴻章等人對於戰局的錯誤分析,以及丁汝昌因爲戰敗的心理壓力而沒有堅持正確(相對而言)的主張並且還自動從旅順撤退到劉公島,北洋水師從此一退再退,直至被包圍爾全軍覆沒,在困守劉公島的戰鬥中,因爲顧慮受傷的鎮遠艦無法快速遠航,而錨地經營多年,武器彈藥器械輜重良多,一旦突圍,則鎮遠重艦或沉或降,軍資器械盡喪敵手,為避免再次被攻擊為膽小偷生,畏敵如虎的罪名,丁汝昌困守錨地,始終拒絕向上海突圍,而把希望完全放在遙不可及的陸軍支援上,造成北洋全軍盡沒。應該說在大東溝海戰之後,丁汝昌提督並沒有履行一個海軍艦隊司令正確處置和指揮艦隊的職責(事實上他從來也沒有做到過,但是這一時間他做的特別差),但是他作爲海軍艦隊指揮官,在港内堅守抗敵,誓死不降,多次率殘餘艦隊沖出港灣,來往擊敵,坐艦兩次沉沒,最後兵士嘩變,欲裹挾丁汝昌攜提督大印投降,丁汝昌服毒自盡,遺命部下將提督大印截角作廢以免遭人冒名濫用,表現出一個軍人視死如歸的勇氣和高潔的氣質(嚴格的說,這位丁提督和早他50年戰死的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相似,都是能力低下但是勇氣可嘉的中國老派軍人)


---------------------------------------
NO:168_10
ra  於 2002/06/19 09:57
Re:中國近代海軍——清國北洋水師

爲了避免和戰史部分相互重復造成行文繁瑣,所以凡是以後在戰史部分準備詳細介紹的事跡,在人事履歷中一概盡量一帶爾過

今天我翻了一下個人資料,有事跡且職務較高的北洋水師名人有大概十幾人,一一描寫大概要三四天的時間,如果大家覺得人事部分不重要,請留言,我會刪減一些内容爭取盡快結束,或者先寫北洋戰史,後續補充其他軍官履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