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8, 2008

唯物論與唯心論

著作名稱:台灣民族革命及社會主義
章  節:03.01 日  期:2002/12/05 下午 02:50
 章節主題:人類哲學史上的兩大源流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人類在古代希臘以來的哲學史上,有了哲學理論的兩大源流,就是「物質主義」(materialism, Materialismus)與「觀念主義」(Spiritualism, Spiritualismus)。到了18世紀後半,日本初期自由民權運動家中江兆民(1840-91,號篤介),在其著作的「理學鉤玄」(1886)上,把原文的materialism, Materialismus, 或spiritualism, Spiritualismus日譯為「唯物論」與「唯心論」。從此,在亞洲的漢文地區即普遍的以「唯物論」與「唯心論」使用之。

唯物論把世界「宇宙、自然和人」認為是以物質(存在、自然、事物)為其始源的因素,並以觀念為派生的因素

①物質(matter, Matteriz)

②存在(being, Sein)

③自然(nature, Natur)

④事物(thing, Ding)

⑤實在(reality, Wirklich)

「唯物論是和哲學同一起源,人類很早就有」

(啷格--Lange, F.A., 1785-1886,德國哲學史家)。

唯心論以觀念(意識、精神、思維)為始源,並以物質為非始源的,派生的因素。

①觀念(idea, Vorstellung)

②意識(consciousness, BewsBtsien)

③精神(spirit, Geist)

④思維(thinking, Denken)

⑤假象(appearance, Shein)

~~~~~~~~~~~~~~~~~~~~~~~~~~~~~
章  節:03.02 日  期:2002/12/05 下午 03:19
 章節主題:古代希臘哲學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古代希臘早期的哲學,是以「自然」和「人」為哲學思惟的對象。並且,哲學完全從宗教(religion, Religion)、神(羅deus,英god,德Gott)獨立的。在這時代最特殊的「都市國家」(希police,英city-state,德 Stadtstaat)的力量很強大。

一、第一期B.C.600,Athenai(雅典)哲學以前

B.C.6世紀是「物質論」的創始期。當初所創的物質論,並不排斥「觀念論」。

此時期的物質論者德模克利特斯(Democcritos, B.C.460-370?),是以「原子論」(Atomism, Atomistik)為物質論的哲學基礎,是最早提出「物質主義」。

泰利斯(Thales, B.C.640-560?),是以「水」為哲學的「原理」(Arche,亞爾給),即,為世界、宇宙的物質根源(始源)。泰利斯是希臘哲學「七腎人」的首位,也是希臘哲學「米列圖斯學派」(Milesian school, Milesier)的始祖。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B.C.590-510?),以「數」為萬物的始源物質,他是古代幾何學的創始人。

這些古代希臘的物質論者,都是所謂「多元論者」(Pluralism, Pluralismus)。即以水、火、空氣、土、及原子來說明萬物的始源,也是人類最早的「自然主義哲學者」(Philosophyer of naturalism, philisophie of Natuzalismus)。

這些古代希臘的物質論者,把世界和人的始源認為是「物質」,同時,也以物質的內在因素」(羅causa immanens)為物質自我運動的發展因素,而產生「辯證法」,所以,物質論和辯證法是有不可分離的有機的(organ, Organon)的相互關係。

二、第二期B.C.500, Athenai(雅典)哲學

到了希臘哲學第二期,不同意「物質論」(不同意自然主義哲學的所謂「辯論者、說客」(Sophist),就另成一系統而開始活動。

當初,早就看到著名的蘇格拉底(Sokrates, B.C.470?-399)的出現。他乃主張「觀念論」,成為「倫理學」(ethics, Ethik)的始祖。他以「自然」(phisis)轉移於「nomos」(習慣、法律、制度等),就是從自然事物轉移於人的事物及「說明、語言」(logos),或者「靈魂」(psyche)等問題來做為哲學思惟的中心,也把當時的「都市國家」(Police)認為是哲學思惟的對象。

柏拉圖(Platon, B.C.427-347),他採用了「靈魂不滅論」(immortality, Unsterblichkeit),主張靈魂的優位性,創立了「觀念論哲學」。

(註)靈魂不滅(immortality, Unsterblichkeit)。

肉體滅亡,靈魂從肉體脫離而永遠存在。這是人的自然的存在。為了克服其有限性,在人的性格付與超自然性而產生,宗教上是成為在時間上無限性的續存。祖先崇拜,轉生說,就是基於這個信仰。在希臘是從前7世紀的Orphikoi教開始就有。

柏拉圖以「ideo=edio」(伊利亞=伊利哦、形象、有關理性、永遠不變的理念)為存在的始源,提倡「哲人政治」(rule of Philosopher-king),而來追求「理想國家」。

亞利斯多德(Aristoteles, B.C.384-322),跟柏拉圖同樣,把人和自然為哲學思惟的對象,撰寫了名著"Organon"(論理的--logic, Logik)︰

①論述存在的種類即「範疇論」(categorise)

②論判斷和主題的「主題論」(interetatione)

③推理一般的「分析論前書」(Analyticapriora-第一分析論)

④論蓋然性(probability, Pobabilitat)的「辯證法」(Topica)等,主張「人是理性動物」(animalrationale)。

同時,B.C.5世紀的「觀念論」(idealism),並不排斥「物質論」。

希臘時代的觀念論,是「形而上學」(metaphysics)的開始。

(註)自然主義(naturalism, Naturalismus)。

自然主義的唯物論、實證主義、進化論等的思想立場都不同,其概念也不同。一般是排除關於自然宇宙論、目的論、道德論來說明自然主義。自然主義是站在自然科學的世界觀,把世界認為其本身就是獨自的、機械的存在。因為自然是唯一的存在、自然世界乃是這種存在的全體,所以自然被認為是在時間和空間的諸對象和種種事物的總體的體系。而且,支配這個體系的,絕對不是超自然的存在(例如「神」),而是一定的因果(causality,原因和結果的有紀律的關係)的諸法則。所以,自然是自足的、自立的、自己統制自己的。因此,世界的運行並不是以「人」為中心,而是自然的無目的的、決定性的。「人」是偶然在生產和其有關係的「自然的存在的一部份」而已。因此,人的肉體上、精神上、道德上、靈魂上的生活及其他一切的事情,都是以自然為始源。當然,人是和自然的其他部份同等的。如人所產生的觀念或理想,也一樣是自然的部份存在。所以,當要認識自然的時候,要排除會阻礙探究自然的一切限制、態度、方法等。

(註)Organon(羅Organum)。

亞野斯多德的「論理學」的總括性名稱,這個名稱是學術研究的工具或機關的意思。這由「範疇論」(Categorise),「命題論」(Deinterpratatione),「第一分析論」或「分析論前書」(Analitica priora),「第二分析論」或「分析論後書」(Analitica posteriora),「辯證論」(Topica),「Sophist的詭辯」(Sophistics elenchis)而成。在近代,是培根(Bacon, Francis, 1561-1626,英)和達蘭貝爾(D'Almbert, Jean, 1717-1783,法)也著作這種「論理學」書籍。特別是培根,對於亞里斯多德重視「演譯」(deductive inference),他乃強調現代科學的「歸納」(inductive inference)。康德把「論理學」認為對科學的認識沒有任何指示,所以不是科學,只是一個規準而已。

(註)形而上學(羅metaphysica,英metaphysics)。

這句是由meta(後)phisica(自然學)的兩個希臘語接接起來的。這是在亞里斯多德的著作編輯之際,把配列於自然學論述之後的一些論文這樣稱呼才開始。內容是和亞里斯多德稱為「第一哲學」或「神學」的內容一樣。就是使一切存在者的原理的檢討,從此,meta被解釋為trans(超越)之意,「形而上學」被認為是「變動著的經驗規定」(最高意思的自然),隨之,「形而下」的相對性的事物才能研究。其學問探究也擁有超越自然認識的性格。但是「形而上學」對自己的這種性格加以充分反省,是從近世的康德「批判哲學」開始。即,和近世科學的對抗之中,自覺的形而上學才見產生。以前的形而上學,關於自己的問題都是「獨斷論」。對主題和現實的本質上的差異也很模糊,始終追求抽象的絕對的空虛的思惟,因停於悟性的固定性,而不能認識發展的全體,所以受到黑格爾、馬克思的激烈批判。康德在本質上,也是獨斷的形而上學。這就是德國觀念論在形而上學的決定性缺陷。

三、第三期B.C.400, Hellenistic and Roman哲學

前4世紀的Hellenistic and Roman哲學,就是所謂「亞里斯多德後的哲學」(Post-Aristotelian Philosophy)。

馬其頓(Makedonia)的亞歷山大(Alexandros B.C.356-323)建立帝國,制霸了希臘的都市國家社會之時,正逢古代希臘哲學的亞里斯多德死亡的時期。從此,希臘哲學也難免遭到很大的變革,並由所謂Hellenistic and Roman哲學所繼承。

此時期,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創立的阿介得彌亞(Akademia, B.C.387,建立在雅典郊外的「學院」)學派,及呸哩把得低克學派(Peripatetic School),已逐漸喪失其巨大的學問綜合性,古代都市國家也開始崩壞。當然,柏拉圖哲學和亞里斯多德哲學的實踐方面是沒有消熄,但是,所謂「實踐」(希praxis,英practice,德Praxis),被認為是和對社會共同體更好的做法的關心不可分離的個人的實踐。這種實踐,並不是和思辯哲學(speculative philosophy, spekulative Philo-sophie)或純粹的學術研究有衝突的性格。當時的「哲學」和「科學」是互相有了緊密的結合,所以,從哲學分離的諸科學,即,天文學(astronomy, Astronomie)、地理學(geography, Geographie)、數學(mathematics, Mathematik)、生物學(biology, Biologie)、醫學(medical science, Wissenshaft)、文獻學(philology, Philologie)等,乃轉移於專門學家之手。

(註)思辯哲學(speculative philosophy)。

離開「感覺」,只靠純粹的理性活動想認識「實在」的哲學。把理性認為是「直觀」(intuition)的古代希臘哲學(觀念論),大體都是思辯哲學。17世紀,確信「理性」的絕對性的哲學家也是同樣站在思辯哲學的立場。但是,18世紀,認為人的認識的起源是知覺的經驗的哲學就反對思辯哲學。康德也站在「批判主義」的立場,反對思辯哲學為「獨斷」。但是,19世紀,繼續康德的德國浪漫主義的哲學,又回復了思辯哲學。所以,費希特(Fichte)、薛陵(Schelling)黑格爾(Hegel)的哲學被稱為思辯哲學。

除了雅典以外,這些學問的研究也分散於亞歷山卓(Alexandria,埃及北部的港口都市)、卑爾介茂(Bergamo,義大利北部,古代介利亞人- Gallia-之地),及羅馬(Roma)等地為中心。在這種變革之下,哲學本身,在環境全般混亂之中,個人為主體的內面生活裡都想專心於探究被迷失的生活感情的安定。因此,哲學則脫落於放棄客觀的、脫離主體心情的教說和訓練的境地。也就是說,哲學乃成為安慰現實生命(life, Leben)的苦腦的學問。這種哲學,就是促使斯多葛學派(Stoic School, stoische Schhule,創立者是芝諾-Zenon ho Eleates, B.C.490-430),及伊壁鳩魯斯(Epikuros, B.C.342-271,快樂主義的希臘哲學者)之一派。到了公元6世紀,希臘哲學竟然告終,基督教的「神學」取代了希臘觀念論哲學。

(註)斯托葛學派(Stoic School)。

繼承「基尼克學派」(Kynikoi),比知識注重行動,禁欲生活的哲學,希臘哲學的一派,發展黑拉克列托斯(Herakletos)的logos說的一派。創立者是芝諾(Zenon)。後來,採用柏拉圖、亞里斯托德的哲學,普及於羅馬後期的羅馬帝制時代,由宰相塞涅介(Seneca)等發展於道德方面,影響後世。把學問分為論理、自然學、倫理的三方面,特別注重倫理。

參考文獻

‧Jaeger. W., Theology of the Early Greek Philosophers, 1947.

‧Guthrie, W.K.C., A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第1卷,1962.

‧ Dunning, W.A., Political Theories: Ancient & Medival, 1902

(日譯本).

‧Lange, F.A., Geschichte der Materialismus und Kritik seiner Bedeutung in der Gegenwart, 1866(「唯物論史」日譯版)

‧古在由重「古代哲學史」1936

~~~~~~~~~~~~~~~~~~~~~~~~~~~~~
章  節:03.03 日  期:2002/12/05 下午 03:24
 章節主題:中世紀神學(基督教哲學)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神學」(羅theologica,英theololgy,德Theologie,法theologie),原來是「神的教訓」的意思,是基督教借用希臘哲學所創立。

中世紀的神學即「基督教哲學」(christian Philosophy, christ-licher Philosophie),是在希臘哲學的影響之下產生。

後來,直接連擊於近世歐洲哲學的基督教哲學,是基於「理性」(羅ratio,英reason,德Vernunft,法raison)的哲學真理,和基於「啟示」(羅revelato,英revelation,德Offenbarung,法revelation)的信仰的真理化,同時,以兩者必然的調和為大前提。

這種具有神秘性的「神學」(觀念論),佔了諸學問之主的地位,「哲學成為神學之侍女」,所以歐洲各地大學都以「神學」的講義為最高且必修的學問。

一、第一期 教父哲學(3-8世紀)

教父哲學(patristic philosophy, patristische Philosophie),是基督教哲學的最初階段。

從原始基督教(Primitive Christianity, Urchristentum, 30-180),到福音(gospel, Evangelion)確立及教會勢力擴大為止,就是其創始時代。

繼之,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 I,在位306-337),遂公認基督教為國教,國王改宗為基督教徒,並且,國王(king, Konig)承認教宗(pope, Papst)的支配權(313),就是基督教神學的國家化、政治化。

再往下,就是奧古斯汀涅斯(Augustinus, Aurelius, 354-430),把「神學」柏拉圖哲學化,就是自然哲學化。

(註)奧古斯汀涅斯。

初代基督教會最高的教父,西方拉丁基督教的代表性神學家。完成了正統的教理,給予中世紀思想影響的教父時代最著名的哲學者。他生於羅馬領的北非洲,經過了許多思想上的遍歷和鬥爭之後,以新柏拉圖派(Neo-Platonism, Neuplatonismus,自3世紀前半至6世紀前半繁榮)的學說為橋梁,認識了神和靈魂的關係,著作「告白」(Confessiones, 397-400)。

二、第二期 經院哲學(9-15世紀)

經院哲學(羅philosophia scholastica),原來是教會或修道院附屬的學校(schola)的學僧(scholasticus)所教說的哲學,從9世紀到15世紀所盛行,但是其哲學上的概念規定並不一定是很明確的。把其廣義的說,是不只向基督教,同時也和包括「猶太教」(Judaism, Judentum),「伊斯蘭教」(Islam,回教)等的一神論啟示的「啟示神學」對抗,而展開訴諸理性論證的哲學(所以也展開其部份的「自然哲學」),所以,和中世紀哲學有類似之點。

經院哲學是以教理、神學樹立「學」(science, Wissenschaft)的方法,也開始自覺「理性」的獨立性,招來和原來的神學有了區別的「神學」。

①前期(8-12世紀),是經院哲學產生的準備時代。

②中期(13-14世紀),是經院哲學的盛旺時代。此時期,阿奎那斯(Thomas Aquinas, 1225-74,奧古斯涅斯學派的進步的經院哲學者,就任巴黎大學教授及奧古斯涅斯學會總長),即把神學給予「亞里斯多德哲學化」,也是「自然哲學化」。

③後期(15世紀),是經院哲學的衰退時期。中世紀末期就是中世紀形而上學的沒落期,就是過渡於近代「批判哲學」(以康德為代表)的準備時代。

中世紀基教,是以所謂「兩劍論」(theory of two Swords)為象徵,即精神界的劍和物質界的劍,必須有「神」的存在,才能統一。

(註)阿奎那斯(Thomas Aquinas, 1225-1274)。

他的義大利名是Thomas d'Aquinas,生於那不勒(Napoli)領主之家。阿奎那是在內容與形式之上,完成了經院哲學的中世紀最偉大的哲學體系家。他繼承了師父大阿爾貝特(Albertus Magnus, 1026-80)的事業,並以亞里斯多德的論理論證的組織哲學和神學,為其理論基礎。他被稱為「經院哲學之王」,受了「天使的博士」(Doctor angelicus),「公同的博士」(Doctor communis)。他說︰「恩寵(觀念),不但不會破壞自然(物質),反而會完成自然」。他站在這個觀點,給予恩寵和自然,信仰和理性之間有了調和的統一性。聖書的真理是立腳於「恩寵之光」,哲學的真理立腳於「自然(理性)之光」,這兩個領域雖然有了嚴格的區別,但是兩者不是相對立,必須相助相補。自然理性所認識的哲學真理是信仰的先驅。超理性並不是反理性,哲學和神學不是互相矛盾的。

三、第三期 宗教改革(16-17世紀)

「宗教改革」(英、德Reformation,法Reformation)是在16世紀(近代初葉)發生的反舊教(catholic)運動。但是宗教改革的先驅運動,是在英國的維克利夫(Wiclif, John, 1320-84)所發起的反對運動,捷克西部的波希米亞(Hohemia)地方的胡斯(Hus, Jan. 1369-1415)的反對運動等。歷史上所謂的「宗教改革」是在1517年,德國北部,馬丁路德(Marti這些所謂「異端運動」(heresy movement),已從中世紀末期在諸國就開始。n Luther, 1483-1543)反對教皇廳所發行的「贖罪狀」(Ablassbrief),並提示95條問題而促起反羅馬運動。同時在瑞西,1519年茲文格利(Zuingl, Ulrich, 1484-1531),喀爾文(Calvin, Jean, 1509-64),在日內瓦進行反羅馬舊教運動,而確立了「喀爾文派教會」。1534年英國亨利8世(Henry Ⅷ, 1491-1547),因其婚姻問題和羅馬教宗對立,主張王權至上,宣言與舊教分離,自己就任英國教會首長,並組織「國教會」(Anglican Church, 1534)。這些從舊教分離的運動,一般稱為「宗教改革」。

原來,中世紀羅馬教會所佔地位,並不是純粹的宗教性地位,它和封建政治勢力的結合已成根深蒂固,從早就有了反對其形式化、世俗化、特權化之聲音。

路德的改革運動是停止於精神方面,對於現實世界卻不要求改革,所以顯示著超現實態度。喀爾文在根本問題上是和路德一致,但是喀爾文派宣教的職業觀念很強烈。英國的宗教改革是以國王個人的政治、經濟上的理由所發生。但是英國宗教改革能上軌道,不外是從17世紀的「清教徒」(Puriunism)運動開始。

以上,各地對羅馬教會的「反抗」(protest),才把其總稱為「新教主義」(Protestanism)。這個積極的宗教改革運動,才顛覆了羅馬在西歐的統一支配權,代而巨大的國家權力抬頭,終於開闢了通到「近代社會」的大道。

參考文獻

‧Adnes, P., La theologie catholique, 1967(白水社日譯版)

‧Mehl. P., Theologie Protestante, 1767(白水社日譯版)

‧熊野義存「基督教概論」,1949

‧ De ente essentia, 252-53

(岩波文庫日譯版,「聖トマス形而上學敘說」)

‧速水啟二「古代中世の哲學」,1968

‧楊碧川「世界史大辭典」,上、下,1981(以下同)

~~~~~~~~~~~~~~~~~~~~~~~~~~~~~
章  節:03.04 日  期:2002/12/05 下午 03:38
 章節主題:西歐封建制度的發生與衰退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封建制度」(英Feudalism,德Feudalismus,法Feodalite),廣義是解釋為普及中世紀社會的「主義(主從)雙方契約」和「恩地制度」

(Benefizialwesn)相結合所產生的社會制度。但是,一部份經濟學者或社會學者是解釋為領主(羅dominus,英lord,德Herv,法seigneur)和農奴(英、法 serf,德leibeigene)的關係或封建農業關係。政治學者則解釋為封建性政治制度(Feudalism, Lehenswesen)。

西歐在6世紀前後,血族制衰退,羅馬的中央權力也沒落之後,人人不論身分高低,都把自己的生命、財產的安全交給近鄰有力的保護者。這樣,保證安全和保護的主君,和對主君誓約的忠誠與奉從的從僕之間,成立了雙方的「契約關係」(Vasallitat)。中世紀的這種制度,就是所謂「封建制度」。這是基於農奴的封建生產關係為其經濟基礎。

西歐社會的這種封建制度,是從6世紀羅馬的「保護制度」(Patrous)開始。但是這種封建制度能鞏固其封建基礎,是在法蘭克王國(Frankish Kingdom,5-10世紀)的梅洛恩王朝(德Merowinger,法Merovingens, 481-751)末期,把羅馬的「保護制度」和「恩貸地制」(Benefizialwesn)相結合才明確的成立。也就是說,在梅洛恩王朝時代,地方的領主(豪族)的勢力壯大,法蘭克王國地方行政區的地方官(Graf)也將要從中央權力獨立的情況之下,卡洛林王朝諸國王為了重建國家統一,才和各地區的地方官訂立封建契約,把他們的官職,及領土承認為「封土」(羅Feudum,英Fief,德Lehen),給予明確的「特權」(羅Immunitas,德 Immunitat),同時規定他們對國王的忠誠義務。到了8世紀,法蘭克王朝的宮宰馬提爾(Martell, Karl, 689-741),為了採用騎兵制度來抵制回教徒的西歐侵入,沒收教會領土給予家臣,使之成為地方領主,也更一層壯大了封建領主勢力。尤其在9世紀,遭到薩刺森人(Saracens,希臘、羅馬對阿拉伯人的稱呼),和諾曼人(Normans,原住斯堪地那維亞)的西歐侵入,各地方領主的世襲制發展,所以封建制度逐漸成為地方分權制而更加發展,終於達到10-12世紀的最高峰時期。

封建制度從12世紀,就遭到種種的對抗勢力而開始衰退。即,貨幣制度滲透農村,莊園(monor)的農奴賦役勞動制變成「地租莊園制」而招來封建危機,加上,國王強化中央集權制,新興都市發達而打破封建社會的因習。雖然有了這種變化,但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所有制仍然長期存留下去。

(註)法蘭克王國(Frunkish kingdom, 5-10世紀)。

在紀元前7-6世紀,北歐的克爾托人(Kurds)移住西歐大陸。前3-2世紀,羅馬人稱此地為「迦利亞」(Gallia),而納為羅馬帝國的屬州,所以拉丁人也逐漸移來佔多數。紀元5世紀,北方的日耳曼系法蘭克人侵入西歐大陸,建立「法蘭克王國」(481-843)。9世紀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之後,法蘭克王國分裂為三國。後來,成為法國、德國以及法德邊界的洛林、亞爾薩斯。

然而,除了上述西歐社會從內部的社會變革之外,從13世紀開始,西歐社會同時遭到世界性大變革的結果,資本主義發生,才名符其實的起了革命性的根本變革。

即, 13世紀,以成吉思汗(元太祖)為首的蒙古征西,促使千年來的西歐封建社會開始衝擊性動盪,1096-1270年間的7次的十字軍征東,也招來西歐社會的極大變化。繼之,15世紀可倫布(Columbus, Christopher, 1446-1506)發現新大陸(1492)。達伽瑪(Vasco Da Gama, 1469-1524),開闢亞洲航路到達印度(1497)。麥哲倫(Magellan, Ferdinand, 1480-1521)橫渡太平洋佔領呂宋島(1565)。這些地球上的新發現和佔領新殖民地,促使西洋人急遽的進行資本原始積蓄(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導致前期性資本主義的重商主義(英mercantilism, 德Merkantilismus, 法mercantilisme)發展起來。

這樣,正逢內外的激烈變革,以西歐社會的農村資產階級成長為基軸,農村、都市的反封建鬥爭也激烈化。隨著,封建性財富逐漸轉化為資本性財富,這樣,封建制度在實質上趨於崩潰。

但是其後所成立的絕對王制(absolutism, Absolutismus),在政治上雖然否定了封建制度,事實上,封建權力卻集中於國王一身,所以地主、農民間的封建土地關係,還殘留了一個時期。

~~~~~~~~~~~~~~~~~~~~~~~~~~~~~
章  節:03.05 日  期:2002/12/05 下午 03:50
 章節主題:文藝復興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文藝復興」(義Rinascimento,英德法Renaissance),是14世紀至16世紀,以義大利為中心所掀起的希臘古典文化為指導理念而主張有人性的文化運動。一般是把其認為從中世紀黑暗、野蠻逃脫出來的光明的文化運動,也是發現人性和世界的運動。文藝復興是以「自由」(羅Libertes,德Freiheit,法Libert,英Liberty)的名稱,不拘於血統或財產,使用自己的力量來完成最高度的「個性」(individuality, Individualitat)的運動。這個思想到後來,以自由主義或個人主義的概念,成為19世紀的時代精神。

中世紀是專門研究「神」的時代。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回復希臘時代的,以研究「人」和「世界」(自然)為對象,也回復古典美術,以現實主義(realism, Realismus),合理主義(rationalism, Rationalis-mus),寫實主義(realism, Realismus)為研究學問和科學的方法。

文藝復興掀起於義大利是有其社會背景。即︰

①義大利獨佔東方貿易的結果,都市和市民階級隆昌,封建被打破,造成新文化成立的基礎

②地理、歷史上,位於能繼承中世紀以前的古典文化的位置

③中世紀的義大利比西歐其他諸國在政治上具有流動性,精神上有緊張性,所以具有掀起文藝復興運動的素質

④透過東方貿易,受到伊斯蘭(Islam)世界和拜占廷(Byzantium, 325年改為君士坦丁Constantine, 1470年以後稱為伊士坦堡Istanbul)文化的很大影響

⑤商業和羊毛製造業、絹織物等工業的發達,給予文藝復興帶來客觀主義、經驗主義的思想基礎。

第一期。

14 世紀是以封建制和市民社會未分化及其抗爭所產生的活動性為特點。這個時代乃由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神曲」--Diviona commedia, 1321--的著者,希望恢復羅馬帝國來保證自由和平及正義),薄伽邱(Boccaccio, Giovanni, 1313-1375,「十日談」--Decameron, 1353--的著者,表現新時代精神,諷刺中世紀教會和封建制度)等為代表性文藝家。

(註)(Frenze, 新名是佛羅倫斯)。

意大利中部都市,中世紀時期是西歐的東方貿易中心,商業發達,工業也發達。在文藝復興時期,麥地奇(Medici)家是金融業者大富豪,也是翡冷翠共和國的支配者,使翡冷翠帶來繁榮。一時也出了兩位教宗。麥的奇家對文化的支援很熱心,設置學校、教會。馬基雅維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政治家、藝術家都受到雄厚的保護,竟使文藝復興開花。

第二期。

15 世紀是市民社會確立,古典理想主義實現,是文藝復興的安定時期。在文藝復興中心的佛羅倫斯(Florence,舊名是Frenze),人文主義(義 Umanesimo,英Humanism,德Humanismus)的活躍和寫實主義(realism, Realismus)的美術定著化的時代。

第三期。

15 世紀末葉到16世紀,由於市民階級的保守化和文化教養的虛飾化,加上外力侵佔和政治混亂繼起,所以文藝復興運動中心從佛連茨誒(Frenze)轉移於羅馬,從羅馬轉移於義大利北部都市的滿托罷(Mantova)等地,最後,終於從北部都市再轉移到東北部的威尼斯(Venice,舊名是Venezia)

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 Niccolo, 1469-1527,政治思想家、政治家、歷史家、外交官,著作有「君王論」「羅馬史論」「戰術論」「Frenze史」,是「政治學」的始祖)、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藝術家、科學家,以數學、音樂、繪畫為專長)、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雕刻家、建築家、畫家、詩人)。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科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近代科學之父,近代物理學先驅,贊同科白尼--Copernicus, Nicholaus, 1473-1543,波蘭天文學者,主張「地動說」,給予中古世紀的「天動說」做了180度的轉變,揭穿中世紀迷妄)等人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

後來,為了逃避義大利社會的戰亂和保守性,許多的代表性藝術家、學者,乃移住於英國、法國等地,結果,義大利發起的文藝復興給予阿爾卑斯山脈(Alps)以北很大的影響,伊拉斯默斯(Erasmus, Desiderius, 1467-1536,荷蘭的人文主義者,反對宗教教條、暴力、無知,而主張和平、寬容、自由意志,著作「愚神禮讚」--Morias Encomion, 1528),梅蘭希頓(Melanchton Philipp, 1497-1560,德國人文主義者,新教神學家,傾向理性主義)等人和宗教相結合。

但是,出生在絕對王制英國的摩爾(Thomas More, 1478-1535,政治家,社會思想家,人文主義者,著作「烏托邦」--Utopia, 1516-以叛變罪被囚禁倫塔,上斷頭台被處死)、莎士比亞(Shakespeare, William, 1564-1616,著名的戲劇家),及法國的蒙田(Montaigne, Michel E., de, 1533-1592,人文主義者,出版著名的「隨想錄」--(Essais, 1580)、西班牙的西凡提斯(Cervantes Saavedra, Miguel de. 1547-1616,詩人,小說家,名著「唐吉訶德」--Don Quijote, 1616)等人,是在市民階級和絕對王朝相給合的社會狀況之下,市民感情和宮廷興趣相混合,結果,新文化在宮廷保護下進行成長。如上所述,從義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是打破中世紀「神學」「基督教哲學」「觀念論」的開端,成為近代社會的「物質論」(唯物論)復興及發展的橋樑。

(註)人文主義(Humanism)。

一般的是指尊重人性,把人從一切束縛、抑壓解放的思想。其意思也很多岐,人間主義、人本主義、人文主義、人道主義等。語源是拉丁語的humanitas,是前世紀羅馬政治家、哲學家奎克羅(Cicero, Marcus Julitus, B.C.106-43)的創始。這個「人文主義」到文藝復興猝然開花,再由德國繼承為第二期人文主義,養成今日所謂的「人文主義」的特質。所以,要尊重自然的人性,把其感到自尊,要尋求人本來的理想。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是從中世紀封建制度的解放開始。在基督教中世紀時代,是從基督教解放人性,追求現實的人的再生和人性的再發現。現代的人文主義,雖然有許多探求,但尚未成為明確的精神運動。大多數都是要追求現代理想於古典的精神和文化,所以現代意識很薄弱,都是追求鄰人愛,人類愛、和平主義等,要把理性的「人」(homo sapiens)的崩潰,以自己的體驗,而來把握現在的「人」的危機,才有人文主義的現代性意義。

參考文獻

‧Burckhardt, J., Die Kulturtder der Renaissance in Italian, 1861(岩波文庫日譯版「伊太利文藝復興の文化」)

‧林達夫「文藝復興」,1933

‧渡邊一夫「フランス、ユマニスㄙの成立」,1958

‧渡邊一夫「フランス、ルオサンス文藝思潮序說」,1960

‧野田又男「ルオサンスの思想家たち」,1963

‧速水敬二「ルオサンス期の哲學」,1968

~~~~~~~~~~~~~~~~~~~~~~~~~~~~~
章  節:03.06 日  期:2002/12/10 上午 10:56
 章節主題:近代唯物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一、英國17世紀的唯物論

人類的哲學史的步調,是從古代希臘、羅馬初期(物質主義,觀念主義)開始,經過了1000年的中世紀基督教哲學(觀念論)的獨壇場時期,再由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恢復「人」的存在與個性),才走到16、17世紀「近代唯物論」的出發點。

這個近代唯物論,是從英國開始的。也就是說,文藝復興把中世紀的研究「神」(唯心論),轉化為恢復古代希臘的研究「人」「世界(自然)而造成了「人文主義」。這個人文主義的新時潮在16世紀傳播於英國,結果,開花結實的就是「近代唯物論」。

頓須克托烏斯(John Duns Scotus,1265-1308,蘇格蘭的哲學家,經院哲學家),在英國將發生唯物論的預兆是13世紀以頓須克托烏斯開始。他所主張的是「唯名論」(nominalism, Nominalismus,在11-12世紀,及14世紀以後流行於西歐社會,中世紀否定了普遍性--universalia--的實在性,實在是 res,普遍不過是「有物質才有的名」--nomina postres--而已,在這個意思之下,普遍是「發聲的風」--flatus vocis)。所以,唯名論者,也可說是英國最初的唯物論的代表人物。

培根(Bacon, francis, 1561-1626,英國在文藝復興時期所出現的最高名的思想家),和笛卡兒(Descartes, Rene, 1596-1650,法國的哲學家、科學家,他以徹底懷疑為哲學方法,採用物質和精神的二元論,發出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je pense, donc je suis; cogito, ergo sum--,著作「沈思錄」--pensées, 1641-,著作「方法序論」-Discours de la methode, 1637--等),兩人被稱為「近代哲學之父」。

培根不但是哲學家,也是英國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自然科學者、歷史家。

培根提倡近代的「實驗主義」(experimentation, Experimentalis-mus,也稱為「實驗的經驗論」experimental empiricism,反對先驗主義,以實驗而來能動的,行動的認識現實),開闢了通到近代唯物論的大道,所以也被稱「近代實驗主義=實驗的經驗論之父」。

他相信感性(sensibility, Seinnlichkeit),並認為基於經驗的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最主要部份。

他繼承了希臘唯物論者阿納克撤格拉斯(Anaxagoras, B.C.500-428)和德模克利特斯(Demokritos, B.C.460-370?)的學說,即「一切存在的始源是物質」。

培根認為「感官」(感覺,senation, Empfindung)是一切知識的泉源,他的哲學是經驗哲學,即,適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所構築。其所謂的「合理」的主要條件有︰

①歸納(induction, Induktion)

②分析(analysis, Analyse)

③比較(comparison, Vergleichung)

④觀察(observation, Beobachtung)

⑤實驗(experiment, Experiment)

他看物質原來就有的諸特質之中,「運動」(motion, Bewegung mourvement)是第一最主要的特質。這不只是在「力學」(mechanics, dynamics, Mechanik, Dynamik)或「數學」(mathematics, Mathematik)的運動,更重要的是在物質的「苦惱」(griel, Leidem)的運動。即「衝動」(drive, urge, Trieb),「生氣」(vitality, vitalitug),緊張(tension, Spnnung)等。

近代唯物論第一提倡者培根的所謂「唯物論」,雖然尚有樸素的因素,尚有不少舊的前後矛盾,但是他並不失去做為近代唯物論的出發點的哲學者。他的哲學充分隱藏著唯物論全面發展的萌芽,並傳下於18世紀的法國唯物論。

他的著作很多,即,「隨筆集」(Essays, 1597,岩波文庫日譯本),「New Atlantis」(1627,傳說因神罰而沈下於大西洋的島嶼之意,描寫各種以新的發明,發現成為富裕的人的生活狀況,思索社日譯本),「新機關」(Novum Organum, 1620, 對抗亞利斯多德的Organon的論理學著作,是龐大的「大改革」--Instauratio magna--未完的一部份),「學問的進步」(Advancement of learning, 1605, 大改革的第一部份),「關於科學的威嚴與進步」(De dignitate et augmentis Scientiarum, 1623)等。

霍布斯(Hobbes, Thomas, 1588-1679)

霍布斯乃繼承英國固有的經驗論,也受到西歐大陸的機械論自然觀的影響,以數學的合理主義,站在唯物論的立場而創立了獨自的哲學體系。所以他成為「機械唯物論」(mechanical materialism, mechanis-tischer Materialismus)。形而上學唯物論的一種。把有機的生命界或人的意識的世界,和物理的自然界同一視,要以力學法則來說明之,這種思想方法是把自然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唯物論的理論相結合而成。這在希臘是由德模克利特斯Demokritos主倡的。到了17世紀,隨著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的發達,此思想也更加深化。霍布斯、史賓諾莎(Spinoza, Benedictde, 1632-77)的唯物論,就是屬於這個機械唯物論的代表人物。

他把培根的唯物論體系化。但是,他因為基於感性的知識(Knowledge, Wissen)和知性(intellect, Intellekt)來研究唯物論,所以失去了感性的光華(本質),成為幾何學(geometry, Geometrie)的感性。他把唯物論認為不是感性的存在,而是悟性(understanding, Verstan)的存在。霍布斯雖然在唯物論的認識方法有缺點,但是,他也不虧於是在16、17世紀唯物論傳播者名聲。

他有句名言︰「萬人對萬人的鬥爭」(bellun omnium contra omnes)。他認為人隨著保存自己的本能來行使「自然權」,而享受行動的自由,但是,卻招來以自己所發現的「自然法」來否定自然權的後果。他的主著是「法學要綱」(The Elements of law, 1640, 日本譯為「國家論」,河出書房)。

洛克(Locke, John, 1632-1704)

英國經驗論的代表性哲學者之一。他批判形而上學,成為科學認識的創始者,並對政治、倫理、宗教是信奉近代民主主義的思想家。他生活在「清教徒革命」(Puritan Revolution, 1640-60)、「王政復古」(Restoration, 1660)、「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 1688)的激動時期。他基於人民主權,奠定了代議制民主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名譽革命的理論指導者。他在哲學、教育、宗教等部門,發展了自由主義思想。

他在「知識論」上(Wissenschaftslehre, 關於知識或學問的一般理論,諸學問的方法、基礎、前提、目標的學問之稱,通常是指著「認識論」和「論理學」。最早用這句語言是德國的費希德(Fichte),否定了把知識的第一原理求於外面的權威的經院學派和求於天生的觀念的笛卡兒的立場。他認為知識的起源是在「感覺論經驗」 (sensuous experience)。他說︰「人」原來是「白紙」(羅tabula rasa),給予人擁有知識和推理只有是人的「經驗」而已。人是依靠「感覺」獲得外界的物質的「觀念」。觀念可分為「單純觀念」(simple idea)和「複合觀念」(complex idea)。前者有從感官獲得的,及由反省(reflection)獲得的區別。特別是由反省所得的知覺或思考,就是重要的「知識」的入口。人的知識的範圍是不能超過人所擁有的觀念,所以,關於物理性的自然的我們的知識雖然能確保我們的幸福,但是不可能擁有如數學的確實性。其他的所謂「知識」都不過是「臆測」(supposition)而已。

洛克把笛卡兒的「意識」再往前發展,而在日常世界的經驗之中,分析「主體」(subject)的認識過程。他所謂的「觀念」,直接是主體性,但是在對象上是客體性。這種認識,是證實著以自己的手法感觸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的實驗科學和經驗論的正確性。這種對人的悟性的批判,成為把以前的經院學派形而上學轉化為近代認識論的重要契機。然而,洛克所說的「主體」還不太鮮明。所以,對於「主體」的再進一步的解明,成為洛克以後的哲學必須解決的課題。同時,這個課題也成為把哲學從科學分離的分岐點。區別可知和不可知,擬以哲學來探討人的理性的界限的洛克所抱的這種態度,乃通到休謨(Hume David, 1711-1776, 英國的哲學家)和康德(Kant)的「近代認識論」(modern epistemology, neuzeit Gnoseologie)。

(註)感覺論(Sensationalism, Sensualismus)。

經驗論的一種。把一切的認識完全依靠感覺--(知覺)--,並不求於其他的認識泉源的思想。感覺--(知覺)--以前的心的狀態認為是「白紙」tabula rasa。等到感覺的反映,才能獲得以文字寫上的內容。感覺論是經驗論的基本。在羅馬的斯托多葛學派(stoic school)就有。早在希臘的邱裂涅學派--希kyrenaioi,英cyrenaics,伊壁鳩魯斯學派Epikuros,也把一切的概念認為是以感覺為始源。在近代,霍布斯Hobbes等也主張感覺論。洛克Locke說︰「在感覺裡有的東西,在知性裡不可能有」。但是英國的感覺論,卻把內面知覺--有機感覺,organic sensation--的反省,承認為獨立的認識的泉源。所以,和法國有了區別。法國最初的感覺論者康第雅克--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 1715-80--徹底主張知識的起源是感覺。在他的「感覺論」--des sensations, 1754, 乃克服了洛克的二元論,並以感覺的絕對優位來統一說明人的全精神的生活。他把人的一切注意、反省、判斷、推理、記憶,認為都是感覺的變形。感覺以嗅覺、聽覺、味覺、視覺、觸覺為五官。所以康第雅克在最後到達「人」是社會環境的產物的結論。

洛克不但是哲學家,感覺論者,也是經濟學者。他在關於悟性的起源試論中,把培根、霍布斯的唯物論加以研究,特別是和霍布斯一起打破培根唯物論之中的神性的先入觀(preconception, Vorurteile haben),而來強調「科學認識論」(Scientific epistemology)。

洛克的著作,後來有「全集」(Works of John Locks, 12卷,1812)。

繼之,有許多經驗主義者(唯物論者),出來繼續克服殘存於洛克的感覺論中的神學上的限制,所以,「近代唯物論才起源於英國」(馬克思)。即,克倫斯(Collins, Jahn Anthony, 1676-1729,唯物論者、理神論者)、托偉爾(Dodwell, Henry, 1784年死亡,唯物論者、理神論者)、卡哇托(Coward, William, 1657-1725,醫師、唯物論者)、哈托黎(Hartley, David. 1705-1757,醫師,唯物論者)、普禮斯托黎(Priestley, Joseph, 1723-1801,醫師、化學家、物理學家、數理哲學家)。

(註)自然神論(deism, Deismus, deisme)

以拉丁語「神」(deus)為語源。理神論擁有兩個意義。

① 從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主要是在英國的自由思想家或科學家所主倡,而後,影響法國、德國的啟蒙思潮很大。這是指著合理主義或自然主義的有神論的歷史概念。原來是想要使基督教和近代科學的合理性相調和,並取掉其反理性的神秘的因素,而來對抗反宗教的「世俗主義」(secularism, Werweltlichung),特別是要反對唯物論,就是具有保護基督教的目的的概念。但是,他們在另一方面卻把歷史的啟示和教理認為是第二義因素,所以,更加和正統教會的基督教尖銳對立,而起了對傳統的教權激烈批判的作用。

② 關於神和世界的關係,是反對「汎神論」(pantheism, Pantheismus),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神,把神認為是從世界超越的原因。但是,創造世界後,乃否定神對世界發展的干涉或特別的恩寵。這從唯物論看來,「不過是要從宗教逃脫之道而已」(馬克思、恩格思「聖家族」)。

這個理神論到後來,影響法國、德國的「啟蒙思想」很大。

(註)汎神論(Pantheism)。

和「有神論」相同,不認為神和自然的關係在本質上是相異,而認為整個的自然都是神。這當要理論化宗教的神秘性之際,都以汎神論的形態出現。汎神論就是有要把自然和世界以普遍真理統一的希臘思想或佛教及全能的神,和主張自我和神的一致的印度教的這兩個型態的汎神論。汎神論一方面是主張一切都有神性所以沒有任何區別的樂觀主義,同時在另一方面,主張一切都不必要有道德的努力的悲觀主義。汎神論給予史賓諾莎(荷蘭哲學家)、哥德(Gothe)、薛陵(Schelling)不少影響。

參考文獻

‧Burke, R.B., The Opus Majur of R. Bacon. 2卷,1928-62(日譯版)

‧Little, A.G.編. Roger Bacon Essays. 1914(日譯版)

‧Lange, F.A.日譯版「唯物論史」

‧Hobbes, Thomas, The Elements of law. 1650.(日譯版)

‧Locke, John. Works of Locke, 12卷,1812(日譯版)

‧古在由重「唯物論通史」,1936

二、法國的啟蒙思潮

⑴第一期 伏爾泰、孟德斯鳩為代表性人物(18世紀初葉)。

啟蒙思潮(Philosophy of the enlightment, Aufklarungphiloso-phie, philosophie de la lumiere),主要是指在法國、德國的西歐大陸社會,把反宗教的(Counter-religion, Gegen religion, Contre-religion),及反形而上學的(Counter-metaphysics, Gegenmetaphysik, contre-metaphysique),即以現世的,科學的思想方法適用於認識自然,也適用於認識社會,並把這種思想方法普及化(啟蒙化),而來宣揚在政治、社會、倫理、宗教等各部門,廢除不自由不平等的社會制度的這種自由主義(liberalism, Liberalismus, liberalisme)的立場。

這種自由主義啟蒙運動,如上所述,在英國17世紀,就由洛克等經驗哲學主義者開始。

然而在法國,仍然存有前期性的「絕對主義」(absolutisme),所以進入18世紀後,英國洛克等自由思想,一旦由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移植於法國,逐漸成為激烈的「啟蒙思潮」。

(註)經驗主義(經驗論,empiricism, Empirismus, empirisme)。

對應著「合理論」(rationalism)的概念。這些認識論的觀點,是總稱以經驗為知識的起源的學說。在歷史上,希臘的邱裂涅學派(kyrenaioi)、斯托亞學派(stoic)、伊壁鳩魯斯學派(Epikuros),中世紀的「唯名論」(nominalism)等都主張這個經驗論。但是,許多的經驗論之中,有自覺的對抗合理論的是18世紀才開始。因為17世紀的合理主義哲學都是站在宗教或絕對理性的立場,所以,18世紀的哲學都站在人的,相對性理性的立場對抗之。這個經驗論的先驅就是英國的洛克(Locke)。他的思想在英國是由休謨(Hume)再發展下去,形成了所謂「英國經驗論」。繼之,法國啟蒙哲學從英國承受,產生了康第雅克(Candilac, B.de, 1715-80)的實證論(positivism, positivisme)或狄特羅(Diderot, Denis, 1713-84),和多爾巴克(D'Holbach, Paul. H.T.b. 1723-89)的唯物論。後來,發展為19世紀以後在美國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 Pragmatismus, pragmatisme)。從此,可以知道,若把科學當做是實在的存在?或者當做名目上的事物?由前者,經驗論就會被區別為「唯物論」,或「實證主義」。

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本名是Francois Mayie Arouet)

法國啟蒙主義的代表性哲學家,文學家,早就以諷刺詩人(satire poet)成名。後來,到英國接到洛克的經驗論,也看到英國進步的社會、政治制度。他回國後,隱居於瑞士的一個寒村,盛旺的從事詩、劇詩、小說、哲學或諷刺論文等寫作,其名聲廣泛傳播於整個西歐社會,被稱為「飛爾那的老人」(Patriarche de Ferney)。他把自然科學的認識現實化、通俗化,並反對形而上學的「獨斷論」(degmatism, Dogmatismus, dogmatisme),也反對教會橫暴、宗教的偏見,而成為啟蒙哲學者。但是,他尚未走到無神論的唯物論地步。他即把理論上的懷疑(希skepsis,英doubt,德zweifel, doute)昇華到實踐上的確信,以牛頓(Newton, Isaac, 1643-1727,法國自然哲學家,科學家)的「三法則」(Newton's laws of motion-慣性法則,運動方程式,反作用法則),想把自然法當做神所給予的不變之法。他的主著是著名的「哲學書簡」(Letters philosophigues ou lettres sur les Anglais, 1734,岩波文庫日譯版)。

孟德斯鳩(Montesquiea 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de la Brede et de. 1689-1755)。

他是法學者、啟蒙思想家。他在法國絕對王朝的末期,是代表反對王權的資本家化貴族階級的推事(貴族),也是18世紀啟蒙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他準備了20年,才寫出著名的「法意」(De I'esprit del lois, 1748,岩波文庫日譯本),而科學的適用了歷史法學(historical jurisprudence)、比較法學(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及社會法學(social jurisprudence)的方法於法學研究。他成為在18世紀中葉風靡一世的「英國通」(Anglomania),以英國的政治制度為模範,展開了「三權分立說」(theory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theorie de la separation des pouvoirs)、「立憲君主制」(constutional monarchy, monarchie constitutionelle),而來批判法國的「絕對主義」(absolutism, absolutisme)。他撰寫了「波斯人的信」(lettres Persanes, 1721,岩波文庫日譯本),而顯示了他的文學才能,並表示他反對「王制」的堅定立場。他也參加了狄特羅(Diderot, Denis, 1713-84,法國啟蒙思想家)、達蘭貝爾(D'Alembert, Jean le Ron, 1717-83,法國的數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所主宰的「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e des sci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 35卷,1751-80)的編纂工作。這一大本書,為了「法國革命」(1789-1840)打定了思想基礎。

⑵第二期 啟蒙思潮的思想家群(18世紀中葉)

啟蒙思潮從英國移殖於法國後,發展為連在英國時也不能看到的急進運動,所以排出了許多激烈的啟蒙思想家。

狄特羅(Diderot, 1713-84)。

文學家,從英國的「經驗論」,直接轉移於「唯物論」,參加「百科全書」編纂工作,寫該書的「序論」(Lettre sur aveugles, 1749)他因出版初著「哲學的思索錄」(Pensees philosophifues, 1746),及「關於盲人之信」而遭迫害,入獄3個月。

達蘭貝爾

如上述他是數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主宰「百科全書」編纂,寫其「序論」,特別是發現了代數學的所謂「達蘭貝爾的定理」,成為「解析力學」(analyse dynamique)的創始者。他曾和盧梭(Rousseau, Jean Jacques. 1712-78)爭論過。

嘿爾倍希烏斯(Helvetius, Claude Adrien. 1715-71)。

他是唯物論哲學家,學了洛克的「經驗論」或康第雅克(Condillac, Etienne Bonnot de. 1715-80,法國哲學家)的「感覺論」(1754)。因為他是絕對專制政府的小官吏,親身看到民眾的苦惱,所以成為富有戰鬥性的唯物論者,反對笛卡兒以來的「思辯形而上學」,而以唯物論的認識論來說明人的行動體系的利害關係。他從機械的唯物論轉移於辯證法的思想方法,指出封建經濟的矛盾,並主張要以社會環境的改變為教育的大前提。他因為激烈的批判「舊體制」(ancien regime,絕對王朝),所以遭到巴黎高等法院課於焚書之刑。

多爾巴克(D'Holbach, Paul Henry Thiry, 1723-89)。

德國人歸化法國,貴族出身,在巴黎開一個大沙龍(Salon),和啟蒙派百科全書人士狄特羅,盧梭等人有交往。他著作「自然體系」(Systeme de la natuv, 1770),表明他的無神論、唯物論的立場,相繼出版「良機論」(1772),「社會體系」(1773)及「普遍的道德論」(1776),主張倫理道德也和物理世界同樣的受到「因果律」(law of causalite, law of causality, Kausalgesetz)的制約,不懂這個因果律,只知愛、憎、排斥、惰性、利己,才會招來社會的腐敗。

這些思想家努力於啟蒙運動的結果,「科學的自然主義」的立場才被打定。

這個時期,由狄特羅和達蘭貝爾,把「百科全書」編纂到17卷。參與百科全書的思想家被稱為「百科全書家」(encyclopedistes)。

⑶第三期 啟蒙思潮末期(18世紀末葉)

最後,康多爾塞(Condorcet, M.J.A.N.C.de,1743-94,法國思想家、數學者、侯爵),和屠爾哥(Turgot)形成「歷史哲學」(Philosophie de histore),想要在整個人類史上證實「進步的觀念」。

屠爾哥(Turgot, Anne Robery Jacques. 1727-81)。

經濟學者,政治家,路易16世(Louis xvi)的財政部長。他的經濟學是根據奎內(Quesnay, François, 1697-1774,重農主義派始祖)的經濟學說,拋棄形而上學的自然法觀念。主著「關於財富的省察」(1776)。他在哲學上是「實證主義」(Positivism, positivisme, Positivismus)的先驅。

康多爾塞(Condorcet, M.J.A.N.C.de. 1743-94)。

他是哲學家、數學家,26歲入科學翰林院,和屠爾哥有親交,寄稿「百科全書」,18世紀啟蒙思想家之中,唯一活到「大革命」並參加之。

總言之,法國的啟蒙哲學家的整個思想︰

①理論上是「科學的自然主義」,即,唯物論和實證主義。

②倫理上是相對主義的理性道德,或者

「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 utlitarisme, Utlitarismus),

③宗教上是反對既成宗教,採取理性宗教或無神論。

④歷史學上是「確信人類進步」。

(註)實證主義(positivism, Positivismus, positivisme)

這句話是聖西蒙(Saint Simon, 1760-1825,社會主義者),為了指出自然科學的方法及其哲學的關係最初使用的。繼之,孔德(Comte, Isidor Auguste Morie Francois Xavier, 1798-1857,哲學者,數學者,社會學創始者)使用以來,19世紀後半到20世紀初,在西歐社會盛行的哲學運動。這在經驗上的事實之外,不承認任何的事實的存在,一切知識的對象只有經驗所得來的事實而已。這是基於近代自然科學的成果和方法,是想把物理的、精神的世界現象給予統一的說明。這個思想由渾得的「實證哲學」(philosophie positive),才得到明確的表現。因為這是由經驗學方法論,排斥思辯的形而上學的方法的實證主義,所以是以英國的洛克(Locke)、休謨(Hume)及法國啟蒙思想為源流。德國的費爾巴赫(Feuerbach)等唯物論者也可算為實證主義者。

(註)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 Utlitarisme, Utlitarismus)。

19 世紀在英國流行的倫理、政治學說,和「公眾快樂主義」(universalistic hedonism)同樣。這有時也指「利己主義」(egoism)。這必須主張為了「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the greatest number)的行為才是正確。其所謂的「幸福」,被認為在前期是理性的快樂,在後期是精神上的快樂,霍布斯(Hobes)、洛克(Locke)、休謨(Hume)就是其先驅。有︰

①「神學的功利主義」(theological utilitarianism)

②「經驗的功利主義」(empirical utilitarianism),由彌爾(Mill, Jon Stuart, 1806-1873)提倡,排除前者的非科學性。

③「進化論的功利主義」(evolutional utilitarianism),主張在生物進化上的快樂主義。

④「合理的功利主義」(rational utilitarianism)。或「直覺的快樂主義」(intuitional utilitarianism)。

三、德國的啟蒙思潮(18世紀初葉)

啟蒙思想從法國傳播於普魯士(Preussen)時,德意志尚未成為近代的統一國家,所以啟蒙思想不能如在法國的那樣充分發揮。

德國的啟蒙思想,在理論上幾乎是形而上學的。萊布尼茲(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1646-1716,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在歷史、法律、政治、語言等各方面都有貢獻),和其學生,吳爾夫(Wolff, Christian, 1679-1754),在德意志初次成立「萊布尼茲、吳爾夫學派」(Leibniz, Wolffische Schule),而成為18世紀德國觀念論思想的主流。這個學派換句話說,就是「萊布尼茲哲學」(Leibniz Philosophia Scholastica)的組織化、體系化、抽象化。但是,這個思想的體系化,卻使吳爾夫的「合理論體系」佔優越地位,就是說,倫理上停於個人生活的理性化領域,結果,產生了所謂「通俗哲學」(popular philosophy)。

後來,德國乃成為「啟蒙思想」的更深的反省之場所,而產生了「康德哲學」。

(註)康德(Kant Immanuel. 1724-1804)。

康德生於德意志東北部的奎尼斯堡(Konigsberg)。他在當地大學進修神學和哲學,1746年畢業後,在各地任家庭教師(出身是製皮工人之子), 1756年就職母校的講師,1770年(45歲)才昇任論理學、形而上學的正教授。他在1781年著作「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打定自己的哲學立場。1788年著「實踐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munft),1790年著「批判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1793年著「只是理性的界限的宗教」(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ssen Vernunft)等名著,1796年因老退休。

康德的思想發展,在著「純粹理性批判」以前,可分為三期。

① 第一期(1755~62)大學畢業後,他研究萊布尼茲(Leibniz)的形而上學和牛頓(Newton)的「自然哲學」。此時他的哲學的立場,是全面的採取牛頓(Newton)的力學和機械論,而且,為了確立自然的形而上學基礎於物質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再來採用萊布尼茲的「單子論」(monadology, Monadenlehre)。所以當時的康德是傾向形而上學,即以「神」為一切可能的始源,以神為根據才有種種有限性的存在。

② 第二期(1763~1760年代後半)是對第一期的一元論的,理性的形而上學開始發生懷疑。即,對神的存在的論理上的證明的懷疑,所以在形而上學,認為必須有牛頓所說在自然學上的力學的方法,即必須要有從經驗出發而進到一般規定的方法。也就是對萊布尼茲的形而上學的方法開始有疑問所以傾向於牛頓的經驗論方法,即否定形而上學對自然學經驗論的優越性。

③第三期(1760年代後半~1770年代後半),再轉回由理性樹立形而上學的想法,超越自然學認識世界的「感性」,仿效柏拉圖而想把形而上學的「知性」來做為形而上學認識本來的對象。「感性世界」是對著人的現象,然而「知性世界」是人主體的存在的世界。但是此次是和第一期不同,是把時間、空間不認為是存在的客觀秩序,而相反的主張時、空的主觀性和觀念性。並且,主張由「悟性」,形而上學的認識可以起作用。其悟性卻被認為是「感覺」的一種,只要不受到時空的控制就能起作用。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並不否定牛頓的自然認識,而且以肯定牛頓的方法,想來確立「觀念觀」。然而,到了這種思考的最後階段,對「物」本身的認識,又再發生懷疑。這樣,1781年的「純粹理性批判」,乃以「觀念論」完成自然學來認識客觀化的理由,進而把所確立的認識的成立條件來達到「理性的形而上學」,結果,否定了「理性的形而上學」,而回歸於「實踐的信仰」。「批判哲學」的立場就是這樣才看到決定。

那麼,什麼叫著「批判哲學」?他的理論哲學在「純粹理性批判」上有提出兩個問題。

①就是要明確說明能證明正確認識的條件

(「先驗的感性論」「分析論」)。

②就是以上述的條來檢驗從來的形而上學的真相

(「先驗的辯證論」)。

認識就是判斷,必須是「綜合的判斷」,而且其「綜合」並不由經驗的、偶發的,而是先驗的、必然的綜合判斷。所以「真正的認識是什麼?」,就等於「先天的綜合判斷是怎麼才有可能?」的問題。康德是特別注意「自然認識」,證明了自然認識的根本觀念(「實體性」「因果性」等),即悟性的範疇就是先天的概念。這個概念同樣是感性直觀的先天形式的「時間」「空間」的綜合,由此,自然認識的諸原則才成立為先天的綜合判斷。即,這種悟性的觀念和時、空的主觀的綜合的最後的根據,就是在自覺意識的統一(「先驗的統覺」)。「我們是真正」的認識,不外是在「有意識」之中才成立的,普遍的「思索的我」,才使一切事物能有存在的「場所」(地方)。

以上的康德理論,他在數學的認識或自然學的認識,認為是可能成立。那麼,形而上學也能成立嗎?雖然說「合理的心理學」可以知道靈魂的非物質性,不死亡性,而來做為認識物質本身的靈魂是沒有具有非感性的「主觀」,但是,這樣的主觀不能說是「認識」。在「合理的宇宙論」,宇宙是無限的或者有限的?一切是否都是因果的必然?或者有沒有自由?這些問題,都一樣,只要對宇宙全體的直觀不具有感性,是無法決定的,只有雙方(感性和理性)相反的主張相爭而已(「純粹理性的二律相反」)。

「合理的神學」裡頭,對神的存在的證明,是「神存在論」的證明。但是他的「存在」的規定在概念上是不能成立的,所以,由「直觀」來主張「神存在」的證明的成立是錯誤的。因此,理論上的認識在形而上學是不可能的。其他,康德以上述的認識方法,也論及「美學」和「宗教論」。

總言之,康德以上述的理論在科學上是排除形而上學,然而,在認識形式或倫理上,卻始終動 於經驗和形而上學之間,究竟也避免不了受到形而上學的莫大影響。

(註)二律相反

(希antinomina,英antinomy,德Antinomic,法antinomie)。

就是說,哲學上是具有兩個相互矛盾的命題,即「定立」(thesis, These)和「反定立」(antithesis, Antithese),兩個都以同等的權利主張,現在是以「背理(倒說)」(paradox)的說法代用之。

康德當把「世界」認為是從我們的認識能力完全獨立的一個完結的全體之時,把人的理性必然陷入的矛盾(contradiction),稱為純粹理性的「二律相反」(二律背反),同時舉出下述四個命題︰

①定立=世界在時間上有「始」,在空間上有「限」

反定立=世界在時、空都「無限」

②定立=世界由單純的部份而成

反定立=世界沒有單純的事物

③定立=世界有自由,即不受「因果律」(causality)的支配

反定立=世界一切都由必然法則支配而發生

④定立=世界有了絕對必然的存在者

反定立=世界沒有絕對必然的存在者

這些矛盾,是「理性」逃脫於經驗的範圍之外才發生。黑格爾(Hegel),在「定立」「反定立」之上,再加一個「綜合」(synthesis, Synthese)。他說「定立」是認識的出發點,「反定立」是定立的否定或反對,是在事物的發展上,最初的狀態被反對,由此新的狀態產生。從此,定立所內涵的「矛盾」就表面化,諸因素之間的對立也激烈化。「綜合」是在反定立的諸因素的對立、矛盾被統一的狀態之稱。這不外是反定立的否定的結果,也是比反定立高一層的發展階段。所以,定立是肯定,反定立是否定,總合是否定的否定。黑格爾把這三個契機叫做「三位一體」(羅trinitas,英trinity,德Dreifaltigkeit,法trinite)。黑格爾最重視總合,認為是定位的復歸。所以,把此認為是「辯證法」的完整的體系。

參考文獻

‧Cassirer. E., Philosophie der Au Skarung, 1932

(日譯版「啟蒙主義的哲學」)

‧Willey. B., Eighteenth Century Background, 1936

‧Schalk. N., History in the Encyclopedie, 1947

‧Proust. I., Diderot et L'Encyclopedie. 1956(日譯版)

‧Thibaudet. A., ed. Les essais de Montaigne. 1950(日譯版「隨想錄」)

‧Montesquieu. C.L., De I'esprit des lois. 1748(日譯版「法の精神」)

‧日本‧理想社「カント全集」1926-33

‧岩波文集‧Kant「純粹理性批判」,1933

‧東京大學出版部,「Kant的哲學」,1956

‧永井博「Leibniz研究」,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