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8, 2008

馬克思、恩格思的唯物論

章  節:05.01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3:01
 章節主題:馬克思在哲學上的基本觀點的唯物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在前章已看到費爾巴赫對於「意識」和「存在」的基本見解。他說︰「意識是存在的派生,但是存在不可能從意識派生出來」「由觀念哲學提高到一個獨立的存在的精神即靈魂,不外是和肉體不可分離的腦髓的諸機官抽象出來並把其人格化的觀念物」。這種費爾巴赫唯物論的主張,是在17世紀的英國,18世紀的法國進行資本家階級民主革命(打破封建制)的時代背景之下產生的進步思想。

費爾巴赫的這個「唯物論」的基本見解,隨即由馬克思和恩格思繼承,而成為其哲學的基本觀點。馬克思和恩格思因有這個唯物論的哲學基礎,後來才能使顛倒著的(觀念論的)「黑格爾辯證法」正確的翻過來(唯物論化),終於創立「辯證法唯物論」(dialectical materialism, dialektischer Materialismus)。

我們為了研討馬克思、恩格思的唯物論,有三部大作必須要看,即︰

一、馬克思、恩格思著「德意志思想」(Die deutsche Ideologie),最近的德意志哲學--其代表者費爾巴赫、鮑烏亞及修提爾涅--及德意志社會主義及其種種預言者--的批判(Kritik der neuest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in ihren Reprasentanten Feuerbach, Bruno Bauer und Max Stiner, und des duetschen Sozialismus in seinen verschiedenen Propheten)。

如恩格思再再指出,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轉化,是由馬克思的偉大的兩個發現才產生。

第一就是創始唯物論的歷史觀,第二是發現剩餘價值的理論。

馬克思在第一的發現,是屬於1840年代中葉,並在「德意志思想」這本書才完全達成。關於「德意志思想」的撰寫,是從1845年開始,到1864年大體上告完結。但是,其最主要的第一章終於沒有完結。在馬克思、恩格思在世時,只有把「德意志思想」原稿中完全不屬重要的部份付於印刷。恩格思死後,這個原稿是保管在柏恩斯坦(Bernstein, Edward, 1850-1932,恩格思秘書,德國社會民主黨指導者之一,被稱為是修正主義者)之手中,到了1937年,才出版其一部份。現有的「德意志思想」,是「德國社會主義統一黨」中央委員屬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所」編輯的「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三卷(1958)所收編的「關於費爾巴赫」的部份,和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附屬「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所」編輯的「德意志思想」第一章的翻譯本(1962)。後者被稱為「新德意志思想」。

二、恩格思著「反杜林論」(Das Anti-Duhring-Herrn Eugen Duhrings Umwalzung der Wissenschafth--杜林氏的科學的變革,1878)。

杜林是德國的哲學家、經濟學家,站在實證主義主張社會主義,但是反對馬克思主義。恩格思在這本書敘述關於哲學、經濟學、社會主義的全領域的馬克思的唯物論世界觀,是和馬克思的「資本論」同樣重要的古典著作。恩格思到後來從此書拔萃三章,以「從空想到科學的社會主義發展」(Die Entwicklung des Sozialismus von der Utopie zur Wissenschaft,1883)出版。

三、恩格思著「費爾巴赫論」(Ludwig Feuerbach und der Ausgang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Philosophie--費爾巴赫和德意志古典哲學的終結,1886)。這本書是要明確分別馬克思、恩格思哲學的先驅即黑格爾和費費爾巴赫的世界觀及歷史觀之中的已過時的部份和仍然可以存在的部份,進而積極的敘述馬、恩哲學的世界觀及歷史觀為目的而撰寫的。書中附錄馬克思在早時寫的「關於費爾巴赫的綱領(11條)(Thesen uber Feuerbach)。

恩格思在「反杜林論」序文說︰「在這本書所批判的杜林體系是相當廣泛的理論領域。我感到有必要盡量擴大來追求它,使我和它相對立的問題明顯的寫出來。所以,本來是一種消極的批判,卻成為積極的敘述。而且,這個論戰,逐漸發展為闡述馬克思和我所主張的辯證法及唯物論的世界觀,所以,這個論戰乃涉及很廣泛。我們的見解,自從馬克思發表『哲學的貧困』(Misere de la philosophie, 1835)和『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1848)以來,不斷擴大其影響的範圍,再就是『資本論』(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Erster Band--經濟學批判第一卷)的出版,更加擴大其領域,現已超過歐洲的世界,只要有勞動者階級和科學理論存在的諸國家,都承認並支持我們。然而,我們的見解會得到這樣廣泛的承認和支持,『真是需要經過20年的潛伏期(Inkubations-stadium),才獲得的』」(「反杜林論」,岩波文庫日譯版上卷,P.17)。

我們如果把「反杜林論」詳細且小心的閱讀一下,必能深刻的理解馬、恩「唯物論」的精密性。恩格思在上述序文中繼續的說︰「在此所敘述的想法,其大部份是由馬克思創始的論法,極少部份才是由我添上,同時全部原稿在付印以前都有經過馬克思過目的」(「反杜林論」,岩波文庫日譯本上卷,P.27)。

如此,為了理解馬克思哲學基礎,即「唯物論」,這本「反杜林論」是極為重要,同樣,「費爾巴赫論」「德意志思想」也是必須閱讀的重要文件。

在恩格思的著作裡可以看到很多關於物質和人的頭腦、意識、思惟等問題。

「思惟把這些原則(認識的基本原則)從何處得來的呢?從自己本身?否……這些諸形態(思惟所認識的外界的諸形態),絕不是思惟從自己能創造或引導的,而只是從人的外界才能創造或引導出來。……原理不是(從思惟)能適用於自然和人的歷史,而只是從這些東西(自然和人的歷史)才能抽出來的。也就是說,不是自然和人類世界受到某些原理所制約,而是原理才是自然和歷史的反映物,並且原理只和自然和世界一致時,這個原理才能算是正確。這就是唯物論對事物的唯一看法,相反的,杜林的看法是觀念論的看法。這種觀念論,把事物完全顛倒的看,所以認為現實世界是從思惟構成的,同時也認為尚無世界(宇宙)的存在以前,就永劫存在著某些圖式、計劃或範疇所構成的思惟(精神)。黑格爾也這樣說過」(反杜林論,河野、林日譯版「馬克思、恩格思全集」12卷,P.211-222)。

如上所述,馬克思、恩格思在基本問題上也和費爾巴赫同樣,認為存在是始源,思惟是其派生物。馬、恩就是當要重新敘述近代哲學時,就把存在和思惟的相異性,以「唯物論」「觀念論」的相異為基礎而更明確的指出來(參考上揭書,P.19-26)。

馬、恩兩人指出杜林把存在和思惟的關係顛倒來看,同時,也批判黑格爾的辯證法把存在和思惟顛倒擱置,並由馬、恩兩人翻過來的說︰

「我們,不(像黑格爾那樣)把現實事物當做絕對觀念的種種的映像,相反的,我們是以唯物論的看法來認為觀念才是現實事物的映像。……觀念的辯證法也是現實世界事物運動的辯證法的反應。這樣,頭頂在下而手腳在上的顛倒站立著的黑格爾辯證法,才能以腳踏實地的正確的站起來(「費爾巴赫論」,佐野文夫日譯版 P.109)。

恩格思有說過︰「人的生活是蛋白質的存在方式,這個存在方式,是以這些物質在化學上構成因素不斷循環更新為本質」(「反杜林論」,河野、林日譯版「馬、恩全集」12卷,P.264)。

恩格思的這個說法常由觀念論者為了反對唯物論者的惡意的引例。當然,恩格思的意思,並不是說「物質因素的運動直接產生再一個物質因素的運動就是人的生活。」這種解釋的方法,恰好和所謂「俗流」唯物論(vulgarized materialism, Vulgarrisierter Materialismus)把人的腦髓當做如肝臟分泌膽汁一樣的分泌思惟同樣,完全是和恩格思所謂「唯物論」的認識不可同日而言。

「費爾巴赫」唯物論的發展過程,是一個黑格爾主義者(觀念論者)發展到唯物論的過程,所以在其發展過程中,有跟先行者(黑格爾)的觀念論哲學體系完全絕緣的必要。因此,費爾巴赫受到不可妥協的哲學力量,竟然轉變為知覺所能感覺到的世界才是唯一的現實,人的意識和思惟,都是被認為是超知覺的東西。其實,這不外是物質的、肉體的、腦髓的產物。即,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精神才是物質的產物(雖然是最高度的產物)。這種思想當然純然是唯物論。然而(費爾巴赫)走到這裡,卻開始停頓下去」(「費爾巴赫論」,佐野文夫日譯版,P.54)。

~~~~~~~~~~~~~~~~~~~~~~~~~~~~~
章  節:05.02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1:56
 章節主題:唯物論的出發點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3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恩格思,以深化費爾巴赫的唯物論,創始正確的唯物論和唯物史觀。他們繼承費爾巴赫哲學的合理的部份,同時,對其缺陷是給予嚴正的批判。所以,他們的所謂「辯證法唯物論」,不是辯證法唯物論,而是辯證法唯物論,不是史的唯物論,而是史的唯物論。當然,唯物論和辯證法是有不可分離的關聯性,關於這點將在後面加以詳述。

唯物論的出發點,就是在於外界的現象及經驗的事實。

如上所述,唯物論是以存在為始源,意識為存在的派生物,所以,存在在基本上是不能以意識來說明的,因為派生的東西不可能說明其始源的東西。若把這個定理適用於人的社會上,就必然的導出︰「不是人的意識規定存在,相反的,是人的社會存在規定意識」(馬克思「經濟學批判」--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Erstes Heft, 1859,岩波文庫日譯本,P.13)。

那麼,不依靠人的意識而從意識獨立的「存在」,為何能從人的意識說明?這種從人的意識獨立著的外界的存在,若不以某些方法而成為人的意識內容,就無法意識到。如果是這樣,這種外界的「存在」(事物),要經過如何的方式才能成為人的意識內容?

唯物論的解答就是︰「把從人的意識獨立著的外部事物反映於人的腦髓裡,使之在腦髓裡成為來自外界的一種刺激的精力(Energie),再把這個外界的刺激精力轉化為意識內容,並且,能起這個作用的器具,就是人的感覺(Sensation, Enpfindung, 感官的屬性)。也就是說,感覺就是外界和意識的直接的聯絡器官。

圖8 就是說明以人的「感覺」為媒介,把「外部世界的諸事物」反映於人的腦髓之內,然後,產生「外的現象」(「外的經驗」),才產生關於從外部世界反映進來的諸事物的「意識」(外界事物的影象),最後,才能成為「思惟」。所以,唯物論就是以從外部世界客觀存在著的諸事物(感覺的對象)為出發點。

這個見解,從費爾巴赫、馬克思、恩格思以前,起碼在古代希臘以來就有的。費爾巴赫,乃把「哲學」的出發點求之於「非哲學」(自然科學)之中,他強調︰「理論不能從抽象的理論出發,必須要從最始源且最具體的,理論以前的,現實的最初事實出發」。他把這個主張,在他的著作「哲學改革的綱領」(恆藤恭日譯本)說︰

「哲學的出發點不是神,不是絕對的東西,也不是絕對觀念的客觀存在。……哲學的出發點,是有限的,被規制著的現實的東西。」

「從抽象到具體,從觀念到實在的這種思辯哲學(speculative philosophy),是顛倒的哲學。若是以這種方法,絕不可能認識真實的存在,只能認識其抽象的存在化,所以,不可能達到精神的真正的自由。」

費爾巴赫所說的要點,就是意識(思惟)不得從意識(思惟)本身出發,必須存在於意識外界(思惟的素材),即外的現象(經驗的事實)為出發點,才能正確的認識事物。

上述的關於哲學(認識論)的費爾巴赫所主張的見解,百分之百由馬克思、恩格思所繼承。馬克思在其學問體系的集大成的「資本論」所主張的觀點,也是這個觀點。

「資本論」第二版的跋文中,引用了來自俄國的評語。馬克思對這個跋文有說著︰「這個評者,對所謂馬克思的真正的方法,如此正確的敘述著:

「從馬克思說,只有一件事重要,就是發現他所研究的某現象的法則最重要。……所以馬克思只為一件事拼命努力。這一件事就是以正確的科學研究來證明社會關係的一定秩序的必然性,由它自己來確認為了其出發點及基本有用的諸事實。……馬克思以一個自然科學來研究社會運動,也就是說馬克思的社會運動不是單以人的意志、意識及意圖獨立的社會運動,是相反的,以規制其意志、意識及意圖的諸法則的社會運動,並把其當做一個自然科學來研究。……若是意識形態如此已在文化史上當成奴隸的(受規制的)角色,以文化本身為對象的批判,就不能以意識形態做為批判的基礎是很明顯的,就是說,不是觀念,只有外的現象才為這種批判有用處」(「資本論」河上。宮川日譯版,岩波文庫P.27-28)。

~~~~~~~~~~~~~~~~~~~~~~~~~~~~~
章  節:05.03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1:57
 章節主題:唯物論的根據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馬克思主張自然對精神的始源性,並以觀念為外部世界的映像,就是唯物論的認識論。那麼,唯物論認識論的根據是什麼?其根據不外是人人在日日的千千萬萬次的日常的經驗。外界事物的知識都是透過人人的感覺所得到的。這點已詳述在前。只要把人認識外界事物的方法加以徹底的理解,就不可避免的引導人到達唯物論哲學的認識論。

譬如︰我們平常都知道我們是透過五官(感覺的工具),才知道我們的周圍有山、川、海、樹、石等外界的事物。並且,自從望遠鏡或顯微鏡出現之後,我們利用這些文明利器的結果,我們的感覺機能比以前幾百倍,幾千倍的擴大化或精密化。所以,我們就開始知道以前是無法知道的太空或細菌等事物的存在。尤其在第2次大戰後,人類的文明利器、高等科技飛躍發達,使我們能更多知道外界事物,結果,以前被當做是神秘世界或者神的象徵等外界事物,已初解破而由人類所利用。

我們如果把眼睛閉起來,剛剛所看到的山、川等映象立即從我們的感官(感覺)消失,如果把望遠鏡或顯微鏡拿下,那麼,所看到的太空或細菌等映,也馬上從我們的知覺裡煙消雲散。但是,這些剛才能看到的外界事物,並不是因閉眼睛或放下望遠鏡就被消滅其存在,而只是從我們的感官停止其反映而已,也就是說,不管我們能感到看到與否,外界事物是仍然存在。只是因我們的感官停止受其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已。這種感官的作用,任何人都在日日的生活上經驗幾千幾萬數次,並且,「自然科學」也以這個唯物論認識論為研究自然事物的前提。這就是唯物論(認識論)的根據。

如上所述,「思惟與存在」「精神與自然」的問題,恩格思說是「全哲學的最高問題」,「特別是屬於近代哲學的根本問題」。然而,若從上述的觀點看來(站在各人日日生活所做的幾千幾萬次經驗看來),這個「全哲學的最高問題」卻是屬於簡單的我們的日常經驗就能解決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思在「德意志思想」說著,「一切深妙的哲學諸問題,都很單純的解消於一個經驗的事實裡頭。」所以,因為受到資產階級哲學的極端煩瑣且難懂的講法所影響,就把哲學認為是非常煩瑣且難懂的人們,一接到馬克思哲學的平易說法,反而不敢輕易相信。然而,真理本來就是如此簡單明瞭的。恩格思說,若是沒有受到觀念論所眩暈的人,唯物論是很容易接收。

~~~~~~~~~~~~~~~~~~~~~~~~~~~~~
章  節:05.04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2:02
 章節主題:思維和存在的相互關係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人和自然是對立物,但是在另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份,即「人是自然的產物」,所以可說︰「人和自然是對立的統一性」(認識「對立的統一性」是辯證法的重要特點之一)。

因為人是自然的一部份,所以人的腦筋裡的思惟過程也就是一種自然過程之類。因此,「反映自然所造成的意識,和反映於意識中的自然之間,是一致的」,尤如「影寫一個事物的像片,和被影寫的事物之間,是一致的」。從此可以知道,思惟的諸範疇,完全是適應於自然的範疇。「如果我們發問︰思惟和意識是什麼東西,這兩個是從那裡來的?此時,我們第一定會發現這兩個是人的腦筋的產物,並且,也會發現人是在自然環境裡和其環境同時發展的自然產物。所以,人的頭腦的產物(思惟和意識)也是自然產物,和其他的自然產物的關係是不會發生矛盾的,這點是自明之理」(恩格思「反杜林論」,德文版P.22)。

因此,思惟是能適合現實。現實本身就是思惟的基礎(實體),思惟的諸形態乃是現實的諸形態的反映物。所以思惟必然的會適應現實,即適應自然。

對於「意識是存在的反映物」的說法,或許有人問道︰「如果意識是存在的反映物,那麼,任何人從一定的存在所反映的意識必然是雙方同樣才對,但是在事實上並不這樣。這是何故?」對這個問題可以答覆如下,即,外界事物是透過感覺機關反映於人的頭腦(參考P.184,圖8),然後才產生意識形態和各種思惟。然而,這個反映運動絕不是什麼時候都能一致,對於複數的人所反映的也不能都是一致,例如,像片是反映於照像機的底片的外物映像。但是,因為其底片或照像機的好壞,及照像技術的巧拙或想法的不同,從同一的外界事物所照下來的像片,當然是不一定都會相同。

人的感覺,絕不能成能客觀存在(外界存在)的完全正確的映像,所以,人不可能百分之百瞭解客觀存在。這點,自然科學的進步不斷的在證明。若是有了新的科學發現,每次都使人經驗了人所認識的外部世界比人所認識的是無盡藏的豐富,是無邊際的廣泛,所以,隨著人的科學的進步,每次都感到人對外部世界知道是如何的少,其認識是如何的不完全。因此,所謂「意識是存在的反映」,這句話並不意味意識能百分之百完全把外部世界的存在反映殆盡。

雖然是生活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代的人,他們的意識形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尤其是關於社會存在的意識(社會意識),因各人所屬階級或階層不同,或生活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社會意識就不盡相同。如馬克思如何的確實且詳細說明「勞動價值學說」,非站在勞動觀點的學者,就難於聽進去。

再一個問題,就是一定的意識形態,能透過種種媒介而傳入於別人,所以,

(A)時代的存在所反映的意識,或(甲)地方的存在所反映而成的思惟,都會傳給後代或別地區的人。也就是說,不能跟上現實變化的意識形態,可能是反映過去(昨天)的現實,這種意識形態受到過去(昨天)的現實所控制,同時,對於將來(明天)也會當做幻想來起作用。

思惟和存在是有關連同時也有區別。這個問題在人類史上能看到很多例子。在某一個社會關係的存在雖然已成熟,但是,在這個社會生存的人對這個社會關係尚未發生應有的意識時,他們就不能瞭解他們自己所處的境遇或所做的意思。原來在社會上,是社會關係先成立,然後才有意識的產生,最後他們才能瞭解其所處所做的意思。譬如,產業資本主義已有了2、3百年 的歷史,但是到今天,尚有許多經濟學者還不懂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發展法則等。

~~~~~~~~~~~~~~~~~~~~~~~~~~~~~
章  節:05.05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2:04
 章節主題: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同一客觀存在,可能產生種種現象的意識,但是,由於規定意識內容不外是存在於人的腦筋之外的客觀存在,所以,由此可能產生客觀真理。然而,要緊的,一個是要承認客觀真理的正確性,再一個就是要認識人在現實上所把握的真理是相對性的。同時,必須把這兩個認識明確的區別起來。

關於這些問題,已在上面重複的強調過,就是說我們承認有了不依存主觀的,從人的意識保持獨立所存在的客觀存在,也承認由這種客觀存在給予人的感官某些刺激,使人在腦裡產生一定的意識。這樣,我們承認客觀存在的真理性,也承認客觀存在的映像的意識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是,人的感官不能把外界的客觀存在一次且完全正確的映寫出來,因為外部世界是無限的,廣泛的,多方面的,所以,人若是要把這種無限的,廣泛的,多方面的客觀存在一下子就想映寫其全部,是不可能做到。試看近代的科學新發現的腳步,都是一步又一步,一方面又一方面的把客觀存在發現出來。這不外是證明任何過去的認識,都絕不是完全的,全面的。這樣,所有的科學上的新發現,只在一定的界限能擁有正確性而已。知識的進步就是把這個界限不是狹隘化就是擴大化。在這個範圍內,真理是相對的。

一切的知識雖然如上述是相對的,這也意味著人的知識是認識了從人(意識)獨立的客觀存在的一部份。所以這在不是認識客觀存在的全部的意思之下,「不是絕對真理」。但是,認識客觀存在的某一部份的意思之下,相對真理的人的意識不外是構成「絕對真理的一部份」。

當然,「一部份」不是「全部」,所以人的意識不是「絕對真理」而是「相對真理」。然而,沒有部份也不可能有全部,因此,絕對真理不外是相對真理的有機的(organic)全部。

上述的問題從其發展過程(進步過程)的觀點試看一下,現實的知識雖然是相對真理,但是,每逢科學上的新發現,人類是一步步的在接近絕對真理。對這種絕對真理的接近運動是無止境的,人類的認識能力雖然有一定的界限,但其進步的「可能性」(possibility, Moglichkeit)是無限的(infinite, unendlich)。

「自然全體的事物,是構成一個有體系(System)關係。……這種關係性的適當且沒有遺漏的科學敘述,就是人所生存的世界體系的思惟映像的精確製作。但是,這個精確製作是在任何時代都做不到的。……所以,人是處於一種矛盾之下,一方面想要在全部關係的情況下來全面的認識世界體系,但在另一方面,人的性格與世界體系性格的關係之間,這個問題是絕不能完全解決的矛盾,(恩格思「反杜林論」,德文版P.24)。

「…… 人的思惟是至上(supreme, hochste)的,同時也是非至善的(unsupreme, unhochste),其認識能力是無限的(infinite, endlich),同時也是有限的(finite, unendlich)。但是,從個個的實踐及其每次的實現來看,是非至上的,是有限的」(上揭書P.79)。

從恩格思上述的觀察,可以知道真理的相對性的問題是非常重要。

總言之,人的思惟在原則上,是有能力給予我們相對性真理的總計即絕對真理。科學發達的各階段,都是給予人要以達成絕對真理為目標的相對真理不斷增添新的因素。然而,個別的科學仍然是相對性的。這從辯證法唯物論來說,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之間是沒有不可超越的橫溝。馬克思說︰人的認識要接近客觀的絕對性真理,雖然受到歷史條件的限界,但是,真理的存在是無條件,所以人要接近絕對真理也是無條件的。

若是從信仰主義(fideisme)、不可知論者(agnosticismist)的立場,或者康德、休謨(Hume)等的觀念論者來說,他們都認為思惟所構築的真理是絕對性的。這可說已使科學陷於「獨斷」(dogma)的陷阱。

~~~~~~~~~~~~~~~~~~~~~~~~~~~~~
章  節:05.06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2:11
 章節主題:實踐是真理的規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如上所述︰「人在腦裡的表象(相對真理)是客觀真理的反映」。那麼,人用什麼來證實其認識客觀存在的正確性呢?能證實的就是人的「實踐」。

實踐的規準,就是唯物論認識論的理論基礎。關於這個問題,馬克思在1845年已經說過,恩格思也在1888年和1889年說過兩次。

「人的思惟能否接受對象的真理,並不是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際(Praktisch)的問題。人在其實踐中,必須證明其思惟的現實性和力量,及其彼岸性(Diesseitigkeit)。從實踐遊離的思惟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純然是屬於煩瑣哲學(Scholastisch-經院哲學)的問題,(馬克思「關於費爾巴赫的綱領」-thesen uber Fererbach,1845--岩波文庫日譯本「費爾巴赫論」,P.87)。

馬克思在上述的文章所說的「對象的真理」是和「客觀真理」同樣意思。客觀真理能否反映於人的思惟的問題,馬克思認為並不是理論的問題而是實際的問題。不是理論問題就是意味著單以理論是不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想從「思想」裡找出「真理的規準」,那麼,還得另外證明所找來的思想是否有真理性,所以,這種辯法會造成無限際的爭論的循環,同時也可能產生「懷疑論」(skepticism)與「不可知論」(agnosticism)。因此,真理,必須以人的總實踐做為規準。所謂「總實踐」,是包括從產業上的諸活動以至研究室內的顯微鏡下的實踐等。例如,以水為酸素和水素所成的理論,及以酸素和窒素所成的理論,這兩個不同的理論到底那個才是正確的問題,只有由實驗來獲得最後的證明,其他是無法可圖。對某一個太空的運動理論,也只以望遠鏡觀察,才能決定其理論是否正確。因此,心的一切理論,必須以人的實踐來檢驗,才能決定其是否正確。人若是離開了實踐(希Praxis,羅actio,英practice,德Praxis,法pratique),就不能檢驗理論的真實性。

恩格思在1888年「費爾巴赫論」這樣說著︰「關心思惟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還有另外的一個問題,即,對於圍繞著人的世界的人所懷有的思惟,與世界本身是有何種關係?人的思惟是否擁有認識現實世界的能力?人在關於現實世界的人的諸表象與諸概念之中,是否能造成實際存在的正確的映像?這些問題在哲學上,稱為「思惟與存在的自同性」(Identitat von Denken und Sein)。就是說思惟有能力也有可能反映存在的客觀真理。這個見解受到大多數哲學者的肯定。例如,黑格爾把這個問題當做是自明之理。……實踐就是實驗與產業」(恩格思「費爾巴赫論」,佐野文夫日譯版,P.45)。

真理的規準是「實踐,即實驗與產業」。人人造出某些自然事象,使這在某些條件下發生,之後,供於人人實用,由此來證明人對這些事物的瞭解,這種辯法是人人的日常生活裡到處都能看到。我們隨著對諸表象(意識內的)「事物本身」(外部世界的,Ding an sich)的知識的進步,這個「事物本身」乃成為「為了我們的事物」(Ding fur uns)。並且,「事物本身」與「為了我們的事物」之間,並沒有不能跨過的橫溝。「在康德的時代,對於自然物的人的知識,是在其背後還存在著使人所想像的特殊的神秘的事物本身(觀念、神)。然而到後來,連這些本來是無法抓捉的事物,因科學的進步,卻逐漸成為抓捉得到的,能分析的,進而也能再生產的東西。因此,人所能製造的東西,不能說不可能認識的東西」(恩格思「關於唯物論」)。關於一定的外界事物的人的認識是正確的這種說法,就如上述,人根據其認識在現實上能再生產這個外界事物(實踐),就能證明。

恩格思,又在他的「從空想的到科學的社會主義發展」(這本書是從「反杜林論」抽出的一部份的英文版序文之中的「關於唯物史觀」,1892)把同樣的問題再次提出來說︰

「不可知論者(agnosticism),倒也承認人的知識完全是基於透過人的感官所接受的報告。然而他們卻再添上一些論點。即,我們以什麼得知我們的感官是否把感官所知覺的映像正確的反映於我們?人當要發表關於事物及其屬性的見解時,實際上,並不談及這些事物及其屬性本身,他們是不可能正確的談些什麼,只能知道談上他們的感官的印象而已(不可知論者這樣主張)。……其實,人在議論以前是先有行動,也就是說,人『最初是以行動為先』。並且,人的行動把這種困難解決,在人的才智發現以前,就獲得解決了。例如,布丁的好歹吃一吃就可以知道(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我們是基於我們所知覺的東西供於自己使用的瞬間,就把所知覺的東西付諸檢驗,而來決定好歹。如果知覺不正確,利用這些東西的判斷也錯誤,那麼,我們想要使用這些東西的意圖就會失敗。但是,我們能達成目的,如果外界事物能適應於有關這個事物的我們的表象,同時我們已達我們的目的,那麼,在這個個實踐的範圍內,就是證實了對於這些事物及其屬性的我們的知覺,和存在於外界的現實存在是一致的」(「馬、恩全集」20卷,宇野弘藏日譯版, P.583)。

總言之,唯物論的理論,是思想映寫對象的理論,這點馬克思、恩格思說明的清清楚楚。事物(東西)是存在於人的外界,人的知識(sense)及表象(Symbol)是其映像(reflection)。這個映像的檢驗及其是否正確的決定,完全依靠實踐。

~~~~~~~~~~~~~~~~~~~~~~~~~~~~~
章  節:05.07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2:14
 章節主題:20世紀的唯物論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今世紀已進到末葉,在這20世紀的歷史發展,招來「人間工學」(sybernetics human engineering)、計算器(computer)等自然科學的大發展,促使新型的「人間機械論」(human machine),「物理學主義」(physicalism),「行動主義」(behaviorism)等出現。但是,這些新理論,大多是停留於認識論上的「方法假說」(methological supposition)的唯物論,而缺乏成為世界觀的唯物論。這些新理論都是否認哲學是「世界觀」,也否認是「存在論」。他們只把唯物論當做「論理實證主義」(logical positivism)。或「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的分派,或者看成為「機械唯物論」(mechanical materialism)的變型。

當然,自然科學(尤其是高等科技)的急速發展,從「辯證法唯物論」來說,也提出了不少的新問題、新材料,這種趨勢必然促進馬克思、恩格思的思想重新檢討並實現更進一步的發展。

(註)人間工學(cybernetics human engineering)。

基於心理學、生理學、工學上的學問研究,研究把人、機械系統如何能以最大效率使之進行勞動作業的學問。

(註)人間機械論(theory of human machine)。

法國的唯物論者拉美特理(La Metrie, Julien Offroy de. 1709-51)著作「人間機械論」(L'homme machine, 1777)以當時的自然科學發達為基礎,和基督教的人間觀尖銳對立,反對形而上學的人間觀,和啟蒙思想一致,而傳流到今日的人間機械論。

(註)「信仰主義」(fiddelisme)。

宗教的真理是基於不許以理性推論介入的信仰的神學上立場。實在,絕對者不可能以理性把握,必須以感情或信仰才能把握。這句用語是和「信仰哲學」(Glaubeensphilosophie)同意語,有哈滿(Hamann, Johan George, 1730-88,德國的新教思想家)、候爾德(Herder, Johann Gottfried von. 1744-1803,德國哲學家)等的信仰哲學,也有薩巴惕爾(Sabatier, L.A., 1889-1901,法國新教神學者的自由主義神學)。但是,馬克思是以信仰主義稱為觀念論。

(註)「不可知論」(agnosticism, Agnostizismus)。

事物的本質或存在是不可能認識。否定超越人的經驗的一切事物。斯賓塞(Spencer, Herbert. 1820-1903,英國的經驗論者,或實證論者),或實證論者(positivist)就是這個思想的代表人物。

(註)「懷疑論」(skepticism, Skeptivzismus)。

在認識論是提倡主觀論和相對論,但因缺乏普遍妥當性,所以認為人的知力是不可能普遍的認識問題,並和獨斷論(dogma)相對立。若是把這種主張單獨的,徹底的推下去,就難免陷於自相矛盾。如笛卡兒(Descartes, Rene, 1596-1650,法國哲學家)所採取的方法論的懷疑的態度,反而靠近一步獨斷論,但是成為方法懷疑論,而為了近代思想的轉變起了作用。

(註)行動主義(behaviorism)。

在美國的「心理評論誌」,1913年瓦特遜(Watson, John Broadus, 1878-1958,行動心理學的主倡者)登上一個文章,最初主張的心理學的一派。他反對以前的意識心理學,為了心理學成為科學,必須放棄內部反省的方法。要以客觀上能加以觀察的行動為研究對象。反對意識主義,內省方法論,採取極端的環境論立場。後來成為現代心理學的主流。

(註)物理主義(Physicism)=論理實證主義(logical Positivism)。

以蘇利克(Schlick, Mortiz, 1882-1936,「維也納學團」的哲學者)為中心,1924年結成的「維也納學團」的主張的哲學的名稱。主張要明確化哲學上所主張的主題之意思。分析概念和主題的論理上的意思,同時要取掉非經驗的形而上學的因素。這個和分析傳統的經驗主義及實證主義同一系統,但,想把存在和意識的二元論,以經驗論及其表現的工具的語言(記號)的二元論取代之。

(註)機械唯物論(mechanical materialism)。

形而上學唯物論的一派。把有機的生命或意識的世界,和物理的自然世界認為是「同質」的世界,想要以力學的法則來說明。機械唯物論是在希臘的德模克利特斯的時代就提倡。到了17世紀,隨著自然科學的發達,又把其再深化一層,是以自然科學的方法和唯物論相結合的學說。

霍布斯(Hobbes)、笛卡兒(Descartes)、史賓諾莎(Spinoza Baruch de. 1632-77,荷蘭的哲學者)等的唯物論者,都屬於機械唯物論。但是到18世紀,法國的唯物論者,又把此再徹底化。19世紀後半,把達爾文(Darwin, Charles Robert, 1809-82,英國的進化論者)的進化論適應於唯物論,一時流行。20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一派也傾向於機械唯物論。

~~~~~~~~~~~~~~~~~~~~~~~~~~~~~
章  節:05.08 日  期:2002/12/10 下午 02:36
 章節主題:唯物論與人的「勞動」
 本章節原作者:史明 本章節編輯者:cuteruth
   創作日期:1993/10/20 預估頁數:
 
 章節內容:


人的整個生活之中,最基本且最直接及最重要的,是物質生活(衣、食、住),為了滿足物質生活,必須要向自然勞動(生產)。所以,「(人的)第一的歷史行動,是為了滿足其(有關物質生活的)慾望所需要的手段的生產,也就是物質生活的生產(勞動)。這是為了延長人自己的生命。這點,不但是現在,而是人的生存開始的幾千年幾萬年以來都是一樣。這不但是時時刻刻必須從事的歷史行為,同時也是人類史上的根本條件」(馬克思、恩格思「德意志思想」Die deutsche Ideologie)。

然而,上述所謂的「人」,不指抽象觀念的所謂「人概念」,而是指在歷史、社會的現實中具體生活著的人。關於這點加以正確的認識是很重要。所謂的「自然」,是始源的自然。人向自然活動(勞動)而來獲得生活資料,不外是人在進行生產勞動。然而,……人不但是生存在歷史、社會之中,而且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然物」(生物)。所以,人所向其活動(勞動)而獲得生活資料的自然,已不是始源的自然,而是被容納於歷史、社會的自然,可說是『社會的自然』,或『第二自然』。依此相提並論,始源的自然(自然的自然),可以說是『第一自然』(史明「民族形成與台灣民族」,1992,P.71-72。那麼,把「自然的自然」(第一自然)和「社會的自然」(第二自然)綜合的連繫起來的媒介,就是人的「勞動」。因為人為了自己的生活與生存必須以勞動來改造自然,從自然採取生活資料,所以,人的勞動乃使「社會的自然」和「自然的自然」發生密切的連帶關係。

這種為了物質生活的人的勞動,不是盲目的,只是本能行動的,而是有計劃的,有了目的意識的行為,所以,勞動不但是使自然在形態上引起變化,同時也把人的目的實現於自然裡頭,使雙方一起進步發展。「(人向自然進行勞動)而來使人自己本身的自然開始進步」(「資本論」第1卷第5章,勞動過程與價值增值過程)。

以上就是把經濟與社會的構造、運動法則等認為是屬於「自然史」(唯物論)範疇的馬克思的基本看法。

人類的歷史進到階級社會,即人類社會開始階級分化之後,佔少數的剝削、統治階級,有必要以武力的或精神的統治方法,來抑壓佔多數的被剝削被統治階級。但是,無論在那個時代,勞動階級受到很殘酷的剝削、統治之餘,總會覺悟到自己的處境而起來反抗。但是,勞動階級的這種覺悟和反抗,從剝燃、統治階級來說是最危險的,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從古代的剝削、統治階級就除了強化剝削和統治之外,還有必要以某些種類的「觀念論」或者某些形態的「宗教」,而來神格化(deification)自己,同時也使勞動階級愚民化(mobocracy),並以精神壓迫來教給他們無限的服從和忍耐。因此,在歷史上,「觀念論」基本上是屬於剝削、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

然而,被剝削、被抑壓階級當在開始覺醒進而起來反抗之時,為了排脫物質剝削和舊信仰的壓迫所需要的武器,不外是「唯物論」。所以唯物論在任何時代,基本上都是成為反抗者的哲學基礎。這點在17、18世紀的所謂「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也不能例外。當時的新興資本家階級(也是封建末期的被壓迫被剝削階級),為了破壞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的封建秩序和制度(農奴制、封建主義、封建領主),也毫無例外的利用當時新興的「近代唯物論」為其哲學基礎來打破舊觀念論和舊信仰。然而,中世紀的封建束縛一旦被打破,新興的資本家階級乃取代舊封建的貴族、諸侯,並成為階級之後,卻倒過來感到本來是革命思想的唯物論對於他們支配地位的莫大威脅,所以,立即把「唯物論」棄如敝屣。

因此,在資本主義發展之下,以解放人類而來解放自己為己任的勞動者階級,就把人類的精神遺產即「唯物論」從支配階級的資本家階級手裡繼承下來,使之成為更發展,更具體並更豐富的革命哲學基礎,並吸收為自己在資本主義體制下所要推行的「勞動者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基礎,所以「唯物論」是勞動者階級的意識形態。

因此,唯物論的研究,必須和「勞動」關聯起來,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思全集,(大月書店日本版)。

‧Lange, F.A., Geschichte der Materialismus und Kritik seiner Bedeutung in der Gegenwart, 1866(日譯版「唯物論史」)

‧Engels, F., 日譯版「Feuerbach論」1888

‧古在由重「唯物論通史」,1936

‧古在由重著作集第1卷「現代哲學と唯物論」1935

‧河上肇「唯物論」(「河上全集」17,マルクス主義の哲學的基礎,1929)

‧ Marx, K., Engels, F., Die deutsche Idealogie

(日譯版「ドイシイデォロギ-」)

‧ Marx, K., 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 Erstes Heft

(日譯本「經濟學批判」)

‧ Marx. K., Das Kapital, 1867-94