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8, 2008

費爾巴赫的唯物論

著作名稱:台灣民族革命及社會主義
 章  節:04 日  期:2002/12/10 上午 11:15
 章節主題:費爾巴赫的「唯物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把上述的問題稍微整理一下︰「唯物論」(materialism, Materialismus, materialisme),是以物質(自然、物質、身體等)為事物的始源(element, Element);第一義的因素,精神、心、觀念(靈魂、精神、意識等)為非始源,是派生的因素的哲學思想。唯物論是世界觀上及認識論上的學說,是和唯心論或觀念論對立的。原來,把物質(存在)和精神(意識)的關係怎樣來看,從昔古就是哲學上的中心問題,這個關係是以自然與精神、世界與神、存在(宇宙)與思考(思惟)等的問題,而以種種形態出現於人類史上。並且,整個的哲學者,都不能逃避這個問題的對立和爭論,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是分裂為唯物論(物質論)或唯心論(觀念論)的兩大分流。這點,恩格思(Engels Friedrich, 1820-95),辯證法唯物論的始祖之一)說著︰「主張精神對自然的始源性,結果就是想定某種世界創造的人,…是形成了觀念論(idealism)的陣營。把自然認為是始源的其他的人,是形成了唯物論(materialism)的陣營。所謂「觀念論」與「唯物論」的這兩個表現,原來就是不意味著其他的任何主張」("Ludiwig Feuerbach und der Ausgang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Philosophie"--費爾巴赫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888,岩波文庫日譯版,「費爾巴赫論,1990,P.28)。這樣關於世界觀(world view, Weltanschuung)上的基本對立,就不得不發展為認識論(epistemology, Erkenntnistheorie)、倫理學(ethics, Ethik)、美學(aesthetics, Asthetik),歷史觀(a view of history, Geschichtsanschauung)等諸學問的對立。

唯物論思想和唯心論思想的對立,是以種種的形態貫串於從古代到現代的整個哲學史上。但是在西洋這種語言開始被使用的,並不屬於很古昔的時代。在17世紀,萊布尼茲(Leibniz),把柏拉圖(Plato)稱為idealist, formalist,並把伊壁鳩魯斯(Epikuros)命名為materialist。物質主義(唯物論materialism)開始被使用,是18世紀後半,從波義爾(Boyle, Robert, 1627-1691,英國化學家,自然哲學家)在其著作「機械論的長處和基礎」("The Excellence and Grounds of the Mechanical Philosophy", 1764)中開始使用。從此,這個「唯物論」的稱呼,在和唯心論相對立的意思上,廣泛的被使用。

德國的哲學史家啷格(Lange, Friedrich Albert, 1825-75),在他的著作「唯物論史」的頭段有記載︰「唯物論是和哲學同樣的從古昔就有」。唯物論,都是經常代表著進步階級的思想,都是擁有反宗教的、無神論的性格,所以其歷史是往往遭抑壓的苦難史的一頁。古代的印度或中國也許有了唯物論者,但是都不傳而消熄。在西洋,蘇格拉底(Sokrates, B.C. 470?-399)以前的早期希臘哲學已有了唯物論的思想,但是唯物論得到全面性展開,還是到「近代」才能看到。

關於古代希臘時代,從泰利斯(Thales B.C.640-560?)到德模克利特斯(Democritos, B.C.460-370?)的初期希臘哲學,雖然是很初步的,但很有著唯物論的特質。當他們想在水、火及空氣等物質中覓出世界的本質和始源之際,其中雖然尚殘存一些神話的外衣,但是他們確實是站在自然生長的唯物論立場。所謂「自然生長」(natural growth),因為是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在意識上尚未有明確的區別的意思。這種意識上的區別會明確的表現出來,乃是以蘇格拉底以後的觀念論形成為對立的哲學才出現。

然而,這種自然生長的古代唯物論,在世界本質的基本物質之中,從初就認為是進行「自己運動」(self motion),即「辯證法」。這點是很值得注目的事情。後來,德模克利特斯及再進一步的形成了「原子論的唯物論」(atomic materialism, atomistischer Materialismus),這個原子論的唯物論,再展開為伊壁鳩魯斯(Epikuros, B.C.342-271)派的哲學。

但是,古代希臘所形成的唯物論思想,在基督教支配的中世紀,幾乎都消聲匿跡,近代新的科學的「自然觀」發生後重新被發現以前,竟然不能從「思想史」上面抬起頭來。其中,只有從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羅philosophia scholatia)的胎內發展出來的「實在論」(realism, Realismus)和「唯名論」(nominalism, Nominalismus)的對立之中,已經能看得到近代的觀念論和唯物論對立的萌芽。因為,實在論乃是認定非物質的普遍性的「觀念」(希idea,羅、英idea,德Idee,法idee)才是實際的存在,同時,唯名論則把上述的普遍的觀念認為不過是「名目」上的東西而已,只有「個物」(individuality Individualitat)才有實際存在(實體)。

到了近代(17世紀以後),「唯物論」和將在發達的的「自然科學」相結合,抵抗了千年來的宗教傳統及權威,而在被迫害之中才起死回生。這是從布爾烏諾(Bruno, Giordano, 1518-1600,哲學家)等義大利自然哲學家以種種方法復活古代唯物論思想開始,培根(Bacon, Frances, 1561-1626)、霍布斯(Hobbes, Thomas, 1588-1679)、介茨山第(Gassendi, Pierre, 1592-1655,法國的哲學家、科學家)等成為先覺,再傳播於英國的唯物論者,終在18世紀的法國才開花,而排出了唯物論者狄特羅(Diderot, Denis, 1713-84)、多爾巴克(D'Holbach, Paul Henry Thiry, 1723-85)等唯物論者。這樣發達起來的唯物論的思想,再到19世紀,展開於德意志的費爾巴赫(Feuerbach),及帝俄的給爾茨恩(Gertsen, Aleksander Ivanovich, 1812-70,革命思想家)。

這些近代唯物論思想,雖然擁有因民族相異所釀成的特點,但都是代表資本主義世界觀發生時期的思想,然而,由於其「機械論」唯物論的性格,所以不能充分認識到人的存在的歷史性、社會性、自主性等,以致在理論上不可避免的擁有無法區別精神和物質的缺陷。

這種缺陷還要等到19世紀馬克思、恩格思的出現,才能揚棄(克服)之。

然而,在馬克思、恩格思之後,即在20世紀裡,電腦、計算器、核子能等自然科學發達的現在,卻出現了新的「機械主義」或「行動主義」等的一種變形的唯物論思想。這個時代的許多所謂「唯物論者」,幾乎都是停留於主張認識論上的假定論或分析論而已,卻沒具有做為「世界觀」的唯物論性格。不但是這樣,而且在其本質上,相反的否定了哲學本身就是世界觀或「存在論」(羅ontologia,英ontology,德Ontologie,法ontologe,研究存在者的存在理由)。當然,現代自然科學日新月異的很快就發展,所以對「辯證法唯物論」也得重視新的問題提起,而促使其理論的再進一步的發展。

~~~~~~~~~~~~~~~~~~~~~~~~~~~~
章  節:04.01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2:58
 章節主題:唯物論在人類史上的發展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把上述的問題稍微整理一下︰「唯物論」(materialism, Materialismus, materialisme),是以物質(自然、物質、身體等)為事物的始源(element, Element);第一義的因素,精神、心、觀念(靈魂、精神、意識等)為非始源,是派生的因素的哲學思想。唯物論是世界觀上及認識論上的學說,是和唯心論或觀念論對立的。原來,把物質(存在)和精神(意識)的關係怎樣來看,從昔古就是哲學上的中心問題,這個關係是以自然與精神、世界與神、存在(宇宙)與思考(思惟)等的問題,而以種種形態出現於人類史上。並且,整個的哲學者,都不能逃避這個問題的對立和爭論,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是分裂為唯物論(物質論)或唯心論(觀念論)的兩大分流。這點,恩格思(Engels Friedrich, 1820-95),辯證法唯物論的始祖之一)說著︰「主張精神對自然的始源性,結果就是想定某種世界創造的人,…是形成了觀念論(idealism)的陣營。把自然認為是始源的其他的人,是形成了唯物論(materialism)的陣營。所謂「觀念論」與「唯物論」的這兩個表現,原來就是不意味著其他的任何主張」("Ludiwig Feuerbach und der Ausgang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Philosophie"--費爾巴赫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888,岩波文庫日譯版,「費爾巴赫論,1990,P.28)。這樣關於世界觀(world view, Weltanschuung)上的基本對立,就不得不發展為認識論(epistemology, Erkenntnistheorie)、倫理學(ethics, Ethik)、美學(aesthetics, Asthetik),歷史觀(a view of history, Geschichtsanschauung)等諸學問的對立。

唯物論思想和唯心論思想的對立,是以種種的形態貫串於從古代到現代的整個哲學史上。但是在西洋這種語言開始被使用的,並不屬於很古昔的時代。在17世紀,萊布尼茲(Leibniz),把柏拉圖(Plato)稱為idealist, formalist,並把伊壁鳩魯斯(Epikuros)命名為materialist。物質主義(唯物論materialism)開始被使用,是18世紀後半,從波義爾(Boyle, Robert, 1627-1691,英國化學家,自然哲學家)在其著作「機械論的長處和基礎」("The Excellence and Grounds of the Mechanical Philosophy", 1764)中開始使用。從此,這個「唯物論」的稱呼,在和唯心論相對立的意思上,廣泛的被使用。

德國的哲學史家啷格(Lange, Friedrich Albert, 1825-75),在他的著作「唯物論史」的頭段有記載︰「唯物論是和哲學同樣的從古昔就有」。唯物論,都是經常代表著進步階級的思想,都是擁有反宗教的、無神論的性格,所以其歷史是往往遭抑壓的苦難史的一頁。古代的印度或中國也許有了唯物論者,但是都不傳而消熄。在西洋,蘇格拉底(Sokrates, B.C. 470?-399)以前的早期希臘哲學已有了唯物論的思想,但是唯物論得到全面性展開,還是到「近代」才能看到。

關於古代希臘時代,從泰利斯(Thales B.C.640-560?)到德模克利特斯(Democritos, B.C.460-370?)的初期希臘哲學,雖然是很初步的,但很有著唯物論的特質。當他們想在水、火及空氣等物質中覓出世界的本質和始源之際,其中雖然尚殘存一些神話的外衣,但是他們確實是站在自然生長的唯物論立場。所謂「自然生長」(natural growth),因為是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在意識上尚未有明確的區別的意思。這種意識上的區別會明確的表現出來,乃是以蘇格拉底以後的觀念論形成為對立的哲學才出現。

然而,這種自然生長的古代唯物論,在世界本質的基本物質之中,從初就認為是進行「自己運動」(self motion),即「辯證法」。這點是很值得注目的事情。後來,德模克利特斯及再進一步的形成了「原子論的唯物論」(atomic materialism, atomistischer Materialismus),這個原子論的唯物論,再展開為伊壁鳩魯斯(Epikuros, B.C.342-271)派的哲學。

但是,古代希臘所形成的唯物論思想,在基督教支配的中世紀,幾乎都消聲匿跡,近代新的科學的「自然觀」發生後重新被發現以前,竟然不能從「思想史」上面抬起頭來。其中,只有從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羅philosophia scholatia)的胎內發展出來的「實在論」(realism, Realismus)和「唯名論」(nominalism, Nominalismus)的對立之中,已經能看得到近代的觀念論和唯物論對立的萌芽。因為,實在論乃是認定非物質的普遍性的「觀念」(希idea,羅、英idea,德Idee,法idee)才是實際的存在,同時,唯名論則把上述的普遍的觀念認為不過是「名目」上的東西而已,只有「個物」(individuality Individualitat)才有實際存在(實體)。

到了近代(17世紀以後),「唯物論」和將在發達的的「自然科學」相結合,抵抗了千年來的宗教傳統及權威,而在被迫害之中才起死回生。這是從布爾烏諾(Bruno, Giordano, 1518-1600,哲學家)等義大利自然哲學家以種種方法復活古代唯物論思想開始,培根(Bacon, Frances, 1561-1626)、霍布斯(Hobbes, Thomas, 1588-1679)、介茨山第(Gassendi, Pierre, 1592-1655,法國的哲學家、科學家)等成為先覺,再傳播於英國的唯物論者,終在18世紀的法國才開花,而排出了唯物論者狄特羅(Diderot, Denis, 1713-84)、多爾巴克(D'Holbach, Paul Henry Thiry, 1723-85)等唯物論者。這樣發達起來的唯物論的思想,再到19世紀,展開於德意志的費爾巴赫(Feuerbach),及帝俄的給爾茨恩(Gertsen, Aleksander Ivanovich, 1812-70,革命思想家)。

這些近代唯物論思想,雖然擁有因民族相異所釀成的特點,但都是代表資本主義世界觀發生時期的思想,然而,由於其「機械論」唯物論的性格,所以不能充分認識到人的存在的歷史性、社會性、自主性等,以致在理論上不可避免的擁有無法區別精神和物質的缺陷。

這種缺陷還要等到19世紀馬克思、恩格思的出現,才能揚棄(克服)之。

然而,在馬克思、恩格思之後,即在20世紀裡,電腦、計算器、核子能等自然科學發達的現在,卻出現了新的「機械主義」或「行動主義」等的一種變形的唯物論思想。這個時代的許多所謂「唯物論者」,幾乎都是停留於主張認識論上的假定論或分析論而已,卻沒具有做為「世界觀」的唯物論性格。不但是這樣,而且在其本質上,相反的否定了哲學本身就是世界觀或「存在論」(羅ontologia,英ontology,德Ontologie,法ontologe,研究存在者的存在理由)。當然,現代自然科學日新月異的很快就發展,所以對「辯證法唯物論」也得重視新的問題提起,而促使其理論的再進一步的發展。

~~~~~~~~~~~~~~~~~~~~~~~~~~~~
章  節:04.02 日  期:2002/12/10 下午 12:03
 章節主題:批判德國觀念論的費爾巴赫「唯物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費爾巴赫(Feuerbach, Ludwig Andrea, 1804-72),是德國黑格爾學派左派(青年黑格爾派)的代表性唯物論者、宗教批評家。他畢業於柏林大學,1828年在Elrangen大學擔任講師,因著作批評基督教教義的「人的死與不死的觀察」(Gedanken uber Tod und Unsterblichkeit, 1830),主張宗教是人的感性的反映物,同時人對神的意識是人自己的意識,也強調人是自然物而提倡現世的幸福論。因為批判基督教義的最基本的問題,所以被迫辭任大學教師職(32歲)。之後,他隱居於故鄉布爾克卑爾堡(Bruggberg),終生在鄉村過了著作的生活。他很不同意黑格爾說「宗教和哲學只有在形式上不同而已」的這種見解,認為黑格爾是在粉飾和合理化神學,所以竟然提出反對神學的哲學理論,撰寫了「基督教的本質」(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 1841)的劃時代的重要著作,不但是德意志、俄國的革命家也受到決定性的影響,西歐其他國家的唯物論者也受到很大的影響(當然馬克思、恩格思在當初也受到影響的)。費爾巴赫的晚年,是因他的家所有的工廠破產,所以在隱居的鄉村死亡於窮困之中。

費爾巴赫在世時,當時的「黑格爾哲學」是普魯士王國(Preussen)的所謂官學派之冠冕,所以轟動一世。恩格思曾經說過︰

「19 世紀的德國是和18世紀的法國同樣,也是哲學上的革命導致政治上的大變革。但是,這兩國有很大的差別。法國人是和整個學問及教會鬥爭,有時也公然和國家進行鬥爭。所以他們的著作都得搬到外國的荷蘭及英國出版,同時,連他們自己都有隨時被抓進巴士紀俞牢獄(La Bastille)的危險。當時的德國人則和法國人不同,相反的,他們都是可以任職大學教授,或是國家任命為青年教師,而且,他們的著作都能被公認為學校的教科書,他們也自認其主張是具有終極的學問體系。黑格爾哲學就是這樣的登上普魯士王國國有的所謂哲學的最高峰」(恩格思「費爾巴赫論」,岩波日譯版, P.103-105)。

但是,黑格爾哲學本身是有著和當時的學問時潮(唯物論)不能相容的因素在裡頭,就是「觀念論」的因素。後來這個觀念論發展的結果表面化出來,才在其廢墟之中,由馬克思、恩格思把其矯正為「辯證法唯物論」。當然,黑格爾哲學的這種迴轉,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黑格爾哲學在當時的流行是繼續數十年的所謂「凱旋遊行」(恩格思「費爾巴赫論」)。而且,這個凱旋遊行的行列,到黑格爾(1770-1831)死亡後,尚無終止。尤其是在1830-40年之間,這個「黑格爾旋風」悍然支配了當時的德國文化界,連和黑格爾在哲學思想基礎不同的反對派,都也或多或少的受其傳染。也就是說黑格爾思想卻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侵入整個科學界,也充滿於通俗刊物或報紙上面而成為所謂「有教養的人」的精神糧食。

原來,當時的德國,最通常的最敏感的社會問題,就是「宗教和政治」的問題。然而,如果是以黑格爾的「觀念論體系」為重者,乃在宗教和政治的問題就成為保守陣營的一份子(保守的黑格爾konservativer Hegelianer)。若是以黑格爾的「辯證論方法」為重者,則在其問題上都成為激烈的反對派(青年黑格爾學派Junghegelianer)。黑格爾學派之中,這種思想上的分岐,到了1830年末葉,就愈來愈明顯化。再往下,在1812年以後的「萊茵(Rhine)新聞」(進步陣營的報紙)的時代,所謂「青年黑格派」悴然拋棄了原來的哲學立場,而以赤裸裸的新興急進份子的表態出現,他們面對政治時好似置身於充滿荊棘的曠野的社會狀態下,結果,主要鬥爭的槍口都是對著傳統的宗教問題。當然,在當時對宗教的鬥爭不外是變形的政治鬥爭。

在這種情況之下,重要的是「最堅強的青年黑格爾派的一群人,在對既成宗教的鬥爭需要上所迫,逐漸倒退為英法的唯物論者」(上揭書)。這就是所謂當時的「青年黑格爾學派」(也稱為「黑格爾學派左派」)一旦站在唯物論的立場,就必然的感到和黑格爾學派在學問體系上的矛盾,因為唯物論是以自然為存在的始源而觀念是其派生的,然而,黑格爾的學問體系是以所謂「絕對觀念」為始源。

就是這樣,青年黑格爾學派(黑格爾學派左派)在這種思想上矛盾之中掙扎不已之時,費爾巴赫的「基督教的本質」上梓(1841)。「此書乃毫不顧慮的把『唯物論』(materialism, Materialismus)重新送上思想界,一舉粉碎了黑格爾學派的思想矛盾。……當時,費爾巴赫所帶來影響力的大,是自己沒有經驗過的人所不能想像的。所以,我們都成為費爾巴赫的信徒。馬克思如何的熱烈歡迎這本書的見解,受到如何深大的影響,看他的著作『神聖家族』(1884)就可以知道」(上揭書 P.36-37)。

費爾巴赫的唯物論,是繼承英法(18世紀)的唯物論。繼之,馬克思和恩格思的唯物論,是把費爾巴赫的唯物論深化並修改而成立的。

費爾巴赫批判黑格爾哲學的神學和觀念論,和黑格爾相反的主張自然的、個體的、偶然的個物性,認為精神是自然的反映物(唯物論的最基本特性)。他也批判基督教當時的教會,確立了他獨自的「人文主義的唯物論」。即,人本身就是自然物,神、宗教都不過是人把自己理想化所產生的幻想而已,所以主張能滿足現世生活的所謂「現世幸福論」。

他著有關係「思惟和存在的提言」(「費爾巴赫著作集」--恆藤恭日譯版「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問題」1924年版,附錄p.36、37、39)。即︰

「不放棄黑格爾的人,就是不放棄神學的人。因為黑格爾主張自然是由神創造,物質是由非物質的,抽象的東西創造,神才是合理的存在」。

「自然的本質(Wessen)是和存在不能分離,人(的思惟)的本質是從存在分離,不能分離的本質是分離的本質的基礎,所以自然是人的基礎。」

「存在是主語,思惟是客語,思惟從存在出來,但是存在不能從思惟出來。」

把費爾巴赫的提言平易的想一番,就是說,根據「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 Naturwissenschaft)來說,地球上並不是從初就有了生物存在,是經過很長很長的進化過程,地球上才發生「生物」(living thing, Lebewesen)。其生物再經過很長很的進化過程,才發生「人」(希anthropos,羅homo,英man,德Mensch,法homo sapiens),所以從人也不存在,人的精神(思惟)當然不存在的遙遠昔古的「史前時代(prehistory),地球本身就存在著。這個史實是簡單且明瞭的證明了地球的存在絕不是從人的精神(意識)產生出來的,就是說,物質不是從精神產生,而是物質產生精神。

「(幼稚的)唯物論」、觀念論、生理學、心理學都不是完整的真理。「人間學(Anthropologie)才是完整的真理。只有這個觀點才是給我(費爾巴赫)帶來全體性和個別性。不是靈魂在思考或感覺,靈魂是被人格化,被實在化,被轉化為一個本體(Wessen)的現象,是思惟、感覺、欲望的機能或現象。不是腦髓感到的,腦髓是一個生理學現象,是從全體分離的,從頭顱、臉、肉體的一般分離的一個固定的器官。但是,腦髓只有和人的頭顱及身體結合時,才是思惟器官」(前揭書「費爾巴赫著作集」1946年版,恆藤日記版,P.362)。

「思惟是一個『物』即人的身體的屬性,人的身體,其各部份雖然相當複雜多樣,但是,人是『一個物』的存在,也是有機的統一體。這種有機的統一體就是表象和感覺的原理。當然這可分解為各部份,但是這種分解一旦發生,個個部份就立即停止做為活生生的人的身體的一部份,這已經不是和原來同樣的存在」(上揭書 P.351)。

據於費爾巴赫的主張,我從我來看是「我」,但是如果從別來看是「你」。所以我是「主體」(subject, Subjekt),同時也是「客體」(object, Objekt)。這就是思惟和生活,哲學和生理學的真的原理」(前揭書,P.176)。

「思惟不是『實在』的原因,是結果,是實在的精密的一屬性。我能感覺也能思惟,並不是對立的客觀和主觀。而是主義=客觀,是實在,是物質,是存在」。客觀世界不單是在我們的外界存在著,在我們的皮膚的內部也存在著。

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已,只是存在的一部份而已。所以,人的實在和思惟,絕不能對立。

「空間和時間,不是只為思惟而存在,兩者都是構成存在的一部份。我自己也是空間和時間的存在,只有這樣,我才能感覺、直觀、思惟」(上揭書,P.18-19)。

然而,費爾巴赫所追求的「現實」,是需要經過幾千年歲月,必須有社會存在和歷史過程。但是他不把「人」當做社會的和歷史的存在。所以他的唯物論將要看社會、歷史時,卻得依靠「觀念論」。這就成為費爾巴赫的「唯物論」的主要缺點。但是,不管如何,費爾巴赫的唯物論世界觀,從馬克思思想來說,在思想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大前提。

(註)黑格爾(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

完結德國觀念論哲學的近世體系的形而上學家。

他生於德國南部的斯徒加特(Stwttgart)。1788年秋進修梯烏敏肯(Tubingen)大學,學習哲學和神學。學生時代稱讚法國革命及盧梭(Rousseau),從事社會改革,加入政治團體。1793年畢業後,前往柏林和法蘭克福(Frankfurt)當家庭教師(到1800年)。1801 年贊同薛陵(Schelling, Friedrich Wilhelm Josheph Von, 1755-1854,和黑格爾大學同窗)的形而上學家,出版「費希特(Fichte)和薛陵的哲學體系的相異」(Differenz des Fichteschen and Schellingschen Systems der Philosophie, 1801)。其後,在耶那(Jena)大學任客員教授(1801-07),和薛陵一起刊行「哲學批評雜誌」(Kritisches Jouranl der Philosophie)。1806年完成「精神現象學,第一部(Phanomenologic des Geistes),1808年在巴木堡(Bamberg)當高中校長,寫了「哲學序說」(Philosophische Propadentik, 1810),「論理學」(Wissenschaft der Logik, 1812-16)。1816年海德堡(Heidelberg)大學的哲學教授,出版「哲學的諸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a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1817)。1818柏林大學教授。

從1813 年以後,黑格爾哲學,以普魯士(Pressen)為中心,風靡全德意志,形成「黑格爾哲學派」(Hegelian),從1827年,發刊其機關誌「學的批評年報」(Jahrbucher fur wissenschaftliche Kritik),出版「法哲學綱要」(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1),及「哲學的諸科學百科全書」第二版(1827),第三版(1830)。1830年就任柏林大學總長。然而,建立於理性與現實一致的命題上的他的體系,受到1830年「七月革命」所衝擊,他在1831年11月,因霍亂(cholera)悴然去世。

黑格爾的哲學是︰

①在青年時代,以汎神論(哲學的基督教)來解釋近代市民社會的經濟問題。「理性的就是現實的,現實的就是理性的」的說法就是出於他的汎神論信念。

② 形式上是繼承亞利斯多德(Aristoteles)和萊布尼茲(Leibniz)系統的「主知說」(intellectualism, Intellektualismus),尊重知性或智慧,經驗論、感覺論。廢除康德(Kant)的實踐理性的優位,以哲學的「學」把握全體。理性是被生產的思辯理性,然而,哲學是絕對精神由論理性的自己發展,使主觀精神沒入於自己產生全體存在的韻律(rhythm),並追求(nachdenken)、觀察(Zusehen)之。由此,黑格爾哲學被認為是「汎理論主義」(panlogism, Panlogismus,認識宇宙為自己變化的形而上學立場),並被批判為他沒有倫理學。

③ 歷史上,是以精神的絕對觀念論想來解決費希特(Fichte)的倫理觀念論和薛陵(Schelling)的客觀觀念論的絕對主體的對立。這樣,黑格爾乃完結了「德國觀念論」(理想主義)哲學。那麼,他的這種「絕對者」(absolute, Absolute)把握自己的思惟發展,就是他的「辯證法」(dialektike,英dialectic,德Dialektik)。其辯證法是先發展於「自然」,才再發展於「精神」。自然是絕對者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客體的理念,是反映於外界(外化)的精神。絕對者,是由「即自」(in itself, an sich)由自己透過「他在」(Anderssein, Hegel的新造語,對立某些事物的存在之意)發展於「向自」而回歸於自己。

這三者就是論理概念(範疇)的體系、自然、精神。這樣,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乃分為「論理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的三部門。而且,其中的精神哲學的最高部門,是神的「言語」(logos)的論理學。也就是說「論理學」是抽象的概念範疇的學問,同時也是形而上學的「存在論」(羅ontologia)。

黑格爾哲學的所謂「第一部」,即「精神現象學」(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是所謂基礎的「存在論」。這是個人的精神經過意識(感覺的確實性、知覺、悟性、自我意識、理性、精神〔人倫、自我疏離的精神--教養、啟蒙--道德性、宗教、絕對知性〕的諸階段),而到達黑格爾的形而上學體系的途徑,這就是「學」的生成。

「論理學」,是從最抽象的概念的「有」到最具體的概念的「絕對理念」的辯證法圖式的範疇的演譯(絕對者的自我展開),分為「存在論」(質、量、質量),「本質論」(本質、現象、現實性),「概念論」(主觀的概念、客觀、理念)。

「存在論」是研究性質和分量的範疇的客觀論理學,「本質論」是研究關係和形象的範疇的客觀論理學,「概念論」是研究其主觀概念(概念本身、判斷、推論)為形式論理學的本質問題。客觀概念(機械性、化學性、目的性)是研究自然科學、理念(生命、認識、絕對理念)的精神哲學的本質為問題的主觀論理學。並且,這個概念論就是存在論、本質論的真理,即把形式論理學的概念當做神的「話」(logos)來絕對化,最後,歸結於論理理念的宗教(神秘的、秘教的)觀念。

理念把自己「外化」(表現)於自然,是想把物質的存在媒介於自己的內面而使之成為現實的精神。「自然的無力」(Ohnmacht der Natur),是起因於不能保持概念的必然性所招來。自然哲學是為力學、物理學、有機學。這是所謂「物質」的抽象、普遍、外面的自然(外自存在 Aussersichsein)逐漸具體的特殊化,成為內面化的有機的個體,從「活」的全體的地球到達植物、動物,特別到達人的理念所走的目的論性的發展。自然是階段的體系(生-長-死),自然的全體是有機體。理念從自然回歸自己(人)就是「精神」。

精神哲學可分為從︰①主觀的(個人的)精神。②客觀的(社會的)精神。③絕對的(神的)精神階段的發展。

第一階段是精神逐漸從自然的束縛脫離而獲得自由的辯證法過程,有人間學(心)、精神現象學(意識)、心理學(精神)的三部。

第二階段是廣義的心理學,成為自由的意志,乃以抽象的自然法在外部表現,以道德在內部表現,這個合法性(Legalitat)和道德性(Moralitat)的統一就是「人倫」(Sittlichkeit)。這包括家族、市民社會、國家的發展過程。家族和自然的實體的關係,乃解消於市民的「欲望的體系」之中,其無限的罪惡的矛盾,是在由分業所區別的身份(階級)構築的國家受到揚棄(克服,aufheben)的結果。立憲君主制是最高的國家形態。世界歷史的目的是形成這個最高自由的國家。

第三階段是第一、第二階段的統一,在此,精神才能成為完全自由,歸回於自己本身(bei-sich-sein)。這個「神」的精神,客觀的直觀是認識藝術,主觀的表象是認識宗教(基督教)。那麼,成為主觀的客觀的思惟是認識哲學。「哲學」是絕對精神的概念認識,同時是藝術和宗教的統一,也是宗教內容的藝術性直觀。

這個哲學的展開,也是為世界史的認識以論理必然性所進行的哲學史。黑格爾所謂的「哲學」,是對自己思惟的理念的論理學。如此,黑格爾的體系,是形成自我完結的全體。

為了達成上述所說,黑格爾即以「觀念論」(一切事物都是觀念)和「汎神學」(世界是絕對者的自我展開),以「近世的精神」(把自己疏離於自然和超越的彼岸)想內化自己並回返於自己(a)。

然而,他的體系的破綻,也從上述的(a)發生。

第一,黑格爾沒有正確估計近世的機械的自然,只想目的論的自然,所以他以為能把機械自然的人的形態的市民社會的經濟問題,揚棄(克服)於精神的有機的全體。

第二,把基督教的有神論改造為哲學的基督教的汎神論,所以迷失了真的基督教。因此,從黑格爾的門生裡頭,出現最革命的馬克思、恩格思和奇爾奎科爾(Kirekegaard, Soren Aabye, 1813-55,丹麥的宗教思想家)、費爾巴赫等,是有其必然性的理由。

參考文獻

‧Feuerbach, L.A., 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 1841

(日譯版「基督教的本質」)

‧Feuerbach, L.A., Grundsatze der Philosophie der Zukunft, 1843(日譯版,「將來の哲學の根本問題」)

‧Engels, F., Luding Feuerbach und der Ausgang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1888, (日譯版「Feuerbach論」)

‧Marx, K., Thesen uber Feuerbach

(日譯版「關於Feuerbachのテ-ゼ」)

‧Caind, E., Hegel, 1883

‧田邊元「Hegel哲學と辯證法」,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